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73|回复: 21

解脱:有关经律的教义 - 达摩悟陀长老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4-2008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老的一本书。这里面谈到了学习正法对于解脱的重要性。


http://www.vbgnet.org/download-tracking.asp?ItemId=16190&Download=article/DV/Chi+Intro/Liberation-Chinese-JPG.zip

解脱

有关经律的教义

达摩悟陀长老著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引言

目前关于佛教的书刊增繁很多,读者在研读这些书籍时,难免会吸取作者的看法和他们对佛陀教义的见解,而有些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的看法。另一方面,有些禅修教师却劝导他们的学生只需要修禅,不必研读经典。事实上,他们的目的是要学生们只听从他们的教诲。为了避免这两种极端,我们应该根据佛陀所教的中道去修行即是研究佛经1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修习八正道。无论是出家或在家众,根据佛经修习佛法的重要性绝对不是夸大其词的。

佛陀曾经告诫,在未来,人们将拒绝听闻他的经典 (sutta)。 在《相应部第20.7经》里他说:“...将来,如来所讲述的经典深奥的意义渊博的,超越世界的、关于空性的;当这些经文被宣说时,他们不想听闻,不想随时恭听,不想了解、背诵及精通之。但是,那些诗人所作的讲述,只不过是诗词,用字词与片语汇集成文,外门的(与佛陀教示不同的)、弟子所讲述的;当这些东西被表达时,他们则会听闻,会随时恭听,想要了解、背诵并精通之。就这样,比丘们,如来所宣说的经典,深奥的、意义渊博的,超越世界的、关于空性的,将消失无踪。因此,比丘们,你们应如是训练自己:就是这些经典,我们要听闻,随时恭听了解·背诵和精通之。”

许多人宁愿舍弃佛经而研读其他书籍或听闻其他人的教示,这些教示可能与佛陀的经典不一致,结果造成以下两种祸害:

(1)佛经的消失
(2)人们将对佛法产生错误的见解


1 从中部第53经及增支部第4.22经里可以看出佛陀对经教的重视


汇集经(尼柯耶)

经典是存于经藏里。在经藏里共有五集本或五部汇集经,其中最早的四部是:

1)《长部》(Digha Nikaya)汇集成三本,共三十四则长篇经文。
2)《中部》(Majjhima Nikaya)汇集成三本,共一百五十二则中
篇经文。
3)《相应部》(Samyutta Nikaya)汇集成五本,容纳约二千则短
篇经文。
4)《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汇集成五本,容纳约二千则短
篇经文。

第五部经是《小部》(Khuddaka Nikaya),是比较小的汇集本
。虽然被称为《小部》,其实它是最大的一部,因为经年累月越来越多经文被加插进去。目前泰国和斯里兰卡的版本已增加到十五本书。1956年,在缅甸的僧伽结集大会(Sangha Council)上又多加了三本书,这些都不是佛陀亲口讲述的佛经,它们是《弥兰王问经》(Milinda Panha)`《藏解释》(Petakopadesa)和《指导》(Nettipakarana)。这就是《小部》经从较小集本增至最大集本的来龙去脉!而这对未来的五百年或一千年肯定会造成更多的混淆。在目前的十八本书里,可能只有六本是可靠的,因其内容没有与经藏的内容有矛盾的地方。可靠的六本书是:《法句经》(Dhammapada)、《经集》(Sutta Nipata)、《长老偈》(Theragata)、《长老尼偈》(Therigatha)、《如是语》(Itivuttaka)和《感兴偈》(Udana)。


身为佛教徒,我们应该熟悉佛经。若有可能,每人都拥有自用经本。我们鲜少找到没有拥有可兰经的回教徒或没有圣经的基督教徒,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却看到许多没有拥有汇集经的佛教徒。


以佛法、戒律为师

虽然佛陀在佛经里把自己的教示称作经、律,但目前佛陀的教示时常被称为三藏(Tipitaka/Tripitaka)。在《增支部第4.180经》里,佛陀特地称法为经(讲述),而律则是僧众和尼众的训练规程。在经部里,佛陀也把经喻为正法(Saddhamma),即真正的佛法。

正法是从佛陀讲述之最早的经典里找到,它们分别为《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先前所说的六部《小部》,这些经典基本上被所有源流的佛教派系接受为佛陀的原本教示。不像其它具有争论性的书本,它们有些内容与这四部汇集经的内容产生矛盾。最早的经藏内容是一致的,同时蕴含了从苦痛中获得解脱的特色。

在《大般涅盘经》(《长部第16经》)里详细地描述了佛陀将入灭时的情形。佛陀教导弟子们:“我为你们指出及陈述的法与戒律,将在我离去后成为你们的导师。”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声明,但其重要的意义却被许多佛教徒忽略了,因为许多佛教徒不曾听说过这项教导,或没有深入了解其重要性。他们长途跋涉到处寻访名师一个足以令他们引以为荣和炫耀其成就等等的老师。有些甚至为了此目的而不惜跨越半个地球。

这些人因觉得他们的老师在某些德行表现出色而制造了个人崇拜,并不是以法与戒律为基本条件。一些例子显示,若干年后,这些人在老师去世后便落得孤弃。虽然经过多年的熏陶,这些信徒并没有显著的进步,而且未能领略到真正佛法精华。他们会感到空虚。因此我们必须时常谨记佛法与戒律才是我们的首要老师。

再次,在《长部第16经》里,佛陀说:“比丘们,以你自己为明灯,以你自己为皈依,勿以其他为皈依。以法为你的明灯,以法为你的皈依,勿以其他为你的皈依。”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只靠自己和依靠佛陀的教导。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4-4-2008 10:09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咖啡豆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佛陀的训导为前鉴

让我们看看佛陀灭度后发生了什么事。大约在佛陀灭度后一百年,僧团内部里起了纠纷,于是第二次僧伽结集大会代表受促以解决他们之间的歧见。当时有十个争论点,其中之一是关于我们是否必须时常遵循我们本师的教导。在这方面,大众一致决定:如果一位僧人所教的或所指导的是根据佛陀的教示(即是根据最早的经藏与律藏),那就该接纳该僧人的话。反之,如果他的指导与佛陀的教示互相矛盾,那就不该接受其教导。


由此可见,第二次僧伽结集大会在这方面的规决非常清楚和明确的指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佛陀的话,其次才考虑其他僧人的话。所以,佛教徒必须熟悉佛经,好让自己有能力鉴别僧人或其他导师的教导是否与佛陀的教示相应。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徒应随时铭记法与戒律就是他们的首要老师----尤其是在家众,应铭记经藏里最原始的开示。


只皈依佛、法、僧

在佛经里,佛陀把僧人称作益友(或善知识)(kalyanamitta)。一位僧人是你的益友,因为他把佛陀的教示介绍给你,并鼓励你踏上精神之道。然而,须接受三皈依(那就是皈依佛·法·僧)的是你自己。可是现在有些人另多加了第四条皈依(那就是皈依一位僧人或老师),这就违背了佛陀的教法。经典里非常清楚的明这一点。

比如,在中部第84经里叙述有位阿罗汉的教导很令人敬佩,所以有一位大王请愿皈依于他。那位阿罗汉回答说不能皈依他,而只能皈依佛陀,佛法与僧团。那位大王于是追问佛陀在那里,那位阿罗汉解释说佛陀已灭度,但人们应该时常视佛陀为我们的首要导师,而现在则含蕴于其教示(法与戒律)里。法是指他的教示,僧伽则是指住在寺里的出家人团体,理想中是指圣贤的僧众2

举世闻名的导师也会有邪见

要鉴别圣贤育非圣贤是很困难的事,而我们不能只依赖传闻,例如有人推荐某位很出名的出家人,说他已经证得了很高的境界或其他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不可靠的。
2 《中部第142经》。




就正如佛陀在
《增支部第5.88经》里所说,有时一名举世闻名的僧人,年资很高,拥有众多的在家和出家弟子,而且对经教有很高深的学问,但他也有可能拥有邪见。佛陀为我们的将来(即是现在这个时代)提出了警告,因为他看到·同时也知道就算是这类僧人依然是不可依靠的。因此,只有经典(和僧团的戒律)才是可靠及可以成为我们的主要老师,至于其他老师只不过是精神上的友伴而已。

在《增支部第4.180经》里,佛陀教我们如何辨别真伪。他劝导说,当某位僧人教导我们说那些法是佛陀的教示时,我们应该在不轻篾或认同他的话之下,从经律里寻求对照。如果他的话不是根据经律而说,那我们应该摒弃它。

这例子再次说明了对经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个可靠的指南,能把我们导向佛陀真正的教义。这些知识能使我们辨别那一个是教导我们真正佛法的老师,那一个则是拥有邪见的老师。

正法的重要意义

在(相应部第16.13经)里,佛陀警告说正法将会在佛陀灭度后持续五百年,之后要分辨真实教示与伪说将会非常困难。为麽会如此?因为后期的书本虽然有许多含藏“法”,但有些其实不是佛法(即是与正法互相矛盾)的也已经被加插在其中了。这些经过更改的字句渗透书本的内容,就只有思想敏锐以及经典内容熟悉的人才能够觉察出来,否则是很难辨别后来汇集与原来汇集的书本的。

经营黄金的比喻

在同一部经里, 佛陀比喻辨别真伪佛法的情形有如在经营真假黄金一样。他说有一段时期人们还会购买黄金,因为当时还可以在市面上买到纯金。可是至到有一天,有人懂得制造假金,而且它的品质令人难以辨别黄金的真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会提高警惕,并且不愿意购买黄金,因为他们怕买到假金。同样的,佛陀说将来佛法会被污染。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人们将很难辨别佛法的真伪,这使到他们对正法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不厌其烦地探知什么是正法,才不会感到困惑。

正见的重要性

为什么确保我们修学的是正法是如此重要?因为我们知道佛陀所教的八正道是指引我们脱离苦海(无数轮回)的唯一道路。《中部第117经》里指出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没有正见,我们就无法进入八正道。根据这部经,正见引导正思维的产生,正思维引导正语的产生,正语引导正业的产生,接着是正命,以至正精进的产生。正精进又是正念的基基础,最后它引导我们修得正定。由此可见,八正道是从正见开始,再一步一步地修成的。


相应部第45.1.8经里也解释说当一个人持有正见时,他就会明白四圣谛。如果那个人完全理解四圣谛,那他就会成为一位阿罗汉或一位辟支佛(Paccekabuddha),甚至成为一位正等正觉佛(Sammasambuddha)。即使是对四圣谛有浅显的理解也能使一个人成为圣者。正见是须陀洹入流的条件。在《增支部第9.20经》、《增支部第10.63经》、以及《相应部第13.1经》里证明一位须陀洹是赋有正见的。显然,一个人在实践八正道时,首先要获得的是正见。正见是极为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4-4-2008 10:1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闻佛法的好处

佛陀称他的弟子为声闻众,强调了听闻经法的重要性。经藏和律藏清楚的显示所有证得须陀的人是在听闻佛陀讲法后证得的。如今,我们非常幸运拥有佛陀所讲述的经典。阅读经典就好像坐在佛陀左右听闻佛陀说法一样,有智慧的人不应该浪费这个机会去深入研读这些最早期的经典。

3 后来的书本讲到二十八尊佛。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显示后来的书本与四部汇集经有不同的内容。同样的,一个人可能不会觉察到其它更严重的差异,除非他非常熟悉佛陀在经典里的话。



在《长部第14经》里,佛陀说共有六尊佛3分别在九十一劫里出现过。那就是说,平均每十多个劫就有一尊佛出现于世。佛陀比喻一个劫是无可想像的长时间(《相应部第15.5.5经》)。要一尊正等正觉佛(Sammasambuddha)出现于世实在是十分稀有的。我们确实很幸运能够生存在佛法仍然盛行的时代,这就像是生活在佛陀仍在世的时期。实际上,如果我们当时活在佛陀还在世的时期,我们不可能好像现在那样能够熟悉目前所汇集的约五千则经。


入流从闻法获得

在《增支部第5.202经》里列出了五种闻法的好处,其中的一个好处是能让我们获得正见。既然获得正见相等于证得圣贤的果位,这很明显地指出闻法能够使一个人成为圣贤弟子。


在《中部第43经》里列出了两个致使正见产生的条件:


(1)听闻佛法
(2)给于正确的注意力或深入的省思(yoniso manasikara)4

这就第二次证实了须陀洹5是可从闻法中获得的。

在《相应部第46.4.8经》里,佛陀又印证另一件事。他说,当一个人很专注地闻法时,五盖(nivarana)就不会出现,而七菩提分(bojjhanga)也圆满俱足。这些都是成为圣贤的条件。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专心一致地闻法,我们是可以成为圣贤的。

在《增支部第10.75经》里讲述到一个人因闻法而获救:“因为他有听闻(savanena),他多闻(bahusacca),他有透视之见,他便获得了部分的解脱···此人因闻法(dhammasota)而获救了。”

Sotapatti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sota”的意思是“流”或“耳”,“apatti”的意思是“进入”。 通常,须陀洹被翻译成“入流”,但也可解释为“入耳”---可指“耳为法所透入”。如果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佛经,就会发现“入耳”这个翻译也可以用,因为佛陀的弟子被称为声闻或倾听(于法)者(savaka),而在经里佛陀也时常把他们称为“圣贤弟子”(例如《增支部第4.58经和第5.41经》)。
4 Yoniso manasikara
意思是能够用心思虑(manasikara)一个问题的根源(yoni),
即是说彻底的思量(如理思维)。

5根据《相应部第251经》,一个人在明白了佛法后登上初果之道,并在将死时证得第一果位(Sotapanna=须陀洹)。



在《相应部第55.6.5经》里明了四个达到须陀洹流(Sotapattiyangani)的必备因素:

(1)与真实者为伍(即是指那些明白正法的人)
(2)听闻正法
(3)用正确理念深入省思(yoniso manasikara)或如理思维
(4)依正法修持(即是依照正法而活,例如守持律则等)


再者,我们从经藏和律藏里发现每一个证得须陀洹的人都是从听闻佛法中证得的。这些人被喻为证得法眼,即是佛经里所解释的觉悟到有生,必有死。这种人也被喻作已经明白(根本)佛法,远离疑惑,并在佛理上不再依赖他人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4-4-2008 05:3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须陀洹与斯陀含
不需要圆满的禅定境界

《增支部第3.85经和9.12经》里,佛陀说须陀洹和斯陀含(初果和二果圣人)持有圆满的戒律(sila),三果圣人阿那含(Anagamin)则持有圆满的戒律以及圆满的禅定境界(Samadhi),四果圣人阿罗汉持有圆满的戒律·圆满的禅定境界,以及圆满的智慧(Panna)。


这两部经示意着如果要达到阿那含和阿罗汉的阶段,我们必须持有圆满的禅定,而佛陀时常在经典里(例如《相应部第45.1.8经和第45.3.8经》)把它解释为四种禅那(jhana),或者心念专一。在中部第64经里就直接指出没有禅那是不能成为阿那含或阿罗汉的。有趣的是须陀洹和斯陀含通常都没有达至圆满的禅定境界(即是说,禅那不是先决条件)。两个果位的分别是,斯陀含比须陀洹更少欲念、嗔恨和愚痴。



要减低欲念、
嗔恨和愚痴,则需要相当深度的禅定,因为这些心灵的污染与五盖有关(达至圆满的禅定才能彻底消除五盖)。其中两盖是爱欲(与贪欲相同)和恶意(与憎恨有关)。这又与先前所说的须陀洹可以只从听闻与省思佛法中获得这一点不谋而合。


我们确实能从经律里找到许多人们在第一次听闻佛陀的教示时便证得须陀洹的例子。在《相应部第55.1.2经》里也提到须陀洹的特特征是他们对佛、法、僧有着不动摇的信心,同时持有圆满的戒律。当中并没有提到禅修。


要证得须陀洹其实并不难

在《增支部第3.9.85经》里提到即使圣贤者持戒圆满,但在持守戒律方面仍然会犯上小过失。例如,在《相应部第55.3.4经》里叙述一位名叫释迦罗尼(Sakarani)的释迦族人,他死后佛陀宣布他已经证得须陀洹果位(第一果位)。一般上这是表入流或法眼(第一圣道)早已经在死亡之证得(相应部25.1)。这项宣布激怒了一些人,因为大家都知道释迦罗尼在修道上是个失败者,而且他还嗜酒。


那些人感到恼怒的原因是既然释伽罗尼很喜欢喝酒,佛陀怎么会仍然宣布他是个须陀洹。这似乎暗示着大家都知道释迦罗尼是个酗酒的人,而对佛陀宣布他是个须陀洹的言说难以相信。当佛陀被告知许多人并不相信释迦罗尼已经证得须陀洹果位时,佛陀说:“怎么呢,摩诃男,如果这些巨大的沙罗树能够辨别所说的是好的或者坏的,我会宣布它们为须陀洹…趋向觉悟。更当然的我会宣布释迦罗尼为一位须陀洹…”。



这启事件显示了须陀洹的境界并不如许多人想像般的难证得,问题是可能他们没有下足功夫努力地研究佛经,而佛经就是我们获得正见最好的指南与老师(有如佛陀给我们的劝导那样)。



在中部第14经里讲述到佛陀的一位堂兄弟摩诃男(Mahanama)来参见佛陀时对佛陀说,他学习佛法已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且知道贪欲、嗔恨、愚痴是心灵的污染,可是有时他仍然无法控制被贪、嗔、痴侵袭时的心念。他问佛陀这是不是因为他还没有摒弃一些心念的缘故。



佛陀回答说,即使是一位已获得智慧的圣贤弟子,在悟知贪、嗔、痴是错的同时,他依然可能被欲念迷惑,除非他已经修得禅喜(piti)和禅乐(sukha)。禅喜和禅乐是禅那的因素。禅那(jhana)可以诠释为“心智明亮的状态”,就是依念处观法(Satipatthana)与禅定,使我们的心灵发挥光明的作用。



除非我们曾经在禅定中享受到比感官欲乐更高尚的禅悦,否则我们还是会身不由己的被感官欲乐牵转过去的。佛经里的注释指出,当时的摩诃男(Mahanama)已经是位斯陀含圣者。所以这部经显示了有些还没有达到禅那境界的圣贤,还是有可能被贪、嗔、痴所影响。这再次证明了须陀洹境界可能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高深。



在经藏和律藏里有迹象显示很普通的人在初次听闻佛法后证得须陀洹。比如在律藏的《小品第七章》里,我们看到三十一个被派去谋杀佛陀的人在听了佛陀讲经后证得须陀洹。另外,在《大品第一章》里我们看到王舍城里的十二万民众在第一次听闻佛法后证得须陀洹。


没有佛法与禅那不能达至解脱

佛陀是经过了很多的困难与不断的努力才获得大解脱的成果。在未成佛前的六年里,他向许多老师学习各种修行的方法,但都没有成功。根据《中部第36经》的描述,他在寻找其他的到解脱的途径中,最终忆起他年纪海小的时候曾经在rose-apple树下坐禅而体验的禅那境界。那段会忆使他觉悟到那就是解脱之道。他想:“为什么我对那种快乐(禅那所生)有所恐惧?它与感官欲乐与不善境界根本是两回事。”


之后,他证得了四禅。在“纯净、光明、无垢、无”的专一心念下,他观照到许多世以前的事情。只有当他获得神通和能够详细的记忆起过去世的种种事物时,他才记起从迦叶佛(Kassapa Buddha)那里学到的佛法。接着,他引导心念观照所有众生的生起和毁灭。跟着他省思四圣谛,最后获得彻底的解脱。



另一方面,由于佛陀的教法,所以他的弟子只需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能获得解脱………舍利弗尊者只需十四天,大迦叶尊者只需八天,目犍连尊者只需七天。然而,外道苦行者即使已达到了禅那的境界,但由于他们没有佛法的知识,所以无法得到解脱。可是,他们之中有些已经达至禅那的境界者在听闻佛法后马上证得解脱。



无论如何,即使目前我们听到同样的佛法(经典),我们还是无法获得解脱,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修得禅那。由此证明了必须同时拥有佛法的知识和禅那的境界才能达到最终的解脱(阿罗汉果)。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4-4-2008 09:4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09: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种致使我们达到解脱的缘由

增支部第5.3.26经是一部令人感兴趣的佛经,它描述五种致使一位僧人得到解脱的缘由:

(1)
听闻佛法:它能给人带来喜悦,尤其是与法有缘的人。它自然而然地让人觉得平静安祥,而一颗安祥的心容易获得定力,觉悟力就会提升。


(2)
教导佛法:要教导佛法,一个人必须明白并省思正法。从中,喜悦就会生起,并使他的心趋向平静,获得定力,进而对佛法有所领悟。


(3)
诵念佛经(读诵佛法):这个做法在目前不太盛行,可是当佛在世时却很盛行,因为当时海没有书本的存在。那时,保存佛法的方法是靠人们凭着记忆力朗诵而代代相传下来。入果僧人要把佛法流传下去,他们一定要很熟悉佛法。为此,僧人需要花很多时间背诵佛经。


实际上,在那些时日,重复读诵佛法是僧众的责任。这种背诵方式使尼对佛经很熟悉。当你第一次接触到一部经时,你会有某种程度的理解,而多次的念诵将使你有更深刻的领会。这样便可以产生喜悦、宁静、定力和悟解(内观)。


(4)
省思佛法:这涉及以不同的角度去观照·思考和深思佛法在我们生活中各方面的角色,这能使我们的智慧生起。


(5)
禅修:佛经里说,我们应该观察在禅定时所浮起的种种禅相(Samadhi nimitta)。如果能够正确深入的领会,也会致使喜悦、宁静、定力和悟解(内观)的产生。


虽然此处并没有注明,但仔细地研究经律,这五种情况也极可能致使部份解脱,即证悟不同层次的果位—道(magga)与果(phala)。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以上的五种缘由中,只有一种与正式的禅修有关,而其他四种,即听闻佛法、教导佛法、读诵佛经以及省思佛法则没有牵涉到禅修。由此可见,在四部最早的汇集经里,认识真正的佛法占了很重要的部分。

从这部经典里,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在观照四念处当中---身、受、心、法---法是重要的。因此在律藏大品第一章里,我们看到佛陀的首一千六百位阿罗汉弟子,只是听闻佛法就全证悟了。当然,这些人都是佛陀特别挑选出来的,因为他们已经在此生或过去世获得禅定,而在增支部第9.36经》、中部第52及64等经里已经说出禅定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必要条件。

在这五种缘由中,内观领悟的深度要视我们修持八正道的圆满程度。例如,正定(禅那)需要其它七支正道的辅助以获得更深一层的内观智慧。在这种情行下,阿那含(Anagamin)或阿罗汉(Arahant)那麽高的境界是可以达到。没达到禅那的定力给我们比较肤浅的领悟,它的结果可能是须陀洹(Sotapanna)或斯陀含(Sakadagamin)的境界。以上所说的已清楚地阐明在增支部第3.85经和9.12经》里。

在律藏《大品》(Mahavagga)里第一章的《大会部》里也很清楚的阐明了这一点。佛陀在度化一千个头发缠结的外道苦行僧为弟子后,向他们讲述《火经》(Aditta Sutta),结果他们全部成为了阿罗汉。之后,佛陀带领他们进入王舍城。在那里,频娑婆罗王(King Bimbisara)带领了十二那由多(Nahuta)那么多的在家众去拜见佛陀。根据巴利文字典的解释,一个那由多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而佛经注释里形容其数目有一万个那么多。佛陀向他们循序渐进的开示佛法,基本上都是关于四圣谛,结果十二那由多(十二万!)的人全都获得法眼,证得向初果道。在那么多人当中,也许有些曾经修过禅定,但绝不可能人人都是如此。

闻法的重要性

上面曾谈到要获得到正见的其中一个条件是闻法。在同一部经里(《中部第43经》〔提到获得正见之后,还需要另外五个重要的条件辅助才能达至大解脱,征得阿罗汉果位。这五个条件是:
(1)戒律(sila)
(2)闻法(dhammasavana)
(3)讨论佛法(dhammasakaccha)
(4)修止(samatha)以及
(5)修观(vipassana)

止(Samatha)是佛陀所教的禅修方法,它可引致定(Samadhi),既是四种禅那的产生。《中部第108经》里很明显地阐明了佛陀赞叹的禅修就是四种禅那,而在《中部第27部经》里则把禅那喻为“佛陀的足迹”。另外,还有四件事情我们必须做到,即持守戒律、闻法、讨论佛法和省思佛法--请参阅之前所指的《增支部第5.3.26经》。显然的,单凭禅修,一个人是无法成为阿罗汉的。的确,对佛经有深入的了解,再加上修持八正道的所有余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所指出的佛经,还有较早时所说的《增支部第5.3.26经》及《相应部第45.1.8经》,证明了我们有必要从闻法(即是为获得正见)开始,修至最终(即是证得阿罗汉果位)。



《相应部第38.16经》里说,即使是一个人出家为僧,但要依法修行还是很难的。然而,在《长部第16经》里说,如果僧人能够依照经律所教,完善地过着圣贤净命,那么这个世上便不会缺乏阿罗汉。要完善地依法修行,那个人就必需对佛陀在经典中的教示有完整的认识。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4-4-2008 09:4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现今,有些在家众还没有研究佛经便修禅,并且推测自己的成就,这使到他们的傲慢心增强,而执著却没有减低。如果他们依正法修行,他们心灵的污染及不善的品质(包括傲慢心)肯定不会增长。


如《增支部第8.2.19经》里指出:“在这经、律里,只有循序渐进的修行,循序渐进的进展,而没有失连贯的突发性(na ayatakena),如忽然间的彻底了悟(annapativedha)。”依照佛陀在经、律里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它指示我们正确的修行之道(也是修行的捷径)。当我们看到有一条准确明白的道路指示我们摆脱轮回时,我们将会放弃世俗的道路并追随佛教的圣贤之道而行。



在《增支部第7.67经》里,佛陀说有如一个木匠正在查看他的木刨时,看到那刨柄烙印着他的手指和拇指的痕迹。然而,他不晓得那只木刨的手柄每天被他的手指消磨了多少。可是,当那个刨柄被消磨至尽时,他则会知道。同样的,在修行的过程中,一位僧人并不知道他心灵的污染每天消除了多少,但当这些污染彻底消除时,他则会知道。这暗示了一个僧人是无法准确的衡量他修行的进展,唯有当他修成阿罗汉圣果时,他才能确定他的成就。



根据《相应部第56.4.9经》所记载,当一个人了解四圣谛时(即是说他已的到正见),他将不会再注视着某位僧人而想着:“这位僧人必定是一位有知识和已见道的人。”换句话说,他长期以来愚昧地寻找一位老师的企盼已经结束。他觉悟到他的老师就在他的眼前--经典(以及出家人的律藏)。但是,如果他需要一位善友(kalyanamitta)来帮助他的话,他也知道该如何去寻找一位适合的人。


如何接触经藏简示

我们最好先研读《增支部》,接着是《相应部》。这两部是整个汇集里最重要的,因为里面含藏最多经典,所以内容也最丰富。跟着,我们研读《长部》,最后,我们才研读《中部》(因为这或许是最难懂的一部)。我们不需要学习巴利文和研读巴利文原典,虽然能够这样做是最好。现成的翻译本虽然不是完善的,但已足以让我们对佛法有充分的了解。如果你对某些翻译感到置疑,那么能够以巴利文字典对照一下也是很好的。


第一次研读经典时,我们会觉得有些经很难明白。然而,你应该持续下去。多读几卷后,你将开始明白之前一些难懂的经文。这好比拼拼图一样,起初你看不到整个图案,等到多拼几片后,图案便开始形成。经藏应该一读再读以获得良好的见解。



虽然其它书本(例如注释本及分注释本)有助于理解,可是不宜推荐(除非是学者),因为阅读它们将消耗太多时间。此外,里面有一些内容与最早的经典不一致。研读了经典之后,最好能利用时间静坐,将法学以致用。有些人虽然不能掌握到经典的精华,可是在读经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经常省思经里的字句,而萌生起寻求解脱之心。



记住,完全不研读经典是一种极端,而研读太多则是另一种极端。要避免这两种极端,我们应该(如佛陀所劝导那样)研究记载在早期经典里佛陀所说的话,然后依据佛陀所说的话精进修持八正道。


§
Ciram Titthatu Saddhamm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4-2008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天有拿到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08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ADHU, SADHU, SADHU.
长老的见解精妙, 指出了很多人的盲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08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善哉。
多阅读经,才能培育正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_pang 于 15-7-2008 07:50 PM 发表
楼上的,目前“正法”没有要,“歪法”人人抢。

你看禅修营多少人要参加?火供法会又有多少人要参加?


如长老所说,现代人很少阅读佛经。自然就无法辨别正法,非正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是要拿這一本經書去對照呢,還是用心來觀照某法是否是正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5-7-2008 10:42 PM 发表
請問是要拿這一本經書去對照呢,還是用心來觀照某法是否是正法?


像我这种初学的,当然是以经典去作对照咯。

像你这种高人,当然是以心去观照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15-7-2008 11:08 PM 发表


像我这种初学的,当然是以经典去作对照咯。

像你这种高人,当然是以心去观照咯。


我還真受不起你這麼謙虛的待遇哩

既然是初學的,那你又怎麼能斷定經典是正確的呢?如果一本經典要出錯,可以從一開始時,就錯了,然後沒人發現一直被流傳至今,那你要怎麼去求證呢?我要說的是每一本經典都有第一本的,而且以前的人是以背誦方式來記載經典的吧?有錯請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5-7-2008 11:12 PM 发表


我還真受不起你這麼謙虛的待遇哩

既然是初學的,那你又怎麼能斷定經典是正確的呢?如果一本經典要出錯,可以從一開始時,就錯了,然後沒人發現一直被流傳至今,那你要怎麼去求證呢?我要說的是每一本經典都有 ...


这问题需等我哪天读完经典,理解经典后才能回答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15-7-2008 11:26 PM 发表


这问题需等我哪天读完经典,理解经典后才能回答你。


這些問題不是該在讀經前搞清楚的嗎?一讀下去恐怕到時有人告訴你你讀的那本是加過料的,你也未必會接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8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如何知道佛陀教导过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透过经典。

又要如何知道经典是否纯正,阅读经典,思考经典,实践经典。

你又更好的方法去辨别经典是否纯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08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15-7-2008 11:45 PM 发表
要如何知道佛陀教导过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透过经典。

又要如何知道经典是否纯正,阅读经典,思考经典,实践经典。

你又更好的方法去辨别经典是否纯正吗?


我也正在找尋一個中立和圓融的方法,所以才會和你討論。

很多人一開始時接觸了某些現在被認為是外道的經典時,都會一門深入的相信他,縱然有善知識提出證據證明那是偽經,那些人也不會接受,反而變本加厲,我相信你也知道的吧。

但是,傳世的經文是否和佛的原意有異,這點還是要理出一個所以然來的,我相信這樣的探討可以1.讓自己更瞭解佛法,2.可以求證, 3.可以理清很多觀念上的差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7-2008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4-4-2008 09:50 AM 发表
完全不研读经典是一种极端,而研读太多则是另一种极端。要避免这两种极端,我们应该(如佛陀所劝导那样)研究记载在早期经典里佛陀所说的话,然后依据佛陀所说的话精进修持八正道。

善哉!善哉!如佛陀所劝导那样,研究经典也要精进修持八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7-2008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把这帖顶上来。
这或许是唯一可转帖的文字版本。在vbgnet里的版本也是JPG FILE。

这是我用来练习中文输入法时,一字一字打进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7-2008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经,仔细的研读,每一段落,都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思想念头,是否有碰触到经文所提及的事情。但是,有两个大问题:

1。人遇到不理解的事,就会转念头,而无法用最单纯的心念解读经文,所以就出现了种种的看法。正确的,是把经文当作是对我们自己述说的言语来看待,即使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佛陀说的话,就是对我说的话。把自己的心念行为经验,融入佛陀所说的话,去学习佛陀希望我们学习的。太多人把经文,看作历史,看作佛陀对别人说的话,甚至于不理解就转念头。

2。过滤性或执著性,无法用正确的思维去思考经文,就会依照自己的喜恶过滤或判断经文的真伪,或执著于他人的言语或经文的某个段落。最好的方式是,对照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这一个判断,是否依自己的喜恶判断的?还是因为别人的是非判断的?判断中,我的念头有没有浮动。浮动的念头,其实很容易发现。比如,一看到一段经文可以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习性行为等等相吻合,你想说“是”,再想下去,你想说“好像”,再想下去,你想说“不是”,再想下去,你想说“也许”。有这一个状况的话,不论什么结果,都很难符合中道。这时候,还是请几位对经律有研究的人,来共同研究,比较正确。

意见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5-2024 10:42 PM , Processed in 0.08411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