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541|回复: 179

sss333-胆机 DI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10-2009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是打算放在我的旧题里, 但有朋友建议把它开新贴所以就开张新贴吧。
主要是谈一些DIY, 放些DIY相关的WEDSITE.

WHY DIY

为什么diy? 因为DIY能发挥的空间比摩机大多了,
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线路和零件,
还可以自己设计壳的外表和走线。。。让人们可运用无限的想象力。。。爽。。。

我喜欢DIY胆机基于以下几点:
1)我喜欢胆, 喜欢她的味道和外形。
2)胆机线路简单,零件少尤其是我喜欢的单端(SE)所以容易DIY.
3)胆机的外形设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4)好的厂胆机相当贵
,便宜的中国货又不比自己DIY的好。

5DIY能让人更加深入了解器材

些人看不起DIY的产品,问他最想拥有的品牌时,他说KONDO AUDIO NOTE,却不知 Kondo先生本人就是DIY大行家,
他的每件产品都是他亲手设计,也只有他和徒弟两人装机。他的产品所用的零件开始时大都是亲手做的,所用的牛,电容也是自己厂手工做的,到后来也只交给几个信得过的徒弟来做。。员工由开始的1 man show到后来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他的厂,与其说是厂不如说是家居工作房。除此以外PASS LABNELSON PASS也一样是diyer

又有人说,diy的产品很个人口味,这个无可否认,KONDO san的器材也是针对他个人口味和梦想而设计的,他所DIY的零件也是针对他个人的要求而设的,他的创作是为了满足自己对音乐重播的要求而作的。


http://www.scsony.com/bbs/redirect.php?tid=1006&goto=lastpost (kondo的工作坊)

毫无疑问,DIY要做得一级棒不容易,不是抄电路照着焊就能了,好需要作调整,除非你用的材料和做法跟原创着一抹一样,这个可能性非常低。但要做到自己喜欢的声音倒是不难。


DIY音响,要让其出声,其实不难,
个人认为新手可从diy单胆前级/TUBE BUFFER开始。单胆前级不但线路简单,
用的零件也很少,所以花费不大,
可以用上好的料。。。
零件越少音染织染也较少。。。

常用的讯号管有:568756702C51 / 396A, 12AX7, 6922 (6DJ8), 12AU7 等等如果用一些较冷门的就可以用较低的价钱买到很不错的NOS tube (mullard,RCA)。。。可用一样的电路,
只要改plate resistor & cathode bias resistor 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你PLATE的电压和cathode的电压。。。。


若是但后级,
我较喜欢单端,声线迷人,
电路简单,唯一的缺点是:输出较小。所以玩300B, EL34 (6CA7), KT77等会比较方便,因为输出有~6-10W 在配对音箱上也比较容易,
除非本身已经有高效率的音箱(>95dB)那就可玩2A3, 45, VT52等。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3-11-2009 05:10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IY 胆机(合并/后级) 的考量:

1)胆:
2)电路:
3)材料:
4)以后升级:

选胆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budget, 输出(W) 要求,音质要求及体积等等。要求胆味十足,温柔体贴的就可用三极管尤其是直热式(dht旁热的噪音较低但很多人说味道不如直热管。而单屏就更低干扰了。

所知的输出管 (输出是以单端输出来说)
1300B(triode)
– SET~6-8W,
偏重中频, NOS相当贵。基本上音箱有~90dB都可以推得不错了。(EH~RM500-600/pr,JJ ~RM 700-800/pr, 曙光/桂光~RM400-500/pr, 曙光高级的—> USD 300-600,KR, WEà >~USD 500/pr


2) 2A3 (~3.5W), 45 (~2W), 6B4G (~3.5W), 6A6 (~3.5W) – 300B较全面,较容易搞出好声,
单输出小一倍,对音箱的要求较高,最好>95dB. ~70% 300B的价钱)


3EL 34, 6CA7, KT77 ,KT66 (pentode)–Triode mode~6W, UL(Pentode mode_8-11w)- 中频胆味相当浓的。。个人认为是pentode胆味极佳的。(EL34~usd 25-35/pair, gold lion KT77~ RM350-400/pair)

4) KT88, KT 90, 6550 (pentode) – triode mode ~8-12w, UL~20w EL34有力水。但中频不如KT77/6CA7够味。

5EL84 – Triode mode ~3w, ul~6w较廉价的入门级小胆~USD10-20),但要把原机身升级300B/2A3/EL34就比较麻烦,输出牛可能要换。

6) 6V6, 6L6 – 中等推动力,算是价廉物美的胆。

71626 – set 0.75w, 类似2A3的 味道,价廉物美但输出实在小了点。。

8) 高压胆 (211, 511, 811, 845, 805 ….) >1000V , 优点是很多能有10-30W 的单端输出,缺点是高压的零件就归很多,
就以电容来说500V 1000V便宜近半,而且输出牛要求(primary impedance 较高)所以制作费比300B要高几倍。。。


96C331626等等- 冷门胆,少人用,但不代表不好声,冷门胆的好处是能用便宜的价格买到很不错的NOS,但要花心思,花时间去调查,testing, try & error真正了解胆的人就能低价格,找到好的冷门胆又作出好声来。老实说那些热门胆很多时候不值那个价钱,但我们又不够厉害去找到超值胆来代替所以明知被砍还是甘愿捱刀。

以上的胆若以PUSH PULL来推,输出可增加2-3倍,但胆味会减少,2nd Harmonic distortion 也会减少 (2nd HD相传是音乐舒服感的重要因素)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11-11-2009 03:1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胆!胆!胆!胆!

因为我个人特别喜欢但的那种味道尤其是单端,但又不像花太多工夫在找适合的音箱,所以300B 是适合的选择因为:
1)WORKING VOLTAGE < 500V (零件价格还可接受)
2)我碰巧以2A3的价格买到一些300B, 算很值得的交易。
3)~6-8W 对我所听的音乐来和91dB的音箱来说是足够啦。
4)以后就算想玩2A3,45KT 77, 6550 单端也不是问题,也不必大换血,除了几粒电阻需要换,其他的都可保留。

如果找不到便宜的300B, 那么我会暂时用GOLD LION KT77作单端,以后再升级300B, 反正线路大同小异,零件保刮输出牛都可以用回。不过要切记,单端输出牛及推挽输出牛是不能混用的。

不谈个别model的胆,只谈胆的brand的音质取向的话,以下是我对他们的一些概念(大多数以NOS为标准,但不同MODEL及用在不同机也有些差异,所以我说的不一定对, 只能作参考)。

1
Tungsol – 细腻, smooth, good resolution, 通透,轻快,但不是强而有力型,低音不是很沉,声底不算厚。 (用过/听过5687 2C51, 6CA7, KT88)
2
GE - 温柔,softtungsol厚声一点点,但较蒙/比TS粗慥 。(用过/听过
12ax7, 12au7, 5687, 5670)
3) RCA -
相当有音乐感,温暖和舒服的声音(用过/听过1626
5az3...)
4) Mullard -
很有音乐感,淳厚。。。很舒服。。。

5
gold lion - 很有汁水(juicy), 用她听女声很过瘾 (听过KT77)
6) JJ -
相当有力水,不过有点粗,音乐感普通。。(用过/听过300B, 12A series)

7) EH – 速度慢快,但粗慥,缺乏音乐感, gold pin 比较细腻,顺。
个人经验:一般的WESTERN MADE NOS胆的品资相差不远,只不过声音取向不同,但一般会比入门级的EH&中国胆好,中国普通等级的胆一般噪音较高。。。

NOS胆,又能负担得起的,我个人较喜欢 Mullard,接着是 RCA, TUNGSOL, BENDIX, GE。至于telefunken & GEC等被炒高高的胆我就兴趣不大除非价钱跟mullard一般,不然我宁愿把钱花在其他的如电容/OPT上。
新胆,目前对 gold lion 蛮有好感,不过他只出五极管。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5-11-2009 09:3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端电路
这里只谈我喜欢也比较了解的单端短路,
来来去去只有几个:

1)三极管一级放大或二级放大
2)三极管放大+SRPP推动
3)五极管推动
4)三极/五极管+interstage transformer推动
5)一级放大+ cathode follower
6)Direct couple

好的interstage蛮贵的(相等于OPT的价格), 不好的干脆别用, direct couple 需要用到较高的电压(只适合2A3, 1626)。所以普篇上1235较常被新手使用。

常用的推动胆driver)有6SN7, 6SL7, 5687, 12AU7等等。每个线路都有其优点与缺点,只要勤劳上网就可找到不少资料所以不是我讨论的重点。基本上若用他人常用的推动胆如6SN7, 6SL7, 5687不容易出错但也动态上不一定能达到要求。

在这里主要想讨论的是driver的推动力,推动力好,动态的表现通常会跟着改进。

理论上,输出胆对推动胆的基本要求是:推动胆的电流供量要足够,换言之,就是推动胆的电流量越高越好,还有就是屏阻和输出抗阻越低越好。基本上cathode follwer的输出抗阻最低,接着是SRPP至于 common cathode/AF基本上输出抗阻较高,但它的声线却有很多人喜欢。

如果撇开音质不谈,只谈推动力,5687 (屏阻~2-3k, 电流量~10-30ma, SRPP~100R输出抗阻)比 6SN7 (屏阻~6-7k, 电流量~10-30ma) 有更佳的推动力。这可能就是为何Kondo AN, UK AN喜欢用5687作推动胆,也喜欢用SRPP & CF的设计在推动管上AN KIT1, 300B SE, 211SE)。虽然他们的noise 很低,还是有很多人不喜欢SRPP & CF这类有回馈电路(feedback)。我个人就不太喜欢CF, 觉得他低音 & 动态不足, 虽然中,高音迷人,SRPP我还可以接受她带点雾气的音质)。这里就是Kondo San厉害的地方,我猜想他的银线和银牛可能就是其中一个重点,银线的快,准,清晰度和力度刚好修补了SRPP/CF的弱点。

可惜的是,市面上达到以上标准的小讯号胆不多,高价的WE437A (~900R, 电流量~30ma, 输出抗阻~270R USD100/pcs)就是出色的推动管,不但贵而且不容易找。基于以上的要求,就有人尝试用输出胆如2A3 (屏阻~800R, 电流量~50ma, 输出抗阻~2.5k) 300B 来作推动输出胆,这个方法基本上比用 6SN7, 5687等效果佳,不过成本就相当高,不cost effective. 在这个价钱,可以用很不错的interstage transformer了。

退而求次,就有人用尝试用四/五极输出管如6L6, EL34, 6F6等来推动,这类管的电流输出绝对足够不过一般上屏阻和输出抗阻会比三极管要高。无论如何,他们的推动力基本上比很多小胆强,所以能达到较大的动态(也有人说,声音较粗)。推动胆的性格会反映在输出胆上,每种胆在不同的频率都有其强项和弱点并不全面,所以要搭配得当。

我也正在探讨这个方法,不过较倾向于采用不贵,性格不强烈的输出胆来当推动胆,这样比较cost effective.又能保有
输出管的味道。希望有经验个高手可以助小弟一把,给于一些指点。。。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6-11-2009 12: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门胆:
以下是中国一些DIYer所推荐及给于评语的冷门胆, 不想玩热门胆的可做参考。 我也没玩过, 有机会也要试试。
他们认为300B,2A3是被过度炒高的入门胆。

832A-销魂夺魄 ------------------us 10.00. Twin beam power tube
6V6
6P6P-高山流水
6360
FU-17)爱不释手------------------------------ us 17.00 Nos
6BQ5
6P14-淑质英才
829B
FU-29-味胜醍醐 (3E29) us 17.95. Twin beam power tube
EL81-
曲尽其妙------------------------------ (6cj6,cv2721) us 17.95
6336A-
名不虚传-------------------------------------- us 60.00 NOS.
807
FU-7-有口皆碑------------ Beam power amplifier us 25.00
FD422-
出类拔萃
FU46-
百听不厌
FU-50-
超凡脱俗
FU-250F-
金石之
805FU-5-青山不老 ------------------power triode us110.00
FU-13-一鸣惊人----------------(813 ?)
гY-15-
欧洲奇胆
(谢谢fongtoy的补充)


胆:
虽然说但可以在有钱后才换好的,但是把握机缘却是很重要的。因为胆是旧时代的产品,有时可遇不可求。虽然说有些热门胆还是有出新的,
但是新胆很多时候不比旧胆好及耐。生产胆的巅峰期已经过去,巅峰期说出产的胆品质一般较好因为那时候竞争激烈,
何况那时是二战时期,胆很多时候会用在军事上,所以要求蛮高的。所以有时碰到运气遇到一些价钱合理的new old stock (NOS) 就要下手不然鸭子会飞掉。


我就试过让鸭子跑掉的事而且是算是我自己的错误吧,多嘴,
发现宝还假大方的跟人分享。。。


故事是这样的:我以前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买了一粒胆,很冷门的牌子,后来被我发现原来他是BENDIX的前身REDBANK的,
就问supplier还有多少粒,他说还有六粒。
想到从美国运货,要有足够的量才值的就没马上订货。更傻的事就是在网上分享这个发现,
几天后想再订货时被告知,
被扫空了。。。所以发现“宝”要拿了才来跟人分享。。。

现在市面上就算是冷门胆也很难见到telefunken, Mullard NOS等踪影,都被高手在十多二十年前扫得起七八八八了。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的NOS主要是GE, Tungsol, RCA, Sylvania。。。
相信在十多年后也可能变成了罕见胆。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16-11-2009 10:2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IY胆机材料的考量

A)
如果是DIY一部胆机。。。 那么开始的重点/BUDGET应是放在 output transformer OPT,其次是power transformer因为不想以后浪费钱去UPGRADE他。所以要选你有能力买的最好的牛!而且这些都是寿命长的component. 接着才是电源电容(这些都能用回),小讯号胆等等。
耦合电容, 除非你很肯定知道自己要用什么电容 不然就先用最便宜(几块钱)的MKP,别浪费钱买中中的然后又换去贵的, 那你那中中的要拿来做什么?况且在新机还没diy出来,你根本不懂她真正出来的声线。。。 所以不知哪个coupling cap 最适合。。 。调音的东西, 等声音出来后才慢慢搞。首要高定的是噪音, 适合的工作屏压等。
至于胆,虽然他的影响很大但它是寿命相对较短的,。。。 开始没钱时可用low cost输出胆, 小讯号胆可买比较好又已经知道声底的,以后有钱了才换好的输出和整流胆, 那时旧胆的寿命也差不多到了。。。所以不会浪费。
DIY
要省钱就要避免在同一个COMPONENT上花多次的钱。。。

个人认为OPT是胆机最重要的部分,高品质的输出牛比任何的补品级电容等都重要。所以尽可能用好的, 若能用到TANGO, TAMURAHASHIMOTO(日本)或LUNDAHL(瑞典) 当然是最好, 不然SAC SILK(泰国), JAMES(台湾)也ok,最差也要HAMMOND (加拿大)。至于中国的DABURU听说不错但没试过,也没机会没过所以不敢说。好的OPT一般上是有经验的师傅手工绕的,所以重点不只是用料而已。HASHIMOTO就很强调手工绕的的技术,他们不喜欢用supermalloy, armophus等的贵材料。
基本上,亚洲出的OPT一般电感较低,中高音较细腻,通透,而西方国家的电感较高,较注重低音,所以一般会有点蒙但不能一概而论。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18-11-2009 04: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IY 常所面对的问题

DIY音响其实不太难,只要照着路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真正花很多时间的地方在于噪音的控制和调音方面。

噪音 - 这是diy者常面对的问题。。。也是很多人不敢diy的原因之一。它可以是接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是power filtrationinterferenceac filament的问题。。。在器材方面,接地点很重要,对DIYER来说绝对是一个挑战。。。一般的接法是一点接地.

很多人认为DIY机都会有噪音,而且一定比厂机高。事实可证明胆机做得好,其噪音可以很低,比做得差的石机更静。那天我拿着我的DIY胆机到一个用Fullrange speaker的朋友家试机,开机前他就认定DIY机会有噪音问题,但当声音出来后他下一跳,耳朵贴到单元上也听不到噪音而且~1.4W有那种声量也是他感到惊讶的。

以下是比较长见的噪音状况作和我的做法,通常可解决但也有解决不了的情况。

1)中等音量的Di di /eee…ee- 高低单元同时都有这个声音:
agrounding问题à检查接地或换接地点。
b) ac filament àfilter resistor/cap, hum pot 或换去DC filament.

2)大音量的Di di /eee…ee而只发生在胆前级用在某些的石后级上à matching problem.


3)低音Woofer low frequency hum (Ng..Ng..Ng) à电源滤波电容不足à提高电容量。

4) 声音出来会震动/双重音à
a) tube working voltage
à调整工作Voltage & 电流
b) power filtering不足à加一个filter stage/ increase cap or both

5)声音不稳,又高又低的à voltage not stableà加大电容量。

6)其他的如电源部分太靠近signal circuit,焊接不好或shielding不足也可以制造噪音。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6-11-2009 10:5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IY的走线和风格:
个人认为,DIYERDesigner + Electronics engineer + acoustic engineer + artist的结合。但每个DIYER在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不一样,有的较注重外观,所以产品很美观,内部走线很有条理。
但有些人较注重音质,所以采取最短的走线及很多的shielding. 这种不同的作风就算采用同一个线路和材料,出来的作品肯定有所不同。好像PASSLAB/QUAD的那种四四方方的设计就是缩短走线的一种方式。


很羡慕那些把零件排的美美的的DIYER, 但是我自认识做不到那样的产品,因为我喜欢短线,尤其是point to point.

我喜欢的做法:
1)signal 电路跟电源电路尽量远离。中间可用铝/铜板隔离。
2)可以的话, 就用零件的脚来做point to point connection.
3)Signal path 的接线尽量用银线。
4)地线用粗single core铜线。
5)一点接地在机壳上。
6)机壳用铝或铜板。
7)线材用铝箔包着。
8)走线可短则短但外观不能太难看。   
9)电源 采用DUAL MONO, 左右声道各有自己的滤波电路。
10)有重量的零件如电源牛,输出牛,CHOKE等要分布以便重心可也在中间 (这是相当头疼的问题因为要考虑到跟signal path分开,美观, 短接线等问题。)
11) Filament AC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6-11-2009 01: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替代胆
这个时代,
很多热门胆都被炒得高高的,所以有时候要省钱或找更好的就要花多点时间做功课,找替代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式。


1)spec pin out 一样,可直接 plug & play 的。譬如说 396A = 2C51 = 5670 =6385(军用级), 6922= 6DJ8

2)premium version/军用级, pin out 一样, spec 可能有点不同,电流量可能较大, 通常用双层米mica support (防震度较高)。譬如5692 for 6SN7, 6900 for 56875814/A for 12AU7GE 5star.

以上两种方法很多人都懂,网上也容易找到资料,而且使用方便,可直接使用,所以价钱相差不远。

3)找灯丝不同,spec一样的,譬如 6A3 (6.3v filament) 替代 2A3 (2.5v), 7DJ8替代6J8), 通常这种替代
胆较便宜因为作内部调整(换灯丝电压)但不是人人敢做机会做, diyer就有这个优势。


4)premium version, pin out 一样,但这种胆号很少人懂,而且胆上没注明brand, 只有行家的才懂,譬如说5687就有一种tungsol制作的premium胆,胆上没有brand, 也不用5687这个字眼。而且还使用双mica spacer support, 音质比普通的tungsol 5687single mica spacer都好,但只有行家才能一眼认出它是tungsol做的。而且上网也找不到资料。这种胆,就有机会以便宜价购得,因为没多少人识货。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18-11-2009 04:5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9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有什么Tube 的Phono preamp 可以介绍吗??
其实我很喜欢DIY。。但没DIY过胆机。。。
1。省钱
2。学到东西
3。满足感

但过程刺激又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9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谢谢分享。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9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胆机大部分需要高压,不太适合初学者。

sss333兄可以来些IC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09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eolabs 的帖子

他应该没兴趣玩 IC ...

他已经不人间烟火了 ....


看破红尘...放去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09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kwen 的帖子

我倒觉得diy是花钱多过省钱。。。而且你会不知觉的越买越多零件。。因为个别的零件从数十元到百多两百元,不算大数目却会积少成多。。。听过把青蛙放在冷水里慢慢煮的故事吗?就是那样

PHONO PREAMP蛮多人喜欢MARANTZ M7, MALTISE等的,OCTAVE也有卖空电版(~RM30-50)depend model.
我本身比较喜欢搭棚, 感觉上噪音比较容易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09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eolabs 的帖子

老大, ic & 石机我虽不至于白痴但接近无知
看到那样多的零件就眼花缭乱了,而且不太可能可以搭棚, 所以真的要diy就要找ready made的电板,不同上家出的电板在grounding, noise上的处理 都不一样。。 零件太多要买得齐不容易,很多时候要大批买或较容易,所以又要搞团购。。。越想越麻烦, 越头疼。。。 最重要的是我喜欢胆的味道,又喜欢晚上她的灯泡的美感, 我对动态, 瞬间反应要求不高。。。石机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还是学KONDO SAN, 在自己的工作坊埋头玩“蛋“好了!

石机找MITKEY好了, 不过他最近好像失踪了。。。

胆虽然高压~300-500V, 但dc 300-400v, <300mA (小电流)所以还好啦,何况这里泡的都是勇士, 因该没问题。。。
不过怪兽兄 就不必diy胆机了, 反正他老爸胆机多的是, 以后都是他的。。。

[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30-10-2009 12: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0-2009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ss333 的帖子

新帖开张咯!恭喜恭喜!!

非常可惜我现在还不会玩“胆胆”,而且也没听过胆声。还在玩IC和石头。

对,ready made的电板在ground的方面都不理想,设计不当的容易引入噪声。还是自己搭棚+star grounding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09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IC跟晶体都有简单的啊。。
http://hk.myblog.yahoo.com/pillowpaky/article?mid=541
www.keces.com.tw/3_audiodiy/D0708004/D0708004.htm
特别是IC,线路简单本来就是IC的特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09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xwelx64 于 30-10-2009 11:45 AM 发表
IC跟晶体都有简单的啊。。
http://hk.myblog.yahoo.com/pillowpaky/article?mid=541
www.keces.com.tw/3_audiodiy/D0708004/D0708004.htm
特别是IC,线路简单本来就是IC的特权。。


不错不错!我很喜欢那个Mosfet的设计。他的搭棚手法值得我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09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ss333 于 30-10-2009 09:44 AM 发表
我倒觉得diy是花钱多过省钱。。。而且你会不知觉的越买越多零件。。因为个别的零件从数十元到百多两百元,不算大数目却会积少成多。。。听过把青蛙放在冷水里慢慢煮的故事吗?就是那样

PHONO P ...

哈哈哈!!山人自有妙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9-2025 09:03 PM , Processed in 0.15958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