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73|回复: 57
|
有些人是什么电影都看的。
[复制链接]
|
|
为何有这种人呢?
除了影评人不说。职业需要。
却有更多人说,整体看电影,不浪费钱吗?
真的是浪费吗?看你怎么样计算而已。
比如说自己,算过那条账,一个月看 20-30 套电影(包括一些重看),有一些免费票,加上星期三比较便宜,不买零食,一个人,一个月在电影院的开销大概 RM200-300 左右。
这个消费,比起偶尔几个人吃一餐比较豪的,都相差不远了。
在 pub,只能叫一支酒(我没有上 pub 的习惯)。
吸烟的,一天一包的,一个月花费也差不多是这样(我不吸烟)。
供豪华车子的,一个月多开销 RM500 以上(我开的是老车)。
住 Condo 的,一个月管理费都 RM150-RM200 了,或者向他人租借 Car Park Lot 一个月都百来元了(我比较喜欢 Landed)。
很多朋友常年旅行,一年花费 RM4000-5000 左右,除起来,每个月 RM300-400 左右。差不多等于拿花红旅行。我也喜欢旅行,但都是国内,或附近国家的低消费旅行。欧美非旅行,经济能力上是没问题,但自己是在储蓄,等待某天真正可以退休了,才进行环游世界之旅,才各国一站连接一站,慢慢来。所以,暂时来说,自己也省下一笔钱。
供屋,运用利息节省法,再扣除定期存款利率,每个月节省下来的,都几百元了。
也有人喜欢天天"叹"咖啡,一杯 Latte RM10,也有另加糕点,随便一个人都要十几、二十元。自己偶尔上咖啡厅。所以这个,小弟没节省到。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有人劝说,买 DVD(正版的)更值得,因为可以全家人、朋友一齐分享。
的确没错,这么多人看,算起来好像比较划算。
但是,就算 42" LCD TV + 家居影院系统,和电影院比较,还是小巫见大巫。也失去大银幕的乐趣。
况且,现在家家都安装付费卫星频道。即使你不把正版光碟借给家人亲友,他们也不愁没有自己的娱乐节目。你借出,反而还放在那儿几个月,积尘。没人有兴趣那块光碟一下。既然大家都没兴趣了,何必浪费钱呢?一片 DVD 光碟 RM39-RM69,VCD 就不要说了,看了哪有 ummphh 的。值得买吗?巴生谷一带的电影票,一张 RM10 左右,周末 RM11,热门电影 RM12。不是更划算吗?
再说,从电影得到的好处,多不胜数。
不要说别的,自己华校出身,毕业接受 postgrad interview,考英文时还支支吾吾,只比来自中国的学生稍强。多年来,都是靠电影"学院",才能修成正果,现在和外国人谈话,他们还问我,很多马来西亚人讲英文是流利,但是有自己本地腔 (accent),你的英文则讲得很好,去过哪个国家吗?
还有,常出国旅行,尤其往美国一带的亲友,偶尔提起哪个地方,什么风俗文化,我都略懂一二,他们反而好奇的问,你去过该个地方吗?我笑笑,没有,听人说的。难道告诉他们,是电影教的吗,哈哈。
还有,曾经自己也是棋迷,数学迷,常推崇逻辑分析。
观赏电影,能提高一个人的理性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我们看的不只是该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情节、风情、行为、文化。还有参杂了各个性格迴然不同的导演,藉着大银幕,传达自己希望表达的讯息。电影看多了,非常自然地,会非常容易抓到导演要表达的想法。无疑中,增加自己的观察力。
还有,人人不都喜欢看八卦娱乐新闻吗?什么某某没实力明星被暗捧,如果你不亲自捧场观赏,哪里知道她有多糟,多好笑?烂电影,不就当看娱乐新闻来看,自娱娱人。
看电影,真的是一种奢侈的浪费吗?
[ 本帖最后由 过路客 于 1-9-2008 09:3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onnecting... 的帖子
港产好片呢?
好莱坞烂片呢?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战神蚩尤 的帖子
港产的有90%是烂片,好莱坞的有10%是烂片。
个人意见, no offence,不要射我。。。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Connecting... 的帖子
那你是不是连你认为的10%好的港片也不看?
连你认为的10%烂的好莱坞片也看?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就看,
何必想那么多,
多数还是下载的...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我去90%好吃的餐厅吃,
吃到好吃的机率是9/10,
去到不好吃的餐厅吃,
9/10我会迟到不好吃,
倒不如一开始我就不去90%不好吃的餐厅吃就没事了...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什么电影都看,现在很会选择,特别喜欢看外语片,很多时候会有惊喜,新视野。
还有,现在已经会看文艺片,感触也很强烈。
可能是看太多电影了,有些时候,会觉得有些电影在故意营造,模仿别人的文艺,很假一下。
说到港产片,留下来的都是一些有心人,
尔冬升,陈可辛,杜琪峰,许鞍华,其实,前年的父子,题材有点新意。我要成名,感慨香港电影人的悲哀。墨攻等,都是不错的电影。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很会射香港电影,其实,荷里活有些戏,我根本没什么感触,可能是文化背景不一样,比如 通天塔,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还有老无所依等。
齐巅大圣,千机变,等电影可能让老观众感觉会比较差一点,可是如果我们看的电影比较少,10 年前应该会感觉好看。
[ 本帖最后由 吟舟 于 1-9-2008 11:1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9-2008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08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2008 0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电影讲求Sixth Sense..
觉得他值得看就会去看。。
如果第六感说那部戏不好看,就不会去看。
但是自己也有偏好,好像科幻,大自然和丧尸片会比较吸引我的眼球以及寻求刺激的欲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08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吟舟 于 1-9-2008 11:12 PM 发表 
我曾经什么电影都看,现在很会选择,特别喜欢看外语片,很多时候会有惊喜,新视野。
还有,现在已经会看文艺片,感触也很强烈。
可能是看太多电影了,有些时候,会觉得有些电影在故意营造,模仿别人的文艺,很假 ...
但另有一种说法,自从全球化后,功力比较厚的香港导演,都往美国、中国跑了。
留下的,只是两种,一种专搞好电影,一种专搞坏电影。
你指的那些都是香港硕果仅存的好导演。成龙大哥、彭氏兄弟、吴宇森、周星驰等,真正有影响力的,都跑了。
王家卫、徐克等人、林岭东等人,为何最近没什么成绩?
我想,你的意思是,在科技发达、盗版猖獗的市场里,能在香港"硬撑下去"的,都是好导演,是吗?
其实没错。但都是说好也好不完,说差却一点都不差,投资家们在忧郁观望当中的好导演。
但,还有更多烂导演,他们也一样"撑下去"。甚至新人导演,轮流浮出水面,也有样学样,继续搞坏市场。
现在,香港电影早已经不怎么赚钱,投资多少,票房能回收多少的,成绩都叫平均以上。因此,香港电影,很多只是老板出钱替年轻演员搞包装,谷红人气。要不然,就明打明,低成本,无聊笑料,试图从票房成绩拿回一些,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所谓好的香港电影,都涉足中、台两地。说到底还是资金问题。投资家的要求。所以,真正百分百由香港制作的电影,为了安全,都是来来去去由那几个导演操刀。很难让新人发挥。
但现实说一句,如果有外国投资家愿意出钱让这些导演拍电影,他们没理由继续留在香港。能走的,谁不走。
香港娱乐,只剩电视、歌唱事业。电影,逐渐末落。曾经让人叫好叫座的 80 年代喜剧型导演许冠文、高志森、黄百鸣等人退出后,香港电影已经逐渐转型,过了星爷的无厘头和成龙大哥的武打 90 年代,现在都是黑帮警匪、爱情小品、赌博千术等故事。
千篇一律的题材,idea 都不需要怎么想,容易拍,所以搞到现在,也有点烂市了。
即使香港电影只剩小部分好电影(10% 太少了吧,最少,也有 1/3 是好电影),无论在东亚或东南亚都非常有影响力。
在本地,口碑再不好,新香港电影推出,还是有固定的捧场观众。这是其他国家电影,甚至中国、台湾,都未必办得到的事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08 0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08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