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浩田

浩看電影: 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1118>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3-5-2016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3-5-2016 06:00 PM 编辑
yk13 发表于 22-5-2016 10:34 PM
Bryan Singer的叙述功力其实很不简单,电影前半段真的很好看
但去到中段天启招降Magneto,想要毁灭全世界的时候,就觉得灾难场面做得不是很好,失去了First Class和DOFP那种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紧张感
还好最后一 ...

贊同。
相對於一開場的天啓“Transference”,以及上集Magneto將整個stadium“搬”到白宮的片段,
後面的世界末日確實少了那麽一點震撼,但背景音樂有成功地增强了氣氛

在Michael Fassbender的演繹下,Magneto内心轉折的那一場戲確實很牽動人心,
比Quicksilver在校園救人的一幕更讓人印象深刻

Apocalypse召喚的4個Horseman,其實除了Magneto以外,
另外3個的能力其實相對比較弱,衹是被Apocalypse增加了他們原來的能力限度
基本上一個Magneto或Phoenix就可以搞定

能在144分鐘以内交待得這麽多,實在不容易,而且節奏很緊凑、絕少冷場
每個段落和故事線之間的處理也井然有序
整體來説,個人還十分滿意《X-Men: Apocalypse》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yk13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5-2016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点X-Men与众不同的就是开场画面都很印象深刻

X1和First Class的一开场都是小时候的Erik被逼与父母分离而展示超能力;
X2的是Nightcrawler袭击白宫很惊艳
DOFP的是未来X-Men被Sentinels攻击
这一次是天启被手下背叛,都很精彩绝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5-2016 06: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k13 发表于 23-5-2016 01:21 PM
另一点X-Men与众不同的就是开场画面都很印象深刻

X1和First Class的一开场都是小时候的Erik被逼与父母分离而展示超能力;
X2的是Nightcrawler袭击白宫很惊艳
DOFP的是未来X-Men被Sentinels攻击
这一次是天启被 ...

是的。Bryan Singer的X-Men電影,通常都會在一開場時,都會先附上一段聽起來很有意思的旁白。接著是您說的開場白或是電影的一小段落。

之後,畫面就會出現一段動畫,搭配一個個出現在螢幕上的電影公司、出品人、導演等名字......出現在第一集的這段動畫是以Professor X的Cerebro作為設計概念;上集是加入了Sentinels或如mystique身上的鱗片的設計;這次則是用了時光隧道般的概念,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出現在隧道裡代表各個年代的產物,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納粹黨標誌、蘇聯共產黨標誌等等,很有意思。

其實還有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是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中的「X」,永遠會比其他字母慢幾拍消失......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6 收起 理由
鬼之水刃 + 3 還有耶穌抬著十字架受罪
yk1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16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23-5-2016 06:43 PM其實還有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是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中的「X」,永遠會比其他字母慢幾拍消失......


你果然看戏很仔细
如果你有看去年的F4,F字就比其他字母最后才消失的。。同样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5-2016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k13 发表于 23-5-2016 08:23 PM

你果然看戏很仔细
如果你有看去年的F4,F字就比其他字母最后才消失的。。同样原理~~

本身很喜歡注意一些小細節,不過偶爾會很快就忘記掉了

F4還沒看,想説有時間會找來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yk13 + 1 去年那套F4不值得浪费你的时间去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6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3-6-2016 10:34 PM 编辑



Hail, Caesar!

Here at Capitol Pictures, as you know, an army of technicians, actors, and top notch artistic people are working hard to bring to the screen the story of the Christ. It's a swell story.

有別於一般好萊塢電影,柯恩兄弟的電影總有自己那一套風格和特色。他們的電影總在沉穩嚴肅和黑色幽默的路綫游走,並以匠心獨具的敘事手法、荒誕滑稽的人物形象、出其不意的蒙太奇情節,製造出貼上「The Coen Brothers」標籤的代表作品。當然,原本就喜歡的人會喜歡它們的全部,不喜歡的人卻會覺得它們興味索然。

無論在形式或是風格上,《Hail, Caesar!》與前作《Burn After Reading》都有相似之處。它們同樣是以一個簡單的故事作爲基礎,再以多線敘事的結構,展開多種調性搭配的故事元素,讓整個故事充滿多元化的繽紛幻想。前者的演員陣容同樣是群星薈萃,雲集了許多大牌如Josh Brolin、George Clooney、Ralph Fiennes、Scarlett Johansson、Tilda Swinton、Alden Ehrenreich、Channing Tatum、Frances McDormand及Jonah Hill。

《Hail, Caesar!》的故事背景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好萊塢仍處在繁榮的黃金時代。當時的Metro-Goldwyn-Mayer電影公司幾乎是一統天下。然而,柯恩兄弟的故事卻選擇以虛構的Capitol Pictures電影公司作爲場景,并借助Eddie Mannix的視角窺看好萊塢秘辛,也從哲學、宗教、政治的角度對這個造夢工廠進行了有趣的拆解。

就如Eddie Mannix坐在黑暗的戲院裏觀看毛片(Stock Footage)一樣,《Hail, Caesar!》的故事結看似零散,但是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都會出現相對應的劇情情節。多線敘事通常都會依賴一個核心角色,將形形色色的角色進行串聯、把複雜交錯的故事線連接起來,以便打開更廣闊的視角,令整個故事編織得更爲精彩。

出現在故事中的多個角色和電影亦以50年代的好萊塢真實人物作參考,包括Eddie Mannix本人、《Million Dollar Mermaid》的Esther Williams、《Anchors Aweigh》的Gene Kelly、導演George Cukor、八卦新聞專欄作家Hedda Hopper。就連《Hail, Caesar!》,也毫不避嫌地以1959年上映的史詩大片《Ben-Hur》作原型,還直接複製了電影的副標題——A Tale of the Christ,牽扯出戲中有戲的巧喻,真實和虛幻在影像世界裏相互反映。

《Hail, Caesar!》把喜劇、犯罪片、西部片、歌舞片、劇情片及歷史史詩片統統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是向50年代的經典致敬,另一方面卻是反諷了好萊塢娛樂圈的風光表面下所隱藏的污穢和黑暗。柯恩兄弟懷著複雜的心情,調侃了電影產業自我沈醉的虛假泡沫。當演員熟背如流地唸著對白稿,他那充滿激情的演說、充滿感情的眼神幾乎打動了棚裡棚外的所有人。唯到了關鍵時機,他竟然在神的面前遺忘了「信仰」。原來這一切都是把人矇騙的虛幻泡沫。

當一群被資本主義社會剝削的編劇們聚集在一個華麗的玻璃宅邸時,他們便開始分析資本社會主義的弊端、探討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精神,再誇誇其談地聊起政治、社會、歷史、地理及文化等等學術課題。「Would that it were so simple?」這群懷抱著崇高和遠大理想的「The Future」革命家,卻盲目地跟隨指令去執行綁架、勒索的計畫,可笑地把一起犯罪案視為正常的研討會。革命的思想雖然為這群無產階級提供了明確的信念和方向,卻無法將它實現為革命的武器。最終,資本主義還是戰勝了沒有付諸行動的空想主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6-2016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Zootopia

Everyone comes to Zootopia, thinking they could be anything they want. But you can't. You can only be what you are. Sly fox. Dumb bunny.

去年,Disney及Pixar以個人的情緒為出發點,將複雜的人體科學理論改造成簡單、生動、創意的故事。今年,Disney及Pixar的最新力作《Zootopia》則把共同生活在一個社會的集體作為探討的課題或對象,進一步擴大了故事的格局以及故事背後的意義性。Pixar又再一次優越地完成了突破自我的挑戰。

Zootopia好比一個文明的世界。所有居住在這個烏托邦的哺乳動物,都由四足類進化成使用兩隻腳行走;被潛藏起來的獸性早已被進化的人性所取代,思維能力也跟人類沒有多大的區別。在這裡,肉食動物及草食動物可以和諧共處在同一個環境之中,並且融合了各色各樣的特色和文化,成為真正的文化大熔爐。

在動畫師的巧手打造之下,Zootopia變成一座既夢幻又熟悉的大城市。當火車由The Burrows一路穿梭至City Center時,沿途經過呈現不同風景的熱帶雨林、沙漠和苔原地帶,場景就像Katniss Everdeen赴往The Capitol般,但心情是完全相反的。Zootopia這座城市宛如烏托邦裡的紐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無限可能和創意想法。動物主角們的每個動作都很可愛生動、擬人化;鏡頭之下,他們身上的每根毛髮和每個小動作都表現得如此細膩和逼真。

在現實世界的自然生態系統中,狐狸和兔子其實是生物鏈中的掠食者及被掠食者。唯在「Anyone can be anything」的國度,不同物種在食物鏈中的聯繫竟然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然而,在訴求人人平等的文明世界,人們真的能夠被社會公平對待嗎?即使在Zootopia這個神奇的城市裡,不同物種依舊會被其他人套上刻板印象的標籤:如狡猾的狐狸、凶暴的狼、懶惰的豬等等。

《Zootopia》也不斷以反差極大的梗去揶揄人們對於事物的偏見與無知。譬如名字叫做「Flash」的樹櫴以及江湖老大「Mr Big」,又或是表裡不一的耳廓狐「Finnick」及小綿羊「Bellwether」。在真實的世界裡,人們總是習慣憑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的為人,或者直接將一個人定型(Stereotyping);接著再編織許多理由去加強自己的論點,並試圖去否認自己的主觀。最終,所謂的「公平社會」原來只是夢中幻境。

生活在集體的社會中,每一個個體在行為上都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聯繫。雖然我們都進化了,但是我們內心深處還是隱藏了原始的獸性。因此,我們要懂得如何壓制潛意識中的獸性,讓人性佔據主導的地位。只要懂得放下纏繞在心中的成見,就能擁有快樂的生活,藉此「Anyone can be anything」的想法才能真正地實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6-2016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ddie The Eagle

......A true Olympian was not just about a God-given skill set. It's about never giving up, no matter what. Knowing that doing your best is the only option even if it results in failure.

回溯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滑雪、滑冰、冰球等冰雪運動項目在歐美國家逐漸普及,進一步開拓更多的體育發展空間。1887年,挪威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滑雪俱樂部;3年之後,加拿大也成立了世界首隻冰球協會;1892年,國際滑冰總會(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在荷蘭正式成立。1年以後,世界首届男子速度滑冰錦標賽於阿姆斯特丹舉行。在「現代奧林匹克之父」Pierre de Coubertin的建議下,世界歷史上第一届冬季奧運會於1924年在法國的Chamonix舉行。

身處在熱帶國家,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對於它的認識和熱衷也從來不會比奧林匹克運動會多。然而,白皚皚的比賽場地卻爲冬奧會增加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綫。冬奧會每隔4年舉行一届,按實際舉行的次數計算屆數,期間1940年、1944年因二戰的戰事遍及歐洲及世界各地而被迫停辦。目前,冬運會的比賽項目包括冰球、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兩項(Biathlon)等等。

英國貴為體育運動大國,在許多國際性運動比賽的獎牌榜中總是名列前茅。在歷屆奧運會上斬獲最好成績的是1908年的倫敦奧運會,共奪得56金、50銀及39銅,名列第一。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英國名列第三,總共獲得56枚獎牌,當中有29枚金牌。在2014年的冬奧會上,英國名列第19名,共獲得4項獎牌。然而,英國自1929年以後就沒有任何一位跳台滑雪選手,更從來沒有跳台滑雪奧運隊,直至1988年的Calgary冬奧會。

跳台滑雪既是最宏偉,又是最危險的運動項目之一。相傳此項運動起源自挪威,是古時的統治者用來處罰犯人的刑罰之一,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跳雪的運動。由於滑道角度和起跳板揚起的角度都不相同,加上氣溫、風向、風力和血質等自然條件的考量,跳雪比賽從來沒有真正的世界紀錄。這種違反重力的運動,極需穩定的平衡感和無所畏懼的勇氣。

《Eddie The Eagle》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靈感取材自英國跳台滑雪奧運選手Michael 'Eddie' Edwards。打從他小時候開始,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奧運選手,並以此作為人生目標。像他這樣一個先天不足、帶著厚厚眼鏡、行為笨拙呆滯的小孩,從小就飽嘗被人瞧不起的滋味,甚至還被他人狠狠地嘲笑為不是奧運選手的材料。但Eddie從不看重別人唾棄的眼光,一直全心投入地學習各種不同的運動項目,譬如跳高、跨欄、舉槓鈴、擲鏈球、標槍等等。

經過了好幾次的挫敗以後,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和英國奧委會的強行阻力,毅然決定將跳台滑雪(Ski-Jumping)作為自己的人生職業。接著,他就帶著一份寵辱不驚的執著,及一個仍未深思熟慮的決心,展開了一段又瘋狂又驚險的新路程。儘管電影劇本為了增加戲劇效果和情節的流暢度,而大幅度地修改了Eddie的人生故事,可是單單聽到這樣的故事,您可能會無法相信這來自一段真實人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發生在Eddie身上的事情遠比電影來得更具傳奇色彩。

事實是Eddie最初以高山滑雪出身,並四度被英國奧委會拒之門外,還失去了贊助商的資金以致無法負擔高昂的開銷。為了實現自己的沖奧夢想,已經22歲的他臨時決定轉換跑道,加入開銷較小的冬運會項目——Ski-Jumping。在赴往歐洲訓練營的旅途中,身無分文的他只能在跟母親借來的車子裡睡覺;從垃圾堆裡尋找廚餘或剩食;需靠兼職打工如除草、餐廳侍應、廚師、保母來維持生計;為節省住宿費,還在訓練營附近的精神病院裡住過幾個月;甚至連比賽裝備都得靠其他國家的隊伍捐助。由於身上的裝備很不合身,他只能在靴子內套上6雙襪子,用繩子把頭盔栓在頸部。他那滑稽的造型、跳躍動作及總是墊底的成績被人取笑。

Hugh Jackman所飾演的Bronson Peary也是一位虛構的角色人物,以Eddie現實中的幾名教練作為參考。儘管這個角色帶著《Reel Steel》的形象和影子,Hugh Jackman的實力卻毋庸置疑。光是腳踩在雪地上正式登場的那一刻,便發揮了明星效應的光彩。除此之外,他那桀驁不遜又狂放不羈的表現,與之前演繹過的角色稍微有點不同,為電影增色不少。作為一個傳記電影,Bronson Peary這個角色十分吃重,卻又不會搶盡Eddie的風頭,並利用Peary的過去映照現在的Eddie,表達了故事背後的意義和價值觀,更增強了豐富的敘事性和哲理性。

Eddie一直都是別人眼中的失敗者,或是是一隻不會飛的企鵝。他那種不顧後果的行為看起來有點不自量力,或該說是發了瘋的固執。對從小就開始接受訓練的奧運參賽選手來說,他對Ski-Jumping的態度似乎並不太認真。直到他不畏懼死亡、抱著放手一搏的心情,站上了冬奧會90米高的站台上......這才讓所有人看見了Eddie的決心。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他終於順利地完成了一次跳躍,就像經過許多磨練的幼鷹,終於展開翅膀飛翔,以飛鷹的姿態飛向人生最高峰。他成功地跳出了自己最輝煌的成績,並締造了英國在運動史上的紀錄。

The Jumping Paradox不僅僅是捉懂了Up、Back、Forward及Down的訣竅,而是全情投入地做一件事情。看重輸贏的人都是小人物,因為人生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想要站穩腳步,就要戰勝自己。只要堅持相信自己,懷抱著一顆永不言敗的決心,全力以赴地向著目標前進,即使是墊底的成績也已不枉此生。現實不是童話,奧委會提高了參賽資格的門檻,導致Eddie遺憾地無法再次沖奧,1988年的那一次飛翔只能成為了永恆的記憶。屢次挑戰失敗卻總能夠站起身的Eddie,他那不輕言放棄的決心,真正地體現了奧運的體育精神。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winning but taking part; the essential thing in life is not conquering but fighting we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6-2016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ral Intelligence

You are Jason Bourne in shorts!
You're like a chocolate Google!

特務片或間諜片一直都是美國好萊塢的熱門題材,在電影大屏幕中從不缺席。隨手拈來就有數不盡的例子如《The Bourne Ultimatum》、《Mr. & Mrs. Smith》、《Taken》、《Mission: Impossible》、《Patriot Games》、《RED》等等。同樣地,來自英國的特工007也可謂是影壇上永不過時的特務電影。以CIA和反恐作爲題材的政治劇集《Homeland》,至今也已播映了5季,廣受世界各地的觀衆追捧。

儘管閲歷過很多CIA電影,可是直到《Central Intelligence》的上映才發現原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全名是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由Dwayne Johnson挑大梁的《Central Intelligence》同樣以CIA爲題材,但電影風格卻如同《Get Smart》、《The Pacifier》、《Johnny English》等作品,純粹追求充滿輕鬆和歡樂的典型喜劇動作片路綫。整部電影就像重複成龍電影慣有的套路,劇情雖老土但元素豐富,包含了警匪、動作、冒險、搞笑等等,是大眾最愛的電影種類之一。劇本也總是喜歡透過角色間的對白來拿其他電影來開開玩笑。

在Aaron Paul、Jason Bateman及Melissa McCarthy客串演出的助陣下,電影令人看得驚喜。至於作為故事主軸的兩大主角,Dwayne Johnson及Kevin Hart一大一小的搭檔組合十分新鮮,創出奇特的火花。單是兩人站在一起的畫面就已經很搞笑。這一次,Dwayne Johnson徹底顛覆了他在螢幕前一如既往的鐵漢形象,以魁梧的身形演出滑稽而誇張的動作、以嚴肅的臉孔說出詼諧而抵死的對白,不計形象的表演不斷引人發笑。Kevin Hart貴為美國喜劇界的當紅炸子雞,神經質的肢體語言成了他表演時的個人招牌動作和特色,嗓子更比自己的身高還要高出幾倍。對於一部喜劇電影來說,他那浮誇的表情和表演風格,確實為此片提供了不少笑料。然而,當觀賞的時間久了,這反而會逐漸變得有點矯揉造作,甚至會有重複之嫌,於是會變得很膩。

取自《世說新語.言語》裡的經典語錄,要數「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最廣為人所熟悉。Calvin Joyner這個角色正好應驗了一個小人物身處在現實社會的窘境。儘管在求學時期擁有亮眼的成績,甚至是校內的高材生或風雲人物,奈何進入社會以後,他卻只能成為他人眼中的會計師,前景竟然是一片茫然。當初的大人物在沈浸社會之後淪落為小角色;相反地,當年總是被欺負的胖子反而成為今日的萬人迷。兩人的命運幾乎是天差地遠。

每個人在小時候總會想著許多純真的夢想,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人往往在長大以後才會發現這個世界並非想像中簡單,現實中的每個個體依舊會被社會束縛。然而,換個角度去思考,生命中的每個遭遇其實都能產生正面的意義。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曾說過:「Change will not come if we wait for some other person or some other time. We are the ones we've been waiting for. We are the change that we seek」。想要改變人生,就得丟掉綑綁自己的障礙物,以積極和樂觀的心態去改變現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7-2016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3-7-2016 01:13 AM 编辑



De surprise (The Surprise)

荷蘭金牌導演Mike van Diem曾憑《Character》榮奪1998年的奧斯卡外語片,《De surprise》是他時隔18年後回歸影壇、自編自導的最新力作,并榮獲第35屆荷蘭電影節7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音響設計等獎項。最終,女主角Georgina Verbaan憑此片勇奪影后的寶座。

《De surprise》的劇本概念起源自荷蘭作家的同名短篇故事。經過導演的重新改編以後,電影的故事以黑色幽默和浪漫愛情,混搭出一部風格詭異的荷蘭式喜劇電影。故事中的高級殯儀館及專業自殺公司「Elysium」,不免讓人想起法國暢銷小說《The Suicide Shop (找死專賣店)》,利用創意和幽默的方式探索一般人視為禁忌的「死亡」。

當親人即將離世時,您會如何面對?《De surprise》的第一場戲,就以Jacob守候在床邊送走母親的鏡頭拉開序幕。最終,又以管家的離世呼應了同樣的道理:不懷好意的人,總是不停地在您面前奉承、討好自己;真正關心您的人,才會不停地在您耳邊嘮叨、叮嚀自己。親人的逝世難免會讓自己承受痛苦。然而,唯有接受事實才能走出傷痛的陰影,學會堅強才能繼續前進。

當一個人能夠自由決定他人如何結束自己生命的話,您會選擇哪種方法?假如明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您當下最想做的又是什麼?《De surprise》以輕鬆和歡樂的口吻談論生與死的嚴肅問題。其實,藏在這個故事背後的核心寓意是:「人唯有正視死亡,人生才能活得充實」。死亡不應該是一種禁忌的話題,因為我們總無法避免死亡,可怕的是毫無目標的生活態度。死亡是生命的另一段旅程。學會勇敢面對死亡,就能讓有限的生命提醒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16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8-7-2016 12:00 AM 编辑



寒戰II

在沒有看過前集的情況下,先透過谷阿莫的"5分鐘看完2012電影《寒戰》"作爲事前的預習或惡補,好讓自己能夠追趕上進度。《寒戰II》以上一集結局時留下的伏筆作爲這一次的開篇,使得上下兩集的故事緊密連接起來,繼而提高了劇情的連貫性。這一次,續集再以利用驚心動魄的爆破場面去增加劇情氛圍的緊凑性和緊張感,又再以環環相扣的情節去接下來的劇情,交織出錯綜複雜的關係層面,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極端矛盾和情仇。《寒戰II》確實爲警匪片乃至香港鋪出了一條新路。無論是戲裏還是戲外,郭富城和梁家輝之間惺惺相惜又勢不兩立的雙雄對決,依舊是片中最精彩的劇情。

唯《寒戰II》擁有的通病也不少,瑜不掩瑕。隱藏在背後的黑暗勢力,比想象中更輕易浮出檯面;故事中的巧合性似乎超過了邏輯性,以致“劇情需要的"安排變得有點刻意;蔡元祺及李家俊等人的角色性格有點模糊難辨;過多的角色導致演員們在電影中的發揮空間受限,以致周潤發、楊采妮或李治廷等人都淪爲大配角,更別説對劇情毫無作用的周筆暢,或是連臉都看不清楚的唐寧。最後,尋找熟悉的臉孔和聲音反而成爲了另一個看點。那些在片中幾乎沒有一句對白、記得臉孔卻又叫不出名字的TVB御用綠葉們……看見他們,仿佛又重回了從前追看TVB警匪劇的時光。

究竟道德是權利的工具,亦或道德受到了權力的打壓? 編劇藉由《寒戰II》毫不掩飾地揭露了香港司法、立法和執法之間的權力鬥爭,也具體地説明了“有權力的人通常都會濫用權力”這個道理。三權分立的學説由法國啓蒙時期的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所提出,這一主張大大地影響了近現代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三權分立的核心部分在於確立權力制衡的體制,確保國家權力的和諧和有效運行,從而保證人民的政治自由。道德無法完全抗衡權力,唯有通過相互監督和牽制的權力才能約束權力。

“History is full of religious wars; but, we must take care to observe, it was not the multiplicity of religions that produced these wars, it was the intolerating spirit which animated that one which thought she had the power of governing.”
~Montesquieu 《Persian Letter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7-2016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ung Fu Panda 3

Incredible power awaits you. Power beyond anything you can imagine.

中西合璧的《Kung Fu Panda》,無疑是這個世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畫片系列,憑藉西方科技打造出東方韻味濃厚的佳作。由2008年至今,《Kung Fu Panda》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在全球也纍計了不少忠實粉絲。熊貓由課本上的瀕危動物躍升為無人不曉的卡通角色。圓鼓鼓的臉蛋,誇張豐富的臉部表情,擬人化的卡通形象,讓人無法不喜歡上這個天生可愛的大熊貓。鏡頭里的每一個物件都充滿著濃烈的東方風情,每一個場景都美輪美奐,每一幕都蔚爲壯觀,使人歷歷在目。

由第一集的花豹Tai Lung到第二集的孔雀王Shen,《Kung Fu Panda 3》的大反派最終由龜大仙的宿敵——大水牛Khai接棒。每一代的大壞蛋都各具特色,他們的形象和武功各有千秋,為此片增色不少。除了大反派以外,第三集最令人期待的事是湧現在鏡頭前的熊貓爸爸、熊貓寶寶、熊貓奶奶以及熊貓親戚們。不同於鎮上的兔和豬,製作團隊很用心地為大多數熊貓繪畫出不同的臉孔和線條,讓每隻熊貓都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再透過逗趣搞怪的名字為他們作出區別。

除此之外,故事裡也增設了很多動物角色,有雞、有鱷魚、有熊、有箭豬,使得卡通版的武林世界變得更熱鬧。唯他們都只是曇花一現,發揮作用不大。至於原系列中的固定班底——Master Sifu和Furious Five,他們的戲份卻大大減少而淪為大配角。就同製作團隊把功夫、太極、氣功、緞帶舞、毽子、包子等元素湊集起來,表面是繁花似錦,實則有點眼花撩亂。

《King Fu Panda 3》雖然擁有很多笑梗,但有些橋段恐怕已經重複好幾遍,可能已失去了效果。它重複了電影三部曲的既定模式,並結合了武俠小說的固定公式,講述了一個黃毛小子躍登為武林盟主的故事,再透過發現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來完成人生的三步驟,最終能領悟出自我的價值存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他們存在的理由,一味地模仿他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發掘潛藏在自我內心的力量,才能發掘出生命中的無限可能,一切終究能圓滿落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7-2016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25-7-2016 12:10 AM 编辑



Sing Street

Maybe you're living in my world. I'm not living in yours. You're just material for my songs.

Sing Street擁有雙重的意義:其一是電影的名字,其二是校園的樂隊名字。當聽衆聆聽音樂的時候,可能會藉由歌手藝名或團體名字去瞭解隱藏在背後的故事。有的可能是隨機選取,有的可能具有内涵。

1957年,16歲的John Lennon與同校的朋友成立了一隻叫做「The Blackjacks」的噪音爵士樂團。1960年,團員之一的Stuart Sutcliffe建議把名字改成「Beatals」,向蟋蟀樂團致敬,最終改爲我們熟悉的「The Beatles」。
1978年成軍的英國樂團DuranDuran紅遍大西洋兩岸,是70年代末或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超級樂團。樂團的名字取材自60年代經典科幻電影《Barbarella》中的一個反派角色Durand-Durand。
於1985年成軍的Radiohead,被譽爲當代最偉大的搖滾樂隊之一。在最初的提案中,他們是使用On a Friday作樂團名字,最後卻借用了美國樂團Talking Heads於1986年發行的單曲《Radio Head》作爲自己的樂團名字。
來自英國倫敦的Coldplay在成立初期也改換過幾次團名。Coldplay最初取名爲「Pectoralz」,後來換成「Starfish」,最終才在友人的建議下改爲「Coldplay」——這個名字源自美國詩人Philip Horky的詩集《Child's Reflections, Cold Play》。

在70年代晚期,英國倫敦的地下夜總會中正流行「末來主義」的文化運動,新浪潮音樂(New Wave Music)成爲了搖滾樂的一個分支,承接了龐克運動在流行音樂市場的影響力。這個時期的歌手或樂隊改變了那個年代對美的詮釋,他們多半具備陰柔、優雅和時尚的氣質,著重於外表和視覺。DuranDuran就是這個時期的標志性樂團。儘管曾有人説過DuranDuran難登大雅之堂,但他們在流行音樂上的出色成績證明了他們在這方面的創新和堅持。尤其是拍攝手法標新立異的MTV,成爲後來MTV導演們參考的對象。

《Sing Street》的故事場景就發生在80年代的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位在二流天主教學校上學的男孩,為了追求一見鍾情的女孩,決定走上了自己的音樂路程。在他的牽引下,一群沒有人生目標的學生因為一個簡單的理由,湊集在一起玩音樂、搞樂團。Sing Street幾乎就是在沒有動機的動機下成立的樂團,而他們的音樂深受「未來派音樂」——或者具體來説,是受到了DuranDuran、The Cure等知名樂隊的影響。

不管什麽年代,有些生活、有些事情總是會以不同的形式重複著。校園暴力及霸凌、家庭關係破裂、青春期的困擾、對未來的迷惘……等等,都是男孩成長時會面對的問題,甚至還有更多。雖然搞樂隊的初衷是爲了追求女孩,男孩卻在投入音樂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從自卑中擡起頭來,活出了自己的自信和對生活的熱情,并且漸漸地找到了對未來的希望。一切都往正面的方面發展。

在執導了《Once》和《Begin Again》之後,John Carney再次以音樂電影燃起音樂的曙光,帶領觀衆回到了自己成長的城市,以及到處播奏著新浪潮音樂的年代。他的電影始終離不開音樂,善用音樂拯救了薄弱的劇本,讓美妙的音符填補了缺點。他與Gary Clark合作譜寫的電影原創歌曲,藉由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詮釋了屬於那個年代的旋律、風格和味道,也唱出了「Happy-Sad」的青春記憶,令人回味和感概。

音樂是一種慰藉,而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首歌曲,如優美的樂譜,如快樂的舞曲。每一個今天都會成爲明天的回憶。上一代教導的人生準則固然重要,但有些事情就是要趁著年輕還懷著一股熱血青春的力量時,才能無所畏懼地去挑戰和完成;青春的勇氣和毅力能驅使人義無反顧地去實現夢想。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choclatecake921 + 2 这部电影在国外有很多的好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7-2016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Bourne

1927年出生於紐約的現代驚悚小説之父Robert Ludlum,其作品對後世的驚悚小説家影響深遠。他擅長描寫暗潮洶湧的國際政治鬥爭、膽戰心驚的間諜行動,作品風格具有精巧的佈局、明快的節奏和驚險的動作場面。Robert Ludlum最具代表性的暢銷作品便是《The Bourne Identity》系列。早在1988年,《The Bourne Identity》就被翻拍成電視迷你影集。

2002年上映的《The Bourne Identity》電影版同樣是根據同名原著小説改變的間諜動作片,成爲此系列電影的開山之作,至今已延伸推出了4部續集。Jason Bourne成為美國間諜特務的代表人物,是繼James Bond系列之後最長壽的特務電影。相較之下,Jason Bourne更接近平實的人物塑造,故事也相對寫實一些。Jason Bourne系列毫無疑問已成了Matt Damon個人最佳的代表作之一。

《Jason Bourne》是導演Paul Greengrass繼《The Bourne Supremacy》和《The Bourne Ultimatum》後再次指導的續集,故電影延續了同樣的風格、熟悉的基調和冷靜的敘事手法。在動作、特技、音效等方面都具有相當水準。續集的另一個亮點是加入了演技派Tommy Lee Jones,及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Alicia Vikander。

電影的劇本和情節基本都在意料之內,缺少了一點驚喜,在大道上飛車追捕的鏡頭幾乎也毫無意外地照單上演了。然而,在劇終前狙擊手駕駛著SWAT特警車撞開所有轎車的飛車追捕的片段,卻創造了有別一般的新意,場面調度流暢,也將故事發展推至高潮點。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雅典上演的飛車追逐,導演是用鏡頭追捕示威由集會遊行升級至流血衝突的過程,再跟隨著CIA的監控系統、Jason Bourne的腳步而深切感受到人與人發生肢體衝突的混亂和緊張。

Jason Bourne的職業生涯一直都活在謊言之中,甚至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人生。在大騙局之中,每個人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需要時刻保持防人之心,不能輕易相信他人。老謀深算的CIA中情局局長喜愛玩弄權術,以權力和私心去誘騙或控制他人,殊不知他自己也掉入了權力腐敗的淤泥之中,在爭權奪利的角力戰中被推倒。「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專制的權力使人腐敗,陷得越深越容易失去人性最珍貴的東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8-2016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浩田 于 15-8-2016 10:59 PM 编辑



Suicide Squad

Don't forget: we're the bad guys.

當超人爲了正義而死之後,地球的未來將會如何?
當城市淪落成為罪案之城,誰能替代超人繼續維護世界和平?
當世界上最惡名昭彰的大壞蛋們聚集在一起,這座城市將會變成什麽樣子?
當「超級英雄」美漫在影院大行其道時,絕對的正義使者已追不上時代的潮流,非黑即白的大道理可能會弄巧反拙。顛覆傳統形象的反英雄主義反而成為了英雄,英雄世界裡的大壞蛋也能反客為主,終有一天能「出人頭地」,改變他人對自己的偏見和看法。

「Suicide Squad」又稱「Task Force X」,是DC漫畫公司出品的系列漫畫之一,由Robert Kanigher及Ross Andru創造於1959年。初始版本的「Suicide Squad」於《The Brave and the Bold》第25話首次登場亮相,由政府特工Amanda Waller所組織創立,以利誘或脅迫的手段召集世界級罪犯爲成員,專門爲政府執行一些見不得光的機密任務。最初的成員包括Deadshot、Col. Rick Flag, Jr.、Bronze Tiger、Captain Boomerang、Blockbuster、Penguin、Nemesis、Nightshade、Manhunter等人。

雖然超人爲人類守護地球的和平,可是他的存在也對人類構成了無形的威脅。創立特遣隊的最初目的,是藉由十惡不赦的罪犯來抑制如超人一般的强大力量。同是出自DC漫畫公司之手,Suicide Squad與超人或蝙蝠俠系列電影卻擁有截然不同的路綫,完全走出了自己的風格,甚至在超級英雄電影世界中具有顛覆性的意義。

無論在角色形象、故事情節或是人物角色登場,《Suicide Squad》都充滿著強烈的漫畫風格,在視覺上提供一種能夠讓人融入漫畫電影的代入感,充滿娛樂效果。近期深受美國青少年喜愛的Twenty One Pilots組合,他們的歌曲和音樂則加強了這部電影自成一格的風格,感覺很酷。然而,在整體定位和氛圍的大方向上,此片與Lil Wayne, Wiz Khalifa & Imagine Dragons、Logic、Ty Dolla $ign及X Ambassadors一眾人合唱的《Sucker for Pain》更加一致。儘管電影或歌曲中的角色或歌手眾多,但他們各自在不同的段落或情節展現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為這部片或整首歌注入了豐富多變的元素,混搭出無限的想像空間。

想要在短短的130分鐘裡完整地介紹所有的角色是一份艱難的差事。《Suicide Squad》以最老套的方式,即透過Amanda Waller的口述一一亮相,總算把每個角色的特長和背景都快速而簡要地介紹了一遍。那種混亂的故事節奏和脫序的剪輯手法,最初會令人有點不適應,卻異常地符合小丑女的個性。唯角色與角色之間缺少更多的互動,人物和劇情的動機缺乏說服力,從而減弱了故事的邏輯性及順暢度。Joker的出場總是令人覺得亂入,令人摸不著頭腦之餘,對劇情推動沒有實際的作用,最終變成了小丑女的陪襯品。

雖然故事發展裡充斥著許多陳腔老調的情節,電影在龐大的卡司陣容、角色本身的魅力以及DC漫畫迷的追捧下,還是成功吸引了不少電影觀眾。而電影選用的搖滾歌單確實起了一定的作用,彌補了劇情上的一些空洞。Will Smith在僱傭兵Deadshot及父親Floyd兩個角色之間的情感轉換及拿捏都掌控得宜。當他拿起槍械時,他的性情是狂放的;當他面對女人或女兒時,他的感情又是內斂的。然而,他的光芒仍會不時被性格扭曲、瘋癲、豪放又可愛的小丑女Harley Quinns給掩蓋。這個原創自動畫的女性角色,每一次出場都能搶盡風頭,成為整部電影的最大亮點,為整個故事增加十足的趣味性和討論度。Margot Robbie毫無置疑地成功演活了瘋狂而多變的小丑女。

跟其他壞蛋或罪犯比較起來的話,由Viola Davis扮演的Amanda Waller,其實才是最陰險毒辣的恨角色。她行事不擇手段,並剝奪了囚犯的自由和權力,企圖通過以暴制暴的手段去壓制敵人。她的瘋狂絕對不亞於小丑女,但是她總能在危難中逃過一劫的情節設計實在讓人感到詫異。幾乎與Will Smith同起同坐的Joel Kinnaman具有良好的外型和臺型,
無奈卻受限於Rick Flag的角色設計而發揮空間不大:在公事上處處受到Amanda的打壓;在執行任務時需要Katana的保護,被黑臉軍團捉走時需要小丑女解圍搭救;在感情上,他也不敵被Enchantress附身的June Moone。他與Deadshot之間不打不相識的兄弟情誼也透露一點曖昧的「bromance」關係。以造型取勝的Cara Delevinge,表現平平淡淡。她在下詛咒時不停搖曳身子的鏡頭猶如跳草裙舞,滑稽得令人忍不住發笑。

在這個善惡難辨的時代,好人與壞人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好人可能會在一個重要的時刻做了一個錯的決定,而壞人可以在最後關頭做了一件對的事;兩個人的命運完全地顛覆了原來的安排。就像玩火自焚的黑幫份子El Diablo,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能力而殺害了家人,接著在牢裡收到罪惡感的煎熬。直到加入了「Suicide Squad」,他的人性才真正從夢魘中醒悟過來,選擇犧牲自己來拯救世界,從而救贖自己。在發生這一切以後,我們是否還應該以異樣的眼光去對待罪犯,或是以殘酷的法治方式去嚴懲犯人?在世俗的歧視眼光下,一朝是罪犯,終身都會被標籤為罪犯,連一個翻身的機會都沒有。這樣的行為跟判死刑幾乎沒有太大的分別,但常人往往會忽略社會造成罪犯的事實。

生存在善惡難辨的社會之中,最大的關鍵就在於每個人的信念,需懂得摒棄世俗的偏見和謠言,有智慧地運用自己心中的尺去衡量一個人。Deadshot、Harley Quinn、Captain Boomerang、El Diablo及Killer Croc最初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加入「Suicide Squad」,卻在殲滅敵人軍團的過程中展現出人性本善的一面,自覺地抱著決心奮戰到底。雖然他們到頭來還是住在冷冰冰的監獄裡,但他們為社會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依然會有人看見。無論是好人或是壞人,只要回頭得早,我們都應該有寬容之心,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改過自新的機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16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Экипаж / Ekipazh / Flight Crew

《Экипаж (Ekipazh – Flight Crew)》翻拍自1979年前蘇聯的同名經典電影。新版的故事發展基本沿襲了舊版的模式,衹是在故事橋段上稍作更改和重新安排,災難場面也比舊版的格局更大。《Ekipazh – Flight Crew》在4月份上映時奪下了15億盧布(Russian Ruble)的高票房,毋庸置疑地成爲俄羅斯今年度最賣座的本土電影。同時,此電影也在海外賺入了近5億的票房利潤,并在隔了十年以後,首次攻入日本電影市場,創下了俄羅斯電影的小記錄。

由於觀賞過的俄羅斯電影不多,俄羅斯災難片更是首次。因此,無論在故事情節、演員面孔、特技效果、場面調度等方面,《Ekipazh – Flight Crew》帶出了有別於一般好萊塢電影的新奇感。電影前半段的劇情在節奏上有拖沓的嫌疑,冗長的開場白可以説是一種煎熬,而且情節還帶有港劇《衝上雲霄》的影子——一個衹會堅持觀點的爛好人,做人做事都不懂得見風轉舵,因此人生路上總是屢試屢敗。另一邊廂,則像是個被愛沖昏頭的戀愛初哥,忙著向一見鍾情的對象獻殷情,導致觀衆容易出戲。

在不徐不疾的敘事風格之下,電影緩慢而深刻地完成了主要人物角色更全面的個性描寫。例如Guchshin總是無法在重要時刻,沉住氣地遵守他人設下的條約;在非洲遇見的不人道行爲甚至再次刺激他内心自以爲是的正義感。又如行事一絲不苟,偶爾會侍才傲人的Leonid,先以偏見的眼光看待他人,直到後來才漸漸地放下身段愛才惜才。劇本在人物角色的心理刻畫上,都展現了微妙的心理變化,觸動出細膩的情感。

在完成所有的鋪陳以後,電影隨即漸入佳境。劇情也很快地進入真正的主題,由飛機師題材直接切入災難片的形式。當好萊塢出產的災難片早已淪爲既定模式的商業電影,《Ekipazh – Flight Crew》卻意外地從重複的公式中表現出自己的風格,創造出不一樣的驚喜。同樣是災難片,此片在特技效果的成熟度和在感官上的衝擊力,完全不遜色於任何好萊塢電影,甚至在情節或節奏上屢屢製造出令人肉跳心驚的緊張感;就像在機場時發生鋪天卷地的地震、火山熔岩爆發四濺、在空中如耍雜技般轉移乘客的計劃,緊接著是飛機被迫在危急時刻急速降落……無論是在地面上或天空中,這長達一個小時多的重頭戲、這些環環相扣的驚險場面,逼真而緊張得令人看得血脈噴張。從電影的各個角度看來,《Ekipazh – Flight Crew》或許無法超出災難片的經典之作,但在故事的完整性、感染力和逼真程度上,都充滿感官的刺激和享受。

電影中最險象環生的救援場面,當然就是「空中換機營救」的橋段。這個看似不合物理邏輯的瘋狂想法,卻成爲了觀衆們最屏息以待的驚險場面,完全揪住了觀衆的心。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位來自美國的雜技演員Todd Green在航展中表演空中換機。當時他站在一架雙翼機上,準備爬到盤旋在上空的直升機,最終卻突然失去平衡,連降落傘都還來不及打開便從高空中摔落身亡。片中因空中換機救援計劃而存活的幸存者,其實是由無數人犧牲自己的性命所換來的。經過生死浩劫而幸存下來的人,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和可貴之處。

《Ekipazh – Flight Crew》透過每個章節和細節的安排,體現出流淌在飛行員體内的熱血,從而加强戰鬥民族堅毅勇敢的精神。片中的兩個靈魂角色——即年輕的實習機師Guchshin及富有經驗的正機師Leonid,與普通人一樣擁有瑕疵的他們從來都不是最完美的個體。然而,對比Guchshin和Leonid在災難時爲所做出的勇敢行爲,還有其他願意犧牲自己而伸出援手的機組人員和難民、乘客,他們就是現實生活中走出來的真實英雄。

就如作家Christopher McDougall在《Natural Born Heroes》書中所寫:「True heroism, as the ancients understood, isn’t about strength, or boldness, or even courage. It’s about compassion」。每一個人都有成爲英雄的潛能,擁有各種生存的技巧,隨時能面對生活中突發而來的各種挑戰。衹要能夠勇敢接受這些挑戰,就能將隱藏在體内的力量發出到極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9-2016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Secret Life of Pets

Who are we? We are the Flushed Pets. Abandoned by our owners, and now we're out for revenge!

隨著近來社會風氣的改變,愈來愈多人開始透過寵物店購買動物。有時候,您會覺得:寵物實際已淪爲一種商品交易而獲取的商品。截止2010年為止,全球寵物市場價值達810億美元,年增長量為10%。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直至2008年,美國的寵物市場已累積至43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寵物市場,並開拓了其他產業鏈包括寵物食品、用品、醫療及美容行業等等市場。

《The Secret Life of Pets》的故事就是以這個背景展開。一隻生活在人類家庭的寵物狗,因為一時的私心和嫉妒而導致自己流離失所,在屋外的世界目睹了世間的險惡。劇本基本上是以三條故事線相互穿插而成:第一條主線當然就是尋找返家之路的Max和Duke;第二條支線便是立誓要向人類報復的白兔Snowball及其軍團;第三條支線就是前往營救Max的寵物部隊。接著,三條支線重疊在一起,演變成寵物和流浪動物對峙的兩大陣營。

現代的動畫大量運用電影技術,使得許多動畫人物愈來愈擬人化。此片則很具體而真實地表現出各種動物原有的小動作、表情和其他細節,非常討人喜愛。身為主角,Max確實有惹人喜愛的可愛形象。然而,似忠似奸的Snowball幾乎把主角的光芒給掩蓋過去;美女救英雄的Gidget、貪吃的大灰貓Chloe、抑制獸性、食慾的老鷹Tiberius、坐輪椅的老狗Pops、長得像憤怒鳥的Sweet Pea&#8943;&#8943;等等都十分搶鏡。

電影發揮了極具創意的想像力,展現了寵物們趁主人不在家時,都在做些什麼?這樣的情節設計與《Toys Story》有點相似。千萬別以爲寵物會像玩具一樣靜靜待回原來的位子,或是像Max一樣守候在門後等待主人回家。《The Secret Life of Pets》以詼諧的方式呈現出各種寵物們趁主人不在家時所做的一切。像是臘腸狗喜歡鑽在攪拌機下按摩身體;像是公主般的Giget喜歡觀賞拉丁愛情肥皂劇;像是貴婦狗在主人轉身離開以後,就會把古典樂換成電子搖滾音樂,非常搞笑。

唯不清楚是否爲了遷就家庭觀衆,劇情的情節轉折比較平實簡單,故事發展也進行得太順利而顯得平順。雖然劇本已設定了Snowball這個角色,卻沒在遺棄寵物和流浪動物的課題上著墨太多。儘管避重就輕可以讓故事根據原來的主軸展開,卻因此而白白浪費了Duke與前主人之間的故事。劇本其實可以參考《Up》中老公公和老婆婆由相識相愛到永久分離的片段,在短時間内呈現出不落俗套的煽情,會讓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知名的人類——動物關係研究學家Hal Herzog曾說過:「What the new science of anthrozoology reveals is that our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nimals in our lives- the ones we love, the ones we hate, and the ones we eat- are, likewise, more complicated than we thought」。

在現實社會中,幾乎每個家庭都有眷養寵物。無論您承認與否,寵物已是我們生活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會習慣把它們視為家庭的一員。專家說,人類眷養寵物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從社會心理學理論的角度來看,飼養寵物在某程度上反映了人類對情感上的需求和渴望。人類藉以養寵物來消除生活的孤寂和空虛,同時也激發或培養人類原始的本能。

從小就有人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飼養動物需要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因爲它們和人類一樣是擁有價值的生命,需要被尊重、被珍惜。保護動物需要從此刻開始,不應該讓它們因爲人類的過失而消失在地球上,更不應該讓它們在未來成爲紙上的圖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6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octor Strange

You're a man looking at the world through a keyhole. You've spent your life trying to widen it. Your work saved the lives of thousands. What if I told you that reality is one of many?

雖然片頭打者Marvel的標題與旗幟,《Doctor Strange》卻完完全全顛覆了Marvel超級英雄電影以往的風格。作為Marvel電影宇宙的系列電影的另一片領域,《Doctor Strange》創造了許多與眾不同的元素。Benedict Cumberbatch賦予了Doctor Strange不一樣的英雄形象,同時Doctor Strange的故事也極具魔幻和宗教的傳奇色彩,創造出絕對獨特的魅力;那讓人分不清左右上下的立體和視覺效果,帶領觀眾進入猶如萬花筒般的奇幻世界,絢爛奪目的畫面和鏡頭不禁讓人嘖嘖稱奇,創下了Marvel超級英雄電影的另一個里程碑。

印象中這是Benedict Cumberbatch和Rachel McAdams第一次參與演出超級英雄電影及動作電影,表現可圈可點,甚至可說讓觀眾看見了不一樣的他們。同一時間,他們也把身上所散發的文藝氣息加入電影的氛圍之中,讓電影中的各種元素融合得更加完整。當Benedict Cumberbatch披上了朱紅色的披風以後,電影版的Doctor Strange形象便和漫畫版的Doctor Strange交疊成一個無法區別的個體。電影版的智者The Ancient One,由原著的男性角色換成了女性演員稱得上是一個小突破,Tilda Swinton也賦予了這個角色不一樣的形象。Chiwetel Ejiofor、Mads Mikkelsen及Michael Stuhlbarg等演技派演員的加盟,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觀眾對此片的信心。

身為人類,Doctor Strange與身俱來的天賦異稟令他獲得更強大的能力,早已超出一般人類所為,其超級英雄能力甚至達到外星人般的級別,神鬼莫測的武功幾乎與黑暗世界裡的Dormammu相互抗衡。奇幻色彩賦予這個角色神乎其技,也遮掩了劇情上許多不符合邏輯的缺點,讓故事發展得更順暢和更迅速。

因為Doctor Strange就是Doctor Strange,他的天份和魔力可以彌補故事性不強的缺憾。超酷炫的視覺效果也完全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眼花瞭然中帶點美感的超現實世界。重要的事情要說三次:體驗超立體及超現實的視覺特效,是《Doctor Strange》讓人眼前一亮的最大特點;IMAX 3D技術更能凸顯出這種逼真的特效,令人看得十分震撼!

《Doctor Strange》的另一個特點是增添濃厚的宗教和哲學元素,而且這些元素是充滿東方色彩的。電影透過比較輕鬆的手法,探討了一千多年的東方宗教文化。或者說,劇本透過Doctor Strange前往加德滿都修行的故事,向西方人展現了東方人修道的態度以及人生哲理,為娛樂性十足的超級英雄電影增加了豐富的內涵。

電影中的許多對白不但充滿哲學性,也極具禪意和佛學道理。在一些故事情節中也充滿了大量的隱喻。像是在名錶中轉動的秒針,其實就是時間正在進行的一種證明。像是Jonathan Pangborn在絕望中重新站起來,是因為他堅信自己能夠站起來。像是不斷重組、折疊、反轉的城市證明了空間的延展性。像是Baron Mordo的Wifi密碼證明了宗教可以與時並進,不會被時間淘汰。像是鏡子世界與現實世界是並存在一個空間裡。像是集中的意念或念力,可以創造出無限的武器。像是Doctor Strange學習魔法的途徑,驗證了George Berkeley理論——即是存在就是被感知,經驗是必須經過學習才能得到的觀念總和。

另外,個人很喜歡導演在香港街頭的戰役中的情節設計:Kaecilius利用時間的順序來對付試圖逆時運轉的Doctor Strange,最後兩個時間點撞擊在一起而停止。操縱時間或是穿越時間雖然是Doctor Strange最強大的超能力之一,卻因為違反自然法則的前提下甚少使用。這正好說明了每件事情都有其兩面性。Doctor Strange在強大的Dormammu面前認輸,反而在保衛戰中勝利了。又如The Ancient One從黑暗力量中獲得永生力量的行為,是善行或私為,背後總有它的原因,我們無法使用自己的觀念去判斷他人的決定,卻能從中改變自己的想法。

英國作者培根曾說過:「活著就應該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著」。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存在捷徑,需要反覆的練習和堅持不懈的毅力來追求目標,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最終從學習中領悟到道理。驕傲會阻礙學習,自滿會矇蔽格局。願意放下身段虛心求教,是學習最重要的態度。唯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學習到無窮無盡的知識和真理。唯有這樣,才不會限制自己去創造無限的可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hoclatecake921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16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You're an interesting man, Mr. Scamander. Just like your suitcase, I think there's more to you than meets the eye.

《Fantastic bea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是J.K. Rowling於2001年為慈善機構所撰寫的一本故事書,銷售書籍所賺的收益有80%會直接捐助給慈善機構。由《Harry Potter》系列最後4部曲的導演David Yates操刀,繼續為「哈利波特」迷拓展另一個擁有五部曲的魔法世界。

此電影的時間線是1926年,發生於「哈利波特」故事線的至少70年前。故事場景也由英國轉移至沒有的繁華大都市紐約。雖然此故事跟《Harry Potter》系列沒有直接的關係,可是故事中埋藏了許多承上啟下的線索,兩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絕對能燃起哈利波特粉絲的熱情追捧。像是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Dumbledore、Gellert Grindelwald、Leta Lestrange等熟悉的名字;而電影名字本身就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教科書籍,Newt Scamander就是該書的作者。有趣的是,他從未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小說或電影中真正出現過。

雖然場景由神秘而古典的蘇格蘭遷移至歷史與現代融合在一起的世界最大城市,可是故事依舊以一位英國人的冒險旅程展開,以Newt Scamander的視角去窺看另一個魔法世界。所有的線索也由這個系列的頭號人物所串連起來。Newt就像一位神奇寶貝馴獸師,到處蒐集、馴服、學習來自各個魔法世界的奇珍異獸。Bowtruckle、Niffler、Demiguise、Erumpent、The Occamy、Thunderbird及Swooping Evil等等,各個都是令人驚奇的珍寶。他拿在手裡的皮箱就像Pokeball,可以裝入所有各種奇珍異獸;甚至還像小叮噹的四維空間口袋一樣,可以將整個宇宙放入袋子之中,四季也可以共存在一個無限大的空間里——作者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神奇的世界,讓人歎為觀止。

此片在視覺效果和音響效果上都在水準之上。在選角上,Eddie Redmayne搭檔Colin Farrell及Johnny Depp的陣容組合很新鮮。奈何在人物角色上的塑造則刻畫得不夠深入。總是弄巧反拙的女主角Tina,遠不及Queenie討人歡心;Jacob的戲份重量幾乎與Newt相當,心寬體胖的呆萌外型顯然更逗人喜愛,鋒頭直逼主角;Percival Graves的最終目的和動機不并非十分明朗,與Credence的感情迷離扑朔;發生在Credence身上的事衹被幾句對白草草帶過;Mary Lou憎恨巫師的行徑缺乏説服力;President Seraphina Picquery的存在感比較弱。最後,Gellert Grindelwald的突然現身這個橋段,確實能令人感到驚喜。

雖然劇本的故事發展基本順暢,但是在角色動機不明確的前提下,故事的部分情節轉折有點過於順理成章,一切幾乎都在意料之中,稍微缺少了一點説服力和邏輯性,從而削弱了故事的精彩度。一些文字段落可能始終無法透過影像的方式具體表達出來,埋藏在故事背後的情感可能不夠强烈,最後唯有胎死腹中。不過,J.K. Rowling的故事本身極具特色和想像力,可以遮眼掉電影部分的小瑕疵。

Obscurus會讓人不期然地想起神奇寶貝里的Gastly。唯前者具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感以及破壞力。是什麽創造了Obscurus? Obscurus其實一直都埋伏在個人的內心深處,不易被察覺出來。社會的歧視和排擠、家人的遺棄和漠視、同學間的暴力和欺凌,都會嚴重傷害到一個弱小的心靈。Credence的身世和遭遇,令他的內心變得孤寂、抑鬱、空洞和扭曲。負面的情緒愈演愈烈,直到無法再自我控制,最終這股可怕的黑暗力量牽制了宿主的軀體,邪惡的心魔徹底將宿主擊垮,吞噬他們的靈魂。現實生活中的連環殺手,大多是都有一個非常不美好的童年經歷。在長期的精神壓迫和心靈折磨下,創造了Obscurus。內心深處所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慾望可以提升Obscurus的破壞力。

假如Obscurus是與身俱來的一個黑暗面。社會的接納和家人的關懷便可以引導內心的善良去抑制負面情緒,引導他們去學習應對困境和所有不好的事物,再引導他們從困境中找到通往光明的那扇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16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田 发表于 22-11-2016 11:31 PM
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You're an interesting man, Mr. Scamander. Just like your suitcase, I think there's more to you than meets the eye.

《Fantastic beats and where to find ...

Newt Scamander這個角色雖然沒有真真出現過在哈利波特電影裡.但是在電影Prisoner of Azkaban裡,他的名字曾經出現在The Marauder's Map裡,代表Newt在那個時候是在Hogwarts學校.只是沒有出現在HarryPotter他們眼前.
算是當時候這部電影的一個彩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5-2024 07:28 PM , Processed in 0.07567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