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8|回复: 21
|
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战列舰。。。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mr4648932 于 30-8-2011 07:37 AM 编辑
战列舰曾经是海上霸主,主要以大口径火炮为主要武器。。。
其庞大的身躯,厚重的装甲,惊人的破坏力令人望而生畏。。。
战列舰这名称是由于英国-荷兰战争中海战战术而得来的
(当时战船不在像古代那样 衔接船身进行格斗,而是排成战列线对敌舰进行火力打击)。。。
战列舰也是在航母出现前人类创造的最复杂的武器系统。。。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战,战列舰一直都是主力舰艇,更是一个国家海军的象征。。。
不过随着海军航空兵和制导武器的出现,战列舰已不再被认为是建立海上优势所必须的装备,因此已经全部退出现役。。。。
以下是我个人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无畏号战列舰標準排水量 | 18,420噸 | 滿載排水量 | 21,850吨 | 全長 | 160.6米 | 全寬 | 25米 | 吃水 | 8.1米 | 動力 | Babcock & Wilcox 3鼓轮锅炉(12座)
帕森斯蒸汽涡轮引擎
4轴推进 | 功率 | 22,500马力 | 最高速度 | 21節 | 續航距離 | 6,620海里/10节
4,910海里/18.4节 | 乘員 | 695-773人 | 武器裝備 | 10门12英寸/45倍口径主炮(双联装)
27门3英寸/50倍口径副炮(单管)
5座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 裝甲 | 装甲带中部4-11英寸
两侧2.5英寸
甲板最厚3英寸
炮塔11英寸
炮座最厚11英寸
指挥塔11英寸 | 其设计蓝图於1905年5月批准。同年10月2日在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裝龙骨,1906年2月10日下水,同年10月1日即进行海试。
这艘战舰是由意大利工程师尼贝迪设计的,当时它比所有的战列舰还要大,火力还要强上一倍。此后各海军强国分分仿效建造类似的战舰。从此无畏舰就变成了战列舰的代名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畏号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衣阿华级战列舰技术数据 | 基準排水量 | 45,000噸 | 滿載排水量 | 58,000噸 | 全長 | 270.4米 (水線262.5米) | 全寬 | 32.92米 | 吃水 | 11米(最大) | 動力 | 8座Babcock & Wilcox重油鍋爐
4座Westinghouse蒸氣鍋輪機
4軸推進
最大功率212,000匹馬力 | 最高速度 | 33節 | 續航距離 | 16,600海里(15節)
9,600海里(25節) | 乘員 | 2,700人(二戰至越戰時期)
1,800人(冷戰及海灣戰爭時期) | 艦載機 | 3架水上飛機(二戰時期)
3架直升機(韓戰、越戰時期)
8架無人駕駛偵察機(冷戰及海灣戰爭時期) | 武器裝備 | 二戰至越戰時期
3座三連裝Mk. 7 16英寸50倍口径主砲
10座双連裝Mk. 12 5英寸38倍口径艦砲
15座四連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
60门20毫米厄利孔高炮
冷戰及海灣戰爭時期
3座三連裝Mk.7 16英寸50倍口径主砲
6座双連裝Mk.12 5英寸38倍口径艦砲
32枚BGM-109戰斧巡弋飛彈
16枚RGM-84魚叉反艦導彈
4台20毫米方阵近防系统 | 裝甲 | 側舷裝甲帶307毫米(傾斜角19度)
水密隔艙287毫米
甲板裝甲190毫米
炮塔正面裝甲500毫米
砲座295至439毫米 |
衣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建造最大的战列舰此外,衣阿华級戰艦也是世界上最遲退役(20世紀90年代)的戰艦,4艘同型艦仍保存至今。
在二战后还有参加过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等。。。
最后一艘于2006年退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r4648932 于 29-8-2011 02:32 PM 编辑
2)衣阿华级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r4648932 于 29-8-2011 02:21 PM 编辑
3)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技术数据 | 基準排水量 | 27500吨
改装后32468吨 | 滿載排水量 | 33020吨
改装后36300吨 | 全長 | 195米 | 全寬 | 27.4米 | 吃水 | 9.2米 | 燃料 | 柴油 | 鍋爐 | 24台锅炉(改装后8台) | 最高速度 | 25节(改装后23.5节) | 續航距離 | 8,600海里/12.5节 | 乘員 | 925人(改装后1124人) | 武器裝備 | 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
12门6英寸/45倍口径副炮
2门76毫米炮
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
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众多
伊丽莎白女王号、勇士号1937年改装中拆除副炮改装4.45英寸口径双联装高平炮10座. | 裝甲 | 侧舷装甲带(最大)13英寸
主甲板2.5-5英寸
炮塔(正面)13英寸
炮座10英寸
司令塔11英寸
装甲总重8100吨 | 这艘战列舰是在各海军强国进行军备竞赛下所建造的,同级的有五艘分别是:
- 伊丽莎白女王号(HMS Queen Elizabeth)
- 厌战号(HMS Warspite)
- 巴勒姆号(HMS Barham)
- 勇士号(HMS Valiant)
- 马来亚号(HMS Malaya)
二战结束之后,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于1947年-1948年相继退役解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r4648932 于 29-8-2011 02:34 PM 编辑
3)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基準排水量 | 36,727噸 | 滿載排水量 | 40580吨 | 全長 | 227米 水線長225.5米 | 全寬 | 31.4米 | 吃水 | 10.8米 | 燃料 | 柴油 | 鍋爐 | 八具三鼓蒸氣鍋爐 | 動力 | 四軸三葉螺旋槳 125,000 馬力 | 最高速度 | 29節 | 續航距離 | 15000海里/10節 | 乘員 | 1,314 - 1,631人 | 艦載機 | 四架海象偵察機 | 武器裝備 | 10門14英寸/45倍口徑主炮
(兩座四聯裝炮塔,一座雙聯裝炮塔)
16門133毫米/50倍口徑高平兩用炮
32-48門雙聯裝40毫米及20毫米高射炮
大量12.7mm機槍 | 裝甲 | 舷側裝甲帶(最大)14.7英寸
甲板7英寸
炮塔(正面)13英寸
炮座13英寸
裝甲總重:12612噸 | 偵搜設備 | 雷達 | 于1930年代末建造的战列舰,由于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
其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超过356毫米。。。
是艘条约型战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r4648932 于 29-8-2011 02:31 PM 编辑
4)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俾斯麦级战列舰
基準排水量 | 41,700噸(俾斯麥號)
42,900噸(提尔皮茨号) | 滿載排水量 | 50,900噸(俾斯麥號)
52,900噸(提尔皮茨号) | 全長 | 251米 | 全寬 | 36米 | 吃水 | 9.0米(標準)
9.6米(正常)
10.2米(滿載) | 動力 | 12座瓦格納式高壓重油鍋爐
3座布洛姆·福斯式蒸氣渦輪機
3軸推進 | 功率 | 最大穩定功率:150,170匹馬力
最大極限功率:163,026匹馬力 | 最高速度 | 30.8節(穩定)
31.5節(極速) | 續航距離 | 8,525浬(19節、俾斯麥號)
8,870浬(19節、提尔皮茨号) | 乘員 | 2,092人(1941年、俾斯麥號)
2,608人(1943年、提尔皮茨号) | 艦載機 | 4架阿拉度Ar 196水上侦察机 | 武器裝備 | 4座双联裝380毫米L52 SK-C/34
6座双联裝150毫米/L55 SK-C/28
8座双联裝105毫米/L65 SK-C/33/37
8座双联裝37毫米/L83 SK-C/30
12座单管20毫米/L65 MG C/30
2座四联裝20毫米/L65 MG C/38
提爾皮茨号獨有:
6座單管20毫米/L65 MG C/30
18座四联裝20毫米/L65 MG C/38
2座四联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 裝甲 | 側舷145-320毫米
上裝甲甲板50-80毫米
主裝甲甲板80-120毫米
首尾橫向隔壁100-320毫米
砲塔130-360毫米
砲座340毫米
指揮塔350毫米
防雷45毫米 |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由纳粹德国建成的一级战列舰,一共建造了两艘。。。
分别是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这两艘都在战争中被击沉。。。
这级战列舰也是在大和级战列舰出现前最大的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俾斯麦级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準排水量 | 35,000吨 | 滿載排水量 | 44,800吨 | 全長 | 222米 | 全寬 | 32.98米 | 吃水 | 11.6米(最大) | 動力 | 4台复式减速齿轮传动涡轮机
8台锅炉
4轴推进
输出功率121,000马力 | 續航距離 | 16,320海里(15节)
5,740海里(25节) | 乘員 | 1,880人 | 艦載機 | 3架 | 武器裝備 | 3座三联装16英寸/45倍口径主炮
10座双联装5英寸/38倍口径高平两用炮
15座四联装40毫米高炮(1945年)
36门20毫米高炮(1945年) | 裝甲 | 装甲带305毫米(15度倾斜)
甲板最厚196毫米
主炮前方406毫米
指挥塔最厚406毫米 | 这艘战舰是根据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于1937年完成设计的一种新型战列舰。。。
于1947年退役,1961年作为战争纪念舰供人参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基準排水量 | 35,000吨 | 滿載排水量 | 45,200吨 | 全長 | 207.4米(水线203米) | 全寬 | 33米 | 吃水 | 10.5米(最大) | 動力 | 重油锅炉,4轴 | 功率 | 130,000马力 | 最高速度 | 27节 | 續航距離 | 17,000海里(15节) | 乘員 | 1793人/2346人(战时) | 艦載機 | 3架“翠鸟”型侦查飞机 | 武器裝備 | 3座三连装16英寸45倍口径主炮
10座双连装5英寸38倍口径高平两用炮
(南达科他号仅有8座高平两用炮)
18座四连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
35门20毫米厄利孔高炮 | 裝甲 | 甲板134.6毫米
炮塔正面457毫米
侧面241.3毫米
顶部190.5毫米
副炮292-444.5毫米
指挥塔406毫米 |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设计改良的战列舰。。。该级舰于1938年5月批准建造,同级四艘:南达科他号(BB57)、印第安纳号(BB58)、马萨诸塞号(BB59)、阿拉巴马号(BB60),均于1942年间服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r4648932 于 29-8-2011 10:40 PM 编辑
8)大和级战列舰
基準排水量 | 65,000噸 | 滿載排水量 | 72,810噸 | 全長 | 263米(水線256米) | 全寬 | 38.9米 | 吃水 | 10.4米 | 動力 | 蒸氣渦輪引擎(4座4軸),153000馬力 | 最高速度 | 27節 | 續航距離 | 16節10,000浬(測試) | 乘員 | 約2,300人 | 艦載機 | 零式水上偵察機・零式水上觀測機
其他、最多7架 | 武器裝備 | 竣工時:
3連裝45口徑46厘米砲3座
3連裝60口徑15.5厘米砲4座
連裝40口徑12.7厘米高射砲6座
25毫米3連裝機槍8座
13毫米連裝機槍2座
彈射器2座 | 裝甲 | 裝甲最厚部分:
舷側 410毫米
甲板 230毫米
主砲防盾 650毫米 | 大和级战列舰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日本海军基于数量上无法和西方抗衡而决定从质量上改变这个颓势。。。
在1940年11月动工,于1942年3月停工。本来打算建造3艘,不过其中一艘信浓号被改建成航母。。。
结果只是建成2艘,分别是大和号和武藏号。。。
最后的结局是被美军飞机击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1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大和级战列舰
|
|
|
|
|
|
|
|
发表于 29-8-2011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8-2011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列舰的确看起来很有霸气,可惜作战功能远远不如航空母舰,所以海上霸主的头衔才会航母所取代。 |
|
|
|
|
|
|
|
发表于 29-8-2011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時鄭和的寶船[天元號]
二戰時日本的大和[武藏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