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7-10-2008 03: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剧的古装片哪里好看 ?
我看 " 黄晓明" 主演的 " 鹿鼎记" *~*$#.....真的五分钟都看不下
除了夸张, 还是夸张
我喜欢看有不同的东西,
大陆剧的风景美, 也没什么了不起了, 看久了已经乏味
武打精彩, 精彩久了也开始不精彩了, 很多也不过是玩电脑特技
" 黄晓明" 的演技也夸张, 把 "韦小宝" 这角色演得很狡猾, 像坏人
我喜欢TVB的 "金牌冰人" "铁血保镖" 这样的古装片, 因为题材特别
不过我有一位朋友也是比较瞧得起大陆剧, 瞧不起TVB的
因为他说 : 大陆的, 如果清装戏, 连所有的士兵都要剃光头, 非常专业
天啊 !
我看戏是要享受, 要看到惊喜, 不是要看专业而已呀
如果大家有发现, 大陆剧都是拍已经 "有了的故事"才行, 例如 : 金庸小说, 历史
但从来不曾看过他们编出什么新故事是拍的好的
所以, 大陆剧有如 "中国货" 一样, 有硬体, 没软体
现在的 "中国货", 就有如模仿的 "日本货" "韩国货" 一样, 从来就没有发明新产品, 都是拿人家发明了的, 再改造成更先进, "机械人"是日本发明的吗 ? 不是, 但如今确实日本的最先进
大陆剧也一样, 有发明什么出色的新故事吗 ? 没有, 都是拿80年代TVB拍过的再改造得更出色, 奈何很多观众已经先入为主, 所以金庸的武侠片永远都是TVB的最经典
.
[ 本帖最后由 多比丽 于 17-10-2008 03:57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08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dstwk1122 的帖子
電視臺的功用是“出售產品”,電視臺的製作組到底有沒有“墨水”,觀衆用直接反映出“產品”的好壞。
首要媒体旗下有4家电视台,已经不怕没有“店面”出售本身制作的產品。
可惜它没有“技术熟工”来帮忙制作出好“產品”,却找一些生手来制作 出三流“產品”。
你说能卖吗???
[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级上将 于 17-10-2008 06:4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08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1# 多比丽 的帖子
這一位,您肯定沒看過紅遍中國大街小巷的《武林外傳》~
《大宅門》呢?怎麼說?《中國式離婚》也是一部。
只是這裡電視台“看在”武俠劇有市場,大部份引進金庸劇啊~不代表中國沒自己編劇的原創劇。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08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0# dstwk1122 的帖子
一个小市场在怎么自由开放,还是个小市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0-2008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0# dstwk1122 的帖子
看看央視的利潤,央視的利潤是無線後面幾個增加幾個零的問題,而且央視的片子并不僅局限與華語劇場,在很多非華裔里也有市場。這就是影響力,無線在海外非華裔市場有多大的影響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0-2008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3# kiwi007 的帖子
肯定沒有看過多少大陸央視電視劇,大陸的劇本多了海了去了,是無線劇本後面增加幾個零的問題。
大陸的家庭倫理電視劇比無線的幾個女人吵來吵去,勾心斗角好多了,很有文化底蘊和內涵,畢竟文化沙漠的香港和大馬是無法和千年文化遺產的泱泱大國比較的。
無線的電視劇普遍適合給本地中華文化底蘊比較低,認知程度比較差的人可以看,看看佳禮中文論壇上很多網友的中文水平,就知道本地人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有多少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0-2008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空军一级上将 的帖子
本來都沒有多少藝人可以演戲,完全是中文平面媒體炒作出來的。還有那個八八六十事的主持人,有什麽演技,也出來演戲???
而且也有不少本地藝人也是選美出來的花瓶,可以演出來什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0-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4# 空军一级上将 的帖子
就像一隻鹽焗雞,再怎么做還是鹽焗雞。而滿漢全席是很多道菜,需要全方位去做才能夠各個方面搭配出來色香味俱全。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swilder 于 17-10-2008 11:53 PM 发表 
肯定沒有看過多少大陸央視電視劇,大陸的劇本多了海了去了,是無線劇本後面增加幾個零的問題。
大陸的家庭倫理電視劇比無線的幾個女人吵來吵去,勾心斗角好多了,很有文化底蘊和內涵,畢竟文化沙漠的香港和大馬是 ...
你中文水平很高一下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0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swilder 想问下你开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什么 ?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03: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 blueswilder 的帖子
TVB戲受落,其實之前某些網友也說中一個關鍵︰親切感。
因為多數馬來西亞華裔第一代,都是來自南方,例如粵藉、閩南、潮洲,年初去香港,和朋友聊天,這裡的廣東話和香港人根本如出一輒,只有些許口音差別,因為彼此都保留著南方人生活習俗,燒臘飯、魚蛋粉,到了香港簡直和回家鄉一樣。
而央視主打的戲劇,古裝劇,就不必說了,《漢武大帝》、一系列的清宮正史、甚至最近火紅的《大秦帝國》,都是標榜正史為主,對於大部份受國中教育,鮮少接觸中國歷史的大馬觀眾而言,那是陌生而遙遠的東西,我們比較接受淺白而富娛樂性的野史,其實這也不是一種錯誤,只能說認知上的代溝,就像我們偶爾也看不明白所謂法式幽默、英式幽默,這並不是罪過,只因為我們不了解某種文化價值,而導致無法產生認同與欣賞。
香港上一個世紀的移民潮,真的流失大量人才,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80年代香港電影蓬勃發展,許多寫電影劇本正是TVB磨練出來的精英。可是97過後,每況愈下,許多人才轉戰好萊塢,以衝出亞洲為目標,結果香港戲劇越來越呈現一個真空狀態,沒有一個好劇本,惡性循環,就算用金錢捧出一個明星也無法持久。
TVB的困境,的確是過於安逸,已經缺乏全球性競爭力,韓劇日劇台劇的虎視耽耽,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回歸後也只能圖謀中國支援,許多劇集發現是兩地合作,這是大勢所趨,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坦白說,論歷史劇,或題材比較嚴肅的戲劇,TVB的確該向央視借鑒,但論生活劇,情景劇,大陸也該向TVB取經,畢竟當年《家變》、《網中人》、《親情》……的確締造人人必回家看電視吃飯的盛況 所謂爛船還有三分釘,TVB百般不行,也總有一些經驗值得本地媒體學習~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08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 你的朋友 的帖子
當然,本人熱愛漢學和漢文化,對於中華文化也是在一直在學習當中,肯定比本地把無線武俠劇當正史的人強很多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08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1# kiwi007 的帖子
無線和新傳媒的記憶已經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成為回憶了,因為當初實在是沒有多少電視劇可以看,現在隨著中國崛起,中國的影視歌也不斷的蓬勃發展,在海外也可以看到很多大陸電視劇。
而且大陸拍攝電視劇很嚴肅,都貼近與大的既定歷史背景,符合基本的邏輯觀念。確實因為本地很多人對於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的認識很膚淺,結果把無線的古裝劇當成了歷史來看待。像大陸拍攝古裝劇時候,對於服飾、髮型、建築都是相當的考究,都是符合當時的歷史狀況。而無線不過就是翻來覆去還是那么一條街。拍攝清宮戲,都沒有演員剃髮,看的感覺是不倫不類。
無線因為是適合本地的生活方式,而且因為本地人大都是閩粵一帶,所以也相當很容易的接受無線的思維方式。
要說生活劇還有家庭倫理電視劇,我看過比較好的還是大陸電視劇《渴望》、《房前屋後》、《牽手》、《中國式離婚》、《金婚》,建議你看看這些,現在大陸的製作和拍攝水平,及演技水平遠遠超過了無線。就是因為普遍都是大陸北方生活背景下產生的,所以本地人未必會接受。據說當年《渴望》在大陸創造了萬人空巷的局面,幾乎都是家家戶戶在談論《渴望》,是經歷了文革后對於中國人思想的改變。還有《編輯部的故事》是辦公室輕喜劇,也是很轟動的。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3# blueswilder 的帖子
本地人比較難接受部份中國現代劇,的確因為對文化、北方生活感到隔膜所致。像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八年抗戰、文革……這些對馬來西亞華裔來說,幾乎是陌生的東西,既不感興趣,也沒代入感,當然不如港劇講股市、同樣受英殖民影響的生活來得親切。
不過中國戲劇近年也有商業化趨勢,像最近重拍《新版紅樓夢》,搞了無厘頭選秀,戲還沒拍,演員一個個已經代言一堆產品,除此之外,許多連續劇也向港台看齊,廣泛利用網絡、媒體炒作,站在商業立場,這當然無可厚非,但上世紀用三到五年拍一部作品的認真,已經蕩然無存,也是隱懮之處。
中國連續劇比較注重鋪陳,往往全戲爆發的點,要演到中部才像潮水般排山倒海而來,港台連續劇講究每集高潮,片尾曲唱起前,一定要營造所謂高峰讓人追下去,這種不同方式的編劇手法,多少也決定觀眾的流向,偏偏本地觀眾賣這個帳,就像前面一些網友說,看戲只是為了娛樂,而忽略戲劇本身其實是種藝術,觀眾能通過作品進行鑒賞享受。
多數觀眾認為日劇節奏同樣明快,但鮮少朋友接觸NHK的大河劇(正統歷史劇),無法感受到那種認真與專注,確實是快節奏資本社會的一項損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08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4# kiwi007 的帖子
確實是因為很多文化背景不同,無法適應導致的,不過大陸電視劇倒是對於中華文化是個很深刻了解的窗口。
而本地人過多的是爲了娛樂,不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所以也不會很認真的去學習。而且因為本地人也是比較浮躁,無法沉浸與執著中,所以無線肥皂劇也是很滿足胃口的。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严肃的话题...
其实现代人生活忙碌, 难得抽空看剧无非是想放松一下..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4# kiwi007 的帖子
文化與大環境的因素,影響幾代人,雖明知其因,但奈何個人力量有限,也無法回天。
倒是看見前面有些網友說大陸戲誇張,這誇張不知指劇情誇張還是演技誇張,反而因此想起TVB之前火紅的《金枝慾孽》,為了強調各宮主子的勾心鬥角,每隔幾分鐘就慣性來個「真面目特寫」,要女演員們每位都來個目露兇光、橫眉豎目、機關算盡的表情大放送,深怕觀眾不清楚她們皆非善類,必需強調再強調這些女人內心多麼掙扎又可怕。
反而覺得這種表演真真誇張,建議TVB可以參考斯琴高娃、呂中、甚至劉曉慶是怎麼演慈禧,何謂爐火純青、剛柔相濟,陰險與毒辣並非瞪眼冷臉,談笑盈盈間扼殺對手所有生路才讓人心寒,不會到處對人說「我要怎樣怎樣」,中國官場的醬缸文化,高來高去,變幻莫測,才是看歷史劇最深的意味。
另外一點很看不過去,就是TVB喜歡把皇宮當大雜院,御醫可以走來走去、侍衛可以進出自如、連江湖人也高興就來不高興就飄走……篡改歷史也就罷了,只需要娛樂嘛,但把皇宮變成游樂場所就實在誤人太深,雖說男人無法進入後宮就沒辦法和女人串成戲,但這種編劇也太有違常識,清宮乃歷代門禁最森嚴,演到一個皇妃被人輕輕鬆鬆揹著出逃紫禁城,已經陷入最徹底的無言……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我觉得戏剧根本不需要进步。。。
只要剧本好,贴近我们的生活,人情味。。。
就够了。。。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08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8# 可爱的阳阳 的帖子
「劇本好」,基本上就是一種進步的要求了
《家好月圓》賣的,那就部部都是同類型的劇集,到時候就算《家好月圓》劇本再好,翻炒又翻炒,都會變成難吃隔夜飯。
嗯……其實講到劇本,目前種類最多還是日本,不會完全為了市場而撰寫,想看什麼有什麼,很過癮,也能感受到日本人做什麼都很認真(沒錯,連娛樂都講求專業)的精神。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08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8# 可爱的阳阳 的帖子
無線還有多少好劇本?翻來覆去就是那么些,畢竟文化的沙漠是無法多寫出來些具有文化底蘊和內涵的劇本。而且很多大陸的劇作家,在文字駕馭方面技術水平很高,對人物刻畫也很形象逼真,對於內心描寫也是很深刻。這些方面和教育有關,大陸還是很重視對文化方面的教育。本地有多少人是學中文系?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