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蘇海米:16商家已被控‧勿漠視仲裁庭判決 2010-01-10 13:08
(彭亨‧關丹)彭亨州國內貿易、合作社及消費局副局長旺蘇海米指出,去年總有16名不服從仲裁庭庭令的商家控上推事庭,其中一人已被定罪。
他說,這名拒絕服從庭令的商家,被判罰款1000令吉及必須執行原有庭令的指示。 也是彭亨州貿消局執法組主任的旺蘇海米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促請商家不要無視仲裁庭的判決,以免得不償失。 他表示,當消費者依據消費人仲裁庭的程序投報後,如果被投訴的業者逃避出席仲裁庭的聽證,或被投訴業者拒絕服從下判後的庭令,消費人仲裁庭可把案件交由執法組採取行動。 “面對這樣的問題,執法組將通過各途徑尋找有關業者,並在發現業者後把他們控上法庭。” 儘管如此,旺蘇海米認為,州內消費人仲裁庭仍在消費者及業者相互讓步的雙贏情況下,解決了大部份的糾紛。 “其實我們也很感激許多業者,在許多針對他們的投報案中給予很高配合度,使到許多案件能夠在友好,甚至無需帶入仲裁庭的聽證會下成功解決。” 汽車買賣頻引糾紛
仲裁庭充調解橋梁 旺蘇海米指出,汽車買賣、旅遊服務最常引糾紛,消費人仲裁庭成了消費者與業者之間的調解橋梁。 截至今年12月15日為止,州內消費人仲裁庭總共接獲195宗消費者的索賠投報,其中多達170宗案件獲得解決。 他表示,消費者索賠投報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不滿所購買的物品而索賠,另一種為不滿服務素質而要求賠償。 “在物品索賠案件里,尤以汽車買賣最常成為消費者投報索賠的案件,這包括‘以舊換新’(Trade-in)方式買車、付了定金買新車等引起的各種糾紛。 至於服務索賠種類里,仲裁庭最常接獲的投訴主要來自旅遊業,分別是旅遊配套計劃下的分時度假、旅遊卡及旅遊代理公司。” 他說,汽車買賣糾紛通常是事主利用‘以舊換新’方式買車時,沒有清還舊車的所有供期及沒有進行易名手續而引起。 “所以我們勸請有意以舊車換新車的消費者,不要輕信任何宣稱可協助他們賣車的人。” 4年內130降至17宗“刮刮樂”投訴劇減 短短四年內從130宗驟減至17宗案件,“刮刮樂”投訴案幾乎絕跡彭亨州消費人仲裁庭! 一度在國內非常活躍的“刮刮樂”活動,由於經常發生“假抽獎真詐財”的手法行銷,並誘導消費者購買價格高昂的不知名電器,而不時引來市民入稟消費人仲裁庭索賠。 根據彭亨州國內貿易、合作社及消費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州內消費人仲裁庭接獲的“刮刮樂”投訴案,已從2006年的130宗驟跌至今年的17宗,跌幅超過600%。 對於“刮刮樂”投訴案大幅減少,旺蘇海米表示這是好現象,顯示了消費人較過去更明智消費,且也對類似的行銷手法提高警惕。 “消費者明智消費的購物態度有必要持續下去,以避免他們在繳付高昂的費用後,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而且還要花上冗長的時間爭取回本身已繳付的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