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28|回复: 17

佛教徒的基本义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0-2008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缅甸的马哈希长老曾经这么告诉他的弟子们:

“如果你们得到了此世的人身,那你们应该努力,至少在这一生中证达初果。不然你就可能空获了在轮回中难得的人生。也白遇见了佛教。”

佛陀曾经告诉弟子,在轮回中得到人身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

他这样问弟子:『设想大地被水覆盖了,有一人将一副穿有一个洞的牛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抛入水中。牛轭随风四处漂流。再假设每一百年中,有一只瞎了眼的海龟浮出水面,那麽,依你猜测,这只每隔百年才浮出水面的海龟的头部伸入轭上洞孔的机会有多少?』

比丘们回答说:『世尊,那是微乎其微的。』

佛陀因此说:

『是的!人能出世为人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彻底了悟的如来住世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佛法与如来的戒律能在世间教授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你既然已出世为人,如来又已到世间并教导佛法,你就应该力求了悟四圣谛。』

所以说:

如果你获得此生为人,则应该证达阿罗汉果或者阿那含果。

如果你不能获证阿罗汉果或者阿那含果,那至少应该获得第一\第二果。

如果你不能获证第一\第二果,那至少应该获得对于内观禅法的熟练。

如果你不能获得对于内观禅法的熟练,那至少应该证成色界和无色界的安止禅定。

如果你不能证成色界和无色界的安止禅定,那至少应该证达各种近分禅定的多种或一种。

如果你不能证达各种近分禅定的多种或一种,那至少应该能在行为上具有戒律和具有施舍之善行等。

如果你甚至没有在行为上具有戒律和具有施舍之善行等,那至少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作任何有害的事情。

如果你甚至也没有回避作有害的事情,那不要忘记忏悔你自己。

如果你甚至连忏悔都忘记了,那你此生和死后一定将堕落在恶趣。

为什么呢?

因为你在生之时已经成为恶趣者。以恶及烦恼污染其心,那怎么还有机会获得善趣和解脱呢?

所以,精进的佛陀弟子使自己相应于善行\善法\禅定及胜利之道果。

这是你作为佛陀弟子对于佛陀最基本的义务。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2

[ 本帖最后由 山野草夫 于 10-10-2008 05: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0-2008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如果說佛教徒沒有盡到基本的義務,還算是佛教徒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8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哈希禅师是阿罗汉圣者??

请问以何为准??
由何得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8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oshen2 于 10-10-2008 05:31 PM 发表
马哈希禅师是阿罗汉圣者??

请问以何为准??
由何得知??
...

是不是不重要~

最重要他说的是否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8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0-10-2008 05:33 PM 发表

是不是不重要~

最重要他说的是否正确~

乱乱捧禅师/ 修行人是终极圣人这样的作法~
是否是对的作法呢??

只知道这些话经典中也有引述佛世尊说过~
难道一个熟读经典的人讲出这些佛宣说过的话也就是阿罗汉圣者了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8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应该把重点放在马哈希禅师所说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0-10-2008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10-10-2008 05:46 PM 发表
大家应该把重点放在马哈希禅师所说的内容。

多谢你去除有夸大其词/ 乱捧修行人嫌疑的字眼~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8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oshen2 于 10-10-2008 05:42 PM 发表

乱乱捧禅师/ 修行人是终极圣人这样的作法~
是否是对的作法呢??

只知道这些话经典中也有引述佛世尊说过~
难道一个熟读经典的人讲出这些佛宣说过的话也就是阿罗汉圣者了吗??
...

是否圣者,除了马哈希禅师知道外,他也可以和其他僧伽表明~
要知道在根本巴罗基卡(Parajika)戒里,未证说已证可以被逐出僧团的~

[ 本帖最后由 das 于 10-10-2008 06: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0-2008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疑问,佛有说过以下的话吗?如有,请示经文,谢谢~

1. 如果你获得此生为人,则应该证达阿罗汉果或者阿那含果。
2. 如果你不能获证阿罗汉果或者阿那含果,那至少应该获得第一\第二果。
3. 如果你不能获证第一\第二果,那至少应该获得对于内观禅法的熟练。
4. 如果你不能获得对于内观禅法的熟练,那至少应该证成色界和无色界的安止禅定。
5. 如果你不能证成色界和无色界的安止禅定,那至少应该证达各种近分禅定的多种或一种。


佛是否叫我们尽力在今世解脱呢?

佛陀因此说:

『是的!人能出世为人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彻底了悟的如来住世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佛法与如来的戒律能在世间教授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你既然已出世为人,如来又已到世间并教导佛法,你就应该力求了悟四圣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8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peggy_str 的帖子

1-5的部分应该是长老对他的弟子们说的。

佛是否叫我们尽力在今世解脱,这就不清楚,有待阅读经典后才能得知。
不过了悟四圣谛的人,肯定是已解脱的修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8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10-10-2008 06:42 PM 发表
1-5的部分应该是长老对他的弟子们说的。

佛是否叫我们尽力在今世解脱,这就不清楚,有待阅读经典后才能得知。

没记错的话, 其中一个有提到的就是 maha parinibbana sutta~
也就是跟佛陀要灭亡前跟阿难讲遗言有关的经典~

不过了悟四圣谛的人,肯定是已解脱的修行人。

同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8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10-10-2008 06:31 PM 发表
我有个疑问,佛有说过以下的话吗?如有,请示经文,谢谢~

1. 如果你获得此生为人,则应该证达阿罗汉果或者阿那含果。
2. 如果你不能获证阿罗汉果或者阿那含果,那至少应该获得第一\第二果。
3. 如果你不能获 ...


“诸比库,一切有为法,最终都会衰灭,你们应当精进不息,求得解脱”

长部第16经(大涅磐经)-佛陀


在《大涅盘经》里佛对阿难说:“尔时,世尊足与拼叠,右胁而作师子偃卧,正念正知而住。

尔时,沙罗双树忽开非时花,花朵满开,其花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亦从虚空降下曼陀罗华,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又从虚空降下栴檀香末,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上之铙管为供养如来,鸣奏于虚空;天上之歌唱为供养如来,亦演唱于虚空。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阿难!沙罗双树忽开非时花,其花满开,而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亦从虚空降下曼陀罗华,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又从虚空降下栴坛香末,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上之铙管为供养如来,鸣奏于虚空;天上之歌唱为供养如来,亦演唱于虚空。
“阿难!如此对如来并非适宜之尊敬供养。阿难!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凡大小之行,皆以法随法而住,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者,则是对如来最上之尊敬供养。然者,阿难!“法随法而住,应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如是,阿难!应当学。”

长部第16经(大涅磐经)-佛陀

十法经
法增比丘中译及注释

我是这么听说的:
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1,在给孤独长者2供养的祇树园精舍3里。
佛陀告诉诸比丘:诸比丘!离家出家修行的梵行者4应审思5十法6,是那十法呢?
1.梵行者应审思:我等是无有阶级7。
2.梵行者应审思:我等是依赖众人的供养8而得以资生9。
3.梵行者应审思:我等是追循更多的戒律10修行。
4.梵行者应审思:我将不会后悔11自己的戒行12。
5.梵行者应审思:其他的有见识的13梵行者14将不会批评我的戒行。
6.梵行者应审思:这是有分别于俗家的15,我将不得不与家人分离16,我将不能得到我喜爱的物品17。
7.梵行者应审思:我是自己业的主人18,是自己业的继承人19,由自己的业而生20,是自己业的亲族21,依自己的业支撐而活22,不论我造何种业,善的或惡的23,我必将去承担24。
8.梵行者应审思:日以继夜就这么过去了25,我现在正在作些什么呢26?
9.梵行者应审思:我是否喜爱独住远离于幽僻之地27呢?
10.梵行者应审思:我是否已得上人法28,是否已得圣者的智慧29,往后死时,若梵行者问我,我会懊恼30吗?。

诸比丘!这就是离家出家修行的梵行者应审思的十法。

佛陀说完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释:
1. 舍卫国,Sāvatthi,佛时印度北方的一个小国。
2. 给孤独长者,Anāthapindika 佛陀的大施主,因常施舍给孤苦贫困者,故名‘给孤独’。
3. 祇树园精舍,Jetavana 给孤独长者向祇陀Jeta太子购买的王家园林,用以布施给佛陀,并建成寺院。
4. 梵行者,pabbajitena 由在家而出家修梵行的人,为得智慧 pabba 的行者。
5. 审思,abhinham paccavekkhitabbam 沉思,考虑。
6. 十法,dasa-dhammā:无有阶级,托钵资生,更高戒律,不悔戒行,请净戒行,离世所爱,业的审思,正念当下,独住远离,得上人法。
7. 无有阶级,Vevanniyamhi 改变 ajjhupagato 以上的,变为没有。
8. 供养,Parapatibaddhā 依赖。
9. 资生,jivikā 延命。
10. 追循更多的戒律, ākappo行为 karaniyo应该做的。
11. 后悔,Kacci 疑问,kho 当然,attā silato 我的戒行,upavadati责怪。
12. 德行,silato。
13. 其他的有见识的,anuvicca 发现 viññu 见识。
14. 梵行者,sabrahmacāri。
15. 有分别于俗家的,Sabbehi 知道的,有分别的。
16. 不得不与家人分离,nānābhavo 不同的分离 vinābhāvo 不分离。
17. 不能得到我喜爱的物品,me piyehi 喜爱的 manāpehi 令人喜爱的。
18. 业的主人,Kammassakomhi。
19. 业的继承人,kammadāyādo。
20. 由自己的业而生,kammayoni。
21. 业的亲族, kammabandhu。
22. 依自己的业支撐而活,kamma patisarano。
23. 不论我造何种业,kammam karissāmi; 善的或惡的,kalyānam vā pāpakam vā。
24. 我必将去承担,tassa dāyādo bhavissāmi ti。
25. 日以继夜就这么过去了,rattin 夜晚 divā 白天 viti 已过 patanti 放下。
26. 我现在正在作些什么呢,Katham 在那里 bhutassa 已发生。
27. 喜爱独住远离于幽僻之地,suññāgāre 空居处 abhiramāmi 合意的。
28. 上人法, uttarimanussadhammā。
29. 圣者的智慧,ariya ñāna。
30. 懊恼, puttho被问 man 心意 ku 懊悔 bhavissāmi成为。

and many more..

[ 本帖最后由 das 于 11-10-2008 02:1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8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哈希长老这番话从头到尾都说的非常好.
不管他是不是阿罗汉,他即然身为出家人,所说的法我们都应该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8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1-10-2008 02:08 AM 发表


“诸比库,一切有为法,最终都会衰灭,你们应当精进不息,求得解脱”

长部第16经(大涅磐经)-佛陀


在《大涅盘经》里佛对阿难说:“尔时,世尊足与拼叠,右胁而作师子偃卧,正念正知而住。

尔时,沙罗 ...

Sadhu Das师兄提供的经文~

请问这篇文有解释到我的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8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0-10-2008 05:30 PM 发表
哪如果說佛教徒沒有盡到基本的義務,還算是佛教徒嗎?
我在想着佛教徒有义务来指导我们非佛教徒关于上帝脱离了轮回的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弟兄姐妹 于 11-10-2008 11:22 AM 发表
我在想着佛教徒有义务来指导我们非佛教徒关于上帝脱离了轮回的问题吗?



根据佛陀的教法,上帝并没有脱离轮回,也没有对世界的创造权与主宰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0-2008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0-10-2008 05:57 PM 发表

是否圣者,除了马哈希禅师知道外,他也可以和其他僧伽表明~
要知道在根本巴罗基卡(Parajika)戒里,未证说已证可以被逐出僧团的~

那戒律又是否许可一个僧人讲别个僧人证了圣果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08 0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oshen2 于 10-10-2008 05:42 PM 发表

乱乱捧禅师/ 修行人是终极圣人这样的作法~
是否是对的作法呢??

只知道这些话经典中也有引述佛世尊说过~
难道一个熟读经典的人讲出这些佛宣说过的话也就是阿罗汉圣者了吗??
...


亚洲人的"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5-2024 11:42 AM , Processed in 0.07202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