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809|回复: 33

被动的作家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7-2010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有个直观的看法,当然这是非常粗糙的,希望和大家有个简单的讨论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文学奖,而我们有才华的创作者似乎都很热衷于这个游戏。

我曾在一个小妹妹的部落格看到,他说:这几晚都在熬夜,XX文学奖的稿写好了,但是还有YYY和ZZZ的,这个礼拜一定要完成。
这给我一个很不好的印象:这位创作者是否太过沉迷于文学奖游戏了?这方面当然是因为,一、有名;二、有利。既然有名利可图,又何乐不为呢?

离开这小妹妹的例子,看看我们身边的作家,是否都如此——大家都在追击文学奖?或者说,大部分的作家(特指本地作家),他们大部分的作品都和文学奖有关,而其他一小部分的,则是专栏的文章。这现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我们是否可以那么诠释,我们大部分的作家,是被动地去创作。或者说,他们的创作动力来自于外在的推动力。这是否好现象?

当然,也有一个可能。作家们的作品(结集成书的)之所以大部分都和文学奖有关,因为奖项肯定了该作品的水准(至少名字上被肯定),既然是水准之作,收入自己的书里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这么说来,我是不是在浪费佳礼的网络资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7-2010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邪幽魂 于 10-7-2010 11:53 PM 编辑

回复 1# 我的脚很酸


你说得很有道理,这是马来西亚目前文学创作常见的畸形现象。我也正在酝酿花踪,呵呵。不过过些日子,我可能会半途而废的……

我宁愿用心去阅读小学生的周记,也不想读文艺春秋矫揉造作的诗、散文、小说……阅读文艺春秋的诗、散文、小说,只有一个字“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0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无邪幽魂


    有同感,所谓文艺作品很多时候让人读了仅得个“累”字。难道是年纪老了(我坐五望六咯!)

    不过也不尽然,有些作家的作品颇为耐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0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你是老前辈了  你好  平时也热爱投稿吗?难怪你知道雅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63 于 15-8-2010 01:58 AM 编辑

回复 4# beebee2001my


   您好!
  
   我文笔不好那敢献丑。是超级老爱书人,上了一年半的学就胆粗粗的翻“看”章回小说“再生缘”·“三门街”和“三国
  
   志”等,明白“曰”字的意思却不会读音。(所有书里头的人物名字皆以闽南语来拼读。
   
   
   我母亲给逼出来的,都怪她老人家讲故事的进度太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我则是因为爸爸说四人夜话时总是略过一些段落而自己看  那年我2年级   从那个时候开始被荼毒了我的思想   san也是在柔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5-8-2010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我文笔不好那敢献丑。是超级老爱书人,上了一年半的学就胆粗粗的翻“看”章回小说“再生缘”·“三门街”和“三国
  
   志”等,明白“曰”字的意思却不会读音。(所有书里头的人物名字皆以闽南语来拼读。)
   
   
   我母亲给逼出来的,都怪她老人家讲故事的进度太慢啦!



老前輩,想跟您了解下,您在進行思考的時候,是用華語或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脚很酸   我小时候   公公读报纸给我听的时候  用的是客家话呢  他不会华语   听他说 他以前上课用的也是客家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8-2010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beebee2001my

汗颜只会潜水,吃米(吃书)不事生产的 米虫(书虫)。

那你得多谢父亲的藏私,我家丫头也是因为追故事而埋入书堆的。

哦!beebee是柔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63 于 15-8-2010 07:48 PM 编辑

回复 7# 我的脚很酸


    千万别称我为前辈,我到这年纪还一事无成呢!


    不同境地时候应用语言都不一样嘛!

    独处时当然是我们所谓的华语(看外文杂志该是英语咯!),和一般朋友聊天就视当时的对象而异 。

    为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63 于 15-8-2010 07:51 PM 编辑

回复 8# beebee2001my


   
   现今应该多说华语少说方言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8-2010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帖子怎麼變成“鄉音”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想当年就会有乡音  呵呵  乡音未改鬓毛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8-2010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eebee2001my

汗颜只会潜水,吃米(吃书)不事生产的 米虫(书虫)。

那你得多谢父亲的藏私 ...
san63 发表于 15-8-2010 02:06 PM



   是啊  我住在柔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无邪幽魂
有同感,所谓文艺作品很多时候让人读了仅得个“累”字。难道是年纪老了(我坐五望六咯!)

    不过也不尽然,有些作家的作品颇为耐读啊!san63 发表于 14-8-2010 08:15 PM


老阿伯,你喜欢哪一位马华作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无邪幽魂


    个人喜欢的“新马”作家是牧羚奴,温任平,张弓和李天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8-2010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喜欢的“新马”作家是牧羚奴,温任平,张弓和李天葆。


张弓我没印象,其他三位就认识。陈瑞献先生的作品不错看,温任平少看没意见。李天葆的文笔蛮不错的,不过却有很浓厚的张爱玲腔调。奇也,怎么老先生喜爱的名单里没有旅台作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无邪幽魂


    个人喜欢的“新马”作家是牧羚奴,温任平,张弓和李天葆。
san63 发表于 16-8-2010 04:45 PM


说到李天葆,我读过他的《州府人物连环志》,我简直读不下去,虽然文句优美……

其他三位不知是何方神圣……

我衷心期待未来伟大的马华作家及未来伟大的马华文学评论家——我的脚很酸,能够尽快发表伟大的文学著作及文学评论……

过去老阿伯作家们的作品,我不想读了,我们都不想食古不化,是吗?

我的天,很久没有用中文字了,我都忘记中文语法,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2010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辈觉得《州府人物连环志》写得不错。

我觉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免不了遇到比较艰涩的文字,或者一些比较古怪、精彩、新颖的叙述手法;如果想要读简简单单的作品,去看儿童故事书吧,不然就看通俗小说好了。

我衷心期待未来伟大的马华作家及未来伟大的马华文学评论家——我的脚很酸,能够尽快发表伟大的文学著作及文学评论……


真可悲,我竟然是“未来式”的,也就是说,永远无法达成的一个身份。可悲,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63 于 16-8-2010 08:36 PM 编辑

回复 17# 我的脚很酸


    张弓曾在某独中任教,玉卿嫂和竹青鬼(希望没记错)是张老师的中篇小说。他也写过电视短剧,期待电影“大耳窿”的上演。
   
    旅台的温瑞安改写武侠小说后,我就没追看他的作品。

    钟怡雯的作品仅在本地报章上拜读过(似乎都是得奖作品)。新诗读起来很用神,有机缘的话会找陈大为的诗集读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4:53 PM , Processed in 0.12623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