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第二

什么是"行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1-2007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三法印 的帖子

嗯。。是咯!我是不明白你讲什么。。
你讲的都是从经典里的理论,
而我又没研究经典,那会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1-2007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7-11-2007 09:16 AM 发表


在我看来,这有一点像是要解释最初的轮回起点。如果不是,就算我说错了。

我不觉得十二因缘的目的是要解释最初的轮回起点。这也应该是佛陀所不想谈的。所以,他不可能放在十二因缘里。

就算是三世的解说也只是把无明和行说成是前一世而已。

无明是什么呢?相应部的解释,无明就是不明了四圣谛。

四圣谛是什么呢?苦、集、灭、道。

四圣谛说苦的根源就是集,也就是贪爱。

所以,当我们追究到无明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追究到贪爱这问题的根源。


你说:四圣谛说苦的根源就是集,也就是贪爱
请问:贪爱的根源来自哪里?

不知道你有否如此经验,今天我成功克制这个贪欲,几天后,由于疏远了佛法,我就无法克制同一个贪欲。

佛陀要我们受灭则爱灭。如此才能治根本。

我们目标是要解脱轮回,要解脱轮回,就必须要断欲,如何才能断欲/断贪爱?就是要断受的缘起,
如何才能断受?就是要断触,六入,名色,识,行,

为什么我们会要断身口意行?因为我们明白身口意行将会缘起生老病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 peggy_str 的帖子

假如一个人的修行的层次和经里的理论有出路或不符合,那是那个人修行出问题.不会是经的问题吧?

其实辩论是很好的,而且可以中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也可以知到修行的层次知见.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7-11-2007 02: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7-11-2007 08:58 AM 发表

您是如何得知涅磐是寂静的,没有六识的出现,
也就是无法看,听,想,触,被绑着不能动
的?


涅磐寂静,
佛说:解脱的境界是属于无欲,断行,行灭的。

所以,身口意行灭则六识灭,名色灭,六入灭,触灭,受灭

请问没有了六识,名色,六入等,我们还能看,听,想,触,行动吗?

对凡夫来说,这些无法看,听,想,触,不能行动的境界,是非常孤独厌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y973 的帖子

是非常孤独厌闷的??????

涅磐应该是一种解脱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 三法印 的帖子

我是觉得应该是读经的人的问题。。
我和你读一样的经,但问题是你理解的和我理解的是不一样的东西。。
你坚持你所理解的,我又坚持我理解的。。
酱讨论下去,如何才能看到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11-2007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y973 的帖子

我有点赞同您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 peggy_str 的帖子

若你理解行为所有问题的根本,当然是把涅磐体会为无法看,听,想,触,不能行动的境界,才会觉是非常孤独厌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1-2007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 三法印 的帖子

那你的看法是如何?
问题的根本是源自哪里?
要如何才能涅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 peggy_str 的帖子

以下的问题你去思考...

有一天,你听到了三个消息.
1)你的住的花园有一个人死了.
2)你的一个朋友死了
3)你的一个很亲的人死了

同样是通过耳根和声的触,感受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1 三法印 的帖子

你都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每次都是你丢一些复杂的问题给我。。

你的问题,其实可以说很深,也可以说很浅。。
我很难在这里解释。。。
不如你来解释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6-11-2007 02:10 PM 发表


Sankhara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根源应该是在于Tanha。



如果以阿拉汉们为例,他们还是有造善业。但是,他们的善业已经没有贪爱为肥料,所以也没有机会在成长了。

长部第十五经甚至只提到十因缘也 ...


070.[和+心]破錯誤的惡業報應論
  有一次,佛陀來到故鄉迦毘羅衛城遊化,與隨從的弟子們一同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園精舍中。
  這天午後,尼拘律園來了一位外道尼乾子的門徒,名叫[和+心]破的釋迦族人,在精舍內閒遊,正好在講堂遇見了因故與比丘們集會的尊者大目揵連。雙方一番問訊寒暄後,尊者大目揵連起了一個話題:
  「[和+心]破!如果有比丘善加守護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也遠離了貪愛無明,亦即明已生起,您認為這樣的比丘,還會有雜染往生來世嗎?」
 @「大德!依我之見,不論這一生的修行成就如何,任何人如果還留有前世尚未報應的不善業,那麼,還會因此而往生來世。」
  這時,佛陀正好結束當日午後的禪坐,前來講堂。大家見到佛陀來了,都起來迎接,談話因而暫時中斷。待佛陀詢問他們談話的內容後,就接下了這個話題。不過,由於[和+心]破是尼乾子外道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所以,佛陀要求[和+心]破在探討問題時,要以該質疑的就質疑,該澄清的就澄清,合理的就接受的態度進行。[和+心]破欣然同意了,於是,佛陀開始問:

  「[和+心]破!一切由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所發動的雜染執著與苦迫煩熱,如果沒有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貪愛無明的發動,就不存在了,不是嗎?不再從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與貪愛無明發動新的業力,舊有的業力習性,也都在明觸的正覺下消除不起這是智者止息煩惱的方式。[和+心]破!這樣的人,您認為還會有引發來生的雜染因緣嗎?」
  「大德!這樣是不會的。」[和+心]破回答。
  「[和+心]破!這樣心正解脫的比丘,是一直安住在六善住處的。哪六處呢?就是在六根接觸境界;亦即在眼見、耳聞、鼻嗅、舌嚐、身觸、意念時,都能保持在不喜不憂、正念正知、不執著的明觸狀態。這樣的解脫者,無明已盡,明已生起,自己清清楚楚地明白,這是最後身了,身壞命終後,不會再有下一生的接續了,當下一切覺受到此止息,成為清涼;究竟徹底地冷卻、寂靜了。
  [和+心]破!這就像樹的影子,是因為樹的存在才會有的。如果有人以利斧把樹根全部砍斷,連根挖起,分段切開,再削成細木片曝曬風乾,然後丟到火裡燒成灰燼,最後灰燼或隨風飄散,或倒入水中。[和+心]破!你認為如何?到了這個時候,樹影還存在嗎?樹影因樹而有,樹被砍了、切了,燒成灰燼,那樹影從此就斷絕了其存在的因緣,寂滅不生了是嗎?」
  這時,[和+心]破頓時豁然開朗,才知道自己過去對尼乾子的恭敬信從,是多麼的無知,不禁讚歎佛陀是明目人,像是黑暗中的明燈,迷路人的指引者,而願意終生歸依三寶,為在家佛弟子

在没有无明和贪爱发动的行为,业是不会起的因为业是要以烦恼为缘才可以生起。阿罗汉分两种,爱尽者是心解脱,无名尽则是慧解脱。
针对佛陀和阿罗汉回不会造新业,俺思维了一些时间还是不敢肯定这样的说法正不正确。贤友有没有经典来支持贤友的说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11-2007 03:01 AM 发表


我所了解的大乘 =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无尽誓愿度。
这些来自大乘经文,不是来自后代大师的个人意见。

不管大乘在起初阶段如何断灭贪噌痴,但是,他们都是保留着来生普度众生的愿望。


大乘佛经还有更多你不认同的事 -

佛陀倒驾慈航,再度成为菩萨渡众生。
阿罗汉,辟支佛,最终都会行菩萨道,最后证得佛果。

对你来说,渡人的誓愿而不进入无余涅盘是非常有问题的教理。

可是反过来,你有没有想到菩萨渡人到哪里呢?

在佛法时代,菩萨尽力渡人到无余涅盘。

在无佛法时代,菩萨积极圆满婆罗蜜,寻找解脱道真理。

现今很多人所谓的菩萨道,其实与大乘佛经的菩萨道相去甚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进入无余涅盘,行才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2 peggy_str 的帖子

我给你的问题是希望能启发你对缘起法的另一种的理解.

问题的根本是源自哪里?
问题的根本不是行本身,而是不了解行.

要如何才能涅磐?
依四圣谛中的八正道咯.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7-11-2007 11: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7-11-2007 11:05 PM 发表
我给你的问题是希望能启发你对缘起法的另一种的理解.

问题的根本是源自哪里?
问题的根本不是行本身,而是不了解行.

就是不了解"行"嘛!
我不是一直强调要看清楚"行"吗?
当然问题不是单单靠"行"就可以成立的,
不然就不会有缘起法咯!

要如何才能涅磐?
依四圣谛中的八正道咯.


酱笼统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07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7-11-2007 12:32 PM 发表

是吗?
怎么我看到的是一样的?
有何不一样?可以大概解说下吗?


http://www.lioncity.net/buddhism/lofiversion/index.php/t53025.html

这里有解释它们的区别。

我在#52也有提到了Sankhara在十二因缘里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11-2007 02:44 PM 发表

为什么我们会要断身口意行?因为我们明白身口意行将会缘起生老病死。


不是断身口意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7-11-2007 09:31 PM 发表
对你来说,渡人的誓愿而不进入无余涅盘是非常有问题的教理。
可是反过来,你有没有想到菩萨渡人到哪里呢?
在佛法时代,菩萨尽力渡人到无余涅盘。

据我所知,修菩萨道的人自己都还没证涅磐,要如何渡人到涅磐呢?

我有听过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位居士在上一世是修菩萨道的,他发愿要帮助人。
今世,他的修成的功力已很深厚,师父知道他已可以证涅磐,所以想帮助他解脱。
但他发愿要渡人的心很强,一直都放不下。

师父讲过,当你修行到一个程度时,
你的慈悲心会自然升起,然后你就会想帮助别人。
但是,你必须救自己,才能真正的救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7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8-11-2007 09:03 AM 发表

据我所知,修菩萨道的人自己都还没证涅磐,要如何渡人到涅磐呢?


我所说的菩萨,是智慧极高的菩萨,见法的菩萨。假如菩萨要放弃佛果,甚至能够在当下证得圣果。

菩萨未有极高的智慧前,他应该远离众人独自修行,一直到他能够降伏烦恼。

在佛法时代,菩萨以佛陀的解脱道渡人。就好像这里许多人介绍南传佛教那样。

在没有佛法时代,菩萨积极寻找解脱道,圆满婆罗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4-2024 02:16 AM , Processed in 0.06577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