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8|回复: 0
|
韓國人無恥嗎?——還原「中韓文化之爭」的真相
[复制链接]
|
|
转摘自东方日报
東方文薈 詳文
§ 諸子言堂 §
韓國人無恥嗎?——還原「中韓文化之爭」的真相
-6th Jan 2008
※蕭悅寧
剛剛過去的2007年是中韓交流年,雙方皆舉辦各種活動紀念中韓兩國建交十五週年,民間也積極展開交流以深入瞭解對方的文化。然而,交流的另一面,卻是網絡上的所謂「文化爭奪戰」。最近,又傳出了「中國神話韓國起源說」、「李時珍、西施遭強制歸化為韓國人」等謠言,在各地華人社會裡引起「公憤」。如果這些報道皆為事實,那韓國人真可謂亂認祖宗、無恥至極。然而,在罵人之前,我們可曾問過:這些報道究竟是真是假?
梨花女子大學中文系教授鄭在書是研究古代神話的專家。他認為,中國古代神話來源豐富多元,其中可能包括與韓民族有關的傳說,因而可從中國神話中找到韓國古代神話的一些線索。這種觀點到了中國記者筆下,竟變成「韓國學者主張中國神話源自韓國」!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是在不斷吸收、融合周邊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其來源並不單一。中國官方不是喜歡把現有的五十六個民族都統稱為「中華民族」嗎?鄭在書正是在這種思想背景下展開其論述的,想在中國神話(包括東夷系神話)裡找出一些已經被韓民族遺忘的遠古神話痕跡。
在中國網站大量轉載曲解其原意的報道後,鄭在書通過北京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教研室主任陳連生將一篇澄清文章《效答客難》交給人民網發表,其中提到「中國的神話學者也都認為東夷系神話是中國神話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我在論文中絕沒有提到過東夷系神話都是韓國神話,也絕沒有主張東夷系種族都是韓民族。並且我一直戒備使用『一部分』或『韓民族作為東夷系種族的一員』等字眼來誇大解釋論點的行為。我在論文的結語部分,也明確指出我的論據論點,還存在許多有待進一步研究、商榷的內容,必須要謹慎待之。」
禮失求諸野。在發源地已經消失的事物,有時在周邊地區反而得以保存完好。今人研究漢語中古音時,不也要拿日本、朝鮮、越南漢字音來比較嗎?正如鄭在書自己所言,「從中國神話尋找韓國古代神話遺跡」的學術觀點尚有待進一步研究,這種觀點不該被誇大為「韓國人竊取中國神話」。
我們應該想想:若鄭在書真的「居心叵測」主張「中國神話起源於韓國」,研究民間文學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難道還會「為虎作倀」幫他轉交澄清文章?筆者選擇相信中國學者的道德良知。
莫名其妙的「歸化說」
中國網絡上還有媒體大肆報道,稱「韓國人多認為中國東北、山東、河北與浙江是先人故居,故出身於此的西施、李時珍等人,也被歸化為韓國文化名人、入籍韓國。」筆者旅韓近四年,套句韓國人愛用的成語,這種說法還真是「今時初聞」。
韓國最大的兩個入門網站Naver和Daum上皆有網友們愛查詢的線上百科全書,上面對西施的解釋是「中國春秋時代越國美女」,李時珍則是「中國明朝末年的藥學家,《本草綱目》作者」。不久前《本草綱目》韓文全譯本面世,韓國媒體在報道這則消息時皆稱其為「中國明代學者李時珍編撰的草藥百科全書。」中國媒體對這種主流觀點隻字不提,反倒熱衷於拿來路不明的「歸化論」大做文章,實在令人費解。
韓國是有一些人認為「孔子是東夷族,而東夷族則是韓國人的祖先」,但這種觀點並不被主流學術界所接受,對一般民眾也沒什麼影響力。筆者就讀的大學前身為朝鮮王朝的中央教育機構「成均館」(相當於中國的國子監),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韓國最大的文廟就坐落在我校正門旁,每年農曆二月、八月的上丁日都要在大成殿前舉行隆重的祭孔儀式「釋奠大祭」(Seokjeon Daejae)、表演八佾舞。雖然在日據時代曾被迫簡化,但這種祭孔儀式數百年來未曾間斷。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誕辰紀念日還被定為成均館大學的校慶日,全校放假一天。
成均館的官方網站(http://www.skkok.com)上清清楚楚寫著孔子是「中國周代魯國人」,成均館大學的網絡校刊(http://webzine.skku.edu)在去年9月一篇題為《孔子,祝您生日快樂》的專題報道中採訪第八十五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釋奠大祭的傳授者時,也明確提到祭孔儀式來自中國。韓國儒林最高領導機構的意見完全沒人報道,連一般韓國人都不屑一顧的謬論,中國媒體倒是對其情有獨鍾,怪哉怪哉!
如果以上的報道還僅僅是誇大、歪曲,是「九虛一實」,那以下這則事例則是中國網民公然造假,給韓國人捏造罪名了。
目前有一則消息在許多中國網站上廣為流傳,指韓國外國語大學哲學系教授吳可能於2007年7月5日在漢城最大的學術期刊《追理》上發表《韓國歷史長城考》一文,指大部分長城是韓國人建造的。
「恐韓症」的高潮:新聞造假
筆者上韓國外國語大學哲學系網站(http://maincc.hufs.ac.kr/~phila/)查過,該校根本就沒有「吳可能」(O Ganeung)這號人物,那本所謂「最大的學術期刊」《追理》(Churi)亦純屬虛構。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一本不存在的期刊,試問要如何主張「長城是韓國人建的」?
所謂「中韓文化爭奪戰」的報道,大多沒有明確出處,既不是中國媒體駐韓特派員的採訪,也不是轉載自韓國媒體的報道,而是「某韓國專家說」、「有韓國教授稱」、「某旅韓中國網友介紹」,這些「某某人」究竟是誰?誰也說不清楚。看到這類新聞,我們唯有上韓國媒體網站求證,以確定是否真有其事。
一些韓國人在論及中韓文化關係時,確實會出於民族自尊心而「去頭截尾」,筆者亦曾用中、韓文寫過多篇文章批評這種現象。然而,批評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如此方能以理服人。無中生有或危言聳聽,最終只會造成兩國人民產生不必要的對立情緒。
筆者在韓國進行漢、韓兩種語言的對比研究,一方面學習韓國文化,另一方面也向韓國人介紹中華文化,最不願意看到這種被挑撥、煽動起來的「文化之爭」。我們馬來西亞華人身處第三國,更應理智、謹慎地看待這類報道,切莫在一旁煽風點火,亦勿輕易隨之起舞,如此方為正道。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