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宣晓宇 于 29-1-2011 07:41 AM 编辑
《序》江湖有句传言“地炎燎原生离火,天霜凝气造玄冰;阴阳相荣聚一体,万物归一通古今。”说的是江湖两个失传武学——离火功与玄冰决,相传任何人能得到两者其一,功成之日便可无敌于天下。学武之人,哪个不想成为天下第一?多少恩怨仇杀皆因这两大武学而起。 =====================================================================================
长安城外,离城以南三十里,平道旁一茶摊,一对老夫妇正忙生意。正逢夏至,天气异常酷热难当,道上行人大都在茶摊停留,饮茶解暑。来往行人中,甚多是配戴武器者,显是江湖人士;也有人身穿军甲,一望便知是朝廷将军。
“老王,近几个月来,江湖谣传两大武学——的离火功,这武林宝典被人发现了,你以为如何?”“老陈,你的消息到灵通,离火功被人发现,这消息我还是半个月前才知道的。”茶摊内,坐在西首的座位,几个寻常江湖人士正在闲谈。
只听又一人道:“我说你们两个啊,此事不要大声张扬,让别人听去了还误以为我们得到这武林秘宝,别说你们武功平平,就算你们是三头六臂,也给人宰了。江湖中人谁不想武功天下第一?只是这做天下第一的大梦还没轮到我们呢!在这年头,保命才要紧,莫要被这些江湖谣言害了。”姓王听了连连点头:“还是李兄有见识,这种事情还是小心点好,祸从口出啊!”三人继续闲谈江湖逸事,只是声音比先前小了。
七八名穿着红色军甲的将军坐在茶摊东首,有的腰间挂有军刀,有些配有长枪,还有一些配有宝剑,几名将军径自饮茶,从头至尾不说一句话,颇有一股不立而威的气势,与寻常欺负老百姓的士兵大不相同。将军们似乎对于周围的江湖人士并不关心,对于刚才那王,陈,李的对话也似乎不怎么放在心上。
正自饮茶间,一个小手突然从坐在东首的将军的桌底下伸出来,正要偷取军将放在桌上的银两。最靠近的一年轻将军站起身来,一把手就把一个小孩从桌底下捉出来,那名将军对小孩怒目而视:“小小年纪,竟敢在光天化日偷东西!看我不把你的手砍下来?”说着拔出腰间佩刀,不假思索就要朝那小手砍去。
众人眼看那小孩从此就要残废,但碍于对方是朝廷中人,竟没一个敢上前帮助。就在此时,茶摊老板突然伸手拉过那小孩,随即向那将军赔不是:“这位军爷,真对不住,小虎儿不懂事,他自幼失去父母,便只剩咱们祖孙三人相依为命,还请军爷网开一面,几位军爷的茶钱就免了算是给军爷赔个不是,还望军爷高抬贵手。”
那年轻将军正自不知所措,坐在左侧的一名中年将军大声道:“收起腰刀!如此欺负一个小孩子,此事若是传了出去,上官府的脸都被你丢光了!”年轻将军被教训得面红耳赤,收起腰刀坐回自己的位子。
只见那中年将军站起来对那茶摊老板伸手作揖,道:“老丈人,倒是我们要向你赔个不是了,官府军人本是百姓的衣食父母,这不长进的竟然对百姓出手,这是我等的过失,怎能厚着脸皮不给茶钱呢?”说着向茶摊老板又深深一辑。
那老板到慌了手脚,连忙还礼:“不敢,谢军爷绕过小虎儿。喂!老太婆,快把小虎儿带到一旁去”茶摊的老妇人听着把那小孩带到一旁去,那小孩早被吓得不能动弹,那老妇见了甚是心疼,将那小孩紧紧抱住,过了一会儿,那小孩才回过神来,双眼呆呆地瞧着那老妇。
江湖中人都听说过上官府,上官府坐落长安城内,传闻府上虽是朝廷军官,但也常涉入江湖中事,对待江湖中人,也必按照江湖规矩;在百姓眼中更是保护人民的朝廷英雄,深得百姓的爱戴。茶摊内,众武人听见东首的那群将军是上官府人,皆不自禁多看几眼,见那中年将军怒斥那年轻将军,年轻将军不敢多说一句,其他将军也一句话也不出,更显上官府军纪甚严,大家心里都不禁起了敬佩之意。而后见那中年将军居然向那茶摊老板赔不是,完全不摆朝廷架子,终于相信传言非假。
茶摊恢复平常,如此过了一会儿,道上远处,只见一名道士缓缓走来。茶摊内众人已看清楚,这道士约莫五十来岁,身穿青色道袍,背后缚着一柄长剑,但见此人面如冠玉,脸带微笑,微风吹过时道袍微微飘动,神态甚是潇洒泰然。道士身后还跟着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孩,年纪和那小虎儿差不多。那道士经过茶摊,见还有座位,便即坐下,那小孩也跟着坐在旁边。
茶摊老板过去招呼:“道长,来壶茶吗?”那道士见到茶摊老板,“咦?”了一声,随即点了点头:“就来一壶吧。” 那道士坐定后,众人向那道士看了一眼便不再看,想是寻常道士到处皆是,因此也不以为意,坐在东首,上官府那几个将军却对那道士望了许久。寻常武人自然不以为意,但上官府那群人却已看出此道士必是身怀绝技之人。领头的那中年将军终于站起来,走向那道士身旁,伸手作揖道:“在下上官府——上官石,道长仙风道骨,可否请教道长高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