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3-5-2009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6-2009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回改的电脑喇叭RUNIN至今,
声音会比较集中,发现TREBLE也不用开这么多了,
人声比我以前用的ALTEC LANSING APT3还自然,
真是GOOD GOOD GOOD ....
由其听福建歌...
[ 本帖最后由 kenck 于 5-6-2009 12:0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6-2009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6-2009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6-2009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6-2009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4# Monster123 的帖子
这样你成功了,
下次我可能改altec lansing apt3,
到时又要请你多多指教
我和朋友介绍我改的烂喇叭,
他们都说声音很清(开大声时),
他们还说::真不敢相信那4"的sub(够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6-2009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6-2009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7# Monster123 的帖子
那之前改的电容.........怎样
改回原装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9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09 03: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09 03: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私的奉獻:免徵收交流電的專利版稅
原來早於 1882 年,特斯拉已經發明了世界第一台「交流電」發電機,
更於 1885 年發明多相電流,和以多相傳電的技術。
事實上,現今全世界每一個地方均以 50/60Hz( 赫茲 ) 傳送電力的,並經實驗為最有效之傳送電力的方法,而這項發明亦是特斯拉所研究出來的。
所以正如 1990 年 7 月 10 日一次美國國會會議中, 10 多名美國參議員藉此記念特斯拉 134 週年生辰之外,更表揚他在電力學上的貢獻和他如何改變了人類對發電概念的認識。
甚至在這次國會會議中,特斯拉更被稱譽為比愛迪生 ( 直流電的發明者 ) 一生的貢獻更偉大。
自從,愛迪生發明「直流電」後,人們皆要付出高昂的電費來換取生活上的方便,
所以經營輸出「直流電」可算為當時最賺錢的生意。
及至 1884 年,特斯拉脫離「愛迪生公司」後,
他才有機會遇上西屋公司負責人喬治‧威斯汀豪斯 (George Westinghouse) ,
並於 1888 年正式將「交流電」帶給當時代的社會。
並且在 1893 年 1 月位於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覽會開幕禮中,
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如何同時點亮了 90,000 盞燈泡,震懾全場。
因為這是「直流電」根本不能達到。
事後,特斯拉更因而取得了「尼加拉瓜水電站」電力設計的承辦權。
正因「交流電」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
而特斯拉更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
所以在當時每生產一匹交流電時,他即可賺取一美元的版稅,瞬間他變得富甲一方。
可是,當時一股財團勢力正掀起要脅特斯拉放棄此項「交流電的專利權」,並意圖獨佔取利。
結果,經過多番交涉後,
他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
但條件就是「交流電」將永久公開此項專利,好讓它成為特斯拉免費給予這世界的禮物。
因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並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
從此「交流電」亦再沒有專利,成為一樣免費的發明。
[ 本帖最后由 Monster123 于 14-6-2009 03:38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09 03: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esla 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無線傳電(一)
事實上現今在我們能夠認知和採用的發明,皆只是他四十歲以前的發明。
而他在四十歲以後的發明均一律被壓抑和封鎖。
甚至在1943年,他離世以後,所有關乎他的資料,不論是在報紙、雜誌和書籍上的,
皆被人有組織地刪除和修改。致使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彷彿從未存在於世上一般,
無人傳頌他在科學上的貢獻,
甚至人們更從不會追問過『交流電』究竟是誰發明的。
原來這一切不公的壓抑,
乃源自特斯拉(Tesla)在1889年所發明的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
這可算是他一生中最受爭議的發明,但亦是他對人類最大貢獻的發明,
因為Tesla Coil是一項能夠無限量供電的免費能源科技。
可能大家從未想像過,早在一百多年前,人類原來已經可享有免費電力的優惠。
很可惜,就像過往特斯拉所遇到「愛迪生」無理攻擊一般,
他的發明再一次侵犯了一些自私自利的商人之利益。
於是這項偉大的發明即遭到財團之抵制,他因此亦幾近走到破產的邊緣。
原來,特斯拉繼發明了「交流電發電機」、「多相交流供電技術」及「三線輸電方法」後,
他便發現了「兩線及單線輸電方法」,
甚至1889年他更發明了「無線傳電方法」。
於是在美國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建設實驗室開發及研究此項「無線傳電」技術,
即是將現時的低頻(50/60Hz)高壓電流轉化為「高頻電流」,
然後再經由空氣作為傳送媒介來輸電。
此項「無線傳電」技術不單省卻了輸電電纜的成本,更可以免去輸電時因電阻所致的損耗。
經過八個月的研究後,
特斯拉便決定在長島(Long Island)試建首座名為「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的電力發射塔。
其實,在特斯拉的研究中,
他發現了只要藉著一座「電力發射塔」,
方圓周圍的「電力接收器」(特製的電容)就可以接收到這種「無線電力」,
甚至絕不會因為過量的「接收器」而減低其「輸電必v」,
假若「發射塔」發射出600W電力,30英里內所有「接收器」皆可接收到600W電力。
事實上,這技術正等同我們日常使用的「無線電收音機」(原來首位「無線電收音機」發明家就是特斯拉,而不是馬可尼)。你會發覺「收音機」的電波是不會因為同時有過多人使用而減弱的,每一輛汽車或是每一個家庭只要藉著一部「收音機」,便可以收到同樣清晰的無線電波。
同樣,特斯拉發現了「高壓電流」原來轉化為「高頻的高壓電流」後,
則可以無限地將電力輸送。
「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正是運用了這種「無線傳電」技術的發明,
甚至它就是一種人類一直夢寐以求的「免費能源」了。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二)免費能源
就如在1889年科學家特斯拉(Nikola Tesla)研究的「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
當時他對磁場的認識可算是亘古未有,
後人更以磁力線密度單位:1 Tesla(特斯拉)=10000 Gause(高斯)以表揚他在磁力學的貢獻。
在不斷的研究中他發現了「共震現象」,
原來在特定的環境下,
一個機械系統震動的震幅,不論是聲學的或是電學的都有相當高的震幅。
而特斯拉則利用了此原理所出現的「磁力共震現象」,而製造出一個變壓器,名為「特斯拉線圈」,
它能夠產生極高的「高壓電流」。
他其中一個命名為「沃登克里弗計劃」(Wardendyffe Project)的構思就是在美國長島(Long Island)建設一座足可輸出100萬匹「交流電流」的「特斯拉線圈」。
「特斯拉線圈」結構基本上,由一個感應圈、兩個特大電容器和一個線圈互感器所組成。
該「線圈」其一特性,是能夠生產出既高頻又低電流的「高壓交流電」。
這種「高頻電流」可經由空氣作遠距離的「無線傳電」達至另一個「接收器」處,
並且對人體絕無不良影響。
可能大家未曾聽聞過現時50/60赫茲(Hz)的「交流電」轉化為「高頻的電流」後,即使流經人體也不會導致出現電阻的情況,因而引致損害。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特斯拉更展示經由「特斯拉線圈」輸出的「高頻電流」流經自己的身體,而使一顆「無線燈泡」發亮。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 (三) 不公平的壓抑
其實,空氣中存著很帶電負荷的電子,就如日常我們所感受到的『溫度』
原來只是這些電子在空氣中不規則的流動。
所以只要掌握一些技術把這些電子誘導為規則的流動,這便能成為電流。
再從而收集這些電子即成為有效的電能。
1889年特斯拉發明的「特斯拉線圈」就是藉著地球本身用之不竭的「磁場」,
從而運用「磁力共震」的方法將空氣中的電子震動出來,
由於採用了共震的原理,電子便有效地誘導為一股規則性的電流。
經過收集和轉壓,電子便可成為高壓電流。
再配合過去曾提及的『無線傳電』技術,
將高壓電流轉變為特定頻率的超高頻電波,傳送至遠處。
此電波亦即是一股既高頻又低電流的高壓電流。
但其中之特性是該種電波態夠作為一種『導引』,使別處空間中的所有電子產生共震而形成有規則的能量(電流)。
而「特斯拉線圈」所發射出的高頻電波,
只要藉著特定的接受電容器作為『檢頻』,
便能在遙遠的地方也能將該處空間中所存著的能量(電子)收集為電力。
亦因此緣故,就算同時使用大量的電容器作為接收器,也不會降低「特斯拉線圈」所發射出電力。
因為它只是一種『導引』性電波使接收電容器能抽取其空間本身的能量,
亦即是那因為『高頻高壓電波』在共震效應下而變成有規則電流。而收集為一項『免費能源』。
換句話說,「特斯拉線圈」只要發出600瓦(Watt)電力,
所有電容器皆可以接收到其空間裏的600瓦免費電力。
事實上,今天的收音機和無線電傳真機就是完全採用了此種原理,
藉著電容按著特定頻率『檢頻』而接收出該種電波,
只不過它們所發射的波頻只是聲音訊號和圖像訊號,而不是能量矣。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四﹞不公平的壓抑
特斯拉繼發明「交流電發電機」後,他便著手研究「免費能源」的可行性。
於1889年,他在美國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建設實驗室,專心研究『特斯拉線圈』的原理和反應。
在1895年,當他的發明生涯正處於巔峰之際,一場離奇的火災將整座實驗室燒毀了,
他半生所研究的心血、所有珍貴的研究設備和科學實驗的資料,皆付之一炬,特斯拉的經濟遭到嚴重損失。
在這殘酷的打擊下,他茫然若失。
經過很久的沉寂和恢復,
於1901年,他再從痛苦中倦土重來,四出尋求合作伙伴,
結果他得到世界富豪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的投資15萬美元及另外100萬美元貸款,
便在美國長島(Long Island)始建首座大型「特斯拉線圈」,
以供給大西洋兩岸「無線通訊」和「無線輸電」之用。
事實上,「特斯拉線圈」乃是一項科技發明,
不單能夠遠距離傳送資訊電波,
還能將能量(電力)轉化為高頻電波,使人類能進入一個無污染的「免費能源」生活裡。
可是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只應用了「無線通訊」這方面的技術而已。
此項世界廣播系統則被命名為「沃登克里弗計劃」(Wardendyffe Project)。
事實上在特斯拉腦海裡,「免費能源」的生活只是整幅構想的部份而已。
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發明,將會賜給這世界。
可惜1903年,正當特斯拉的工程進展到關鍵的時刻,他的無線電發明專利卻被人竊用,
結果投資者J.P.摩根收回一切資金上的協助和投資。
特斯拉放下手上研究,四出尋求借貸,
甚至他向「威斯汀豪斯公司」(Westinghouse Company)求助 (1896年,「威斯汀豪斯公司」陷入經濟困境之際,特斯拉曾慷慨協助該公司渡過難關) 。
可是,當時「威」公司眼見該項計劃無利可圖,
不但沒加以援手,反之更落井下石,追討特斯拉有關設備上的貸款,
因而加速特斯拉事業的崩潰。
在電力公司、供水公司和欠薪工人多方的追逼下,
特斯拉便拆毀了該輸電塔及買掉這些材料償還債務,特斯拉經濟陷於破產的邊緣。
一項本是對人類有著莫大貢獻的發明,就在自私自利商人的手下胎死腹中。
1916年,特斯拉更因拖欠個人所得稅被法院傳訊,
無情的新聞媒體更大肆張揚,致使這位天才發明家身心受到極大的打擊。
晚年的特斯拉更顯得意志低沉、孤僻落漠。
1943年1月7日,可憐的特斯拉孤獨地死於一間殘舊的旅館中。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五﹞不公平的壓抑
事實上,原來在100年前,科學家特斯拉所發明的「特斯拉線圈」就已經能提供完全「免費」的電力。
原來,只要在香港太平山頂上建立一座「大型特斯拉線圈」,
在整個香港島任何一個地方,便可以藉著一個「接收電容」接收該座「線圈」所釋放出來的電能。
縱使「接收電容」的數量不斷增加,也絶對不會影響該「線圈」所供應電力的輸出量。
換句話說,
只要該座「線圈」是輸出10萬匹馬力之電力,方圓35英里內,所有「接收電容」即可接收10萬匹電力,
就算再增加多1 萬個或100萬個「接收電容」,
這1萬個或100萬「接收電容」亦可以接收空氣中的10萬匹的電力。
因為它所釋放的「高壓高頻」電流,能夠誘導其他空氣中的中子釋放出一樣的電子。
這就是「特斯拉線圈」與一般「免費能源」發明之分別。
[ 本帖最后由 Monster123 于 14-6-2009 03:37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7-2009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7-2009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幾年前我到過印尼的 Yamaha 喇叭廠參觀過,當時它正在生產這種水滴形喇叭(NS-555, NS-777),就見識過這樣的做法,當時也感到很好奇,因為它并不是加熱硬拗彎,而是將平板切出細縫再彎曲的做法,手工真得很精致。但 Yamaha 的廠房比你所登出來的圖片環境干凈得多,也很有系統分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7-2009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7-2009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7-2009 05: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7-2009 05: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09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7# kenck 的帖子
可以先用 4700uf / 25V X 2, 2200uf / 25V X 4 试试 ,
( 4700uf 的声音特性 for SUB BASS ,
2200uf for mid BASS ..以此类推... )
---------------------------------------------------------------------------------------------------------------------------------------------------------
然后看看电板会不会过热
( 铝片,
还有 电容旁边那粒 3 脚, 上面有个洞的黑色 transistor ...
我上次加长长的铝片的那粒)
不会太热的话, 就可以再加电容,
看看你需要那种声音,
就用哪种数值的电容
( 便宜电容里, 我喜欢用 Elna 牌子的 )
(4700uf 的, 可以用到 35V , 声音会比较滑 )
------------------------------------------------------------------------------------------------------------------------------------------------------
高音 = 1 / 0.47uf / 50V 或以上 ..大概 2 - 4粒 ( 加太多,高音会有点粗 /利 )
超高音部分 = 0.1 X 10 粒以上...
----------------------------------------------------------------------------------------------------------------------------------------------------------
之后电容去电板的线可以换掉,
找电线的心有点红的, 那种铜质会好点
( 红黑互卷的电线比较多是这样的 ),
也可以用两对红黑电线, 它们卷着的部分不必拆开,
头和尾的部分, 把两条红接在一起, 黑的也是..
( 假假当着是高级音响电源线啦... 有一点效果的.. )
顺便可以查下它的输出电压..
不要像我上次那样...
写 12.5V ..结果出来是 18V ....
-------------------------------------------------------------------------------------------------------------------------------------------------------
FUSE 可以换掉, 用 车的那种 plastic 的, 改下去, 用锡焊住
( 反正烧 FUSE 的机会很少 , 到 FUSE 真的烧掉时再打算....
现在的 玻璃 FUSE 品质很差, 会影响到电流 / 声音输出)
[ 本帖最后由 Monster123 于 12-7-2009 01:05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09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ck 于 12-7-2009 05:33 AM 发表 
请问汽车加电容要加在那里,
是不是加在汽车电池那里,
汽车电池 (+)接电容(+) ,
汽车电池 (-)接电容(-) ,
对吗?
我真的是傻蛋.............唉 对....
4700uf for 电力 / 音响 BASS 下潜.. 大概 2-6粒,
1000uf for 上坡和再加速.... 大概 6粒... 饭前饭后吃... 
47uf X 4 粒 ...不知道...心理作用而已...
4.7 X 4 粒 ... 也是心理作用.... 
0.1uf X 4 - 6 粒 ... 保护电池 ..
要用 16-35V 的电容, V 越大越好 .. 而且要用 105'c 的 ( 引擎室很热, 会影响电容寿命 )
电线要家用那种粗芯的比较好 , 外皮在 4mm 以上,
找不到, 也可以用 车 sport light 的那种电线, 红黑各用 2 条并起来,
要装 FUSE ... 大概 10 - 20A ...
你装好跟我讲, 我再告诉你用多少 A 的..
用盒子装电容, 里面塞海绵隔热...
我讲完鸟 .... 
[ 本帖最后由 Monster123 于 13-7-2009 03:24 A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