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13|回复: 5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 显如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1-2008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ewrain/books/sanro/sanro.htm#


皈依佛
   
    佛、法、僧是构成完整佛教的主要内涵,称之为「三宝」。佛弟子便是以三宝的开展作为生命的皈依处,一切的作为无不皈向三宝。如果现生不能行践「皈依」三宝的意义,那麼所谓「归依佛不堕地狱,归依法不堕饿鬼,归依僧不堕畜生」,只是一串口头禪而已,皈依的仪式不可能化为来生的护身符。为什麼三宝的开展值得作为人生嚮往的目标﹖有心人有必要加以探究。这裡先讨论皈依佛的意义。


    「佛陀」意为「觉悟者」,就是成就了如实知见的智慧,解脱了贪婪、瞋嫉、和愚痴的困扰,体现了自在、寧静和清明的境界,能够随遇而安,诲人不倦。解脱者主要是具足了健全的心智,消除了常人的幻想执著,而不是练成了什麼「金刚不坏身」或「无所不能」的神力,「无所不能」是违背佛陀教义的俗见。歷史上的释迦牟尼佛所以能带给弟子们无尽的怀念,只是意味著他的人格达到完善的境地,使人乐於亲近学习,麻木无情的冷漠或孤芳自赏的严峻,在他身上没有一丝一毫。


  皈依佛,是以实现觉者的完善人格,做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念念不忘,时时努力,改善自己的贪、瞋、痴等人格的瑕疵,而不是把皈依佛当作投靠一个保佑自己万事如意、赐福免难的保护神。然而,为什麼无贪、无瞋、无痴的解脱者值得每个人做为追求的目标,安身立命的所在﹖


    「追求幸福的人生」可说是每一个人的理想,然而什麼是「幸福」,却不见得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答案。每人的好恶不同,幸福的标準也自然不同,但不外是:美满的家庭、称心的工作或事业、荣耀的社会地位等等。一般人在追求这些「理想」时,以为那些就是幸福所在;然而,感情有了寄託、生活有了保障、鸿图得以大展,就是幸福了吗﹖有了这些理想以后呢﹖在「无常」的大风之下,这些「幸福」随时可能破灭,有了「幸福」,也就有了「幸福」消失的隐忧。即使有了「幸福」,还是免不了无聊、空虚和惶惑的侵袭;莫名的焦虑使人感到窒息,情绪的高低潮使人做出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欲望的吸引或满足,使人暂时忘却空虚,却不能持久;不管多麼忙碌或如何迴避,当疲累和无能为力的时候,被忽视的空虚不安便又再度浮现;午夜梦迴,也难免自问「人生的意义何在」。较为理想的「幸福」内涵,应该是一种内心持续的寧静,而不是散乱的亢奋。内心的寧静来自空虚不安的消除,而空虚不安则来自贪、瞋、痴等积习的蠢动,所谓觉者,就是洞澈了贪瞋痴的虚幻性,消除了贪瞋痴的干扰;内心寧静并不等於无所作为,而是以清明、慈悲的心胸面对著世间的一切。皈依佛,就是以觉者为榜样,面对自己的贪瞋痴而求其澈底的解决,进一步帮助周围的人。


    佛陀是人间的一份子,经由精进不懈而达到心智的充分开展,扫除了自我迷蒙,达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皈依佛,不是为了免於堕地狱,而是崇仰觉者智慧、慈悲和自在无碍,确认这是人类的至高成就,愿意以此成就做为我们人生奋力追求的目标;确认内心的贪婪、瞋嫉和痴迷是人间动乱不安的主要根源,而人格的完善发展则是人生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也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以觉者的完美人格做为人生的依归,必然是念念不忘消除自己的贪瞋痴。「念佛」是念念不忘佛陀的德行,念念不忘照见自己的缺失,力求改进。时时忆念佛陀是人类的导师,他的完美人格,表现在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人世间苦难的关心,没有因自己的超脱而自得其乐。据早期经典的记载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弟子,不分阶级、贫富、贤愚、老少,包括王、臣、后、妃、商、农、屠夫、妓女、土匪、奴隶等,他都随时随地表现出慈悲无畏,他的服侍病比丘,为盲比丘穿针线,排解种族纷争,消弥战争,禁咒语,斥牲祭,充分表现了积极的人生,甚至临命终时,还谆谆教诫最后的弟子。释尊的一生,表现了觉者的典范──佛出人间,而并没有弃离人间,相反地不断地努力净化人间。解脱者的随缘度生,并不是无可奈何的等待,而是能够有效的运用因缘条件。


    释尊的为法为人,慈悲无畏,留给佛弟子无尽的怀念,印度佛教的初期,不许塑造佛像,念佛只是忆念佛陀的德行(功德),鼓舞学者的嚮往之心,等到造像的风气盛行,念佛变成观想佛陀的相貌庄严、持念佛陀名号,祈求见佛感应、逢凶化吉,「学佛」的情操变了质,「佛弟子」不再重视释尊的人间风范,把佛陀想像为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祈求佛陀给与现生的如意、死后的接引。后代的印度佛教甚至提倡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之久,把成佛说得极为艰难,只是在满足一些佛教徒高推自家教主的自大和虚荣心理罢了,对世人并没有好处。把释尊的「缘起无常」换成了定命论,这又是一些什麼样的佛教徒﹖俗见和拟想神化了人间的佛陀,流传中的佛教蹈入婆罗门教祭祀祈祷的老路,终至丧失了原始佛教的朝气和活力,退堕为懦弱(自己怕造业却姑息别人造业)、无知(神佛不分)、冷漠(不闻问世间事)和自私(祈福消灾),不再与佛陀的悲心相应。忽略了「觉者」的意义,从而漠视佛教──觉者的教化──以智慧断烦恼的宗旨,转向现生福佑的祈求或死后的接引,自立立人的佛教被矮化成凡情俗见所仰赖的神教。把「佛陀」神化了,相对地疏远了人类和佛陀之间的距离,也相对地忽略了个人净化社会的责任。


    佛陀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不是祈求的对象。人生的问题在於如何心安理得,坦然面对现实,而不是忙著担心未来的吉凶祸福。做为一个佛弟子是要学习佛陀的奋发自立,而不是一味无柰的依偎在佛陀的座下。真心以觉者的完美人格为人生依皈者,应该起来共同努力恢復佛陀释尊的本貌,正本清源,探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到底是什麼,探讨歷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到底如何发扬人性的光辉,深入世间的苦难并为苦难的世间做一些有意义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2008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法

    「法」(梵语「达磨」)是解脱贪瞋痴的境界,也是实现解脱贪瞋痴的方法──「道跡」。皈依法,是以觉者所实践过的「道跡」,做为我们的生活之道。这些通往解脱的道跡是什麼呢﹖就是三十七道品,一般以其中的八正道为代表。这个道跡是不论在家或出家都可实践的,并不是要仿照释尊的样子,非出家不可;经典记载,佛世的在家弟子,也有修学三十七道品而证果位的。在家、出家的差别,是印度文化条件的產物,释尊因时、因地的方便制宜。


    佛陀是充分实践解脱烦恼之道,而达到人格完善的境地。皈依佛是以觉者解脱自在的完善人格做为人生追求的典范;那麼皈依法──觉者的解脱之道,也是必要的。就像皈依佛不是找到一个消灾免难的保护神,皈依法也不是找到呼风唤雨、通灵感应的方法;这是古来凡夫的迷情,扭曲了原始佛教的宗旨。皈依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三十七道品或八正道,不是下班、假日或在寺庙裡才可以做。




皈依法,就要了解法──正道的内容是什麼,不同於其他宗教的特点在那裡;而不只是对经典的恭敬、礼拜、读诵而已。法的内容,举八正道来说,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就是佛法的根本精神,也就是佛教的人生观──因缘和合的世间是无常而充满不安(苦)的;苦恼的根本原因是人人内在的贪、瞋、痴;只有消除贪、瞋、痴,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在无碍;消除贪瞋痴的方法,有其必然、必要的步骤,也就是觉者的道跡──八正道,这是踏实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功夫,没有捷径或祕方,也没有空中楼阁的想像。一切朝著消灭贪瞋痴的方向前进,如果不是,甚至相反,那就有了问题,要加以检讨,是不是逸出了轨道。能够确立佛教的正见,才能分别「善恶」──法和非法。有人把「不分是非善恶,不分青红皂白」当做「不执著」,这是教人做白痴愚民瞎子,不是佛法。不执著是认清顏色的青红黑白,而不会对某顏色起情绪性的好恶;分清行为的好坏,要称讚、学习或指责、远离,而不起情绪上的贪瞋黏著。学佛就是学习觉者的智慧──洞察善恶、苦乐因缘而不受情绪和偏见的干扰,从无知无明的黏缚之中解脱出来,不然学佛何用﹖正见就像人的眼目,带著我们朝著正确的目标前进,不致误入歧途。

   

正思惟是依正见基础的,检讨对事理的思考、抉择等意志活动,是否合於缘起法则、是否增长贪瞋痴。由於习性的缘故,接受正见,并不见得就能马上依正见而作正思惟,这需要不断修习来改造我们思考的习气。正语,说话平和而有条理,符合场合的需要,不夸诞、不诈骗、不煽惑、不挑拨离间、不歪曲事实。语言是人际的主要沟通工具,注意观察,可以了知它对人际关係的影响。语言表现说话者的心态,思路是否清晰,情绪是否平稳,动机是否纯正,时时检讨自己的语言习惯,有助於改善自己的思惟和表达能力,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人际纠纷。正业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暴行、不骄慢、不任性、不暴饮暴食、不抽烟酗酒等等,这些都干扰身心的平衡,滋长不善法,要设法加以改善,不能任它去,而说是「不执著」﹗正命是如法的谋生之道,赌博、走私、奴役、屠宰等投机、残忍的行业或製造污染、破坏生态等遗祸人类子孙的行业,直接、间接的影响自他身心安寧,均为修行人所不当为。正精进──已生之恶令断,未生之恶令不起,已生之善令增,未生之善令生起。简单的说就是要不断地消除贪瞋痴的心念和行为,不断地增长慈悲喜捨的心念和行为。这需要培养接受批评的胸怀,不要「闻过则怒」,以为别人的批评就是揭你的丑,损你的面子,反过来拼命遮盖。修行人要把批评当做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即使是「恶意的」批评,也要冷静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勉之。批评不是譭谤,批评是有根据的指出过失,譭谤是捕风捉影或无根据的造谣。修行人有需要善知识或道友的检讨,因为修行是逆习气的努力,同行的人才能了解彼此的问题所在。正念是修四念处──观身、观受、观心、观法。觉察自身的紧张、懒散等不安的状态;觉察喜怒哀乐等感情的好恶胶著所在;觉察念头纷飞、心猿意马,不能专心;觉察行为或价值判断的动机,表面动机,潜在动机。总之就是觉察自己的贪、瞋、痴表现在何处,然后寻求对治的方法。



正定就是修习正确的禪定。以正见为前导,在日常生活中排除身、口、意的不良习性可以每日静坐片刻,等到贪、瞋、痴的烦恼转薄,才能专意修学禪定,才不致於误入邪定。透过正定的修习,心力集中,才可以观照微细的烦恼、洞察微细的因缘,而达到无明烦恼的澈底消除。

   皈依法,就是愿意过著修行的生活,修行的生活就是有节制、不放纵的生活,提昇我们的智慧和德行,关心我们周围的人和社会。皈依法的目标是断除贪、瞋、痴等烦恼的根源,不是要到某一个天堂,不是要求永生、求福报、求万事如意。早期的佛教,修学佛法有一定的步骤可循,佛灭几百年以后,开始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或者迎合世俗的需要,求捷径、求简易,绵延至今,无所适从。早期「佛法」说「无常、苦、无我」,末期的「大乘佛法」说「常、乐、我、净」,你要皈依那一种法呢﹖有待於智慧的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2008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僧

    僧伽(savgha)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修行团体。佛法的修行目的不是要上天堂或求得「法力无边」,而是在去除人生苦恼的根源──贪、瞋、痴,以成为没有贪瞋痴所束缚的「自由人」;任何人达到这种完善人格的境地,就是佛(觉者)。心不「自由」的人,到了天堂还是不快乐,有了权力还是寝食不安。实现理想人格的步骤,就是法(道跡)。原始佛教的僧伽并没有鼓励修行人远离尘世。释尊曾鼓励偏好修头陀行的大迦叶和优婆梨与大眾共住,甚至规定每人都要参加每半月一次的僧伽集会。僧伽是互相策励,互助互勉,有师友道谊的,有共同理想的和平团体。修行人──有志於提昇自己的智慧和人格的人,应该积极参与或组合修行集团。


    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个出家人,而是以某一个出家人作为皈依僧伽乃至皈依三宝的见证人。理想的僧伽是一群修行有成就的人所组合的团体,而现实的僧伽成员则是浅深不一。僧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佛法──情智和谐的人格教育普及於人间,使整个世界、国家或社会成为一个大僧伽,无论政治组织、社会制度或个人行为都符合僧伽的精神──六和敬。六和敬是见和、戒和、利和、身和、语和、意和。见和是基於缘起无我的体认,瞭解世间和个人都是依因缘和合而存在,只有无偏无私、不曲解因缘的态度去处理政治、社会问题和个人行为,世间和平才有希望。戒和是遵守共同制定的规范,没有特权或大家长的「家法」。利和是合理的生活物资和劳务分配、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个人基本需求有保障,可以遏止贪心的氾滥、无止境的追求私人财富,进而转向精神文明的开发。意和是慈悲喜捨的胸襟;身和是友善的行为;语和是坦诚的沟通。


    参与僧伽是出於个人的意愿,希望透过团体互助的力量,锻鍊自己的身心人格。僧伽要实践自利利他、净化世间的目的,每一位成员,必先培养乐於互相检讨的态度。修行是努力去发现自己的缺失并加以改善,这不但是从自我反省下手,也要借助同修师友的检讨,换句话说,批评检讨是修行人、修行团体所必要的风气。向来有「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讚僧」之类的口号,佛法兴盛固然不可能是「僧斗僧」,但也不是「僧讚僧」就可以实现的。「僧讚僧」要有实质的基础,不管对方为人如何,只是乡愿式的、客套式的互相称讚一番,然后「各自为恶」、「各行其是」或「自扫门前雪」、「但见己过,莫说人非」,并不能使佛法兴隆;这些都是世俗人的心态,污染著僧伽的品质,也使佛法更晦暗不彰。僧伽是出於为法、为人、为世间的热诚而结合的团体。修行是依「佛法」修行,而不是闭门造车,互不干涉。在僧伽中修行要互相观摩学习、互相切磋改进,彼此探讨修行的心得和障碍,才能显出同道的情谊。基於这样的前提,「检讨批评」实在是帮助修行人离恶缘、增善缘,发挥僧团功能的利器。原始佛教每半月一次的布萨说戒,就是团体的修行检讨会,意在维护僧团的清净,发挥僧团的力量。


    修行人面对批评,是拿它当做一面镜子来帮助照见自己的缺失,不是抱著「斗争」、「损面子」、「破坏团结」等世俗人的心态去仇视它,也不是去计较谁才有资格批评,原始佛教有许多规制是根据外道或社会人士的批评而制定的,释尊并没有说他们没有资格批评。不管什麼人批评,注重的是从批评中寻求改进的资料。批评的内容包括个人的言行心态、办事成效。被批评者如果觉得有不符事实,也是要有所辩白,而不是容忍默认。僧伽中批评的动机是出於慈悲,帮助道友的修行,维护僧伽的清净。发现同道有不如法的地方而不检讨他,就是冷漠、无慈悲的表现,缺乏修行人的道谊,是僧团不健康的徵兆。


    皈依是人生理想的投入,不是一般私情的期待。皈依僧不是找到一个膜拜的对象,祈求有所庇荫而自己置身僧伽门外。皈依僧是以理想的僧伽为自己人生的实践目标,并且积极参与现实僧伽的净化、提昇,进而扩大影响社会。古代的僧伽组织含有适应印度社会环境的成份,使人误以为僧伽属於出家人;依现代的眼光来探讨修行的意义和僧伽的本质,我们可以知道:僧伽是所有佛弟子的归宿,不管「在家」、「出家」。然而时代不同,僧伽不能继续因循於旧有的模式,应该依六和敬的精神而有所调整,以展现僧团的活力、佛陀的本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09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了就不能信仰神明?
还是很信,有关系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09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v3r 于 15-10-2009 09:46 AM 发表
皈依了就不能信仰神明?
还是很信,有关系的吗?


还是能布施诸善神.
但是, 三宝为你的究竟归依处. 以法为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0-2009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v3r 于 15-10-2009 09:46 AM 发表
皈依了就不能信仰神明?
还是很信,有关系的吗?



那你不明白皈依的意思你才有此一问。
皈依就好像结婚那样,我找到我要的终生伴侣,找到幸福了,100%相信他能给我幸福(解脱),
不会再疑惑了,这个很重要。
但你问的问题令人感觉说“我结婚后可以找其他男生/女生吗?”

你说到很信,但这个说法是很抽象,所以有很难有个结论。
通常有时后我路过,见到人家的拿督公神像,我都会心中顶礼,然后念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5-2024 11:02 AM , Processed in 0.06082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