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30|回复: 5

资讯 - 槟城三慧講堂擴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2-2009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17-12-2009 09:37 PM 编辑

三慧講堂擴建緣起

竺公上人一生提倡佛教教育,除了於六十年代初創辦三慧講堂外,並積極的與當代高僧大德成立馬來西亞佛教總會,及創辦馬來西亞佛學院。


三慧講堂在各屬下單位的積極推動下,已經深感舊有空間與設備不足使用。經理事會多番探討後,決定於本堂太虛大師舍利塔後,擴建十層高樓一座,以提供大家一個更理想的學習環境。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大家萬眾一心,一起在這道德倫理觀念日趨衰微的社會中,共同推動佛教教育,淨化人心。


但願大家能夠儘量協助我們去順利完成這項籌建計劃。願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善行,能夠成為我們成就涅槃的助緣。


凡有意随喜赞助或捐献者,请将捐款汇入以下户口:

銀行戶口名稱及號碼:

支票抬头:

三慧講堂擴建委員會


TWH BUILDING COMMITTEE

PBB 3154341624


    或者

TWH BUILDING COMMITTEE

MBB 5070 6813 1982


**备注:凡捐献者请记得向本堂索取收据,希望善心人士将您的姓名及住址寄给我们,以便寄回收据。详情请于办公时间联络本堂书记,蔡春明居士。




三慧讲堂
The Buddhist Triple Wisdom Hall.

5, Pangkor Road, 10050 Penang.
  
Tel:04-2264975/04-2269384
Fax:04-2265489
Mail: wisdom@triplewisdom.org



更多详情也可浏览:
http://www.triplewisdom.org/index3.html

http://www.triplewisdom.org/5_jiang_tang_kuo_jian.html

http://www.triplewisdom.org/kuo_jian.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2-2009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应该帮忙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09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頂貼支持!
明日捐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2009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常美

講堂緣起
   
雖然竺摩法師在馬來西亞期間,對佛教之建設及業績,甚為重大,但觀法師一生對本身的事業,卻甚為淡泊。雖然至今法師住持的道場有好幾間﹕檳城三慧講堂,吉打巴東色海佛法林,霹靂怡保菩提心,丹絨馬林佛寶林,吉隆坡寶林法苑,柔佛昔加末觀音堂及新加坡佛緣林,但實際上除了五七年所建的竹園精舍及六五年建成的三慧講堂,是由法師親身建成的,其餘如佛法林、佛寶林、佛緣林皆是當地的信徒發動籌建的,而寶林法苑、觀音堂及菩提心原本為齋菴,住持及住眾由龍華或先天教改信正信佛教後,依法師出家,並請法師擔任住持,領導學佛的。
法師的確不是雄才大略之材,雖然所具之內涵及學養皆深厚,但卻是偏於文化人的個性,多重於文化層面的建設,對於外顯的事業,沒有雄心大略去建設;且對於組織方面的工作,也不擅長。至於佛總,佛學院等由師領導成立的佛教機構,在組織及行政上,法師著力處並不大,多是靠本身之學養及長處,講經說法,著書立說,藝文弘法,而譽滿教界文教界,進而負責領導責任,建設佛教事業的。因此法師多重以思想及文化層面上的引導,但當時僧界中之長老及居士們,擅長組織及行政的,其實也是很少的。這幾乎是華人社團的普遍現象,因此許多組織縱使已經成立,在內部組織及行政上,有待改進加強的仍然很多,若要發揮其真正功能,組織之健全道路,還是相當長遠的。
  由於本身條件如此,法師無意於建設道場,只是因應時局之需而有所為。如早期應聘來菩中教書,駐錫於菩院,自不甚方便,故而有竹園精舍之購置,後因皈依信眾日增,竹園不敷應用,故而有三慧講堂之購置。三慧講堂籌建於六二年,六四年才覓得邦咯路美國領事館舊館址之洋樓改建,於六五年算是初步建成,才遷入現今的三慧講堂,過後因住眾增加而有擴充之需。
  觀法師取其道場之名為三慧講堂,可見法師建道場之意義,非為一寺院或只供信徒膜拜或信仰佛教,而是通過講學方式,教導信徒依聞、思、修之次第證入法之實相。三慧講堂建成後便一直扮演著此角色。弘法利生,培植人材,是三慧講堂之宗旨。目前講堂里設有佛法研修會,週日義校等對外弘法及接引信徒及中小學生之組織。人生佛學中心雖為獨立團體而設在於此,弘揚太虛大師之人生佛教思想。印經會,圖書館之佛教文化工作,還有教育基金之設立,這些皆非大事業,但有其一定作為。而講堂因法師當佛學院院務之關係,也成為部份男女學生的宿舍,一些學生只是暫住,不一定在此出家或服務。但法師皆給予方便住宿,免費膳食,使學生皆能安心修學。目前學院學生住宿於講堂者,約三四十眾之多。而多位學院之老師皆為法師之剃度弟子,講堂也給予老師們方便,讓老師安心教學。

  法師的這一切建設,幾乎多為佛教而有,無有個人私心在內。因此所著力處都是以外在及佛教的為重,個人事成為其次,乃至不想擴充道場。三慧講堂雖然佔地頗廣,但以佛教道場而言,是不敷應用的。只是法師並無擴大之意。雖然信徒曾幾次建議皆未能實行,蓋法師對於籌款之為自己道場之念不強,寧可保持原狀。雖然講堂也有一些建築之增加,但法師皆未向外募捐,皆是長期以來,以德學感召信徒虔誠供養的。講堂每年除了地藏法會及彌陀法會等較偏宗教儀式之活動下,平時少有法會,亦不以經懺維生。法師本身有時也會擔憂,恐講堂住眾多而德學不足,供養匱乏,故自用甚儉,大部份信徒之供養,不是轉捐佛學院,慈善及教育機構,便都留在常住。故若有大事擴建之提議時,法師皆不願勞師動眾籌募而作罷。乃至隔鄰一片地皮,也因多次遲疑,而由他人搶先購去。這使講堂之擴建計劃更不易實現,但法師已滿足於此,蓋法師為弘法僧,非辦事僧,事業僧也。
猶記得台灣藍吉富教授第一次來馬講學弘法,借住講堂時,一踏入講堂之大殿,便甚為喜歡,嘆為藝術文化氣息甚濃之道場,可見住持之文藝修養甚高。這可以作為法師建設講堂的風格之註腳。從此也可看出竺師弘法的風格及著力處。

  因此對於我們這些受師父感召而出家之弟子來說,講堂之擴建並不重要,師父一生於弘法利生之風格之延續,才是根本的。雖然我們都沒有師父的才華與修養,但若眾師兄弟們皆秉持師父弘法的信念,那麼師父的法身慧命將延續下去。我們可以以下列之信念作為本文之總結﹕佛教建設為重,個人事業為次;法義宣揚為重,道場建築為次;僧材培植為重,經懺佛事為次;總括的說﹕三寶為重,其他一切為次了。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六日凌晨
於檳城三慧講堂本然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2009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聼過一位法師談起三慧講堂, 道風不錯,向來低調。
從以上轉貼亦可看出端倪。
故正法在的地方,身為佛弟子更應鼎立支持。

希望大家幫忙頂帖, 讓有緣人可以結下此殊勝之法緣!

常美恭敬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09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师姐顶贴支持~
希望讲堂可以如愿筹募顺利...南无佛陀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6-2024 06:49 AM , Processed in 0.05817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