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1|回复: 7
|
「空」的真理文/星雲大師
[复制链接]
|
|
「空」的真理文/星雲大師
「空」, 是世間最奧妙而神奇的東西,一般人以為「空」就是沒有,其實如果沒有「虛空」,萬物放在那裡呢?由此可知,「空」不是沒有,空是成就宇宙萬有的條件。就如 茶杯空了,就能裝水,房子空了,就能住人,口袋空了,就能放錢,眼耳鼻舌身和腸胃都有空間,如果阻塞不通,人就很難活下去了,所以「空」之偉大,「空」與 吾人的關係之密切,由此可見。
《般若心經》講:「空即是色」,就是說明「空」才是「有」。但是「有」也是「因緣」所成,緣散則滅,所以「色即是空」,空有是一如的。茲舉世間常見的一些現象,說明「空」之用:
一、鐘鼓不空則啞: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裡,都可見到大鐘大鼓。洪亮的鐘聲發自於鐘的中心是空的,咚咚的鼓聲也是發自於鼓的中空構造;如果不空,則鐘也不鳴,鼓也不響。所以鐘鼓之聲,原來需要「空」才能響亮。
二、溝渠不空則塞:溝渠裡的流水,因為沒有阻礙,水才能源源不斷;假如水溝淤積阻塞,則水不能流動,不能流動的死水,怎麼能保持潔淨呢?所以我們在享用淨水的同時,也該感謝溝渠的通暢,才有淨水可用。
三、耳朵不空則聾:耳朵所以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主要是耳朵的構造有「空」隙,當聲波傳到耳朵時,可使耳膜振動,與聲波產生共鳴、相應。如果耳朵阻塞,則聲波不能震動,將是一個死寂的世界。
四、鼻孔不空則窒:人所以活著,就是因為鼻孔能呼吸,假如鼻子沒有空間,呼吸不能通暢,就會一命鳴呼,所以《四十二章經》說:「人命在呼吸間」。也可以說,生命需要「空」才能存在,假如沒有「空」,則世間上的人,一個也活不了。
五、口腔不空則閉:我們的一張口,要說話,別人才知道我的意思;要吃飯,才有營養活下去。假如口腔不空,如何能說話?飯食、菜餚如何下嚥?所以口腔不空,人也無法自然生存。
六、腸胃不空則病:宇宙虛空,甚至我們身體的腸胃都要有空間;腸胃不空,消化不良,產生許多疾病,人活著也是折磨。所以,腸胃要空,才能吸收養分,才能正常消化,身康才會體健。你能說「空」不重要嗎?
七、道理不空則滯:世 間到處都聽人在講真理,什麼是真理?「空」就是真理。不能認識「空」的真理,其他萬事萬物怎麼解釋?怎麼存在呢?因為有「空」的本體,才能假因緣合和,才 有萬物的生起。了解「空」、「有」的關係,這個世間的事理才能融和,有、無的形相才能成立;假如道理中缺乏一個「空」義,則如《中論》說:「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八、內心不空則暗:「空」的寶貴,吾人最受用的,大概就是「心空」了。「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心不空,不會了解佛的境界;心不空,則真理無法進入心裡。所謂「心如虛空,量周沙界」,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才有多大。所以,心要空,學佛才能及第歸。 |
|
|
|
|
|
|
|
发表于 1-2-2010 03: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包不空怎样装钱? 有钱就布施出来啦 |
|
|
|
|
|
|
|
发表于 1-2-2010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法师把它浅白化了。
空的道理就是正佛佛教的道理。佛陀要发挥空义就说了三藏十二部经。所以真空妙有的道理不是三两句就能表示出来的,是要体会的。体悟的时候要远离语言文字才能得到。就是佛法里的“不可思、议” 啦。 |
|
|
|
|
|
|
|
发表于 2-2-2010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010 06: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2010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sambora
一个大师是不会介意被人没有叫他大师的,只有假的大师才会。因为真的大师是无我慢的。就是不骄傲的。
再说,真的谛入空相法门的,还有什么我慢呢?所谓的“人元无我,而为谁贪” 弘一大师晚晴集里的。 |
|
|
|
|
|
|
|
发表于 2-2-2010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鐘鼓不空則啞: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裡,都可見到大鐘大鼓。洪亮的鐘聲發自於鐘的中心是空的,咚咚的鼓聲也是發自於鼓的中空構造;如果不空,則鐘也不鳴,鼓也不響。所以鐘鼓之聲,原來需要「空」才能響亮。
银色的枫叶 发表于 1-2-2010 12:15 AM 
Yeah !
我明白这话的道理了
原來需要「空」才能響亮
难怪那些脑袋空空的人都特别響亮 |
|
|
|
|
|
|
|
发表于 4-2-2010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下各位,佛教说的[空]和道家说的[虚]有什么分别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