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428|回复: 94

成语典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6-2011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介:
将网络上的各个成语典故收集在一个txt文件内作为电子书,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下载到手机,PSP内阅读。
看一些无聊小说不如多看一些典故,还能丰富知识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6-2011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el8 于 9-6-2011 02:27 PM 编辑

成语典故-"出人头地"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担任主考。

在阅卷时,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认为应列第一名。

他便把文章传给同僚观看,大家都赞赏不已。

不过, 欧阳修觉得这份考卷很象是他的朋友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定为第二名。

放榜后,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

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给朋友写信时说: “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出人头地”形容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北宋欧阳修《与梅尧臣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11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功到自然成"

唐僧一行西行赶路,说不尽的风餐露宿,一日前面一山阻路。

唐僧说:“徒弟啊,你看这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魔障。

”悟空说 :“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唐僧说:“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已经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

悟空说:“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

唐僧在马上遥望那山,但见崖险林深、虎狼群行,叹道:“我受唐王之命西天取经,历经艰险,虽然我心志如止水,但不知何日能取得真经、得回故乡?”

孙悟空说:“师父不必挂念,少要焦心,只要你放心前,管你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指功夫下到,事情自然会取得成效。

(出自《西游记》三十六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11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户限为穿"

智永是陈朝人。为了练字,他在永欣寺的三十年里 ,每天黎明即起,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日子久了,被他写坏的笔头竟积了十大瓮。后来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

“户限为穿”指门槛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自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11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望洋兴叹'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M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

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

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庄子•秋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6-2011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了,晋国发生了内乱,为了躲避追杀,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几年,先后到过狄国、卫国、齐国、宋国和、楚国和秦国。

在楚国时,楚国国君楚成王对重耳很好,以诸侯的礼节招待他。

有一次在宴席上,楚成王和重耳开玩笑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要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金银财宝楚国有的是,晋国又有什么可以献给大王的呢?”

楚成王说:“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假如有一天,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会命令军队向后撤军三舍(九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不久楚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晋军果然后退了三舍。

“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6-2011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长风破浪"

南北朝的宗悫(que)小时候,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十四岁时,十几个强盗来抢劫,他挺身而出,打得强盗狼狈而逃。

后来他从军作了军副,随军出征林邑(今越南),林邑国放出象群出战,士兵无法抵抗。紧急关头,宗悫做了几头假狮子,摆在大象前,把大象吓跑了,接着就攻下了林邑。

获得了许多珍奇异宝,宗悫一件也没有拿,连穿的衣服也是原来的那件。

当宗悫还没得志的时候,他的同乡庾业有钱、有势,请人吃饭时,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

宗悫来了,庾业只给他吃有稗子的杂粮,对客人说:“宗悫是个粗人,习惯吃粗茶淡饭。”

宗悫没有一点怨言,照样吃得饱饱的。

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太守,请庾业做了长史(书记长)。

“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自《宋书•宗悫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6-2011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必由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虽然是秋天,但渐渐感到热气蒸人。

请教一位老者,老者说:“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

唐僧说:“火焰山可阻西去之路?”

老者说:“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三藏听了,大惊失色。

“必由之路”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比喻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

(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6-2011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中流击楫"

祖逖年轻时很有志气。

一次,他和朋友睡觉,半夜里听见鸡叫,祖逖叫醒朋友,说:“你听听,这是在督促我们奋发图强啊!”

两人就披衣起床,拔剑起舞,苦练本事。

后来匈奴人占领了中原,西晋灭亡了。

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

为了收复失地,祖逖克服种种困难,组建起一支部队,北渡长江。

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用船桨拍打着船舷,大声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再也不渡过这条江!”

由于作战英勇,祖逖的部队几年之间,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中流击楫”比喻雄心壮志。

(出自《晋书•祖逖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11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狐假虎威"

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天,楚宣王问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诸国都害怕我们的昭奚恤将军,真是这样吗?”群大臣们无人回答。

江乙说:“老虎捕捉猎物来吃,结果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来做群兽的领导,如果您吃了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让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害怕的?’

老虎就和狐狸同行,野兽们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走了,老虎不明白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狐狸的原因。现在楚国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昭奚恤将军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

所以,北方诸国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我们楚国,这就像野兽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11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饥寒交迫"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贼很多。

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做贼?”

犯人说:“饥寒交迫,没办法只好做贼”。

李渊叹息说:“我作为你们的国君,让你们贫穷,这是我的罪过啊。”

就把那人放了。

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

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

太宗说:“老百姓所以做盗贼,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官吏贪婪盘剥,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因此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减轻劳役和赋税、选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余,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重刑呀?”

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晚上大门用不着关,商人在野外露宿。

杜甫写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那些出远门的人,也用不着求神问卜,选个“出门大吉”的好日子)。

“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自宋•王谠《唐语林》和《资治通鉴》和杜甫《忆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11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负重致远"

庞统是三国时代人。

南郡太守周瑜病死了,庞统到吴郡送葬。

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都来看望他。

大家谈古论今,非常欢畅。

谈论间,众人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对陆绩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

大家都说他评到了点子上。

庞统又评顾劭,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牛,能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有人问庞统:“那么你是认为陆绩要胜一筹吗?”

庞统说:“这匹马脚力强,可是只能载一人。这头牛跑得慢,却能载很多。”

“负重致远”比喻能肩挑重任。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过眼烟云"

书画能给人带来喜悦,但不能改变人的志向。

如果对它太在意,爱不释手,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三国时太傅钟繇看见韦诞有一篇蔡邕的书法,苦求不得,以至于捶胸吐血。

晋朝的大将军桓玄在率领大军出征前,先造了几艘快船,用来装载古玩书画,他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意外,可以便于运输,免得被敌人夺去了。”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危害自身,这都是因为太在意的缘故。 我年轻时,很喜欢这两样东西,自家有的,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别人有的,总是担心不肯给我。后来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轻视生死富贵,却看重书法字画,岂不是主次颠倒、违背本心了吗?从此不再喜好。看见好的书画,虽然也会收藏,但是被别人拿去时,也不觉得可惜了。就像眼前飘过的烟云、耳边掠过的飞鸟,总是高高兴兴的看着它们来,离去了也想不起来。于是这两样东西常常只是使我快乐却不再使我伤心。

“过眼烟云”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自苏轼《宝绘堂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如振落叶"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郊某个官员。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固执的不让走,怨恨的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尚书,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呢?”
女儿捎话给母亲。
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
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离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
最终也没有给女婿调职。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
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
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
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
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
后来回朝,太监已经死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
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
二人都说:“是的。”
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
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
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
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
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

“如振落叶”形容非常容易。

(出自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爱不释手"

陶渊明是晋代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躬耕。
他在《归园田居五首》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乡间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的诗作写得像儿歌一样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却满是琴操和气节。
梁朝的萧统给陶渊明的诗作编集、作序,他说:“我爱读陶渊明的文章,不能释手。”

“爱不释手”因为喜欢,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

诸葛亮让战俘们吃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

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捉,心服吗?”

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

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6-2011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

八戒说:“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了些儿,就都打死!”

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

国王说:“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

行者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

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

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收降了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

王子说:“感谢神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1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
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
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
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1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el8 于 18-6-2011 02:25 PM 编辑

成语典故-"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
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
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
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吕蒙是个大老粗,不想去见他。
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
于是鲁肃来见吕蒙。
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在身,要与关羽为邻了,要怎么防备他呢?”
鲁肃说:“还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吧。”
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备呢?”
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1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
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 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人君不会安抚而已!”
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阳宫乾阳殿。
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殿完工了,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
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7:49 AM , Processed in 0.10973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