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45|回复: 3

圣正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2-2009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帖主要是针对das贤友之前对于慧解脱阿罗汉的提问,我自己做了一些思考也参考了许多经典,以下比较简略了写了下来。最主要的还是针对大念处经所提出的正定和无学阿罗汉是否具有正定,给予自己的看法。

正定有两种
第一种是世间,有漏,有取,趋向善趣,也就是世间的四禅八定,他是导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并不能导致解脱,而能导致能解脱的是第二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而转向苦边。
这两者到底有何差别请看以下经文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杂阿含七八五经
这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没有四圣谛的无漏思惟相应,圣正定是圆满前七种正道完成时,而获得摧毁无明烦恼的力量。

那么正定是否具有四禅的定力或者类似四禅的力量呢?关键还是在于大念处经所说的正定-四种禅定属于前者还是后者的正定?
还有中阿含法乐比丘尼经所说:

“正念.正定.此二道支圣定聚所摄”

这正定是前者还是后者的正定?是否具有类似四种禅定的力量?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正定,其他七支也有分成两种。这可以参考中部大四十经,下一个帖我会贴上来。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见?诸比丘!我对正见,说二种。诸比丘!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诸比丘!正见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有施,有供养,牺牲,有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也,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有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丘!此是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见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诸比丘!令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为修习圣道结果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支。诸比丘!此等为正见之圣、无漏、出世之道支者也。有人为断邪见,为逮得正见,而彼精进者,即有其正精进。彼有念而断邪见,有念具足正见而住。彼有其正念。如是彼于此等三法随从、随转于正见。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在这里这两种可以称为世俗八正道和圣八正道/八圣道除了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在此佛陀说到了正命之后只是简略的说

然,诸比丘!正见为先行者也。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诸比丘!由正见而起正思惟。由正思惟而起正语,由正语而起正业,由正业而起正命,由正命而起正精进,由正精进而起正念,由正念而起正定...
而正见的内容肯定是与四谛与十二缘起有关。当我们看回去大念处经正定以前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发现佛陀所开示的是圣八正道,最后佛陀还说 诸比丘!实不管任何人,七年,六年间乃至半个月如是修此四念处(四圣谛是法念处的内容)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

然,诸比丘!正见者何耶?
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诸比丘!此名为正见。...

那么回到头来,佛陀在大念处经所说的正定是世俗的四种色界禅定还是指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正定。如果是那么肯定的圣正定是拥有类似四种禅定力量的。

最后补充一些比较属于间接性支持以上的说法的经文。无学阿罗成就十证法,有学成就八支。

云何十证法。谓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九>

然,诸比丘!正见为先行者也。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诸比丘!由正见而起正思惟。由正思惟而起正语,由正语而起正业,由正业而起正命,由正命而起正精进,由正精进而起正念,由正念而起正定,由正定而起正智,曲正智而起正解脱。
诸比丘!如是有八支具足之学、道迹,有十支具足之阿罗汉。
<中部大四十经>

当一位无学阿罗汉达到解脱并且宣称说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时候那就是成就正智与正解脱,然而正智和正解脱正是从正定而来。
《杂阿含七五0经》:

“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工作刚刚回来,写到这里明天还要工作,如果有想到其它的在做补充。愿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能够让我成就更高的禅定,神通,观智,道与果。sadhu!sadhu!sadhu!
恳请诸有学者指正与讨论

[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3-2-2009 03:0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2-2009 03: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部 大四十经

第一一七 大四十经


  北传汉译 中阿含一八九、圣道经(大正藏一,七三五页。)

   本经无学之十法为八正道和正知、正解脱,以述正定为中心,为其方便之前七正道,正定为结果而说正智、正解脱。如第一之正见时,有正见、依正见而邪见灭、恶不善法随灭、善法起之四门,同样,其他之九法亦各有四门,十法即有四十法门,而成为经名。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彼诸比丘白世尊:‘世尊!’世尊乃如是曰:‘诸比丘!当为汝等说圣正定之方便及共资助。谛听,善思念之,当说之。’彼等诸比丘白世尊:‘如是,世尊。’世尊乃如是曰:‘然者,诸比丘!如何是方便及共资助圣正定?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诸比丘!由此等七支,可令资助其心一境性。诸比丘!此称共圣正定之方便,共名为资助。

   然,诸比丘!须先行正见。诸比丘!如何须先行正见?须了知邪见是耶见,须了知正见是正见,于彼有其正见。然而,诸比丘!如何为邪见?无施,无供养,无牺牲,无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无诸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丘!此为邪见。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见?诸比丘!我对正见,说二种。诸比丘!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诸比丘!正见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有施,有供养,牺牲,有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也,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有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丘!此是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见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诸比丘!令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为修习圣道结果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支。诸比丘!此等为正见之圣、无漏、出世之道支者也。有人为断邪见,为逮得正见,而彼精进者,即有其正精进。彼有念而断邪见,有念具足正见而住。彼有其正念。如是彼于此等三法随从、随转于正见。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然,诸比丘!正见为先行,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邪思惟了知是耶思惟,正思惟了知是正思惟,彼有其正见。然而,诸比丘!如何为邪思惟?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诸比丘!此等为邪思惟。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思惟?诸比丘!对正思惟,我亦说二种。诸比丘!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诸比丘!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出离思惟、无嗔思惟、无害思惟,诸比丘!此等是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而,诸比丘!如何为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诸比丘!以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结果之思择、思惟、专注、细专注、心之专精、语行,诸比丘!此等为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彼为断邪思惟,为获得正思惟而精进。彼有其正精进。彼有念而断邪思惟,有念成就正思惟而住。彼有其正念,如足于彼有此等之三法,随从、随转于正思惟,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然,诸比丘!正见是先行者,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者?邪语了知是邪语,正语了知是正语也。彼有其正见。诸比丘!如何为邪语?虚诳语、离间语、粗语、杂秽语,诸比丘!此等为邪语。诸比丘!如何为正语?诸比丘!正语,我亦说二种。诸比丘!正语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诸比丘!正语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

   然,诸比丘!如何正语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因为远离虚诳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诸比丘!此等为正语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而,诸比丘!如何为正语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诸比丘!成就彼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为修习圣道结果之四种语恶行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丘!此等为正语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彼为断邪语,为获得正语而精进。彼有其正精进。彼有念而断邪语,有念成就正语而住。彼有其正念,如是彼有此等之三法,随从、随转于正语,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然,诸比丘!正见为先行者也。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者?了知邪业为邪业,了知正业为正业也。彼有其正见。诸比丘!如何为邪业?于杀生,不与取,受欲之邪行,诸比丘!此等为邪行也。诸比丘!如何为正业?诸比丘!正业,我亦说二种。诸比丘!正业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诸比丘!正业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业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诸比丘!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于爱欲远离邪行,诸比丘!此等为正业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也。诸比丘!如何为正业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诸比丘!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之结果,三种身恶行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丘!此等为正业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彼为断业行,为成就正业而精进。彼有其精进。彼有念而断邪业,有念成就正业而住。彼有其正念。如是彼有此等之三法,随从、随转于正业,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然,诸比丘!正见为先行者。而,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者?邪命了知是邪命,正命了知是正命也。彼有其正见。诸比丘!如何为邪命?以欺骗、饶说、占相、骗诈、利之热求,诸比丘!此等为邪命。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命?诸比丘!正命,我亦说二种。诸比丘!正命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诸比丘!正命之之圣、无漏而有道支。

   然,诸比丘!如何为正命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于此,诸比丘!有圣弟子断邪命,正命以养命。于此,诸比丘!有正命有漏而福分、有持依果者。诸比丘!如何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诸比丘!成就彼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之结果,邪命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丘!此等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彼为断邪命,为成就正命而精进。彼有其正精进。彼有念而断邪命,有念成就正命而住。彼有其正命。如是彼有此等三法,随从、随转正命,谓:正见、精进、正命。

   然,诸比丘!正见为先行者也。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诸比丘!由正见而起正思惟。由正思惟而起正语,由正语而起正业,由正业而起正命,由正命而起正精进,由正精进而起正念,由正念而起正定,由正定而起正智,曲正智而起正解脱。
   诸比丘!如是有八支具足之学、道迹,有十支具足之阿罗汉。

   然,诸比丘!正见为行者也。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者?诸比丘!于正见之前邪见灭。如是彼缘邪见而起之种种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见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苦法。诸比丘!于正思惟之前邪思惟灭。如是彼缘邪思惟而起种种之恶、不善法,彼灭此等;缘正思惟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于正语之前邪语灭。如是彼缘邪语而起种种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语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正业之前邪业灭。如是彼缘邪业而起种种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业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正命之前邪命灭。如是彼缘邪命而起种种之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命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正精进正前邪精进灭;如是彼缘邪精进而起种种之恶、不善之法,彼灭此等;而缘正精进以至修习之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正念之前邪念灭。

   如是彼缘邪念而起种种之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念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正定之前邪定灭。如是彼缘邪定而起种种之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定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正智之前邪智灭。如是彼缘邪智而起种种之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智以至修习之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正解脱之前邪解脱灭。如是彼缘邪解脱而起种种之恶、不善法,彼灭此等;而缘正解脱以至修习偏满种种之善法。诸比丘!如是有二十善分、二十不善分。令转大四十法门。而且无由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乃至世界之任何者而转。

   诸比丘!若或有沙门、或婆罗门,认为应诽难、诽议此四十法门者,于现世应令至非难彼之十具法之说、随说。若非难尊者正见者,而有邪见之沙门、婆罗门,由彼等应恭敬尊者,由彼等应尊重尊者。若非难尊者正思惟者,而有邪思惟之沙门、婆罗门,由彼等应恭敬尊者,由彼等应尊重尊者。若非难尊者正语者,而……尊重。若非难尊者正业……尊重。若……正命……尊重。若……正精进……尊重。若……正念……尊重。若……正定……尊重。若……正智……尊重。若非难尊者正解脱者,而彼有邪解脱诸沙门、婆罗门,由彼等应恭敬尊者,由彼等应尊重尊者。诸比丘!彼若有沙门、或婆罗门,认为应诽难、诽议此大四十法门者,于现世,彼应至诽难此等十具法之说、随说。诸比丘!虽彼之诸奥伽罗(住人)越沙般若及无因论者、无作论者、虚无论者,彼等尚不认为可诽难、诽议大四十法门。所以者何?是怖畏难责、忿怒、攻击。’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彼等诸比丘,随喜世尊之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9 07: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的净化,心的漏尽依赖于定力

诸比丘!我说:依止于初静虑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二静虑而诸
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三静虑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第四静虑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空无边处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识无边处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无所有处而诸漏尽。诸比丘!我说:依止于非想非非想处而诸漏尽
。(增支部9:36)

心的漏尽是依赖于定力,而佛陀所说的定力的范围皆是从初禅开始到非想处定。过后观五蕴的色类、受类、想类、行类、识类它们的无常、是苦、是病、是疮、是刺、是痛、是疾、是他、是灭坏、是空、是无我。然后心逐渐放下,心导向不死界谓一切行之寂灭、一切依之定弃、渴爱之尽、离欲、灭尽、涅盘。如果不得诸漏便随其法爱、法喜而断五下分结,证得三果死后生色界天,在彼处般涅槃。

而上面所引用的经文恰恰反应了有正定才有正智和正解脱这个事实。

“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杂阿含七五0经)

在增支部4:41经就有谈到定力的四种发展,而第四种正是依赖定得漏尽

诸比丘!又,云何有修定……能得漏尽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住观五取蕴之生灭,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如是行,如是行之集,如是行之灭;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诸比丘!有修定,修之,若多所作,名能得漏尽。诸比丘!此等是四种之修定。
(增支部4:41)

[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5-4-2009 05:3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9 08: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善哉!
建议,经文字体可以用粗黑或其他方式处理,以易于看出经文与你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5-2024 09:52 PM , Processed in 0.06267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