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nnie6338

请关帖 谢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2-2008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annie6338 的帖子

佛教不是自己顾自己,而是不让别人令你起了烦恼。
当时候,也许你可以建议,或在另一个活动开始前建议。
因为,如果你起烦恼,他也起烦恼,就没有和谐也没有互相学习不起烦恼的机会了。

那么我们何必去当义工呢?当义工是学习付出,减少自己的自私的观念。
当义工是否应该找个比较好的师父跟随呢?应该是有问题就问,有事请就规劝,也可以向别的师父请教。

不过,我们不能说,他们一定要接受我们的建议。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不同的学习,甚至于不同的环境成长,所以可以建议以增长福田,别坚持而让争执发生,那反而损害了福田。

互勉了。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28-12-2008 08: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2-2008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师父说过,依法不依人。。
即使法师做的某些事情是我们无法认同的,我们也不应该去批评。。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事实是怎样,我们未必了解。。
再来就是,个人造业个人担。。。我们不需去烦恼。。
不知,你是否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8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那么如果那个师父一直在批评另一个师父的不是。可是我们却知道事实,那么应该说出真相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08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新網友 的帖子

这样子就进入了嗔。事实上,佛陀的教育是圆融的,不是叫我们铁石心肠。
所以,小弟才说,“建议”,而不坚持,也说,请教别的师父。
我们不能因为任何事情让别人起烦恼。 当然,初学者起烦恼是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08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annie6338 的帖子

可以规谏那说的。如同,佛经的维摩居士,在家居士也可以实现模范给出家人看,不一定要出家人实现模范给在家人看而已。
当然,若是无法改变什么,何妨专心念佛专心念经。

若有很多烦恼,不妨短消息或问问你附近学佛的。不过,选一个比较少贪嗔痴的,以免我们再起烦恼。

如同宣化上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贪嗔痴,他就可以当你的老师。”

互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08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在家人不适合评论出家人咯。

去当义工,就是去协助有需要协助的人士,至于跟随哪个师父重要吗?
假如是要学习佛法,那才有必要选择适当的师父。

至于说师父A一直在批评师父B的不是,这是他们俩人之间的事情,除非他们要求外人介入,否则还是不要介入好,毕竟局外人怎么说都不比他们俩了解整件事情的因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12-2008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是所谓的空门,非常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08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两位我赞成,其实我们只不过是凡人。我们都是彼此学习,没有什么东西好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2-2008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nie6338 于 28-12-2008 07:17 PM 发表
佛门的东西不是都是十方的吗? 出家修行者不是应该渡人持素吗?

我想针对这两点....
僧团的东西是属于僧团的. 尽管道场是十方所建, 大家也不能吃得理所当然.
在寺内用餐, 我觉得和度人持素没有太大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08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annie6338 的帖子

不同的道场可能有不同的规矩,也可能是沟通不良,最好是先向当事的师父了解情况如何。

寺院虽然是公开的,但也有在家人不适合进入的地方,所以在三宝道场要时时谨慎,了解道场规矩,免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一些小过失而生起退心。

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08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nie6338 于 29-12-2008 09:46 PM 发表
哦。。。开始有点明白了
就是。。不知不闻不听不说不吃。。。。。。对吧?


一点明白不够。
就算给谁去骂,去指责那出家人的不是,也不过是问题的延续罢了。

佛教我们对外解决任何问题,都要尽量做到治标又治本,如果情况或能力不允许,还要看时机去出手。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9-12-2008 10:1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08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nie6338 于 28-12-2008 07:17 PM 发表
这是一个出家修行者的行为吗?                                                                                                                                                                                                                                                                                                                        我真的很惊讶,这是一个出家修行者的行为吗?
事情发生的经过:-
我在一家佛教场所当义工,同时我朋友家背对背而已,经常都用后门进出。
她也和我一样在里面帮忙,她人面广所以就安排她当宣传。
这几天举行法会大家都忙得很。。。因此就建议她不用在家开炉,一家4口在精舍用膳就好了。(1名80多岁的父亲、她、她养女12岁 、1名印尼工人)
当时我和她在办公室里面处理文件,却听到“监院”在骂另一个出家修行者为什么我朋友一家都在精舍用膳。

一个佛门场地不是应该大开方便门?一个修行者不是应该有大爱吗?佛门的东西不是都是十方的吗? 出家修行者不是应该渡人持素吗?
为什么一个修行者会背着骂人?况且她在里面帮忙呀~我们都有广种福田呀~
我了解佛教真的不是很深入。。。。。所以我迷惑了。。。。


因为没有看真正的情况,我接下来的回复都是依你的述说来分析,未必是正确的,只参考参考就好。

首先,基本上,人有两种,一个是跟着规矩走,不会变通;另一个未必跟着规矩走。

我想,那“监院”可能是跟着规矩走的人,另一个被骂的出家人,可能是看情况变通的人。

也许,我是说也许,那场所的规矩是只有出家人才可在精舍用膳。在家人因为不是出家人的身份,就不合礼法了。请想一想看,当十方的人布施钱财给那佛教场所时,他们是布施给出家人,而不是任何一位去那佛教场所在家人。所以,不是出家人身份而在精舍用膳,是有点说不过去,违背了十方的人的意愿。那位“监院”可能就因为这样,而责备另一个出家人的疏忽。 (只是猜测,请别当着是事实来看)

另一方面,也不是说在家人完全不可以在精舍用膳,只要他们对那场所有贡献,并得到出家人的允许,应该还合乎礼法。这就是我所说的变通了。如果那一家4口都有对那场所有贡献,出家人也允许,照理来看,他们在精舍用膳应该是合情和理的。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那位出家人是否有那个资格去允许?还是那位出家人必需先请示那位“监院”或方丈或知事先,要他们也点头后,才可允许那一家四口在精舍用膳?如果那位出家人没有请示过“上头”,就擅自做决定,虽然他慈悲,却也犯了规矩。

如果我没猜错,被骂的应该只是那位出家人,而不包括正在用膳的一家4口。

以上是我大概的猜想,希望能帮到你从另种角度来看东西。

[ 本帖最后由 motion 于 29-12-2008 10: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08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網友 于 29-12-2008 10:35 PM 发表
    
有趣有趣.

原來是不明白我的詞彙.   

我講 "沒有頭腦的" 意思就是 EQ 型的, 有愛心, 有慈悲心, 懂得關懷人, ....  "沒有頭腦的" 對我來說是我發出去最頂級的讚美詞. 被人誤為貶義.

"特別 ...


要讚美别人的话,就应该直接和爽快,这样才有诚意!
不然,学你这般的所谓的赞美,我想我会不知不觉的制造很多敌人了。

老实说,多数人都比较容易批评别人,很难开口去讚美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8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tion 于 29-12-2008 10:33 PM 发表


因为没有看真正的情况,我接下来的回复都是依你的述说来分析,未必是正确的,只参考参考就好。

首先,基本上,人有两种,一个是跟着规矩走,不会变通;另一个未必跟着规矩走。

我想,那“监院”可能是跟着 ...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举多些可能出来参考,不然又会把人引入另一个牛角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8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peggy_str 的帖子

六和敬—是大眾共修的戒條。道場裏,六和敬一條都不能少。

   1. 見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識。在一個團體裏,我們對於修學的理論和方法,一定要有共同的見解,這是大眾共修的基礎。
   2. 戒和同修—遵守規矩。寺院「常住公約」,道場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
   3. 身和同住—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道場的建立是成就每一個共修的份子。
   4. 口和無諍—這是說大家住在一起沒有諍論,真正能夠用功向道。
   5. 意和同悅—這就是平常講的「法喜充滿 」,真正學佛人無論遇到善人或是惡人,順境或逆境,無一不視為是幫助自己消業障、增福慧的助緣,內心喜悅油然而生。
   6. 利和同均—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是什麼身份,在物質享受上決定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8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nie6338 于 29-12-2008 03:33 PM 发表


哦。。。那么以后要去当义工就自己带饭盒咯?

...


不是这样子的. 我觉得既然是要当义工, 就不要有理所当然的心态想到"我来帮你, 你应该给我吃".
一般上, 道场都会为义工的膳食着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08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kevinpss 的帖子

出家并不比在家的优越。
请参考维摩居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8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annie6338 的帖子

任何行为做前三思,不以情绪起念。
学佛不是硬绷绷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8 0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nie6338 于 29-12-2008 09:46 PM 发表
哦。。。开始有点明白了
就是。。不知不闻不听不说不吃。。。。。。对吧?


错了,这叫冷漠无情,不是佛陀的教导。看了下面您可能就比较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

  舍利弗:”世尊!如果比丘要举发他人的过错,心里应该用哪些方法加以调适,才能举发别人的过失?”
  佛陀:“如果比丘能够让自己的心安住于五个条件之下,就可以举发他人的过错。哪五个条件呢?
  一、要有事实根据,不是虚假不实。
  二、适当的时机而不是不合时宜。
  三、有意义而且能产生利益,不是无意义又无利益。
  四、应当用柔软的态度相待而不是粗暴。
  五、应当生起慈心而不是嗔恨。
  舍利弗!比丘具备了这五个条件,就可以举发他人的过错。”

  舍利弗:“世尊!被举发过错的比丘又要用什么方法来自安其心呢?”
  佛陀:“被举发的比丘应当以五个方法来自行心理调适,先仔细想想看,他从哪里看到我的错误?
  一、如果是事实,就不是虚假。
  二、如果是适当的时机,就非不合时宜。
  三、如果是有意义而且能产生利益,就是不是无意义又无利益。
  四、应当用柔软的态度相待而不是粗暴。
  五、应当生起慈心而不是嗔恨。
  舍利弗!被举发的比丘应当具备这五个方法以自安其心。”
-----------------------------------------------------------------------------------------
  经中同时也记载,如果遭受不实举发,一样地举出违反上述五个方法的地方来饶益对方,要求不实的举发者悔改。
  ——摘译自杂阿含497经
--------------------------------------------------------------------------
愿楼主无烦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8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網友 于 29-12-2008 11:41 PM 发表
一股善念, 如果是從上頭 (大德, 師父, 代表權威) 得到的回應是負性的, 那麼, 那個善念就會造成:
從 希望 -> 失望 -> 再盼望 -> 無望 -> 絕望.

那就是枯折鮮花的過程.


.



很发人深省的一句话。我很认同你所表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5-2024 03:14 AM , Processed in 0.06100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