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第二

什么是"行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1-2007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三法印 的帖子

还在。。。
都说Sankhara一直都在的嘛!
圣者有触和受,但他们只是知道而已,知道了就放,不执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1-2007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peggy_str 的帖子

佛陀和阿拉汉没有AVIJA和TANHA
所以Sankhara不应该是问题的根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三法印 的帖子

我不知你指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AVIJA和TANHA都是从Sankhara来的。。
所以,要灭AVIJA和TANHA就要看清楚Sankhara。。

我想你应该还没明白我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6-11-2007 04:49 PM 发表


如果你这样的问下去,你还是会转回来的。

问问你自己,在那一点你可以有自主权的?

缘触而生受。这个你有自主权吗?除非你是完全没有知觉的。如果有,那么你就会有受。但是,有受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 ...

你指的自主权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其实问题都在Sankhara里兜兜转转的。。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想蕴及行蕴来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6-11-2007 04:39 PM 发表

受是由[眼,耳,鼻,舌,身,意]而来的?

单单一个想蕴,就有的你受了。。。

例子:
当你在想(想蕴)起一件伤心的往事时,然后慢慢地在回忆(行蕴在工作了),
整个画面一直在跑、一直在往后跑,你不知不觉地沉醉于中,
慢慢地你伤心、心痛(感受)的感觉就出来了。

不管任何事物,只要你看不清楚行蕴,
你就会跟着他跑,然后缘起其它,然后执著。

圣者是清楚地看到行蕴在跑,但没有跟着它跑。。
所以不会缘起其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peggy_str 的帖子

你应该懂得...

缘起的流转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无明缘行,行缘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最后得到的是生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集」。

缘起的还灭门:“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即行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纯大苦聚灭」。

好像没有行缘无明的

Paticca Samuppada   -   Dependent Origination

Avijjâ paccayâ sankhârâ
Dependent on ignorance arises kamma formations

Sankhârâ paccayâ viññanam
Dependent of kamma formations arises the consciousness that links one birth with another

Viññanam paccayâ nâmarûpam
Dependent on re-linking consciousness arises the psycho-physical existence

Nâmarûpa paccayâ salâyantanam
Dependent on psycho-physical existence arises the six sense organs (including mind)

Salâyantana paccayâ phasso
Dependent on the six sense organs arises sense impressions

Phassa paccayâ vedanâ
Dependent on sense impression arises feeling

Vedanâ paccayâ tanhâ
Dependent on feeling arises craving

Tanhâ paccayâ upâdânam
Dependent on craving arises clinging

Upâdâna paccayâ bhavo
Dependent on clinging arises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Bhava paccayâ jâti
Dependent on becoming arises the birth in a new plane

Jâti paccayâ jaramaranam soka parideva sukkha domanassu-pâyâsâ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handassa samudayo hoti
Depending on birth arises old age, death, grief, lamentation, pain, depression and despair.
Thus the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arises.


  
Nirodha  -  Cessation

Avijjâ-yattveva asesa virâga nirodhâ sankhârâ nirodho
With the total and final cessation of ignorance, the kamma formations do not arise.

Sañkhârâ nirodhâ viññanam
With the cessation of kamma formations, re-linking consciousness does not arise.

Viññanam nirodhâ nâmarûpam
With the cessation of re-linking consciousness, psycho-physical existence does not arise.

Nâmarûpa nirodhâ salâyantanam
With the cessation of psycho-physical existence, the six sense organs does not arise.

Salâyantana nirodhâ phasso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e six sense organs, sense impressions does not arise.

Phassa nirodhâ vedanâ
With the cessation of sense impression, feeling does not arise.

Vedanâ nirodhâ tanhâ
With the cessation of feeling, craving does not arise.

Tanhâ nirodhâ upâdânam
With the cessation of craving, clinging does not arise.

Upâdâna nirodhâ bhavo
With the cessation of clinging,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does not arise.

Bhava nirodhâ jâti
With the cessation of becoming, birth does not arise.

Jâti nirodhâ jaramaranam soka parideva sukkha domanassu-pâyâsâ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handassa nirodho hoti
With the cessation of birth, old age, death, grief, lamentation, pain, depression and despair do not arise.

Thus the entire mass of suffering ceases.


佛陀都这样的说,可能还有很多不想学?
缘起法就是这样的次地,不是随便跳来跳去.

阿罗汉断了一关键的问题,连过去不可思量的业一楷断除.
那个关键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6-11-2007 11: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11-2007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爬贴爬到这里,个人认为peggy_str 比其他人懂得更多,论点也更合理。

其实十二因缘法,不是很多人认为那样。

简单的佛法之所以变得更复杂,是因为自己搞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6-11-2007 01:04 PM 发表


其实,我不断追问行灭的定义,原因是
大乘佛法众生无尽誓愿度 和 阿含经提倡解脱的境界是行灭的
是非常大的矛盾。

大乘提倡空,认为没有造业,没有轮回的菩萨道,根本不提倡脱离身口意行。



你错了。

你应该理解真正的大乘佛法而不是把坊间或一些后代大师的个人意见,当成大乘佛法的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1-2007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上一些关于十二因缘的资料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佛之道(增註本) 印順法師

己二

庚一: 苦集相鉤纏,死生從緣起,佛說十二支,如城如果樹。

  四諦的苦諦與集諦,已約略說明了。現在要說緣起法門,緣起就是集苦相生的豎的說明。要知道,不只是由集而生苦,苦也是能起集的。如眾生在感到 [P165] 了生的苦報後,依此業感的身心苦果,又有煩惱與業的活動。所以,「苦」與「集」是互「相鉤」引,互相「纏」縛,也就是展轉為因果的。明白了這,對「死生」的「從緣」而「起」,已有了扼要的了解。要知緣起說的主要意義,是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從因緣而起的。那因緣,也還是從因緣而生的。所以每一存在的事物,從過去看,都是從因緣而有的,這就是果了。從這而看到未來,又都有影響未來的力量,所以這也就是因了(且約前後因果說)。在這樣的見解下,神教的創造說,成為不可能。因為一切由神而生起,而神卻是不從因有的。這種為因而不從因有的創造者(神,作者),是非現實的,僅是幻想的產物。所以,佛說生死無始。拿苦與集來說:苦從集生,而集又依苦而起,一向是這樣的展轉相續。如從一點鐘而到十二點,又從十二點而到一點鐘,不能說最初從何而起一樣。生死的無始相續,就是從緣起的正見中發現出來。

  「佛說」緣起,因隨機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開示。「十二支」說,只是說得更完備些,成為佛教緣起說的典型而已。如說集與苦,也是緣起。或說三支 [P166] :煩惱,業,苦。從煩惱起業,由業感苦果,又依苦果而生起煩惱。或說五支,這是《阿含經》中常見的,就是:愛,取,有,生,老病死。或者說十支,是: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或說十二支,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有緣生,生緣老病死。十二支,就是十二分。在眾生生死延續的過程中,觀察前後相生的因果系列,而分為十二。古人稱此為『分位緣起』,是很有道理的。也惟有如此觀察,才能充分明了生死延續的過程。但緣起的原則是一,而說明是可以多少不同的。研究起來,這十二支,應該是不同說明的總合,所以也不一定專依古人的分位緣起說。佛說十二支緣起,有種種譬喻。或說「如城」:眾生在十二緣起的因果系中,像在四周圍繞的城中,不得其門而出。可以出來的地方──城門,又有守衛巡邏的,所以過門也不能出去。眾生在生死中,雖有可以由此而解脫的地方,但為煩惱所困惑,一直沒有衝破這緣起的連鎖,而得到解脫。又說「如果樹」:如從種子發芽,生枝葉,開花,結果;果實又成為種子,又會發芽生葉 [P167] 。雖然在前的不就是後來的,卻有因果的密切關係。種果相生,一直延續下來,拿這作為生死緣起相續的比喻,是最親切不過的。  

庚二

辛一: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緣起支的敘述,很多是從識支開始的,所以經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12)。可是,在識支以前,有的又加上無明與行二支,成為十二支。在《阿含經》中,一再說:『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13)。無明,愛(行),識三者,可以看作完整的,獨立的緣起說。等到與識支以下相綜合,才成為十二支的。現在,先從這三支自成統系的意義來說。

  「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在上面的譬喻中說過。生死流轉,如陷身在棘藤深草叢中,眼目又被蒙住,不能脫離一樣。無明,是知的迷謬錯亂,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經上說:『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14)。無明確是對於通達真實義的智慧,起著蒙蔽障礙作用的。愛有染著的作用,使人繫縛在生死中,所以譬喻為結。從煩惱來說:無 [P168] 明是屬於知的,是認識上的錯亂;愛是屬於情意的,是行為上的染著。有了這兩大因緣,眾生就感到了「有識身」──眾生自體,而「相續」的流轉生死。這也就是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和合而生生死眾生的意思。與經說的:『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15),也大體一致。這三事,說盡了生死流轉的主要項目。得有識身,是有取識的結生相續,為一新生命的開始。這樣的無明,愛,識身,無始以來,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一直是這樣的,不斷的「相續」「不已」。

  在一般的十二支緣起中,第二支是行,行是業的別名。行業,不是別的,只是與愛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所以三事說的無明,愛,識,與十二支中的無明,行,識,是可以相通的。如從十二支的立場來說:識是現在這一生的開始。拿人來說,就是當父精母血結合時,有識的剎那現起,因而結成有心識作用的新生命。這樣的有識結生的新生命,從何而來呢?這是從前生的業種所引發的;業就是行支。當前一生的最後死亡時,雖然身心崩潰了,但過去 [P169] 所造作的業能,並未消失;等到因緣和合,就隨著業力善惡的不同,而得或苦或樂的果報體,成為一新的個體,新的生命。行業的感果,是離不了煩惱的發業與潤生的,無明就是煩惱,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的總名。這樣,由於過去世的煩惱──無明,有過去世的業──行;從過去世的煩惱與行業,才有現生的生命開始──識。從無明而行而識,說明了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死歷程。  


辛二: 緣識有名色,從是有六處,根境相涉觸,從觸生於受,緣受起於愛,愛增則名取 ,因是集後有,生老死相隨。

  十二支中的識,是一期生命的開始。有些經典,從識支說起。這因為,推求現實的身心活動,到達識的結生相續階段,已到了生死業報識的核心。後代唯識學者,以異熟的阿賴耶識為中心,來說明生死雜染的一切,可說是吻合佛意的。「緣」此結生的「識」,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由於識的結生,身心就開始發展。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識。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 [P170] 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的攝取而存在。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能存在。正像沒有領袖,就不可能有群眾的組織活動;如沒有群眾,領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在十二緣起支中,著重在識緣名色。應解說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後,還是肉團的階段。

  「從」此名色而進一步的開展,就生起眼,耳,鼻,舌,加上身,意,「有」了「六處」的差別,這己到了形成人體形態的階段。   胎中雖有眼耳等根,還不能見色聞聲等。一到出了胎,從此六「根」開始了與六塵「境」界「相」關「涉」的活動,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認識開始,就到了重要的關頭。在觸對境界時,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不合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不幸得很,眾生的認識,是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觸』。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取,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迴,是不能避免的了。佛 [P171] 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從觸」的可意或不可意,當下就能「生於受」。可意的,起喜受樂受;不可意的,起苦受憂受;非可意不可意的,就起捨受。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

  沒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緣」此或苦或樂的「受」味,生「起」深深的「愛」著:愛著自我,愛著境界。這時候,已以主動的姿態,對生命與塵世,傾向愛戀而作不得主。此後,只有愈陷愈深,無法自拔。上面從識的結生,說明了身心的開展過程,以及對境而引起內心的活動情況。觸是認識的,受是情感的,愛以下是意志的活動了。

  內心有了「愛」染,愛心的「增」強,就進展到「名」為「取」。取有四:執取自我,叫我語取。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而宗教與哲學家們,不是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見取;就是執取種種無意義的戒條,苦行──戒禁取 [P172] 。這是從愛染生命與塵世,進而作思想的或行為的取著,造成世間一切苦難的結局。

  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成「後有」的業種。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但這裡所說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有了這,那末現生死了以後,未來識又會結「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生老死的「相隨」而來,便是未來生死相續的簡說。

  十二支,可以分為三世,有兩重因果:過去因(無明與行)生現在果(識,名色,六處,觸,受),現在因(愛,取,及有)生未來果(生,死老)。同時,前生以前有前生,後世以後(如不了脫生死)有後世,三世因果相續說明,就是無限生死相續的歷程全貌。

[ 本帖最后由 MingWei 于 26-11-2007 11: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之佛教 印順法師

第二章 釋尊略傳
第三节 成正觉

??释尊以大悲大智大精进力,宴坐禅思者凡四十九日,破魔障,得三明,於二月八日明星现时,廓然圆悟而成正觉,因得佛陀之名。今印度之巴特拿城南七十里,有伽耶城;距伽耶城八里,有佛陀伽耶,即释尊成道处也。其所坐之毕波罗 [P21] 树,因释尊悟道其下,遂称之为菩提树,今尚存。

      ??成正觉云者,简言之,即正觉世间之实相,智明成就而生死永寂。佛陀追述悟道之经过,不外正觉缘起之生灭。释尊尝以「我说缘起」示异於外道,持此以为佛法之特质可也。生死大苦,由业力而轮回不息,为印度学者之共信。然一及大我、小我、本体、现象之说,则莫不陷於矛盾。彼辈探宇宙之本元而立「梵」,探个人之主体而立「我」,又从而融合之。然一之则一解脱而一切解脱,异之则梵、我一体之说不合。其说现象也,谓自本净之梵我,起迷妄苦迫之世间。无论其解说为如形之与影,如水之与波,或如父之与子,然以本净为迷妄之因,终无以自圆其矛盾。若以迷妄与净我,同为无始之存在,则陷入二元,失其本宗矣。使果为二元也,真、妄又如何联系而构成流转?真我曾无所异,又如何离妄而独存?释尊正觉缘起,知其病根在「真我」,既无「我」为宇宙之本元,亦无「我」为轮回之主体,世间唯是惑、业、苦缘起之钩锁。即缘起以达无我,乃彻见生死之实相而解脱。成正觉者,此也。 [P22]

      ??释尊菩提树下之正观,以为吾人有身心演变之老、病、死苦,有人事纠纷之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自然缺陷之求不得苦,悉沈没於「老、病、死、忧、悲、苦、恼」之大海而莫之能脱。即此苦而探其原,知众苦之因於受「生」。有生即有苦,苦实与生俱来,乐生厌苦之常情,盖亦颠倒之甚矣。吾人何事有生而为众苦之所迫?必有能生身心者在。此能生者之存在,曰「有」。明言之,则以业力饫发而构成身心之潜在也。业力饫成身心之潜在,由於执「取」。何者?内则妄执自我;外则或为五欲之追求,或执取倒见以为是,邪行以为清净。於是乎三业繁兴,而集未来身心之苦本。驰取一切又以欲「爱」染着为因。於相续之三有自体,於所取之三有境界,若磁铁之相引而不舍。着之不已,则成为纵我役物之行。释尊尝叙之云:「当知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因护故,刀杖争讼,作无数恶」。又云:「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属展转相诤,更相说恶,况复他人?以欲为本故,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争共相憎故,以种种 [P23] 器杖展转相害」。爱、取为未来生死之动力,亦现在爱别、憎会、求不得之苦因,以是节制爱、取,乃乐生之王政;根绝爱、取,为厌苦离欲解脱之圣法。释尊为之而出家者,今则以正观缘起而得之。逐物流转与离贪解脱之缘起正观,即正法之根本。释尊於初转法轮时,尝约之为四谛: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为苦谛,爱为集谛,爱灭为灭谛,以厌苦离欲解脱之道为道谛也。

      ??缘起不出此五支(老死,生,有,取,爱),然考释尊之教,犹有阐述缘起之底蕴而详说之者,即求触境系心之历程,而达於身心相依之开展也。顺其序而略言之:「识」入母胎,因有「名色」之开展。识与名色相依不离,一期生命於是乎相续而住。名色开展有「六处」。根、境相涉入,则有根、境、识三者相「触」之认识。识触与无明俱,昧於缘起,乃味着於苦乐之「受」,而「爱」着生矣。识与名色、六处,同为前生惑、业所起之身心。虽识为一期生命开展之初始,然是苦而非苦集。故欲解脱未来之生死者,在灭「触俱无明」,而非灭识也。

      ??释尊又推此意而阐述之:识为无始相续之苦果,不劳灭之,灭无始相续之惑 [P24] 、业可矣。以过去之触俱无明为「无明」,以过去着境驰求之一切身、口、意行为「行」;必无明灭而后行灭,行灭而后识灭也。

      ??释尊於缘起正观中,知生死之因於爱、取之行,染爱以无明为本。以无明之蒙昧无知,不觉生死为惑、业、苦缘起之钩锁,而若有自我者存。有我则有我所,爱之为自体爱、境界爱,取之为我语取、欲取等,纵我逐物,苦轮常运不息矣。一旦缘起观成,无明灭而明生,无我无我所,离无因、邪因等恶见,爱欲自离而解脱,如旭日初生,长夜永别。自觉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释尊正觉而成佛,盖如此(2)

[ 本帖最后由 MingWei 于 26-11-2007 1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6-11-2007 04:14 PM 发表
请问您的看法是从哪得知的?


你是指那一些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3: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神之風 于 26-11-2007 11:22 PM 发表


你错了。

你应该理解真正的大乘佛法而不是把坊间或一些后代大师的个人意见,当成大乘佛法的正解。


我所了解的大乘 =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无尽誓愿度。
这些来自大乘经文,不是来自后代大师的个人意见。

不管大乘在起初阶段如何断灭贪噌痴,但是,他们都是保留着来生普度众生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3: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6-11-2007 03:59 PM 发表
阿难!如是缘名色而识[生],缘识而名色[生],缘名色而触[生],缘触而受[生],缘受而爱[生了,缘爱而取[生],缘取而有[生],缘有而生[生],缘生而老死[生],缘老死而愁、悲、苦、忧、恼[生]。如是有一切苦蕴之集。

有没有注意到如是缘名色而识[生],缘识而名色[生],

这里没有提到了Sankhara 和 avijja。

长老对于Sankhara有另一解释。

他说在相应部对于十二因缘的sankhara的解释是kayasankhara, vacisankhara, c ...



缘名色而识[生],缘识而名色[生],

就好像一架发电机,开始的时候,需要使用手大力一拉,引擎运作了,不需要手再拉,它已经能够自己转动了,
所以,行一旦缘起识,识接着缘起名色,名色之后的复杂现象,又在缘起识。

不过,我们不能说身语意行就不继续缘起识。

你给的经文为了告诉我们,只要识生起,就会缘起生死苦海,
识如何生呢?
经文只给我们说:名色缘起识,没有说无明和行。
感觉好像经文翻译得不好,少了无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 MingWei 的帖子

谢谢你的资料,
不过,我还是比较相信阿含经解释的十二因缘多于后代法师说的,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任何违背阿含经,请不吝指点,

如此才能互相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6-11-2007 03:58 PM 发表

这比喻好像有点不太恰当。


最早期的识缘起自“行”,不过当有了名色六入后,识也许缘起自其他名色法相。

不过,但我们要断无明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走到最原始的“行”如何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1-2007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11-2007 02:54 AM 发表


你是指那一些看法?

如果我告诉你,涅磐是寂静的,没有六识的出现,
也就是无法看,听,想,触,被绑着不能动
你能否接受这种境界?


您是如何得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11-2007 03:42 AM 发表


最早期的识缘起自“行”,不过当有了名色六入后,识也许缘起自其他名色法相。

不过,但我们要断无明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走到最原始的“行”如何产生。


在我看来,这有一点像是要解释最初的轮回起点。如果不是,就算我说错了。

我不觉得十二因缘的目的是要解释最初的轮回起点。这也应该是佛陀所不想谈的。所以,他不可能放在十二因缘里。

就算是三世的解说也只是把无明和行说成是前一世而已。

无明是什么呢?相应部的解释,无明就是不明了四圣谛。

四圣谛是什么呢?苦、集、灭、道。

四圣谛说苦的根源就是集,也就是贪爱。

所以,当我们追究到无明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追究到贪爱这问题的根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6-11-2007 10:42 PM 发表
你应该懂得...

缘起的流转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无明缘行,行缘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最后得到的是生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集」。

缘起的还灭门:“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 ...

对不起,之前应该是我讲错了。
AVIJA缘起SANKHARA,
然后SANKHARA缘起TANHA。

其实根本不需要去研究无明是什么,
只要你还看不清楚Sankhara, 不会去放(灭),
无明就一直会在。
相反的,看清楚行蕴然后放(灭),就等于"明"。

怎么你那么喜欢问关键?
小学没毕业就要问大学的东西了??
就算告诉你关键, 你也不一定明白。。。

其实我已讲的很白了,
但是很多人都把问题复杂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7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6-11-2007 08:46 PM 发表

你指的自主权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其实问题都在Sankhara里兜兜转转的。。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想蕴及行蕴来解释。。


你不是已经给自己答案了吗?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6-11-2007 05:41 PM 发表
还在。。。
都说Sankhara一直都在的嘛!
圣者有触和受,但他们只是知道而已,知道了就放,不执著。


这不就是在解决TANHA吗?

知道了就放,不执著 - 不就是不让贪爱升起吗?

贪爱不升起,那么接下来的其他不是没有了机会升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6:03 PM , Processed in 0.07797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