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稱「掃把星」的彗星是太陽系中,環繞太陽公轉的冰雪球,當逐漸靠近太陽時,會受到太陽光與熱的影響而使表面物質蒸發形成彗髮與彗尾;愈靠近太陽,彗髮愈寬、彗尾愈長。
鹿林彗星是在2007年7月11日,由 台 湾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鹿林巡天計畫(Lulin Sky Survey, LUSS)觀測助理林啟生與 中 国廣州中山大學葉泉志,使用鹿林天文台41公分望遠鏡共同發現;後經由美國天文學家詹姆士•楊確認為彗星。並以發現的天文台為其命名為 鹿林(Comet Lulin),編號為C/2007 N3。
鹿林彗星軌道特性顯示它是來自太陽系外圍歐特雲區的極長週期彗星,繞太陽公轉一圈長達2850萬年;換言之,鹿林彗星上一次來到太陽系內側時,當時 地球上才剛要演化出人類與猿猴類的共同祖先—埃及猿,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冠才剛開始形成,地球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才正要從板塊互撞的造山運動中向上隆 起成山,而臺灣則還深埋在海底呢!
目 前 及2月上旬 在 马 来 西 亚是鹿林彗星不錯的觀測時機,鹿林彗星1月的位置在天秤座緩慢向西移動,2月會加速經過室女座,2月下旬進入獅子座 內。此時彗星光度預估約為+6等以內,於凌晨01:50前後自東南東方升起,在少光害地區可 利用小型望遠鏡直接觀看。
2月17-18日起及2月下旬為 马 来 西 亚最佳觀測時段,依據國際小行星中心的預測資料,2009年2月24日將離地最近(0.412AU),在獅子座附近出現,亮度約六等。當2月下旬夜間天氣晴朗時,於少光害地區有機會以肉眼直視之,都市受光害影響地區亦可藉由 望遠鏡觀看。3月份鹿林彗星日沒後見於東方低空,仰角高度逐日提高。
鹿林彗星 的週期超過2850萬年,若不把握這次機會, 我 们有生之年將無法再次目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