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743|回复: 162

证悟阿罗汉与波罗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1-2008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0# & 122# upatissa 的帖子
大概明白師兄120#所說的觀點...

不會説明,大概用形體來説說看,不知道對是不對,希望師兄指點

山河大地只有色(形體)而無五蘊。
若執取山河大地,就會對五蘊有所執取。
這些執取或是與大自然的氣息、景色有所關聯...
粒子、垮克也能算是法執之一吧?

謝謝師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1-2008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尋夢人 于 17-11-2008 02:41 发表


法执和轮回是没有关联的。

众生有生死轮回是因为执着五蕴为我,就是有五取蕴。这是我执。

当破除五蕴非我非我所,是無常,苦,無我时,他於是因此而解脱。
所以声闻弟子的观智是以五蕴为所缘,观智成熟时 ...


还是讨论法执。

如果阿罗汉还有法执,那佛陀为什么会在《大念处经》这样说呢?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者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独立地安住,不执著于世间的任何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1# 幻藏 的帖子

斷五蘊 = 不執取五蘊,不是滅五蘊
我也是这么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2# 尋夢人 的帖子

那麽,能不能這麽說:
斷五蘊 = 不執取五蘊,不是滅五蘊

感謝師兄:loveline:

小弟是時間允許就周末回家(Kulai)
工作則在獅子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智慧如海,辩才无碍,难得难得!读师兄的帖子,总让我有他乡遇故音之感觉

我觉得,谈菩萨道,一定要放到部派佛教来谈,尤其是关系到佛法的部分。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皆源于原始佛教,而探讨原始佛教的最佳方法就是看原始佛典而不是论典如阿比达摩或者清静道论等等。所以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不妨说是对于原始佛教/原始佛典的不同诠释。

比如说,我执/法执,我空,法空。原始佛典多破我执,我空,多从五蕴下手,少从器界着手。不过也不是绝对的,蕴处界中的(六)界就是重于器界。所以声闻断我执而不断法执,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从修行的方法来看,原始佛典里把一切法涵盖在蕴处界,讲蕴处界就是讲一切法。那么如何观蕴处界而解脱呢?就是观察蕴处界《一切法》都是缘起所生,无常,不自在,不自主,苦,空,非我,无我而心里我慢,向于涅磐《贪嗔痴永灭》. 另一方面,原始佛典观察《一切法》无常无我时,多从和有情有深刻关系的五蕴身心下手,而不是器界。不过真能观察体证五蕴身心苦空无常无我,也必能观察体证到处界《和五蕴加起来就是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所以对五蕴身心不起执著爱染,也必然对蕴处界《一切法》不起执著爱染,不然的话,就会有修行理论的矛盾,他依然会有五取蕴苦!!一个人如何对境界/器界起执著?仍然离不开五蕴,五蕴 既然对境界/器界起执著,就会有爱染执取,既然有爱染执取,《五取蕴》苦必然生起。所以我觉得,如果从原始佛典的修行层次来看,100%观察五蕴无我者,必然能够观察到蕴处界《一切法》也是无常无我,所以我执如果断,法执也必然断。我的看法是,如果他是阿罗汉,他一定断我执/法执。只是原始佛教行者多数从断我执下手,而不是法执。方法不妨不一样,目的地还是一致的《不执著,无论是五蕴身心还是山河大地-我执法执》

2.从部派佛教来看,如说一切有部,修行理论确实只讲断我执,而不讲断法执。部派佛教多数相信极微《这是当时哲学界共同的信条,就像以前的科学家相信有原子一样》,他们能够接受人是无我,是由五蕴组成。不过组成人我的五蕴,一层一层分析下去,总是有一个东西《法》是非缘起,不待他而能够独立运作,据说有75种法是是非缘起,不待他而能够独立运作的极微。有部把一切存在《包括人我》还原得七十五种究竟极微極的存在要素/自性。这样的观点,就和原始佛典中的蕴处界《一切法》是缘起所生,所以是无常无我,没有自性,不自主,不圆满有所冲突了。部派佛教这种要素/自性说其实是受到当时的其中一种哲学,积聚说的影响。《见印度哲学对于生命及宇宙的看法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062172&extra=&page=3  》。由于部派佛教相信极微说,自然无法接受蕴处界《一切法》是无我了。也因为如此,后起的初期大乘佛教才会批判部派佛教只断我执,不断法执,只有我空,没有法空。大乘佛教这种深观可以说是100%正确的诠释了原始佛典所记载的蕴处界《一切法》都是缘起所生,所以是无常无我。


总结是大乘佛教所讲的阿罗汉断我执而不断法执,指的不是原始佛典证罗汉果位的声闻,而是部派佛教时代的阿比达摩论师。愿君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看看了南传菩萨道(上)文章。

南传菩萨道的要求非常高,也相当困难下。其中文章中有提到:
莫说成为一位正等正觉者,即使想要达到有如须弥陀隐士能够获得被授记的境界,也需要具备以下八项条件:
一、是人
二、是男人
三、波罗蜜已经圆满至足以使他在那一生证得阿罗 汉果。
四、遇到一尊活着的佛陀
五、是一位相信业力的隐士(kammavadi,佛教以外 的出家人)或是一位佛教的比丘。
六、具备四禅八定与五神通。
七、有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修波罗蜜的非凡精进力。
八、善欲足够强大至令他发愿成佛。

而且在被授记后才正式成为菩萨,行菩萨道。
文章中说,在被授记之后还要以至少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的期限,通过四成就的方式圆满诸波罗蜜才能成佛。

依南传菩萨道文章的说法,假如没在古佛,釋迦牟尼佛时期授记,那最快也需等到弥乐佛时期,而且还必须具足以上八项条后才能够授记为菩萨,然后还必须要修行至少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圆满诸波罗蜜才能成佛。

解脱道已不容易行了,南传菩萨道更加难行,难怪会有佛陀出现在世间是非常稀有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11-2008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 佐竹 的帖子

唯證者自知。。。唯證者自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6-11-2008 02:10 PM 发表


跟你學的,跟你學的

善者不应一般见识。
这不是八正道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8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4820 于 14-11-2008 06:42 AM 发表
那要怎么做才好呢?。



如果真的有肝火旺的情况,那就要两方面下手,一,调节情绪,二,喝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huoshen2 的帖子

贪杯就是贪杯, 做人老实点好~
毕竟贪杯没什么可耻~
-------------------
这虽是无奈,但有自觉。。

但大X人贪杯(贪恋世间)又不敢承认,就把贪杯(贪恋世间)说成是正确的,是为了别人, 是高尚风格等等诸多借口。
最深的内在欲望就是贪杯(贪恋世间)就是那莫的细微。。
贪杯就是贪杯, 做人老实点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三法印 的帖子

一个贪杯的人,
因为内心的贪杯,
就会为酒说尽好话, 虽然有些听来很可笑~

比如说喝酒只是外相,
喝酒即修行等的歪论~

贪杯就是贪杯, 做人老实点好~
毕竟贪杯没什么可耻~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1# huoshen2 的帖子

口说今生要解脱的人, 口中认同念死观的人,
也一样矛盾的不尽快尽力在当下多花时间去修止观~
-----------
谢谢提醒,   同样你今生可要如你所讲的要証初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5-11-2008 02:06 AM 发表
你証了什么? 即身成佛?


跟你學的,跟你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尋夢人 的帖子

師兄之言,既是,山河大地沒有五蘊但是有色(不是五蘊的色)
有情衆生纔有五蘊
而,有情衆生和山河大地,都是因緣合和而成
對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08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佐竹 的帖子

你証了什么? 即身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5-11-2008 02:03 AM 发表
你肯定是住生死的根性, 而且还会教导人住生死...

佛陀无量劫都是长住生死度众生的? 你在搞笑吧?

还未成佛前, 菩萨可没有度过任何众生, 而是苦修自己的波罗密...行善帮人可不是渡人永绝生死...

佛 ...


佛陀要住生死,我也跟着住生死,ok罢?

佛陀无量劫都是长住生死度众生的是在搞笑?  菩萨可没有度过任何众生?
看看南传经典就知谁在搞笑。

-由於菩薩清淨自己及他人,以越渡至彼岸(涅槃),因此他被稱為parami。
-由於菩薩把眾生結合或置於涅槃,他被稱為parami。
- 由於菩薩把眾生放進和載至涅槃彼岸,因此他被稱為parami。

以上是南传经典所讲的。多看经典吧,不然真的很搞笑。

贪瞋痴才是魔,贪瞋痴使到众生作出無量的恶业。
断除贪瞋痴就是湼槃(解脱)了,和身体有没有入灭毫無关係。
那些认为要身体入灭才算解脱的,是受到外道的影响。

如果你能以开放的心态来探讨的话,你会同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1-2008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尋夢人 的帖子

你肯定是住生死的根性, 而且还会教导人住生死...

佛陀无量劫都是长住生死度众生的? 你在搞笑吧?

还未成佛前, 菩萨可没有度过任何众生, 而是苦修自己的波罗密...行善帮人可不是渡人永绝生死...

佛陀在証果后度了很多人远离生死... 很多的阿罗汉很多的解脱者.

魔罗不能忍受有情从他的掌中离去, 就破坏正法创出生死即湼槃, 住生死,入世间,同样也是解脱的, 巴不得把众生捉回在掌中, 只要在生死就是在他的掌控之中. 人们以为在轮回可以自主生死, 其实只要在生死轮回就是他的奴隶, 不然就是他的跟随者..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5-11-2008 11:1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08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是不是只要证悟阿罗汉果(指一般的阿罗汉果,不是上首弟子或大弟子)都需要累计波罗密?如果是,那要累计多久?

第二,如果需要,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此生有没有望证悟阿罗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8-11-2008 10:19 PM 发表
第一,是不是只要证悟阿罗汉果(指一般的阿罗汉果,不是上首弟子或大弟子)都需要累计波罗密?如果是,那要累计多久?

第二,如果需要,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此生有没有望证悟阿罗汉呢?


第一 ;  不超过十萬大刼.

第二;  在缘摄受智的阶段可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8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悟阿罗汉果,也就是解脱者,应该是断十结,而不是累计什么波罗密。当下能把十结断除,当下就是解脱者,不用等到无量数的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5-2024 04:18 PM , Processed in 0.06941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