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第二

什么是"行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1-2007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8-11-2007 09:03 AM 发表

据我所知,修菩萨道的人自己都还没证涅磐,要如何渡人到涅磐呢?

我有听过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位居士在上一世是修菩萨道的,他发愿要帮助人。
今世,他的修成的功力已很深厚,师父知道他已可以证涅磐,所 ...


现今很多大乘人,以为教人念佛,认识佛教,就是在渡人。其实不是的。

渡的意思是渡到彼岸,也就是远离生死,进入涅盘。

唯有世尊的解脱道,才能渡人出生死。

菩萨当懂得解脱道,解说解脱道。

历史上,世友菩萨等部派佛教的菩萨,都解说过解脱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07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8-11-2007 08:50 AM 发表


http://www.lioncity.net/buddhism/lofiversion/index.php/t53025.html

这里有解释它们的区别。

我在#52也有提到了Sankhara在十二因缘里的意思。

你在#52 提的Sankhara在十二因缘里的意思,我不是很明白。
我觉得好像分到很细了,要明白不是那么容易。
而我讲的是一个总的、大概的,如果连总的都不明白,更别说是分到细细的咯!

谢谢您提供的连接,英文我更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11-2007 02:44 PM 发表
为什么我们会要断身口意行?因为我们明白身口意行将会缘起生老病死。


你有这样想,是因为你不知道 有漏行无漏行

行,在生命延续之时是不会灭的。

你知道什么是有漏行,什么是无漏行,就知道能够不再造“”,行无漏,就不再受“后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8-11-2007 09:15 AM 发表


现今很多大乘人,以为教人念佛,认识佛教,就是在渡人。其实不是的。

渡的意思是渡到彼岸,也就是远离生死,进入涅盘。

唯有世尊的解脱道,才能渡人出生死。

菩萨当懂得解脱道,解说解脱道。

历 ...

请问现在还有菩萨吗?
菩萨跟阿罗汗有什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11-2007 02:44 PM 发表


你说:四圣谛说苦的根源就是集,也就是贪爱
请问:贪爱的根源来自哪里?

不知道你有否如此经验,今天我成功克制这个贪欲,几天后,由于疏远了佛法,我就无法克制同一个贪欲。

佛陀要我们受灭则爱灭。 ...


为什么有贪爱呢?

因为看不到实相所以有贪爱。

你说的例子只是克制而已。这不是佛陀教导的最终目的吧。这应该只是停留在守戒的阶段而已。

佛陀的教导不是要我们去看清楚吗?当看清楚了它们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的时候,那么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干扰我们了。

打个比喻,有一位美女对于你很有吸引力(在你的眼中,她是十全十美的)。那么,你要如何解决你对于她的迷恋呢?

杀了这美女是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呢?应该不会,你有可能因为得不到她而更苦恋她。

但是,有一天,你有机会真正的认识她。你看到了她种种不为人知的丑恶。渐渐的你已经对于没有了任何的幻想了。那时候,你需要克制你对她的迷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7 peggy_str 的帖子

就是不了解"行"嘛!
我不是一直强调要看清楚"行"吗?
当然问题不是单单靠"行"就可以成立的,
不然就不会有缘起法咯!
------------------------
你还不明白我讲的东西....
这和我给你的问题有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11-2007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27-11-2007 07:55 PM 发表


《阿含經故事選》070.[和+心]破錯誤的惡業報應論
  有一次,佛陀來到故鄉迦毘羅衛城遊化,與隨從的弟子們一同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園精舍中。
  這天午後,尼拘律園來了一位外道尼乾子的門徒,名叫[和+ ...


四、什麼是明觸正覺?佛陀說,這是解脫者熄滅煩惱雜染的方式,值得我們關注。比對後段所說的「六善住處」,顯然這就是日常生活中,六根對六境的認識過程:「根、境、識、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惱苦」中,「觸」的這一環(《雜阿含第二一八經》、《相應部第三五相應第一○六經》等)。一般人在眼見、耳聞、鼻嗅……等認識境界時,都沒辦法不為無明所左右,這樣的認識,就是「無明觸」。繼無明觸而發展的,是愛、取、有、憂悲惱苦,業報就在其中了。這就是故事中,佛陀說的「由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所發動的雜染執著與苦迫煩熱」,也就是說,業力、業報,是透過貪愛無明發動的身、語、意來展現的,其重要關鍵就是無明觸。而解脫的聖者,無明已離,明已升起,六根認識六境時,都是「明觸」,也就沒有後續愛、取、有、憂悲惱苦的發展,這樣,引生苦迫與雜染的根源斷除了,苦迫與雜染自然不起,在這種情況下,再談業力與業報有什麼意義呢?佛陀以樹與樹影的例子作說明,真是巧妙的譬喻啊!

或许这样说,任何阿拉汉们所做的任何善的行为;并不会有相对的果。

要业有运作的机会,就要有这轮回。如果轮回已灭,业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照这样说,讨论佛、阿拉汉有没有造新业并没有什么意义了。

好像我的轮回的游戏比喻里。如果没有了下一个游戏,这游戏里的任何资财并没有什么意义的。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952324&highligh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7 三法印 的帖子

我想我们应该是互相不了解各自讲的问题。。。
你应该是不明白我讲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07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的表达能力有问题吗??
这里有人明白我讲什么吗??
讲了酱多好像等于没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9 peggy_str 的帖子

你慢慢去理解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1 三法印 的帖子

嗯。。。你也慢慢去理解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8 德源 的帖子

当然没有意义
但是事实是有没有呢!贤友是认为有的,那么俺就表明俺的立场
俺认为是没有的,在经典已经明确的解释了。


一切由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所發動的雜染執著與苦迫煩熱,如果沒有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的發動,就不存在了,不是嗎?不再從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與貪愛無明發動新的業力,舊有的業力習性,也都在明觸的正覺下消除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28-11-2007 12:44 PM 发表
当然没有意义
但是事实是有没有呢!贤友是认为有的,那么俺就表明俺的立场
俺认为是没有的,在经典已经明确的解释了。


一切由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所發動的雜染執著與苦迫煩熱,如果沒有言行舉止 ...


找不到这经的巴利文版。贤友能找到吗?我想看看这之间有什么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4 德源 的帖子

增支部第四集第一九三經
在网上的南传大藏经还没有贴上来,在家里有去找但是忘记是第几经,等下再回去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7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讨论那么多,多数的定义都围绕在行为的定义而忽略了俺列出来的经典说明行为思(cetana)心所所发动的行为,或者称为业。希望大家能针对这一点来讨论。以下是佛陀开示有关行的内容,希望大家提出意见。


增支部故思品171经
诸比丘!有身行时,由身行故有思,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有语行时,由语行故有思,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有意行时,由意行故有思,于内生喜乐。
由无明缘。

诸比丘!自造此身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或为彼造此身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自正知而造作此身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不正知而造作此身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自造此语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或为彼造此语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自正知而造作此语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不正知而造作此语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自造此意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或为彼造此意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自正知而造作此意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不正知而造作此意行时,其缘故,于内生喜乐。

诸比丘!于此等诸法中,恒有无明,若无明无余,离贪,灭,于彼内生苦乐之缘,于此身不存在,于彼内生苦乐之缘,于彼语不存在,于彼内生苦乐之缘,于此意不存在,于彼内生苦乐之缘,于此田不存在,此事不存在。。。乃至。。。此处不存在,此所依不存在。

白话文可以解释为这样
諸比丘,當身的出現,身思(Kaya-sancetana-hetu)便導致某人的樂與悲。當語的出現,語思便導致某人的樂與悲。當意的出現,意思便導致某人的樂與悲。(這全都是)以無明(avijja-paccaya va)為因緣。
諸比丘,無論某人因自己的沖動,造作身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或因別人的誘引,造作身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無論某人明知地造作身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或某人不知情地造作身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
諸比丘,無論某人因自己的沖動,造作語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或因別人的誘引,造作語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無論某人明知地4造作語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或某人不知情地造作語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
諸比丘,無論某人因自己的沖動,造作意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或因別人的誘引,造作意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無論某人明知地造作意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或某人不知情地造作意業行而導致樂與悲生起。
諸比丘,在這(所有的)狀況里,無明被捲入在內。
可是,當無明完全消失後,以身、語、或意為因緣的樂與悲不會在他心中生起。以肥沃的土地、基地、基礎、原因為因緣的樂與悲也不會在他心中生起。

相对在相应部 因缘相应第25经,佛陀有说到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尊者浮弥于日暮自宴坐起,来诣尊者舍利弗之处。诣已,与尊者舍利弗俱相致问,交谈问候及可记忆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浮弥,向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

  “友!舍利弗!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自作。”友!舍利弗!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他作。”友!舍利弗!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自作而他作。”友!舍利弗!又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有说示:“苦乐是非自作,非他作,乃无因生。”

  友!舍利弗!于此世尊作如何说?作如何语耶?若我等应答世尊之所说,则应如何说示耶?不应以无实诽谤世尊。我等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不往于难诘处。”

  “友!世尊说:“苦乐是缘生。”依何而生耶?依触乃有苦乐,如是世尊之所说,因无以无实,不可谤世尊,说示法随顺法,任何人之同学说随顺说者,则不住于难诘处。

  然则,友!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自作”;亦云:“缘触乃有苦乐。”……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为非自作、非他作、为无因生,”亦云:“缘触乃有苦乐。”

  友!彼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为自作”,“不依触无有经验”彼实不知此处……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为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不依触无经验,”彼实不知此处。
  

  时,尊者阿难,闻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之此论议。

  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方之阿难,将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之论议,悉奉白世尊。

  “苦哉,善哉!阿难!说示如舍利弗者是正说示。阿难!是即:“苦乐是缘生,”是我所说。“缘何如是?是缘触
  然则阿难!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自作,”亦云:“缘触有苦乐,”……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非自作、非他作、无因生了”亦云:“缘触而有苦乐。”

  若然,阿难!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自作,”“不依触、无苦乐经验,”彼实不知此处。……彼等业论者之沙门婆罗门说示:“苦乐是非自作、亦非他作、是无因生”;“不依触、无苦乐经验”彼实不知此处。

  阿难!于身以身思为因,生内之苦乐。阿难!于语以语思为因,生内之苦乐。阿难!于意以意思为因,生内之苦乐。

  阿难!缘无明,以自身行(因自己的沖動),缘此生内之苦乐。阿难!缘无明,以为他身行(因別人的誘引),缘此生内之苦乐。阿难!正心为身行(某人明知地造作身業行),缘此生内之苦乐。阿难!非正心为身行(某人不知情地造作身業行),缘此生内之苦乐(導致樂與悲生起)。

  阿难!为自语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阿难!为他语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

  阿难!正心……阿难、非正心为语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

  阿难!为自意行,缘此而生内苦乐。阿难!为他意行,缘此而生内之苦乐。

  阿难!正心……阿难!非正心,为意行,缘此而生苦乐。

  阿难!于此等诸法,不生无明。阿难!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无有其身缘此而生内之苦乐。无有其语缘此而生内之苦乐。无有其意缘此而生内之苦乐。缘此而生内之苦乐,无其田(无生起之余地)、无其事、无其理、无其论事。


这是有关业的,希望大家可以做个连贯
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谓爱因、爱缘、爱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
比丘们,我把思(cetana) 称之为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8-11-2007 09:20 AM 发表

请问现在还有菩萨吗?
菩萨跟阿罗汗有什分别?


我相信三界以内有菩萨。

菩萨最终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07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8-11-2007 01:45 PM 发表


找不到这经的巴利文版。贤友能找到吗?我想看看这之间有什么不同。

应该是和破经《Vappa Sutta》,增支部,Catukkani Pata,第195经。








[ 本帖最后由 das 于 28-11-2007 10:2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7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分享一个故事,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盲人》
身和心不停地在生生灭灭,“行”一直处于变迁的状态中。我们无法如实地透彻这一点,是因为我们仍顽固地深信虚妄不实的事物。好像一位盲人带路,这怎么安全呢?他只会引导我们走入浓密的森林中,看不见的他,怎么能带我们走到安全的地方?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被种种的“行”所蒙蔽,以至于在寻求快乐的同时造作苦;在寻求平静的同时造作了障碍。受蒙蔽的心只会有种种的痛苦与障碍,但,我们却一再地就犯,然后只会怨天尤人。我们会造恶因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一切事物的实相与对“行”毫无认识,而且还一再地去执取它们。

摘自《阿姜查系列3譬喻集--森林里的一棵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7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7-11-2007 03:05 PM 发表
是非常孤独厌闷的??????

涅磐应该是一种解脱的快乐,,,,,


涅磐寂静没有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对不知苦谛的凡夫来说,是非常孤独厌闷的,

但是,对圣人来说,没有了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等的枷锁,才是寂静解脱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7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8-11-2007 09:48 AM 发表


为什么有贪爱呢?

因为看不到实相所以有贪爱。

你说的例子只是克制而已。这不是佛陀教导的最终目的吧。这应该只是停留在守戒的阶段而已。

佛陀的教导不是要我们去看清楚吗?当看清楚了它们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的时候,那么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干扰我们了。

打个比喻,有一位美女对于你很有吸引力(在你的眼中,她是十全十美的)。那么,你要如何解决你对于她的迷恋呢?

杀了这美女是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呢?应该不会,你有可能因为得不到她而更苦恋她。

但是,有一天,你有机会真正的认识她。你看到了她种种不为人知的丑恶。渐渐的你已经对于没有了任何的幻想了。那时候,你需要克制你对她的迷恋吗? ...


你有否觉得,把美女看成丑女,需要意行,每当有美女的意识生起,你就会对症下药,思考贪爱女色的过患,

如此,只能到达爱灭则取灭,又或许只能受灭则爱灭。

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才能摆脱“六识”,

记得,思考佛法,还是离不开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4-2024 09:36 AM , Processed in 0.05262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