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第二

分享大家对苦的认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007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0-12-2007 12:21 PM 发表

为何搞到执著着相命?
有执著是因为还看不清真相。。


无明呀。。。。。所以说,佛法要亲身去体验,断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虽然理解断苦之道,做起来是不简单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007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20-12-2007 12:26 PM 发表


无明呀。。。。。所以说,佛法要亲身去体验,断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虽然理解断苦之道,做起来是不简单呀。

嗯,是不简单。。
但起码你还分的清正法。。
继续努力吧!不要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0-12-2007 12:33 PM 发表

嗯,是不简单。。
但起码你还分的清正法。。
继续努力吧!不要放弃。。


因为分的清,所以还不那么魔啦。

[ 本帖最后由 RICYON 于 20-12-2007 12:3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蕴味--于色(、受、想、行、识)因缘生喜乐

其实世间就有这种乐处,于色(、受、想、行、识)我们能享受世间的欲乐甚至在禅定的快乐.所以我们一直追求这些乐受.

蕴患--色(、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

但无常、变易是世间的事实,因为对世间的欲乐,青春、财富、情感,权力产生了依赖、强求、喜爱、迷恋等,生出了留不住,或者舍不去,甚至求不得的问题,于是害怕,恐怖、障碍、留念,烦恼横生.
这就是苦.

无常是世间的大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0-12-2007 12:37 PM 发表
蕴味--于色(、受、想、行、识)因缘生喜乐

其实世间就有这种乐处,于色(、受、想、行、识)我们能享受世间的欲乐甚至在禅定的快乐.所以我们一直追求这些乐受.

蕴患--色(、受、想、行、识)无常、苦、变 ...


所以执著着无常的五蕴,我们将陆续在生死门里兜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RICYON 的帖子

由无常的因缘产生出来的人,事,物,是不可有真正的快乐和依止的.不止是虚幻,而且是诸苦的根源.
就如今天我们大家能一起佳礼开声劈论,在过五年十年,五十年后,那就人事已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12-2007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0-12-2007 12:54 PM 发表
由无常的因缘产生出来的人,事,物,是不可有真正的快乐和依止的.不止是虚幻,而且是诸苦的根源.
就如今天我们大家能一起佳礼开声劈论,在过五年十年,五十年后,那就人事已非了.


小楼依旧,人面已非。

事实无常,众人执著。

良药苦口,少人要喝。

可口可乐,万人迷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ene258 于 20-12-2007 11:50 AM 发表
見學佛的大家時常說人生是苦,要滅苦,離苦等等。。
到底有什么苦???
人生短短幾十年,每天想什么是苦,
不苦也變苦。。。


人生本来是苦。

苦是真谛。

不知苦,要解脱就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007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0-12-2007 01:19 PM 发表


人生本来是苦。

苦是真谛。

不知苦,要解脱就难了。


支持你的观点。但还要从苦中体验,观察,断弃,才可以获得解脱。

[ 本帖最后由 RICYON 于 20-12-2007 01:3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07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三法印 的帖子

五欲的味


















因为五欲

国王与国王共争


婆罗门与婆罗门共争


居士与居士共争


父母与子争


男与女争


朋友与朋友之间共争

色的味


有个女人年仅十五,六岁,不高不矮,不黑不白,样貌很漂亮。看到她生起喜心,此是色的味。

受的味

从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定是受的味,这里指的是禅定的乐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07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第二 的帖子

五欲,色和受的患会因为无常而变质败坏,而他们的的离是离开贪,止息贪。

原作者:释迦摩尼佛
出处:苦蕴大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20-12-2007 01:31 PM 发表


支持你的观点。但还要从苦中体验,观察,断弃,才可以获得解脱。


知苦是第一步,不过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

没有信根,不相信苦谛,又怎能到达灭苦,究竟涅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08: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0-12-2007 08:47 PM 发表


知苦是第一步,不过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

没有信根,不相信苦谛,又怎能到达灭苦,究竟涅盘?


我相信。。。。。

因为这就是原始佛教的教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20-12-2007 08:50 PM 发表


我相信。。。。。

因为这就是原始佛教的教诲。


好像被火烧过的人知道火的危险。

不知道火的危险的人,从智者哪里知道关于火知识,也能够避免被火烧。

这好比众人从诸佛哪里听闻苦谛,知道离苦,向往涅盘。

对苦谛没有足够的信根,不相信苦谛的人,只好流浪生死苦海,受尽苦楚,一直到种下足够的苦谛信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人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我说,知苦乃是涅盘之母。

不知苦,又怎能放开心怀,接受集谛,灭谛,道谛?

不体会苦,最终又怎能体会另三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7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0-12-2007 08:56 PM 发表


好像被火烧过的人知道火的危险。

不知道火的危险的人,从智者哪里知道关于火知识,也能够避免被火烧。

这好比众人从诸佛哪里听闻苦谛,知道离苦,向往涅盘。

对苦谛没有足够的信根,不相信苦谛的人 ...


支持。

但只从智者那里听到的,只是知识但不是智慧,智慧是从体验中产生的。

没被火烧过的人根本不知道被火烧到是有多痛的感觉。。。。唯有自己被烧过或杯热水烫过才真正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007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是原本我们就具有了,不是从体验中获得的,体验不过是偶尔掀开智慧之书,如果把智慧比喻成书的话;而是否要把这书看下去,则是各人的选择,勉强不得。

偶尔,体验,也会让人迷失。就好像,被热水烫过的人,不代表他不会被热水烫第二次,也许还会有再下一次。体验,过后的清晰,过后的领悟,才是重要的。修行中,体验是末,领悟是本。

智慧,不从体验而来,而是从领悟而来,但事实上却是我们本身就具有了;体验,不过是去领悟的过程,无法用体验多寡来分辨领悟多少或智慧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2007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o1j2m3 的帖子

paiseh,俺这里不是讨论智慧而是分享苦,
你已经离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2007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有为法、包括我们的身体与精神都是苦的,
只要是生起的无不是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7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21-12-2007 02:38 PM 发表
一切有为法、包括我们的身体与精神都是苦的,
只要是生起的无不是苦。

无论是身体或精神生起的苦,
永远都在,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除非我们死了。。。
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在抓住苦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4-2024 05:46 PM , Processed in 0.06508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