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佐竹

佛教禪定般若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台止觀-如來禪之一

前  言

    天台止觀,定慧具足。「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 [1]。止觀(梵語「奢摩他」 (`Samatha) 「毗缽舍那」 (Vipa`syana) 的譯語,即教觀并宏,統攝一代聖教;具六度而兼修,四悉檀之圓備。止觀法門,依般若而熏修,顯自性清淨心,亦即吾人介爾之心,絕諸對待,無內無外,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具足體相用三大。止觀法門之能修能入,唯具
大悲心者能修能入。以其正修因來果滿,如來清淨自性。天台止觀稱如來禪。究如來藏體性之修之悟,故稱如來禪。 如來,梵語為多陀阿伽陀( Tathagata ),譯言如來。(為佛十號之一)如來禪修持方法,是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等正覺」,這比之直指見性,似為漸法。其實漸頓不異,頓時即頓,漸時即漸,何有議論。故云思量不及,議論不得,而亦應有下手處。

    如來藏因地之重重開發;眾生業識塵勞之漸化漸淨(法華懺文中是以藏教懺法,即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故十地菩薩謂從初地入佛地者是也。惜後世竟以不立文字便誤認為廢棄經典,致使佛教學術荒疏,義理不明,加以時勢因素,正聲寥落,釋門法鼓之未作,瓦斧雷鳴,非自一日事也。考之唐宋而至明季,圭峰(七八O-八四一)、永嘉(六六五-七一三
)、永明(九O四-九七五)、蕅益(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憨山(一五六四-一六二二)、蓮池(一五三五-一六一五)、紫柏(一五四三-一六O三)諸祖諸師,乃至近代諦閑(一八五七-一九三四)、太虛(一八九O-一九四七)、虛雲(一八四O-一九五九)、倓虛(一八七五-一九六三)、印光(一八六一-一九四O)、弘一(一八七九-一九四三)諸大師,也無不為禪教正法力挽狂瀾。雖然三武法難後,禪宗獨樹一幟,對中國文學藝術之創作,貢獻甚大。可是,若必假不立文字,而棄盡佛典始為中國佛教偉大之創作,則亦顯頗嫌未符中國文化敦厚之古風,蓋謂始恭而後倨。考諸史實,佛經傳華乃迎請而至,而且儒佛相融將兩千年,佛教對中國文化已有相當的貢獻,而終以排棄佛典詆毀佛語為桎梏者,不無後倨之失。


一、天台止觀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2] 止觀法門,誰能生起,誰能顯化,誰能修行,唯具大乘菩薩心能生起,唯修大乘行門能起行。大乘法要者,即吾人本有一念心中是。故大乘止觀所顯,即吾人自性清淨性,亦即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絕諸對待, 無內無外, 所謂無前後,無方隅,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具足體相用三大」 [3]。而此三大,依般若而熏修,依般若而顯體,更依般若而妙用無窮。此天台禪觀所妙運之三般若、五般若(文字、觀照、實像、方便、眷屬般若)體相用三大,隨緣不變,體即真如,是為體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不變隨緣,是為相大;緣生無性,便能翻染成淨,是為用大。此體相用三大,非一非三,即三即一。吾人諦觀現前一念心,能具此三大圓融,絕對待義,頓時即悟本心原來是佛,故假修「止」淨化心識故。就初機而言,「止乃伏結之初門」,戒定慧三無漏學以禪定為中樞,因禪定而觀照,故謂「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 [4] 直至「轉依」,塵勞淨盡(此淨化功夫,可顯無塵智照)。止觀工夫即定慧工夫,止觀禪即定慧禪。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 [5] 定慧雙軌,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不得偏頗,偏則不中,故云修一乘法即中道妙法。

天台止觀,以般若為觀法(觀心),天台以法華為宗骨,以法華經之宣化,在「般若時」後;般若助顯止觀妙法,般若空諸所有,實諸所無,天台禪觀(止觀),旨在摩訶止觀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妙法圓融,重重開出,重重透入。依法相而論,法華觀法之內容,依二十五方便 [6]。而直承天台宗旨,依十乘觀法(依天台圓教)一、觀不思議境。二、真正發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觀。四、以圓三觀、破三惑遍。五、善識通塞。六、調適無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七、以藏通別等事相法門、助開圓理。八、知次位、另不生增上慢。九、能安忍,策進五品、而入十信。十、離法愛、策於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若論二十五方便,及十乘觀法之行軌,為智者大師以法華之觀法,實踐修行,悟入法華三昧 [7],此未能盡顯智者大師法華三昧真法供養,悟一念三千之觀法。

    法華玄義,以五重玄義釋經題。 中國佛教經家,少不以此為運用於說法時解釋經題。所謂五玄者: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判教是。 大乘止觀述記云:「體者,實體也,.....由此假名當識妙體,故於釋名之後,必須顯其實體; 如以指指月即當因指見月,不可認指為月。 」 [8] 若看經聽經,專在文字上研究,而不向妙體上用功,是為逐名迷體,如抓蛇尾,反遭其螫。古德云:「看經聽經,一一要銷歸自己」,即此意也。非禪不智,非智不禪,唯智者能悟入,會融一切,使聞思修內外妙用。所謂禪,所謂智,亦即止觀之定慧,其下手處,從空入(依般若熏修),或令「依他」入(即修五蘊皆空),二者總總無礙,簡易明確。聞此法門,遂將一切念頭放下,意未盡,絕諸對待,爾時即止即觀,若能時時觀照,漸漸純熟,自性清淨悠然而興,一念現前,佛心我心平等一如。

    佛教是中道教觀,不偏空,不著有,要於空有相融互顯之妙諦中,一法不粘,一塵勿捨,而為出世中之入世事業。佛教不離世間法者,即此義矣。若有偏頗,則難符中道妙義。無論事理二門,皆以空有融通為主旨。菩薩對事門應以「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行人對理門則悟「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9] 為要務。 此為最圓融無礙之禪機,亦即圭峰宗密禪師禪源諸詮集都序謂如來禪。惜近數百年來,由於歷史環境之影響,我國禪宗思想多偏於空性為體,而不重妙有為用。

    在佛教各種大小宗派, 都具有其實踐的修持法門,禪觀「但是最具整體性和組織性的,當推天台宗『止觀』了。」佛教在中國發展至「止觀」法門,可說是般若觀照之具體顯示。

                 ┌─天台宗旨:教觀、止觀,所謂「台教宗部」「要歸不出止觀」。
                 ├─智者大師登光洲大蘇山,入普賢道場,誦妙法蓮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
止觀緣起─┤  品:「諸佛讚言,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智者大師行法華三眛,證前方便,初旋陀羅尼。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以此說止觀之正義,以作修行之正軌。止觀者,為定慧實行之稱;定慧者,為止觀成績之效,而止觀二義不相捨離,如人足鳥翼,隻不成用。然說止說觀,皆是隨勝而說,以其說止時,而觀在其中,何則,因無觀不成止也。故永嘉云:「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其所謂寂者止義,惺者觀義,的然不可離故,今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義在觀諸境緣生無性,了不可得,當體即空,是以空觀體真止也。故曰、隨順奢摩他(止中之觀)觀義故。又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義在觀諸境無性緣生,一法不捨,相待成假,是以假觀方便隨緣止也。故曰、隨順毗缽舍那(觀中含止義)觀義故,云何隨順者,徵起修中觀,不離空假二觀及中諦不離真俗二諦之義。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著,謂空不捨假,假不捨空;真不捨俗,俗不捨真;遮照同時,即是中觀,泯立同時,即是中諦。故曰、雙現前故。夫大乘修行要旨,乃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為學大乘不得意者,故說次第三觀三諦也。[10]

  

    ┌ 天台智者大師       ┌ 一、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二十卷。依般若融
                   │ (三祖)出四部 ─┤     通,空生大覺,匯融三德秘藏,一念現前,
                   │                             │     不失正覺。一到法華,實相為體,一念三千
                   │                             │     ,妙用現前。
                   │                             ├ 二、漸次止觀(即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十二卷
                   │                             │     ,明諸禪修習法要。
止觀述要 ─┤                             ├ 三、不定止觀 (即六妙門)一卷。六種修習止觀
                   │                             │     之法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                             └ 四、小止觀(即童蒙止觀)上下卷。實大部之梗
                   │                                     ,入道之樞機
                   │
                   ├ 二祖慧思大師出大乘止觀一部四卷。假有真空之奧,明體達用之方,智
                   │ 者大師從而廣之,後說摩訶止觀。
                   │
                   └ 高祖慧文禪師以大智度論釋般若經:「三智實在一心中得」,遂發得「
                      一心三觀」之綱要。
天台二祖南嶽大師出大乘止觀謂「淨心之體,即不可分別」 [11],又「如是等無量無邊性淨之法,唯是一心」 [12]。 大乘止觀述記闡明:「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書中名為自性清淨心...... 大者何,絕對無外之義。 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絕諸對待;無內無外。所謂無前後,無方隅。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具足體、相、用三大。三大者,隨緣不變,體即真如,是為體大。全妄即真之心體,具足過恒河沙稱性功德。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是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體相,不變隨緣......,是為用大。」 [13] 具此一念淨念,以約喻大乘運載為義,現前一念之心,妙用無窮,則自利利人,永無休息,是名菩薩乘,至平等心,亦名佛乘。而一切功果圓滿之過程,仍賴止觀之功。[14]
    「上明一心三止三觀之義。下明次第修止觀之方。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此為修習...... 如是修止,而趣入真如可期。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往,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此為修習方便隨緣止也。於行住坐臥,出入往還,有所設施作為之事,於此種種施作一切時間,常念方便隨緣,觀察三假(因成假,相繼假,相待假),久習淳熟,其心得住,於行不退,以心住行不退故,漸漸猛利,或隨順得真如三昧(譯等持)或漸漸深伏微細煩惱,或漸漸信心增長,或漸漸速成念不退也,唯除其疑惑等煩惱障,重罪等之業障,我慢等之報障,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15]

http://leo.hfu.edu.tw/ttcbook/ttcb5.html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01:2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台止觀-如來禪之二


天台止觀,有三止三觀,息二邊分別止、方便隨緣止、體真止、與空假中三觀,為逗初機。一心三觀,以一念清淨照徹圓明,悟中道實相,成一切種智,具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華開蓮現,一切現成,無言可表,無理可申,如是如是。在隋唐之世,天台如來禪與達摩祖師禪,名異旨同。蓋達摩依愣伽以「『愣伽印心』,達摩所傳的禪法,本質是『如來藏』法門;『如來禪』就是『如來藏禪』。」愣伽經的「如來藏藏識心」的研究,是印度東南方之弘通法門;阿賴耶緣起說,是印度西北方之弘通法門。「但中國禪者,並不注意『愣伽經』的阿賴緣起說,而重視聖智自覺的如來藏性。」 [16] 天台止觀之如來禪,就與「如來藏性」之重視「聖智自覺」之修法,有密切之關係(達摩之西來,天台宗之興,期間不過六十餘年之相距)。大乘止觀「釋如來藏」:
    問云:云何復名此心為如來藏。答曰有三義。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復有二種。一者,如來果德法身。二者,眾生性德淨心。并能包含染淨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故言能藏名藏。藏體平等名之為如。平等緣起,目之為來。此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為無名轂藏所覆藏故。名為所藏也。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如。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來。故言所藏名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於子。此心亦爾。體具染淨二性之用。故依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間出世間法也。[17]天台止觀,以知此染淨二性之用,故大乘止觀於第一大科中明止觀依止自性清淨心,而盡在「覺」與「不覺」義。於第二大科「復約一心開三自性以為止觀境界者,因凡夫已迷真成妄須依三自性,為止觀之境,乃有下手處。是為定境觀心之法門」故曰:
    一、依分別性(明凡夫修止觀,唯有從染濁分別性著手,令其性依淨熏而起淨用。二、約依他性(依彼淨業所熏故,性淨之用顯現,故名依他)。三、對真實性(無垢真實性者,體顯離障為義,即是體也)。

    吾人本有佛性「但自無明不覺,此性已與染分和合,成為依他。而依他,正式由妄想分別而有。故必先從分別性,斬關而入,步步深進,乃能達到真實性,究竟依止之地。所謂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也。修分別性,如宗下本分功夫。 修依他性,如宗下重關功夫。 」[18] 一切佛法及其學說思想,總不外啟示於轉凡入聖,所謂重視「聖智自覺」。 不論何宗何派,何經何論,也不外指示此種途徑之行程,與歷劫諸佛及歷代祖師果德及經驗之慈諭(如法華之「本」時如是諸佛之果海,「跡」十如世尊之垂跡),無非為啟示有情之覺性,使「真如在煩惱中之如來藏」,而於修習止觀禪行中「真如出煩惱謂之法身」,是體。「三德秘藏」中,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每德皆含常樂我淨之四德,可知法身莊嚴,由般若解脫之功德而顯現。先德云:「元亨利貞,乾之德也,始於一氣。常樂我淨,佛之德也,本乎一心,專一氣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沖虛妙粹,炳煥靈明,無去無來,冥通三際......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具涅盤岸,桂輪孤朗於碧天。」[19]此是一種經驗之實踐,必須在行為上經驗得來,故云禪是佛心,教是佛語。天台教觀之義理是佛說之教化,止觀是印佛心印之境界。教觀是天台之學說,止觀是天台之禪行功夫。[20]

    現代佛教學者論:「坐禪修觀,所以禪觀就成為佛行者必修的行門。講到禪觀,必然會使人聯想到止觀。因為在諸經論中,常常是以止觀代替禪,來說明這個修法的」可見中國早期禪法,達摩禪未傳之前,中國佛教也極重視禪法:「佛為針對眾生的病根所在,開示奢摩他(止)毗缽舍那(觀)以對治之。禪的根本精神,當然亦全涵於此。」 [22] 而當時的禪法,就是天台止觀。可見天台教學與天台止觀 <,與中國禪法之關係非常密切,太虛大師曾說:「天台學與禪宗關係頗深,創始的慧文、慧思二師,都是修禪的禪師。到了智者成立教義的時期,禪宗尚未十分興起,而當時一般佛弟子,所修的禪定,要算天台之一心三觀的禪為最高的禪定了。」 [23] 因此,論天台止觀即禪,亦即中國禪法的淵源法脈。故謂現代一般人論禪,若只說慧能禪,或後來的臨濟、曹洞等,作為代表中國禪,當然也要補充的。只以話頭公案,代表中國禪,不難流於空泛。若未對中國禪法思想淵源徹底了解,明了中國佛教禪法的基本精神,自然不易看到禪門之真義,很容易誤會,以為六祖以下的禪師語錄,作為代表中國佛教思想。其實唐宋以下禪宗語錄,屬於空宗境界,不屬學術義理之分析,可是很容易被人誤會為空疏,亦在所不免。(現世竟有「以中庸之誠針砭佛學之空疏」者!)。


二、如來禪
    法華文句謂「道覺義成」,即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真身如來。如者真如,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故名如來,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至三界,是成正覺者,即應身如來,此台家依成實論之說,解真應之二如來。又三如來,台家依大智度論,「如法相解,如法相說」之文,而釋三身如來,即法身(名為毗盧遮那佛)、報身(名為盧舍那佛)、應身(名釋迦文)。天台宗一家教觀,以法華為宗骨,以大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為觀法,以大論(大智度論)為指南,以大經(大般涅槃經)為扶疏。這顯示一家禪法,禪戒合一,禪教並重(即教觀並重)。故謂天台止觀,就是如來禪、佛心禪、也即是般若禪;般若禪之究竟也即法華禪。法華經序品:
    爾時世尊,四眾環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大乘法,教化菩薩,是圓教之究竟。這究竟法,應在天台判教中之第四時。圓教以般若觀空,直顯實相三千,此為法華禪六瑞示相,入不可思議境。又法華經序品,從「別說跡本兩門」:
    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無量義處三昧。

    此是法華禪於序品中,開端現瑞;以一切無量義教已說竟,故云「佛說此經已」。(此經便是一切大乘法,破小乘教化法都已說盡),所以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就是顯示無量義處三昧之禪境。世尊從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等正覺,說法教化世間,出無量義法;經四十一年,所謂世間好語佛說盡,至法華會上,幾乎是無法可說,無義可申。然以法華經中,有法說、譬喻、因緣之三周,也不過是追說、追泯之開權顯實,顯實施權。所謂法華禪,應觀我佛如來,跌做現瑞,悟大慈出世,垂跡顯本,為「開發正宗之端緒」。吾人研究佛心禪(即如來禪),應知世尊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以三乘人論禪定工夫之修行境界,便以為是究竟;若在法華禪三昧觀禪,更啟禪定後妙境重重(故云法華詮四悉檀大義)。此土六瑞、他土六瑞,皆為法華別敘無量義處三昧境,亦即方便品中: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24] 可知,佛說無量義(一切大乘經典),為教化菩薩法;佛「入無量義處三昧」禪,超越菩薩教化之經教,故謂,法華為成佛之經(愣嚴開慧,法華成佛)。所以稱法華經為成佛之經者,即是天台教觀雙軌齊發,禪教并進。而在禪教互顯互彰,無教而非禪(經藏禪),禪境不外於教,此跡本兩門之互用,為示眾生入佛知見故。

    菩薩悲願,「眾生無邊誓願度」[25],眾生種子無邊差別,於是佛法善導眾生,也要有無邊法門。法華經普門品: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
    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雖然天台教觀綱宗十乘觀法,究竟於觀心禪境;可是,大悲宏願濟度眾生,既不染一塵,也不捨一法。可證知,天台禪教并重,是世尊遺教之正法宗門。佛法即妙法,法華經偈讚曰:「妙法原無法,蓮華不是華,祇此經一字,就路好還家。」 [26] 既然佛法本無法,無法可說而說法,就是方便法。佛說法四十一年後,至法華開敷,亦無非是方便示現。既知大乘超越,方便無門,唯悲智雙運,一切法皆妙法。大地路可行,路路相通。其實一切佛法無非示現指點通達,不迂不蔽自然不迷不惘。能對佛法了達,教觀相融,若教若觀,皆為轉識成智,返妄歸真之表裡并用。病者得方單而用藥,經教即藥方;禪行為實踐,即用藥。世人發心
慕佛,研究佛學,其扼要之關鍵,在於發現誰是病者,病在何處。今論如來禪,而參究如來藏體,正如現代科學所用之顯微鏡,又如x光鏡,一目了然。眾生無始以來,因循習業,緣緣相生。依台家論藏教三科:十二緣門,投出投入,生死回復不由自主;這關聯於五陰(唯識稱五蘊)之受、想、行、識,暗裏糾纏,身不自由、心不自在;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互為因果,互為作用,稱十八界。如是三科共論,則為藏教(稱小乘教法)所修之法要。中國向稱為大乘佛教,多不喜好論藏教法門。可是誰也不能毫無把握而自比六祖,未破玄關而謂悟性。因此藏教三科,若嫌繁瑣,便可捨丈求尺,捨尺求寸,捨寸求分;五陰一科,只修「識」門,十二門頭,只守「識」路,十八界中,把守「識」界,總之參究向上一著:「如來藏中,不許有識」。故法相宗以第九菴摩羅識為如來之清淨識。宗鏡錄云:「摩羅淨識湛若太虛,佛性明珠皎同明月」,如來清淨禪,眾生之根本阿賴耶識已淨盡(菴摩
羅識即阿賴耶識淨化後所顯)。如來清淨禪,愣嚴經所說,四種禪之一;即首愣嚴大定:「妙湛總持不動尊」,此妙湛總持乃窮究「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無作之妙用,別於外道二乘菩薩所得之涅槃,謂之如來禪: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27]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 [28]。 大乘止觀論如來禪,如來藏中不許有識,如來藏含識,「真如立於眾生位」(為所攝之義)而會和合
不和合二門,此二門所出入之染淨二法,故云如來藏一切法也(智者大師發展一念三千)。法華文句九曰:「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指此為法身如來」。天台止觀觀心法要,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般若熏修,助顯淨法,照五蘊空,顯無塵智照,此如來禪至極之心法,是天台止觀法門,亦達摩所傳之宗旨,而唐仰山禪師稱達摩一系之禪法為祖師禪,其實亦只不外因機異說而已。天台止觀禪法與達摩所傳禪法,都有「經藏禪」解,藉教悟宗(天台依法華為宗骨,達摩則傳愣伽)故謂禪教不異妙門,有下手處。


    ┌─所攝義─真如立於 /含和合─生一切染法
如來藏─┤     眾生之位 \含不和合─生一切淨法
    ├─隱覆義─眾生藏如來─眾生不自見
    └─能攝義─真如在煩惱中─今攝如來一切果地之功德
    ┌─法身德\
如來禪-┤     \
    ├─般若德 /  三德秘藏而起無依妙用
    └─解脫德/
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八千三昧。達摩門下,輾轉相傳者,是此禪也。如來禪法門,無論在法相、法性,般若各系,釋義及理之體,皆為至極之心法,也即達摩所傳之宗旨;更是靈山會上,密付迦葉之傳心。智者大師入大蘇山上,普賢道場,悟「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頓入法華三眛。故謂法華禪師即如來禪,如來禪即佛心禪。
http://leo.hfu.edu.tw/ttcbook/ttcb5.html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01:2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台止觀-如來禪之三


然而,佛心高妙;眾生心,虛妄無端;吾人若要修攝淨法,唯依現前一念心起修(諦觀一念心);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唯依一念心,才有下手處。「一念既動,直至現在,惑業苦三,流轉生死,此眾生之所以為眾生也。」 [29]
    「後遇善友,為說諸法皆一心作,似有無實。聞此法已,隨順修行,漸知諸法皆從心覺,唯虛無實。若此解成時,是果時無明滅也。無明滅故,不執虛狀為實;即是妄想及妄境滅也。 爾時意識轉,名無塵智,以知無實塵故。」 [30]大乘止觀述記云:「正當惑業苦三障空時,意識即轉為無塵智,不名為識矣。何以故,向迷塵緣,執之為實。今則知無實塵,即為妙觀察智相應品,故轉名為無塵智。一切菩薩行門,皆以此智為樞機。即心經照見五蘊皆空之照字是也。」倓虛大師識妙法蓮華經經題:「經者,徑也。就是給人們行的,闢直一條大路,是人人能行,古今不變的」。所謂明明白白一條路,得之於照也;照則明,明白通達,無遮無障。「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以常輪」,至此
還道一句麼。學佛修行,旨在融匯貫通,要悟如來出世為一大事因緣。「西祖初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祖之道,原無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門,諸佛以隨機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時教,無非應病予藥,原無實法與人。祖師棒喝亦是一期方便而已。」 [31] 中國佛教從東漢初傳至晚唐、兩宋,代有高人,是以隋唐佛教,百花齊放,史稱黃金時代之中國佛教發展。惜後期輾轉退失,而偏差門戶,實為今日吾人欲復興佛教應作反省之警策。其實,諸祖禪匠,若禪若教,無非是以貫融妙法;或先從教以明心,後依教以起行;總之以指指月而示人,彼人亦當因指而望月。則若禪若教,一以貫之。


結  論

    佛教中之一切名相語言皆為指引之標,佛法要旨,旨在安頓人心,教令眾生「開佛知見」、「入佛知見」,進而「入佛道知見」,要在人世間之「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願大地眾生活得如法,生得有意義有貢獻,所謂莫開無果之花,更勿讓花果飄零,人人能全花全果,世間莊嚴,佛土莊嚴。

    質之今日,復興中華文化,同時亦要復興中國佛教文化。雖然於千磨萬練,風雨頻臨之時代中,考諸過去歷史篇頁,亦莫不如是。止觀即禪觀,法華禪(觀心)即如來禪,亦即般若禪。般若禪佛心宗之宗旨要明,亦即如來禪、祖師禪無異無別。然時代環境,方法措施或有不同,宗在明心,旨在見性則無異。倡導禪教不二,進而禪戒合一,佛教復興有望焉。
           (佛教文化學報第六期)

註  釋

[1] 隋智顗大師述,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名小止觀,童蒙止觀,大正四十六,四六二,中)。
[2] 見[1]。
[3] 諦閑大師,諦閑大師遺集,第二編觀釋,大乘止觀述記,四十三頁,佛教出版社。中華
    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出版。
[4] 見[1]。
[5]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花經(大正九,二六二,八頁,上)。
[6] 詳見小止觀,即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行五法。
[7] 參閱ㄤ言法師著天台宗概論。
[8] 諦閑大師著,四八頁(乙二)顯體,佛教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初版。
[9] 般若部四(大正八,二三五,七四九頁,中)。
[10] 倓虛大師,倓虛大師法彙,第二編論釋一五二 ~ 一五三頁,香港湛山寺,倓虛大師法
     彙編輯處。
[11] 大乘止觀(大正四六,一九二四,六四五頁,上)。
[12] 同 [11],六四頁,上。
[13] 同 [11]。
[14] 拙著天台止觀及思想。
[15] 倓虛大師著,倓虛大師法彙,第二編論釋一五四 ~一五六頁。香港湛山寺,倓虛大師
     法彙編輯處。
[16] 印順法師著。中國禪宗史,二 O 頁。
[17] 慧思禪師著(大正四六,一九二四,六四四頁,中)。
[18] 見 [3] (四二八頁)。
[19] 宋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大正四八,NO 二 O 一六,四二五頁,中)。
[20] 拙著天台教觀與止觀。
[21] 演培法師,諦觀全集雜說七:「從禪法的傳來說到天台教觀的本源(三二五 ~ 三二六
     頁)靈峰般若講堂印行。
[22] 見 [21]。三二六頁。
[23]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全書第一編佛法總學(三)源流,中國佛學, 六九五頁,太虛大
     師全書影印委員會。
[24] 妙法蓮花經(大正九,NO 二六二,七頁)。
[25] 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26] 著者於第三屆蓮華學佛園開講法華經上堂法語。
[27]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永嘉證道歌(大正四八,NO 二0一四,三九五頁,下)。
[28] 唐圭峰山沙門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四八,三九七,九頁,中)。
[29] 陳慧思大師,大乘止觀法門(大正四六,六四一頁)。
[30] 見[31]。(大正四六,六四三頁,上)
[31] 諦閑大師,諦閑大師語錄,要述「如來禪與祖師關之區別」三七二頁。

http://leo.hfu.edu.tw/ttcbook/ttcb5.html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01:2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持禪定般若密時,要特別注意的一個事項就是中了二執的毒;例如:所修之為最聖乘,然後自讚毀他,自損道業功德,難證聖果出輪迴。真修行人不可不慎!

觀業品第十七品節錄:

【諸業本不生 以無定性故    諸業亦不滅 以其不生故   
  若業有性者 是則名為常   不作亦名業 常則不可作   
  若有不作業 不作而有罪   不斷於梵行 而有不淨過   
  是則破一切 世間語言法   作罪及作福 亦無有差別   
  若言業決定 而自有性者   受於果報已 而應更復受   
  若諸世間業 從於煩惱生   是煩惱非實 業當何有實】

  「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生故。」這一品針對外人以前說的破,外人以前說過「如芽等相續」。好比植物的芽一樣,相續而生。「皆從種子生」,都從種子生的。「從種有相續,從相續有果」,這從生說到果,那是外人說的。

  龍樹根據這個破它,說業本不生,什麼原因呢?諸業是因緣生。既然因緣為生,就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不生。所以它說「諸業本不生。」

  「以無定性故」,就是因為它因緣所生,沒有自性,所以不生。「諸業亦不滅」,業也沒有滅,因為什麼原因呢?「以其不生故」。有生才有滅,沒有生怎麼會

有滅?這是破小乘。在十二因緣裏,無明生行,行是業。行從無明生的,可是無明本是虛妄的,沒有實性的。從虛妄生,當然不生。所以才說出這首偈來:「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生故。」

  第二偈「若業有性者,是則名為常。不作亦名業,常則不可作。」如果說業有性,那就定性。它的意思:業是因緣生,無自性,沒有生。如果說業有自性,就是常邊。因為什麼呢?業有自性的話,不造作也有業。好比殺業有定性,你不殺生也有殺生罪,那就落於常邊了。因為常,不作嘛!作法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吧!有誰記得作法是什麼?作法就是生滅。如果業有定性的話,就沒有生滅了;如果沒有生滅,不造作也有罪。因為常邊是不可作的,常是沒有生滅的。

  這個意思很微細,大家要是聽不懂的可以發問。看下面一偈:

  「若有不作業,不作而有罪。不斷於梵行,而有不淨過。」如果說有不作業,就是不造作而有業,那就說明不造作也有罪,那不合道理。你不殺人也有殺人罪,不偷東西也有偷盜罪,那不合道理。

  梵行,清淨行。沒有婬欲行叫梵行。色界天叫梵天,它那裏的人不犯婬欲,所以稱為梵行。修學佛道,就是修梵行。「不淨過」,不淨是犯婬欲。如果說不作也有罪的話,你不斷梵行也有婬欲罪,那不合道理的。

  「是則破一切,世間語言法。作罪及作福,亦無有差別。」如果這樣的話,就破了一切世間語言法。佛以兩種語言度化眾生:一種是真實語言,一種是世間語言。真實語言是不生不滅法,就是真諦;世間語言所說的是世俗諦。如果不作而有罪的話,就破了世俗諦了,所以能破一切「世間語言法」。不作也有罪的話,那麼作罪作福就沒有差別了。

  我們知道,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如果不作也有罪,你不行惡也有惡報,那不合道理。世間語言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絕不可能不善也善報,不惡也有惡報,不可能的。如果不善有善報,不惡也有惡報,那作罪作福,行善行惡,就沒有差別了。

  「若言業決定,而自有性者。受於果報已,而應更復受。」如果說業決定的話,就是說業有自性。「而自有性者」,那麼決定性不變啊!既然決定性不變,受過報以後它還有,所以還要受報。再受報以後還有,它不滅嘛!所以受了報再受報,受了報再受報,沒這個道理。所以他說:「受於果報已,而應更復受。」

  以上所講的,大家清楚不清楚?

  「若諸世間業,從於煩惱生。是煩惱非實,業當何有實。」大家仔細看,他這說十二因緣,你們看出來了沒有?煩惱是無明、愛、取,業是什麼?誰還記得?業是行、有。苦是什麼?苦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無明、愛、取都是因緣生,因緣生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是沒有。所以他說「若諸世間業,從於煩惱生。」

  世間的業都是從無明、愛、取生的,從無明愛取生,就是從因緣生。因緣生就沒有自性,就是「是煩惱非實」了,不是實在有的。煩惱不實在的,煩惱生業,煩惱不實,業當然也不實了。

  最後他說:

  【諸煩惱及業 是說身因緣 煩惱諸業空 何況於諸身】

  唉!我休息休息,給你們問題考慮考慮:什麼是身?待會兒我要問啊!等會沒人答,我要點名。慧琛講!

  (琛師:因緣和合而生。)

  (謙師:阿彌陀佛!我猜猜身是不是指五陰身。)

  (悅師:以生滅來看,諸煩惱及業是說生為身,也就是它講身的和合是煩惱及業。煩惱業空,所以怎麼會有身呢?身是空。

  (經師:廣義的話是眾因緣生,狹義的話是五陰身。)

  還有猜的沒有?

  (秀師:看師父的著疏有寫,約變易生死來講,無明為煩惱,行是業。以無明行,乃有識名色六入觸受。約分段生死來講,愛取為煩惱,有為業。以愛取有,乃受生老死後有之身。)

  慧秀答對了!身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死。煩惱是無明愛取,業是行、有嘛!你們留神,我先提醒你們,他這是說十二因緣。無明愛取有身,可是無明愛取都是空的,無自性,那身怎麼會有呢?               

  下面外人就反駁了,他說:

  【無明之所蔽 愛結之所縛 而於本作者 不即亦不異】

  他說,明明佛說過,十二因緣有無明嘛!無明愛取,愛就是無明,這是佛在經上說。無明叫發業無明,無明生行。愛是潤生無明,因為愛之一念才落入生死。有兩種:凡夫因為愛心落入生死。菩薩留惑潤生,就留愛之一念,因為愛眾生,救眾生苦,才入生死。

  大般涅槃經說十二因緣有四種觀智:有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下智指聲聞人,以下智觀十二因緣,不見佛性,得聲聞道。中智是緣覺人,以中智觀十二因緣,不見佛性,得辟支佛道。菩薩以上智觀,見佛性不了了,得十住地(登地)。佛以上上智觀,見佛性了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是破小乘:聲聞、緣覺。「無明之所蔽」,發業,「愛結之所縛」,潤生。

  「而於本作者」,本作者就是眾生,就是那個作業之人。「不即亦不異」,如果即的話,墮入常邊。前面講過,業要是住於到了果報,那還是業啊!怎麼變成果報呢?業要是斷了,它和果報沒有關係嘛!所以即也不對,異也不對。     

  外人前面講過:「如芽等相續」,相續就是「不失法如券」,好比借據一樣,可以使欠債、還錢相續起來。可是它是無記的,你借錢的時候,不能借個借據,還錢的時候,也不能還個借據。它僅僅有相續的作用,沒有因果體性,所以不即。也不異,借的雖然是錢,因為借據的關係憑據要還債,所以借錢和還債沒有差異。這是外人說的。

  「無明之所蔽,愛結之所縛。而於本作者,不即亦不異。」所以這外人說,十二因緣講「無明之所蔽」,發業。無明有兩種:發業無明、潤生無明。前面的無明是發業,後面愛取有,那個愛是潤生。它這個潤生無明有相續作用,沒有因果體性,所以「而於本作者,不即亦不異。」這是外人說的。

  這品裏頭破小乘、外道、大乘執著人。連大乘都破,執著的就破。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唯識宗所說。有一輩人執著了,所以被破。可是我們要清楚,不是唯識宗被破,是執著的人被破。學大乘執著了,所以被破。

  下面接著一偈,龍樹用無生法破他:

  【業不從緣生 不從非緣生  是故則無有 能起於業者                     
   無業無作者 何有業生果  若其無有果 何有受果者】

  「業不從緣生」,緣生無自性,無自性不生,所以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非緣也是無自性,所以也不生。「是故則無有,能起於業者。」業不生,沒有起業的。有生才有起,沒有生怎麼起呢?

  下面接著講「無業無作者,何有業生果?」有作者、有業,才有果報啊!既然沒有業,沒有作者,怎麼會有果報呢?「若其無有果」,如果沒有果報的話。「何有受果者」,那有受報者?受報者是人啊!人受生死是受果報,一切法性空,所以沒有。這一品不只破外道,連小乘、大乘都破,所以不容易了解。
http://buddhism.lib.ntu.edu.tw/resource/ebooks/seeland/praj/056-1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涅盤、輪迴、法、我、生、死等等都會成為禪修人道業上的盲點或死穴。一旦修行人不小心染上了對這些的執著,那麼這就好比在雪山頂上拋下小石子然後滾出個大雪球了。染上這種執著不但會毀掉自己的修持,也會讓身旁的人「無論是認識的或是不認識的」受盡折磨。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之一
妙雲集上編之五『中觀論頌講記』

戊四 觀所證的涅槃
己一 略觀
庚一 敘外難 若一切法空 無生無滅者 何斷何所滅 而稱為涅槃

  一切實有的學者,見佛說斷煩惱,滅生死,得涅槃。一面主有煩惱可斷,生死可滅;一面又種種的擬想涅槃,以為有涅槃可得。所以,他們覺得如性空者所說,「一切」的因果緣起「法」皆「空」,那就一切法「無生無滅」,這還有什麼煩惱可「斷」,有什麼生死苦為「所滅」,而可「稱為」得證「涅槃」呢?斷煩惱,息戲論,滅有漏,除雜染,了生死,出苦痛,這可得涅槃;諸法既然都是空無自性的,就沒有煩惱可斷,沒有苦果可滅;苦、集二諦沒有,是善是常是真實的涅槃,又從何建立?外人不但以有為的實有,成立涅槃的實有;他的用意,還想因涅槃的可得,成立一切法不能說空, [P496] 一切都實有自性。

庚二 申正宗
辛一 遮 若諸法不空 則無生無滅 何斷何所滅 而稱為涅槃

  外人以涅槃不成的過失難論主,論主就照樣的報答他說:假使主張一切「諸法」實有「不空」,即法法有定性,法法本來如是的,那就「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滅」了。無生無滅的諸法,試問還有什麼可「斷」?有什麼「所滅」呢?不斷集,不滅苦,有漏因果常在,那又「稱」什麼「為」寂滅的「涅槃」呢?這一反擲法,與四諦品同。有說:上二頌,明涅槃為非空非不空,就是空不是涅槃,不空也不是涅槃。前頌為外人難空不是涅槃,也就是假外人的口,說明涅槃不是空;這頌是論主批評不空也不是涅槃。這是望文生義的誤解,沒有懂得本頌的真意。本頌是說:不空不能成立涅槃,在畢竟性空中,才能成立涅槃。不是承認說性空與不空,同樣的涅槃不 [P497] 得成。進一步說,諸法畢竟空,即是一切法的本來涅槃。誤解的來源,是沒有辨清空、有,忽略了唯有無自性空,才能建立一切的特色。

辛二 顯 無得亦無至 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 是說名涅槃

  前頌反責外人,這一頌顯正,以二無四不明涅槃。二無:是無得、無至,四不:是不斷、不常、不生、不滅。涅槃,是行者悟證空寂,離煩惱而現覺到的,不是可以形容的。其他的宗教,或世間學者所論所見的真理或歸宿,好像自己是站在他的對方,他是為我所得的,這實不能證見真諦。佛教說見真諦證涅槃,是悟入畢竟空性,深入法的內在,與一切法空性融然一味,無二無別,平常稱之為入不二法門。這是境智一如,能所雙泯,有無俱寂,自他不二,超越一切名想差別。這不能想像、思考,想就有能想所想;這也難以說,說就有能說所說。這唯有修行者以正觀的直覺,廓然的洞見他。雖說融成一體,但也不起一想。以假名來表示他,所以說:悟入空寂性,是法 [P498] 法清淨,法法本然的,是一切戲論都息的。這必不會以為我是能得的,真理是所得的。金剛經中須菩提說:『世尊!阿羅漢不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就是「無得」的例證。依平常所說,似乎修行的慢慢的行到涅槃了。這是說明他,而涅槃本身實是「無至」的。生死是無自性的,涅槃也是無自性的,在同一無自性的空相中,沒有去來相,也沒有從此到彼的動相。涅槃即世間的實際,更無可至。或譯無至為無失,那就與無得相待,即無煩惱可斷,生死可滅,畢竟空寂中有什麼可失?這樣,一切有為有漏法,無不是性空,無不是緣起的寂滅,本來如此,沒有一法可以斷的。如果說有法可斷,這就是斷見,斷見者怎麼能得涅槃?所以說「不斷」。涅槃也有稱之為常的。然這是指現覺空性的超越時間性而假說的。一般人以為由過去而現在,由現在而未來,三世時劫的遷流是無常;以為過去如此,現在如此,一直如此是常住。這樣的常住,只是緣起相對性的安定相,那裡可以想像為實有的常在。在現覺空寂中,超越時間性,沒有這種對無常的常,所以說「不常」。假使 [P499] 有此等常,這就是常見了。諸法空性,本來寂滅的,在寂滅的法空性中,不見一法實生,不見一法實滅,生滅的幻相宛然而寂然,所以說:「不生亦不滅」。這二無四不的寂滅空性,總算在不可說中,假說此二無四不「名涅槃」。涅槃如此,怎麼可以有所得心,想像有苦可滅,有集可斷,有真常的涅槃可證呢!上來依勝義說。然如幻眾生,修如幻行,不取著一切而得身心解脫的涅槃;這涅槃即如幻如化的。在如幻如化的涅槃中,也決無自性實有的可得、可至、可斷、可常、可生、可滅。

己二 廣觀
庚一 別遮以四句為涅槃
辛一 遮有無是涅槃
壬一 遮
癸一 遮有 涅槃不名有 有則老死相 終無有有法 離於老死相 [P500] 若涅槃是有 涅槃即有為 終無有一法 而是無為者 若涅槃是有 云何名無受 無有不從受 而名為法者

  在聲聞學者中,像說一切有部等,以涅槃為真實有的、善的、常住的;有無為法的離言自性,名之為擇滅無為,即是以妙有為涅槃的。擇滅是以智慧揀擇,滅除一切有漏有為法所得;有為法有多少,無為也就有多少,所以以為離繫的實有的擇滅無為,是很多的。大乘佛法中,也有以真常妙有為涅槃的,但他是受過一切皆空思想的影響。小乘法法恆住自性的多元實在的涅槃,通過一切一味相無二無差別的陶鍊;但從實有不空的意圖中,把他看做是真、是實、是常住、是微妙,具足恆沙功德的。這在思想的發展中,是透過了性空而開展出來的。由無常轉為常住,由苦痛轉為快樂,由不自在轉為自在,由不淨轉為清淨,涅槃是具常樂我淨四德的。這實與小乘以實有為涅槃的思想相近。龍樹破實有的涅槃,是破小乘執有者;不過大乘真常實有的涅槃論,如執為實,也是一樣被破的。論主破實有者說:「涅槃」是「不」 [P501] 能如你們想像那樣可以看作實有、妙「有」的。因為「有」的,「即」是有「老死相」的,有老死相怎麼可以名為涅槃?龍樹的性空論,是徹底的:凡是有,即是緣起的存在,必是有生有滅的;因緣的生滅法,離了緣起就不能存在,所以必然要從有而無的。這樣,如涅槃體是有,就有老死相,老死相是生死的流轉,怎麼可以說涅槃如此。大小乘學者,都不承認涅槃有生死相。他們都說:涅槃是常住真實的。可是,諸法中,無論怎樣的觀察,「終無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有法」,是「離於老死相」的。老死相就是有,有就有老死相;承認涅槃是有,又不承認他有老死相,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樣,如「涅槃是」實「有」的,那「涅槃」就是「有為」的;有為法有生住滅,涅槃有老死相,這自然也是有為了。這不但外人不能承認,事實上,如涅槃也是有為生死,這就「無有一法」可以說「是無為」的了。佛說涅槃是無為,在名稱上是依待有為而施設的:有為是生滅法,無為是不生滅的。但這是意指諸法空寂性,那裡真有無為實體?有為諸法的性空,名為無為,是超 [P502] 越而離戲論的。如執豎超為橫待,說有實有的無為,那還不是墮在有為中?涅槃是依生死苦集而施設的,苦集的寂滅即是涅槃,假使說有實有的涅槃,這也同樣的落在生死中。

  再說:假定「涅槃是有」,有就有所執取,有攝受,那為什麼經中說有受是生死,無受是涅愛呢?所以說:「云何名無受」?若說涅槃的有,不是可取、可著、有執受的生死有,是無取、無著、無執受的不思議的妙有,這也不然。因為「無有」一法,「不」是「從」執「受而名為法」的。以為確有此法,以為他的本體如何,自性如何,或者如何微妙,都是有執取的。如涅槃是無受,就不可以說涅槃是有了。

癸二 遮無 有尚非涅槃 何況於無耶 涅槃無有有 何處當有無 若無是涅槃 云何名不受 求曾有不受 而名為無法

  這是遮破涅槃為無的執著。像小乘經部師,就是以無為涅槃的。他說: 有為是實有,無為是非實。如燒衣,衣燒了就無有衣;無瓶,瓶破了就沒有 瓶。在因果相續中,離去惑業,不再有生死,說為涅槃,那裡有涅槃的實體 ?本有生死的熱惱苦迫,離此而得安穩的清涼,無有苦痛,所以佛勸人求證 涅槃。他以因緣的否定與消散為涅槃,也同樣是不知涅槃。論主破他說:實 有者說「有,尚」且不是「涅槃,何況」你所說的「無」呢?有無是相待的 ,說有是待無而有,說無是待有而無,無是依有而成立的。「涅槃」尚且「 無有」可能成立真實自性的實「有」,那裡還「有」因有還無的「無」呢! 說有說無是世間事,因緣和合名為有,因緣離散名為無,這是現象的、生滅 的,那裡是涅槃相?假定說實「無是涅槃」,怎麼經中又說「不受」是涅槃呢?老實說,實無是涅槃,這就是有受,有受與經說的無受,就相違。因為從來不「曾有」過「不受」的「而」可「名為無法」的。無受,不但不受有無,也不受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都不受。取著實有就是常見,受取實無就是斷見。假定是有、是無,為什麼經中又說是無受?有無都是受,有所受,不 [P504] 落於斷,就墮於常。成壞品說:『若有所受法,則墮於斷常』;又說『涅槃滅相續,則墮於斷滅』;這不是很明顯的說有無都不是涅槃嗎?為什麼還執實無是涅槃呢?

壬二 顯 受諸因緣故 輪轉生死中 不受諸因緣 是名為涅槃 如佛經中說 斷有斷非有 是故知涅槃 非有亦非無

  論主破斥外人的謬誤,申述佛經的正義:有情於世間,「受諸因緣」的生死事,見色、聞聲、舉心、動念,無不執受、取著,這就是自性見;有自性見,愛染一切,於是起煩惱、造業;由造業感受生死的苦果。緣起諸法,雖本無自性,但幻幻相因,而「輪轉」在「生死」的苦海「中」。佛說涅槃,不是斷滅實有的生死(所以涅槃非無),也不是另得真常樂淨的涅槃(所以非有);本性空寂,有何可斷?有何可得?只是在見色、聞聲、舉心、動念中,「不」執「受」取著「諸因緣」法,現覺法性空寂,而還復諸法的本 [P505] 性空寂,所以「名為涅槃」。畢竟空寂中,有無俱泯,離一切戲論的。不解緣起無自性者,以為實有煩惱可離,可滅,所以見有見無。其實煩惱就是取著,不取著即離煩惱,正覺一切無所得,佛稱之為涅槃。這「如佛經中說」:「斷」除實「有,斷」除實無的「非有」,離有無二邊,悟畢竟空名為涅槃。這可以「知」道「涅槃」是「非有亦非無」的,這如何可說實有實無呢?不著生死的有,也不誤以涅槃為無,雙遮有無,不著一切,這是根本佛教開示涅槃的本意。所以擬想涅槃,或以為有微妙的存在,或以為一切都沒有,都是邪見,與涅槃無關。


http://www.shengyimaster.org/yinshun/12/yinshun12-30.html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09: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之二

妙雲集上編之五『中觀論頌講記』

辛二 遮雙亦雙非是涅槃
壬一 遮

癸一 遮亦有亦無為涅槃 若謂於有無 合為涅槃者 有無即解脫 是事則不然 若謂於有無 合為涅槃者 涅槃非無受 是二從受生 [P506] 有無共合成 云何名涅槃 涅槃名無為 有無是有為 有無二事共 云何是涅槃 是二不同處 如明闇不俱

  有與無不是涅槃,有的就以亦有亦無為涅槃了。像犢子系就是這樣主張的:涅槃離根境和合執取的痛苦,但還有生死寂滅的樂受;有寂滅樂所以非無,離執受苦所以非有。神我論者說:離身心的苦,自我得徹底解放,也近於這個見解。真常論者說:涅槃有二義:一、空義,是空卻一切戲論妄見;二、不空義,是常住真實不變的。真常不變,是微妙的妙有,所以說非無;戲論妄見,是虛幻不實,可以說非有。這也不能說是涅槃;因為畢竟空寂中,不但遮有、遮無,也遮亦有亦無的。所以論主破斥說:假定有主張「有無」和「合」而以亦有亦無「為涅槃」的,這也不對。涅槃是出世的解脫法,有無是世間的生死事。上文說有與無不是解脫,現在綜合「有無」以為就是「解脫」涅槃,這怎麼可以呢?所以說「是事則不然」。如一定執「有無」和「合」名「為涅槃」,那「涅槃」就「非」是「無受」了。因為有無「二 [P507]」法,是「從受生」的,上文已說過。所以如涅槃有受,這就違背佛說無受是涅槃的聖教。假定說涅槃是「有無共」同和「合」而「成」的,試問:此有無怎麼可「名」為「涅槃」?要知「涅槃」是「無為」法,「有無是有為」法;如以有無為涅槃,不是以生死有為為無為嗎?為什麼說有無是有為呢?有就是生住異,無是滅;有與無,不就是有為嗎?如涅槃以有為為體,不是終無有一法可以名為無為了嗎?同時,「有無二事」相「共」,不可說「是涅槃」的,因為這「二」法是矛盾的;有是非無,無是非有;如光「明」與黑「闇」,明去闇來,闇來明去,這是「不」能共「俱」的;怎麼可以合為一涅槃呢?外人以為這不是矛盾而是綜合,一分是有,一分是無,有無的綜合為涅槃;這是差別論。印度論師們,作此說的很多。中國的圓融論者,大都說: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有無是統一的。但畢竟空寂中,差別的綜合不可得,並行的統一也不得成;這都是戲論涅槃。

癸二 遮非有非無為涅槃 [P508] 若非有非無 名之為涅槃 此非有非無 以何而分別 分別非有無 如是名涅槃 若有無成者 非有非無成

  雙非論者說:佛不是說涅槃為非有非無嗎?我就是這樣主張的。所以我的理論,沒有絲毫的過失。然此等得佛言不得佛意。佛說涅槃為非有非無,是立足在性空論,超越有無等二句四句的,離有無見而不著於雙非的。你出發在實有的自性見,以為涅槃是非有非無的,離有無而別有一實的,還是墮在四句中。四句中的非有非無句,不是涅槃,是愚癡論。所以說:「若非有非無,名之為涅槃」,那應該思惟這涅槃的「非有非無」到底是什麼,「而分別」他是雙非呢?假定說:不分別,不分別那有什麼非有非無可說?假定分別而得,那就不是有就是無,不是無就是有;又怎麼可說非有非無呢?老實說,非有非無,是了解有無的無自性空而泯寂一切的。要你離戲論,而你以遮作表,以為實有真常微妙的非有非無,說什麼因遮而顯,真是舊病未除,新病又起。而且,以名言思惟「分別」為「非有」非「無」的,以這「名 [P509] 」為「涅槃」,不知非有非無是亦有亦無的反肯定,亦有亦無是有無的綜合而成的;假使「有」與「無成」立了,亦有亦無才能成立;亦有亦無成立了,「非有非無」才能「成」立。如上所說,實有實無是不得成的,即沒有亦有亦無;那裡有非有非無者可以分別?所以,非有非無的涅槃論,是愚癡論,不是涅槃。龍樹智度論中,破這個雙非,也不出此二門:一、顯教意破,是指出他不知佛說非有非無的實相義,而生執著的錯誤。二、前三句破,是用前三句破他的第四句,使他在三句的分析中,自行瓦解。

壬二 顯
癸一 如來離四句 如來滅度後 不言有與無 亦不言有無 非有及非無 如來現在時 不言有與無 亦不言有無 非有及非無

  上面總破四句,現以如來離四句的聖教,證明涅槃的出四句。佛在世時,有外道問佛:如來死後去?如來死後不去?如來死後亦去亦不去?如來死 [P510] 後非去非不去?這就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屬十四不可記中的四句。如來不記別這四句,可知如來死後,是離此四句分別戲論的。涅槃有有餘、無餘的兩種,像釋尊示寂在拘尸那熙連禪河畔二娑羅樹間,這是無餘涅槃,是「如來滅度後」的涅槃。在這滅度的無餘涅槃中,如來是「不」說是「有」,是「無」,也不說他是亦「有」亦「無」,當然是更不說他「非有及非無」的了。四句是世間的,依世間蘊處界的因緣生滅現象而說的;滅度後即無此可說。外人所以問佛死後去死後不去,因他以為有實在的,可來可去的。佛把他當作戲論看,所以在不受困緣的寂滅中,不記說有能證者,有所證的涅槃,也決不起斷滅見以為是沒有的。正覺成佛,見諦(分得)證了阿羅漢果,都可以名為涅槃,這是有餘涅槃。成佛覺了世間諸相,在世間中來來往往,自由自在,無拘無礙,而如來之所以為如來,也就因通達緣起無自性的畢竟空。在「如來現在」體達畢竟空的有餘涅槃「時」,在正覺涅槃中,也是「不」說他是「有」是「無」,亦「有」亦「無」,及「非有非無 [P511] 」的。四句是戲論,而涅槃空寂中,卻一切戲論都息。後代的佛學者,忽略這點,忽略他的名言分別,不出思惟擬議,偏要以分別去分別涅槃如何如何;或者自以為是積極的妙有的涅槃。在性空者看來,這僅是妄想分別而已。
  
癸二 涅槃即世間 涅槃與世間 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 亦無少分別 涅槃之實際 及與世間際 如是二際者 無毫釐差別

  這兩頌,與前觀如來品中的『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的意義一樣;不過前就如來與世間說,這約世間與涅槃說。論主破四句非涅槃,因為外人覺得涅槃與生死隔離的,所以主張別有,或者即主張無。而不知這樣的說涅槃,是根本不對的。經中曾說離生死得涅槃的話,這是相對的假說,目的在令人無取無著;離顛倒不取著,就能親切的體現寂靜的涅槃了。如剋求二者的實際,二者是無二無別的。本品有二頌,說明此義。初頌,約緣起性空無礙,觀世間的生死是如幻的,緣起涅槃即此如幻 [P512] 的性空(智論釋色即是空,即約此頌釋)。就涅槃望世間,即空性寂靜的「涅槃」,「與」動亂生滅的「世間」,是「無有少分」差「別」的。就世間望涅槃,生滅動亂的「世間,與」性空寂靜的「涅槃」,也是「無有少分」差「別」的。

  進一步,就諸法畢竟空性說:在空有相待觀中,世間即涅槃,緣起與性空相成而不相奪。然此涅槃空寂,還是如幻相邊的事。以此二者,更作甚深的觀察:生死的動亂如幻而空寂的,此涅槃的空靜也是如幻而空寂的,二者都如幻如化而同樣的性空寂滅,所以說:「涅槃」的「實際」,「與世間」的實「際」,二者在幻相邊,雖似有生滅、寂滅等別,而推求到實際,「如是二」種實「際」,確係「無毫釐差別」的。實際,是邊際、究竟、真實的意思。所以了生死得解脫,不是離了生死求涅槃,也不能就把生死當作涅槃。離生死求涅槃,涅槃不可得;視生死即涅槃,這涅槃也靠不住。初從生死如幻是有為法,涅槃不如幻是無為法的差別,進觀二者的無礙;到得究竟實 [P513] 相,這才洞達世間與涅槃如幻如化,實際都是畢竟性空的,離一切戲論。在這樣的立場,二者還有什麼差別(不起一見)!

  
庚二 總遮以諸見為涅槃
辛一 遮
壬一 敘見 滅後有無等 有邊等常等 諸見依涅槃 未來過去世

  論主明涅槃離四句,也就是破諸見、滅戲論。本論開頭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諸戲論是什麼?就是六十二見;這裡合成十四邪見。能觀察八不的緣起,這一切戲論都可滅盡而悟入畢竟空性,這就是現證涅槃。先敘述外人的執見:「滅後有無等」,就是上面說的如來死後去,死後不去,死後亦去亦不去,死後非去非不去的四句。「有邊等」是我及世間有邊,我及世間無邊,亦有亦無邊,非有非無邊的四句。「常等」是我及世間常,我及世間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四句。三四十二句,還有身與命 [P514] 一,身與命異的二根本句,足成十四見。每四句中,又約五蘊為論:色是常,是無常,是亦常亦無常,是非常非無常;受、想、行、識四蘊,也是這樣,就成了二十句。色是有邊,是無邊,是亦有亦無邊,是非有非無邊;受、想、行、識也如此,也成二十句。色如去、不如去、亦如亦不如去、非如非不如去;受、想、行、識四蘊也一樣的,就又成了二十句。如身與命的是一是異二根本句,合為六十二見。這十四句中,滅後有無等四句,是考慮涅槃,在涅槃上所生起的戲論。有邊無邊等的四句,是推論未來而起的。我在無窮的未來,是有邊際?無邊際?假使未來永久恆時存在而不滅的,這是無邊際;不能永久存在,這是有邊際。常無常等的四句,是追究過去而起的。我在久遠的過去,是怎樣存在或不存在的?存在,即常;不存在,即無常。佛法中所說恆、常兩個字,常是向過去而說的,恆是向未來世而說的。所以此中邊無邊等,也是約時間說。(這可以約空間說,即有限與無限)。所以說:「諸見依涅槃,未來、過去世」。身命一異二根本句,可通於三者。 [P515]

  
壬二 遮破 一切法空故 何有邊無邊 亦邊亦無邊 非有非無邊 何者為一異 何有常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無常

  敘述了外人荒謬的執見,就針對他的執見,加以破斥。滅後有無四句,正是從涅槃而起的戲論,上來已廣為破斥。其他十句,雖不約涅槃而說,然有了這種妄執,也是不能離執而圓證寂滅的,所以也附帶的破斥他。你從實有自性見出發,在本來無所有的,妄見是有,種種戲論;「一切法」的畢竟性「空」中,那裡「有」什麼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呢?

  這些,都是邪見,都是戲論。不但沒有有邊等四句,也沒有「一異」可說;又還「有」什麼「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可說?一異是一切戲論顛倒的根本,放在邊無邊及常無常的中間。十四句是戲論,所以佛陀說法,不加答覆,令人離此戲論,才能證得涅槃。 [P516]

辛二 顯 諸法不可得 滅一切戲論 無人亦無處 佛亦無所說

  一般人,總以為離生死得涅槃,是有能證的人,所證的涅槃;似乎有從此處到那邊的樣子。其實,在「諸法不可得」的畢竟性空中,息「滅」了「一切」的虛妄「戲論」,是「無」有能證的「人」,也「無」所到達的「處所」。人與處,都是在無自性的緣起上說的;性空中無法安立。本品上面說:『無得亦無至』。沒有人,那裡還有得;沒有至,那裡還有去處?不但聖者自證是如此,就是佛說法,也是假名巧說,如彩畫虛空。雖常說涅槃如何,生死如何,而實法性空寂中,未曾說得一字。所以佛說:『我成道來,未曾說一字』。證法、教法,一切空寂不可得,如金剛經等說。佛陀不是遊化四十九年,宣說一代教法嗎?佛說解脫法門,無非在眾生現實的生死苦痛中,指出錯誤顛倒;依世間的名言假施設,引導眾生。如有人不辨方向,已到家鄉,不知這裡就是,還想東跑西跑。他所要到達的目的地,在他,真是遠 [P517] 在天邊,不易到達。假使有人告訴他:你迷了方向!你不要向南方,轉向北方,擺在你面前的,就是你的故鄉。要到達你的目的地,就得立刻掉轉頭來,向北方。迷路者知道了,掉轉頭來就是。那時侯,還有什麼南方與北方?佛說法,也是這樣,並沒有說一實法,實相中有何可說?所以說:「佛亦無所說」。假使不明白這點,把方便當作真實的,每不免受名言的欺惑,專在名相中作活計了。 [P518]

http://www.shengyimaster.org/yinshun/12/yinshun12-30.html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09:3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肉身菩薩月溪法師法相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禪的定義(什麼叫做禪)

  禪字是「禪那」兩字的簡稱,禪那是印度語,舊譯「思惟脩」,是思惟脩習的意思,印度禪法成立很早,在釋迦以前,尼犍弗陀怛羅Nigrantha-jnataputra創立禪那教,此教以苦行修練為主,故名禪那,後來釋迦設六波羅蜜教綱,其第五波羅蜜便是禪那,其實禪那兩字,不過是一種脩練方法之通稱,釋迦所設種種言教,無論其為大乘小乘空宗有宗,皆以脩禪那為主要方法,甚至婆羅門外道各派,亦均有其禪法,雖然同名禪那,而其性質內容,各各不同,尼犍弗陀怛羅所脩為十二淨法禪,婆羅門仙人所脩為非想非非想禪,釋迦弟子大乘脩六度禪,小乘脩四諦十二緣起禪,還有一種叫做教外別傳的「不立文字禪」,是釋迦傳給大迦葉,後來由菩提達磨傳入中國,此派只重方法,不立文字理論,所以稱為「禪宗」,禪宗在唐宋時極盛行,一直到現在,還是很佔勢力,所以普通提到「參禪」兩字,多是指這一宗的方法,其實參禪並非禪宗所獨有的方法,自小乘四諦十二因緣禪,以至法相宗之五重唯識禪,天台宗之三諦三觀禪,華嚴宗之十玄六杷法界觀禪,其言宗之三密瑜伽禪,各有其道理與方法,直接的或間接的,積極的或消極的,很不一致。照以上歷史看來,我們現在想給「禪」字下一個確當的定義,實在頗為困難,但是,本書所要闡明的就是菩提達磨所傳入中國的禪法,因此,我們只有照禪宗的宗旨來給「禪」字下一個假設的定義了。
  普通一般對於禪字的概念,是由因到果的,就是從因位漸次脩習以至證果成佛,是一種漸脩的方法,禪宗的概念不是這樣,他是一種直截了當的「直示佛果」的方法,所謂「見則便見,擬思即差」。其實「果」已得到則「因」同時便被解決了,所以叫做頓悟禪,頓悟禪的定義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為甚麼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文字是一種假名,須經過思想然後才表現出來,所以只能算是一種間接的東西,真心本體(即佛性亦名自性)是最究極之實在,其境界非思想經驗所能達到,間接的文字語言自然無法描繪表現了,故釋迦曾曰:「我四十九年說法,未曾說著一字」,又曰:「脩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語言文字如指示月亮所在的手指,但此手指並非月亮,乃是間接的東西,間接的指示雖然亦是達到本體的一種方法,但終沒有直接指示的那樣直捷,而且傳到後來,有的竟錯認手指便是月亮了,因此頓悟禪的直接方法便應著實際的要求而產生,並且大大的發展開來了。但不立文字並不是絕對鄙棄文字之意,文字智識之價值,仍為禪宗祖師們所重視,菩提達磨以楞伽經印證後學。
  相傳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罔措,惟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自來禪宗以此事為以心傳心之直接方法的根據,但以前大藏所收的經論不記此事,隋唐的宗匠亦無言此事者,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此經藏於內府,外間不傳,所以有人疑心是捏造出來的,後來此經由內府流出,收入續藏經中,疑雲遂釋,但苟無論此事此經之有無,事實上菩提達磨所傳之禪法,確是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的,此種直接表示佛性之方法,釋迦見諸應用者不只一次,如「世尊示隨色摩尼珠問五方天王:此珠作何色,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世尊藏珠,復檯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無珠,何處有色,世尊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強說有青黃赤白色,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時五方天王悉自悟道(出指月錄)」,又「世尊因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作禮而去,阿難問佛:外道得何道理,稱讚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藏珠檯手及默然良久,皆是直示真心本體的方法,苟無論「拈花示眾」一則是否確有其事,但此種方法為釋迦所常運用,以接引後學,是沒有懷疑的餘地的。
  「不立文字」並不是絕對鄙棄文字之意,倘釋迦絕對鄙棄文字,則三部十二分教無從產生,倘達磨絕對鄙棄文字,則不會以楞伽經印證後學,四祖道信有法語,五祖弘忍提倡金剛經,六祖惠能自已雖不識字,但很重視文字學識之價值,教人須廣學多聞達諸佛埋,壇經懺悔品云:「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可見禪宗之不立文字,其主旨不過是表明直接方法與間接方法有其根本迥異之點而已。


禪法之產生乃人類自然之要求

  原始之人類,渾噩冥頑,其般若智慧為無明所遮蔽,其靈性全為五蘊三毒所支配,度其野蠻之生活,但其本有之佛性,圓滿具足,如蘊藏於地層中之寶貴礦產,僅有待於開發而已,後來智識漸開,始則對外界現象發生種種驚詫與疑惑,遂產生追求宇宙秘奧而加以解釋之企圖,次乃反求自心,而欲追究其變幻不居之根源,最後乃欲藉其般若智慧之力,求能證入於最究極的本體之中,超越於輪迴生死之外,即所謂「明心見性成佛」是也。考查世界人類進化歷史,東西洋開化最早之各民族,其先人皆曾有此種要求,並各有寶貴之發明,然因其智慧環境之懸殊,故所採取之途徑不同,其所獲之結果遂不一致,有徘徊於感覺之境者,有超越感覺之境而未入本體者,惟釋迦運用其所自創之禪法,打破無始無明,徹廣證悟,入於無漏涅樊,當其豁然貫通證悟佛果之時,歎曰:「奇哉,無一眾生而不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未證得」,可見佛性本來無所不在,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禪法之產生乃人類欲達到成佛之自然要求,「如來」兩字的意思,是「本來如此」,因為佛性與禪法本來便存在於區宇之間,無所不遍,圓滿現成,妙用恆沙,故釋迦常以「如來」兩字代表佛性本體及其妙用,但惟有親切證入者,方能澈底明白此兩字之意思及禪法之真正價值。

禪學與形而上學之別

  一般人每每誤解禪學即西洋哲學中之形而上學,其實不然,因為形而上學是解釋萬有本體的學問,而「禪法」則是證入萬有本體的方法,形而上學雖然企圖解釋萬有本體,但因為研究者自身始終沒有證入本體,所以終無法真正認識此本體而作澈底及完滿之解答,良因此本體實非思惟經驗之所能達,如圓覺經所言:「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又如六祖惠能所言:「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參禪方法始終沒有正式介紹到西洋,故西洋學者對於超越經驗的實在問題,亦始終無法解決,有的學者如康德之流,遂以為人的智識能力,僅能認識相對的感覺思惟之世界,對於絕對的超越的本體世界,無論如何努力,終不能認識之,有的竟認為無復研究之必要,而移其力於科學方面,但大多數的學者,仍認哲學體系中,不能缺少形而上學之研究,不過不復以超絕的本體為其研究之對象,而卻以事物根本之原理為其論究之問題而已,故此西洋哲學中可以說只有相對的本體論而沒有絕對的本體論了。幾千年來西洋學者盡是向經驗思惟上做工夫,不但沒有證入超越的本體,而且越研究離去本體越遠,其原因就是缺少一種可以證入本體的方法的緣故。參禪不是直覺,直覺乃不出腦神經作用,腦神經無法知道佛性,在希臘古代,超驗的本體的形而上學,實未見於思想界,學者不過就經驗的物質之中,選其最根本者,視為萬物之源而已,當希臘哲學家正在以思惟經驗追究萬物根源之時,釋迦已坐在雪山上經過四十九天的工夫,發明了直接證入超驗的本體的方法了,於此可見東西洋思想進度相差之巨,甚至經歷二千餘年以迄今日,西洋哲學家仍無此等發現,所以釋迦之禪法,實人類思想史上一最大之發明,其價值實難以估計。釋迦發明禪法已數千年,中間因修此法而得證入本體(即見性成佛)者不可勝數,在中國方面,其見諸傳記(如傳燈錄指月錄等書)確係證入本體者無慮數千人,此乃佛家所可誇耀於世界者。

欲解決本體問題惟有參禪

本體即最究極之實在,佛家名為實相,又名真如,又名佛性,名目繁多,其所包涵之意義與西洋哲學所謂本體者略有不同,於下文佛性編中詳為闡明,欲求證入本體,捨參禪無他途,西洋哲學家對本體問題僅抱一種研究及認識之態度,佛家對於真如佛性,則抱一種受用之態度,蓋參禪之人一旦證入本體,便是「見性成佛」,超出輪迴生死得大受用,學佛之最後目的在此,故佛教中無論任何宗派,皆以禪法為根基,並視其方法之是否澈底(即能使人見性與否)而判其優劣,如小乘斷六根破我執,但結果落於法執,中乘知破我執之非,破法執而落於空執,皆未能入本體,不能見性成佛,大乘菩薩破空執(即無始無明),然後達於實相絕對之境,禪宗之方法,即此最後之一種,而此方法乃不假其他經驗理論以達到,而是一種直接證入之方法,所謂直截根源,頓悟成佛是也。此方法究竟如是。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參禪之目的

  參禪之目的究何在耶?曰:在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果究如何耶?曰:洞澈本源,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不受後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此乃人類最究極之目的也。然欲求明心見性,必先明白何謂心性,心性者,眾生本源自性是也,亦名「佛性」,或曰「真如」,或曰「如來」,禪宗謂之「本來面目」「清淨法身」,唯識宗謂之「自心現量」「圓成實性」,淨土宗謂之「法身淨土」「常寂光淨土」,三論宗謂之「實相般若」,律宗謂之「本元自性」「金剛寶戒」,天台宗謂之「自性實相」,華嚴宗謂之「一真法界」,真言宗謂之「淨菩提心」,名號雖繁,其體則一。唯識論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維摩詰經云:「夫如者,不二不異」,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去,亦無所來」,然此之謂心性,乃指真心自性,非他家所指之心性也,尋常世俗所言之心,乃妄心也,無明也,今所欲明之心,乃最究極真實之心也,故名真如。華嚴經發揮真如佛性之理尤詳,十迴向品云:「勤修一切出世間法,於諸世間無取無依,於深妙道正見牢固,離諸妄見了真實法,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譬如真如,真實為性……譬如真如,恆守本性,無有改變……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譬如真如,一切諸佛之所行處……譬如真如,離境界相而為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譬如真如,性常隨順……譬如真如,無能測量……譬如真如,充滿一切……譬如真如,常住無盡……譬如真如,無有比對……譬如真如體性堅固……譬如真如不可破壞……譬如真如照明為體……譬如真如無所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時……譬如真如性常清淨……譬如真如於法無礙……譬如真如如眾法眼……譬如真如性無勞倦……譬如真如體性甚深……譬如真如無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現……譬如真如離眾垢翳……譬如真如性無與等……譬如真如體性寂靜……譬如真如無有根本……譬如真如體性無邊……譬如真如體性無著……譬如真如無有障礙……譬如真如非世所行……譬如真如體性無住……譬如真如性無所作……譬如真如體性安住……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譬如真如不離諸法……譬如真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譬如真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譬如真如普攝諸法……譬如真如與一切法同其體性……譬如真如與一切法不相捨離……譬如真如無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動搖……譬如真如性無垢濁……譬如真如無有變易……譬如真如不可窮盡……譬如真如性常覺悟……譬如真如不可失壞……譬如真如能大照明……譬如真如不可言說……譬如真如持諸世間……譬如真如隨世言說……譬如賞如遍一切法……譬如真如無有分別……譬如真如遍一切身……譬如真如體性無生……譬如真如無所不在……譬如真如遍在於夜……譬如真如遍在於晝……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譬如真如遍在年歲……譬如真如遍成壞劫……譬如真如盡未來際……譬如真如遍住三世……譬如真如遍一切處……譬如真如住有無法……譬如真如體性清淨……譬如真如體性明潔……譬如真如體性無垢……譬如真如無我我所……譬如真如體性平等……譬如真如超諸數量……譬如真如平等安住……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諸眾生界……譬如真如無有分別普住一切音聲智中……譬如真如永離世間……譬如真如體性廣大……譬如真如無有間息……譬如真如體性寬廣遍一切法……譬如真如遍攝群品……譬如真如無所取著……譬如真如體性不動……譬如真如是佛境界……譬如真如無能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無有退捨……譬如真如普攝一切世間言音……譬如真如於一切法無所希求……害如真如住一切地……譬如真如無有斷絕……譬如真如捨離諸漏……譬如真如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是非覺悟……譬如真如,過去非始,未來非末,現在非異……譬如真如於三世中無所分別…… 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譬如真如究竟清淨不與一切諸煩惱俱。」此乃佛祖就其親證之真如佛性境界,用語言方便以詔示眾生,眾生聞之,或茫然不知所云,或約略知其大意,然不可遂謂已明心見性也,聞之而能了解,謂之解悟,尚須自參自證,親見其境,始可謂為證悟,所證與佛無異,故名見性成佛,譬如黃山雁蕩之景,天下之奇觀也,然此景乃出之天然,非人力所創造,欲知此境,必須親到親見,諸佛祖師,不過先到此境,先見此境而已,吾人苟能篤信諸佛之所指示,勇猛修持,終必有貿到此境實見此境之一日,迨已到已見之後,方知此境本為古今人人之所共有,既非古佛所能創作,亦非今佛所能改造,此等奇景,終古不改,凡曾親到此出者,其所見即無一不同,千萬年以前,曾見此山者,所說如是,千萬年以後,凡見此山者,所說亦必如是,決不能於實際增益分毫,亦決不能於實際減削分毫,以稍有增減,即非本然也,諸佛所傳之道亦猶是矣,佛性既無二,既不變,但能明心見性,則與諸佛無別,雖然欲見佛性,必須真參實證,非徒能誦經說法便謂明心見性也,譬若有人讀他人遊杭州西湖筆記,或聞人談三竺六橋之勝,雖彷彿得其景況,然不可遂謂曾遊杭州西湖也,若以耳聞夢想為滿足,則終不見西湖矣,或有聞之興起,束裝往遊,親抵西湖,身歷其境,則知西湖之美,洵百聞不如一見也,明心見性亦然,每有聰挺之士,博覽經典,妙能解悟,為他宣說,口若懸河,而實不知真如佛性究為何物,猶閱西湖遊記,為人述三竺六橋之勝,非不惟妙惟肖,而實未履其地,未親見其景也,倘遇曾履其地者以真景見詰,則且茫然無以為答,此禪宗所以主張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也。
  昔有太原孚上座,初在揚州北孝寺講涅槃經,有禪者阻雪,因往聽講,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廣談法身妙理,禪者失笑,師講罷,請禪者喫茶,白曰:「某甲素志狹劣,依文解義,通蒙見笑,且望見教」,禪者曰:「實笑座主不識法身」,孚曰:「如此解說,何處不是」,曰:「請座主更說一遍」,孚曰:「法身之理,猶若太虛,豎窮三際,橫亙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禪者曰:「不道座主說的不是,祇是說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識法身在」,孚曰:「既然如是,禪德當為代說」,曰:「座主還信否」,孚曰:「焉敢不信」,禪者曰:「若如是,座主輟講旬日:於室內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卻」,孚一依所教,從初夜至五更,聞鼓角聲,急然契悟,便去叩門,禪者曰:「阿誰?」孚答曰「某甲」,禪者咄曰:「教汝傳持大教,代佛說法,夜來為甚麼醉酒臥街」,孚曰:「禪德:自來講經,將坐身父母鼻孔扭捏,從今已去,更不敢如是」,禪者曰:「且去,來日相見」,孚遂罷講。(出指月錄)
  故知明心見性,全靠自己真參實證,無人替代得來,不貴多聞,但貴一見,由門入者,不是家珍,他人說底,與己無涉,昔香巖和尚在百丈禪師處,聰明靈利,問一答十,被溈山問「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便爾茫然莫對,歸寮將平日看過文字,從頭要尋一句酬答,竟不能得,乃自歎曰:「畫餅不可充飢」,屢乞溈山說破,溈山自:「我說給汝,汝以後一定罵我,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干汝事」,香巖遂將平日所看言教燒卻,直過南陽,止於慧思國師故居,參究多時,一日芟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俄失笑間,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燒香,遙禮溈山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出傳燈錄)」,由此觀之,禪宗不立文字,惟重參證之所以被尊為明心見性之良方,而能風靡一時,席捲中土者,豈偶然哉!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禪之類別

  禪為佛門修行主要方法,大小乘各宗,皆有專門禪法,外道邪師,亦各有建立,紛紜雜沓,魚珠交錯,故研究宗門禪法者,乃先明瞭各宗禪法,辨別其邪正真偽,然後方不至黑白不分,誤入歧途,昔人錯下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可不慎哉,茲將內外各家禪法,分為三類以敘述之。一、禪宗之禪,二、內學各宗之禪,三、外道之禪,現先述禪宗之禪。


禪宗之禪
  一、最上乘禪 修行者證悟之後,胸中七通八達,隨拈一法,皆是佛法,橫說豎說,不離真如,從自己胸襟流露而出,蓋天蓋地,自世尊拈花示眾,以至祖師之喝棒怒罵,無非直示真如,和盤托出,瞥然見者,不隔絲毫,其或沉吟,迢迢萬里,此即最上乘禪是也。
  二、如來禪與祖師禪 如來禪是證悟佛性本體,祖師禪是發揮佛性妙用,古人有一事證明,香巖和尚證道後,說一喝送溈山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溈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矣」,後仰山勘過,更令說偈:香巖說云:「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曰:「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香巖後有頌云:「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曾,別喚沙彌」,仰乃報溈山云:「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
  禪那禪與般若禪 禪那禪乃修六度之第五度禪法,般若禪是已明心見性後所發揮者,如拈花示眾等是也。
  一味禪與五味禪 打破無明窠臼,明心見性,頓超佛地,入不二境界,名一味禪,瑯琊代醉篇三十二曰:「有僧辭歸宗云:往諸方學五味禪去,歸宗云:我這裏有一味禪,為甚不學」,法華經藥草喻品云:「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涅槃經又云:「又解脫者,名為一味」,一味禪者,指真如佛性之絕對不易也。五味禪者,一外道禪,二凡夫禪,三小乘禪,四大乘禪,五最上乘禪,禪源諸詮集都序云:「禪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遍真之埋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其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禪宗所修也)。
  三淨觀禪 (一)奢摩他,不起雜念,單用寂靜一念,往內直看去,看到山窮水盡,因緣時至,無明窠臼叻的打破,便可看見佛性。(二)三摩缽提,用意根統率五根,往內看去,直至無始無明境界,不可放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無明一破,便見佛性。(三)禪那,六根互用,向內看去,工夫純熟,觸著機緣,無始無明打破,便可悟道。圓覺經:「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如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劑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侮,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枯木禪 五燈會元云:「昔有婆子,供養一菴主,經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應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三冬無煖氣,女子舉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養得個俗漢,遂遣出,燒卻菴。」又唐石霜諸禪師會下有禪客坐而不臥者,天下謂之枯木眾。宋僧傳十二慶諸傳曰:「如是二十年間,堂中老宿,長坐不臥,屹若榴杌,天下謂之石霜枯木眾是也」,枯木眾與枯木禪不同。
  野狐禪 五燈會元載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一日不去,丈乃問立於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出,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否,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後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某甲下一轉語,使脫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
  老婆禪 老婆者,以前慈悲心,謂善智識誨導學人,親切叮嚀,有如老婆之愛其子女,故名老婆禪,海會演禪師上堂云:「近日太平院,禪和多聚散,參底老婆禪,喫底(米+山)米飯,知事失照顧,主人少方便,雖然沒滋味,要且緩緩嚥。」
  三關禪 普通謂破本參,破重關,破末後關為透三關也,宗門直指人心,本無階級,一悟便悟,不悟便不悟,本參重關末後關之說乃偽造,非正法也,至於出自祖師公案者,有黃龍三關,高峰三關,楞嚴三關,兜率三關。黃龍三關如問學人「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的生緣在何處?」正當問答交鋒,卻復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卻復垂腳曰:「我腳何似騾腳?」是為黃龍三關。高峰三關如問學人「大澈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又「佛祖公案只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有不明?」又「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是為高峰三關。三關者,三轉語以勘驗學人也。又有巴陵三轉語,趙州三轉語,皆接引後學之出格語句也。
  楞嚴三關見佛祖統紀十慈雲傳云:「慈雲法師遵式居天竺寺,有貴官注楞嚴求師印可,師烹烈燄謂之曰:閤下留心佛法,誠為希有,今先申三問,若答之契理,當為流通,若其不合,皆付此火,官許之,師曰:真精妙元性淨明心,不知如何注釋?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為是何義?二十五聖所證圓通,既云實無優劣,文殊何得獨取觀音?其人罔措,師即舉付火中,於是楞嚴三關自茲而出。」
  嬾融禪 又名牛頭禪,以牛頭山法融禪師為祖之禪派也,初法融禪師入金陵牛頭山幽棲寺北巖石室枯坐,有百鳥(口+銜)花之祥,唐貞觀中,四祖道信聞之,往尋訪,因附法,自是法席大盛,法融下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付,慧忠下有惟則,則下有雲居智,又智威之門有玄素,素下有道欽,欽開徑山,受代宗之信仰,賜號國一,欽門有鳥窠道林,與白居易問答有名,牛頭門風,雖一時振於唐代,而末遂不盛,宗密之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曰:「牛頭宗之意,體諸法如夢,本來無事。」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勘用功

  參禪錯用功易犯的病有四種,分析如下:
  一、止 病 將一切思想勉強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無一點浮漚,小乘斷六根,道家清靜寡欲,絕聖棄智,皆此病也,佛性非「止」而合。
  二、作 病 捨妄取真。將一個壞念頭改為一個好念頭。背塵合覺,背覺合塵,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老子「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孔子「正心誠意,,宋儒「去人欲之私,存天理之正」,皆此病也,佛性非「作」而得。
  三、任 病 思想起也由他,滅也由他,不斷生死,不求涅槃,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對境無心,儒家「樂知天命」,道家「返自然」「歸嬰兒」,皆此病也,佛性非「任」而有。
  四、任 病 將一切思想斷盡,空空洞洞,如同木石一般,中乘破一念無明,老子「惚兮恍兮」「窈兮冥兮」,莊子「坐忘」,宋儒「我心宇宙」,以及印度外道六師,皆此病也,佛性非「滅」而有。

  參禪錯用功夫,犯了以上四病就錯認「四相」為佛性,茲將「四相」分別闡明於下:
  一、我 相 即我執,小乘人斷六根時,「小我」已滅,入於「大我」境界,此時心量擴大,有充滿宇宙之象,清淨寂滅,宋儒所謂「我心宇宙」,莊子所謂「坐忘」(出大宗師篇),希臘哲學家所謂「大我」「上帝」,老子所謂「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皆是「我相」境界。
  二、人 相 即法執,起後念以破前念,譬如前念有我,乃起後念「不認我」以破之,繼而復起一念以破此「不認我」之念,如是相續,以至無我,破見仍存,悉為「人相」,莊子所謂「吾今喪我」,即此相也。
  三、眾生相 亦是法執,凡我相人相所未到之境界,是眾生相,所謂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是也,儒家謂「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書經「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中」字即眾生相境界。
  四、壽者相 即空執,一切思想皆已停止,一切善惡是非皆已忘卻,其中空無所有,如同命根,六祖說是無記憶空,二乘誤認為涅槃境界,其實即「無始無明」,禪宗稱為「無明窠臼」「湛湛黑暗深坑」,道家所謂「無極」,即此相境界。
  以上「四相」皆是有為法,皆非究竟,故金剛經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圓覺經云:「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脩習,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金剛經云:「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乃指此四種境界俱非正法也,淺識之流,每謂「三教同源」,若能明此四相精義,則知三教相隔不啻天淵也。

  因犯止作任滅四病便錯認見聞覺如為佛性:
  南陽慧忠國師問禪客:「從何方來」,禪客曰:「南方來」,師曰:「南方有何智識」,曰:「智識頗多」,師曰:「如何示人」,曰:「彼方智識,直下示學人即心是佛,佛是覺義,汝今悉具見聞覺知之性,此性善能揚眉瞬目,去來運用,遍於身中,握頭頭知,握腳腳知,故名正遍知,離此之外,更無別佛,此身即有生滅,心性無始以來未曾生滅,身生滅者,如龍換骨,如蛇脫皮,人出故宅,即身是無常,其性常也,南方所說,大約如此」,師曰:「若然者,與彼先尼外道無有差別,彼云:我此身中有一神性,此性能知痛癢,身壞之時,神則出去,如舍被燒,舍主出去,舍即無常,舍主常矣,審如此者,邪正莫辨,孰為是乎,吾比遊方,多見此色,近尤盛矣,聚卻三五百眾,目視雲漢,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壇經改換,添糅鄙談,削除聖意,惑亂後徒,豈成言教,苦哉,吾宗喪矣,若以見聞覺知是佛性者,淨名不應云:法離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法寶壇經:「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幾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減,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曰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指見聞覺知生,見聞覺知滅),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指佛性言),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託疾毗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茲奉磨納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焉。」
  黃檗傳心法要云:「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祇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為動作,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六祖與神秀之辯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見聞覺知比喻鏡子,起妄念如同鏡子起灰塵,時時勤拂拭,就比喻將妄念斷乾斷淨,勿使惹塵埃,就比喻將妄念不要起。
  見聞覺知根本就會起妄念,是斷不了止不了的,譬比龍潭出水,時時有水生出來的,斷了又來,源源不絕,永久斷不了的,一般人將見聞覺知就認為佛性,根本錯誤,修行無益,維摩經云:「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六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已明心見性,故其偈乃表示佛性,無生無滅,不垢不淨,不受薰染,本來成佛,乃站在真如果位上而言也,本來無一物,是指佛性根本不起妄念,就不要斷妄念,起妄念是見聞覺知,不起妄念是佛性,佛性與見聞覺知分不清楚,學佛用功就錯了。
  神秀認見聞覺知是佛性的錯誤,不單是神秀一人,乃由六朝時候傳下來的,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由陰陽萬物返歸三二一道,外面是說佛法的名詞,內裏實老子的道理,害人不淺,相傳至今,不知誤了幾許佛學家,與聰明的高僧,良可歎也,悲乎!
  凡修行用功,最緊要是在破無始無明,華嚴經說:「破無明黑暗」,圓覺經說:「無始幻無明」,勝鬘經說:「斷無始無明」,報恩經說:「以智慧破無明黑暗」,楞嚴經說:「幽閒法塵」,禪宗祖師叫做「無記空」「無明窠臼」「黑漆桶底」「百尺竿頭」「湛湛無明,黑暗深坑」「如入黑山鬼窟」,教下叫做「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根本無明」「白淨識」,楞伽經,涅槃經,指月錄,傳燈錄,五燈會元,裏面說破無始無明的用功很多,未能盡錄。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參禪錯認無明窠臼為佛性如周濂溪之太極圖說

宋儒理學開山祖周濂溪太極圖說,乃以道「先無後有」為基礎,配以易陰陽互行之理,以說明宇宙萬物化生循環返復之體系者也,「無極而太極」者,蓋與老子之「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以及「無為而無不為」同旨,儒家本只說太極,「無極」乃道家之說,老子知雄章「復歸於無極」,莊子大宗師篇「撓桃無極」,刻意篇「澹然無極」,在宥篇「遊於無極之野」,道藏中有太極先天圖,相傳出自道家之陳圖南,即是儒道混合的產物,同子曾師事鶴林寺僧壽崖,得太極先天圖,遂加以修改,以建立理學體系,其圖如下:

  照佛的看法,無極者,無始無明是也,太極者,一念無明是也,何以言之,無極本無,而能生有,一念已生,便是太極,念有靜動,便分陰陽,陰陽分而兩儀立,變合而生五行,二五之精妙合而有乾男坤女,二氣五行,萬物化生,萬物復歸於五行,五行歸於陰陽,陰陽歸於太極,太極歸於無極,一降一升,循環返復。便是輪迴生滅之法,起於無明,入於無明,如佛學家之十二因緣然,十二因緣只是說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輪迴作用、換言之,即是腦筋思想作用,不能說明佛性作用也,佛性起於輪迴生滅,無因無緣,不動不靜,本來無生故無滅。本來無有故無無,有無生滅皆腦筋相對作用,與真如本體無關也,太極圖說謂無極能生太極,太極又生陰陽萬物,因其有生故有滅,有生滅便有輪迴,有輪迴便非絕對者,故知無極太極之理,乃憑見聞覺知觀察宇宙變幻之現象而建立假設者,凡觀察之所能及,決非絕對本體也,絕對真如本體「語言道斷,心行處滅」,既不可用思想去測度,亦不可用語言來表現,只有直接證入者,方能知之,能證入者,則無輪迴生死矣,故名「見性成佛」,成佛之後,不再變為眾生,不再受輪迴,而太極則是輪轉不息者,雖然做到「天人合一」至聖地步,仍不免於輪迴生死,因為無極而太極,不過是由於一念無明入於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正是生死的根本也,關於太極,就是一念無明之說,現在再提出幾個證據,周濂溪以為欲進於「天人合一」的太極境界,只有「誠」和「一」,誠究為何物耶,通書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元亨,誠之通他,利貞,誠之復也,人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又說:「寂然不動然誠也」,又云:「誠無為,幾善惡」「誠是有無之間」,由以上幾句話而觀,可見「誠」本來寂然不動,無善無惡,正是無始無明境界,但又能通能復,便是一念無明境界,周子之說,蓋本於易之「易無異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明明是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作用,無異無為,寂然不動,正是無始無明,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便是一念異起,擴而成整個相對宇宙,換言之,就是腦筋的作用,腦筋的作用,當然不能說是最究極之本體也。


參禪錯認王陽明的學說為禪宗

  人或以陽明學比佛法者,實為大錯,陽明之學,以四句教法為綱領,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如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也,此四句乃是「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作用,與真如佛性體用不可同日而語,陽明之學,始終未能超出「無明」範圍,仍在三界輪迴之中,病在用腦筋推測度量,腦筋乃虛幻不實者,故其所得亦虛幻不實,非最後真實體用也,真如佛性非思想度量所能及,不受薰染,無有變易,惟證與證,乃能知之,佛家以真如佛性為本源,而儒家以無始無明為本源,其源不同,無法相及,人多未明佛性與無始無明之分別,故每誤認無始無明為佛性,而謂儒佛同源,是以九州之鐵,鑄成大錯也,或謂無善無惡心之體,即佛家之真如佛性,有善有惡意之動,即佛家之無明煩惱,非也,無善無惡心之體者,乃佛家所謂無始無明是也(即六祖所謂無記空),有善有惡意之動者,乃佛家所謂一念無明是也,知善知惡是良知者,乃佛家所謂見聞覺知,即腦筋靈性是也,為善去惡是格物者,乃佛家所說四禪病中之「作病」是也,無始無明是靜的,而一念無明是動的,故有根本與枝末之稱。
  無始無明,本來昏昧不明,無知無覺,故初無善惡之分,及其受薰染刺激生出一念無明,遂有見聞覺知,分別善惡好醜,一念無明動而復靜,則返於無始無明,周濂溪太極圖所說闡明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以至於萬物復歸於無極,便是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循環輪轉作用,一念無明已動,然後有見聞覺知,有見聞覺知,然後分別善惡好醜,凡屬含識,無不知善知惡者,故陽明之良知,乃腦筋作用,凡腦筋作用者,皆以無明為主,非佛性也,一念無明有淨染兩方面,善是淨緣,惡是染緣,染之與淨,但是一念無明,不能單把淨緣當做佛性,當做本體,如不可單把善當做本體一樣,而陽明則曰:「無善無惡理之靜,有善有惡氣之動,不動氣即是善,是謂至善」,夫動靜善惡,同出於一源,安可單把善當做本體,不動氣時並無善惡,所謂喜怒哀樂末發之謂中是也,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才是好的善的,若不中節則不和,便是惡的,可見善惡皆出於「中」,在「中」裏面已含有善惡的種子,或善惡之理,而陽明獨謂不動氣是善,是至善,可乎?故宋儒理善氣惡之說,清儒已表示不滿,顏習齋存性篇云:「若謂氣惡,則理亦惡,若謂理善,則氣亦善,蓋氣即埋之氣,理即氣之理,烏得謂純一善而氣質遍有惡哉,譬之目矣,眶皰睛,氣質也,其中光明能見物者,性也,將謂光明之理專視正色,眶皰睛乃視邪色乎……惟因有邪色行動障蔽其明,然後有淫視而惡者視名焉,然其為之行動者,性之咎乎?氣質之咎乎?若歸咎於氣質,是必無此目,然後可全目之性矣」,陽明把「為善去惡是格物」一語,為修養之方法,此乃修養之大病,善惡既同出於一念無明(即虛妄之心),善念與惡念出沒無常,「為善去惡」是要把惡的念頭去掉而把善的念頭保留,於是善惡二念在心中不斷爭鬥,惡念雖除,仍能再起,於是終日惶惶岌岌,不敢放鬆,已心勞口拙而惡念仍不可盡滅,佛家所謂「作病」是也,夫用腦筋感覺推想而知之物,必非物之本相也,腦筋感覺變幻不實,則用腦筋思想去「格物」而得之「知」。,當然靠下不住,反為明心見性之障,佛家所云「所知障」,況物無窮而腦力有限,莊生所謂「以看經隨無盡殆矣」是也,總而言之,陽明之所謂「心」,乃無明妄心,非佛性真心也,陽明所謂「良知」,乃見聞覺知,非佛性真知也,陽明之所謂「格物」,乃修養之病,非見性之方也,凡用腦筋度思者,所見到無非「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作用,不能見真如佛性也,道家之錯誤亦在乎此,陽明雖曾涉獵佛家藩籬而未得其覈妙,誤認無始無明為體,一念無明為用,實與認賊作父無異,昔有盜夜入富者之室,欲偷其寶,而誤攜夜壺以出,竟有購之以為茶具者,偷者既可悲,購者尤可笑也,千載之下,尚有欲以夜壺為茶具者,則不為痛哭流涕矣。


參禪錯認李翱之復性書為禪宗

  真為宋明道學先驅者,應推唐之韓愈、李翱,李翱之復性書,對於宋明學者叮影響尤大,李朝認為性本清明,為七情所惑,故變為昏濁,故主張「制情復性」,復性書云:「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樂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溺矣,非性之過也,七者循環而交來,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滓也,其流不清,火之煙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過,沙不滓,流斯清矣,煙不鬱,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又云:「性與情不相無也,雖然,無性則情無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馮友蘭氏評之曰:「此雖仍用韓愈原性中所用之性情二名詞,然其意義中所含之佛學的分子,灼然可見,性當佛學中所說之本心,情當佛學中所說之無明煩惱,眾生與佛,皆有淨明圓覺之本心,不過眾生之本心為無明煩惱所覆,故不能發露耳,如水因有沙而滓,然水之為水,固自若也,然無明煩惱亦非淨明圓覺之本心,立於對待之地位,蓋無明煩惱,亦須依淨明圓覺之本心而起也,(中國哲學史八○五頁)。」李翱曾參藥山禪師,對於佛學頗曾涉獵乃無可置疑,然李翱實為偽佛經所誤,即誤於「淨明圓覺本心(佛性)能起無明煩惱」一語是也。此語出大乘起信論,所謂「真如緣起」之說,大乘起信論是外道所作,託馬鳴之名以傳者,乃生滅法,非佛法也,何以言之,真如佛性,不受薰染,恆守本性,無有建易(出華嚴經迴向品),無明本無體性,如空花夢影,非由真如而起也,如說無明依真如而起,除去無明,回復真如佛性,便是見性成佛,既然則當初能起,將來當然亦能再起,無明再起之時,又變為眾生,忽而成佛,忽而又眾生,則佛亦有輪迴生滅,乃在三界之中,不能說是超出三界輪迴之外,成佛有何價值,天台宗認為「真如能受薰染」,故有「十界在具」之說,就是硬要把佛拉來和畜生餓鬼一樣受輪迴,非佛法也,但李翱之說,情與性原是相通者,情不生時是性是聖人,及情之生,又是凡夫,豈非忽而聖人又忽而凡夫,便是輪迴生滅,蓋李翱所謂性,乃無始無明,李翱所謂情,乃一念無明,俱是腦筋作用,腦筋靜時是無始無明,腦筋動時是一念無明,同是一個範圍,「制情復性」是欲使一念無明回返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正是生死根源,是妄心的本體,無始無明未破,不能見性成佛,李翱以為欲復性惟有「誠」,復性書云:「是故誠者,聖人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誠是一念無明之靜的方面,故寂然不動,但具有見聞覺知靈性,故能「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一念無明發作,是把子思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誠則明」及易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配在一起。


參禪錯用功以老子之「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的道理作為禪宗

  許多人認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亦不執有,亦不執無,亦不執非有,亦不執非無,亦不起念,亦不斷念,似有非有,似無非無,起念動念,不被外緣所轉,以為是禪宗的道理,其實是老子「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的道理,不執有,不執無,不執非有,不執非無,是婆羅門的道理,完全是腦筋的作用,有生滅輪迴的,不是參禪的方法。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參禪破無明窠臼用功的三種法門

  三種法門,破無始無明,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奢摩他中國音叫做寂靜,就是六根齊用破無始無明,三摩缽提中國音叫做攝念,就是一根統領五根破無始無朋,禪那中國音叫做靜慮,就是修大乘的六度第五度靜慮,六根隨便用一根破無始無明,破無始無明用功,用六根的隨便那一根,我們南瞻部洲(即是這個地球)的人,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其餘五根也不攀緣外境,清清靜靜的看,向腦筋裏面來看,看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的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的無明境界,這時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叻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的看見佛性了,或者六根齊用,清清靜靜的將一切外緣放下,眼根反觀觀自性,耳根反聽聽自性,鼻根反聞聞自性,舌根反嘗嘗自性,身根反覺覺自性,意根反念念自性,這樣用功得多,機緣成熟,叻的一聲,就會破無明見佛性的,又或者隨用一根統領五根,好比用一主帥,統領兵將來進攻敵人一樣,譬如用意根來做主將,其餘五根向無明窠臼來進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去,放下萬緣,清清靜靜的起一個純淨思想,來向心裏去研究,研來研去,研究得多,工夫純熟,叻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又或者我們沒有時間靜坐用功,就無庸收攝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是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來照顧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必要將他尋獲一樣,如此觀照,機緣一到,叻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
  經裏邊說:「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攷查古今禪宗,明心見性的人,歷史事蹟,通通照此三個法門修的。
  大寶積經中,文殊菩薩說:「佛性從煩惱中求得」,參禪、參話頭、參偈頌、參公案,大乘用功名目雖然不同,意思是一樣的,參話頭最要緊的是下疑情,單刀直入,一定會悟。
  如參念佛是誰,就先明白念佛的念是從見聞覺知起來的,假如不起念,是見聞覺知,非是佛性,識取自己,本來面目,本來不起念,如如不動,念佛與本來佛性不相干,二六時中,同身內識取本來佛性,不要向外求,識來識去,因緣時至,叻的一聲,無始無明一破,豁然貫通,就可以見本來佛性。
  如參本來面目在那裏,宜先明白,起念是見聞覺知,不起念亦是見聞覺知,空無所有,是無始無明,本來面目,如如不動,向無始無明那裏識取,識來識去,因緣時至,叻的一聲,無始無明一破,豁然貫通,就會見著本來面目。
  如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宜先明白所謂萬念從見聞覺知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指見聞覺知,識指認識,萬法從本來面目生,如如不動,亦不起念,見聞覺知,將萬念歸一念,向無始無明識取本來面目,識來識去,時機一到,叻的一聲,豁然貫通,就可以看見萬法從自性生。
  如參父母未生以前,那一個是自己本來面目,宜先明白父母未生以前,是中陰身,一念不覺入母胎,父母未生以前非佛性,明白中陰身,受生死因,未見佛性故,如何方能見佛性,父母未生以前是中陰身,父母既生以後是見聞覺知的靈性,明白本來面目,識取後,永不入輪迴胎胞,此人因破無始無明窠臼遮障,我們就從無始無明識取,因緣時至,叻的一聲,無始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本來面目自性即出現,明心見性後,話頭就用不著了。
  禪宗是頓教,一悟便悟,不分階級漸次,一般人主張參禪要破本參、重關、末後關,名破三關,乃是後人偽造,三關之說分兩種,出在古祖師公案,黃龍三關、高峰三關,黃龍三關,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的生緣在何處,正當交鋒,卻復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卻復垂腳曰:我腳何似驢腳,名黃龍三關。高峰三關語驗學者,大澈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案只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有不明,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名曰高峰三關。三關之語,是祖師接引學人用的機鋒轉語。
參禪與參話頭,等機緣成熟,叻的一聲,無明窠臼已破,見佛性,明心見性後,有明眼善知識,則尋訪明眼的善知識來印證,如沒有明眼的話,就找指月錄、傳燈錄、五燈會元、維摩經、華嚴經、楞伽經等,細看作印證亦可。

悟後的光景

  悟後明白是受薰染,悟後一切種子和盤托出,此時妄念根塵識俱變為佛性。
  見性後,在本體上看,是一理平等的,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無所謂眾生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菩提煩惱,同是空花。
  未見性前,一假皆假,妄識所支配故,既見性後,一真皆真,真心所流露故,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那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真如,大地山河,皆為佛性,石頭瓦塊,概屬菩提,嬉笑言談,真心妙用,揚眉瞬目,佛法宣流,蓋即體起用,即用歸體,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為用之體,用為體之用,體用不二故,所以左右逢源,無不自得,前時怎樣也不得,現在怎樣也得。
  法身是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三時間都打破),橫遍十方(東南西北橫計八方上下直計兩方的空間都打破),經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華嚴經裏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不能以佛法分別世間法,亦不能以世間法分別佛法。
  圓覺經說:「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你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參禪錯用功將三止三觀誤以為禪宗

  憨山大師夢遊集中雲谷禪師傳云:「雲谷禪師年十九,即決志操方,尋登壇受具,聞天台小止觀法門,專精修習,法舟濟禪師讀徑山道,掩關於郡之天寧,師徒參叩,呈其所修,舟曰:止觀之要,不依身心氣息,內外脫然,子之所修,流於下乘,豈西來的意耶,學道必以心悟為主,師悲請益,舟授以念佛,審實話頭,直令重下疑情,師依數日夜參究,寢食俱廢,一日受食,食盡亦不自知,碗忽墮地,猛然有省,恍如夢覺,復請益舟,乃蒙印可」,我們看雲谷禪師悟道因緣,可以拿來做我們參禪用功的榜樣。
  僧問子湖神禪師:「如何是一心三觀」,師云:「我當不見有一心,你喚什麼作三觀。」
  從前有一個止觀法師問慧海禪師:「一心三觀義如何」,師曰:「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於其中間更用何心起觀」,曰:「禪師不解止觀」,師曰:「座主解否」,曰:「解」,師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為當將心止心,為復起心觀觀,若有心觀,是常見法,若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請座主子細說看」,曰:「若如是問,俱說不得也」,師曰:「何曾止觀。」
  查實釋迦佛沒有說過,三止三觀法門,是儒家「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的道理。


參禪錯用功以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為禪宗

  憨山大師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這兩句話有點含糊,識與智一是腦筋,一是佛性,沒有「轉識成智」之時,分別固然是「識」,不分別亦是「識」,已經「轉識成智」,則不分別是「智」,分別亦是「智」,分別與不分別,不能以之來判別凡聖也。


參禪錯用功以染與淨為禪宗

  染與淨是相對的,因為有染,楞伽經云:「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復次,有三種智,謂知生滅,如自共相,知不生不滅,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無有更明白於此者,才說有淨,和生滅一樣,因為有生,才說有滅,染淨生滅,同是見聞覺知作用,一般人認為不起念是淨,就是佛性,起念是染,就是妄想,這是錯的,不起念是無始無明的淨緣,並非佛性,佛性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乃是絕對的,與染淨無關,憨山大師說:「染是識,淨是智」,此乃錯誤,壇經云:「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僧問慧忠國師:「坐禪看淨,此復若為」,師曰:「不垢不淨,寧用起心,而看淨相。」


參禪用功錯認如如不動為佛性

  「如如不動」一語,乃寫象真如佛性之形容詞,意思是說真如佛性本來現成,無有增減,亦無動靜,增減動靜,乃人之腦筋作用,與真如本體無干,現在有一般修行人,終日枯坐,強將思想止住,使同海水無波一樣,以為這樣便是「如如不動」的真如佛性,此乃大錯,活人的思想,是不能永遠停止的,要永遠停止,只死人才做得到,活著的人,勉強把思想停止,只能停幾十分鐘或幾個鐘頭,最多亦不過幾天,終有一日再起思想,如果同在一天之中停止思想的時候是「佛」,過一會思想起了又是「眾生」,那麼一天之內,忽是佛,忽是眾生,不是一天都身臨在輪迴之中,難道不嫌麻煩嗎,這樣的「佛」有什麼「做頭」呢?如果你真個明心見性,那就是輪刀上陣,還是如如不動哩。


參禪錯用功將五蘊皆空為禪宗

  「五蘊皆空」一語,是說明心見性之後,五蘊皆變為佛性,遍滿虛空,萬象物質皆為佛性,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現在一般修行以為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便是「五蘊皆空」,此乃大錯,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乃是任五蘊起滅,不去管他,但五蘊仍然是五蘊,沒有變成佛性,他仍會作壞,而你一天到晚,要存著「不去管他」這個念頭,不能放鬆,豈不心勞日拙,那裡能「無心」「無礙」五蘊皆空呢?

參禪錯用功以真如不守本性為禪宗

  一般人說:「真如本來不動,因不守本性,一念不覺,遂起妄想,造業作福,輪迴生死,倘一念覺悟真心,復得恆守不變,不受輪迴,名為成佛」,此乃外道見解也,真如本體本來圓滿現成,不變不動,華嚴經云:「譬如真如,恆守本性,無有變易」,倘真如而可變易,則是生滅法矣,大乘起信論所闡明者為「真如緣起」,只此四字可以判定,此論乃外道偽作,假託馬嗚之名以行世,否則,真如無有緣起,不受薰染,倘有緣起,定有生滅,生滅之法,定非佛法也。


參禪錯用功以真如受薰染為禪宗

  一般人說:「一念覺悟是佛界,一念發大乘心是菩薩界,一念發二乘心是緣覺界,一念發小乘心是聲聞界,一念瞋心是修羅界,一念善舉心是天堂界,一念好心是人界,一念慳貪是餓鬼界,一念邪淫是畜牲界,一念惡心是地獄界,謂之十界,十界互具,互具者,一念淨是佛界,一念染是九界,一念悟便是佛,一念迷便是眾生」,此乃錯誤,佛界不能與九界互具,眾生雖可成佛,佛不能再變為眾生,倘佛而受薰染,再變為眾生,則佛亦有輪迴,成佛有何價值,真如倘受薰染,則真如便不是絕對,不是最究極之實性,不能稱為第一義本體矣,故祖師云:「佛性能轉萬物,不為萬物所轉」,華嚴經云:「譬如真如,不受薰染」,可以指證。


參禪用功錯認佛性起妄念為禪宗

  一般人認為妄念由佛性起,將妄念斷除,便見本來自性,此乃大錯,妄念乃起於見聞覺知,妄念斷盡,是無始無明空空洞洞境界,無明受薰染刺激,不覺一念生起,便是一念無明,非本來自性,要見自性,不消斷除妄念,須利用一念無明以打破無始無明,然後能見自性,謂之以幻除幻,如圓覺經云:「鑽木取火,兩木相因」,佛性如如不動,不生妄念,因為有生便有滅,佛性本來不生,故不滅,倘佛性而能起妄念,則變為外道生滅法矣。


參禪用功錯認性是空心是妄為禪宗

  「性是空,心是妄」,謂佛性遍滿虛空,不可以腦筋識知,而可以識知者,則無非妄想他,一般人誤解其意,以為有思想,皆是妄心,將妄心斷盡成空,便是見性成佛,以此教人,乃落於外道斷滅之見,罪過不淺也。


參禪用功錯認已生是妄未生是心為禪宗

  有傳口訣禪云:「已生是妄,未生是心」,謂明白此二語,便可悟道成佛,此乃妖語,決不可信,已生是一念無明,固然是妄,未生是無始無明,亦未離妄,非真心也,儒家謂「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亦是誤認無始無明為本體,無法證入真如本體。


參禪用功錯認先無後有無能生有為禪宗

  老子道德經云:「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云:「後歸於無極」,老子以「無」為萬物本體,「無」者,即佛家所謂無始無明是也,無始無明,本無性體,圓覺經所謂「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者是也,無始無明雖為相對宇宙之為體,然非最後之真實本體也,真實本體者名為「真如佛性」,本來圓滿現成,不可謂為「無」,真如本不生,故不滅,萬物當體即是真如,非生於真如也,倘萬物生於真如,則真如有增減生滅,非最後之真實本體矣,一般人誤認真如佛性為「無中生有,先無後有」者,則同於老子之誤認「無始無明」為最究極之本體,落於外道斷常之見也,宜痛革之。


參禪用功錯認轉識成智為禪宗

  修唯識法門者,第一緊要關頭在找到潛伏於阿賴耶識中的無始無明種子,即白淨識,將他搗碎,則八識得八解脫,三性變為三無性變為四智矣,識轉成智之後,不再變為識,未轉識成智時,是阿賴耶作主,既轉識成智之後,則是真如佛性作主,真如佛性,恆守本性,無有變易,故成佛之後不變為眾生,不受輪迴,一般修行人誤認為一念迷是識,一念悟是智,「轉識成智」是把迷的念頭轉為悟的念頭,此乃大錯,夫念頭變幻無定,一天到晚,忽迷忽悟,忽智忽識,有時是佛,有時又是眾生,則成佛有何價值耶。


參禪用功錯認似有非有似空非空為禪宗

  現在一般修行人放下萬緣,靜坐觀心,看到似有非有,似空非空境界,以為就是不落二邊,不住有無,乃佛性境界,此乃大錯,「似有非有,似空非空」,乃腦筋作用,非佛性也,佛性本體,非腦筋想像所能及,六祖云:「任汝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修行人切勿用腦筋去揣測佛性,只可用腦筋去找到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找到了,一錘搗碎,佛性自然顯現也。


參禪用功錯認不求真不漸妄為禪宗

  證道歌云:「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一般人就以為修行只須不求真心,亦不斷妄念,真妄隨他去,便是功夫到家,此乃大錯,「不求真」者,謂佛性不可強求,真與妄是相對的,因為有妄,才說有真,佛性本體無所謂真妄也,故真既不可求,妄亦無須斷,真妄二相亦空故他,如果誤為真念妄念都不管,那是落於任病,越放任越糊塗,這樣用功,如煮河沙為飯,終無成就也。


參禪用功錯認中道為禪宗

  一般人謂「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便是中道,又謂「不落二邊,不著有無」,便是中道,此乃大錯,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無記性空,「不落二邊,不著有無」是「任」病,俱是腦筋作用,非中道也,中道者,真如佛性是也,大般涅槃經云:「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不得第一義空,不行中道」,六祖云:「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參禪用功錯認水波之喻為禪宗

  大乘起信論以「真如」比水,以「生滅」比波,此乃錯誤,真如乃佛性作用,生滅乃腦筋妄想作用,兩不相干,真如乃如如不動,無有變易,不起妄念,華嚴經迴向品言之極詳,倘真如能起生滅妄念,如水之起波,則真如亦有生滅輪迴,非最究極之實性矣,楞伽經則以海水比阿賴耶識,以波瀾比七識,乃正理也,人謂大乘起信論是外道偽造者,不為無因也,又圭峰大師以冰水喻妄心與佛性,亦是錯誤,源本於起信論也。


參禪錯認心法雙忘破我執法執為禪宗

  一般人每認為心法雙忘我執法執已破便是佛性,此乃錯誤,心法雙忘是無記憶空,我執法執已破是落於空執,便是無明窠臼,黑漆桶漆,非佛性也,須打破空執,然後能見佛性,佛性是真知真覺,心法雙忘是腦筋酩酊境界,不可同日而語也。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參禪錯認胸中不留元字腳為禪宗

  古人云:「胸中不留元字腳」,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字不留」之意也,真如佛性非思想文字之所能及,凡存思想文字者,便是「見聞覺知」,不能見性,今人每誤解「胸中不留元字腳」為看取一念最初從何處起,滅此一念,不留痕跡,便是胸中不留元字腳,便是悟道,此乃誤解,一念不留乃落於無始無明的境界,念起念滅,皆是腦筋作用,與佛性無干,如果明心見性之後,則念起念滅皆是佛性,所謂「念同無念」,何須斷他。


參禪錯認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為禪宗

  百丈禪師云:「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意謂真如本體,不受薰染,無所攀緣,自性如如,無有真妄,故妄緣不離自離是也,今人誤謂能離妄緣。即是悟道,此理不當,妄緣者,腦筋作用,腦筋仍存,妄緣不能離,然腦筋之妄緣與真如佛性無關也,悟者不離自離,不悟者雖離不離,如此者,然後可閱祖師語錄。


參禪錯認結水成冰融冰成水為禪宗

  一般人常以水喻佛性,以冰喻妄念,妄念起如結水成冰,妄念滅如融冰成水,此乃錯誤,佛性中本無妄念,亦不起妄念,水結成冰,冰融成水,融結無常,是生滅法,真如佛性,無生無滅,故水只可喻見聞覺知靈性,不可喻佛性也。


參禪錯認證無生忍非禪宗

  一般人謂「證無生忍」不是見佛性,仍須再修,方能成佛,此乃錯誤,證無生忍,便是見佛性,證者證悟,無生者無生無滅,忍者萬德圓滿,換言之,就是證悟佛性,無生無滅,圓滿境界是也,楞伽經謂「證無生忍之後,即得意生身」,可以為證。


參禪錯認無字甲裏為禪宗

  古祖師常勸人勿住「無字甲裏」,無字甲者,即無明窠臼、黑漆桶底之別名,無始無明境界,空空洞洞,一無所有,其境堅牢難破,故謂之「無字甲」,修行人到了無始無明境界,切勿畏難而返,須更加努力,往前衝去,把無字甲衝破,便可見性成佛。


參禪錯認萬法唯心心外無法為禪宗

  佛與法不同,佛者絕對也,真如也,法者,相對也,妄想也,凡所為法,皆無明妄心所造,故曰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唯心者,唯一妄心造也,故十八不共法之第六云:「無不知己捨」,萬法已知便應捨,因其是妄心也,妄心變幻無常,故法亦無常,名為因緣,名為方便,佛說法,如筏喻,已登彼岸,便應捨,以其妄也,知其妄而說之者,欲以妄除妄,以幻破幻也,非此無以度眾生,非捨則被法縛,無以成佛,故曰無有少法可得,故曰我四十九年說法,未曾說著一字,以其與真如本體無關也,真如本體,不可名,而強名之為佛,佛字應捨,以其假名也,而佛之本性不捨,以其真也,既得其真,則佛字為贅尤,故趙州曰:「佛之一字,我不喜聞,老僧念佛一聲,漱口三日」,馬祖曰:「非心非佛,佛字當捨,何況法乎」,心經一連用十幾個「無」字,把諸法捨盡,然後才入「究竟涅槃」,破盡相對,然後才能入絕對,留著一法,便是有餘有漏,不能究竟涅槃矣,既已涅槃,即一真一切真,佛亦真,法亦真,一切皆佛性,皆真心,此時再說「萬法唯心,心外無法」便對,同是一心,早妄今真,同是一語,早非今是,個個字相同,而意義完全兩樣,此佛法之所以難懂也,學者慎之。


參禪錯認枯坐入定為禪宗

  入定者,小乘人用功,枯坐斷六根思想是也,大乘人用功不住心,不看靜,不沉空,不入定,今每有一般出家或在家人,坐著十天八天不吃飯,和三家村裏的土地一樣,名為入定,以為這樣用功,便可成佛,此乃大錯,昔智隍禪師庵居長坐,玄策禪師造庵問云:「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語見六祖壇經,蓋見性之後,自性如如不動,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一切都在定中,才是大乘定。
  傳燈錄懷讓禪師傳云:「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磚作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牛駕車,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師又曰: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一聞示誨,如飲醍醐。」臨濟云:「山僧說向外無法,學人不會,便即向裏作解,便是停壁坐,舌拄上齶,湛然不動,取此為是祖門佛法也,大錯。」


參禪錯認執坐為禪宗

  一般誤認參禪要當靜坐時參,此乃錯誤,參禪不拘行住坐臥,馬祖云:「參禪不執坐,坐即有著」,六祖壇經云:「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告志誠又云:「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又曰:「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又云:「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荷澤禪師云:「大乘定者,不用心,不看靜,不觀空,不住心,不澄心,不遠看,不近看,無十方,不降伏,無怖畏,無分別,不沉空,不住寂,一切妄相不生,是大乘禪定」,又云:「不在坐裏,若以坐為是,舍利弗宴坐林間,不應被維摩詰訶,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但一切時中見無念者,不見身相,名為正定,不見心相,名為正慧。」
  壇經云:「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壇經云:「迷人著相法,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綠,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參禪錯認不倒單為禪宗

  叢林中有一般修行者,長坐不臥,謂之不倒單,難然不倒單,卻坐著打瞌睡,認此為了不起的功夫,錯誤屬甚,佛制比丘,修行四事具足,四事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是也,可見佛並不叫人不倒單,既然坐著打睡,何不放下身子,好好的睡一覺,讓精神充滿,好再用功。人或譏不倒單者「入冬瓜定」,未入定而變成冬瓜,雖成佛何益,臨濟云:「乃至孤峰獨宿,一食卯齋,長坐不臥,六時行道,皆是造業底人,乃至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珍,盡皆捨施,如是等見,皆是苦身心故,還招苦果,不如無事純一無雜,乃至十地滿心菩薩,皆求此道,流蹤跡了不可得,所以諸天歡喜地神捧足,十方諸佛,無不稱歎,緣何如此,為今聽法道人,用處無蹤跡。」
  龍門佛眼禪師云:「近日有者一向秖恁坐地,初時惺惺地,餉間便瞌睡,十箇九箇坐地睡著,苦苦不會做工夫,那裡硬坐要會,不是此理,怎生見得,丹霞豎起拂子,龐居士舉起槌子,丹霞擲下拂子,居士放下槌子」又云:「昨日公案作麼生,丹霞放身臥,居士便出去,此如不是真實知音,豈容你亂說下注腳」,又巖頭說道:「夫沙門者,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蓋天蓋地始得,那處是靜坐思量來」,先師道:「(按即五祖演)你睡時睡時參取,喫飯時喫飯時參取」,又古人道:「坐時有坐時道理,立時有立時道埋」,豈不見投子問翠微:「西來密旨可得聞乎」,翠微佇立顧視,投子云:「未曉玄言,乞師再指。」翠微云:「更要第二將惡水潑在」,投子便悟,諸人不得受用,在十二時中誤過多少好事。


參禪誤將牧牛為用功

  牧牛者,明心見性之後,調節性情,汰除習氣,非修行也,因為明心見性之後,一悟永悟,不須再修,但仍有無始習氣未除,故須加以調節,溈山和尚說:「汝等豁然貫通,修不修是兩頭話,除卻習氣是修」,昔溈山會下有大安禪師,曾曰:「在溈山三十年,吃溈山飯。痾溈山屎,不學溈山禪,只看一條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牽出,若犯人苗稼,即鞭韃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箇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趕亦不去也」,普明禪師牧牛圖,以妄念譬牛,佛性譬此主人翁,妄念起如牛橫報,將妄念改為正念,如騎牛歸家,返本回源,此乃錯誤,牛譬思想是不錯,以主人翁比佛性則錯,主人翁應譬比為見聞覺知,非佛性也,佛性不起妄念。


參禪誤將禪弊為用功

  古人論禪弊云:「自宋朝以來,弊風特多,試為舉出,有所謂喝和坐禪,公案坐禪,念佛坐禪,土地神坐禪,調伏坐禪。所謂喝和坐禪者,師家以一則話頭授與學人,學人坐而唱之,例如授以趙州之「無」字,學人則群唱曰:無,無,無,無,無,殆若鳴雨之鳩,又如授以雲門之須彌山,則群唱曰:須彌山,須彌山,恰如寒蟬之吟,夫此若得開悟,則雨鳩寒蟬亦得悟,所謂公案坐禪者,師家授以公案一則,使學人做工夫,做工夫後,來問師述其境,若與師合,則印可證明,更與他公案,謂之「透公案」,此多捏奇話向口頭裏作怪,夢中說夢,忝不知恥,譬如猿猴水中捉月,夫此若能得道,則猿猴亦當得道,所謂念佛坐禪者,師家以來並不實參,曾未夢見佛法,以癡福根,認作主人,或雖從事規矩坐禪,而未得示一事,乃請彌陀、觀音、文殊、彌勒等以為本尊,於坐中默念其名,或念其咒,謂依其力,此生悟道,來生生淨土,自作教人,裴頭而坐,宛如水母,假蝦目而求食,夫此若又得道,則水母亦可得道,又所謂土地神坐禪者,兀然枯坐,毫無所事,不言不視,不唱話頭,如三家村邊土造泥塑之土地神,不能如理觀察,但守師所示,所謂非思量,無分別,結跏跌坐,時候既到,身心自然脫落,廓然大悟,夫此若能大悟,則石人土佛亦當大悟,又所謂調伏坐禪者,譬如野馬置羈勒,游蛇入竹筒,遵師所示,以坐禪工夫,為降伏煩惱妄想,夫此若能開悟,則勒馬筒蛇,亦當開悟。」現在叢林中,此五種弊病仍存,如念頭話,打餓七,不倒單等,甚至有捏造神話,謂能十日八日不食,能見屋外事物,能見神見鬼等等,可謂變本加厲矣,良可慨也。


參禪錯認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為用功法門

  古人云:「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意謂凡可說可傳者,便非真如,真如佛性,須自證取,不可說與也,令人錯解此語,謂參禪之法,不可傳授,只能自去找尋,此乃大錯,佛性雖不可言傳,但參禪用功之法,則千聖所傳,佛佛授手也,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或權或實,或頓或漸,葉葉相承,聖聖相接,古祖師喝棒怒罵,豎拂擎拳,無非親切為人,但看汝能否承當耳,豈不傳哉。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禪法門

月溪法師講禪宗修法


參禪錯認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為用功法門

  古人云:「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意謂佛性真如,只能自證自悟,不能用言語說與也,昔香嚴未悟時,屢請溈山說破,溈山曰:「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干汝事」,後居南陽,鋤地次拋瓦礫,擊竹作聲,始發明心地,又太原孚上座,講涅槃經,敷陳法身妙理,有禪客謂曰:「汝雖能講,實不能知」,遂輟講靜坐,中夜聞鼓角聲,始悟法身之理,今人誤解「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之意,謂家門乃秘密傳授,不可教人,此乃大錯,豈不聞六祖云:「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耶。


參禪錯認心淨土自淨為禪

  「心淨土自淨」者,謂明心見性之後,一切皆變為佛性,佛性中無垢無淨,故穢土即是淨土是也,今人誤解此意,謂將惡念改為善念,把染緣變為淨緣,心裏清淨,世界自然清淨,謂之「心淨土自淨」,此乃大錯矣,念頭乃變幻無常,起落不定者,倘心裏一會兒清淨,便是淨土,一會兒妄念又起,復變為穢土,如此朝淨暮穢,早善夕惡,循環反復,何有了期,心淨心染,乃腦筋作用,與淨土無關也,真正之淨土,乃不變不易,無垢無淨者,即常寂光淨土,諸佛法身是也,若能頓證真如,當下便生常寂光淨土,與諸佛同一法身,則永超三界輪迴生死,覓心覓土,了不可得,尚何淨穢之可言耶。


參禪錯認不怕妄起只怕覺遲為用功法門

  人每以「不怕妄起,只怕覺遲」兩語為修行之方,此乃錯誤,起覺念以破妄念者,覺即同妄,同是一念無明也,黃檗禪師云:「汝今覺妄起時,覺正是佛,可中若無妄念佛亦無,何故如此,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二鐵圍山」,所以說曰:「不怕妄起,只怕覺遲」,本來無妄,何更言覺,取覺捨妄,覺亦是妄,圓覺經云:「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績,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參禪錯認腳跟點地為用功法門

  「腳跟點地」乃悟後之語,已明心見性,超出生死輪迴,達到絕對本體,大事已了,謂之「腳跟點地」,今人誤解此意,以為著實做個衲僧,腳踏實地,便是腳跟點地,非也。


參禪錯認無心是道場為用功法門

  黃檗禪師云:「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古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此乃悟後之語,意謂佛說方便,為度諸三乘人,上上智人,自明其心,自見本性,則何須更用一切法耶,其旨與金剛經所謂「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圓覺經所謂「一切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正是相同,而後人誤解其意,以為將妄心停止,思想斷盡,便是無心,便是悟道,此乃大錯,妄心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停止,則是無始無明黑暗境界,此境未破未能見佛性,不為悟道,故古人云:「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更隔萬重山」,正是針對此種誤解。


參禪錯認平常心是道為用功法門

  趙州和尚問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師曰:「還可趣向也無」,泉曰:「擬向即乖」,師曰:「不擬爭知是道」,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師於言下悟,南泉「平常心是道」一語,意謂明心見性之後,起心動念,無非佛性,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尋常日用,皆是真如,此乃證悟後之境界也,今人誤解平常心是道,便是普普通通過日子,平平常常做個好人,不為善不造惡,任運隨緣混過一生,便是悟道,此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何異耶,可悲可痛。


參禪錯認直心是道場為用功法門

  維摩經云:「直心是道場」,意謂明心見性之後,起心動念,無往而非佛性,佛性不易不變,唯一直心,壇經云:「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後人誤為做人只要正直,便是悟道,非也。


參禪錯認百尺竿頭

  長沙岑禪師,古祖師云:「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士方世界現全身」,此規勸後學用功之最緊要語句也,百尺竿頭譬如修行者用功之過程,能爬到百尺竿頭,已經是相當的工夫了,但再上便是虛空,則前進難矣,倘能再進一步,便可見性成佛,而得法身矣,故曰「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此竿頭乃譬喻無始無明境界,用功者,到一無所有空洞黑暗之境,便是百尺竿頭,但千萬不要以為是到佛性真如境界,仍須往前再進,打破無始無明,便可見性成佛,今人有誤認將斷除妄念,便是到百尺竿頭,再將斷念之一念取消,便是百尺竿頭更進步,非也。


參禪錯認不二法門為禪宗

  不二法門者,言佛性絕對不二是也,昔毗耶之會,文殊菩薩偈不二之旨,一時三十二哲之說皆非,獨維摩詰,默默無言,文殊師利頌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故知絕對佛性,非文字語言所能及,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也,今之佛剎,其小山門上皆冠以「不二法門」四字,相沿甚久,經云:「無門為法門」,小山門安足以當之耶。


參禪錯認莊子大宗師篇坐忘為禪宗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日:「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坐忘的道理,就是佛家的無始無明境界。


參禪不是專制之宗教

  世界之宗教,多借神權以專制人類之思想,如上帝天主等等,皆能加人以禍福,信之則得救,否則獲譴,人或上天堂或入地獄,一任獨裁,此專制低級之宗教也,佛教則不然,謂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成佛與否,應視自己之業力意志而定,梵綱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成之佛」,自由平等四字,最早見於佛經,佛性乃絕對平等自由者也,不但有情界平等,即無情界亦皆平等也,佛徒修行成佛,與諸佛同一法身,把臂偕行,絕對平等,但未聞耶教徒個個可為上帝,個個可與上帝平等也,故佛教實為民主式之宗教,即人所以迷信,同之可悲也。


參禪錯認大手印為禪宗

  所謂大手印者,即一切眾生之本心體性與佛平等無別,平等之本清淨常住,雖忽然不覺而起無明,然其真心體性仍自明淨,縱在六道輪迴,終仍不增不減,此妙明淨性之本體,有時稱之為本覺如來,普賢如來,本清淨見等等,名異實同,即此一心是即根本大手印也,舊派有說,以此普賢如來為元始佛,無庸積集資糧淨除業障,如彼海水,因風掀動而生波浪,若更加以攪動,則更無寧息澄清之時,又如空中雲霧雖起,空中雲霧散去,空淨自見,雲霧遮空,空性仍在,毫未減損,若吾人之心本無明淨之體性者,則以任何方便不能淨之,心本具妙明淨體故,斯可以方便,拂去背覺合塵之妄念,而得背塵合覺以成佛也。
  元本清淨是佛性,佛性不會起無明,起無明根本是見聞覺知靈性,非佛性,如彼海水因風掀動而生波浪,海水是見聞覺知靈性,波浪是無明,將見聞覺知靈性,認為是佛性,根本認錯,修亦無用。


參禪錯認婆羅門教冥諦為用功法門

  中國的佛學家,古今很多高僧大德,將冥諦認為是佛性,冥諦是非空非有,世間本性,起一念生覺,由覺生二十五諦,由二十五諦反歸冥諦本體,就是中國人講的佛性起無明,斷無明歸佛性,根本就錯,修行無益。
  婆羅門的冥諦,就是佛家講的無始無明,生覺就是見聞覺知起一念,由一念生八萬四千念,二十五冥諦寫在下頁。

http://www.geocities.com/buddhaschool/tchinese/essays/yhzen.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0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禪經連接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卷上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02_P0163A03.htm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卷下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02_P0168B11.htm

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04_P0180C07.htm

禪行法想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05_P0181B17.htm

道地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07_P0230C07.htm

小道地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08_P0236C03.htm


禪要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09_P0237C17.htm

佛說內身觀章句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0_P0239A19.htm

法觀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1_P0240B25.htm

身觀經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2_P0242A25.htm

禪祕要法經卷上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3_P0242C22.htm

禪祕要法經卷中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3_P0251C02.htm

禪祕要法經卷下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3_P0261A02.htm

坐禪三昧經卷上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4_P0269C26.htm

坐禪三昧經卷下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4_P0277B13.htm


禪法要解卷上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6_P0286B13.htm

禪法要解卷下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6_P0292C06.htm

思惟略要法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7_P0297C17.htm

達摩多羅禪經卷上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8_P0300C18.htm

達摩多羅禪經卷下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8_P0314B14.htm

五門禪經要用法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19_P0325C07.htm

治禪病祕要法卷上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20_P0333A07.htm

治禪病祕要法卷下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5/T15N0620_P0337C21.htm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5-11-2008 12: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1-2008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佐竹 的帖子

阿弥陀佛

一心顶礼恭敬禅定般若佛菩萨.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祖道一禪師示眾  (709-788)


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喚做修道人。取善捨惡,觀空入定,即屬造作。更若向外馳求,轉疏轉遠。但盡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
平常心是道。何為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聖。故經云:「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即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恆﹚河沙﹙數﹚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門?云何言無盡燈?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故經云:「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無量劫來,凡夫妄想,諂曲邪偽,我慢貢高,合為一體。故經云:「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時唯法起,滅時唯法滅。此法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前念、後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滅,喚做海印三昧。攝一切法,如百川異流,同歸大海,都名海水。住於一味,即攝眾味;住於大海,即混諸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

    所以聲聞悟迷,凡夫迷悟。聲聞不知聖心,本無地位、因果、階級心量,妄想修因證果,住其空定八萬劫、二萬劫,雖已悟卻迷,諸菩薩觀如地獄苦。沉空滯寂,不見佛性。若是上根眾生,忽遇善知識指示,言下領會,更不歷於階級地位,頓悟本性。

故經云:「凡夫有反覆心,而聲聞無也。」對迷說悟,本既無迷,悟亦不立。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常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飯、言談祇對,六根運用,一切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

http://www.laybuddhist.org.tw/BOOK/tantric/mizrb/12_mizrb.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08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 三法印 的帖子

愚法
二種小乘之一。聲聞緣覺二小乘,有的人迷執自法,而愚於大乘法空之妙理,名為愚法小乘,一旦瞭解大乘之理,迴心向大,便名為不愚法小乘。
佛學常見詞彙 (陳義孝居士編著)
http://cbs.ntu.edu.tw/link/cxy/cxy04601.html


學大乘者,主張但學大乘經,輕蔑聲聞教法,對佛教中──(傳統的)聲聞道與新興的菩薩道,是會引起嚴重對&#63991;的,這決非佛教之福!本經主張學菩薩道的,可以學聲聞經,正如《般&#63860;經》所&#63855;,菩薩應該遍學一&#64000;法門。過分的強調空法,高推《般&#63860;波&#63759;蜜經》,是當時佛教的實情而表現於經中的。學菩薩而輕棄聲聞經的,學般&#63860;空而「輕蔑諸&#64008;」、輕棄餘經的學風,對佛教會有&#63847;&#63868;的後果。

大乘佛法的本義,&#63847;是拒絕聲聞──傳統佛教者,而是誘導&#63789;共同修學的。佛法有佛法的特質,大乘佛法與聲聞法,有著共同的內容。〈十地品〉也&#63855;:八地菩薩所得的無分別法,是二乘所共的。

http://video.lwdh.org.tw/download/lwdh/pdf/bjjjj/bjjjj001.pdf

【三種菩提】          
          1.方便菩提、實智菩提、真性菩提。         
          這三種菩提,實在就是一切眾生本有的三種佛性,         
          方便菩提就是緣因佛性,         
          實智菩提就是了因佛性,         
          真性菩提就是正因佛性。         
          依文字般若,能證得方便菩提,依觀照般若,能證得實智菩提,依實相般若,能證得真性菩提。         
                  
          2.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         
          聲聞菩提是修四聖諦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         
          獨覺菩提是修十二因緣自觀花開花謝而得到的正覺;         
          無上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的最高菩提。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DIC/0544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08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佐竹 的帖子

63.同一個識在輪迴嗎?
    ──嗏帝比丘的邪見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同住在祇樹給孤獨園附近的比丘們中,有一位原為漁夫兒子的比丘,名叫「嗏帝」,他告訴其他比丘說:
  「我確實聽世尊說過,在生死中流轉的識,是不變的。」
  其他比丘們知道了,紛紛來規勸他說:
  「嗏帝學友!不要這樣說,不要誹謗世尊,世尊不曾這樣說。世尊用各種方法,都在教導我們『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怎麼會像你說的那樣呢!」
  但是,嗏帝比丘一直堅持己見,聽不進其他比丘的糾正勸導。大家沒辦法,只好去稟告佛陀。
  佛陀請人叫嗏帝比丘來當面確認,嗏帝比丘還是那樣說。於是,佛陀便更進一步追問嗏帝比丘:
  「嗏帝!你說的識,指的是什麼?」
  「世尊!就是那能說、能感受、能到處經歷善、惡行而受業報者。」
  「你這個愚癡人啊!究竟從誰那裡聽我這樣說的?我不是用各種方法說明『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嗎?你這個愚癡人啊!我不曾這樣說,而你自己卻作這樣的曲解與誹謗,這會傷害你自己,增加你自己的罪過,會讓你長遠受苦的。」
  於是,佛陀轉問在場的其他比丘,其他比丘都同聲回答:
  「世尊!您確實用各種方法教導『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識為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所以,識隨著所引生的因緣,就有不同的名稱,如從眼睛看見東西所生起的識,就稱為『眼識』;從耳聽聲、鼻聞香、舌嚐味、身觸物、意識法的因緣而生起的識,就分別名為『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就像火,其名稱可以從所引生的燃料來稱呼一樣,如燒木柴的火,稱為木火;燒一捆捆柴的火,稱為薪火;燒乾草的火,稱為草火;燒乾糞的火,稱為糞火;燒穀殼的火,稱為穀殼火;燒垃圾的火,稱為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都記得我所說的。只有這個愚癡的嗏帝比丘,顛倒了文句與含義,既誹謗了我,也傷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過。你這個愚癡人!知錯了嗎?」
  受佛陀這般責備,嗏帝比丘內心憂慼,無言地低頭,若有所思。
  佛陀責備過嗏帝比丘後,繼續告訴比丘們說:
  「比丘們!你們看到眾生了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你們看到眾生需要依賴食物提供的營養,才能生存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你們看到當食物供給的條件消失了,眾生就會死亡嗎?」
  「看到了,世尊!」
  「比丘們!如果不確定以上說的這一些,那麼就會有懷疑,不是嗎?」
  「的確,世尊!」
  「比丘們!如果以正慧如實見以上所說的這一些,那麼就不會有所懷疑了,不是嗎?」
  「是的,世尊!」
  「比丘們!如果你們對這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起了執著:珍愛它、寶貝它、擁有它,那算瞭解我教導過你們的筏喻法:筏是用來渡河,不是用來喜愛執著的嗎?」
  「不算瞭解,世尊!」
  「比丘們!如果有外道問你們:『道友!你們確知這樣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用處?有什麼功德呢?』你們應當怎麼回答?」
  「世尊!我們會這樣回答:『道友!清淨、明亮的正確知見,是為了厭離欲貪,是為了離欲,是為了如實知的緣故』。」
  「很好!很好!比丘們!你們確實應該這樣回答。
  比丘們!眾生當生與來生,都需要四種食物來維持與延續生命。哪四種呢?即物質性的摶食,可以生起感受的觸食,求生意志的思食,以及攀緣執取的識食。
  比丘們!這四種食物的需求從何而來呢?其根源的『集』是什麼?從哪裡生起,從哪裡製造出來的呢?
  那是『愛』!
  愛又是從何而來?其根源的『集』是什麼?從哪裡生起,從哪裡製造出來的呢?是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這就是從無明而有行,從行而起識,從識而起名色,從名色而起六入處,從六入處而起觸,從觸而起受,從受而起愛,從愛而起取,從取而起有,從有而起生,從生而有老病死、憂悲惱苦。
  因此,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比丘們!有了這樣的知見,還會耽湎於過去,想著:『我過去存在或不存在?我過去是什麼?後來又變成怎樣?過去如何?』嗎?」
  「不會的,世尊!」
  「有這樣的知見,還會飛馳於將來,想著:『我將來會存在或不會存在?我將來會是什麼?之後又會變成怎樣?我將來會如何?』嗎?」
  「不會的,世尊!」
  「有這樣的知見,還會困惑著眼前『我存在或不存在?我是什麼?如何存在?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這樣的知見,還會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團、惡意讓如來流血』等五大重罪嗎?還會故意犯戒、捨戒、放棄在僧團中修學嗎?或者,轉向跟隨外道修學、求福、持咒,以求離苦息苦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這樣的知見,還會有第八次的輪迴受生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有這樣的知見,還會因尊敬老師而說嗎?會因大沙門世尊這樣說就跟著說嗎?還會去追隨其他人為老師嗎?還會獻身於尊奉一般沙門、婆羅門,重返他們的喧鬧討論,以及求吉祥的符號儀式嗎?」
  「不會的,世尊!」
  「比丘們!你們只會說自己所知、所見,以及自己所瞭解的,是嗎?」
  「是的,世尊!」
  「很好啊!比丘們!我以『當生可見證、可直接領受、勸引驗證、向上引導、智者內證』的正法來教導大家,我為大家說的,就是這樣的法。
  比丘們!有『健康』的『精卵結合』,以及有相應的『識』三個因緣俱足了,才會有胎兒。經九個月或十個月的懷孕,嬰兒才會出生。嬰兒出生後漸漸養育長大,生理上諸根也漸漸成熟。
  生理上諸根成熟以後,由於不具正念,對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所以,當眼看、耳聽、鼻聞、舌嚐、身觸、意識時,遇到喜歡的就樂著,不喜歡的就憎惡,因而罪惡的行為就在其中不斷地發生。這樣,從覺受的樂愛,就有了執取;有了執取,就有蓄勢待發的有;然後是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苦聚集。比丘們!這一切,不都是以具足愛,由愛所繫縛而形成的一連串相接續的嗎?」
  「是啊,世尊!」
  「比丘們!正等正覺的如來,心具正念,對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所以對每一個眼看、耳聽、鼻聞、舌嚐、身觸、意識,喜歡的不會樂著,不喜歡的也不會憎惡。這樣,對覺受不會有樂愛,樂愛止息了,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苦,也就止息了。比丘們!這一切,不都是以愛的息滅,而達到解脫的嗎?」
  「是啊,世尊!」
  「比丘們!要記住這愛盡解脫的簡要教導,也要記得嗏帝比丘,這個被困在愛之大網束縛中的漁夫子之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4-2024 02:23 AM , Processed in 0.07092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