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o1j2m3

阿姜稣美多 - 四圣谛 第二圣谛 PART 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1-2009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31-1-2009 02:39 PM 发表
素兄那么严谨对待他,实在是他三生修来的福分。

可惜啊!人家的个人感悟(或说悟道 )比你更“深”,恐怕你是没这福分了。


混各地论坛多年,什么“圣人”没有见过?他不是第一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9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愚见,楼主的备注好像有点把本来简单的事物复杂化。

阿姜稣美多 - 四圣谛,之前已看过了,个人觉得不会太难理解。
因为原文是英语的,翻译者也应该已以最浅白易懂的文句表达。

假如换成读书报告,或大家一起读这书,然后再分享读后感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善于批评人的人,自己的缺点反而暴露无遗。

可笑的是,一味的喜欢批评别人的言行、思想那里出错,自己却毫无发现自己的不是。

这正好给机会让我慢心得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4:16 PM 发表
一些善于批评人的人,自己的缺点反而暴露无遗。

可笑的是,一味的喜欢批评别人的言行、思想那里出错,自己却毫无发现自己的不是。

这正好给机会让我慢心得到成长。


哈哈。。。好像有我份咧!(我第一个对号入座)

但是在这之前,你先回答我这个问题,我批评、他批评和你批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在哪里?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31-1-2009 05:1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9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山野草夫 的帖子

偶尔也会那样,不过,实际上生活里的例子却不常见,所以很多人都把苦集灭道当作比丘学习的。也不能够用佛教的术语去述说,这真的有点难。没有生活里的例子,人也许能明白,但是却在日常生活里又无从下手。这也是很难。

喝喝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31-1-2009 05:07 PM 发表


哈哈。。。好像有我份咧!(我第一个对号入座)

但是在这之前,你先回答我这个问题,我批评、他批评和你批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在哪里?

别那么为难我,我只是以事论事,不是故意冒犯的。。。如有冒犯,可以原谅我吗?

夸大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错误视若无睹是很自然的现象。一般人容易指责别人,这世界上没有人不被谴责的,人们甚至批评国王,即使是佛陀,也被人指责。被心胸狭窄的人责骂不要紧,只有智者的谴责才算是真正的谴责,也只有智者的赞誉才算是真正的赞誉。

[ 本帖最后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7:4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1-2009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4:16 PM 发表
一些善于批评人的人,自己的缺点反而暴露无遗。

可笑的是,一味的喜欢批评别人的言行、思想那里出错,自己却毫无发现自己的不是。

这正好给机会让我慢心得到成长。


四聖諦。。。四聖諦。。。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哪裡有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在哪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1-1-2009 07:43 PM 发表


四聖諦。。。四聖諦。。。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哪裡有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在哪裡。。。


佛陀已经指出来来,能不能到达就看你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9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7:48 PM 发表

佛陀已经指出来来,能不能到达就看你的能力。


問題出在我們要一起看到,而不是你看你的,我看我的。。。你說對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1-1-2009 07:51 PM 发表


問題出在我們要一起看到,而不是你看你的,我看我的。。。你說對嗎?

每个人眼睛的度数都不同,有些人看得清楚,有的模糊不清。所以大家所看到的自然有点分别,所以各自都有不同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7:57 PM 发表

每个人眼睛的度数都不同,有些人看得清楚,有的模糊不清。所以大家所看到的自然有点分别,所以各自都有不同的观点。


就是因為如此,佛陀才要普渡眾生嘛。。。大平等。。。大平等。。。苦集滅道裡有大平等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9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山野草夫 的帖子

请你喝茶,读后感。。。其实每一段都有感。
这很难说。

比如,小弟见过很多人也对自己说这就是“生气”,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去接受“生气”,也很难从反观和内观中去发现“生气“的本来面目。所以,观想中发现的都是各种想法。这要怎么去发现“生气“的本来面目呢?那就必须在生气的时候,进行反观和内观的交替,专注在生气,暂时在一瞬间脱离所有的想法,然后持久地专注在生气上,半个小时左右。所以,小弟就只好在每一段强调:复杂和单纯,习惯和改变,还有生活里亲自经历的小例子。这就是苦集灭道中,非常生活化的一个过程,包括一些不经意的行为上的改变,也能够让内心的习惯性反应解除。这确实很难分享。不如小弟和你分享一些感受,你尝试去理解看看:

“生气“的本来面目,其实不是任何的想法,而是一团热量,在身体里燃烧。“生气“里面是没有任何的内容存在的,我们可以说“生气”是空的。但是,我们的身体和意识却会很不舒服,也会感觉焦虑,却也会有膨胀和满满的感觉,也可以说是有的。如果要让这一团热量消失,却必须经由身体排出。但是,那排出却又不能建立在骂人这愚痴的事情上;不骂人不针对人不抵赖在环境上,那不舒服的感觉却又会维持很久。这就是佛陀说的火,也就是燃烧。这就是小弟不再生气的原因。但是,如果没有办法把复杂的想法放下,不只是无法认知“生气”,也会误以为想法就是“生气“的来源。曾经听过,去学禅坐和内观的佛教朋友说过一件事,每一次禅坐过后,法师就会就会问:“你看到自己了吗?”我的朋友说,他们有很多答案:“心脏,心,血液,呼吸。。。”,我只能够对朋友说:“去想想,谁看着心脏,谁看着心,谁看着血液,谁看着呼吸。。。谁又在观想“,那东西就是“我“的本来面目,你能够说那是空,你也能够说那是有,你无法从前面认知“我“的本来面目,也无法从反方向认知“我“的本来面目。所以,能够进入内观,其实就已经能够明白“本性”和“我”的本来面目,即使那只不过是观呼吸而已。但是,因为有“我”的想法,而把专注放在想法,就越发觉得复杂,而无法认知“我”的本来面目。所以,把想法在内观里放下,在内观暂时脱离想法,才能够发现一个超然的存在,但是这超然的存在,你却无法用任何事物形容,所以很多的论就说“空空空空空空"和"有有有有有有有”,他们尝试去形容,却被后来的人对有“空”和“有”的想法把他们的论解释得似是而非,就是因为不够单纯。苦集灭道,生活化的过程,却有助于把本来面目看清。这不单单只是在禅坐中短暂的感觉或认知。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31-1-2009 08:3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1-1-2009 07:59 PM 发表


就是因為如此,佛陀才要普渡眾生嘛。。。大平等。。。大平等。。。苦集滅道裡有大平等嗎?

每个依四圣谛人都能解脱,这不是平等?但并不是每一位有幸与佛陀相遇的人都认可佛法。但大阿罗汉们只听闻一半的偈语就确信佛法是究竟正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8:02 PM 发表

每个依四圣谛人都能解脱,这不是平等?但并不是每一位有幸与佛陀相遇的人都认可佛法。但大阿罗汉们只听闻一半的偈语就确信佛法是究竟正法。


如果是平等的話,那每一個人在還沒解脫前都有對有錯咯,對不對?

你看過KALAMA經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1-1-2009 08:06 PM 发表


如果是平等的話,那每一個人在還沒解脫前都有對有錯咯,對不對?

你看過KALAMA經嗎??

只要有“我”存在的一天,内心还是会有对与错的分别。

那部经没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9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o1j2m3 的帖子

读后感:
有一个故事,禅师叫弟子,一生气就钉钉子在板上,弟子从此的脾气就好了很多。这就是生气排出了。之后,把钉子拔掉,木板上都是丑陋的洞。这就是不断排出对于周围的影响。弟子听了,恍然大悟,从此学习不再生气。这就是去认知生气,以思惟排遣生气。这时候,再进一步,偶尔在生气的时候,专注并且静止,就能够认清生气的本来面目了。

有些人,就是从思惟或智慧把执著放下,也很多人认为那就是最简单最实际的方式,这其实却也是符合苦集灭道的过程。那是其中一个过程。然而,苦集灭道本身,却不是单独的过程,而是不断重复的过程。你在“生气”的时候,进行苦集灭道,你苦集灭的就是生气。你在“贪欲”的时候,进行苦集灭道,你苦集灭的就是贪欲。直到,你能够完全的认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为止。这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过,开始的时候,却很容易在“认知”的过程中迷失。

苦集灭是过程,道就是苦集灭的结果,这结果就会表现在八正道上。这是完全符合“六祖坛经“对于功德的描述。北传和南传的各种论,都可以在最简单的苦集灭道中看得清楚。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31-1-2009 08: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9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8:10 PM 发表

只要有“我”存在的一天,内心还是会有对与错的分别。

那部经没看过。。。


你還需要那個「我」來解脫的。。。

找了很久。。。終於找到KALAMA經給你看。。。。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70921&page=1#pid58100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1-1-2009 08:19 PM 发表


你還需要那個「我」來解脫的。。。

找了很久。。。終於找到KALAMA經給你看。。。。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270921&page=1#pid5810064

善哉!善哉!

曾经有人问佛陀:“有我吗?”和“没有我吗?”
人人以为佛陀会回答“无我”,但佛陀保持沉默。佛陀应该是不想那外道违反《羯腊摩经》,陷入常见和断见。

佛陀有时候也是有解释“无我”,但是在适合的时机、人物,而且效果是那人即刻能够得到四果。对于之前执于“有我”常见的人,佛陀如果意识到宣说“无我”的反而徒增那人的困惑。佛陀宁愿不说。

很多人时不时都引用“无我”。但他们都不知道这样会使到某人增加困惑,央或是解开无明。能够解开别人的无明还好,增加别人的困惑岂不是无意中造业了,这或许是佛与众生的差别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harani 于 31-1-2009 08:38 PM 发表
善哉!善哉!

曾经有人问佛陀:“有我吗?”和“没有我吗?”
人人以为佛陀会回答“无我”,但佛陀保持沉默。佛陀应该是不想那外道违反《羯腊摩经》,陷入常见和断见。

佛陀有时候也是有解释“无我”,但是在适合的时机、人物,而且效果是那人即刻能够得到四果。对于之前执于“有我”常见的人,佛陀如果意识到宣说“无我”的反而徒增那人的困惑。佛陀宁愿不说。

很多人时不时都引用“无我”。但他们都不知道这样会使到某人增加困惑,央或是解开无明。能够解开别人的无明还好,增加别人的困惑岂不是无意中造业了,这或许是佛与众生的差别之一。


對佛法都要KALAMA了,何況對自己或別人的悟境,你說對嗎?我想樓主也認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31-1-2009 08:41 PM 发表


對佛法都要KALAMA了,何況對自己或別人的悟境,你說對嗎?我想樓主也認同吧?

所以,某些理想的佛陀观,认为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看法,是有些距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5-2024 03:03 PM , Processed in 0.05947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