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至诚顶礼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 ~'~ 海贤老和尚是末法念佛修行证果最好的榜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5-2013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净土法门是横超三界,径登四土

横超三界,径登四土。一切法门都是竖出,一层一层往上提升,从人道修善积德生天,从天道再修定,修四禅到色界天,修四空定到无色界天,再修第九次第定,超越六道轮回,到十法界里头声闻界,都要靠定功一层一层往上去,这叫竖出,很费事,五十一个阶级。

净土这个法门不需要,没这么麻烦,从旁边就出去了,它不是竖出,它是横超

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去了。

极乐世界是什么地方?可以说极乐世界都叫报土,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也是实报庄严土。(末学按:难信就是在这里)

为什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二十愿说得很清楚,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实报土的菩萨。

换句话说,我们生到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这是事实。

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要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他们生方便有余土,我们生凡圣同居土,平等的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都变成阿惟越致菩萨,换句话说,我们在极乐世界所享受的智慧、神通、道力,跟实报土法身菩萨是平等的。

但是这个要知道,这不是我们自己修得的,是佛力加持的。

也就好比我们是有等级,是不一样,但是到那个地方去,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在生活一切照顾统统平等,没有差别,沾这么大的光。

阿弥陀佛的智慧加持给我们,让我们的智慧就跟法身菩萨没有两样,神通、道力我们没有,他加持。

特别加持的是凡圣同居土,因为凡圣同居土完全没有,方便土有,至少他都有九次第定的功夫,阿罗汉的功夫。

凡圣同居土没有,全仗佛力加持,所以对阿弥陀佛要特别的感恩。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二集)2011/9/22 檔名:02-037-0002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5/151049.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5-2013 01:3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5-2013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念佛人念到最后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这个里头总的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就是自性清净心,惠能大师开悟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一定要知道,清净心是真心,清净心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无量劫来,迷失了清净心,心里面完全是染污,我们回忆过去、向往未来统统是染污。

真修行人不回忆过去,不向往未来,现前清净心,这就是经教里常讲的「当下即是」。

如果你要想,愈想愈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那就愈来愈麻烦。

不找麻烦,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假的,假的丢掉就好了。

我们常说不要放在心上,你心里头没有事,你的心很干净,清净心;你心里头有那么多东西,那是垃圾,就是染污。

不能有丝毫东西,连佛法都不能有,《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捨,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

为什么?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佛法。

自性清净心本身就是佛法,无上的佛法,无上佛法里头再加个佛法就错了,那个佛法是个妄念,它根本就没有名字。

名字是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所用的方便法,方便法你怎么能够把它蒐集起来?方便法用完就丢掉,如果不丢掉,它就变成病、就变成染污了。

所以念佛人念到最后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不念?真念。

是真念吗?一个印象都没有,彻底放下了,妙就妙在此地。

我们凡夫看起来,他功夫不间断,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你问他,他一句话没念,他已经回归自性,自性里头一法不立。

一法不立,阿弥陀佛没间断,叫无念而念,念而无念。

为什么还要念?念给别人听的,帮助别人念佛,这是化他,不是自己,自己无念。

自利利他,无念自利,念佛利他,自他两利,没有障碍,这是佛法深妙到极处。

知真实慧者,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自性清净心。

这些名相里面所诠的理体,是理体的照用,真实慧是理体的照用。

简单的说,明心见性是明本体。于此彻透,安住如如。这个安住如如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不起心不动念,这叫安住。

有安住,还有起心动念,这是假的,这不是安住;有安住,对外面一无所知,那是无明,也是错的;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如如不动,这才叫安住真如。

佛门里讲的安住,安是平安,平是平等,我们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平等是自性本定,不是修来的。

惠能大师第四句话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那就是自性本定,自性本定是这里讲的如如,从体起用这叫住真实慧。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5/152042.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5-2013 02:0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5-2013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放下两种障碍而明心见性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所以下面讲,「行人若作相以求」,这个行人就是修行人,指我们现在正在修学。

「意存菩提之果」,我们心里真正以为有个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这是什么?这叫「法执」,错了。

「即是作相」,作相是什么?着相了。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八相成道,给我们做榜样,用意非常深。

他十九岁离开家,他不离开家他是王子,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这就是说,把世间荣华富贵舍弃、放下了,这放下什么?烦恼。

他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情,这东西是烦恼一大堆,十九岁离开家给我们表演的是放下烦恼。

你看放下烦恼之后出去求学,学了十二年,十九岁学到三十岁,印度所有的宗教都接触、都学过,所有的学派也学过。

三十岁这一年,学了十二年,把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统统放下,那叫什么?放下法执。

十九岁离开家是放下情执,放下烦恼障;三十岁这一年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放下法执,放下所知障。

两种障碍都没有了,这明心见性,这个表演意思太深!
  
我们现在求学可不可以?可以,像释迦牟尼佛广学多闻,但是你要能放得下;你要是执着你所学的那个东西是真的,那就坏了。

学的那些东西有什么好处?知道世间人想的是什么玩意。

而自己呢?自己没有,自己不受干扰、不受影响,这叫大英雄,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

二障破了,所知障、烦恼障都破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所以东西可不可以学?可以学,不能着相,不能分别,不能起心动念,这样去学就对了;如果你要着相,错了。

学是什么?你了解世间有这么一桩事情,有这一类的众生,将来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度他,是这个意思。

世间人烦恼呢?有烦恼障重、所知障轻,有所知障重、烦恼障轻。

像世尊面前两个例子,阿难尊者烦恼障重、所知障轻,阿难智慧高,所知障轻,情执重,释迦牟尼佛灭度他还流眼泪,情执重。

富楼那尊者是阿罗汉,烦恼障轻,他证得四果罗汉,所知障重,听经听不懂,不如阿难。

这就是演出根性不同,众生根性不同,必须二障两种烦恼统统放下你才能见性成佛。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3/128921.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5-2013 01:0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13 0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净土理太深,如中毒之人,只管吃解药,不要再问医


这个法门教你一生成佛,最难信。不但是一般人不信,小乘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许许多多人不相信这个法门。

那好,你慢慢来,走长远路,你得无量劫、三大阿僧只劫,再慢慢搞吧!

这个法门一生就圆满,非常有效。方法简单容易,「义理玄秘难信」,道理、理论太深、太玄。

佛如果说把这些事情统统给你讲清楚,你才能相信,你没有那么长的寿命。

佛经里头有一部小经叫《箭喻经》,就是比喻这桩事情。

一个人中了毒箭,古时候远距离的用弓箭,中了毒箭。毒中得非常深,现在有大夫拿了一服解毒的药,敷上去马上就会好。

如果你不相信,你要问这是什么毒?你用的是什么药?你要把这些理论统统搞清楚的时候,毒已经发作,你命也没有了。

所以这个时候什么都不能问,你能信,他敷上去,你就有效,你就好了。

好了以后你再去研究,可以,你有时间。

这个时候,要命的时候,你还要去研究它,那你不是自找死吗?

在这里给我们「信善知识」,你对他要有信心,你对他没有信心,他有再大的智慧,再大的能力,也帮不上忙。

佛有究竟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我们相不相信?不相信那就没有法子!

什么人能信?那就讲善根深厚,过去生中种的善根,他能相信,他能理解。

实实在在讲我们对佛法的信心,也是随着修学时间培养增长出来的。

最初入佛门是半信半疑,还好老师谆谆善诱,所以,老师教学的态度,对于接引学生是最具关键的。

——《三时系念讲记/净空法师讲述》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5-2013 01: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6-2013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好胜心 不肯认输 最后是真的输了


……讲台上,我不知道的我不说,我念过就好了,没错;不能把它解释错了,解释错了要负因果责任。

所以注解错了,也负因果责任,他这个没有过失,他不解释,没有过失。这是我们应当学的,老实就是从这里学。

最怕的就是强不知以为知,我不知道,要想一套道理来讲,说得也好像很有理,叫强词夺理。

我年轻犯这个毛病,犯得很严重,好胜心,不肯认输。

不肯认输,最后是真的输了;老实人,肯认输的人,他开悟了,我们怎么能跟他相比?我们怎么辩,都在常识这一边,知识人家什么都不辩,他觉悟,大彻大悟。

学佛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把自己以前错误的心态统统改正过来,说一个字、说一句成语,都必须有根据,不是我自己说的。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0五集)2013/3/4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40-0205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5/154969.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6-2013 10:40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13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我们如何能变成真佛弟子?


我们如何能变成真佛弟子?信愿持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就是真佛弟子。

这是在六道凡夫里头取得真佛弟子身分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是这个条件的话你就是有名无实的。

很客气,话说得很温和,叫名字弟子,天台大师的六即佛,名字位中有名无实。

受的三皈也有名无实,你受的五戒也是有名无实,你出家了受的比丘戒、菩萨戒还是有名无实,你都没做到。

你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你起心动念。

什么是真佛弟子?见思烦恼里头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你是刚入门的弟子。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别教初住菩萨,那是真佛弟子。

不断烦恼不行,不断烦恼只有一个方法变成真佛弟子,就是真念阿弥陀佛。

这得要特别着重强调的真念,不是假念,真心去念。

真念,真念这佛号不能间断,口里可以间断,心里不能间断,心一间断就真断了。

口里面断了,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这叫不间断,因为你决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是真弟子,真佛弟子,登堂入室了,不是普通弟子。

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要记住,「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明心见性,那是如来入室弟子。

你看进门、登堂、入室,这些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看到这个情形。所以释迦牟尼佛劝他父亲念佛,求生净土。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十二集)2011/11/2 檔名:02-037-0032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6/155734.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6-2013 01:2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4-6-2013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为什么心中常生烦恼,不生智慧?


我们读《坛经》,看到惠能大师初次见五祖忍和尚的时候,他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接触佛教是二十六岁,第一本看的经就是《坛经》,我看到这一句,我非常感慨。回头想一想,如果我要遇到,「弟子心中常生烦恼」。

人家不生烦恼常生智慧,这还得了吗?所以他在黄梅八个月,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了。

为什么不传给别人?别人大概跟我一样,「弟子心中常生烦恼」。包括神秀在内都还在生烦恼,做一首偈子做了好半天,写出来之后心里还上上下下的,常生烦恼,不生智慧。

不容易!念念不为自己,念念为众生、为社会、为正法久住,这个人才会不生烦恼,才是真正生智慧。

真正生智慧的人,决定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天天进步。

所以「改进」,改过就进步了,不改怎么会进步?要想进步,天天要改过;要想改过,天天要知过。

知过,就是佛家讲的开悟,你真的觉悟了,知道自己过失。改过是功夫,你真正在修行。知过而不肯改,虽然开悟了不修行,没用处的,果报还自受。

说了这么多的话,意思还没有说得透,我不知道诸位同修听了,能不能体会到几分?

这个地方是讲念佛,念佛要怎么个念法?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八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都摄六根」,这一句话就跟孟夫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我们的心都散在外面,眼见色,心跑到色上去了;耳听声,心跑到声上去了。

孟夫子说:什么是学问?你能把这些放心收回来,这是学问。这个说法跟「都摄六根」的意思完全相同。

简单的讲,收心。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都摄六根。然后那个念才是净念,心清净了。

清净心念佛这叫净念,清净心里头决定没有丝毫夹杂。纯善的心、纯净的心,没有一丝毫污染。

我们简单介绍说明清净。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你的心清净了。

只要有这些东西,有一丝毫夹杂在里面,你的心就不清净。不清净的心,生烦恼,不生智慧。

大乘无量寿经  (第九十一集)  2000/6/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91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6/155958.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6-2013 01:2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6-2013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真正学佛,断恶缘要摆在第一位


下面说,「今法藏菩萨,内无恶想,即离惑因」,惑是迷惑,只要里面,内里头没有贪瞋痴慢疑,很重要,比什么都重要,把这个断了,你就能够离开惑因,惑是迷惑。

「不著六尘」,这个外面的境界,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五欲六尘是外缘,缘要离,你才不迷惑,你心地才清净。

五欲六尘著一个,心就不清净,如果全有,那还得了吗?真正学佛,断恶这个缘是要摆在第一位。

弘法利生重不重要?跟这个相比,不重要。正法久住重不重要?也不重要。为什么?只要有这个,你根本就没有正法,你根本不能够弘法。

你要想弘法,先断烦恼,你真正得清净心你才能弘法,你展开经卷你才能体会到几分如来真实义。

经典、文句是个引子,把自性里面的性德引发出来,你才能自行化他。

五欲六尘它是障碍,它障碍你的法缘。法缘有内外,对内是障碍你开悟,你开不了悟,障碍你的修行,你证不了果;外缘是障碍你利益众生,你讲经说法众生听,众生把你的意思全听错了。不容易!所以清净心要摆在第一位。

换句话说,法藏菩萨在此地所教导我们的,内无三恶想,外不著六尘,「复离起惑之缘」,把这些内外障缘统统给它断掉。

「憬兴师明其因果,谓内离惑业之因,故能止外惑业之缘,内外皆离矣」,清净平等心现前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八一集)  2011/2/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81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6/156767.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6-2013 12:3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7-2013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这是关于因缘果的问题,请问缘有没有因果?与因果的区别是什么?

净空老法师答:这要把这三个字的含义搞清楚。凡是一桩事物的生成或者是现相,这个现相是属于果,它为什么会现相?这里头就有因、有缘。

我们用植物来做比喻,比如桃树,树上结了个桃,桃是果实。为什么有这个树,桃它会长树?树又会结桃?它一定有因,因是什么?因是桃核种在地下,这个桃核是因。土壤是它的缘它要没有土壤,那核桃放在茶杯里,放一百年,它也不会长树,它也不会结桃。为什么?它没有缘。

所以它要土壤,它要水分,它要肥料,它要阳光,它要空气,有些还要人去照顾,统统都是缘。缘具足,它就长得很好,将来的果实一定非常好。

如果缘要是缺一、二样,也能长,可能那个果实就很差。所以佛家讲因缘具足!

经上讲的四缘生法。四缘生法是讲有情众生,植物是要两种缘,一种就是因,因也算是缘,亲因缘,那就是种子;第二个增上缘,那就是它所需要的条件。

而像我们人、动物,就要四种缘,四种缘要不具足,就不可能发生。有亲因缘,亲因缘是前世的业因,在佛法讲就很长了。

我们造的业可分为两大类,一个叫引业,一个叫满业。

引是引导你在六道中到哪一道去投胎,这不是阎王,玉皇大帝或由上帝所主宰的,他们不管你这个事情。

你到哪个地方去投胎,你到哪一家去投胎,都有原因的。

所以这是引业,业力引导你去投胎,到哪一道自己做不了主,业力做主。

所以在这个世间,我们看到这么多人,表示我们的引业相同,都得人身。

但是得人身,相貌不一样,贫富贵贱不一样,吉凶祸福不一样。这就属于另外一种业,叫满业。

满业是你过去世作善、作恶,从这里得的果报。

如果过去生中行善,那你这一生当中丰衣足食,你是富贵人。过去生中造恶,这一生当中就贫贱,要受很多苦难。

古人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讲满业不是引业。

在一般人,他有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这四种缘,这是佛法里常讲的。

实在讲,所缘、无间还都是属于业力,各人业力都不一样。

所缘,阿赖耶识里头,这是我们现在一般人所讲的意识。

佛法对于心理学的分析,像汤恩比这一类的人都非常佩服,确实在心理学上面,佛法是独一无二的。

佛法讲心理,它讲阿赖耶、讲末那、讲意识。

阿赖耶就好像是个档案室、仓库一样,我们讲什么?印象,我们见色闻声落了印象。

昨天做的事情,去年做的事情,你能够回忆、能想到,那是什么?那个仓库里有个档案,你立刻想到就调出来了,那个印象就很清楚。

实际上,起心动念再微细的,统统都落印象。印象薄的你都忘记了,可是在某个状况之下,你调动它,还是可以现行。再微细的,再久的都可以,所以说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多生多劫之前,统统都在,没有一个遗漏掉。

所以佛讲我们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十法界的业因都有,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有地狱。

这就是十法界,你到哪一道去?十法界都有因,亲因缘都有,到哪一道去就是缘。

缘是什么?是自己想到哪里,你自然跟那一道感应。

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平等心是佛心,就是佛种子。对于一切人事物,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没有起心动念,这是佛种子。他决定跟佛这一道相应,他就是缘这个路走,那他就成佛了。

菩萨六度心、四无量心。这个意念重,起心动念都会想到这个,他就做菩萨,他自然就成菩萨了。

现在诸位想想,我们在人道,人道里面是五戒,中国传统教育里面,五常(仁义礼智信),我们起心动念不违背这个原则,来生决定到人道,这就是引你到哪一道去。

在我们中国人俗话说,人死了都做鬼,明明有十法界,为什么人死了就变成鬼?实在讲,我们想想,不无道理,绝大多数到鬼道去。

鬼的业因是什么?贪,你看看哪个不贪?不管贪财也好,贪色也好,鬼的那个心就是贪心,贪心是鬼心。

瞋恚是地狱心,常常喜欢发脾气的人不好,他走的路是走地狱道。

所以发脾气,我们一定要有个高度的警觉,遇到再大的侮辱也不发脾气。为什么?那一引导我们发脾气,我们立刻就觉悟到,他要把我拉到地狱道去,这不能去。

他要引导你的时候,你果然发脾气,那你就中了、上了当。他一引诱你,你果然就去了,这是自己愚痴,不能怪别人。再大的侮辱也不发脾气,如如不动。

你入地狱道,我不去,我不跟你去,这要有很高度的警觉。

别人贪,我不贪,贪是鬼道,我们不能干这个事情。

愚痴是畜生道,总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不能上当。

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对人、对事、对物决定不起贪瞋痴,那你三恶道的缘断掉。

三恶道的因是有,三恶道的缘断掉了,就可以说你来生绝对不堕三恶道。

如果你还有贪瞋痴,那就很麻烦,里面有因,现在又有缘,这个事情就很麻烦。

所以祖师大德教我们起心动念都转成「阿弥陀佛」其它的都叫鸡毛蒜皮小事,不要去理它,绝对不是好事,只有阿弥陀佛是好事,这个道理要懂。

那是什么?你走佛道,那就是无上道。所以这个缘,所缘缘都是自然的,自自然然他与这个相应。我们的心平等清净,觉而不迷。

三皈依里面教给我们,是觉而不迷,是正而不邪,正知正见,是清净不染。

所以教给我们,一开头就把这个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传给我们,方向跟目标非常正确。不但不堕三恶道,超出六道,超出十法界。

问题就是自己能不能守得住?你能不能真正做到?然后你守住这个原则,方向目标正确了,你再去研究经教,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回事情,你自然就能搞得很清楚、很明白。

心正行就正,你看经就很容易明了。这就好像佛菩萨加持我们,其实佛菩萨并没有加持,为什么?是你的心跟佛心相应,他说的话你怎么会不懂?当然就懂了。

我们的心跟佛心不相应,人家怎么讲,我们也听不懂,道理在此地。

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感应!你的心是觉正净,佛的心也是觉正净,佛的行持,佛的言语(经论),全是从觉正净里面流出来的。

你心觉正净的时候,那有看不懂的道理?佛所讲的就是自己讲的,佛所做的就是自己做的,这就相应。

如果我们的心还是迷、还是邪、还是染,佛菩萨亲自来教我们都没办法,你也没有办法理解他的。

难跟易就在此地,只要把握这诀窍,你契入如来境界就不难。

真的要觉悟,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非常非常重要。

无间缘就是不间断。像我们现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我们自己有极乐世界的种子,每个人都有,这就是亲因缘。

我们现在一心想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所缘缘。

我这个念头不断,断了就不行,断了,换个别的,那就去不了,所以要念头不间断,这是所缘缘。

增上缘,到时候佛来接引你,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去,这是增上缘。

所以用这念佛法门来解释,大家就很容易懂。

(节录自21-307-0001学佛答问)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6/157252.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7-2013 01:3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13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阿弥陀佛如何成就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很特殊,它那个特殊是阿弥陀佛制造的,阿弥陀佛依凭性德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

这个经上讲极乐世界的历史,讲阿弥陀佛的生平,他的历史。

这个要讲到十五劫之前,大劫,十五大劫之前,阿弥陀佛那时候是出家人,法藏比丘,他是国王的身分,世饶王。

当时在世的有一尊佛,自在王佛,他跟他学佛、跟他出家,国王放弃了,跟他出家。

当然他的根性不可思议,在佛前发四十八愿,请佛给他做证明,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度众生。

度什么众生?这个地方讲了,六道里头苦难众生,就是罪苦众生,以这些人为主,帮助他们回归自性。

这个大愿不得了,多少菩萨都疏忽了,都没想起来,他想起来。

愿发了,五劫的时间修行,修什么?每一愿都要兑现,五劫修行,四十八愿愿愿兑现了。

极乐世界怎么来的?是阿弥陀佛本愿、修行功德之所成就,极乐世界是变化的,是大愿、修学功德之所成就,自然变现出这个境界。

这我们能相信吗?能,为什么?我们有类似的。你们同学们都作过梦吧?梦中境界是什么人设计的?有没有人设计?有没有人去建造?没有。由此可知,梦中是心想自然变现的。

极乐世界是怎么变现的?是阿弥陀佛本愿、五劫修行自然成就,没有人设计,也没有人施工。因为他心太好了,心变现的,佛在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心想生的。

所以我们承认,因为梦境是这个样子。

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间,像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完全是福报所变现的。一切善心、福报变现出来的境界,也没有人设计,也没有人施工。

我们这个世界有。色界天跟无色界天那是更大的福德,清净信心修福所变现出来的境界。

为什么变得这么好?那是自性不思议的功德,就是惠能大师讲的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本自具足。

你只要用善心,决定是善境界,你意想不到。你想怎么好怎么好,实际环境比你想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你造作恶业,地狱也是自己变现的,地狱是不善业力变现的,没有人设计,没有人施工。地狱跟阎罗王不相干,跟一切地神都没有关系,自己业力变现。

所以才说,一切法心现识变,这是总说。离开能现的心,离开所变的识,就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

所以《般若经》上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今天学佛,我们今天修行,要立在这个立足点上,在这个基础上,你成就就快了。这是真正把原始点找出来,是自性的性德。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十二集)2011/11/13 檔名:02-037-0042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6/156886.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7-2013 01:3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13 0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世事无常,何必执着


不生执着,在佛法里头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能执着。为什么不能执着?它不是真的。

佛法也是因缘生法,既然是因缘生法就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因缘生法有生有灭。

你看佛所说的,说得真好,佛法有人讲、有人听、有人学、有人证果,这叫正法。

反过来,没有人讲、没有人听、没有人学,这叫灭法,有生有灭。既是有生灭法,它就是无常的,它不是真的。

所以《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话说的有道理。

世间法是生灭法,佛法也是个生灭法,众生有感它就生了、就应了,没有感它就灭了。

不生不灭的才是真的,什么东西不生不灭?真心不生不灭。

真心是什么?能起念头的那个心,不是念头,念头有生灭。

念头从哪里生的、从哪里灭的,那个能起念头的那是真心,那个东西不生不灭就像波浪一样,波浪有生有灭,有大浪有小浪,波浪从哪里来?水。

水没有生灭,再大的浪它还是水,平静的它也是水,它不生不灭。

我们从这个比喻里面去晓得,就是真心不生不灭,妄心就是风浪,真心好比水,妄心是浪。

我们就知道了,佛讲的清净心即是真心,平等心是真心,清净、平等起的作用就是觉悟。

大乘经教上佛常说,「觉心不动」动就是不觉,一念不觉,无明就生起来了,无明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动的。

所有物质现象是动的,绝对没有一个物质是静止的,没有,全是动的因为能生物质的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动的,动的它不会生个不动的。

这些道理我们学了之后要常常去思惟它,然后利用这些东西来观照,来看世间万事万物,我们就真正看到像佛经上讲的无常。

我们现在如何回归到自性?方法很多,从理论上讲,任何方法都能够回归,你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它就回归了。

反其道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是辅助,它的核心是不起心不动念。

不分别不执着是它的前方便,从这里下手,这就是禅定的原理,原理原则。

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本定,起心动念是控制意识,最重要是控制第六识跟第七识。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虽然甚深禅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能把世缘看淡一点,执着不能完全放下,也要淡薄一点,那就有进步。

进步不能自己满足,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到出离六道,距离出离六道轮回还很遥远。

见思烦恼都断了才真正出离六道,就是说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真不执着了,这是四果阿罗汉他能做到的,超越六道轮回了。还超越不了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必须是不起心不动念,因为十法界也不是真的。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一集)2011/11/25 檔名:02-037-0061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6/157989.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7-2013 02:4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7-2013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对待小动物真诚恭敬,菩提心就发起来了


第七是「无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于诸众生,尊重恭敬,不生轻慢,是名无下劣心」。

这一条也非常重要,这是养成什么?普贤十愿的第一愿「礼敬诸佛」。

用平等心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菩萨,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

在佛经上常常这样教导我们,我们没有把它落实,我们看到小动物还是轻视牠,牠是畜生,牠愚痴,这就是傲慢。

如何能看到这些小动物生怜悯心、生慈悲心、生恭敬心、生尊重心,我们对牠尊重恭敬,我们称牠为菩萨。

我们起心动念牠知道,所以跟这些小动物可以感应道交,真做它就真有效,牠就真有感应。

初学的时候比较困难一点,你把那个难关克服过去,正常了。没法子克服过去是什么?是自己不肯布施。

蚊子来咬我,我现在不杀牠了,把牠赶走,不肯施与,我们对牠的心还是有轻慢。真的尊重、恭敬牠了解,牠也会尊重你、也会恭敬你,可以和睦相处,互不干扰。我们要下定决心,要真干,要真正做。

无下劣心就在这些小动物身上,落实在这个地方,真诚心、恭敬心,我们常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对待这些小动物。

能以真心待小动物,对人、对事当然就一片真实,这个人菩提心发起来了。

净宗修学的条件你就具足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就成就了。

印光大师《文钞》里头记录,他都常常写到、提到,他房间里面有跳蚤、有蚊虫、有蚂蚁,他的侍者要把牠清除出去,他禁止:让牠们在此地,给我警惕,我的德行还不够,还没有真正能感动牠们。

过了几年之后,老和尚七十岁以后,他是八十岁圆寂的,七十岁以后他房间里这个东西都没有了,你去找,找不到。偶尔到外面,只要他住的房间,这些蚊虫蚂蚁都不会去。

这说明老和尚七十岁之后,感动这些动物了。他是演给我们做榜样,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用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一集)2011/11/25 檔名:02-037-0061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6/158073.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7-2013 01:2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13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极乐世界的教育最圆满


你看改朝换代,国家教育政策不改变,教育的方向、目标不改变。换句话说,中国五千年政治是搞什么政治?教育的政治,全部都是以教育为中心,为教育服务的。政府最重要的,主导这个传统教育,神圣的教育。

教学的目的是教人做圣人、做贤人、做好人。人都教好了,所以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就这么个道理。

不能搞贪瞋痴慢,搞贪瞋痴慢,社会没有不动乱的,没有不灭亡的。

佛教对这桩事情讲得是最圆满的、最究竟的,为什么?超凡入圣。

儒家还没有离开这个地球,所讲的东西是地球上的,天就讲得很少。

佛法不是,佛法讲全宇宙的,那怎么会一样!全宇宙里面,这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也就是教育办得最好的、最成功的、最圆满的,找不到一点缺陷的,就是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是宇宙的大教育家,他以身作则,他做成功了。

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没有不佩服,没有不鼓励菩萨(菩萨是他的学生)到极乐世界去求学。

那就说明阿弥陀佛的教育的确是办得好,所以那个世界大家和睦相处。

你看看到那边去求学的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到极乐世界都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四土三辈九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就是平等对待。极乐世界找不到一桩事情是不平等的,找不到。

这一部书是专门介绍极乐世界的,极乐世界的历史、极乐世界的源起(渊源),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极乐世界的人民生活状况,学习的状况,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等于你到那里去,保证你一生成佛,你证得究竟圆满,跟阿弥陀佛一样。

所以这个法门殊胜,这个法门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我们有幸遇到,决定不能疏忽。我们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七十六集)2011/12/12 檔名:02-037-0076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8/175332.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2013 12:5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13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依教修行是功,法喜充满是德


学佛的人总算是觉悟了,知道回头,回头就是修善,真的要积累功德。

功是指修行的功夫。功是什么?学习经教,明了经教,依教修行,这是功。

德是什么?德是结果,我依照这个修行,我得到什么结果。

功德这个德跟得失的得是同样的意义,我修功,我就有所得。得到的是什么?开悟。

佛经上常讲烦恼轻,智慧长,这是你得到这个。烦恼轻,智慧长,附带的你身心健康,你快乐自在,这都得到了。

你的家庭幸福,你的事业顺利,你所居住的环境,少灾少难,吉祥如意,它统统都带来了,附带的。

最主要的是烦恼轻,智能长,其它的统是附带的,都带来了。

方东美先生早年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那是德,学佛是功。

你不学佛,你怎么可能在这一生当中得到最高的享受!这个话是真的,我学佛六十年,我亲身感受,我这一生感念老师。不是老师,哪有这样快乐的人生,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老师要是不指出这条路,我不知道,我的一生一定相当痛苦,一定造很多罪业,受很多苦报,这一定的道理。

不知道有福田,不知道积功累德,所积的是不善,所累的,恶业,这一生活着就受罪,活受罪;死了之后,三途地狱去了,就搞这个。

所以我们相信一个人在世,遇缘不同。遇到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他指出我们一条正道,他自己走正道,他也教我们走正道,帮助我们走正道,这个恩德太大了,超过父母。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七十六集)2011/12/12 檔名:02-037-0076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8/175329.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8-2013 01:0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8-2013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為什麼有善根福德還墮到惡道?


「又《稱讚大乘功德經》云:傍生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傍生是畜生道,鬼是餓鬼道,六道裡頭這兩道的眾生,也能夠聽佛菩薩隨類音而說法。

我們知道,佛與菩薩們在這兩道裡面教化眾生很多,佛菩薩非常慈悲,哪一道都去。

好像在近代,鬼道眾生跟佛特別有緣,活在世間不相信,死了以後都聽經、都念佛,還真往生了。

這個緣也非常稀有,不是容易事情,世尊《彌陀經》上講的是同樣的一個道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彼國是西方極樂世界,鬼、畜生能夠聽經、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多善根、多福德、遇到緣。

那我們想,為什麼他有善根、有福德還墮到畜生道、墮到餓鬼道?這個問題不難懂。

現在在這個世間我們所看到的,學佛的人有多少?我們認識的,他學了佛,他也念佛,他也研究經教,他有沒有貪心?貪心沒斷,他還貪圖世間名聞利養,還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沒放下。

死了以後,最後一念是貪心,鬼道去了。這個鬼有善根、有福德,佛菩薩不會捨棄。

只要有這樣基礎的,最後這一念錯了,走錯地方,一念愚痴,畜生道去了;一念瞋恚,地獄道去了,這三途。

三途裡頭有善根福德的人不少,佛菩薩決定不捨棄他們,佛菩薩就應化到他那一道,跟他講經說法,現同樣的身,他是鬼道,現鬼道身;他是畜生道,現畜生身。能說法、能開化他們,開是開示,化是度化。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十五集) 2011/12/22  檔名:02-037-0095
http://edu.hwadzan.com/yplay/REvr6yacR7Y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8-2013 11:5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3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法语:把假的当作真的,全部都搞颠倒了


(一)

1 我们人生在世,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不知道,真的叫醉生梦死——怎么来的不知道,来干什么也不知道。

2 现在社会上,大家常讲的价值观是什么?财富,好像人到这个世间就是为财富来的,你们想想这能讲得通吗?

3 一生为追求财富而奔忙、而操心,死了之后,你再好好想一想:这些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4 每天劳碌奔波,你忙了一生,一口气不来就要轮回,你叫白忙了,你这一生过得太冤枉了!


(二)

1 六道轮回这个现象,怎么形成的?迷形成的。这个境界不是真实的,就好比什么?好比我们做恶梦,六道是一场恶梦。

2 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这些境界是真实的,在这里面起妄想、分别、执着,把假的当作真的,把邪的当作正的,把恶当作善,全部都搞颠倒了,这是佛菩萨在经论里头常常感叹的。


3 颠倒、妄想,这是六道众生!给诸位说真话,如果我们没有颠倒、妄想,就没有六道轮回这个现象。

4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无量劫的教导,无非是告诉我们这么一桩事情,无非是劝导我们看破、放下而已。

看破什么?万法皆空。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一切都看破放下,你就会大彻大悟,你就会得大自在!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3/30861.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13 01:2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8-2013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佛说种种法是帮助我们打开悟门


《会疏》曰:开显真实为显示。」开显,古人用比喻来讲,譬如这是个仓库,藏宝的,这个仓库门是关着的。

这个宝是什么?是自己的自性,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就好比一道门把它关住了。

佛菩萨来帮助我们把这个门打开,打开之后我们不识货,我们对于自性的体、相、作用一无所知。

所以佛再帮助我们一桩一桩指示出来,我们觉悟、明白了。

明白之后我们就得受用,我们晓得哪样东西有什么作用,我什么时候需要,需要的时候我能用得上。用这个比喻,这个比喻好懂。但是这个宝库,这是自性。

所以佛讲经教学,为我们说种种法,就是帮助我们打开悟门。悟门打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听得懂。

所以说法有善巧,真让我听懂,真让我听明白了。

这桩事情,我们为什么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明白?是自己有业障,自己有烦恼,烦恼跟业障障碍了我们的悟门,虽听经不能开悟。

这怎么办?古德教导我们,多听,一遍一遍重复的听。

所以古大德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书里头讲的道理,你把这本书好好的去念,念上一千遍,意思你就见到了。

真的吗?真的。为什么?一千遍,心定了。

心定下来,就是我们的烦恼、业障不起作用了,烦恼、业障虽然没断,伏住了。

什么东西伏住?这一千遍的定功把它伏住了,豁然开悟,明白了。

这个经验我们自己有,读书千遍,我们讲经也有千遍,天天心里没有想别的,都在想这个经,求这经里头到底讲什么。

我所了解的我全讲出来,一丝毫保留都没有。保留是什么?保留是吝法,保留是障碍,你不会再有更深的体会。

你统统说出来,底下还有深的,明天、后天又发现了。永远没有保留,天天都是和盘托出,我就这么多,全部托出来了,一点保留都没有,天天不一样!这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道理,遍遍讲,遍遍不一样。遍遍,我这方法遍遍不用旧的材料。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五集)2011/12/22 檔名:02-037-0095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8/182419.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8-2013 01:0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3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3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发护法心决定不能谤法


所以要发护法心,发护法心决定不能谤法。

于邪法什么态度?教给我们,默摈,不说话、不赞叹就行了,不要毁谤,不批评,不表意见。

十大愿王里头讲得清楚,一切善法、一切正法要赞叹。

宗教里头正教没有教人行不善业,教人来生得人身,来生生天道,这都是好事,都可以赞叹的,所以决定没有毁谤的、没有批评的。

我们把这个意思再引申,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尽量学着不批评人、不毁谤人,要学厚道,要学有不忍人之心。

一定要知道,正法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衰微了,衰微到极处,今天人相信邪法,不相信正法,你要提出正法来,他的疑问很多很多,你要很有耐心给他解答。

我在台中一次看到李老师我非常受感动,李老师七十多岁老人了,有几个年轻的学生从台北到台中来看他老人家,一谈话问问题三个多小时,我们在旁边坐的都不忍心,老师若无其事,慈悲到极处,一样一样详细给他解说。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  2012/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60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3/132797.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2013 01:0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3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学佛要学大心量


这不是真正修净土的,修其他的法门,学其他的宗教,但他真的是善人,真的是好人。

不是说只是修净宗、修大乘的人用真心,修其他的就没有真心,有,不是没有。

无论修哪个宗派,无论学什么宗教,只要用真心学,统统管用,你临终听到这个法门,回向求生净土,个个都能得生。

这才是净土宗的伟大处,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所不容。

你看造作五逆十恶罪业的人,只要你肯回头都能往生。

阿弥陀佛真的是既往不咎,只要忏悔,只要回头是岸,阿弥陀佛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这真了不起。

我们读了之后要把它学到,学到什么?在我们周边的环境,有毁谤我们的人,有羞辱我的人,有陷害我的人,我怎么样对他?跟阿弥陀佛一样既往不咎。

他继续伤害我也不追究,一切都随顺,决定不能有一丝毫怨恨心,你就错了。

为什么?他为什么用这种态度对我?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过去生中我这样对待他,今天碰到一起,他来对待我,那正好不就报掉了吗?欢欢喜喜接受,报了这笔帐了了,好事,不是坏事。

另外一种,他糊涂,他迷惑颠倒,他业障很重,他造作的恶业,原谅他,他没人教他,他不知道他自己是做错事情,原谅他,别计较,好好的对待他,慢慢等他回头再帮助他,这就对了。

所以善因善缘我们遇到了,不生贪恋;逆境恶缘遇到了,不生瞋恚。

这都是练功夫的地方,都是恩人,顺境善缘教我们在练习不贪,没有贪恋;逆境恶缘训练我们不起瞋恚,不痴、不瞋。

没有这么多境界,你怎么修?你怎么会知道你功夫提升?不知道。

天天在考验,天天通过,天天欢喜,考试都及格了。

善人、恶人都是我的恩人,没有他们,我成不了佛,我也往生不了。

所以这些人不但没有怨恨,我们总是存报恩的心,他真的帮助我,帮助我提升,帮助我觉悟,帮助我不再造业帮助我坚定信心、坚定求往生这个意念。

「此就菩萨种性人也。(正是《唐译》中住大乘者)」,这个住大乘者意思非常广大,不是说在佛门学大乘当中,不是的一切时一切处里面,你见到心量大的、有慈悲心的、能包容的都是大乘人。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一六集)2011/5/17 档名:02-039-0416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3/129648.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9-2013 12:4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04:05 AM , Processed in 0.09158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