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janicekee82

志同道合区(净宗):一心念佛 (念力的秘密,净空法师开示,第16页384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2-2014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师开示:想往生淨土要具足基本的德行

「複表今發願」,這也表示現在發願,正是將轉無上大法輪也」,無上大法輪就是講念佛往生淨土,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頭第一法門,真正無上法門。

因為八萬四千法門我們一定要曉得,要斷煩惱、要消業障,這個法門消業障、斷煩惱都在一句佛號之中,只要你真正念佛,那個心是求生淨土的心,這種心念佛,念念轉煩惱,念念消業障。

轉煩惱為菩提,消業障成了福報,極樂世界那個福報多大,太大了!十方世界所沒有。


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夫,一品煩惱沒斷,到極樂世界的享受居然跟阿彌陀佛平等,這福報多大。

所以現在正是將要轉無上大法輪的時候,天雨妙華,自然音樂,《唐譯》為天華鼓樂滿虛空。《嘉祥疏》雲:地動表皆行因。雨華明必得果」。地動這一句很重要,不能疏忽了,地動都表行因。

行是什麼?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是行,行為。地動是表我們行為的因,我們行因善,地善,心行不善,地也就不善。

這個事情在過去沒人相信,中國古人相信。為什麼古人相信?古人心地清淨、心地淳厚,不欺騙人。那佛怎麼會欺騙人!

中國自古以來講五種德,叫五常,常是永恆不變,做人一定要遵守,這才叫個人。

仁義禮智信,是什麼意思?推己及人,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我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可以叫別人做,這叫仁,仁者愛人

第二個字是義是講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義者循理,遵循道理。

第三個講禮,人不能沒有禮。人跟禽獸不一樣,就是禽獸沒有禮,人有禮,小小的禮節都不能失,都要守住。

人養成什麼?謹慎不放逸,就是不敢隨便,很小心、很謹慎,德行從這養成的。

智,智是我們今天講的理智,不是用感情,用感情就會出狀況,會產生過失,用理智不用感情。

最後一個是信,決定有信用。

仁義禮智信,信是最後一個德行,如果信沒有了,前面全部都是假的。

信好比是第一層樓,理智是第二層,禮是第三層,義是第四層,仁是第五層,你第一層沒有,全部都沒有了。   

今天的社會,這五個都沒有了,問題出來了。

《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人放棄了,常是什麼?就這五常,這五常放棄了、不要了,這個社會就是妖魔鬼怪,人就不像人了,災難肯定就現前。

千萬年前,老祖宗世世代代教我們四個科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把人都教好了,所以古人相信佛講的,相信聖人講的。

中國古人稱佛是西方大聖人,孔子是中國大聖人、東方大聖人,那是印度大聖人,怎麼會欺騙我們?都能誠信,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所以「皆行因」,這三個字重要,我們要時時刻刻檢點自己思想、言行有沒有犯過失,為什麼?我們想到極樂世界去。

極樂世界的道德比我們的水準高,我們只要具足基本的德行就能往生,這是我們不能夠不留意、不能夠不學習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0六集) 2012/2/22  檔名:02-037-0206
http://edu.hwadzan.com/yplay/6kjJiGdNplA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2-2014 12:3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2-2014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师开示:不要斷煩惱、消業障,一生圓滿的法門

我講經講了五十四年,五十四年總結,一切經對我們都有很大的難度,為什麼?要斷煩惱、要消業障,這兩樁事情就把我們難到了。

我們的煩惱想斷斷不了,我們業障想消消不了,業障消不了、煩惱斷不了你就不可能有成就,只能夠止於解悟,你沒有辦法證果。

最後遇到這個法門,無量的歡喜,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你看看信、願、持名就能往生,往生不但出輪迴,而且出十法界,這到哪裡去找。我們遇到了是無比的幸運,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

所以我在前年清明節,二0一0年清明節,我把《華嚴經》中止了,不講了,決心專講《無量壽經》,就講這部經,講這部註解。去年講完了一遍,這是第二遍。我想一年講一遍,一遍大概一千二百個小時,要足足講三百天,一天四個小時,一年講一遍。活一年就多講一遍,其他的經不講了,決定求生淨土,其餘的統統放下。這個機會不可以錯過,我一定把它抓住,我相信,我一點都不懷疑。

所以「聞名信受,速至菩提」,菩提就是成佛,這一生當中決定成佛去了。修其他的法門,成佛真的要無量劫,進進退退,這個法門一生就圓滿。

「諸佛同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不講《無量壽經》的,沒有不介紹極樂世界的。這叫諸佛同宣,十方共讚,故云獨出。

其他的法門,其他的經典沒有這種樣子。這個法門、這個經典確實不一樣,一切諸佛都講,都替阿彌陀佛宣傳,都勸大家往生到極樂世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一三集) 2012/2/26  檔名:02-037-0213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2-2014 01:4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14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师开示:《十六觀經》最壓軸的是什麼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的是兩個重點,不像這部經,這部經是概論,對極樂世界方方面面全介紹到,很難得。

《觀經》裡面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理論,一個是方法,這個很重要。方法講了十六種,《十六觀經》,十六種,任何一種你修成了都能往生。不是十六個叫你全修,不是的,一觀觀成就可以往生。

如果前面這十五種你都觀不成,最後第十六種是念阿彌陀佛,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是第十六種。

佛門裡有跟我們中國人的思惟非常相像的,就是最後的一個是最好的,文藝表演,最後一齣叫壓軸戲,這最精彩的,念佛往生是第十六,這個要知道。

《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壓軸,還有一個「大勢至菩薩念佛」,這兩個都不按順序排的,特別法門,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

勢至這個方法,適應於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所以夏蓮居說,他是遍法界虛空界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在遍法界虛空界提倡專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大勢至菩薩。

娑婆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哪個人最先提倡念佛法門?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部講的是《華嚴經》,華嚴會上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是娑婆世界的初祖。

在中國提倡念佛是慧遠大師,東晉時代的,所以他是中國的初祖。

以前我們講初祖,只聽說講一個,夏老居士講三個。

所以在我們這部經裡面看到《觀經》裡面看到的,法藏比丘去參訪諸佛剎土,那就是跟釋迦牟尼佛把諸佛剎土展現給韋提希夫人看,一樣的境界!所以這是可信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九五集) 2012/2/16 檔名:02-037-0195
http://edu.hwadzan.com/yplay/NVvqN_3KwwY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2-2014 01:3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4 0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师开示:至心信樂念佛決定往生

我們今天學佛沒有得到這個利益,什麼原因?我們沒真幹,佛教我們沒真做,真做肯定是。

現在科學家給我們做證明,科學家教給我們這個意念,運用意念的能量,他說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把念頭集中不能分散。

在經上有沒有教我們集中?有,經上教我們「一心不亂」。一心不就是集中!不能有二心,二心就有夾雜,夾雜就把我們的功力破壞了,一定要學一心專念。

你看經上講的最精彩的句子「至心信樂」,至心就是真誠到極處,至誠,真誠到極處。

那誠是什麼意思?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頭,給真誠下了個定義,說得好,跟佛講的一樣,什麼叫誠?「一念不生是謂誠」。

有念頭就不是誠,誠就沒有了,沒有念頭叫真誠。這個定義下得好,所以後來有很多祖師大德講到誠,都引用他所說的,曾國藩說的。

真誠到極處,至心信樂,真誠到極處,相信淨土,相信阿彌陀佛,相信極樂世界,相信念佛決定往生,叫至心信;樂是愛好,真的喜歡極樂世界,真喜歡阿彌陀佛,真想去。這個念頭比什麼念頭都好,世出世間所有的念頭,這第一,第一念,第一殊勝。

你說幾天能成功?真快《彌陀經》上告訴我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最長到若七日,宋朝瑩珂法師三天就往生。

我們現在三十年沒往生,還留在這個世間,什麼原因?我們的心沒有達到他的標準。如果達到他那個標準,他三天能,我三天也能。

大家都念佛,大家都在學佛,結果完全不一樣,總在用心不同,就這麼個道理。

真的像經上講的「至心信樂」、「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哪有不往生的!而且往生的品位,肯定全是實報莊嚴土上三輩往生。

經上把這樁事講這麼透徹,把這個道理講得這麼明白,這是佛菩薩、祖師大德悲心至極,慈悲到了極處。

我們有幸在這一生能遇到、能聽到,這個緣就無比的殊勝。緣是機會,所謂是機緣,我們一定把這個緣掌握住,緊緊抓住。

這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就是今天,希有難逢。

我們真的把它抓住,這一生決定不再搞輪迴,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二集) 2012/3/2  檔名:02-037-0222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2-2014 01:3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14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师开示:念佛求生淨土,是成佛的捷徑

「又云: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不可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最極清淨也。」這還是《彌陀要解》裡的,蕅益大師所說的。

現在就信願行這三樁事情來說,顯示出彌陀名號不可思議。名號不可思議,世尊在《無量壽經》裡講得最透徹,我們讀過。經雖然只讀了一半,對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每個同學我相信都有很深的概念。因為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自己自性的核心,自性的性德。

這個名號可以翻成中國話,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不是不能翻,可以翻的。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成覺,你看中國翻出意思,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自性就是無量覺,不覺就迷了,覺就悟了,是無量覺。   

無量覺裡面含著圓滿的智慧,這是般若,明瞭宇宙萬有的真相,是般若智慧。

第二個,無量覺裡頭有自性本具的德能。德能裡面第一個就是慈悲,佛家常說,佛教是講的什麼「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是根本智,方便是後得智。

慈悲就是愛心,無條件的愛、沒有情執的愛,是真愛。愛裡頭有分別、
有執著,就不可以叫慈悲,就是世間人念的愛;慈悲是愛,裡面沒有情執、沒有分別執著。

我們講的,換句話說,說個大家容易懂的,愛是感情的愛,慈悲是理智的愛。把感情轉換成智慧、理智,那個愛就換個名詞叫慈悲,真愛!永恆不變。

感情的愛會變,靠不住,假的,虛情假意。你們看看這個社會,每天結婚的人多少?那不是愛嗎?結婚了。可是結了婚之後,馬上就離婚的有多少?不是假的嗎?虛情假意!不要被這個假相欺騙了。

被假相欺騙的人,在佛教裡頭,就是經典上常看到,可憐憫者,這些人真可憐,被假相蒙蔽,被假相欺騙。

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我們真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真正覺悟到,這個世間誰最愛我?你們能曉得嗎?阿彌陀佛,他真愛我,永恆不變,其他的都靠不住。

只有阿彌陀佛對一切眾生的愛,是平等的愛、清淨的愛,是大徹大悟的愛。

如果我們不能相信,那我們就錯了,我們迷惑到極處了。

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這句名號,一切諸佛如來全念到了,你想想看,哪一個諸佛如來不是無量覺?全都是,一個都沒有漏掉。

你念這個名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加持你,一切諸佛如來保佑你,你自己要肯接受。不要人家來加持你,我不敢當,這我不要,我不敢當,那就錯了。自己要直下承當,要接受,要依教奉行。

諸佛無量覺,我走這個路,念佛求生淨土,親近彌陀,這就是無量覺的一條正道,一條大道,成佛的捷徑,可不能在這一生錯過了。

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殊勝都不能跟它相比,真正明白了,世出世間統統放下,二六時中就一句佛號,這一生當中,沒有一個不生淨土的。

只要你真信、真願,行是真幹、真念,念力不可思議,把念頭集中,就在佛號上,除佛號其他什麼都不念。這說名號不可思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四七集) 2012/3/22  檔名:02-037-0247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3-2014 12:5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3-2014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师开示:如何報答阿彌陀佛的恩德

古德講得好,普度一切眾生是以六道眾生為主,六道以外的,聲聞、緣覺、菩薩乃至到等覺 ,都是附帶的,主要是對六道眾生。講絕了,沒有比這個更殊勝了。

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知道,是知恩才曉得感恩,知恩、感恩才知道報恩。

如何報答阿彌陀佛的恩德?「三輩往 生」當中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就是報佛恩,真聽話、真幹。

菩提心就是真 信、真正發願求生、真正念佛,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都 要放下。

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可以隨緣,不能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佛。

那我還能辦事 嗎?能,肯定事情辦得更好。為什麼?阿彌陀佛在你心中,替你做主,你還能辦不好嗎?心 裡沒有阿彌陀佛,只有自己,這事情未必能辦好。

我們能這樣想、能這樣做、能這樣修,現 前必定得佛力加持,這個要有信心。所以我們看到這裡八個字,佛願宏深,恩德無極,這真 話,一點都不錯。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五集) 2012/3/27  檔名:02-037-025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3-2014 01:2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3-2014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同修们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14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koeyyap  同修  勉励加油  愿快乐吉祥!
                                      

    淨空老法师开示:今天要盡全心全力培養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愛好

阿賴耶有四分,自證分是本體,自證分就是自性,自性裡頭沒有見相兩分,它突然變出見相兩分,這兩分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

見分是現在講的精神現象,相分是物質現象,我們這個身體,肉身是色身,是色。

我們有感受,我們有思想,我們這種感受、思想念念相續它不會斷,不會斷叫

識,識裡面就有記憶,過去的事情我們想能夠知道、能夠記住。

所以像個倉庫一樣,生生世世所造的這些業,無論是善業、惡業統統儲藏在這裡面,佛經上稱它為種子,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種子。

於是我們曉得,我們阿賴耶識裡頭,十法界的種子樣樣具足,沒有欠缺,哪個種子遇到緣就起現行。

所以人死了之後,到哪一道去投胎不一定,都在遇緣不同。

但是投胎裡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你喜歡,你要不喜歡你怎麼會去?喜歡有時候看錯了,把地獄看成天堂,這不錯,很好,這一進去才知道,進去就出不來,就上當了,這叫迷惑顛倒,業力在左右你。

所以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培養正面的愛好,不要有負面的,負面的很危險。因為這個愛好就是你的能量,哪一個能量大就向哪個能量走。

我們今天盡全心全力培養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愛好,培養這個,到臨命終時這個愛好會現前,那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去,這很重要。

如果還有別的嗜好超過我對淨土的愛好,那個麻煩就大了,你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未知數。這一次因緣錯過,就真錯了!

這個緣分不容易遇到,古人講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宗最難聞,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統統遇到。遇到了好好培養這個能量,我們中國人講氣分,培養這個氣分,愛好極樂世界,愛好阿彌陀佛。

這個培養具體的方法是什麼?讀經、聽講,每天讀誦,每天跟大家分享,這個培養效果最殊勝。

常常講、天天讀,愈講愈清楚、愈講愈明白、愈講信心愈足,往生西方世界的願望非常懇切,沒有不生的,真的是萬修萬人去。
極樂世界三苦八苦統統沒有,永遠離開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0集) 2012/3/29  檔名:02-037-0260
http://edu.hwadzan.com/yplay/wsNo85Y-RGU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3-2014 01:2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4-2014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师开示::你念头转阿弥陀佛罪就灭了

能够灭罪是你念头转,罪就灭了,念头不转,那就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是注解里面,一百五十一面第一行,最后这一句,《华严经》上说的。‘

《华严经》云:设闻如来名,及与所说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种’,这个利益在此地。

换句话说,还是要堕,善知识提醒你,你自己要觉悟、要回头,这时候的觉悟,就是跟到善知识一心称念,这是真忏悔。

最后一念你心里面是佛,没有其他的,万缘放下,一心称念,行!这灭罪。

如果称念阿弥陀佛,劝他往生,这一生造五无间罪业也能往生,这大善。为什么一生造极重的罪业,临终念阿弥陀佛还能往生?佛在经上常讲,人死了之后去投胎、去受生,是业力在主宰。

业力,你一生造作的有善业、有恶业,哪一个恶业主宰你去投胎?强者先牵。你阿赖耶识里头无量无边的业力,哪一个力量最强,牵著你先去投生。

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你念阿弥陀佛的力量最强,那不就是先到极乐世界去投生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可是善知善友来助念,帮你念佛,你不理会,你还是贪图世间的享受,还是放不下恩怨,那就没法子,你就到恶道去了。

人死了以后,到哪一道去就在最后一念,最后这一念谁能有把握?确实没有把握,所以人临终这是真正大事,你死了以后往哪里去?你怎么个去法?这是大事。

所以佛教导我们,我们在一生当中要修善、要修福、要积功累德,做这些好事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临终的时候有福报,这个福报就是临终时候神智清楚,不迷惑、不颠倒,临终有善知识帮助,这大福报。

如果没有福报的人,临终的时候迷惑颠倒、神智不清,这就很麻烦!纵遇到善知识也不行,他神智不清,迷惑颠倒决定堕恶道。

所以这是要有条件的,灭罪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三个条件具足行,跟经上讲的没有两样。

第一个条件就是神智清楚,一点都不迷惑;第二个是遇到善友的提醒,提示他,这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他听到善友的提示,立刻就能忏悔,就能放下一切跟著善友念佛求生,他要具足这三个条件。

善友提示他,他要是置之不理,或者是半信半疑就坏了,那他的利益不在现前,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那在以后,这一生当中还是随业流转,很可怕的事。

这个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谁都不能够逃过,所以聪明人这一生当中,要为这个时刻打算。

我们生前受一些苦难无所谓,时间短,这一刻要是有了差错,你一堕恶道,那个受苦的时间可就长了。

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必须要有高度的警觉,要在现前生活当中认真去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功?什么是德?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千万不要把造作罪业当作功德,那你就是地狱,那就去定了。

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明了,才能在这一生当中得度,这一生当中才不会空过。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0/197773.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4-2014 01:0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4-2014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成佛.jpg
               淨空老法师开示:大士行径,十地不离念佛

「大士行径,十地不离念佛」,这句是《华严经》上说的。菩萨登地了,初地到十地,在这么高的位次,跟成佛愈来愈接近,他修什么?他修念佛法门。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特别明显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德云比丘代表初住菩萨,普贤菩萨代表等觉菩萨,从初住到等觉,德云修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一头一尾,你就明白了,善财修什么?善财修念佛法门。

当中参学的表法,表什么?样样都知道,样样不放在心上,只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佛号。

五十三参教我们这个,我们要能体会到。样样都知道那是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但是不染,一法也不染,心里面除阿弥陀佛之外,我法法都懂,我法法都放下。法尚应捨,何况非法。

这捨得干净,到最后成佛,圆满成佛,到哪里成佛?到极乐世界成佛。妙不可言!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1/208326.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4-2014 01:1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4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开示:佛法味,真樂!

「十四者,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偈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受用是我們每個眾生念念不忘的,受是享受;用,用現在的話,這就是生活。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受用,太多了,說不盡。

在這個世間總的來說,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物質上的受用,另外一類是精神上的受用,兩種受用我們都要求。

現在一般人只享受到物質方面的受用,精神受用疏忽了,所以富而不樂、貴也不樂。貴是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人,有權有勢的人,富是擁有億萬財富的人,他們的生活不快樂。

那是什麼原因?精神生活的受用缺乏。雖然有種種文藝表演,讓他們常常去欣賞,那依然是物質,沒有涉獵到精神。

真正精神生活是智慧、是德行,這樣的生活遠遠的超越世間人的享受。   

在大乘法裡面,古人有句話說,「世味哪有法味濃」,這就是世間的享受、受用比不上佛法的享受。就像方老師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指的是什麼?享受就是此地講的受用,是精神上的享受,是靈性上面的享受,這個高!超出世間太多了,別說人間比不上,天上也不能比。天有二十八層天,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比不上法喜、都比不上法樂。

法樂在哪裡?法樂完全在修學當中你所體悟到的、你感受到的,教下常說煩惱輕、智慧長,這真快樂。真正達到煩惱輕智慧長,在世法裡面你也能得法喜。

即使在現前的社會環境,你依舊每天生活在歡喜當中,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這種生活真正的幸福快樂。

古諺語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爽朗、快樂,天天都是喜事,天天充滿法喜,樂此不疲。

這個法喜從哪裡來的?接受佛陀教誨而來,讓自己的身心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融合成一體。這個裡頭真樂!如果不是真樂,誰肯幹?

我們得不到法喜,這個地方講的佛法味,佛法的滋味你嘗不到,那是因為你迷在世間愛欲之中。

愛欲兩個字,欲是真的,愛是假的,你那種愛在佛法裡面講是貪愛,就是貪,愛欲說穿了就是貪欲。

貪裡頭沒有愛,自己以為有,錯了,不是愛,那是貪。為什麼?貪圖眼前七情五欲的享受。這個享受的時間很短,後面的果報決定是三途六道。

現在人不相信有三途、有果報,不相信;實際上他也不是不相信,他半信半疑。

只圖眼前、面前之樂,沒有想到明天,沒有想到後世,只圖眼前;後面,後面還沒到,那不要去理它。後面果報一旦現前後悔莫及,那真叫苦不堪言。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九集) 2012/3/29  檔名:02-037-0259
http://edu.hwadzan.com/yplay/H-1ZtFVJTuA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4-2014 02:0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4-2014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念頭集中一處,智慧福德出現了

菩薩六波羅蜜裡頭有忍辱、禪定,辦大事有大耐心,辦小事有小的耐心,人要沒有耐心什麼事都辦不成。一天叫你拜三百拜佛,你沒有耐心,拜了三十拜你就累了,就不想再拜了,真有這個事情,沒有耐心。

中國古人講沒有恆心,佛法講沒有耐心,沒有耐心的人什麼事都做不成,愈是大的事業,愈有大的忍耐。耐心再升級就是定,心定在一處。

佛在大小乘經論都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遺教經》上有,大乘經論上佛也常說。或者說「止心一處」,止觀的止,跟制心一處是一個意思,你把心止在這一處,「無事不辦」。

我們的心散亂的,胡思亂想,想現在、想過去、想未來、想自己、想別人,亂想,想佛菩薩,也想妖魔鬼怪,什麼都想,統統散掉了。像一盞燈一樣,它的光是四面八方照。我們把這個光比作心,那這個光要是把它收集起來,像一條線一樣,這光厲害。

現在這個光,我們隔一張紙,它都照不過去。如果把它集中在一處,這就叫激光,激光我們曉得,鋼板都能穿過。從這個比喻上你去體會,我們把心、念頭集中一處,那還得了!   

念頭集中一處,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它產生的是能量出現了,智慧出現了,還有福德出現了,都在光明之中。

這心裡頭本有的,《華嚴經》上佛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為什麼不能證得?但以煩惱而不能證得。

我們能把心集中一處就證得了。講得很有道理。佛為什麼能講得出來?因為他自己把心集中在一處了,所以他什麼都能辦,神通廣大,智慧無量。

我們今天缺的就是這一點,他的心跟我們的心沒有兩樣,他能夠集中,我們沒法子集中,都是散亂的。

所以有同學,很少,有這麼一個、二個,他能夠把妄念雜念放下,把心收在一處,收在《無量壽經》上,天天讀誦《無量壽經》,把心收在這一句佛號上,每天念阿彌陀佛,他辦了大事。為什麼?他見到阿彌陀佛了。

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菩薩透這個信息給我們。我們真想見佛,你就記住,憶佛、念佛。憶是心裡想佛,心裡頭有阿彌陀佛,這叫憶佛;口裡頭念阿彌陀佛,這叫念佛。

心想口念,時間久了,佛就現身。佛為什麼現身?我們的憶、念把佛的形相變現在我們眼前,我們這個憶、念是感,佛就有應,這是感應,現的佛不是假佛,是真佛。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六集) 2012/4/1  檔名:02-037-0266
http://edu.hwadzan.com/yplay/wmNaslScNhs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4-2014 01:1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4-2014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什麼是最好的思想?

第三,「病患境」。有病不是壞事,病能幫助你解決很多問題,能幫助你開悟。

「病起之因雖多,不出四大增損」,損就是減少,「致有患生」。

我們看看,這是天台大師,一千四百年前。智者大師生在隋朝,往生在唐朝,隋末唐初的人。他說又由觀陰」,觀五陰,「惑」,三種惑,這是病因,病從這來的。

三惑就是無明、塵沙、見思,《華嚴經》上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病從這來的。

「激動四大」,四大是物質現象,這是緣。

「致有患生」,這個患就是病,病是果。你看,病的因、病的緣、病的果。

病的因是什麼?五陰、三惑。

三惑裡面見思惑,把它分開來就是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

貪瞋痴慢疑是思惑,惡見就是見惑,合起來就是見思煩惱,這病因。

人要常常想這些,他能不生病嗎?這六樣東西對應我們身體裡面五臟六腑,你想它,它就起作用。

所以人,他為什麼不想健康的,他想病?特別是年歲大了,年歲大的人工作沒有了,他退休了、下來了,沒有事情做,每天就想病,這個地方痛、那裡不舒服了,他就搞這個,沒事也想出來了。

為什麼他工作的時候沒有病?他沒想到身體,他光想到工作。工作一丟掉之後,我老了,老了就會生病,病了就要死。完全符合他的理想,他的想法全圓滿了,它就這麼來的。

我以後有人來問我怎麼養生的我要改變說法。講你為什麼沒有老?我沒想老,它不老;因為你想,它就老了。我不想病,它就沒有病;你天天想病,那病就纏身,就這麼個道理。一切法從心想生,太妙了!所以要有正面的思想,不可以有負面的;有善的思想,不能有惡的。

那什麼是最好的思想?想阿彌陀佛第一好,所有一切念頭當中沒有比這個更好的,這是最健康的,為什麼不天天想這個?想這個什麼?想這個想久了自己就變成阿彌陀佛了,真的不是假的。

大乘經上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所以阿彌陀佛從哪裡來的?我自性變現的。我天天想,到極樂世界就變成阿彌陀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經上講得很清楚,你的身、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

為什麼?天天想他,自然就一樣了。金剛不壞身,真正無量壽,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沒有一樣不是無量的。

自己成就之後成就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化解災難,從你身心的病苦一直到自然災害都有能力化解。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七四集) 2012/4/5  檔名:02-037-0274
http://edu.hwadzan.com/yplay/pcUYHbKs_-Q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4-2014 01:0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4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显密八大宗的祖师龙树菩萨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

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够懂得佛的意思,对於佛一代的教学真正透彻的了解?大师说了四个人,马鸣菩萨、龙树菩萨,这是印度的,都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大菩萨,他们念佛往生净土。

尤其是龙树菩萨,对於大乘教的兴起有无量的功德。他是大乘八大宗的祖师,八大宗都是从他传下来的,所以他是八宗共祖,这个了不起!

连密宗他都是祖师,密宗就是他传的,是龙树菩萨开铁塔,遇到了金刚萨埵菩萨,也就是金刚手菩萨。

在上次跟诸位介绍过,金刚手菩萨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所以密宗的祖师就是普贤菩萨。是金刚手菩萨把密法传给龙树,龙树才传到我们人间来,密宗是这么来的。所以,龙树是显密八大宗的祖师!

他的归宿也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意义就很深了。

龙树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换句话说,他的含义就是显密八大宗统统都归到净土!他是八大宗的共祖,所以他往生跟别人往生代表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智者、永明,这是我们中国的法师,智者是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日本人对於智者敬佩得五体投地,一直到今天还是如此,提到智者大师没有不尊敬的。

永明是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回过头来专修净土,专弘净土,这位大师实在他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阿弥陀佛化身有三个,我们都知道得很清楚。第一个是善导,第二个是永明延寿,第三个是丰干和尚,就是国清寺的寒山、拾得、丰干;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阿弥陀佛是丰干。

这三个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都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像他们这些人物才能够『彻底荷担得去』,就是我们常讲直下承当。

http://xf.jzfjw.cn/news/12221.html
无量寿经玄义(第九集) 1989/11 新加坡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5-2014 12:5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4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念念不離阿彌陀佛,貪瞋痴慢疑自然放下

這底下的文,「曇師讚云:佛光能破無明闇」,就是要覺。

我們心裡頭把阿彌陀佛丟掉了,那就是闇生了,無明闇現前。所以你會起煩惱,你會起貪瞋痴慢疑、你會生起怨恨惱怒煩。要快速警覺,把阿彌陀佛找回來,念念不離阿彌陀佛,就把這個東西念去、念掉了。

所以,佛光能破無明闇,一點都不假。這一道佛光凝結成阿彌陀佛的名號,十二光都在名號裡頭。「故佛又號智慧光」。後面兩種說法,「均以破除無明,而名智慧」,也就是幫助我們破煩惱。

「彼佛智光,能蕩除我等無明心垢」,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惠予我等真實之利」,這個真實之利就是將來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所以佛號不能中斷,要念茲在茲。

我這一生看到一個人,章嘉大師,他是持咒,確實他持咒不間斷。無論在什麼時候,他一句話不說,行住坐臥他口在動,他用金剛持,沒有聲音。跟我們談話的時候,他念咒放下;話談完之後,你看,他持咒就接起來了。

我一生就看到這麼一個。一絲毫浮躁的氣息都沒有,舉止動作都很慢,非常穩重,就像在定中一樣,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是叫人家肅然起敬,別人做不到!   

所以佛給我們真實之利,你看,就是這一句名號,平時能幫助我們斷煩惱。先是用降伏的方法,這一句佛號代替了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心裡頭念佛,這個東西自然就放下了。久而久之,煩惱就不起來了,這就是你功夫得力了。不念,煩惱也不起來,這功夫得力。

這個時候要不要念?還是要念。為什麼?三昧得到了,煩惱不起來是三昧得到,智慧沒開,開智慧才算數。

不改方法,還是用六字名號,一直念下去,念到開智慧,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叫理一心不亂。

所以念佛三昧現前,不要執著、不要歡喜、不要停在那裡,要向上提升,一定要提升智慧現前,就是智慧光出現了。

光從哪裡發現?處事待人接物,面面圓融,皆大歡喜,那就是智慧光出現了。

「是故彌陀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兩句是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的尊稱,阿彌陀佛的智慧光明得到究竟圓滿的德用。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八七集) 2012/4/12  檔名:02-037-0287
http://edu.hwadzan.com/yplay/D_Vh7zTYr5M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5-2014 01:1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5-2014 0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五逆十恶,临终忏悔,十念得生

「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径登不退,故曰太顿」。

这在世间不是好人,五逆,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坏僧团,这叫五逆罪,五逆罪的果报在无间地狱。十恶,贪瞋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杀盗淫,这十桩事情都干。

今天这个社会确实如此,一般人存的是什么心?贪瞋痴慢疑,每天想的是这些;情绪,怨恨恼怒烦;造业,杀盗淫妄,都干这些,这是极重的罪业。

毁谤佛法比这个还重,为什么?让大家不相信佛法,障碍大家闻法,障碍大家真正修行,这比五逆十恶还要重,都是阿鼻地狱的果报。

这样的人,临终十念,临终的时候忏悔,认错、忏悔,念佛求生净土,即得往生,径登不退。

这个径登不退就是太快了,生到极乐世界他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他就得三种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就变成法身菩萨,这个速度太快了。所以太顿!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一三集)2012/2/26 檔名:02-037-0213
http://xf.jzfjw.cn/news/13250.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5-2014 02:2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5-2014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念佛能帮助我解決眼前事情吗?

為什麼這麼多想學佛的人沒成就,原因在哪裡?原因還是難信。天天念《無量壽經》,天天 聽《無量壽經》,聽上幾十年你還沒想去,難信!你還沒聽明白。

真聽明白了他就真幹,沒 有真幹還不明白,不知道這個法門是這樣殊勝,這麼容易去的,去了就成就。

不能去的這些 人,一般說法你業障太重,也沒說錯,殊不知那一句佛號是消業障的。

經上講得很清楚,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前頭有至心,就是真誠恭敬心,真誠到極處、恭敬 到極處,用這個心念一聲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念一天還得了嗎?打個佛七念 七天佛,什麼樣的罪業都消了。

你說我打佛七也不止參加一百次了,為什麼業障沒消掉?你不會念,這個不會念就是古大德 講,你錯用了心。這句話講得好,你錯用了心,你不是用真心,你用妄心。

妄心念也有功德 ,不是沒有,功德很微弱,不強,所以你念了很多年,功夫都不得力。這樁事情,自己冷靜 的去想想就明白了。

日常生活當中,擺在我們眼前的,你認為哪樁事情對你是最重要的,你就明白了。

現在一般 世間人,把什麼認為最重要的?錢財第一重要,享受五欲六塵第一重要,還有人認為我身體 第一重要,健康長壽第一重要。

很少人把念佛擺在第一重要,如果把念佛擺在第一重要,你 就成就了。

你去問問看,有幾個人把念佛擺在第一重要,他萬緣放下,一心一意去念佛。我 們細心去思惟、觀察就全都明白了。

當然,這裡頭還有困難,因為對念佛沒有認識,不知道它是寶,只認為念佛跟我什麼關係? 來生來世的關係,不是現前的關係。

真的沒想到念佛與我現前生活有關係嗎?能幫助我解決 眼前事情嗎?你真念佛就真幫你解決。為什麼?至誠感通,至誠就能夠與阿彌陀佛感應,這 就通了,阿彌陀佛真能加持你。加持你什麼?「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這樁事情你又要曉得,如果你所求的不如理、不如法,你就沒有感應,你所求的如理如法, 我應該要得到的,感應不可思議。

我在年輕時候,我三十三歲出來講經,那時候跟我們同輩分,年齡也差不多的,德融法師, 現在都不在了。

我講經講到這麼一句,「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下了 講堂之後,他問我,他說:淨空法師,你說的這句話我有懷疑。

我說:什麼話?就是佛氏門 中,有求必應。我說:為什麼你懷疑?「我求了三年,沒有感應。」我說:你求什麼?他說 :我求一個電冰箱,求了三年,一點感應都沒有。

我問他,我說:請教你的道場住眾多少? 他說就他一個人。這我都不曉得,一個人住個茅蓬。

我說:一個人何必要電冰箱?我以為你 的廟不小,人眾挺多。我才曉得他一個人住一個小茅蓬。我說這你沒有必要,佛不給你,我 說我這麼多年來真有求必應。

他說:你求什麼?我求經書,沒有我求不到的,我想找一部參 考資料,心裡想著想著就會有人送給我。

只有一部書,時間很長,半年,有人送給我了,《 中觀論疏》,我求這部書是時間最長的,半年。

通常求一般的我所要的這些參考資料,大概 都不超過三個月,就有人送給我,而且版本都非常好,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說真有感應!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两百五十六集)2011/1/29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5-2014 02:2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2014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阿彌陀佛不思議的威力

「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重要!我們應當萬緣放下, 不但萬緣放下,連佛法也放下。

蓮池大師給我們做的榜樣,他老人家「三藏十二部,讓給別 人悟」,他不再搞了;「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你們喜歡學哪個法門儘管學,他老人 家恭敬讚歎。他自己呢?自己是專念彌陀,真專。

有一年,他住在杭州,他的道場我去參觀 過,我去過,現在開茶館,實在是我們看得很難過。大雄寶殿裡面佛像全沒有了,做成茶館 ,祖師的道場!他那個大殿叫神運殿,所以我們想到就很難過。

有一年杭州乾旱,非常嚴重 ,太守,那個時候的太守,就是現在叫市長,去求老和尚,希望老和尚發慈悲心為乾旱求雨 。這個在佛門裡面,你看大課誦本裡有求雨的一個儀規,這是求龍王。

蓮池大師跟大家說, 這儀規我都不會,我只會念佛,我們一起去念佛好了。帶著一大堆人,敲著木魚念阿彌陀佛 ,就在那田埂上走路,真的,他走到哪裡,雨就下到哪裡,真靈!就用一句阿彌陀佛,什麼 一些儀規都沒有,誠則靈!蓮池大師傳記裡有記載這麼一個故事。

這一句阿彌陀佛非常管用 ,只要誠心誠意,決定沒有懷疑,決定沒有夾雜,他就有感應,蓮池大師用阿彌陀佛佛號求雨,求到了。

  在現代,好像是前年,山東慶雲,齊素萍居士在那裡建個廟,金山寺。她那個地方,那個時候小麥,四百畝地的小麥要收成,忽然遭到蝗蟲,這個事情麻煩了,小麥會被蟲吃光。

附近 的農民告訴她要噴農藥,齊居士打電話來問我,噴農藥是殺生,我說妳好好去想想看怎麼處理。她最後想通了,不殺生,絕不噴農藥,寧願四百畝小麥統統給蝗蟲吃掉,供養牠們,也不殺害牠們。

這個念頭起了,她也帶一群人到麥田裡面去念阿彌陀佛,在麥田繞佛;下了一 陣小雨,刮一陣風之後,那些病害蟲一個都沒有了。

附近這些農民感到很驚訝,怎麼會沒有 ?真的,一個都找不到,大豐收。

如果她要是噴農藥,跟這些眾生結下冤仇,那就麻煩大了 。她發的是慈悲心,一個小蝗蟲都不殺。她也沒想說牠離開,結果這些小蟲真的沒有了,這 是她告訴我的。

前個禮拜,你們看到東北的劉素雲居士,十一年前得紅斑狼瘡,非常嚴重, 醫生告訴她,讓她心理有個準備,她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

她得的是嚴重的紅斑狼瘡,比她輕的都走了,她就一個信念「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是大醫王,阿彌陀佛一定能把我的 病治好,就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那病真好了,到今年十一年了,到我們這裡來給我們做報告,講了十幾個小時,講得真好。

今年六十六歲,在我們這裡一天講兩小時,講完之後,深 圳向小莉把她請過去,在她那個道場講了兩天,一天八小時,六小時講演,兩小時答覆問題 ,一點沒有疲倦的相。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有不思議的威力。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十六集)2010/4/30 檔名:02-039-0026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6-2014 12:2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14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阿彌陀佛就像慈母一樣,天天念著我們

如果對這個世間,虛幻的這個世界,你捨不得離開,你就沒有法子,你要繼續去搞六道輪迴 。

真搞清楚、搞明白,不再想搞六道輪迴,雖然現在身還在六道裡面,我們念念的信息阿彌 陀佛接收到,才動念頭就周遍法界,阿彌陀佛怎麼會不曉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都知道。

你立下這個弘願,願生淨土,願成佛道,願度眾生。願度眾生,這一願非常重要,因為這一 願才是真正的大乘,大乘不為自己,自己成就為什麼?自己成就為眾生。

我們修行,為一切 苦難眾生而修,不為自己,所以能精進不懈怠,沒有自己。

為諸佛如來,為什麼要為他?諸佛如來念念念眾生,也包括我在當中,我要怎樣報他的恩? 怎樣不辜負他的期望?那就是生到極樂世界。

佛看到歡迎你,你終於回來了,你在外頭流浪 ,六道流浪辛辛苦苦,這次你能回來,太好了。

《大勢至圓通章》裡面所說,形容「如母憶子」,阿彌陀佛就像個慈母一樣,天天念著我們 ,我們真的發心回家,歡喜。

這一歡喜,佛光加持你,寶香加持你,從來沒有中斷過的,自 性法爾如是就不可能有中斷。我們真正明白,你說得多大的安慰!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3集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6-2014 01: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14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無量壽經》是講我們家裡事情,極樂世界是我家

彌陀的教誨就在這部經上,我們讀這部經,我們也像彌陀一樣在這部經上思惟究竟。

我們在 這裡也選擇,怎麼選擇?佛教導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就選擇這個,一個方向 、一個目標,什麼都放下。

聽經只聽《無量壽經》,為什麼?《無量壽經》是講我們家裡事 情,極樂世界是我家,是我家裡事情。其他的講授是外面事情,不是我家裡事情,這是講我 家裡事情。

講我家裡事情很重要,我要聽,講外面事情與我不相干,我不要聽,要用這種心 態來學,我們肯定在很短的時間就得念佛三昧。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三三集) 2012/1/12  檔名:02-037-0133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6-2014 01:0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7:37 AM , Processed in 0.10746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