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05|回复: 12

《十牛图》的哲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6-2011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9-6-2011 12:48 PM 编辑

       


  《十牛图》是人类意识的历史中独一无二的东酉。真实通过许多方式被表达出来,但是无论你做什么,总是发现它还没有被表达出来。无论你怎么表达,它都躲闪着,它是捉摸不定的。它只是在和表述捉迷藏。你用于它的文字容纳不了它。就在你表达它的那一刻,你当下就觉得困惑,好像精华还是被留在后面,说出来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十牛图》为表达那不可表达的作出了独特的尝试。首先是有关这些《十牛图》的来历。  
    
  《十牛图》最初有8幅画,不是10幅,它们不是佛教的,是道教的。它们的起始不详。没有人知道它们是怎么开始的,谁画出了第一幅牛图。但在12世纪,一位中国禅宗的师傅廓庵把它们重画了一遍;不仅如此,他还增加了两幅画,8幅变成了10幅。道教的画到第八幅就结束了。第八幅是空,是无。但廓庵增加了两幅新的画。那就是禅对宗教意识的贡献。

   此文的作者是奥修,内容横越佛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如果版主不反对,我认为值得放在哲学版的区块作为讨论和研究资料。转载这篇内容不代表楼主完全赞同奥修的全部想法,只是觉得内容有许多值得玩味及学习的地方,各位若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进行挑剔和批判。奥修作为前哲学系讲师,我想他比各位更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什么内容是可以不容质疑的),应该有宽宏大量,不介意各位前来拆台。谢谢。

   十牛图(1):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93.html

   十牛图(2):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92.html

   十牛图(3):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99.html

   十牛图(4):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98.html

   十牛图(5):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83.html

   十牛图(6):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82.html

   十牛图(7):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81.html

   十牛图(8):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80.html

   十牛图(9):
            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78.html

 
   1. 寻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所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2. 见迹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3. 见牛
    黄鹦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4. 得牛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5. 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鞭锁无拘自逐人。
 
   6. 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7. 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8. 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9. 返本还源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10. 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6-2011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君从何处得知此文作者是奥修?

若无法举证,此帖将移交佛教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1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君从何处得知此文作者是奥修?

若无法举证,此帖将移交佛教论坛。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9-6-2011 01:05 PM


点这页http://www.fjcjg.com.cn/html/fjbz/cz/czjy/2010/0705/11992.html看前三行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11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29-6-2011 05:39 PM 编辑

那你应该贴那个对答文章,而不是这个十牛图。
如果能写个读后感,那就最好。

看来你真的很痴迷“观照”,h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11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真的很痴迷“观照”,haha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9-6-2011 05:35 PM


不必执着于观照与否,这方法未必适合每个人的习性。文章中奥修也针对诸多社会现象、哲学方法及宗教问题提出他独特的见解,那部分也可以挑出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11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29-6-2011 11:57 PM 编辑
不必执着于观照与否,这方法未必适合每个人的习性。文章中奥修也针对诸多社会现象、哲学方法及宗教问题 ...
谷成 发表于 29-6-2011 08:48 PM



你可否列出几个他的独特见解,与大家分享下?
我个人而言,至今还没从他的言说中发现任何独特,也许你能帮助我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6-2011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对一些不自满,肯放空杯的高人,还是能有所获的。但我哦,消化力慢,还要多看几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6-2011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而言,至今还没从他的言说中发现任何独特,也许你能帮助我发现。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9-6-2011 11:56 PM


奥修的文章对你可能太肤浅了,你还是去学那些最高深的学问。

这些都是幼稚园斑学的事情,不适合你的智慧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2011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奥修的文章对你可能太肤浅了,你还是去学那些最高深的学问。

这些都是幼稚园斑学的事情,不适合你的 ...
谷成 发表于 30-6-2011 09:15 PM


君言重了,在下并无轻视先贤之意,只是可能古书读得太多,脑筋变得古板僵硬,
所以希望谷兄秉持慈悲之心,
施舍几句奥修的独特见解,帮助在下走出迷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011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7-2011 12:11 PM 编辑

回复 9# 句子Sentence


奥修是个非传统的思想家,他是一个与众多不同的人。 实际上你很难去对他下一个公肯的定义,诚如孔子说老子“其犹龙邪”,他们都是特立独行、无可捉摸的人。仅凭这点,就值得我们去研究他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老子为何能成为老子,奥修为何成为奥修。研究他们的思想,未必要赞同他们,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全信无疑,你读到的就是宗教;如果你可以从怀疑开始,你能读到的将是哲学;若是你能放下思想的包袱,既不相信、更不对抗的频率来进行阅读,你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收获,你将会发现内心开始产生蜕变。直到时机成熟时,你将在某个转念的空隙之中,经验一种无法言说的宁静。这时一道门打开了,你将会瞥见某种珍贵的东西,但是你无法形容那个瞥见,因为瞥见之中是没有语言的,自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个经验。回头再去研读先贤的典籍时,你发现很多事情瞬然可以明白了。

总而言之,不同人将从他身上得到不同的东西,完全取决于你的阅读方式,怀疑论者会特别注意例如美国政府指责他在信徒的饮料掺入下LSD,为信徒制造“静心”体验的事情。但是身在千里以外、只是阅读他的书也能产生静心,我就无法理解奥修如何将LSD送到那么远方的杯子里了;反之,相信论者或许对他说的一切全信不疑,但是这样只是得到一个全新的宗教而已,实际上换汤不换药;至于哲学家呢,可从他的文章中学到辩论的方法,或多或少有点收获,但是四处和人辩论不会改变他“还不了解”的这个事实,因为真相是超语言的,只是懂得用语言拼凑真相的人,注定只能捧着一盘散碎的风景拼图,永远都拼不出一道完整的风景,因为风景并不在纸上,却是在四周围,用错方向当然看不到真实的风景,只是看到复制品。

简而言之,我对奥修的教学,只有一句评语,就是“超越宗教的哲学、超越哲学的宗教”。虽然阅读奥修需要一种不同的方式方能有所收获,但是我建议大家从怀疑开始,去挑剔他的内容,去置疑他的想法,去尝试和他辩论,如果他的方法适合你,你逐渐会明白,为何需要第三种方式的阅读才有收获。反过来你如果是愈读愈烦躁,不如丢下他,去学点别的,没人说奥修的书就是真理,他充其量只是提供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因为真理是需要自己去获得的,没有谁能直接送给你。

鉴于上述观点,我欢迎句兄和各位前来批判他的任何内容,我会参与你们的讨论,但不一定会维护他,如果你批评入情合理,我会支持你开炸奥修,反正他不是我的教主,我也不是他的信徒,这点请放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句子Sentenc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011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7-2011 09:37 AM 编辑

随便看了奥修【十牛图】。这老头喋喋不休的说了一大堆文字,其目的只是为了交出足够的篇幅。

话说回来,什么是真性?老头说了一大堆话,所谓悟道者,见道者的妄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11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7-2011 10:45 AM 编辑

回复 11# 素还真

欢迎继续轰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11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句子Sentence

谢谢版主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05:08 AM , Processed in 0.11151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