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79|回复: 17

法語珠璣 導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5-2008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順導師法語

學佛重點:此時、此地、此人
竹:學佛不在三時,所以就沒有空間的限制了,只有人在決定。
導師開示:
一般人學佛,都是念佛,想往生西方;好像離開這個世界就好了。
竹:導師點破了修行人的盲點,可惜多少人願意面對呢?畢竟,承認錯誤是比成佛還困難。
真正學佛法,要發揚佛法的真正意思:此時、此地、此人。弘揚佛法,不要忘記這個地方、這個世間,也要適應人個別的因緣;要利益眾生。
竹:導師在鼓勵人間佛法,可是人修佛法時,都好像要把人間變成佛間。

我們在人間,沒有一個人是單獨的,都會和人有關係,所以,修學佛法不但要使自己得到好處,也要讓許多人得到好處。
竹:我覺得這一句非常重要,因為很多人認為修行了就要離群獨活,所以那些人不敢接觸佛法了。

問:當年導師看到的社會現象,對照起佛典中的理想境界,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答:那時整個佛教的環境不是很理想。傾向個人的修行用功,讚歎那些隱居山林、閉關修持,獨覺了生死的修行人;「天人崇拜」的信仰也非常普遍,一般人相信求神問卜這一套,趕經懺、作佛事、修廟寺,跑來跑去辛苦得很;有的出家人也不是很懂得佛法,生活跟在家人差不多。

這些都不是佛法的本意。我看了不舒服,覺得同佛教有許多不合的地方,想要了解問題的所在──佛法這麼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究竟是在中國變化的呢?還是在印度就慢慢變化了?這是我要研究的一個重點。一方面也把這些事情提一提,讓大家能注意到這個情形;希望能夠改善,讓佛法恢復本來的思想。

我們學佛法,不要想到升天法。我在《增壹阿含經》看到「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很有感觸,在人間才能修行、成佛。

修行這個事,不要把它縮小範圍,也不要以為只有打坐、拜懺才是修行,其他的都不是修行。

譬如發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修行的項目。
修行也要從信願、發慈悲心開始,盡自己最大力量,在人群中做利益事。
竹:原來導師也曾被《增壹阿含經》啟發,讚嘆!「修行也要從信願、發慈悲心開始」正是學佛要點,不可缺之。

問:出家眾和在家眾該如何落實「人間佛教」?

答:學佛要以定慧自利、以慈悲利他。自利,依智慧清淨自心、不起煩惱;利他,就是利濟眾生,而不是為了要有福報而去做。

出家眾弘揚佛法,理解佛法的在家眾也可以弘揚啊!先讓家裡的人對佛法有信心,再擴大,一個人總是有朋友,慢慢、慢慢地擴大,最大影響到人間。

比方說,在家居士家庭要和諧,如果彼此吵吵鬧鬧,這樣也不對。學佛就是要學菩薩行──看見別人生活過得很辛苦,我們去救濟他;聽到有人生病失去信心,我們去安慰他;人家有苦惱的時候,我們去開導開導他……

看各人的角色、各人的能力,隨分隨力;在許可的範圍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功德也可以慢慢地成就出來,究竟圓滿而成佛。

許多人學佛目的只有一樣──往生極樂世界、西方淨土。到「極樂世界」、「淨土」,好是好,但沒有像在世間有些好事可做,反而沒什麼意思。
竹:導師所言的在平常生活裡都可以容易做得到,我想可能是很多人默默在做,所以鮮少人發覺吧?

問:學佛一定要在寺廟、道場嗎?

答:佛法在人間。在家裡要恭敬、孝順父母,與兄弟姊妹和樂,還有在社會上種種的應對進退;這些都是「學佛」。

舉個例來說,有人很積極地在寺廟裡幫忙服務、做利益人群之事,但是一回到家,看到媳婦或兒子不順心,脾氣就發出來了,忘了學佛應該是時時刻刻保持虔誠恭敬的心。
曾有一位計程車司機,跑來問我怎麼樣學佛法?我告訴他:專心開車,把車子開得安全。「在本分事上認真」,就這樣簡單。
竹:這一句話,打破了很多人對佛教修持的偏見,很多人都認為學了佛就要六親不認之類的。

問:許多人以導師法語:「深信三寶應從正見中來,依正見而起正信,乃能引發正行而向於佛道,自利利人,護持正法。」作為學佛的依循。

答:學佛的人要深信三寶,而深信三寶首要有正確的信仰;淺一點如了解因緣果報,進一步要知道如何修行。

假使沒有正確的見地,人云亦云,就變成迷信了;有了正確的知見,才會有正確的行為,乃能真正發菩提心,自己修行也利濟他人。

一個人如果糊裡糊塗地跟著人家跑,弄不清楚信仰的對象,這個寺廟拜一下,又聽著別人說,盲目跟隨某個出家人……結果都是不對的。如果是依正見而有的信仰,就不會有這種偏差的情形。
竹:正見和迷信只是在一念間,但是要調整念需要通過正確的信仰了。


資料來源:取自《慈濟月刊》第463期‧2005/06/25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憨山大師法語

觀照三昧
        
  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照稍遲,則被他轉矣。若能於日用起心動念處,念念覺察,念念消滅,此所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無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謂智慧能消除也。若晝夜不捨,勤勤觀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處,窮究了無生起之相。看來看去,畢竟不可得,久久純熟,則自心清淨無物。無物之心是為實相,若常觀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積業可寄耶?如此用心,是名觀照三昧。

竹:「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是一句點破了修念起不隨行者的疑惑。很多行者都會認為非要把念去掉不可,此舉差矣,畢竟「念起不隨」是為了提起覺性而不是去除東西。大師他也舉了很多如何調心例子,例如:「若能於日用起心動念處,念念覺察,念念消滅」「若晝夜不捨,勤勤觀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處,窮究了無生起之相。看來看去,畢竟不可得,久久純熟,則自心清淨無物。」等皆是修行訣竅,善思維之。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2:54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8 收起 理由
神气 + 2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憨山德清禪師 法語 二

換名不換體
        
  蓋眾生生死妄心,元是如來果體。今在迷中,將諸佛神通妙用,變作妄想情慮,分別知見;將真淨法身變作生死業質;將清淨妙土,變作六塵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頓悟自心,則如大冶紅罏,陶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元是神通妙用,換名不換體也。

竹:禪師指出了人是如何的顛倒。「蓋眾生生死妄心,元是如來果體。」我想這句和如來藏識有密切關係:眾生本俱佛性卻因妄而不覺。對於一些神通法力的愛好者,我相信這具有當頭棒喝的作用:「今在迷中,將諸佛神通妙用,變作妄想情慮,分別知見」「將真淨法身變作生死業質;將清淨妙土,變作六塵境界。」這句話可以解釋為甚麼會「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忘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明心見性的口訣:「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頓悟自心,則如大冶紅罏,陶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元是神通妙用,換名不換體也。」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憨山大師法語 三


        
          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以我與物敵故是非生,是非生則愛憎立,愛憎立則喜怒滋,自性濁而心地昏,心地昏則諸惡長,諸惡長則眾苦集,眾苦集而生死長矣。是皆從我之所至,甚矣我之危害,譬如嚴城堅兵豈易破哉。

竹:輪迴的主因是由「有我」的執著開始。佛果卻是因「無我」而成就。在這裡,很清楚的是成佛或輪迴的關鍵是在「有我」(執著)和「無我」(放下)。放下我和去除我是不一樣的,放下我在在一個合適放下我的地方是為真放下,去除我則是斷滅法與佛之因果論不吻合。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2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顛寶通禪師法語

識自本心

  夫學道人須識自家本心,將心相示,方可見道。
  多見時輩祇認揚眉瞬目,一語一默,驀頭印可,以為心要,此實未了。
  吾今為汝諸人分明說出,各須聽受。
  但除卻一切妄運想念見量,即汝真心。此心與塵境,及守認靜默時全無交涉。
  即心是佛,不待修治,何以故?應機隨照,冷冷自用,窮其用處,了不可得,喚作妙用,乃是本心。
    大須護持,不可容易。

竹:「將心相示,方可見道。」給了我一個很大回嚮: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心是此是彼,但是從不認為心非此非比,故不將心與佛比。當我們見到了心的種種顯相時,很自然的,我們就會懂得如何去調伏心了。例:當一個人發現火災時,他自然會去用水滅火 喻 當一個人發覺他嗔心起後將會引發的事端,他自然會遠離求平靜。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為霖道霈禪師法語

慎 言

  易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經云:守口如瓶。蓋凡夫三業中,唯口業為最重,興邦喪邦,在乎一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可不慎。故學道之士,凡有所欲言,當籌之於心,揆之於理。離諸諂曲,質直無偽,然後發之,無不合轍,是名慎言。

竹:愛好易學者是否有發覺「易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呢?禪師讀易是很有趣的一件事,這和傅大士好像有一點通。「文言道斷」是此法語所要提及的吧:在出世間上,此法語提醒大家言語時要小心,盡量以言語做善之因、成佛之因;在世間上,此法語告誡人們人言可畏,所以不要輕易讓言語駕馭自心。有些人喜歡用煽動來達到自己的私欲,因此欲用言語的人應該要注意自己或別人的言語的素質了。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2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來果禪師法語

死心一處

  參禪人,要想了生死,成佛祖,必死心一處,始有道辦。
  若一暴十寒;朝勤夕懈,想了生死,只許騙騙自己。

竹:我會把「死心一處」解讀成「置心一處」或牢牢地把心安在一處。那「一處」是何處呢?那一處即「道」處,把心放在一處時,將需要經過苦、集、滅這三個過程,最後才會抵達「道」處。在這種置心的過程中,不是一天一次或幾次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不停不斷的努力,若不然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珠慧海禪師法語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義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絕言,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謂得義實際,更不起觀,不起觀故,即是無生;以無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即是心行處滅。

竹:此法語有助於理清文言字相的問題。除此,也有註釋「不立文字」的意味。「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義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絕言,故云言語道斷,」這句明確說明了「言語道斷」的結構:這和一般人所認為的道不是用言語敘述的有差別。「心行處滅;謂得義實際,更不起觀,不起觀故,即是無生;」把心的活動引導到滅處即「念起不隨」之處,當心在此處時,要保持「覺察清醒」而不起任何「反觀」即是妄心「無生」「以無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即是心行處滅。」在這種無生的狀態裡,心不為色、受、想、行、識所縛,故因不成緣,緣不生因,正覺地也。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丈懷海禪師法語

佛是無求人

  佛是無求人,求之即乖;理是無求理,求之即失。若著無求,復同於有求。若著無為,復同於有為。故經云:「不取於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

  又云:「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陰界五欲八風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斷,去住自由。不為一切有為因果所縛,不被有漏所拘。他時還以無因縛為因,同事利益。以無著心應一切物,以無礙慧解一切縛。亦云應病與藥。

竹:『理是無求理,求之即失。若著無求,復同於有求。若著無為,復同於有為。故經云:「不取於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這句話破解和化解了很多對於言詞上的「心外求法」等問題。為甚麼要無求呢?求是一種欲「妄」,認為自己沒有的時候才會生「求」之想,求成佛之道也是一樣。死結:自己本俱佛性卻不自知反而還要到處求成佛的方法;求得所謂的方法以後,卻以妄想心修習之。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3: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祖道一禪師法語

平常心是道

  道不用脩,但莫汙染。何為汙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汙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經云: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

竹:平常心失去的時候即是無明慾望煩惱心生起時。文字是沒辦法記載描述力度方面的事情,無可否認那是文字的缺陷,人也會因為這缺陷而吸收不到健全的所要表達的義思。在佛的教育裡,「無」是一個很具爭議性的字眼。不同見地的人看了牠,會有不同的詮釋。每個人看到牠以後而做出的感想是必定有差別的,這也不怪不得人。「無」是指當一個人的心在某一個時間空間著於法相時該做的一個從「還沒有執著到執著」的時候的一個調整回復到「本來沒有執著」的狀態。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4: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丈懷海禪師法語

努力究取

  努力向前,須猛究取,莫待耳聾眼暗,面皺髮白,老苦及身,悲愛纏綿,眼中流淚,心裡慞惶,一無所據,不知去處;到恁麼時節,整理手腳不得也。縱有福智、名聞、利養,都不相救。為心眼未開,唯念諸境,不知返照,復不見佛道。

竹:此法語有驚醒人的作用。人的慣性都喜歡「等下」才這個,「等下」才那個。因為有了這些等下,所以很多時候精進就被等下取代了。「心眼未開」指心被妄想執著蒙蔽的時候,失去辨別清楚的能力,所以才會盲人摸象,摸到甚麼就當成是心。那要如何破除此障礙呢?方法簡單,「反觀自照」就可以破除迷陣了。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4:1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丈懷海禪師法語

如何對境

  一切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淨,亦無心繫縛人。 但人自虛妄計著,作若干種解會,起若干種知見,生若干種愛畏。但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己一念,妄想顛倒,取相而有知。心與境本不相到,當處解脫,一一諸法當處寂滅,當處道場。

  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來不是凡不是聖,不是垢淨,亦非空有,亦非善惡。與諸染法相應,名人天二乘界。若垢淨心盡,不住繫縛,不住解脫,無一切有為無為縛脫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畢竟不與諸妄虛幻、塵勞蘊界、生死諸入和合;迥然無寄,一切不拘,去留無礙;往來生死,如門開相似。

竹:「一切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淨,亦無心繫縛人。」說明了,人有把「名字意義」安在法上傾向;法與法之間自然有保持一個距離(平等),而人往往想超越突破這個距離(染濁)。因為心對法界的誤會,而產生了種種的煩惱,故因此而束縛己心。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4: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虛雲和尚法語

祝聖寺聖首座請上常


問。有問有答是尋常。無問無答時如何。師云。也是尋常。進云。請師別通一線。師云。闍黎站過那邊。問。二祖禮拜。達摩安心。和尚陞座開堂。是同是別。師云。冬瓜換葫蘆。進云。從上宗乘。還有分付處也無。師云。有。進云。分付阿誰。師云。分付你。進云。恁麼則買鐵得金。一場富貴。師云。未敢相許在。問。五位三玄即不問。三教一家請師宣。師云。老聃夫子念彌陀。進云。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師云。認後如何。僧無語。師云。墮坑落塹。進云。請師相救。師云。老僧救他不得。僧各禮拜歸位。師乃云。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釘椿搖櫓棹。問不在答處。答不在問處。拔柁使風帆。饒汝移舟諳水脈。舉棹別波瀾。聰明伶俐不無點點。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神通妙用。卻有些些。若論衲僧下事。總是鄭州出曹門。必不得已應個時節。向諸人道。善男子。得人身難。具丈夫相難。圓頂出家難。登壇受戒難。遇真知識難。聞正法更難。須知有個不難的。山僧適來道了也。請首座為汝等再道。

竹:禪宗的公案裡,通常都會文不顯意,字不載義。很多人都會發覺禪師語錄裡,通常都會答非所問或是模稜兩可或是不知所謂;這是正常的,如果看公案的人試圖從文言字句上進入「話題」是不可能的。禪師們的問答的目的是為了要點出本性,而此本性只能意會,不得言傳。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5: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虛雲和尚法語

戒淫

  ○ 修行要在動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來閉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儀中,以戒定慧三學,除貪瞋癡三毒,收攝六根如牧牛一樣,不許它犯人苗稼。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禪和子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眼能如是不被色塵所轉,其餘五根都能不被塵轉,香不垂涎,臭不噁心,甚麼眉毛長、牙齒短、張三李四、人我是非都不管。

  ○ 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謂一切聖賢,能轉萬物,不被萬物所圍,隨心自在,處處真如。我輩凡夫,因為妄想所障,所以被萬物所轉,好似牆頭上的草,東風吹來向西倒,西風吹來向東倒,自己不能作得主。有些人終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雖做工夫,也是時有時無,斷斷續續,常在喜樂是非煩惱中打圈子。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六根對六塵,沒有覺照,隨他青黃赤白,老少男女,亂轉念頭。對合意的,則生歡喜貪愛心;對逆意的,則生煩惱憎噁心。心裡常起妄想,其輕妄想,還可以用來辦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則有種種不正邪念,滿肚穢濁,烏七八糟,這就不堪言說了。白雲端禪師有頌曰:「若能轉物即如來,春暖山花處處開,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剛經云:「應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說法。儒家發憤,尚能如此不被物轉,我們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頭燃呢!應須放下身心,精進求道,於動用中磨練考驗自己,漸至此心不隨物轉,則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 楞嚴經指出:「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成正偏知覺,讚歎淫慾,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經中說九生百世者,一生一百年,一世三十年,今佛歷已是二千九百八十二年,就是百世魔王出現之時。

  ○ 所以說:「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色空原來無礙,若實在明見此理,則任他天堂地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掛無礙。不明此理的人,雖能說得天花亂墜,也無真實受用。古來有一位老修行,在大眾會下住了多時,度量很寬,待人厚道,常能勸人放下放下。有人問他:「你這樣勸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沒有?」他說:「我在三十年前就斷無明瞭,還有什麼放不下呢?」後來覺得在女眾會下,還是有些不自由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這回獨宿孤峰,無人來往,自由自在,以為就真無煩惱了。誰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聽到門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鬧鬧的說到庵裡去看看,有說,不要動修行人的念頭,又有說,既是修行人,念頭是不會動的。後來,牧童都進去了,老修行坐在蒲團上沒有理他們。他們找喝的,找吃的,鬧個不休。老休行不動不聲,牧童以為他死了,搖他也不動,但摩他身上還有暖氣。有人說:「他入定了。」有人說:「我不相信。」於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還是不動;挑他的手,也不動;挑他的肚臍,也不動;挑他的自朵,亦不動;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於是大罵道:「打死你這班小雜種!」那時觀世音菩薩在空中出現,說:「你三十年前斷了無明的,今天還放不下嗎?」可見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轉真不容易。憨山大師費閒歌說:「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我們既為佛子,若不下一番苦心,徒然口說,是無補於實際的。

  ○ 欲界諸天有淫慾:四天王天與人間同;忉利天淫事與人間略異,只過風不流穢;夜摩天則執手成淫;兜率天但對笑為淫;化樂天以相視為淫;他化天以暫視成淫。楞嚴經說:「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色界已無淫為欲,還有色身。楞嚴經說:「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但無粗色,非無細色。」涅槃云:「無色界色,非聲聞緣覺所知。」楞嚴經云:「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可見有淫就有生死,斷淫就斷生死了。三界六道,身量壽命,長短不同。非非想處天,壽長八萬大劫,還是免不了生死輪迴。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打算出火宅,就要好好的修行。

  ○ 楞嚴一經,由阿難發起,作我們的模範。全經著重說淫字,由這淫字,說出很多文章來。最初由阿難示現,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昆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原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千葉寶連,有佛化身結跏跌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慇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應阿難之請,就說出一部楞嚴經來。阿難遇摩登伽女,並非做不得主,這是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

  ○ 圓覺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所以說:「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還愛為基。」世人有在家,有出家,有為道,有不為道,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滾來滾去。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如經所說:「南閻浮提眾生,以財為命。」人的投生,起首由於淫慾,及到出生後,就以財為主。

  ○ 世人衣食足了之後,又貪色,這個色字不知害了多少人。古來帝王由於貪色而致亡國的也不少。昔夏桀伐有施,得妹喜為妻,由此荒淫無道,為商湯所滅。商朝的紂王愛妲己,嗜酒好色,暴虐無道,周武王伐之,兵敗自焚死。古時沒有電話電報,邊方告警,則舉烽燧,其法: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頭上有籠,中置薪草,有寇即舉火燃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煙,曰燧,晝則燔燧,夜乃舉烽,此台烽燧既作,鄰台即相繼遞舉,以告戌守之兵。周幽王寵褒姒,不好笑,王百計悅之,仍不笑,王乃舉烽火以徵諸侯,諸侯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後西夷犬戎入寇,王舉火徵兵,諸侯不至,犬戎遂殺王於驪山之下,並執褒姒以去,這事叫烽火戲諸侯。貪色之禍,無量無邊,說不完了。

  ○ 現正是末法時代,你到那裡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經前後所說,著重在一個「淫」字,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看楞嚴經,若不歸宗,跑馬看花,就不中用。要讀到爛熟,就能以後文消前文,以前文貫後文,前後照應,則全經義理,了然在目,依經作觀,自得受用。古來行人,從此經悟道的很多。

  ○ 經(即楞嚴經)中說凡說聖,說悟說魔,都是闡明五陰非有,教我們照破五蘊皆空,最後說知有涅槃,不戀三界,指出五陰魔邪,無一不是說五陰。色陰上,淫色是生死根本,殺盜淫妄,是地獄根本。五陰照空,即脫生死,不復輪迴。如何照呢?照是覺照,時時刻刻,依經所說,用智慧觀照五陰,照得明明白白的,就是五蘊皆空了。在觀照之初,未能全無妄想,這不要緊,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若妄念一起,你能覺照,就不隨妄轉。

  ○ 行持不限出家在家,都是一樣,講個典章你們聽:

  雲南有一位秤錘祖師,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東門外。父母去世,遺下財產田園,生活過得很好,勤儉勞動,自種菜蔬出賣作零用。妻年輕貌美,好吃懶作,和野漢子私通。蔡雖明知此事也不說她,日子久了,她更膽大,天天和野漢子私通,毫無顧懼了。有一天,蔡很早就出門賣菜,預計野漢尚未離家,就買好酒肉帶回家,這時野漢尚未離去,只好躲在床下。蔡入廚弄飯菜,妻覺得不好意思,就去洗臉並幫丈夫弄飯菜。飯菜弄好了,蔡叫她擺碗筷,她擺了兩套碗筷,蔡叫她擺三套。「我今天請客。」她擺好了,蔡叫她請客出來喝酒。她說:「客在哪裡?」蔡曰:「在房裡。」她說:「你不要說鬼話,房裡哪裡有客?」蔡說:「不要緊,不要害怕,你請他出來好了,若不出來,我就給他一刀。」妻不得已,就叫野漢子出來。蔡請野漢子上坐,向他敬酒,野漢子以為有毒不敢喝,蔡先喝了再請他喝,野漢子才放心。酒菜吃飽了,蔡向野漢子叩頭三拜,說:「今天好姻緣,我妻年輕,無人招呼,得你照顧很好,我的家財和我的妻,都交給你,請你收下吧。」妻和野漢子都不肯,蔡持刀說:「你們不答應,我就要你們的命。」二人沒法只好答應下來。蔡於是隻身空手出門,往長松山西林庵出家,一面修行,一面種菜,後來用功有了見地。再說野漢子財色兼收以後,好吃懶做,老婆天天挨打挨罵吃不消,她悔恨了,跑到西林庵請蔡回家,想重尋舊好,蔡不理她。後來野漢子把家財吃光了,弄到她討飯無路,她想起蔡的恩情,想報答他。蔡平常好吃昆陽的金絲鯉魚,她弄好了一盤金絲鯉魚,送到西林庵給蔡吃,蔡收下說:「我領了你的情了,這些魚我拿去放生。」妻曰:「魚已煮熟了,不能放生。」蔡即將魚放在水裡,魚都活了,直到現在,昆明黑龍潭古跡,還有這種魚。蔡是俗人,對妻財子祿能放得下,所以修道能成功,奉勸各位,都把萬緣放下,努力修行,期成聖果吧!

  ○ 我們跟佛學,現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種: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參法侶,心猶顧戀;
  二、身在家心出家,雖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
  三、身心俱出家,於諸欲境,心無顧戀;
  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心生耽染。

  我們自己檢查一下看這四料簡中是那一類呢?我慚愧,身雖出家,幾十年騙佛飯吃,表面出了家,內心未入道,未證實相理體,未能四大皆空,未能如如不動,這就是心未出家。我就是這樣苦惱,還有和我一樣的,可見身心俱出家就為難了。古來身在家心出家的大居士,如印度的維摩詰、月上女、末利夫人、韋提希夫人,中國的龐蘊、宋仁宗、張襄陽,都是深通佛法,居塵不染塵。身心俱出家的大祖師多了,都是佛門模範,為後人欽式,弘法利生,作大佛事,功德無量。清朝順治皇帝,六歲登基,二十四歲出家,這是身心俱出家的。其身心俱不出家的就不要說了。真出家的實在難,能成大器的更不易。扣冰古佛說:「古聖修行,須憑苦節。」黃櫱老人說:「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故出家人能做到底也不容易。

  ○ 一切法門,都離不了持戒。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如不斷淫,必落魔道;如不斷殺,必落神道;如不斷偷,必落邪道;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雪,自不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佛門舊制,比丘出家,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許聽教參禪。何以如此呢?因為修行以戒為體,戒是出生死的護身符,沒有戒,在生死苦海中就會沉淪汩沒。佛曾以戒喻渡海浮囊,不能有絲毫破損,浮囊稍破,必定沉溺。所以宗教淨三家,及一切法門,都以戒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廢,要三法圓融,才得無礙。持戒若不明開遮,不通大小乘,不識因時制宜,種種妙用,死死守戒,固執不精,成為錯路修行。三學圓明,才得上上戒品。

  ○ 修行人要先除我相,若無我相,諸妄頓亡。我執既除,更除法執。我執粗,法執細。平常講話,開口就說我什麼,我什麼,若無我,則什麼都瓦解冰消,那一法都無礙。由能無我,也就無人,習氣毛病也無有了。既為佛子正信出家,求出離法,就要努力忘我,勿為境轉,勿在煩惱中過日子。佛子若不降伏其心,則一念錯誤,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救頭燃,嚴守律儀,如保護渡海浮囊,不容有一點破損。

  ○ 受戒後,要謹慎護戒,寧可有戒而死,不可無戒而生。

資料出處: 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cid=10&id=2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禅师著述

甚麼是正常人?

  正常之说,并无标准;如以常情而论,则“不逾矩”可为界说;依国之风范,族之传统,凡所树立特定的规矩,或法则,或习俗;逾越之,便称之为不正常。

  例如:

  健全无缺失的,应以言语表达意向或情感;但是,却以“手语”而眩耀于非残缺的人,反而令人莫明其妙。

  尤其是本国族性相同的人,不以国语或相同方言交谈,甚至以外国语眩耀其特长;殊不知语言的本身,乃是情感交流的桥梁,倘若没有桥梁的沟通;试问,你的意向何在?!

  仁者!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应该很容易分别;只要少许留意一下他人,而后返照自己,便能发现二者的差异。

  你以为如何?就像是学佛不是学人。

  对么?!慎思之,慎行之!

資料來源:http://www.dizang.org/qt/zj/p0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姜‧查 法語

永恆的佛陀


 本來的心如同純淨、清潔的水,帶著最甜美的滋味般閃爍者。但是也不能去執著它。我們必須超越所有的相對,所有的理念──善、惡、淨、不淨。我們心須超越自我和無我,超越生與死。認為有一個自我的再生,真的是世間的麻煩。真正的純淨是無限的、無法觸及的、超越所有對立創造的。
竹:「我們心須超越自我和無我,超越生與死。」法師他在簡單的句子裡點出了修行人的執著處,單憑一個超越自我和無我,就淨除了很多修行上自生的障礙了。

  我們皈依佛、法、僧,這是每一個出現于世間的佛陀的傳承。這個佛陀是什麼?當我們用智慧之眼去看,就會了解到,這佛陀是永恆的、不生的,無關於任何的個體、歷史、形象;佛陀是一切眾生的基礎,是如如不動心的真理的領悟。

  所以,佛陀不是在印度覺悟的,事實上,他從來沒有覺悟,從未生、也從未死。這永恆的佛陀是我們真正的歸宿,我們常住的地方。當我們皈依佛、法、僧,世間所有的事物以我們而言,都是解脫的。它們變成我們的老師,宣說著生命真正的本質。

摘自《寧靜的森林水池》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31-5-2008 04:5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法语之达尔卡法师(Bhikkhu Shravasti Dhammika)着

佛陀法语 
达尔卡法师(Bhikkhu Shravasti Dhammika)着
郭锦彪、刘妙莲译

。 人若不断地追忆、思想过去、现在、未来所渴望的事物,欲念便因此滋生。有了欲念,人就会被所渴望的事物束缚。一个充满欲念的心,就是我所说的「束缚」。(A.I,263)

。「世尊,能看见布施的显见成果吗?」世尊回答:「能!好施者受众人爱戴,善士智者都愿意跟随他。他的好声名因此传播开来。这些都是布施所带来的显见成果。此外,不论是与达官贵人、婆罗门、居士或沙门交往时,好施者能满怀信心,从容不迫地应对,这是布施的显见成果。再者,好施者死后必能投生在天道中,这是布施的将来成果。(A.III,38)

。感官之欲是一种障碍,它蒙盖了心,也削弱了智慧。憎恨、懒散怠惰、烦燥不安和疑惑也是障碍,它们蒙盖了心,也削弱了智慧。一个人若摒除了这些在心中茁壮长大并削弱了智慧的障碍,智慧便会大进,便能分辨出自我利益,他人利益,人我的共同利益,及获得圣者的知识与眼光,进而能超越出人道。(A.III,63)

。你若能正确的运用「圣洁的生活、崇高的境界,如来的生活方式」等词时,你便会懂得用它们来形容全神贯注于念息法的状态。(S.V,326)

。 一个人不再撒谎就不再是人世间的骗子,而是个老实、可靠、可信赖之人了。一个人不再诽谤他人,就不再说长道短、挑拨离间,他是众失和者的调解人,是众团结者的支持人。他促进和谐、庆祝和谐、乐于进行调解。调解是他说话的动机。一个人不再用粗言暴语,所说的话,就不再是伤人之言语,而是顺耳动听、感人肺腑、温和有礼、受人喜爱之言语。一个人不再讲绮语(轻浮的话),而只在适当的时候开口,讲的句句属实、切中事理;讲的是佛法、戒律、有价值之言语;讲得合时、有理、清晰,与目标有关。(D.I,64)

。有三种念头会导致盲目、无知、使智慧消失,使烦恼滋生,对证悟涅盘没有帮助。那三种?贪念、嗔念与伤害念。有三种念头会扩大视野与见闻、使智慧增加、会促进和谐,对证悟涅盘有帮助。那三种?舍离念、慈悲念、施助念。(It.82)

。人生有五个最适于奋斗的阶段。那五个?当人年纪轻、头发黑,正处在青春、全盛时期,是第一个适于奋斗的阶段。当人的身体健康,消化能力强,身体不燥热也不虚寒时,是第二个适于奋斗的阶段。当没有饥荒发生,粮食不成问题,人们可以靠朋友的帮助过活时,是第三个适于奋斗的阶段。当人们和睦共处、情感水乳交融、目光温和友善、彼此毫无纷争、相亲相爱时,是第四个适于奋斗的阶段。当僧众们和睦共处、不相互辱骂、控诉、争吵、争辨;都同意一种教诲;信心不足者获得信心,已具信心者,更进一步加强时,是第五个适于奋斗的阶段。(A.III,65)

。所谓的「思维」、「心」或「意识」,在日夜里不断地升起又消失,就像抓着树枝,在树木丛林中摇荡的猴子一样,放松了这只手中的树枝又即刻去抓另一根树枝。所谓的「思维」、「心」或「意识」,就是这样在日夜里不断地升起又消失。(S.II,93)

。有三种人对众生很有帮助。那三种?即引导众生皈依佛、法、僧的人;引导众生了解四圣谛的人;引导众生断除烦恼,在今生中得到澈底解脱的人。没有任何人比他们对众生更有帮助。(A.I,123)

。与具有七种德行的人结交为友。那七种?即能施舍难以施舍的东西、能做难做之事、能承担难以承担之事、能吐露自己的秘密、又能为你守密、在你遇难时并不舍弃你、在你失意时也不舍弃你。(A.IV,30)

。心本来是明亮的,却被外来的污垢所玷污,凡夫不明白这点,所以他们没有修养心。心本是明亮的,故能清除外来的污垢,圣洁的弟子了解这点,所以他们有修养心。(A.I,10)

。有三种不纯正的思想。哪三种?即自高自大的思想、争夺名利的思想、为他人忧虑的思想。(It.72)

。如来自成道至涅盘所说的一切法,句句属实,并无捏造。正因如此,他才被称为『如来』。(A.II,22)

。在瞋念升起时,人应即刻加以克制。克制的方法共有五个。哪五个?即在任何瞋念升起时,他应培育慈爱心。在任何瞋念升起时,他应培育悲悯心。在任何瞋念升起时,他应培育舍心(舍弃一切而无所执着的心)在任何瞋念升起时,他应转移注意力,将它忘却。在任何瞋念升起,他应把它当成是由自己引起,应如此想:『这是自己造的业,是自己造业自己受,一切行为举动是业的本质、亲属与基础。一个人造了善业或恶业,都会成为那善业或恶业的继承人。应用这五个方法,就可将瞋念去除。(A.III,185)

。一个人或许无法知道他人的心念习性,但至少可以下决心去了解自己的心念习性。他可以依下法锻炼自己:一般男士、女士或青少年都爱打扮。在对镜自照或观看水中倒影时,一发现污点或粉刺,就设法将它清除,清除后便十分满意、高兴,想道:『干净的确很好。』同样的,培育良好品格的最有效方法是自我反省。人应自问:『我时常贪婪或嗔恨或懒散或激动或疑惑或愤怒吗?我的思想是清洁的或污秽的?感情是强烈的或平淡的?我是懒散的或精进的?我能控制或不能控制自己?』在自我检讨时,如果发现自己心境在日常生活中的确存有这些邪恶无益的心念,就应下定决心,加倍努力、奋发、提高警惕、全神贯注去断除它们。反之,如果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并无这些邪恶无益的心念,就应加倍努力去发展这些心境,进一步消除恶念。(A.V,91)

。当我告诉一些愚人『放弃它』时,他们却说:『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沙门太强调小节了。』他们非但没有放弃,还对我与其它要修行的人感到不满。这形成了他们的坚韧、结实又牢固的枷锁,不易被摧毁,有如一块大木头难被磨损一般。(M.I,449)

。有两件事会灼伤一个人的良知。哪两件?当一个人回想自己造了身、口、意上的恶业或回想自己没有实践身、口、意上的善业时,会被懊悔所灼伤。(A.I,49)

。经常检讨自己的过失是好的,经常检讨他人的过失是好的。经常检讨自己的进展是好的,经常检讨他人的进展是好的。(A.V.159)

。贪图荣华富贵、名誉声望实在危险。我认识一个人,了解他的心念。他是不会为了装在金盆里的天然银块而蓄意撒谎。然而,我在另一回遇见他时,他的心却被荣华富贵、名誉声望所纠缠,竟开口撒谎。荣华富贵、名誉声望确实危险。(S.II,233)

。世尊说:「阿难,在婆罗双树之间铺设一张睡榻,我不舒服,想要躺下。」阿难照办后,世尊靠右躺下,一脚迭放在另一脚上做狮子卧,神志清醒和专注。突然,婆罗双树不依季节而盛开花朵。花雨缤纷地飘落在如来身上,以示敬意。天花、檀香粉如雨般飘下,天乐歌声四处悠扬,以向如来致敬。世尊对阿难说:「看看这盛开的婆罗双树、天花、檀香粉、天乐歌声吧。但是,这不是向如来致最高的敬意、崇拜、敬仰的方法。若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和女居士都能遵守戒律、依法修习,才是向如来致了最高的敬意、崇拜与敬仰。所以,你应该遵守佛法,依法修习以训练自己。」(D.II,137)


註:
A    Avguttara-Nikaya《增支部》
Cp.A. Cariyapitaka Atthakata《行藏注》
D    Digha-Nikaya《长部》
Dp  Dhammapada《法句》
Dhs  Dhamma-Sangani《法集论》
DhA   Dhammapada-atthakatha《法句注释》
It    Iti-vuttaka《如是语》
J     Jataka《本生经》
JN    Jataka-Nidanakatha《本生经注释》(因缘论)
M    Majjhima-Nikaya《中部》
Miln    Milindapabha《弥兰陀王问经》
Pmj.(Sn.A.) Suttanipata-atthakatha, 【Paramatthajotika(Pj) 】经集注释《胜义光明》
S     Samyutta-Nikaya《相应部》
Sn    Sutta-Nipata《经集》
Thag   Theragatha《长老偈》
Thig   Therigatha《长老尼偈》
Ud    Udana《自说经》
Vbh (Vibh)   Vibhavga《分别论》
Vin    Vinaya-Pitaka《律藏》
Vism(Vsm)   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8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佛傳法偈之第二.尸棄佛偈

七佛傳法偈. 出處," 宗鏡錄"卷96; " 禪門日誦"中之"佛祖心燈"

第二.尸棄佛偈

起諸善法本是幻 ,造諸惡業亦是幻 ,
身如聚沫心如風 ,幻出無根無實性。

竹:第一句為甚麼以起為先呢?起之前又是甚麼呢?勢必有「一東西」起。此「起」心動念之也。這是指念起之初,覺也。覺者含諸有之空也。在此的幻義不在指大家所熟悉的不實而已,而是指非安心之處亦非心之處,所以才是「無根無實性」

[ 本帖最后由 佐竹 于 1-6-2008 12: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5-2024 06:33 PM , Processed in 0.06948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