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273|回复: 235

虹光大成就-蓮生活佛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2-2007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明風脈的覺受
1996-08-01  
  今天再跟大家談一談「覺受」。我們修「金剛乘」是有感應和覺受的,所謂覺受可以講是接受到的一種感覺。過去我講過,覺受方面,有喜悅,平等,不動,能夠看到清淨光明的這種覺受。
 
  有弟子問:「覺受到了那一種狀況才會感覺到?」我已經講過,像喜悅的方面來講,很多人都是講理論上的,理論上感覺到的。覺得身體很輕,很輕鬆,這叫做輕安,感覺到很輕安。

  有些人感覺到很清涼,說學佛覺得非常輕涼,很舒服,空氣很清涼。其實不是空氣很清涼,是自己的心覺得很清涼。有此一感覺到法喜,修行以後覺得法喜充滿,這個法喜也是喜悅的一種。是因為你修了法,今於佛法,心理上感覺非常快樂,這種現象是屬於理論上的。

  那師尊所講的喜悅是不同的,是從裡面所發出來。我以前講過的「氣」,就是身體裡面的「氣」通過「脈」,在通脈的時候,自然在禪定裡面,由於氣通脈產生一種微妙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真正喜悅的源頭。

  我是這樣子認為,不是理論上的,是實際上在內修方面產生一種喜悅的,微妙的感覺。這個就是實際上的覺受,不是理論上感覺到法喜充滿。所以這個是空的,空的法喜充滿。真正的法喜充滿是由你內在的氣通過脈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種喜悅。這是我講在禪定的時候,你必須要做到的,這是一點。

  那麼另外你說看到光,眼晴閉起來我看到光紅紅的,那個不是真正看到光,那是你眼晴上,視覺上的一種感覺。真正的「見光」是內在的光,不是你眼晴閉起突然間看到有閃光,不是這一種錯覺的光,而是裡面內照的光明,那個是真正的淨光。

  那是你身體的氣已經通到心輪裡面,心輪裡面有一個光明脈,這個叫「光明風脈」。你心輪裡面有「光明風脈」,把心輪打開的時候見到的內在光,非常光明的,閃耀如鑽石般的那一種光。金光閃閃,白光閃閃的那一種光,這才是真正的淨光,你真的能夠看到的。

  這個清淨,一淨一切一淨,全身都透出光明,那是內在光。那是你的氣通過心輪的時候,打開心輪所看見的內在光明,而不是你眼睛看到的,不要搞錯了!

  很多人以為看到光,眼晴瞇瞇的看到一點,不是這個,是內在光,內在的淨光,是實際上的證驗,是你的氣通過你的心輪,打開心輪所顯現的光明。

  你也會以為我已經不動了,很多煩惱來「八風吹不動」。你已經禪定了,能夠進入寂靜的境界,什麼貪瞋痴,一切的煩惱通通掃除,你以為這個是很好的覺受啊?你已經修到不動了?這是理論上的。

  實際上在我們密教金剛乘裡的修行,是把你的密輪打開的時候,真正把密輪打開了,你才能把所有煩惱化解掉,這個不一樣的。其實我們打開心輪、打開密輪才能化解所有的煩惱,在密輪能夠把所有煩惱,全部貪瞋癡掃除。心輪一樣有貪瞋癡的脈,很多旁邊的煩惱的脈跟你糾纏在一起。真正能夠打開五輪的話,你就證得如來的五大智慧。所以密輪關係到「不動」和「寂靜」的。你打開密輪才能真正達到不動地,這是一個要訣。

  另外,你這個「氣」真正能夠進到臍輪,把臍輪整個打開,打開臍輪,你才能得到平等一味的這種感覺。平等一味的感覺是因為你打開臍輪的時候,才能夠得到平等性智。

  在理論上來講,你也會平等的說:「眾生都有佛性,大家都一律平等。」這是理論上的。實際上你是在禪定裡面,應用你的氣跟內火,把臍輪整個打開,一打開的時侯,才是真正體會到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的理論很好,我常常講五十年後一律平等。也不一定,有些人才剛出生一歲,五十年後他還活著。我講是我這個年齡,五十年後通通平等,恩怨情仇通通泯滅。我常常想五十年後,真的五十年後,五十年後都不在了,你還有什麼不平等?通通平等,一律平等,這是理論上的。真正的,實際上的平等是打開臍輪,那時就會有平等一味的覺受。好,今天就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 本帖最后由 jonathan520yii 于 8-12-2007 08:1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防魔與結界
1996-07-31  
今天我們來談這個「魔」。

  在密教裏面很重視這個「魔障」,甚麼是「魔」呢?

  我們曉得在佛教裡面,談到魔有最重要的四種:

  一個是 「煩惱魔」,一個是「死魔」,一個是「陰魔」,最後是「天魔」。

  這四個魔,有些魔是由自己內心所產生。像陰魔和煩惱魔,都是自已所產生出來的,要降伏自己的貪、瞋、痴。有些魔是外來的,像死魔,天魔都是外來的。

  密教裹面很重視防魔法,因為重視,所以有很多法。像防護的方法、結界的方法,都是防魔法。像結界,我們在修法當中,經常要做,也要披甲護身。披甲護身和結界都是防護的方法。

  另外在密法當中,也有一種捆法,就是把魔捆起來,把它捆住。也有釘法,釘法是很重要的,就是把魔釘住,把它釘死。

  談到魔來的障礙,魔本身會障礙修行人,也會斷人的慧命,也會搗亂,也會破壞,這個都屬於魔。

  以前,師尊和魔鬥最有名的一件事情是這樣子,以前我幫病患加持,結果魔跑了,病人是好了,但是這個魔反而再來找我,還好我自己懂得防護。我在睡覺的時候,它來找我。是這個樣子,像我要睡著的時候,它就在心臟這邊打幾下,或者動你幾下,你根本就沒有辦法睡。

  我自己懂得防護的。我就先把自己的床變化成為一朵蓮花,把床周圍變化成為水,很大的水。我就睡在這朵蓮花的中心,魔就沒有辦法過來。但是這個魔很厲害,它變化成為一條水蛇,然後就游、游、游,游到蓮花旁邊來咬我的腳。那怎麼辦呢?還好我能夠做火燄,可以做「火燄法」。變成一團金剛火下降,那麼金剛火就圍在蓮花的周圍,那一個晚上就很好睡覺。

  我常常提到這一件事情,因為整個觀想過程非常的清楚。蓮花、金剛火焰,周圍又是水,所以那一條蛇就被火燒的吱吱叫,因此我就很好睡,睡眠就睡得很好。

  所以「真佛宗」的密教行者一定要懂得防護,最起碼的「披甲護身」你都要知道,最起碼我們每一次修法都要有披甲護身。

  我們還有很多的防護方法,像結界法,像觀音身壇城法,就是很好的結界法。還有像金剛橛結界,先圍金剛牆,再做金剛火焰,虛空中有金剛網,地底下還有金剛地基。四重結界,有金剛地基、金剛網、金剛牆、金剛火焰,這就是四重結界法。

  所以密教裡面,很重視這些東西。因為魔是很厲害的,它有破壞力,會斷人慧命,會帶給你煩惱,會搗亂你,所以必須要做結界和防護的。

  那還有一種法,這個是道家的,我以前也講過叫「金井法」。「金井法」像舉劍指,「一劃成江,二劃成河,三劃、四劃成金井,此指非凡,乃是盧山秀才指,指天天清,指地地靈,指人長生,指鬼滅亡。」這個就是「金井法」。

  「一劃成江,二劃成河,三劃、四劃成金井,此指非凡,乃是盧山秀才指,指天天清,指地地靈,指人長生,指鬼滅亡。」鬼啊!魔啊!一碰到你的指,它就完蛋了,指鬼鬼就滅亡了。這是道家的法,是我師父傳給我的法。

  我們曉得密教裡面還有「九字真言」法,是捆法。四縱五橫印,「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一推出去這個網就往前走,這個魔在前面,它馬上就會被「九字真言」的四縱五橫印捆住,就綁起來了。然後再拿金剛杵往「九字真言」裡面這個魔一釘,一釘它就死掉,它「叮叮」就死了。

  密教裡面的 「九字真言」 法,「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一推,這是很厲害的,這個網就過去了。「九字真言」加上四縱五橫印,就把這個魔綁起來,再用釘法就把這個魔釘住。所以密教,道教都有防護和釘魔的方法。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假如要學的話,一定要皈依、要受灌頂,這個不能平白教的。這裡面還有很多重要的口訣,你們假如會害怕,皈依了以後你就不怕。因為你有防魔法,有防護,有結界法,那你什麼都不用怕了。

  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佛密法修習的次第
1996-07-19  
關於「細說密教完整的儀軌」的書跟錄影帶,西雅圖雷藏寺有在流通,這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夠從錄影帶跟書當中體會到修法的「心要」跟「口訣」。這都是前人跟我在修法的過程當中很仔細領會出來的心要,口訣,你能夠知道這些心要跟口訣的話,你就能夠很快進入狀況,否則你要摸索真正的修法過程,那又要花費很多年的時間。
 
現在我們再來說「真佛密法修法的層次」。我們剛才所講的這種修法是屬於外法的,外法分很多層次的,內法也分徂多層次的,而且還有更深的,真正的東西在這個層次裡面。

  真佛密法的層次有「四加行」、「上師相應法」、「本尊法」、「寶瓶氣法」、「拙火法」、「明點法」,還有「無漏法」。另外還有「金剛拳法」,再上去有「金剛法」、「無上密」,最後是「大圓滿法」。這是修法的一個層次,從基礎開始,一直到圓滿。這就是「真佛密法」修習的層次。

  那麼,外法的範圍,什麼是「四加行法」呢?「四加行法」可以講,就是你進入密教以後的基礎。也就是做「大禮拜」,「大供養」,唸「四皈依咒」,修「金剛心菩薩法」,這四個法合叫「四加行」法。

  「四加行」可以講是密教的基礎。像你做「大禮拜」,要做十萬遍的「大禮拜」,每天這樣做,一萬遍,二萬遍這樣子加起來,加到十萬遍的「大禮拜」。做大禮拜也可以練自己的身體。

  做「大供養」 表示你的虔敬,對佛菩薩、金剛護法的虔敬。大供養法要做多少壇? 「十萬遍」十萬壇的「大供養」。

  同樣的唸「四皈依咒」,是堅固你跟「上師、佛、法、僧」信心的方法。「南無古魯貝,南無布達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唸「四皈依咒」的意義,就是說你自己跟上師、佛、法、僧之間是合一的。你經常在做一種皈依,唸「四皈依咒」,這也是信心堅固的一種方法。

  修「金剛心菩薩法」 是做懺悔,意義是很深的。

  以上四種是「四加行」,「四加行」法是密教的基礎。

  再來,你修「上師相應法」,就是跟上師合一的瑜伽。「上師瑜伽」就是跟上師合一的方法,跟你的「根本上師」合一的方法。再來是修「本尊法」,跟你的本尊合一的方法。

  剛才所講的都是外法。所以我們講密教修行的儀軌,就是在講修「四加行」、「上師相應法」、「本尊法」。

  再進去的話就屬於內法的範圍,修「寶瓶氣」就是內法的範圍。修「拙火」,在你的身體裡面,把身體裡的生命元素喚醒,就是「拙火」。

  由「拙火法」可以修出金剛無漏,修出「明點」。所以 「明點法」、「拙火法」跟「無漏法」,三者是合一的。

  在外呢?你要修「金剛拳」,「金剛拳」講起來是屬於身體的方法,還要配合你裡面的「拙火」。內是「拙火」,外是「金剛拳」,這可以講是以身體的導引,加上你內在的生命元素,互相合修的方法。這個就是「內法」。

  再來就是修 「金剛法」,有 「五大金剛法」、「八大明王法」。再進去修「無上密」,「無上密」是修「空」跟「樂」能夠雙運的一個方法, 是屬於 「無上密」部。「無上密」 再延長,就是「大圓滿法」。

  「大圓滿法」可以講說你已經修到了佛,如來的果位了。所以修法的程序是:

  「四加行」、「上師相應」、「本尊」、「寶瓶氣」、「拙火」、「無漏」、「明點」、「金剛拳」、「金剛法」、「無上密」、「大圓滿」。「真佛密法」的修法層次是這樣子排列的,從基礎一直到「大圓滿」的修行程序。讓你能夠了解「修法的儀軌」,又知道「修行的程序」,又懂得「灌頂」、「初灌」、「二灌」 、 「三灌」、「四灌」。

  「初灌」 就是 「外法」,「二灌」就是 「內法」,「三灌」 就是 「無上密」,「四灌」 就是 「大圓滿」。密教的程序,你幾乎通通都了解。

  那麼你深入裡面,就要真正的去修,這個就是密教很完整的一個修行層次。今天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很細密的教授密教之法的,都是真正的金剛上師。

  今天,我在修法方面,對於密教完整的儀軌,跟修法的層次,都已經完全經歷過的。所以我了解這種修法的層次,了解從「基礎」一直到「大圓滿」。所以講起來是真正有法的法師,真正能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上師,這是真正的「大持明金剛上師」。

  能夠知法,修法,因實修而開悟的,事實上也是很難能可貴的。

  今天就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行、正行與後行
1996-07-19  
  今天跟大家解釋一下,「真佛密法」的修法。以前我常常跟大家提到「修一壇法」,密教裡面常常講說修法,修法,那麼修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就跟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修法?原則上講起來,當一個行者進到密壇裡面,你就從頭到尾很安靜的照整個儀軌去進行,從頭一直到尾,這樣結束,就算修一壇法。
  在我們真佛密法裡面,法分成修外法,修內法,外法跟內法是全然不同的。「密法」也有很多,很多的密法,但是總歸來講就有外法跟內法,還有很多修法的層次。

  在外法上來講,我曾經連續好幾天講過(密教大光華--細說密教完整的修法儀軌),也出版了這一本書,另外還有錄影帶,等於是已經完全講過了。這裡再跟大家很簡單的解釋一下,因為在一個完整的法當中,有所謂的「前行」,「正行」,最後還有「後行」。前行就是在前面作的,正行就是修法的精密的所在,跟後行三個合起來,就是一個修法完整的儀軌。

  在前行裡面包含了大禮拜。一般我們看藏密的行者在做大禮拜,有全身跪下來的那一種禮拜,那是一種大禮拜。另外還有做「大曼達供養」。再做四皈依法,就是要唸「四皈依咒」。還有做披甲護身,每一壇法都要做披甲護身,保護你在修法過程當中,不受有形,無形的干擾。

  一般來講,做 「前行」 你必須要作「召請」,唸 「清淨咒」,然後做 「大禮拜」,「大供養」,「四皈依」,甚至「四無量心」,做 「披甲護身」,還要「誦經」。這就是前行的範圍之內,都是做這樣子的。

  什麼是「正行」?可以講修法的意義在正行,修法的重點是在正行。正行的時候就是要作觀想,觀想就是用三個材料去做的,觀想的時候要結「手印」,觀想完了就要持咒,持咒以後就要入三摩地,這個就是修密法裡面「正行」的範圍。

  「觀想」我已經講過了,觀想的時侯要結印,做意的清淨,結印做身的清淨,持咒做口的清淨。然後最後是入三摩地,什麼是入三摩地?就是入三昧,進入正定。你要進入禪定裡面,進入最細最深的意識裡面。然後守一,守住定境,在那個不亂,專一的狀況之下,就是入三摩地。這個學習的時間要很長,這就是「正行」的範圍。

  最後你出定了以後,就要做後行。後行的範圍是什麼呢?後行就是「迴向」跟「讚偈」。「讚」就是唸讚或者唸偈,都是一種感謝。「迴向」是說把你自己的發願或者你自己的祈求,你將來要到那個境界去,都在「迴向」的範圍之內。

  這可以講就是修法的一個過程,就是「前行」,「正行」,「後行」。你這樣子做了,就是一整套的「密教修法儀軌」,全部在這裡面。不過這個是屬於修外法的範圍,這個儀軌大部份是經過我把它整理過,然後再很精細的講解出來。

  在修一壇法方面,有沒有要訣或者秘密口訣呢?有的!其中有很多的秘密口訣,那麼這些秘密口訣我都是在那一本(密教大光華--細說密教完整的修法儀軌)裡面,通通已經把它講解得非常清楚。可以講那個口訣也就是我修法過程當中的心要,通通完整的在這一本書跟錄影帶裡面,講解得非常清楚。

  你們要修完整的一壇密法的話,就一定要皈依,一定要受灌頂。

  那麼所謂的「法師」就是真正有法的師父,就叫做法師。我們真佛宗是真正有修法的程序,你要懂得這些口訣的傳授,就必須要有「上師」口授,就是用嘴巴講,傳授給你。把修法的心要口訣,完全沒有保留的讓你能夠接受。那麼你從修法當中,因為有前人的口訣,你就很容易體會,很快的你可修到跟佛菩薩相應,這個就是心要口訣的重要,要點是在這裡的。我們這一次就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我我入觀
1996-07-16  
   講完了「三段法生」,我們要再繼續跟大家談「入我我入觀」。我個人的經驗,像我每次修一壇密法,都是由「三段法生」開始,再來呢?就是「入我我入」。三段法生就是先虛空,再來就是空性,再來字,接著是本尊出現,三光加被你。
 
  當你要在入三摩地的時候,你必須要做「入我我入觀」。做「入我我入觀」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讓自己跟佛之間接近、合一,這個就是「入我我入觀」。「入我」的意思就是佛進到我的身體,「我入」的意思是我進到佛裡面。

  這個觀想我以前好像也介紹過,我今天再跟大家再仔細的講一下。當你的本尊,像阿彌陀佛在你正前方的虛空時,你可以把祂縮小後再觀想,三光加被以後就縮小,縮小成為一粒米大就可以了,一粒米就很小了,然後會發光。

  這個時候,阿彌陀佛就移……移到你的頭頂上,移到你頂穴的上方。這個時候你要想你自己的身體像琉璃一樣的透明,有一條中脈,從這個頂穴穿過你的心,一直到底下的這一條中脈。

  中脈心際的地方有你的本心,有你的本心在那裡。這個時候你要想,它有一朵八葉蓮花開放著。蓮花中心照樣有一個月輪,月輪中心一樣有一個咒字,就是「些」()這個咒字。這個咒字就放白色的光,順著中脈沖上天!這是召請的意思。這三次白光往上沖,這是召請你自己的本尊。這個時候你的本尊已經住頂了,那麼就順著中脈下降到你心際的蓮花,他一樣下來以後就盤坐到你的蓮花月輪上面,這等於是祂的本位,祂本來就坐在那裡的,現在你就召請祂回到祂的位子上坐。

  坐了以後呢?這一尊如豆點,如一粒米大的阿彌陀佛就漸漸的大起來。祂的頭呀,一直大、大、大到跟你的頭完全一模一樣,這個手呀,大到跟你的手完全一模一樣,大到跟你的腳一模一樣,跟你的身完全一般大。這個時候,在一剎那之中、一彈指之間,你就變成阿彌陀佛,這個叫做「入我」的觀想。入我就是祂進到你的身體裡面來了。

  至於「我入」呢?就是你自己本身縮小,進到阿彌陀佛的心中就是「入我」。那麼入我是阿彌陀佛縮小進到你的身中,然後再變大,就跟你完全一模一樣,如一不是二呀!也就是跟你完全一如的一種狀態。這個時候你要把自己想成自己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這個時候的觀想是你的面孔就是阿彌陀佛的面孔,有肉髻、有佛眼、有佛耳,你的相貌非常圓滿,你一樣的穿著百寶的衣服,你一樣坐著蓮花座,非常莊嚴的。

  當然「入我我入觀」這種想念,也是從最粗的想念開始,一直到最精細的,到最細的想念。你知道我們凡夫的身,在密教裡面稱為粗身,很粗的身體。你修行到最後,就變成最細身,最細身心。本來是很粗的,粗心,到最後變成最細心。你這個想念,最初也是粗念,到最後也會變成最細念。當你修到最精細,最專一的時候,你就產生了念力。

  密教叫你修觀想是這樣子的,佛本來是先在遠方,很遠、很遠的地方,那麼再來就接近你了,再來就很近了,最後呢?祂跟你完全貼在一起的,到住頂。最後的這個想念呢,你自己跟祂完全合一了,這個就是瑜珈嘛!

  瑜珈是什麼?兩個字YOGA,YOGA的意思,就是講相應,你跟祂合一了,相應了。密教又中做YOGA、YOGA,就是相應的意思。其實,這就是佛進入你,你進入佛,二者之間無分無別的這種狀態就叫做YOGA。這個就是「入我我入觀」,就完全合一了。

  學密教就是要你從凡夫開始學,直到跟佛合一,這個就是密教。你能夠永遠跟佛合一的這種狀態之下,你的一切功德就跟佛完全一模一樣,沒有什麼分別的。所以是一如不是二如,這一個觀念大家要很清楚。

  所以你做這樣子的觀想,常常做這樣子觀想的話,你就會產生念力。這一種觀想,在密教裡面很多的,而且很重要的,你要知道「阿字觀」、「月輪觀」、「入我我入觀」,另外的「五相成身觀」,還有由「咒字」作觀是一樣的。在金剛界就是「五相成身觀」,在胎藏界就是「五字成身觀」,用五個咒字去成身觀的,這些觀想都非常重要,而且要很仔細的做這一種暝想,你慢慢就可以訓練出來。今天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段法生
1996-07-18  
  在《密宗道次第廣論》裡面,經常提到觀想有「三段法生」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想。另外很多的觀想都是很重要的,像很有名的「阿字觀」,還有「月輪觀」。另外呢?「入我我入觀」,還有「五相成身觀」,這幾個觀想在密教裡面都必須要一一了解,而且要經常做反覆的觀想練習。
  觀想,有的時候是比較粗想,粗想就是說不一定很清楚,比較粗劣的。最重要的觀想呢?你要練習到變成最細想,很微細.很微妙的這種觀想,也就是把你的意念訓練到最細,最細的一種想念,這樣才能夠發出一種力量出來。當然我們在做觀想的時候也必須要專一,精神要專一的,那密教的觀想才能夠產生法力和念力出來。

  「三段法生」是這樣子的,也就是先觀空,最重要的,開始每一個觀想,一定是先觀想虛空,而虛空是什麼都沒有的,也就是先把你所有的念頭,通通停止,這就等於虛空。它有一個觀想咒就是:「嗡。梭吧哇。速達。沙爾哇。達爾媽。梭吧哇。速朵杭。」這個是一個觀空的咒語。

  那麼要做這個觀想以前呢?有時候你要先結手印,結手印就是說你要觀想哪一尊,你自己的本尊是什麼?像你的本尊是阿彌陀佛,你就結彌陀的定印。是觀世音菩薩,你就結觀世音菩薩的手印。是準提佛母,你就結準提佛母的手印。

  那麼唸了觀空咒以後啊!你就是觀想成虛空一片,就把你的一些雜念都讓它消失掉。那麼你手上結印,再做意念觀想,觀想虛空。

  第一個是觀想虛空,由虛空變成一個月輪,這就是第一段的變化。

  本來是沒有什麼的,虛空一片,那產生一個月輪出來,一個月亮,月輪就等於是個月亮一樣啦!密教裡面用月亮做觀想,是因為月亮比較清晰,比較清涼,又代表著「空性」。虛空是一片,那麼產生 「空性」出來,這是第一段的觀想。

  再由月輪裡面產生咒字,所謂咒字就是咒語的梵字,在月輪的中心產生出來,那麼這個咒字呢?就跟你的本尊有關的,就是本尊的種子字,本尊的這個種子字就產生在月輪的中心。像阿彌陀佛的種子字「」啊!我們唸成些,就是這樣子。從咒輪的中心產生出來,這是第二段的觀想。

  為什麼要這樣子觀想呢?因為咒字啊!種子字啊!就代表著「佛」的出生,那一個佛的出生,從虛空裡面產生「空性」,由「空性」裡面產生「佛」的種子,然後由種子再生出「本尊」,由種子字化生了「本尊」,從月輪中心裡面產生「本尊」出來。

  在我們真佛密法裡面,當本尊一產生出來,像一尊阿彌陀佛,你就觀想阿彌陀佛的頭,身子,祂結的手印,包括祂的蓮花座,一切都是從種子裡面出生,那麼這個就是第三段啊!!第三段的觀想出來。

  在《密宗道次第廣論》裡面談到,這樣子的觀想就是「三段法生」,所以大家有一個概念了。你要怎麼做觀想?先觀空,再觀月輪,月輪裡面有咒字的種子字,由種子字裡面再產生「本尊」。在我們真佛密法裡面,都是這樣子教大家的。

  這個時侯,你要觀想三光加被,三光加被就是從阿彌陀佛的天心部位放射白光照射行者的天心,由阿彌陀佛的喉輪放射紅色的光照行者的喉輪,由阿彌陀佛的心際(心輪)放射藍色的光照行者的心際。我們也講過這個白色光,紅色光,色光,代表佛菩薩放光來加被你,讓你的「貪、瞋、痴」三毒能夠消除掉。

  這在真佛密法裡面,有一整套完整的修行儀軌,這個我曾經講解過,也就是密法修行最細的一種口訣,很細密的一種口訣,也曾經印成一本書(編按:《密教大光華--細說密教完整的修法儀軌》)。也一樣是有錄影帶,有錄音帶的。在這裡啊!三段法生就非常清楚啦!大家如果要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書,也可以看錄影帶。

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密教與神通 
1996-07-17  
  密教不但被稱為「念力宗」,而且它另外還有一個名稱叫做「神通宗」。「念力」和「神通」非常彷彿,而且也很接近。我要和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密教會被稱為「神通宗」。我講過了,密教有幾個力量:行者自己修出來的念力,還有上師力、本尊力,另外還有護法的力量。
  這些虛空中無形的力量,都是在幫助修行者的。所以護法的力量很強,他有護持行者之力。而本尊的力量,當你和本尊相應時,所產生的法力,是和本尊一樣不可思議。上師加持在你身上的力量,也會造成你法力非常的增強。本尊隨時跟著你,當他和你合一時,你就產生神通了。

  大家都知道,佛有十大神通,菩薩也有很大神通,金剛護法都有神通,其至鬼神都有神通的。當你修出念力的時候,你一想念佛,菩薩,本尊,護法,祂們都會來幫你的,這就會造成一種神通的現象。

  很多事情,你只要一想,就成了,這個就是神通。你一想念,就成了,所以我不會隨便想念的。師尊一想某一個人,某一個人他就來了。當你想到誰時,誰就出現,所以不可以隨便想的,因為念力可以攝召他,把他鉤過來的。密教裡有一個金剛鉤印,這個一鉤(示範動作,結手印),鉤子嘛!就把你給鉤來。

  神通有好幾種,因為你修成念力以後,當你念頭產生,你用念力去觀察別人的念力,這就變成「他心通」。當你集中念力在天眼的時候,就變成「天眼通」。把念力集中在耳朵,就變成「天耳通」。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宿命,也可以了解別人的宿命,這就是「宿命通」了。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通、漏盡通,這些都是神通。神足通也一樣的,你可以知道很遠的事情,很快的到那個地方去。你可修證無漏的,包括智慧,你都能夠全部了知,這個就是「漏盡通」。

  因為有這些神通,所以密教被稱為「神通宗」。也就是因為你在禪定裡面,集中觀想念力,製造一種不可思議的法力,能夠有神變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神通。

  所以修證的人一有神通,就可以應用自己的神通去從事法務,就是做些弘法的任務,所以密教才被稱為「神通宗」。

  像護法來講,我不是講過嗎?虛空中有佛界,有魔界的。魔要來對付你,來障礙你的時候,你自己的護法就會出來保護你。在虛空中有戰爭,是無形的戰爭。

  其實整個世界,就拿中國的歷史來看,我們翻閱史實就知道,有時出來一位仁德的君王,有時出來一位暴君。整個歷史的演變,其實也是黑與白,就像太極圖畫般。白的增長,就出現一位仁德之君:黑的增長,就出現一位暴君。一個是創造的力量,一個是破壞的力量。本來就是兩邊的力量互為消長,在那邊創造歷史,在那邊演變。就整個太極而言,黑白剛好均衡,是中和狀態,否則就在為消長。

  一個密教行者,進入佛界,魔界,都是這樣子。當你修證以後,你的念頭清淨,所有佛,菩薩都在後面加持,都在護持你。當你修咸邪惡的念力時,所有魔界的鬼神,阿修羅,魔王,天魔,地魔,人魔,通通在後面支持你,就是這樣子的。

  這宇宙之間,也有戰爭的,這個念頭一出來,有時候,是一場戰爭,這是一般人不曉得的。你看修行人的念力一出來就是很集中的光亮,很強的,在天眼通的人看起來是很亮的。一般人都是濛差差的,灰濛濛的那種光--凡夫之光。那種有黑業的光,是黑氣充滿全身的光。

  我們能夠看光的,一看就知道,那個人是正或邪的人,一個人正或邪,看光就可以知道的。精神病患,一看他的光,他全身的光束,是混亂的,沒有規則的。

  一個密教行者,為什麼能夠修行證到神通呢?是因為念力、定力,再加上宇宙種種的力量綜合起來,就產生神通了。密教被稱為「神通宗」,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本身修念力、修定力,還要修護法,修本尊,還要修上師相應,得到很多法力以後,他自然就產生神通了,自然而然的,不可思議的。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密教與念力
1996-07-17  
  密教又稱為「念力宗」,為什麼稱為「念力宗」呢!我以前曾講過,修密教的材料,是「真言」,「手印」,另外還有「觀想」。應用意念上的觀想,會產生一種力量,這個力量叫做「念力」。密教的「念力」是這樣的,當你修成了以後,會有一種很特殊的念波產生出來,這個Power是從你的意念裡面所產生出來的。在密教裡面,有很多的手印,因為手印是配合你的念力。手印結出來以後,就是表示你想念的力量是在做什麼的。密教為什麼叫「念力宗」?因為是由念力、由觀想產生的一種力量,而得到一種果的,所以叫念力宗。

  以我做一個例子來講。我曾經想到要戴法王的帽子,這個念頭才產生出來,在一個法會裡面,就有很多的弟子同時供養法王的帽子。他們沒有供養什麼,而卻在一個法會當中,就不約而同的供養了十餘頂法王的帽子。我也曾經有個念力,認為龍袍已經義賣得差不多快沒了這個念力一產生出來,在上次法會當中,弟子們不約而同就送了一佰多件的龍袍來。穿都穿不完,現在很多,而且還有剩。法王的帽子也是很多。密教行者的念力產生力量出來的時侯,這股力量是很偉大的。有一次我曾想過十大名錶,不想則已,一想十大名錶,通通俱足。什麼姜斯丹頓啦,「PAZABerar」一般稱伯爵錶,A.P:什麼ParteFer…世界十大名錶,現在通通都有。所以一個念力產生出來,對一個修持有成就者而言,他的念力會產生一股力量出來的。所以不可以亂想,當你成就了念力以後,念力就變成鉤子一樣,你想什麼就會鉤到什麼。所以一個行者,他只能夠修行清淨的想念,千千萬萬不能有其他不好的想念。

  當你想佛菩薩的時候,佛菩薩就被你鉤來。你想護法的時候,護法就跟著你來。但是你念頭不正的話,就會變成魔界。假如有魔界的想念,那個魔一樣會被你鉤來。所以修成佛和修成魔,根本是在一念之間。所以有人講,善惡在一念之間而已,魔和佛也是一念之間。密教被稱為「念力宗」是因為它有作法,它的法是藉由念力發射出來的。這個念力可以穿透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一直到佛界的。對念力而言,你修成了以後,力量是很強的,那麼會有幾個力量跟著你:上師的力量跟著你,本尊的力量跟著你,護法的力量跟著你,這三種力量一直跟著你,根本都沒有分離。

  這個時候,你的念力,必須要非常的清淨,否則你想什麼,就來什麼,這就是「念力宗」嘛!像我想十大名錶,突然間一個念力產生,弟子就送來十大名錶。不是我去買的,都是弟子們送的。像法王帽,全部也都是弟子們不約而同在同一個時間送的。像龍袍一百多件,也是弟子們同一個時間送的。所以我現在不能有其他的想念。我曾經想到,一佰塊的鈔票一疊,變成一面,變成很長的一佰塊,全部都是富蘭克林,US.Dollar把它觀想出來。我也能夠擁有的,這個念頭出來了嘛!你就能夠擁有的。

  所以密教是「念力宗」,所謂的念力就是藉由觀想的力量去成就。念力產生出來也可以在虛空中造成一個很大的力量,因為虛空--整個宇宙之間--太極,一個是佛界,一個是魔界。當你有清淨之念的時候,你那個佛界就增加:你有邪惡之念,你的魔界就增強。

  其實在你心裡面,一樣有佛和魔在鬥法的。虛空中有這種現象,你的內心也是一樣的,你原始的力量,和你所學習到的法力的力量,也是互相在鬥法的。所以,我今天解釋念力,也是讓大家知道密教是藉由觀想的力量所產生的「念力」,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希望大家要慎用念力。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持咒的意義
1996-07-26  
密教是以「持咒」、「觀想」、跟「手印」做為修行的材料。持咒又叫做「持明」,「持明」也就是「持光明」的意思,越持它就越光明。為什麼叫做咒呢?我們曉得咒,叫做「祕密語」,就是很祕密的語言,是佛菩薩修行很久、很久,本身所發出來祕密的聲音,所以稱為祕密語。

  根據佛陀所講的,釋迦牟尼佛曾經講,祂在說法四十九年當中,經常提到的,只要你持一經一句,一句話或者一本經,都是很有功德的。

  所以目前的佛教界,主張唸佛法門,也是「淨土宗」的一個主張。也有持咒的法門,就是密教所有的法門。另外還有持經名的法門,單單唸一個經名,像唸「南無妙法蓮華經」。「日蓮宗」主張唸「南無妙法蓮華經」。淨土宗主張唸佛,唸南無阿彌陀佛。密教主張唸咒。

  這彼此不用互相說那個好,那個不好,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講過了,一經、一句都是功德。釋迦牟尼佛方便度眾生,祂講不管你怎麼樣子,依照佛法去做,心誠的去做都是功德。

  按《密宗道次第廣論》宗喀巴祖師所講的唸佛法門,是唸佛本身的外相,也就是佛的形。像我們唸「南無阿彌陀佛」,這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名字,唸祂外在的一個名。

  所以宗喀巴講這是唸祂的外相,外面的色相。

  那麼唸咒呢?按宗喀巴祖師講的就是唸祂裡面的心。因為祕密語是心咒,心裡面流露出來的聲音,所以是唸他的心。唸佛是唸外在的「名」、「色」,唸咒是直接唸入如來的「心」,這是宗喀巴祖師講的。

  現在「日蓮宗」也主張唸「南無妙法蓮華經」,唸祂的經名,也是一樣有功德。但是唸「南無妙法蓮華經」是唸「法」,就是唸釋迦牟尼佛所傳出來的法。一經、一句都是有功德,這是佛陀講的。

  你唸成熱以後,你唸出祂的力量來,照樣都有法力。唸「佛」會庢生佛力,唸「法」會產生法力,唸「咒」一樣會產生咒力,這個都是有功德的。所以我們不能說,唸咒的人就批評唸佛的人,唸佛的人就批評唸經名的人,唸經名的人就批評唸咒的人,這是不可以的,一樣都有功德。

  密教來講,持咒是列為「加行」,之一,我們知道「四加行」是:大禮拜、大供養、四皈依、金剛心咒。你要修「金剛心菩薩法」的時候,你要持咒,持滿十萬遍。

  要持什麼咒呢?什麼咒都可以持,任何一種咒都是好的。但其中的咒語,像「金剛心」,就是「百字明咒」。有幾個咒你必須要持的,「百字明咒」你要持滿十萬遍,「根本上師」的心咒要持滿十萬遍。你是依什麼「本尊」來修行的,本尊咒也要持滿十萬遍,本尊旁的眷屬你也要持滿十萬遍。

  像你本尊是阿彌陀佛,那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眷屬,也要持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十萬遍,大勢至菩薩的心咒也要持滿十萬遍。跟阿彌陀佛有關係的眷屬,都要持滿十萬遍。

  在藏密紅教裡面,蓮華生大士祂是紅教的祖師,你要持滿祂的心咒十萬遍,跟蓮華生大士有關的綠度母心咒也要持滿十萬遍。這個都是以十萬為基礎,也有人持滿五十萬遍,持滿一百萬遍,越多越好。持咒就跟唸佛一樣,唸佛唸祂的外相,唸祂的色身,唸佛法門也是一樣唸越多越好。唸咒也是一樣要越多越好,持滿一百萬遍、一千萬遍,那都是隨你,你能持得越多越好,持到最後會變成很有力量。這就產生一種咒力。

  我覺得持咒好在那裡?它能夠直接進入如來的心,因為咒本身是如來的祕密語,祂從祂心裡面所流露出來的聲音,你在唸咒的話,就是觸動如來的心,你持祂的咒能夠召請如來下降。

  唸佛的人講,你唸佛的名,就等於在呼喚佛一樣的。你持咒就直接進入如來的心,這更加的直接進入如來的心裡面。所以咒你能夠唸的好,自然所有的諸天都感應,佛、菩薩、金剛護法,就通通都感應到了,這是持咒主要的意義在這裡。

  今天講請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談「四禪天」
1996-07-25  
我們已經談過四禪天,也有弟子問:「為什麼沒有談欲界天呢?」這是有分別的,因為四禪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要靠禪定,都要依靠禪定去修,然後才漸漸的在諸天當中,由哪一層天進入到哪一層天,是這樣子的。四禪天,都是要靠禪定的。

  欲界天,不必用禪定就可以到欲界天。按照我對佛學的研究,你只要守五戒、行十善,就可以到欲界天,所以六個欲界天,你只要守五戒、行十善,就可以去了。那麼禪天,你必須要藉著禪定才可以到的。

  另外還有一個沒有講的,無色界天有四個天,我也沒有講啊!是沒有錯,因為那也是要靠禪定。

  你在色界十八天,進入無色界的時候,只剩下一個識就是唯識的這個識,什麼都沒有了,身體也沒有了,心也沒有了,剩下一個識,然後才能夠進入無色界的。那裡沒有欲望,也沒有色界,所以才稱為無色界。那是最深、很深、很深的禪定。

  到了最高天,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

  所以三界天是這樣子分的,有欲望的就是「欲界天」,跟人間差不多的。在欲界天面,一樣有結婚、有飲食、有男女的大欲。色界天」是有莊嚴的形象。到了「無色界天」,這個都沒有了,剩下了識。

  為什麼我沒有講欲界天呢?因為,你守五戒、行十善,就可以到欲界天,欲界一共有六天。現代人,他已經名成利就了,也有很多錢了,他喜歡做善事,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就是布施。佛教裡面也提到六度裡面的布施,這布施,一樣的可以上昇到欲界天。

  現在布施也是大行其道,大家都很喜歡布施,做一點功德,這都是好事情。但是這個裡面也是「存在主義」,因為當他有了錢,名望也很大了,他也覺得心靈上很空虛,怎麼辦呢?這個時候突然間有人來說:「行善布施,要做功德」,想想:「嘿,這個好,這個心靈可以提昇」。因為行善最檠,為善是最快樂的事情。你這個時候不快樂,要以什麼來補充呢?行善、布施來補充你,這時候的補充是好的,是為善,是布施。

  你行善的時候會追尋到一種快樂,這種快樂剛好來補充你心靈上的空虛。所以現代人很喜歡行善、布施,這是很好的,可以提昇你的心靈。這跟佛教守五戒、行十善的宗旨是非常相符合的。這種行善、布施的功力只能到欲界天,還沒有禪定的成就。

  你從初襌開始,禪定有成就的時候,完全是一種光。只要定才能夠產生光明的;沒有定,你只是一種功德。所以禪定是要靠智慧的力量跟你的定力,才能產生一種光明出來。

  如何分辨你由初禪進入二禪,二禪進入三禪,三禪進入四禪?因為十八天裡面,各有特性。我講過了:初禪的時候,喜悅充滿。二禪的時候是光明清淨。三禪是寂滅定力都產生出來。四禪的時候都是平等境界。四禪已經產生「平等性智」,如來的五大智慧當中的「平等性智」,就在四禪裡面已經產生出來了。

  你要知道哪一個人修到哪一個境界,看他身上的光就可以了。你修行有定力以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光。自己的光還跟假鑽石一樣,不會燦耀的。那個光度,跟鑑定鑽右一樣,功力有多高,光度就有多強。真正禪定功深的,到了「平等境界」,那個光是非常燦耀,非常尖端的,光明會產生出來。剛剛開始你稍有一種定力,你看到你心中的光,還是有一點混沌,一種乳白色的光而已,沒有發出很強烈的光度。我們以他放的光度來鑑別他的禪天,到第幾禪天。

  我們人身上都有光度的,有些人思想混亂,天天在想恩怨情仇,別人如何害他。他沒有光,簡直是一潭汙水。腦袋裡面都是混沌的汙水,天天在想那些混濁的事。他的光氣是一團糟的,亂七八糟的,烏魯木齊〈台語〉,真的是一團汙泥。你真正能夠產生定力的話,你身上一定有光。而且定力越深,光力越強烈,越燦耀。可以由光度來鑑別你所到達的禪天。今天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為何要出家?
1996-07-25  
前幾天,我們談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今天再做一點補充。

  我個人是這樣子研究,認為釋迦牟尼佛會出家,因為關係到西方以前有一個哲學,就是「存在主義」。「存在主義」跟佛陀出家,是有關係的。

  「存在主義」是迪卡兒跟佛蘭克幾個大師提出來的,這是一種心理的現象。

  釋迦牟尼佛祂是王子,將來要繼承王位,當然有很多的錢財,婚姻也非常美滿,有很漂亮的妻子,有兒子,那祂為什麼要出家呢?

  這關係到一個問題,所謂「存在主義」,是講存在一個空虛,這是無形的,也就是當你有名的時候,利也有了,你一切都很圓滿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存在裡面,有一個很空虛的現象。這個空虛,使這個人一直陷入,掉到很深的懸崖裡面,沒有辦法走出這個懸崖,掉在很深的洞裡面,這個就叫「存在的空虛」。

  有很多人,名也有了,利也有了,一切都圓滿的時候,他反而走上了自殺的路。例如,諾貝爾的得主,像海明威、川端康成,甚至於台灣的三毛,他們為什麼要自殺?因為當他們一切通通都圓滿的時候,什麼壓力都沒有了,反而感覺到非常的空虛,這個就是「存在的空虛」。

  在這個階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假如能夠用宗教的力量,使你存在的價值昇華,提升心靈的昇華,你就有得救。否則這個空虛會像一隻巨獸一樣把人吞掉的。

  這是一個心理學,在你生跟死之間,會產生一種「存在空虛」的現象。在心靈上拯救方面,是以宗教本身力量去拯救他。在密教講起來就是用修法的力量,把他的心靈昇華,然後走上天上界。

  釋迦牟尼佛一切都是圓滿的,他為什麼要出家?就是有一個「存在空虛」的問題,這一點是大家必須去了解的。中國人講一句話──高處不勝寒」,你已經到了絕頂了,再也上不去的時候,你會有一種失落感,存在的空虛大過於存在的價值,這時候你的心靈會全部墮落下來。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還是以宗教的力量來提昇你自已的心靈。

  我們在香港碰到一個人,他很年青,也賺了很多的錢,每天就出外,買最貴的東西回來,他自己也不快樂。其實這就是心靈上徵結的所在,他已經得到一個現代病──「存在的空虛」。這個時候就是要提昇存在的價值。你找不到價值的時候,你就會變成一種空虛,心靈上就會墮落下去,沒有辦法再爬起來。

  「存在主義」是一種心理上的,現代的心理醫生都要研究這方面的東西。像以前的日本文學家,他講了一句話:「文學是苦悶的象徵。」寫文章的人為什麼會有寫文章的力量?因為你本身感覺到很苦、很悶,你在發洩你的苦悶,所以你繼續在文學上走、發展,這是一種充填式的。你不寫不行,因為你繼續在苦悶,你必須要把苦悶發洩出去。當你達到巔峰的時候,你就會變成一種空虛的現象。所以釋迦牟尼佛時代有很多王子跟著出家,我想應該都是被「存在的空虛」所影響,跟存在主義有點關係。佛陀時代,祂度了八個王子一起出家,他們都是王子,都很圓滿的,將來要繼承王位的,為什麼要出家呢?有名有利,有很圓滿的家庭,就是因為存在空虛的關係,所以他們去追尋一種存在的價值,然後利用這種價值,把心靈昇華起來,這樣人生才有意義。

  今天很多的弟子出家,我想我們是要追求存在的價值,有了存在的價值,心靈才能夠昇華。今天就談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禪」的境界
1996-07-24  
也有人問,你修這個「虹光大成就」,講智慧的增長,超越煩惱、痛苦,得到所有的福份,是否只是理論上的,或者是你切切實實去證得,已經證明這些東西?我今天很實在的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實證,也就是實際上你可以去證明的。
 
在佛教裡面有「四禪」,你可以去證明的。第一個,當你修法進入「初禪」的時候,你會得到喜悅,這種永遠很歡喜的喜悅。「二禪」的時候,你可以得到明淨,就是光明跟清淨,這是二禪的境界和特性。到了「三禪」的時候,可以得到寂定,就是寂滅和安定。進入「四禪」的時侯,四禪有一個特性,就是平等,一切都是很平等。這是佛教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特性。

  單單講這個「喜悅」好了,你在打坐時,當你的氣運轉全身,這氣提起來,輕輕的經過經脈,當你的氣在全身走通經脈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無上的快樂。這在佛學裡面,一般講叫「輕安」,你會有「法喜」,有「輕安」。

  我常常問很多人:「你說你有法喜,有輕安,你怎麼得到的?」

  他說:「不知道啊!」他們都無法解釋出來,就只是感覺到很快樂而已。

  在密教裡面,所謂輕安的狀況,就是你的氣進入中脈,在中脈裡面磨擦所產生的一種舒暢的現象,這個就是喜悅。這種喜悅是非常快樂的,是一般凡夫得不到的。凡夫得不到的這種快樂,這真的是大喜悅。你可以在修行人身上找到的。

  虹光大成就的行者,真佛宗真佛密法的行者可以找到這種大喜樂充滿,自已身體可以感覺到的。這就是真正的「輕安」、「法喜」,我可以證明的,我是走過初禪的。今天你要得到喜悅,就是要走我們這條路。

  還有「明淨」,將來我會講修法,進入二禪,由明點轉成拙火的時候,你的身體會充滿了光,你會感覺到所有的汙穢、業障離開你,你變得非常的清淨。身體跟心都是光明清淨的,這在天上才有的,娑婆世界是找不到的。

  在娑婆世界你修行進入二禪,簡直是進入天上界一樣,光明跟清淨在你身上顯現出來。你的全身像琉璃一樣的放光,你的一切行為都是清淨的,這是進入二禪真實的覺受,這就是仙人了。

  再來,「寂定」,你進入不動的境界,能夠真正的定在一處,而且能跟虛空融合。你體會到宇宙「空」的真理。有寂定的人,他會有不動心的境界。在寂定當中,他的任何一種智慧都能很快速地增長,而且根本就是一種超越。煩惱不會進入你的身心裡面,你已經進入不動的境界了。寂定就是,寂滅的能夠定心下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你已經得道了,進入三禪的境界。

  大家稍微想一想,初禪是喜悅,二禪是明淨,三禪是寂定,你都可以得到了,就已經是超越一般凡夫世俗的人,是不是呢?凡夫俗子你給他「‧ㄉ一」一下,他就發脾氣了,能夠寂定的人,是能如如不動的。

  進入「四禪」就是「平等」了。智慧增長,以四禪的境界來看天下眾生,你會哈哈大笑的。為什麼呢?原來一切都是平等、平等。在這境界裡面,沒有什麼愛恨情仇,都沒有了。你在一個平等的心境裡,超越了,你哪裡還有煩惱啊?平等境界裡沒有煩惱,真的是超越煩惱,眾生一律平等,一切人入了四禪,你就知道平等了。

  眾生都是有佛性的,所謂的愛恨情仇,均是一時的泡沫幻影而已。

  在平等境界裡面,你超越種種的煩惱,你的慧力快速增長,簡直是站在虛空之中看所有的眾生一樣,這四禪的境界,你都會得到。

  「虹光大成就」是很偉大的法,在密教裡面來講,真的是一種無上的超越。將來還會講超越這四種境界,更高的境界都有。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寶瓶氣」口訣
1996-07-23  
跟大家介紹一下「寶瓶氣」。大家注意一下子寶瓶氣,其實寶瓶氣很簡單。修寶瓶氣法,就是先吐出身體裏面的穢氣,把你身體汙穢的氣,先吐掉三口,然後吸進一口清淨的氣,吸進來,那麼把這個氣,降到丹田的地方。然後閉入呼吸,閉住了,不呼吸。差不多閉多久呢?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閉到你不能閉的時候,再把這一口氣吐出去,這個就是寶瓶氣。

  能夠把這股氣,存在你身體裏面愈久愈好。「氣」記得一定要到丹田,在臍下四指的地方。要先吐穢氣,再吸一口清淨的氣進來,閉住氣,然後要把這一股氣跟你的身體,都觀成一個寶瓶的樣子,所以這才叫做「寶瓶氣」嘛!

  這其中有一個要訣,這股氣不能從底下漏出去,否則就變成「放屁成風」。要稍微收一下子,就是把氣提起來,下氣往上提,上氣往下降,集中在丹田的地方,這個就是「寶瓶氣」,很簡單!

  這裏有三個口訣─「入」,「住」,「融」。「入」─氣進來,「住」─在你身體裏面,「融」─把它融解。

  其實說吐氣呀,是最後、最差的才要吐氣。真正的寶瓶氣,是把這一股氣趕進中脈裏面。把氣在丹田的地方,然後利用身體的搖擺,讓它進入中脈,通中脈。要散的時候,把這一股氣,往身體各部份的毛細孔散掉。最後的這一股氣,實在憋不住了,才從你的鼻孔,或者嘴裏噴出去。因為那時候已經憋不住了,所以一定要用噴的、衝出去,這樣子。

  吸進來就是 「入」,在裏面就是「住」,那麼再「融」,再吐,就這幾個要訣。「寶瓶氣」你修成了,你修到能夠「閉氣兩分鐘」,算是成功。這時候你要練提這股氣,用你的意念來提這股氣,很多作用的!

  你將來可以提明點,可以降明點,可以持、可以散明點,都是在這裏。

  你能夠運用這股氣修練的話,就是真正的「風瑜珈」。

  這一股氣也可以治病的。你身上有這股氣的話,你身體經常運轉,經常在你的身體裏面走動、充滿,不容易有病的。

  不但你自己不容易有病,你可以周天循環,會產四個東西出來:一個是「聲音」,你發出的聲息,是你的氣功發出來的。你身體會產生「光」,由這股氣你修成光,你的神采飛揚,你不會看起來像一個癆病鬼。你臉色非常的好,你身上有無形的光氣,從你的毛細孔產生出來。

  你身上有「磁性」,有「人電」。由氣修成人電,這一股人電,可以幫人治病,可以補人家的氣。你的氣會很充足,而你身體所產生的這種磁力非常強。

  現在有很多醫學研究到「磁」,睡覺時睡磁床,帶個磁的手環,身體穿磁衣服,帶個念珠有磁性,調整你身體的磁......。其實你練「九節佛風」,練「寶瓶氣」呀,你身體的磁力就很強,可以幫助人。那些病不好的,到你身上、到你旁邊,你就幫他加持的話,他的病、他的磁力就增長,他身上會變成有電。

  你自己就是電,你的身體就是電源,這個聲、光、電,通通都有,你身體會變成很有力量。

  「聲音」來自於氣,氣又化為你身體的「光」,你的氣色就不同。再來呢?你自己本身所發出來的「人電」,又可以去幫助人。最後呢?這個氣還可以「跟神合一」的,氣跟你的生命元素合一,你就可以修成仙,雖然是在人世間,但是你等於是神仙的境界。

  密教裏面講的就是「風瑜珈」。「風瑜珈」範圍是修到這樣子的,你可以看你身體的氣在走,在這裏走,在那裏走。你有病,這裏酸痛,表示這裏的氣脈不通。你把這股氣運過來,在這裏多走幾下,多吸引幾下,它就通了,全身的氣都可以通。

  所以真正的師父,有時候坐在法座上,身體搖一搖,他是在練氣。吸一口氣→下降→上昇→旋轉→發功,都可以的,很如意的。那你修行到有成就的時候,你都可以做得到。

  記得,一定要有恆心地去修「九節佛風」跟「寶瓶氣」法。記得「寶瓶氣」的口訣─「入」、「住」、「融」、「吐」。

  今天就講到這裏。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禪宗與密教
1996-07-15  
曾經有弟子寫信問我:「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那麼禪宗也可以『即身成佛』。但是為什麼禪宗不用修『氣,脈,明點』就可以直接成佛?為什麼密教要修『氣、脈、明點』,要修『虹光』才可以『即身成佛』呢?」

  我在這裡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有些人修行根器很好,有些人修行根器比較差,一般而言,都是中等。根器很好的可以直接去修禪宗,其實『禪宗』又叫『無相的密宗』。」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禪宗有兩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禪宗是直接的去認識佛性,很直接點出你的佛性。

  第二個,就是去實驗。知道了佛性以後,又要去實施佛性。你經過點醒了,知道了佛性以後,要去實施佛性,互相去印證。

  你得到印證了,你就可以成佛,這個是禪宗。但是這一定要大根器者才能修。一般宗派是有相的,禪宗是無相的。密教是有相,然後再漸漸地進入無相,最後和禪宗是一樣的。但是密教的接引眾生比較廣泛,先由有相再進入無相,其實是一樣的。

  禪宗為什麼不用修「氣、脈、明點」,不用修「虹光法」就能夠直接成佛?因為禪宗利用一個方法就是,先讓你印證時空(時間和空間)。以時間而言,(金剛經)上曾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當然不可得:現在的漸漸在變成過去,也不可得:那麼未來的還不知道,還沒有到。這三個心都不可得。

  也就是在時間上的根本不可得,去印證時間上的空,證明物質世界上的空,時空皆不可得。由這種理論去實驗,進入空性,在禪宗是很難修的。

  曾經有人向禪師說:「我已經開悟了。」

  禪師問:「什麼開悟了?」

  那個人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一切都是空性,是空的。」

  那禪師就拿一個束西往他腦袈一敲——ㄎㄡ`」。

  他說:「好痛喲!您怎麼打我呢?」

  禪師說:「你什麼都是空,怎麼我打你,你就空不了?」

  這個意思根明顯的,理論上的空並不是事實上的空。所以理論上你明白空性以後,你要去實現,去實驗。不是大根器者很難了解,一般小根器者不易明白。密教已經算很大根器的人,也不一定能夠修證成就。

  你能夠真正體會到空性以後,把你自己的身心完全和空性融入的話,你一樣能夠證得「虹光大成就」。這就是理論和事實通通一致。你能夠把自己的身心和虛空相應,自然你也能夠得證的。

  我講過一個事實,禪宗真正進入坐忘,身心皆忘,融入虛空,宇宙意識的「能」自然會進到你的身體裡面與你合一。

  在密教裡面曾經說過,當你真正進入三摩地的時候,你身體的生命元素全部會回流到「天心」的地方。修禪宗,你真正能夠坐忘,你全身的氣脈自然就通。因為你已經都空了,在你身體的物質「氣、脈、明點」都呈現空和透明的這一種狀態時,你自己全身的氣、脈都已經通的。

  這個可以說是無師自通,沒有修密,事實上已經證明了密。密教是實際上去修密,禪宗是沒有修密,但是證明了密。因為你「氣、脈、明點」也會變成空的。所以禪宗是很直接的去證明密的一種「氣、脈、明點」的空性,而密教是直接用「氣、脈、明點」的有,去證明未來的「氣、脈、明點」的空性,到最後二者是相通的。

  大家了解這一點以後就知道,為什麼禪宗不用修「氣、脈、明點」就可以直接證得「即身成佛」、「虹光大成就」。密教是以「氣、脈、明點」三個東西為根據去修出虹光,去證明空性,是先由有東西去實驗,去證明而得到的,而禪宗是很直接的,連「氣.脈.明點」都變成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的漸漸移向過去,也是不可得。大家都知道,未來的事也是不知道,所以也是不可得。事實上有什麼東西可以得呢?

  根本就不能得。你去證明了、去實驗了,你就會非常的超越。所以,禪宗是非常超越的一個宗派,密教到最後也證明了禪宗。今天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密教的理念
1996-07-15  
一般而言,研究佛法都有一種困難,那就是非常的廣泛。密教來講,它的觀念也不容易完全了解。但是,我把密教的觀念,以簡單的幾個原理和原則表示出來。一般對佛教的研究是用三個字來表示,一是「體」──本體,二是「相」──表面上的相,三是「用」──如何去應用。
  依照體、相、用這三個來講,密教的「體」是這樣講,整個宇宙是由六大構成,就是地、水、火、風、空和識。我們常常講,其實人體是一個小宇宙,整個宇宙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的身體一樣有地、水、火、風、空和識。

  在體上這麼說,地的特性就是堅固,水的特性就是濕,火的特性就是熱和溫度,風的特性就是移動。空的特性是無障礙,整個宇宙是無涯的。識的特性是真知,真正的智慧。這六大都有特性的。

  在人的身體上也是一樣的,由六大構成,地就是骨,肉,水就是血液.汗,火是溫度,風是呼吸,空是心,因心也是無涯的。還有識是真知,靈識,真正的靈命,真正的智慧。

  所以講起來,這就是密教的本體論。

  至於密教的相,可以用什麼來表示呢?就是「曼陀羅」。

  我在講解(密宗道次第廣論)時,曾經提過「曼陀羅」,其實整本(密宗道次第廣論)就是用「曼陀羅」的相來解釋的。從頭到尾,密教是以相修「曼陀羅」,來做密教的相。

  還有在作用上,密教的修行是外修身,口,意,內修氣,脈,明點,這是屬於修法方面。把身口意達到清淨,而修氣、脈、明點的作用,就是把身體各部份轉化成光明,去印證宇宙意識的地、水、火、風、空、識這六大。在密教裡面,修行的種種作用,都是為了使自己身體的小宇宙,和最大的宇宙意識去「相應」和「合一」。

  我們都曉得,佛本身是三密,就是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保持完全清淨的一個狀態。那麼密教的修行,就是以我們人的身、口、意三業,把它轉化為清淨的三密。以三業轉化為三密而「即身成佛」,再應用身體的氣,脈,明點,由內心及身體種種的運作去印證大宇宙的合一,這個可以說是密教的「用」。

  那麼大家就很清楚,密教整個理念呈現在你的面前。本體論就是六大,表現出來即是「曼陀羅」這個相,那麼應用的方法,就是由身,口,意和氣,脈,明點的修練。最後的結果,是以人身的小宇宙和宇宙意識的大宇宙互相合一,這個就是密教的理念。

  我覺得密教的修行,是比較有階梯可循,你可以看到路你可以知道怎麼走,會有一個方向。有方法可以修,有階梯可以走能夠腳踏實地的去修,而且能夠進入空性。有修心的,也有修身的二者都有。所以說,比較實際的.比較有實在覺受的是密教。

  一般而言,佛教裡面所提到的修行大部份都是修心,很少有修身的。所以我認為密教的理念是身心合一的修行,而且是很實的.很落實的一個修行的宗派。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顯教與密教的差別
1996-07-01  
一般來說,顯教跟密教的差別,除了教室跟實驗室的差別以外,還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顯教主要「修心」,密教還要「修身」,身心都要合一的去修。這是顯跟密差別當中的一項。

  密教對於身體方面的修行是非常重視的。我們認為整個宇宙是由地,水,火,風組成,我們人體也是一樣也有地水火風。我們把人體看成和宇宙是一樣的,由人體的修行,可以相應整個宇宙的地、水、火、風。因此密教必須重視身體的修行。

  「虹光大成就」即是把你身體裡面的能量,用種種修行的方法催發出來,這時會有真實的覺受。不像有很多人,他們大部份人在談到感應時,都是沒有這種覺受的。密教修行就是有感應的,所以會產生一種很大的力量,我們稱之為「法力」。

  密教裡面談到的「法力」是很真實的,修行者從身體裡面可以感應到,從心裡面也可以感應到。這是因為密教重實驗,必須要求證的,而不僅是理論上的。這就是顯跟密的一個差別。

  密教所謂「虹光大成就」,就是把你身體的能量引起,我們稱這是一個內火,由火可以產生光,把你全身都化為火,全身都化為光。當你全身都是火,全身都是光的時候,你可以跟宇宙之間的意識,即一種「能」互相溝通,此為「虹光大成就」的基本理念。

  我們注重身體的修行,當然也有心法,所以也注重心,並不是完全不注重心,身心合一的修行就是密教。我們認為離開身,就沒有心,離開心,身子也沒有用,是身心合一的。所以我認為密教比較圓滿,因為它不只是在教室裡面授課,也不只是在實驗室裡面做實驗,不只是講無形的,也要講有形的。也就是物質跟精神完全是合一的狀態,而且不分開的、不分離的,這就是密教的修行。

  把自己的氣、脈打通合一的話,就能夠身化虹光。當然你要修到這樣子,一定要有很多的方法,還要上師傳授給你。那你依照這樣子,一步一步的去修,才能達到「虹光大成就」。

  密教裡面修氣、脈、明點是屬於秘密方面的,所以才稱為密教。密教也就是講,你有內密口訣的修行,而不只是理論上的。在理論上很明顯的就稱為「顯」:關於內密本身氣、脈、明點的修行,就稱為「密」。

  那麼「顯」呢,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密」,是大日如來所說的。應用身體、口跟意念種種的技巧,去開發內密的方法,而得到虹光大成就,這是最主要的成就。在開始講「虹光大成就」的時侯,必須跟大家解釋,這也是我們真佛密法最高的成就法。

  我們每一個修行的人,能夠走上這一條路,一直到能夠跟宇宙意識合一,顯現大光明,我認為這是在這一生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可以稍微想一想,人生當中的價值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死是什麼?想一想,你就能夠知道了。走上修行這一條路,的確是人生最大的事業。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節佛風(二)
1996-07-22  
現在示範「九節佛風」的動作,大家先結印,另一隻手可以放在腿上。第一個動作,小姆指先按住右鼻孔,然後由左鼻孔吸一口氣,順著左脈下去,到丹田旋轉一直到右鼻孔上。再按住左鼻孔,右鼻孔吐氣,這是一節。
 
再來呢,從右鼻孔吸氣,進來,旋轉到丹田,旋轉一圈,從左鼻孔吐氣,這是第二節。第三節呢,是兩個鼻孔吸氣,進來,經過丹田,衝頂,然後再下降,再由左右脈吐氣。

  你要想一想,剛才是從左鼻孔先吸氣的,現在從右鼻孔先吸氣,進來,繞一圈,再吐氣出去。就是連續這樣的動作,可以講這就是九節。然後還要重覆第二遍、第三遍。

  我再做一次動作......這樣就是三節了。但是你在呼吸當中,有一個關鍵:吸進來的氣,要觀想成白色的;吐出去的氣,要觀成黑色的,在中間的氣是紅色的。這裏又有三節,就是你意念要想,吸進來的氣是白光,整個宇宙的白光都被你吸到鼻孔裏,一直到丹田。然後吐出去的時候是黑色的,在裏面是紅色的,你意念上要這樣子做。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前面的九節,你可以輕輕的吸,輕輕的吐,第十節到十八節的時候,你要深深的吸、深深的吐。在第十九節到二十七節之間,有的還必須要把氣充滿全身,稍微扭動一下,讓氣充滿全身,這是比較重一點的。呼吸就是由細的,然後再來是中間的,最後是重的。

  做完九節佛風時,你安靜下來一下,在這換氣的空檔時段裏,就是你已停止做九節佛風,正在安靜地換氣。突然之間,有虛空中整個的氣,會衝進你的全身。忽然之間你會感覺到身體像金剛一樣的堅固,氣充滿了,然後你覺得你不動了,像座山一樣,不動了、凝固了、充滿了,這種感覺。你會馬上得到這種覺受,是你一輩子從來沒有的。

  我這樣講是希望你運用你的意念,那個呼吸在跑,你都要跟著,用意念到丹田。吸進來這股氣不是簡單的到肺部而已,吸了以後,就從你的脈經過丹田繞一圈。右脈進去從左脈出來,左脈進去從右脈出來;兩脈進去,衝頂,然後從左右脈出來,這是三節。

  然後顛倒做,剛才從右脈進,現在從左脈進。最後第三節也是顛倒,先左右脈進去。這樣三三得九,三九二十七,一共要二十七遍。

  當你做完這二十七遍,突然之間你換成平常的呼吸時 ─ 很細的呼吸,虛空中會有很大的光跟氣衝進來,進到你身體裏面。你就得到三種覺受:不動、凝固、金剛。這三種覺受會產生出來,這是很柲密的口訣。

  你練習這個吐納練久了,你就有氣功了。你身體的氣就充滿,能夠發氣,而且你這氣會充滿的。在你平時的打坐裏,密教行者要入三摩地,先做九節佛風。你九節佛風練的非常順暢,你的氣就會足,以後由九節佛風再進入寶瓶氣。

  我底下要跟大家介紹寶瓶氣,但是你先要把九節佛風練好。任何一種氣功,假如你懂得呼吸,你就是在練氣功。而且這九節佛風本身就是在訓練你的意念,跟斷掉你的妄念,接著是調你的息、氣。最後真正的目的是調你的心,調得非常平靜、不浮躁、心念不妄飛,完全集中在一個點上,入於三摩地當中。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在密教來講,以這個方法入三摩地,就是調氣、調心、入定的最佳方法。今天把這個很重要的口訣都講出來了,尤其你用意念想,讓白光進、黑光出,就是在消除你的業障。好的光明進來,黑業出去。今天就講到這裹。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節佛風(三)
1996-07-23  
今天再跟大家談一談「九節佛風」跟「寶瓶氣」法。這兩個法在密教裹面,可以講是在做「風瑜咖」,也就是在修「風」的。那麼這個「氣法」重要的地方,在於本身的氣、脈都能夠通暢,這一點很重要的。只要練氣功的人都知道,你全身的氣、脈都能夠通暢的話,你的氣就能夠很充足。

  修這個法,也要有恆心。像「九節佛風」,一共有二十七節,你每天都要練。像「寶瓶氣」法,你每天都要練,這非有恆心不可的。所以「恆心」,可以講是修行的第一個要素。

  像我本人來講,我從二十五歲開始通靈,到今天剛好顛倒─ 五十二歲,二十五跟五十二其中間隔有二十七年之久,我修行的功夫沒有一日間斷,沒有一天停止。你要能夠成就,就一定要這樣子。不是說我今天高興,練一練,那麼就停了,再隔一個月以後再練一練,看看能不能功夫好一點......!我看是功夫弱一點,不是好一點。這個一定是要恆久的,所以你身上有高深的功力產生,一定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九節佛風」、「寶瓶氣」法能夠練好的話,你一定通氣。「通氣」是很重要的,你全身的氣走到哪裏,你都要知道的。你吸一口氣,然後讓它沉下,下降運轉到腳,然後再回頭,再左腳,再來左手,再來右手,再回轉到頂。甚至氣也可以衝頂,密教裡的氣衝頂就是「破瓦法」,那是用氣來衝頂、開頂。所以你將來修氣修成了,開了頂,將來回去就從頂回去,不會墮落到三惡道。

  我們講「九節佛風」,雖然你用意念使你的氣下到丹田、迴轉,然後從右鼻孔出去。從右鼻孔進去,下到丹田、迴轉,從左鼻孔出去。再由兩鼻孔進去、下丹田、衝頂,兩鼻孔出去......這樣簡單的意念,其實是在斷你的念頭─在意念運轉中,斷你的念頭。

  另外,就是在練你的氣,要知道你的氣走到哪裹,這個是很重要的。像一個氣你要運到手上,氣馬上就在手上,往下壓,沈到底下,往上昇,提到頂,它都是運轉的。左右手、前後腳,全身通通都充足了,身體就很強壯。

  不管如何講,你修「九節佛風」、修「寶瓶氣」法,你就有氣非常充滿的感覺,可以運氣出來的。所以氣功裹面講「隔山打牛」,隔著一座山把牛都打死了,當然這是比較誇張一點,但是也有可能是「劈功掌」。你運氣運得好的話,你的氣跟神集合在一起,就可以飛騰的。神跟氣集合在一起,「神」就是你本身的生命元素,能夠駕這股「氣」到那裏,就是「神足通」,能夠飛騰。

  所以這個氣法在我們密教裹面非常重要,不要看我講「九節佛風」這幾個關節,大家想啊!左鼻孔入、右鼻孔出,右鼻孔入、左鼻孔出,兩鼻孔入、兩鼻孔出……就在那邊顛顛倒倒,這樣運用三九二十七節……還觀想白光入,黑光出去,在裏面運轉是紅色的光……認為太簡單了!事實上,你修到最後,你的左、右脈、中脈都會變成透明的。

  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氣在走,這個都是功夫啊!這氣在頂、在上丹田,把它壓下來,經過「喉輪」、「心輪」,到臍輪,經過中丹田到下丹田,你通通都能夠運轉得非常順暢。而且氣到那裏,那邊就充滿,你自己都有覺受的。這不是很簡單的,不會讓你什麼感覺都沒有。

  所以大家必須要有恆心,有恆心地修練的話,你本身所修的這股氣充足了,將來是在做提「明點」用的。「降」、「提」、「持」、「散」明點的功夫,通通以「氣」為第一個功夫。升起「拙火」也要「風瑜咖」,沒有「風瑜咖」,就沒有那股氣可以吹動「拙火」。沒有「拙火」的話,你也不能把天庭的「明點」溶解掉。這三者分開來是三,合起來是一。

  「氣、脈、明點」合起來才能夠運轉的,你全身的經脈要通,一定要修「風瑜咖」。今天就講到這裏。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破三關-情愛關(一)
1997-06-09  
我們講破三關的第二關,叫做「情愛關」。

  一個行者在修行的過程,第一個要破的是「名利關」,第二個關是「情愛關」。 那麼「情愛關」,一般講起來是很難破,相當困難。

  以前在印度留傳一個行者,下最大的決心,在茅棚裡面修行,他發願不要去看到色相,一切色相他都不看,一定要修到成就。有一個女子拿著牛奶來供養他,當初,最早的時候,他也拒絕女子獻供養。到最後要求他,他說:好啦!把牛奶放在一百公尺以外,就放在那裡,他來拿。行者修行也是很有決心的,叫她放在一百公尺以外,看不到人,放了以後就走。以後再講了半天,變成五十公尺,把牛奶放在五十公尺的地方,他來拿也可以啦!再來呢!就變成十公尺,牛奶放十公尺的地方,十公尺也可以啦!但是這樣子久而久之,茅棚的行者就不住在茅棚了,這個行者就跟供養牛奶的女子走了。這茅棚就空了,就沒有了。

  情愛關很難破,行者修行人功夫不到,功力不到,你下山去度眾生,大部分都是給眾生度了,你下山去度老虎,到最後都是給老虎吃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祂教我們行者要有兩種的觀想,一個就是白骨觀,一個就是不淨觀,觀一切的色相皆是不淨的, 都是污穢的。所以腦裡面,頭殼裡面有腦髓,身體裡面有血液,大、小腸裡面有糞尿,心、肝、脾、肺、腎,假如你掏出來,都是很腥臭難聞,要做這樣子的不淨觀。另外就是白骨觀,要做這樣子的觀想,佛陀祂教我們不淨觀跟白骨觀,不能看表面,色相只是一個皮,一個表面,要看到裡面。

  不但是行者會執著情愛關,連一般世俗的眾生,大部分都是執著情愛關的。我聽到日本傳來的一個報導,有一個男子他的女朋友過世了,他很愛他的女朋友,他女朋友死了,就燒成灰,他用罐子裝起來,每天早上他吃稀飯的時候,那個女朋友變成細粉,他就把那個灰當成胡椒粉,就灑在稀飯上面把它吃完,慢慢吃、慢慢吃,吃的都快死完了。有一次他的朋友來,他看到有稀飯,他也盛了一碗稀飯,也灑胡椒粉,就因為這件事情發生以後,他才知道,這個消息才傳出來。

  所以情愛關的執著也是很深的,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白骨觀,喔!好恐怖,我已經講白骨觀裡面,你看那個白骨,你還不怕,還感覺白骨可愛,這時候從嘴裡面跟眼睛裡面跑出幾條蟲,再從嘴裡面吐出一個蛇出來,你看你怕不怕!釋迦牟尼佛所教的白骨觀對日本那個男子是沒有效!他連白骨都吃了,他說這個是跟他的女朋友能夠合一,永遠愛情永固,永遠在一起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執著,執著跟不執著二者之間的分別,你執著情愛,你就是在這個關裡面打不破,你把情愛捨了,你才能夠看破、放下,才能夠自在,不然你被情愛所綁,也是很痛苦的。

  勸人家很容易,勸人家你要看破,你要放下,你要看開一點嘛!大家都會講,看開一點嘛!感情的事情,人生如戲,看開,看破,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空,都是講這些,等到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就跑到跳海了。所以講雖容易,實際上是確實是很難做到,所以你必須要懂得密教裡面教你一些觀想,一般來講,有些是用替代的,年長的,你把她看成你的MOTHER。年輕的,你把她看成SISTER,這樣比較不會產生行者的情愛的那一種想念。年輕的,把她看成SISTER,年長的看成MOTHER。所以我們行者在這方面,很不容易破的,放幾天假,或者放一個月假、二個月假,整個人就變了,很恐怖喔!情愛關看不破,要小心,功夫不成,千萬不要下山,今天跟你們警告,如果一下山就完了!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7 03: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破三關-生死關(一)
1997-06-10  
  我們真佛宗灌頂阿闍黎的時候,也就是灌頂教授師的時候,會跟你講你要自主生死,你要修行修到能夠自主生死。生死本身來講起來,也就是人生的一個大事,這一生當中最大的終結,這個關叫做生死關,在我們行者看來,生死雖然是大事,也是人生的終結,但是仍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們看起來也是很平淡,對死來講,也是很平淡,所以對生死之事並沒有什麼恐懼。

  一般的人就不同,他們對於死會有恐懼感,為什麼呢?可以用你的腦筋稍微想一下,死來臨的時候,這個人就不會再出現,永遠這個人就消失在地球上。還有,臨死的人不知道未來會產生什麼樣的狀況,會到哪裡去,或者整個就像空氣、像煙一樣的消失了,這是他們最恐懼的。有人講,死的時候好像進入宇宙的黑洞,這黑洞深不可測,暗無天日,一進去就消失,一掉下去就不知道掉到哪裡,所以會有這種害怕的恐懼感產生出來。

  大家想一想,死的時候,不管是別人或者是自己,都會有一種茫然不知道方位的那一種感覺,這一種恐懼從心底產生出來。但是我們修行人要破生死關,很平常,所以以前有這樣子的傳聞,一個富豪請一個高僧來參加他的宴會,請他寫對聯。他一開始就寫「祖死」,再來是「父死」,再來是「孫死」,那個富豪家裡的人說:「這是在做慶賀事情,你這個時候寫這樣子的對聯,這哪裡是對的事情?」,那個高僧他就解釋:「這是順著死,是好,祖父母先死,再來父母死,再來是孫子死,這是順著死,這個是好事。」,那個富豪一聽,或者我們行者一聽,就心中了然了,就可以知道這真的是好事。

  所以一個高僧的眼裡,對於死這個字,也不是很忌諱的,我們修行知道死就是四大分散,你身體的地、水、火、風分散了,地先死,再來是水,再來是火,再來就是隨風而去。我們人的身體是緣起四大假合,四大合起來的,到了終結的時候就四大分散,剩下一個識神,一般人講靈魂,有的人講識,有的人講生命原來最早的原素,佛教就稱為中陰。

  生死關如何破?你必須要把生死看淡,看破,跟看開,你在有生之年,你自己先要保證你能夠走未來的路就算死了以後,這一條路你知道怎麼走,你習慣於怎麼走,你能夠走,你就可以破生死關。生死關一般人也是很難破的,所以盧師尊這裡天天有FAX,天天FAX怎麼講呢?就是我父親怎麼了、我母親怎麼了,現在希望師尊給他們延壽,給他們長壽,我當然是隨順所有的弟子,一定每一張來都有加持,每一個FAX來我都有加持,但是我嘴巴唸的是自然,加持是加持,但是還是要自然,不能說我一加持,你生死關就破了,不可能的事情,給他加一點光,讓他能夠有信心走,讓他有一點福份,延他一點壽,想辦法。

  事實上人的死是自然,時間到了,自然四大分散,自然要走。有的人甚至講他要發什麼願,要延長他什麼壽,要多少年、多少年,我自己的生命給他多少,大家都是要求活的,沒有人要求死,求死也有,少數。我們行者是把它看成自然,自然的這種看法就是破生死關,你能夠自然面對生死,就算破了生死關。

  今天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01:10 PM , Processed in 0.07767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