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84|回复: 62

为了消灭菩萨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2-2007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消灭菩萨道,极端的人会

1)视佛与阿罗汉果位相等,甚至认为佛智与阿罗汉的智慧无二。

2)把佛的十号之一,应供(阿罗汉),看成是阿罗汉果。

3)漠视成佛的原因与本愿,本生以致佛陀出现在人间,变成是无来由的突然冒出来。

4)完全不考虑也不承认半点涉及菩萨乘思想的经论,包括本生经。

5)视最后身菩萨在兜率天观察人间,投生人间的记载而不见。

6)认为二果,三果圣人也能在无佛法时代成佛。漠视净居天最后生阿罗汉。

7)视佛陀之正等正觉,世尊等号如不见。

8)视佛陀不向三界众生顶礼如不见。

9)视佛陀证一切知智,具足十力而不见。

10)毁谤成佛的因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2007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海神之風 的帖子

这是可悲的佛教末法现象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7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1-12-2007 01:41 AM 发表
为了消灭菩萨道,极端的人会

1)视佛与阿罗汉果位相等,甚至认为佛智与阿罗汉的智慧无二。

2)把佛的十号之一,应供(阿罗汉),看成是阿罗汉果。

3)漠视成佛的原因与本愿,本生以致佛陀出现在人间,变成是 ...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第一項 菩薩的意義  菩薩道的成立,無疑為依據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出於「本生」ja^taka等傳說。但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成立「菩薩」bodhisattva一名?菩薩的名稱,又成立於什麼時代?這都是值得論究的。   在過去,菩薩是聲聞三藏所有的名詞,所以想定是釋尊所說。然經近代的研究,「菩薩」這 [P126] 個名詞,顯然是後起的。銅鍱部Ta^mras/a^t!i^ya的『相應部』,在說到過去七佛,觀緣起而成佛時,都這麼說:「世尊應正等覺,未成正覺菩薩時」(1),說到了菩薩。與此相當的『雜阿含經』,但作「佛未成正覺時」,缺少「菩薩」字樣(2)。又如『中阿含經』的『長壽王本起經』,『天經』,『念經』,『羅摩經』,都只說「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或作「盡」)道(或作「覺」)時」(3),而『中部』等卻都加入「菩薩」一詞(4)。漢譯『長阿含經』的『大本經』,說到毘婆尸Vipas/yin成佛以前,稱為菩薩(5),與『長部』相合。漢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 Dharmaguptaka的誦本,法藏部與銅鍱部,是同出於分別說部Vibhajyava^din的。漢譯的『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誦本。可見『阿含』原文,本來是沒有「菩薩」的;說一切有部本還保存原型,而分別說部各派的誦本,(還有屬於大眾部末派的『增壹阿含經』),都以當時傳說的「菩薩」,加入『阿含經』了。未成佛以前,如釋尊的誕生、出家……,一般佛傳都稱之為「菩薩誕生」,「菩薩出家」。然今發見Bha^rhut 佛塔,欄楯上所有的雕刻中,有釋尊從兜率天Tus!ita下降,入母胎;及離家以後,自己割去髮髻,為三十三天Tra^^yastrim!s/a所接去供養的圖像。銘文作「世尊入胎」、「世尊的髻祭」。Bha^rhut 塔的這部分雕刻,為西元前二世紀作品;在西元前二世紀,對於成佛以前的釋尊,沒有稱之為菩薩,正與『雜阿含經』等所說相合(6)[P127]   在傳說中,有彌勒Maitreya及釋迦S/a^kya授記作佛的事,一般都稱之為菩薩。在經、律中,彌勒成佛的事,約與過去佛的思想同時。『中阿含經』的『說本經』,首先說到阿那律陀Aniruddha的本起。次說:未來人壽八萬歲時,這個世界,「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那時,有名為螺S/an%kha的作轉輪王;彌勒佛出世,廣度眾生。當時,尊者阿夷哆 Ajita發願作轉輪王,尊者彌勒發願成佛(7)。南傳的『中部』,沒有與『說本經』相當的。但在『長部』的『轉輪聖王師子吼經』,說到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有儴伽(螺)作轉輪王,彌勒成佛(8),主體部分,與『說本經』相同。『長阿含經』的『轉輪聖王修行經』(9),與『長部』說一致。彌勒成佛,是「譬喻」(本末),本只說明未來有佛出世,與一般的授記作佛,文體不同。『說本經』增入了阿夷哆與彌勒發願,及佛的許可,使其近於授記作佛的體例,但也不完全相同。彌勒成佛,被編入『阿含經』,是相當古老的「譬喻」,但沒有說到菩薩一詞。釋尊授記作佛,傳說為然燈佛Di^pam!kara時。當時,釋尊是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字因傳說而不同:或名彌卻(雲‧雲雷──Megha(10),或名善慧Sumati(11),或名無垢光(12)。青年以「五華獻佛」,「布髮掩泥」,求成佛道,得到然燈佛給予未來世中成佛的記別。這一傳說,有蒙佛授記,決定成佛的特殊意義,所以為多種大乘經所引用。這是各部派公認的傳說,但沒有編入『阿含經』;也只有法藏部的『四分律』,才編入律部(13)。『四分律』說到彌卻菩薩,也說到定光(未成佛前 [P128] )菩薩、彌勒菩薩。但這是後起的「本生」,不能證明「菩薩」因此事而得名。   上座部Sthavira系所傳的論典,都說到了菩薩,如說一切有部(論師系)的根本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一八(大正二六‧一0一八上)說: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八(大正二八‧五八五上──中)說:    「云何菩薩人?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從他聞,不受他教,不請他說,不聽他法,自思、自覺、自觀,於一切法知見無礙;當得自力自在、豪尊勝貴自在,當得知見無上正覺,當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大慈,轉於法輪:是名菩薩人」。   『舍利弗阿毘曇論』,屬於印度本土的分別說部,「菩薩人」,出於該論的『人品』。南傳(錫蘭的分別說部)的『論事』,也說到菩薩(14)。屬於上座部系的論書,都有菩薩,而對「菩薩」的地位,同樣的說到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依說一切有部,那是三大阿僧劫修行圓滿,百劫修相好的階段。上座部系的菩薩,地位是相當高的。依論典所見,菩薩名稱的成立,不可能遲於西元前二世紀的。   佛法進入部派時代,在發展中呈現的事象,有值得注意的:一、佛法,著重於初轉法輪的四諦說。四諦是佛法綱宗:苦與集,是生死苦迫的因果事實;滅是苦集的息滅;道是滅苦集的道。 [P129] 在四諦中,佛法只是解脫生死苦而歸於涅槃的寂滅。佛弟子在佛法中修行,以解脫生死,證入涅槃為最高理想。或說聲聞乘修四諦法(15),也只是這一普遍事實的敘述。二、在佛陀遺體、遺物、遺跡的崇奉中,佛的崇高偉大,被強力的宣揚起來。佛與弟子間的差別,也被深深的發覺出來。發現『阿含經』中,佛以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 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涅槃為理想,似乎有些不同。本來,聲聞弟子證果時,經上也說:「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正覺」)(16)。決定趣向三菩提,不正是聲聞弟子的目標嗎?如佛於波羅奈Va^ra^n!asi^轉法輪:法輪是佛心中的菩提,在弟子心中顯現出來,從此至彼,所以比喻為轉法輪。佛與聲聞弟子所證的正法,是沒有差別的。然在佛教界,一般以「前蘊滅,後蘊不復生」,證入涅槃為目的;菩提,似乎只是達成理想的工具一樣。在這普遍的情形下,形成了這樣的差別:佛以成無上菩提為目的,聲聞弟子以證入涅槃為目的。三、部派分化過程中,釋尊過去生中的事,或「本生」,或「譬喻」,更多更廣的傳布開來,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佛在過去生中的修行,與聲聞弟子不一樣。釋尊在過去生中,流轉於無量無數的生死中,稱之為聲聞s/ra^vaka、辟支佛pratyeka-buddha,都不適當。這麼多的廣大修行,多生累劫,總不能沒有名稱。佛是以求成無上菩提為理想的,所以稱為菩薩bodhisattva ,就是勇於求成(無上)菩提的人。這一名稱,迅速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這一名稱,約成立於 [P130] 西元前二00年前後。由於解說不一,引起上座部論師們的反應,作出以「成就相異熟業」為菩薩的論定。上座部各派的意見相同,所以其時間不會太遲。至於Bha^rhut塔上的銘刻,仍作「世尊入胎」、「世尊髻之祭」,而不用菩薩名稱,只是沿用『阿含經』以來的語法,不足以證明當時佛教界,還沒有菩薩一詞。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菩提與薩埵綴合所成的菩薩,他的意義是什麼?在佛教的發展中,由於菩薩思想的演變,所以為菩薩所下的定義,也有不同的解說。菩提 bodhi,譯義為「覺」,但這裡應該是「無上菩提」。如常說的「發菩提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佛菩提、無上菩提的簡稱,否則泛言覺悟,與聲聞菩提就沒有分別了。菩(提)薩(埵)的意義,『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引述Har Dayal所著書所說── 菩薩的七種意義;及西藏所傳,菩薩為勇於求菩提的人(17)。今依佛教所傳來說:薩埵sattva 是佛教的熟悉用語,譯義為「有情」──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菩薩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依古代「本生」與「譬喻」所傳的菩薩,也只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然求菩提的薩埵,薩埵內含的意義,恰好表示了有情對於(無上)菩提的態度。初期大乘經的『小品般若經』,解說「摩訶(大)薩埵」為「大有情眾最為上首」,薩埵還是有情的意義 。『大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 [P131] 」,「愛法、樂法、欣法、熹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18)。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6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19)。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對人,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6法」心。菩薩,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H氏七義中,第六,薩埵是「附著」義;第七,是「力義」;西藏傳說為「勇心」義,都與『般若經』所說相合。所以,菩薩是愛樂無上菩提,精進欲求的有情。如泛說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名詞),就失去菩薩所有的,無數生死中勤求菩提的特性。  http://mahabodhi.org/files/yinshun/41/yinshun41-08.html  


所以,菩萨这名词的出现也是比较后期的。更不用说菩萨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7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说这世上只有九种人。

四道四果和凡夫。

为什么佛陀没有说十种、十一、十二种人呢?

可见正觉佛、辟支佛也包含在这四道四果里边了。

当然,菩萨也在这里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7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德源 的帖子

佛陀是阿罗汉,是四果俺可以赞同,

在特征上,特质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而这些特质不可能无缘无故有的,

所以在这原则上俺认为佛陀是有别于这九种人的。

佛陀自称这世间上,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7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21-12-2007 02:47 PM 发表
佛陀是阿罗汉,是四果俺可以赞同,

在特征上,特质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而这些特质不可能无缘无故有的,

所以在这原则上俺认为佛陀是有别于这九种人的。

佛陀自称这世间上,自己是独一无二的。:lo ...


这我也认同。

在增支部里,佛陀说他在过去多世有成为某宗教的开创者。或许是这种的特质使他成为佛陀而非辟支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12-2007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德源 的帖子

或许菩萨道对我们来说是个谜,

但是还是存在着这菩萨道,

可能真的是如俺所说的成佛是强求不得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07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21-12-2007 02:47 PM 发表
佛陀是阿罗汉,是四果俺可以赞同,

在特征上,特质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而这些特质不可能无缘无故有的,

所以在这原则上俺认为佛陀是有别于这九种人的。

佛陀自称这世间上,自己是独一无二的。:lo ...


正等正觉佛绝对不等同双分解脱者。

希望知道这个事实的人不再贬低佛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2-2007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什么是四道四果?请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07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振益 于 25-12-2007 05:36 PM 发表
请问什么是四道四果?请解释。。。。


声闻解脱道的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07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海神兄多研究分享一下小乘罗汉道和大乘罗汉道的异同。

注:这里所用的小乘与大乘没有包含贬损藐视的意思,只是用作区分涵盖范围大小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6-12-2007 01:4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07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分别说明什么是四道和四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07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向四果与菩萨

流行的佛学常识认为,四向四果是声闻佛教的证果次第,大乘菩萨的修行阶次则与此不同,是五十二阶位。再加上一部分大乘学者极力贬斥阿罗汉;这样就形成一种印象,以为声闻佛法与大乘佛法所证悟的内容与次第都不同。因此,佛教界就毫不批判的以为四向四果是纯粹小乘的果位,它与大乘行者全然无关。吾人阅读经论,思惟佛法的理趣,认为这种流行已久的讲法应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愿就这个问题略陈所见,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从学说成立史来看,四向四果之说出于《杂阿含经》[注一]。正如印顺法师在《杂阿含经论会编》序中说的:‘杂阿含经,是佛教界早期结集的圣典,代表了释尊在世时的佛法实态。’‘在流传世间的佛教圣典中,这是教法的根源。后来的部派分化,甚至大乘中观与瑜伽的深义,都可以从本经而发现其渊源。’[注二]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部派佛教的阿毗达磨[注三]、初期大乘的中观论[注四]乃至中期大乘佛教的论典[注五]中,都可以看见关于四向四果的说明或讨论,其内容大抵是明确而一贯的。
  至于菩萨的修行阶位,则是佛陀灭度之后,佛教界为了世俗教化而不断传出佛陀本生的故事,后代的学者将这些传说加以整理而逐渐发展形成的理论[注六]。正因为其来源是后代学者依不了义经而作的综合归纳,所以虽然部派圣典和大乘经论都谈到菩萨的修行阶位,但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注七]。流行的五十二阶位说只是其中较为后代接受的一种而已。
  因此,若从学说来源而论,四向四果是佛陀在世时就确定了的讲法,而菩萨阶位说则是将那些为普化世俗而纷然传出的本生故事加以综理而产生的理论,因此若要分辨二说的了义不了义,从这里就可以判然分晓。

定义明确的修行阶位

  其次,从佛法的理趣来看,四向四果是依断除烦恼的程度不同而施设安立的。如<杂阿含经>卷二九(七九七经)说:‘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桓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桓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注八]三结,是指身见、戒取和疑。亦即破除了自性见和非因计因、非道谓道的戒取,以及对谛理的犹豫,这样叫作初果须陀桓。由于它所断的是知见方面的烦恼,因此初果也叫见道位、得净法眼。三结,是知见方面的烦恼,称为见惑。戒取与疑的断除,是由于身见断除、无我智生而产生的必然效应。因此无我智才是见道位的主要内容。在无我智生的前提下,贪、嗔、痴等情意方面的烦恼,即所谓修惑,由于不再有对象与自我的实在感,因此能渐渐也随而断除,所以二果斯陀含是‘三结断、贪恚痴薄’,三果阿那含所断的五下分结则是身见、戒取、疑再加上贪欲、嗔恚。四果阿罗汉则是‘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这表示它们是在初果所证所见的无我智的前提下,在情意方面与无我智不断融入的过程。由此可见,四向四果是修证机制的客观描述,断什么烦恼就证什么果,是法尔如是的,不应有大乘小乘的差别。
  大乘菩萨现证般若,破除自性见,和《阿含经》中所说的真实智生,得净法眼,其所生的无我智并没有什么差别。《金刚经》对这一点表述的最为明白,不但初果乃至四果都是不着我、人、众生、寿者相,菩萨也是:‘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注九]说到佛陀也是:‘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注一○]总而言之,通达无我是证入圣果的必要条件,而菩萨与如来既然都必须通达无我,那么大乘菩萨为什么不能用修证机制的客观描述(即四向四果)来描述他们的所证呢?况且‘阿罗汉’一语,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一直都是佛陀的德号之一[注一一]。说如来所证的是‘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的阿罗汉果,也是恰如其分的形容呀!同样的道理,既然菩萨的修行也是以无我智为本,那么吾人依其修惑差别,说有四向四果的菩萨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因此,那种认为四向四果与大乘菩萨的修证次第必然无涉的想法,不符佛法的理趣。

大乘佛教的过分批评

  至于,一些大乘行者对于一部分强调隐遁出世的声闻行者的批评,是大乘佛教徒为了大畅佛法世出世间不二的本怀,摆脱原始佛教时代为适应苦行文化而发展出的方便,而采取的另一种方便。我认为吾人对这种批评要恰如其分的掌握,大乘行者对隐遁出世者的批评只是其信愿心量的狭小,因此如《瑜伽师地论》采用‘下劣声闻心’[注一二]一语就比较恰当;绝不是连客观的果地都批评,如‘阿罗汉是焦芽败种’[注一三]就不是恰当的讲法。因为阿罗汉是一切烦恼永断的意思,它与焦芽败种没有必然的连结,何况佛陀的果位也是阿罗汉。有些人认为,烦恼永断就不再生死,不再生死就是灰身灭智、舍弃众生;因此在无余涅槃之外提出一个无住涅槃,以说明阿罗汉所证的与菩萨所行的不同。其实,从《杂阿含经》开始就明确指出,认为‘阿罗汉死后就不存在’ 的想法是邪见[注一四],因此认定阿罗汉就等于灰身灭智是没有教理依据的。以没有依据的东西来贬斥烦恼永尽的人,似乎不是恰当的。至于,无余涅槃是烦恼净尽的意思,既然了无所着,它也必定同时是无住涅槃,强分二者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批评隐遁出世的声闻心态是可以的,但是批评客观的修证机制就不对了。因为这种批评必定要淆乱佛法的某些重要观念的意义才可能真正下得了手。
  四向四果,是佛陀亲自安立的修证次第,它说明了佛法的修证是在无我智的引导下不断净化自己身心的过程,明确而清晰。作为承受佛陀恩泽的我们,实在应该大大宣扬这种证果次第的殊胜。大乘佛法的精神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在大乘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恰当的方便,也须我们后代的佛子发挥同样的精神予以舍弃。说菩萨也有四向四果,比说菩萨没有四向四果,应该恰当得多吧!

全文:四向四果与菩萨
http://www.china2551.org/Article/fjll/bp/200710/76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07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向四果是依断除烦恼的程度不同而施设安立的。如<杂阿含经>卷二九(七九七经)说:
‘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桓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何等为须陀桓果?谓三结断。
何等为斯陀含果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
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
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注八]三结,是指身见、戒取和疑。亦即破除了自性见和非因计因、非道谓道的戒取,以及对谛理的犹豫,这样叫作初果须陀桓。由于它所断的是知见方面的烦恼,因此初果也叫见道位、得净法眼。

三结,是知见方面的烦恼,称为见惑。戒取与疑的断除,是由于身见断除、无我智生而产生的必然效应。因此无我智才是见道位的主要内容。在无我智生的前提下,贪、嗔、痴等情意方面的烦恼,即所谓修惑,由于不再有对象与自我的实在感,因此能渐渐也随而断除

所以二果斯陀含是‘三结断、贪恚痴薄’,
三果阿那含所断的五下分结则是身见、戒取、疑再加上贪欲、嗔恚。
四果阿罗汉则是‘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 身见、戒取和疑,
自性见 和 非因计因、非道谓道的戒取, 以及对谛理的犹豫
请解释上述佛教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07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的帖子

五蕴是缘起的所以无常,
五蕴无常所以苦(dukhha),我们不可以随心所欲的要五蕴怎样就怎样,<br />
苦所以无我-那样的五蕴难道可以说为我,是我的吗?<br />
有人因为没有亲近圣贤,不熟悉圣贤的法,不顺于圣贤的法,他们执着这五蕴是我,是我的,我在五蕴当中或五蕴在我当中,这就是身见。

戒取见或非因计因、非道谓道
凡事有因有果,生而有财富,长命,死后生天佛陀说这是所有人所期望,所想要的。但是不是经常发愿或求拜就可以得到,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这世间还有那么多苦。所以一切事物有因有果,想得到必须取之有道。

疑-对甚深的缘起和四圣谛法不能理解,不能趋入,他对这法认然有疑惑。



[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6-12-2007 07:4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07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6-12-2007 01:31 AM 发表
建议海神兄多研究分享一下小乘罗汉道和大乘罗汉道的异同。

注:这里所用的小乘与大乘没有包含贬损藐视的意思,只是用作区分涵盖范围大小的意思。


圣闻圣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不过却有回心向大的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2-2007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6-12-2007 10:43 PM 发表
圣闻圣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不过却有回心向大的分别。


十八罗汉成就圣道的法是否与小乘的阿罗汉果修法一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07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6-12-2007 10:43 PM 发表


圣闻圣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不过却有回心向大的分别。


以末学的理解, 菩萨是破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圣者。
声闻只是破除烦恼障而已, 缘觉比声闻破除的烦恼障还要细。

菩萨为什麽可以破除所知障?因为菩萨有修般若波罗密。
1)外道心外求法 (天乘)
2)声闻偏心求法, 以为有个法可以证阿罗汉果。
3)菩萨才是真正向内心求法的修行人, 一切众生本具足如来智慧德相。

所以我常常说佛菩萨用真心来修行, 南传用识心来修证, 他们不是圆满法。
老实念佛, 就是实修般若的方法, 切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07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6-12-2007 10:59 PM 发表


十八罗汉成就圣道的法是否与小乘的阿罗汉果修法一样呢?


十八阿罗汉来自印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2007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6-12-2007 11:16 PM 发表
以末学的理解, 菩萨是破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圣者。
声闻只是破除烦恼障而已, 缘觉比声闻破除的烦恼障还要细。

菩萨为什麽可以破除所知障?因为菩萨有修般若波罗密。
1)外道心外求法 (天乘)
2)声闻偏心求法, 以为有个法可以证阿罗汉果。
3)菩萨才是真正向内心求法的修行人, 一切众生本具足如来智慧德相。

所以我常常说佛菩萨用真心来修行, 南传用识心来修证, 他们不是圆满法。
老实念佛, 就是实修般若的方法, 切记。


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5-2024 11:31 AM , Processed in 0.07191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