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浩田

浩看電影: 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11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10-2018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12-10-2018 10:50 PM
Venom

Everyone's got their thing! Maybe it's a break-up. A death. An accident. Whatever it is, you used to be one thing. Now, you're something else. We all have our own problems. Our own issues ...

这部电影最大的缺点是应该要做成R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0-2018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在电影里听到Venom在原著里所說的这一句“名言” : "Eyes, lungs, pancreas... so many snacks, so little time" ,而且还是100%还原,真的是有些惊喜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0-2018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otung 发表于 15-10-2018 09:20 AM
这部电影最大的缺点是应该要做成R级的。

我也覺得很可惜,原本還希望能看到更多血
如果是拍成Logan這樣應該會很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0-2018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鬼之水刃 发表于 15-10-2018 02:23 PM
能够在电影里听到Venom在原著里所說的这一句“名言” : "Eyes, lungs, pancreas... so many snacks, so little time" ,而且还是100%还原,真的是有些惊喜到……

果然是漫畫迷
雖然電影公司因爲版權或合約問題,不能把蜘蛛俠加入這個Sony漫威宇宙之中,
可是劇本其實有很多盡量加插原著原有的一些小細節,
像是Venom依舊是從外星來的、Life Foundation這個組織、Eddie Brock/Venom在監獄遇見以後的Carnage……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鬼之水刃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18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15-10-2018 03:10 PM
果然是漫畫迷
雖然電影公司因爲版權或合約問題,不能把蜘蛛俠加入這個Sony漫威宇宙之中,
可是劇本其實有很多盡量加插原著原有的一些小細節,
像是Venom依舊是從外星來的、Life Foundation這個組織、Eddie Broc ...

哈哈!浩田兄真的過獎了,我本身只屬於“半桶水”層次罷了,我身邊還有很多比我“鐵”上好幾倍的原著迷朋友,因此他們看這部戲的時候比我更加挑剔,而且要求更高,例如真人版Venom身上缺少了原著裡的象徵性“巨蜘蛛”標誌,他們也因此在那裡“碎碎念”個不停,還有蜘蛛俠無法在這部電影登場,他們也把這一點全怪罪在漫威現今的大股東——迪士尼的身上,說“這些都是迪士尼的霸道性壟斷政策所造成的後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18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15-10-2018 03:05 PM
我也覺得很可惜,原本還希望能看到更多血
如果是拍成Logan這樣應該會很好看

一切都是为了票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5-10-2018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鬼之水刃 发表于 15-10-2018 03:54 PM
哈哈!浩田兄真的過獎了,我本身只屬於“半桶水”層次罷了,我身邊還有很多比我“鐵”上好幾倍的原著迷朋友,因此他們看這部戲的時候比我更加挑剔,而且要求更高,例如真人版Venom身上缺少了原著裡的象徵性“巨蜘 ...

其實我也不是漫畫迷,我懂得東西都是後來Google惡補的
所以在看電影時比較沒有把這些東西看得太重,
既然電影版的Venom跟SPider-Man沒有關係,它胸前的白色“巨蜘蛛”標誌真的就不太需要了觀衆有時候真的要適當地調適自己的想法,才不會讓自己看得太累


個人覺得Venom的漫畫感很强,要改變成電影真的有點難度
在這方面我倒是很佩服日本電影,似乎能把大多數漫畫角色放大和做得很逼真,形象又很忠於原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0-2018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otung 发表于 15-10-2018 04:07 PM
一切都是为了票房啊。。

還有一部分可能是,或者準確來説是爲了挺進中國檢房吧?然後才能獲得更多的中國票房利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0-2018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15-10-2018 04:23 PM
還有一部分可能是,或者準確來説是爲了挺進中國檢房吧?然後才能獲得更多的中國票房利潤

有腾讯作为后台,不可能挺不进的。。就算挺不进,网上播肯定也赚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18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15-10-2018 04:22 PM
其實我也不是漫畫迷,我懂得東西都是後來Google惡補的
所以在看電影時比較沒有把這些東西看得太重,
既然電影版的Venom跟SPider-Man沒有關係,它胸前的白色“巨蜘蛛”標誌真的就不太需要了觀衆有時 ...

絕對贊同浩田兄你的說法,“還原原著”這一點,日本方面確實比好萊塢強得多了,看看他們歷年來所製作及拍攝的動漫改編真人版電影就是很好的證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0-2018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otung 发表于 15-10-2018 04:27 PM
有腾讯作为后台,不可能挺不进的。。就算挺不进,网上播肯定也赚不少

或許中國市場和Tencent Pictures也是一小部分造成電影無法剪輯成R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0-2018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6-10-2018 04:24 PM 编辑
鬼之水刃 发表于 15-10-2018 04:29 PM
絕對贊同浩田兄你的說法,“還原原著”這一點,日本方面確實比好萊塢強得多了,看看他們歷年來所製作及拍攝的動漫改編真人版電影就是很好的證明了……

就單以預告片來説,《寄生獸》、《進擊的巨人》、《死神筆記》、《要聽神明的話》……這些真人版電影對於動漫人物的動態、神情及各方面都很真實呈現出動漫原本的樣子,可以説幾乎就是一模一樣,唯一的差別是真人演員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鬼之水刃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0-2018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4-10-2018 08:44 AM 编辑



A Star Is Born

Music is essentially any note between twelve octaves. Twelve notes and the octave repeats. It’s the same story told over and over. All that the artist can offer the world is how they see those twelve notes.

儘管有許多人認為好萊塢電影的創意愈見匱乏,近年來只能藉由續集和翻拍去支撐整個工業。事實證明一個一個有生命力和有價值的故事,能夠經受時間的磨練。《A Star Is Born》一共被翻拍過4次,這四部作品的雛形或靈感源自源自1932年的《What Price Hollywood》,1937年版本的《A Star Is Born》曾獲得7項奧斯卡提供,最終榮獲最佳原創劇本獎。1954年的重拍版本堪稱是最經典的版本,181分鐘的剪輯版獲得影評人的一致好評。此片雖然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框架,卻加入了更多歌舞片的新元素,被許多人追捧為當時偉大的歌舞片。1976年的重拍版本或許是四個版本中最不受歡迎的版本,電影又隨著時代的變遷,由歌舞片類型再次改動為音樂電影類型,是2018年版本改編的藍本和基礎。想要重現經典並非容易的事,《A Star Is Born》在籌備時期經歷過一波三折,最後才交到Bradley Cooper手上,締造出許多歷史性的紀錄,包括首次執導的Bradley Cooper第一次在大螢幕上自彈自唱,歌手出身的Lady Gaga首次登上大螢幕當女主角;片中的兩個人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展現了自己的另一面,迸出新鮮感和火花。

2018年版的《A Star Is Born》上映至今已獲得許多專業影評的讚賞。它目前在Rotten Tomatoes上的專業評分高達90,在Metascore和IMdb上的評分亦分別達到88及8.4的高價評分,入場觀眾的好評不斷,靠著口耳相傳的口碑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單單以故事主線來說,《A Star Is Born》是一個相當公式化的好萊塢劇本,從1937年版本至2018年版本都在重複著同樣的故事:男人在事業和健康走下坡的時候,恰好發掘到懷才不遇的女人,便成為了她的伯樂、師傅和戀人。男人在女人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發現自己是對方的絆腳石和累贅,於是決定狠心地永遠離開她.......這個悲情的故事既然能在當年奪下最佳原創劇本,確實有它一定的故事價值。正如Jack對Ally說:「Talent comes everywhere, but having something to say and way to say it so that people listen to it, that’s a whole other bag....you just tell them what you want to say」。一部電影毋需太複雜的元素和太豔麗的包裝,只需要簡單地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出自己想要說出的東西,就能感動到人。更重要的是讓觀眾能從遺憾中感悟到生命中可貴的事。

新版的《A Star Is Born》在劇本上修復了1976年為人詬病的地方,同時又有許多向前作致敬的情節,像是同樣是以Jack的演唱會演唱搖滾樂拉開序幕;Jack在演唱會結束後走入酒吧遇見正在演唱的Ally;Jack在沒有預警下把Ally拉上演唱會舞台,讓她演唱自己的原創曲;Jack帶著Ally到各地去巡迴演唱;在Ally在Grammy Awards領獎台上致謝辭時,醉醺醺的Jack在台上出醜;劇終時,Ally在追悼會上以複雜的心情演唱Jack的創作歌曲。當Jack在同志酒吧裡邂逅Ally時,他便被她的磁性歌聲揪住了心。《La Vie en Rose》是一首傳唱度很高,但原唱Edith Piaf那渾厚沙啞的嗓音賦予了這首歌永恆的生命力。Edith Piaf的命運極為坎坷;幼時因父親從軍而被母親丟棄,因為乏人照顧而導致失明數年,長大後身體也特別嬌小;15歲離開父親後就在街頭賣唱;在愛人Marcel Cerdan死於空難以後,她最後以《Hymne à l'amour》來紀念這段悲劇收場的愛情。長期被酒精和毒癮折磨的她在1963年逝世,結束了48年的短暫人生。「玫瑰人生」正是Edith Piaf的真實人生寫照。片頭的這首歌其實也暗示了Jack的命運多舛及無可避免的結果。

依據劇情的編排,Jack與Ally的關係看似簡單的一見鍾情。實際上他們倆是在超市外的泊車場聊天時,從前奏的曖昧昇華成相互傾慕,接著又在巡迴演唱時的相處中慢慢發展成情侶關係。這是一段建立在情感上的柏拉圖式戀情,而《Shallow》是這段愛情的見證和結晶。它既有兩人深藏在內心的矛盾,也有相知相惜的美好一面。雖然男人只聽了女人哼唱了一小段自己的創作,但女人從未想過男人會繼續為這首歌編曲、補充和填詞,使得這首歌變得更加完整。那一刻女人因為終於找到了一個懂自己的男人而被感動了。歌詞中的「I find myself longing for change, and in the bad times I fear myself」是男人對女人的回應。「Is there somethin’ else you’re searchin’ for?」看似反問的一句話,卻一語道出了她的心聲。「I’ll never meet the ground」暗喻了這段悲劇愛情的下場,但「We’re far from the shallow now」卻又展現了他與她對這段感情的重視、堅持和篤定——真正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失望和希望、悲傷及幸福並存的。Jack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並非懦弱的表現,他的初衷不完全是放棄自己,而是害怕自己會繼續傷害對方,所以選擇了真心付出自己的生命。

一個巨星的誕生意味著另一位巨星的殞落,這看起來是恆久不變的定律。片尾時,Ally在舞台上啜泣演唱的《I’ll Never Love Again》是一首既傷感又動人的歌曲,讓人忍不住跟著Ally一起回憶過去而不禁流淚。「If I kne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I would have broke my heart in two, Tryin’ to save a part of you」...它的旋律會令人聯想起Whitney Houston翻唱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帶點熟悉卻又更悲情的音符,腦海裡浮現的是傷痛和歡樂的Bittersweet Moments」,能夠渲染所有人的情緒。作為Jack的最後一首創作歌曲,他在歌詞中寫道:「Don't wanna give my heart away, To another stranger, Don't let another day begin, Won't let the sunlight in, Oh, I'll never love again」,這即是他對Ally的一往情深以及對這段愛情的堅定不移。Ally在舞台上演唱這首歌時的眼神和語氣也是如此得肯定,像是在告訴對方是自己永遠的情人。假如生命能夠重來,她依然會選擇他。無論是《Shallow》、《I’ll Never Love Again》、《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Is that Alright》、《Maybe It’s Time》等等現場錄製的原創曲目都極富感染力,能夠深深地打動人心。

倘若說Bradley Cooper和Lady Gaga的表現可圈可點,兩人的首次搭配合作既新鮮感也有火花,片中的多首歌曲則為2018年版本的《A Star Is Born》注入更多的情感及靈魂,為故事主線的前半段譜寫出細膩而動人的旋律,歌曲、故事和角色彼此相互緊密地融合在一起。相反的,當故事主線進行到後半段時,既Ally當上流行歌手後的劇情會比前半段來得散亂一些,歌曲、故事和角色三者之間的關係開始有了一些距離。《Look What I Found》、《Heal Me》、《Why Did You Do That》、《Hair Body Face》等曲目,都是Ally成名後的創作幾乎都是為了配合市場需求的產物。這些流行舞曲在單獨聆聽都是朗朗上口的歌曲,可是放入電影之中似乎會稍微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而抹上濃妝的Ally也漸漸恢復了Lady Gaga的影子。直到Bobby和Jack的一段真情對話後,前半段遺留下來的情緒便立即回來。年紀較大的Bobby扮演著像是旁觀者或教父的角色,將生離死別看得相對平淡,並在每個人最傷痛的時候給予安慰和鼓勵。當Bobby告訴Ally有人在開始唱誦Jack的歌曲作紀念的時候,彷如訴說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謝幕之時,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精彩,感慨的是Jack再也看不見了。

《A Star Is Born》由始至終都在說著同樣的道理:「How others see you is not important. How you see yourself means everything」。Jack從來都都不喜歡打扮得裊娜娉婷的女人,而是喜歡卸下妝容後以素顏示人的Ally。她耿直、坦率、不造作,滿腦子都是音符而即興創作,與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自己正好惺惺相惜。在Jack的鼓勵和教導下,Ally才擺脫了瞻前顧後的婆媽想法,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缺點。在人人都指點自己怎麼做的時候,偏偏理直氣壯地反其道而行,向世人證明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因為自己的人生就應該任由自己主宰。「All you got to do is test it. That’s all you got to do」。人生其實就是一段不斷選擇的過程,持續地重複著相同的事情,或是不斷地遇到相同的東西。我們會在挫折中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面對問題時,直到某天我們才會從中找尋最正確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找到能夠打開自己內心的那把鑰匙——我就是最後做出選擇的人。我們都是人生這齣戲的主角,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去模仿任何人。要偽裝成別人眼中的角色不是一件艱難的事情,要勇敢地做回自己才需要更大的勇氣。如何在不停變遷的時代中保持最真摯的初心,才是最強大的力量,也是我們存在的理由。




《Shallow》是我衝入電影院的最大原因,在上網聽到以後便欲罷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8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不见,佩服你还在写呢

VENOM 好失望,在家看了1/3之一就看不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19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019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weetbox 发表于 15-12-2018 11:57 PM
好久不见,佩服你还在写呢

VENOM 好失望,在家看了1/3之一就看不下去了

不好意思,最近看影集比較多,記憶力衰退之餘,也開始在思考人生,
導致過去幾個月看過的電影根本就沒有辦法動手敲擊鍵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2019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幾乎快放棄了……可是正努力喚醒以前的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019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3-5-2019 12:33 AM 编辑



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

Hulu和Netflix在今年初同時推出了同樣主題的紀錄片,分別是前者的Fyre Fraud,和後者的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勾起人們對這個票價不菲的“國王的豪華音樂節”的好奇心。這個被過度包裝為“豪華音樂節”的週末狂歡盛會,為何會淪為舉世聞名的笑柄,是件值得世人的去探討的社會議題。

同樣是採用結構式的紀錄片形式,導演Chris Smith有條不紊地使用採訪者的採訪片段去講述這場人為災難的始末及經過,再客觀地由這件事去推敲採訪者在經歷這一切後對始作俑者的看法。無論結果如何,Billy McFarland在創意行銷上確實很有一手,成功地抓住年輕人市場的心,也很懂得炒作社會話題和熱點。唯可惜的是他的實際執行能力始終無法追上他的創意幻想。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當初是如何吸引到一組團隊願意為他賣命工作,甚至吸引幾千人花費幾千塊或幾千萬美金去買單呢?這真的非常值得思考。

有市場便有需求。知名音樂人、頂尖模特兒、粉絲無數的網紅是所製造的社群效應,是這件事的主凶,Instagram則淪為了誤導全世界的宣傳媒介。騙局被揭開以後,曾經誤導民眾的大多數模特兒和網紅至今都仍未正面地向所有受害者道歉,社會公共道德幾乎喪失。儘管在音樂界前已有人解開背後的騙局,卻有人盲目地選擇無視真相的存在。

當你在忍不住嘲笑那些花費了大量金錢去參加國王派對的富人自作自受的同時,也別忘了同情那些曾為此付出巨額代價及損失慘重的無辜受害者,包括Fyre的前員工以及Exuma的島民。在這個資訊共享的時代,人們選擇相信社群網絡所塑造的完美假象,甚至不遺餘力地著迷於別人在社群網絡上刻意編造的生活樣貌。

紀錄片中的受訪者的這句話大致上就概括了這場人為災難的全部:“We're living in this influencers society. Everybody wants to have this online clout, people want to have access and they want exclusivity”。雖然這位Billy McFarland已經倒下,可是無數個Billy McFarland還生存在世界每個角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4-2024 10:37 AM , Processed in 0.07291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