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H^Ya0

[9月27日] 李安新电影《色.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0-2007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了回来。。。。

可能之前没有期待那么高。。。。。反而现在觉得这套戏好看极了。。。。

老实说李安的戏,我真真看得没几部。。。。。。这套最完整了。。。

现在终于明白梁朝伟为什么可以拿那么多影帝的奖项。。。。。他的演技不得了!!!他的眼神,我已经深深的迷住了。。。。即使他不用说任何东西,我看到他的眼神我也明白了。。。。难怪王佳芝会爱上他。。。。。

汤唯,完全一个我们陌生的名字,也给了我不少惊喜。。。。。单单她在跟组织的老吴说起她的痛苦。。。。连我也觉得,我也很辛苦。。。。。演技比起章子怡还要好。。。。。。李安导演没选错人。。。。。

偶像歌手王力宏,讲真的演技还好啦。。。。人家是唱歌的,演技是有待进步。。。。。已经比我想象中好多了。。。。我的朋友说她感觉不到王力宏是喜欢汤唯的。我倒不觉得,王力宏一些表情已经让我知道,他是喜欢汤唯的,在电车的时候我已经feel到了。。。。只是没想到他们两个有吻戏。。。。我们还猜会不会有,本来觉得没可能的。。。。看到时,我们两个都目瞪口呆。。。。哈哈哈哈!!!

整体来说,虽然看得是干净版,我觉得这套戏要表达的东西,我感觉到了。。。。不过无可否认,情欲版的,会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易先生和王佳芝会爱的那么难舍难离。。。。王佳芝会为了爱,连祖国也可以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7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臺北首映我去看了,過了一禮拜后又再去看一次。

拍攝手法很李安,讓我不自覺想起“喜宴”和“斷背山”,不知為啥。。。

梁朝偉,當然啦,把他擺出來大家都很服。湯唯嘛,他真的豁出去了,只不過我跟朋友討論很久都不明白他何來的“六角臉”,但是很耐看是真的,演技也嘛,很難挑剔了,他真的很努力。至于王力宏,很抱歉,我不是沖著他去的,他始終是音樂人,演戲演到這個程度,他已經很用功很投入了,如果我是他我也很難走出來 只不過我幾乎每次看到他的戲份都想笑,不懂為什么,就覺得李安很愛close up,尤其王力宏說“我們應該敲鑼打鼓喚起大家的愛國意識...”(大概是這樣啦,對湯唯說的),全場笑到翻
李安確實拍得很崩潰,但是人嘛總有第一次,第一次拍床戲能拍成這樣已經無可挑剔了。雖說我總覺得1991年法國片“情人”的床戲最贊,但是我當然也不能拿二者相提并論啦,不過大家有機會還是可以看看“情人”,梁家輝演得很好。至于感情,以前我看“斷背山”時覺得沒感情,現在看“色,戒”倒覺得“斷背山”的感情比較有味兒。“色,戒”的感情醞釀不夠深,壓抑得太恐怖了,我看不出男女主角除了性之外還有什么情,一直到王佳芝在珠寶店里叫老易快走,還有他對老吳說老易像蛇一樣鉆進他的心里,這是才感覺到絲絲的情感存在。也許張愛玲筆下的感覺就是如此,沒有蕩氣回腸,但我總覺得他倆的感情表現得太晚也太突然,兩個人似乎只是透過性來互相解放,反倒是“斷背山”,我有感覺到那種含蓄、越是壓抑越是抵擋不住的感情,很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豈止是色授魂與而已

[youtube]hxu8Kxuf-Sg[/youtube]


馬路天使裡的〈天涯歌女〉,《色‧戒》裡王佳芝在日本酒家對易先生唱起這首歌,這是戲裡很重要的一段場景,情感非常飽滿濃烈,湯唯唱得不僅只是色授魂與而已,複雜的情感在每一個咬字吐息裡面翻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香港作家陶杰写的影评最棒~


陶傑︰令人對張愛玲和李安這對熱愛自由的創作人致敬



幾場情慾戲露了些甚麼底?

滿城爭論《色,戒》的三場性愛戲,香港的觀眾,比較熱衷觀賞男主角梁朝偉暴露的性器官面積多少、露骨的動作長幾秒,男女主角是不是「來真的」,在市場學上,這些話題有助於熱炒票房。

一個以四十年代上海淪陷時期為背景的故事,這一代中國人不感興趣,在銀幕上,如果梁朝偉的陽具能把一 代中國觀眾抽送進中國現代史的黑洞,協助他們恢復這段時期的記憶,那麼不僅男主角沒有白白犧牲,而且編導還功德無量。

如果只對片中的色慾場面有興趣,不妨以此為缺口,深入探究編導想說甚麼。

故事講女主角王佳芝,在大學話劇團跟一批愛國學生一起,立志暗殺上海汪政府的特工頭目易先生。女主角奉命深入虎穴,當易先生的情婦。

第一場性愛戲,由於王佳芝沒有性經驗,由一位曾經嫖妓的男同學代勞。這場戲女主角的經驗是冷漠,把自己的初夜成為國家民族的祭品。

第二場性愛戲: 王佳芝勾引了易先生,乾柴烈火。
這個特務頭子一搞纏上手,沒想到卻施以暴力的性虐待。因為當年的上海,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美國參戰,汪政府自知朝不保夕,其政府要員,在夾縫中惶惶不可終日。易先生把一腔焦慮和壓抑,化為床上的暴力,這場戲,男主角自後進襲 , 如 「龜疊 」之態,女主角措手不及,對於性的經驗是厭惡。

第三場性愛戲,男女交歡,王佳芝抱膝蜷身子,易先生正俯而深探之,成「猿搏」之姿,由於角度刁鑽,王佳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色,戒》的情慾場面,就此開展一場性心理的辯論:女人在性愛中得到了快感,甚麼家仇國恨、鋤奸誅惡的大計,通通可以放到一邊。因為任務在身,才與易先生歡好的,是性高潮令王佳芝愛上了易先生,而不是對易先生的愛而產生性高潮。此一意識,在張愛玲的原作中隱藏至深,表達得很隱晦,導演李安把張愛玲的性心理刻劃出來了。《色,戒》的海外版,一刀不剪,原裝推出,三場性愛戲,亮點正在於此。

中國的觀眾,自陷於道德的深淵。只怕不但看不出名堂,許多「道德塔利班」分子,難免憤怒吼叫。然而這不是一般的「四級」鏡頭:

三場性愛戲,有如陽關三疊,三道門檻,女主角跨過每一道,心境隨之一變,走上一條自毀的不歸之路,愛國的情操,經不起色慾的考驗,一夜高潮,就衝垮了救國鋤奸的大計,《色,戒》表達的就是此一人性的諷刺。

「色」不但是色慾,還有大千世界的千般色相,包括易先生送她的粉紅鑽石。「戒」不但是戒律,還有「漢奸」情郎用粉紅鑽石嵌造的一隻戒指。小說這個題目,語妙雙關,只有張愛玲的幽魂附體,方有如此神來的畫面。

張愛玲當年寫了這篇小說,遭保釣分子留美小說家痛批為「歌頌漢奸」,張愛玲女士罕有地反擊,指小說家有刻劃人性弱點的自由,不必凡寫到抗日戰爭必握拳喊口號。

刻劃這個時代,不可以只准出產《黃河大合唱》之類的「主旋律」。人人都「文以 道」,這樣的社會精
生活有何創意和情趣?《色,戒》的性愛戲,一對男女主角翹屁股露毛的纏綿得一片火熱,露骨之中,別有含蓄的大義,不由得令人對張愛玲和李安這對百年中國熱愛自由的創作人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色,戒》影评的延续~

談《色,戒》中的「性」




不看陶傑已很久了,但他最近談李安那套《色,戒》的文章確是寫得好。
他不但看透了張愛玲,也看透了李安:

《色,戒》的情慾場面,就此開展一場性心理的辯論:女人在性愛中得到了快感,甚麼家仇國恨、鋤奸誅惡的大計,通通可以放到一邊。

因為任務在身,才與易先生 歡好的,是性高潮令王佳芝愛上了易先生,而不是對易先生的愛而產生性高潮。

此一意識,在張愛玲的原作中隱藏至深,表達得很隱晦,導演李安把張愛玲的性心理刻劃出來了。

張愛玲收錄在《惘然記》的這篇短篇,之所以引來「道德塔利班」的口誅筆伐,我想部份原因是她把一樁本應轟轟烈烈的、在愛國大纛下可歌可泣的刺諜案,非常政治不正確地,寫成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
她本來是美人計裏面的餌,卻不能自拔地,愛上她的獵物,最終救了對方,犧牲自己。
關於他們的愛,張愛玲是這樣寫的:

「這個人是真愛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轟然一聲,若有所失。」
「她還是真愛他的,是他生平第一個紅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後還有這番遇合。」

張愛玲怎樣「合理化」這段不應發生的、註定被誅罵的感情呢?

性。

但這實在非常隱晦,如陶傑所說,「隱藏至深」。
在原著中,那只有一句話:

「到女人心裏的路通過陰道。」

只有這麼一句話,李安卻將之化成三段情慾戲,並使每一段都有其特殊含意。
你看不懂?不要緊,請看陶傑的解畫:

三場性愛戲,有如陽關三叠,三道門檻,女主角跨過每一道,心境隨之一變,走上一條自毀的不歸之路,愛國的情操,經不起色慾的考驗,一夜高潮,就衝垮了救國鋤奸的大計,《色,戒》表達的就是此一人性的諷刺。

故《色,戒》的三場情慾戲,刪不得。
此次陶傑並無辜負他才子之名,他不但看透了戲,也只有他那管筆,才能將之優雅地表現出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談《色・戒》中的「情」





張愛玲,

她的文章,像一件出土文物、又像一張不完整的拼圖,你只能看到個大概,許多細節俱不存在,還得自己去領會。

收錄在《惘然記》中的《色・戒》,更是此種風格的極致。
文章由動筆到脫稿,中間跨越了卅年,可見能砍的,張已統統砍去了。

李安此番像修復出土文物般,把故事還原,能補的補進去,而故事細節幾乎一字不改。
結果人物個個變得有血有肉,而故事更加豐富圓潤。

李安改編的電影《色・戒》,並非側重於「性」,事實上是「情」與「性」兩條腿走路的。
那份情,一曲《天涯歌女》已表露無遺。




這句歌詞,你有沒有聽出來?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梁朝偉和湯唯的第一場對手戲,完全不涉性愛。他們談情。
離開裁縫店,易先生和王佳芝共晉晚餐,他們你來我往地,對話flirtatious得不得了:

易:你和他們不同,你沒有恐懼,是不是這樣?

或──

易:你人挺聰明的,怎麼打麻將老是輸?
王:是啊,老是輸,就只贏了你一個。

點睛的一幕是王把臉湊近讓易為她點煙,然後緩緩呼出薄霧。她掃向他的眼神,盡在不言中。

第一次幽會後,易一聲不吭離家數天,忽然回家那天,王佳芝說,我恨你,你相信嗎?
這話分明只有戀人之間才說得出口。

除了「天涯歌女」外,最露白的一段是王佳芝與特務首領老吳見面時,按捺不住:「他不但鑽進我的身子,還像蛇一樣,鑽進我的心…而我只能像奴隸一樣,『忠誠』地待在這個角色裏。」

至於當鐘聲敲了十下後,易坐在王的床沿的黯然神傷,他對她的情,更是呼之欲出。

由此可見,易和王之間,每次關係更進一步,都是「情」和「性」並舉的。


文字来自以下的部落格
Name: Leona
Location: Hong Kong
http://wongleona.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2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10-2007 03: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睡前的最后一贴~




鑽進心裡的-─色,戒!




我問很多人「色戒」好不好看?大家都跟我說好看。我就速速前往電影院觀看,心裡抱著很大的期待,除了激情床戲外,還想看看李安的細膩。

張愛玲輕輕描繪的文字,到了李安手裡成了一部大戲,被放大的情慾,為了愛國而去殺易先生的王佳芝,沒想到戲是假的,情卻變成真的了。

易先生嚴謹的戒心,逃不掉王佳芝的色誘,而為了證明彼此的認真,在床上幾近暴力的性,這樣的情慾場景,沒有讓人感到一絲男歡女愛的氣氛,有的只是感受一種讓壓力得到釋放的兩人,在那樣紛亂的年代裡,用情慾關係苟活著。

由於這樣的性愛,張愛玲描述說:「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都沖掉了」,李安說兩個乾涸的靈魂因之得到滋潤。

直到王佳芝唱了「天涯歌女」,到此,我看到了易先生對於王佳芝的愛,成了真的。這是我最愛的一幕,王佳芝唱歌的音調和表情,唱到易先生心坎裡了。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哎呀 哎呀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哎呀 哎呀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人生呀誰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線郎似針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哎呀 哎呀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那一幕,王佳芝表演得如同求愛的小女人,把手輕輕放在易先生手上,易先生輕撫著王佳芝的手,眼眶是濕的,原本暴力的愛消失了,兩人將手握在一起,王佳芝躺在易先生的懷裡,憐惜變成真的。我手上的雞皮疙瘩也是真的。

女人是感覺型的人,不管時代如何紛亂,不論面對的是怎樣一個令人深惡痛絕的男人,只要有一刻的感動,就能瓦解心防。唱天涯歌女時,王佳芝也看到易先生柔情;送她鑽戒時,看到了易先生眼裡的溫柔,就這樣,兩個字「快走」把這份感情表白出來,也成了兩人之間最後一句話。

王佳芝說,他不僅像蛇一樣鑽進我身體裡,每一次都折磨得我流血,他也像蛇一樣要鑽進我心裡。

易先生最後用鑽戒真的鑽進她心裡了,其實壓跨王佳芝的並不是鑽戒,而是代表「信任」的鑽戒,對易先生來說,鑽戒只是石頭,但是對易先生多疑的性格,「信任」卻是無價之寶。

在張愛玲小說中,六個大學生統統被槍斃,在電影裡則是一字排開跪下的身體,有人哭泣,有人徬徨,鄺裕民和王佳芝最後的眼神交換,這才是真實的人性刻劃。

易先生相信她臨終是恨他的,張愛玲寫「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一字字尖刻的寫活一個自私自戀的男人。只是李安讓易先生走進王佳芝房間,坐在空蕩蕩的床上,當易太太站在門口問這是怎麼回事時,易先生抬起頭那眼裡的無盡哀傷,令人一痛,他起身離開,讓巨大的黑影壓在白色的床單上。

這是悲劇,也是真實的人生。一個外國朋友問我,為什麼中國電影裡好人都會死掉,我回他一句,這才是真正的人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好萊塢英雄一樣過生活,所有的事也不一定會有Happy ending。

李安善用內斂的情感和慾望,將「色,戒」表達極盡。易先生鑽進王佳芝的心裡,李安把電影裡的感動鑽進了我的心裡。

http://news.pchome.com.tw/entertainment/ettoday/20071004/index-2007100400322104003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段有意思的回应~


其實是一句自喻, 互喻.
唱的地點是日本人的地方,易不能抬頭做人,跟王一起,根本如海上孤舟中兩個相依為命的一對. 所以唱到最後, 易也不禁眼濕, 緊緊按住王的手, 似乎是人活在亂世, 活到中年, 終得心靈體諒與認同的表現.
'家山呀北望...'易的身分何嘗不是江湖所逼? 這首歌實在穿插得很妙,簡直將易王兩人的身分處境及互相愛慕的關係道盡.

前天看完電影,至今仍無法從電影中走出來. 那份扭曲的愛與極致的性真如魔洞, 將人牢牢吸實!請問你有解毒良方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7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大家都很有深度涅。。。。
色戒很成功。。。至少成为全城话题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湯唯的生日哦~
祝湯唯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土木建築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7-10-2007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地方可以下载未删节版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kl的one utama看不到色,只好在这里过过文字瘾 ,就来贴些陶杰的几篇关于色戒的文章。。。


哭笑之谜

《色,戒》上映,香港观众,在戏院发现了几个「笑位」:除了汤唯让一个嫖过妓的大学男同学「开苞」一场,观众大乐之外,还有就是梁朝伟珠宝店飞身逃命,直插汽车的一场,香港观众觉得「伟仔」身手不凡,像成龙,也嘻哈大笑。

在台北上映,戏院里的「笑位」更多:汉奸钱嘉乐在大宅里为爱国学生手刃刺杀,总是刺不死,银幕上,学生刺一刀,钱嘉乐瞪瞪眼,观众笑一声;再刺一刀,钱嘉乐再瞪瞪眼,观众再笑一声。
  
但国民党的马英九,在《色,戒》里却独自发现了不一样的「喊位」:他哭了两次,一次是港大剧社演戏,观众大喊「中国不能亡」,据说小马哥哭了;另一次是爱国学生锄奸事败,集体枪决。李安导演说过《色,戒》是「拍给中国人看的」。

但所谓的「中国人」,看《色,戒》有点哭笑无常,像脚底按摩,摸错了穴位,爱国学生蒙难,小马哥哭的地方,这一代看惯了日剧、吃惯了刺身寿司的「中国人」不会陪着小马哥哭;

汤唯开苞、伟仔插水的场面,「中国人」们嘻笑,一脸严肃满腔正义的小马哥,看电影的时候,想起八百壮士英烈千秋,一派「关德兴上身」,也绝对不会跟着笑的。
  
《色,戒》里的「笑位」和「哭位」,所谓中国人,都没有共识,反而看到汤唯梁朝伟盘床裸战,一个露毛一个露蛋蛋,港台两地的「中国人」,一致屏息静气,无论香港的时代UA还是台北的华纳威秀,举座都一片鸦雀无声,这场戏,由「中国人」公投,结果是百分之百。

至于大陆,这场肉战的要命戏剪掉了,无从调查,或许,大陆的粪青看见杭州姑娘汤唯,让香港的伟仔折腾得那么死去活来,觉得「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立时起哄烧银幕也说不定。
但由于剪了七分钟,「中国人」是不是有真正的共识,还是早知道不剪,大陆观众看了,一样深呼吸儍了眼,结果反而由伟仔的阴囊实现了两岸三地的「大一统」,倒是一个谜。
  
日本文豪三岛由纪夫说:「我演的是一出悲剧,但台下的观众发出的却是笑声。」

三岛看见日本的民族之魂沦落至此,就切腹自杀了,眼见《色,戒》在港台爆迸的诸多「笑位」,不知李安有没有三岛当年的悲情呢?

然而,李安本人,温文有礼,说话声音小,一点也不喧哗,衣着朴实,也不一身名牌,凭这副德行,他一点也不像今天的「中国人」,拍一出戏给所谓中国人看,这个奇怪的市场,哭不其道笑非其时,李先生可能会发现,他身处的所谓「中国人的世纪」,是一个哭笑不得的滑稽世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哭之.笑之
  
《色,戒》在银幕上是戏,戏院里青少年观众自己摸到的许多「笑位」,为什么迸爆出一阵阵笑声也是戏。

譬如爱国青年学生群刺小汉奸钱嘉乐的一幕,人人鸡手鸭脚的轮着每刺一刀,观众就笑一次。

大陆把这场剪去,认为是「过份渲染」的暴力。

其实,一帮大学生第一次杀人,手无束鸡之力的书生,合该是这样子。以为「杀他一个货真价实的汉奸」如易先生很容易,但空有一腔热血,没有经验和胆识,临场真的干起来,搞成一个血肉模糊的烂摊。暗杀大计的失败,在这一场,埋下了讽刺的伏笔。
  
女主角王佳芝没有参与,她站在露台。看见客厅里扭打作一团,吓坏了。

这场动作戏,她只是一个旁观的角色。同学们杀了人,她独自一个呜咽着跑了。

编导用了一个王佳芝跑了出去的背影。王佳芝是胡里胡涂地卷进这场悲剧的。几个岭南大学生,在港大复课,办起了剧社,是这个叫邝裕民的英俊男生把她带上了舞台。她演女主角,赢得台下的热泪掌声。

观众站起来大喊:「中国不能亡」,王佳芝立时觉得自己成为救国的天使,当女主角的虚荣,舞台的成功,把她一步步推向毁灭之路。环视今日的香港,有没有王佳芝这类Simple, and sometimes naive的人物,因为一时掌声和喝采昏陶陶地「从」了「政」的呢,尤其是喜欢钻石和扮靓靓的女人?所以戏演完后,几个同学躲在戏院的楼座,远远叫她一声:「王佳芝,你过来!」就像鬼迷一样,她真的过去了。
  
同学商量暗杀易先生的大计,王佳芝这时身不由己了,迷迷糊糊,走上一条她不该走的路。因为她不是什么爱国青年,她只是个小女人:喜欢男人的爱,想有一个肩头依傍,渴望男人对她好。同学根本不了解她,硬把她选派成上前线的荆轲。

张爱玲在抗战时期,留在上海,写作的题材是琐碎的男女之事,还爱上胡兰成,一度也被指为「汉奸」,王佳芝就是张爱玲的一个回声,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这个悲剧角色,充满莎剧色彩,像哈姆雷特:一个不适当的人,在不适当的时候,命运驱使他做了一件他负担不来的大事。在送钻石的时候,王佳芝犹豫了,To be, or not to be,千钧一发,她竟然选择了Not to be。

这一切,原著没有,都是编导天才的补白,是很动人的,包括那场刺杀,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了,倒过来,李安在思考,本地观众却发出亵渎的笑声,我有想哭的感觉,尤其看见离群的王佳芝,冲出大宅,跑下宝珊道那个暗夜中的背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典
  
《色,戒》有人喜欢,有人不喜。

像张爱玲的作品一样,感性细腻的读者,爱得迷死脱。

张爱玲的小说,合该生在一张藤椅上,一双绣花鞋子胡乱脱弃在椅前,一对长腿,还穿着丝袜,合拢着斜斜靠在椅垫之上,茶几上放着一杯碧螺春,手捧书本,一面嗑吃着瓜子,一面看。

现代人少了那一份玲珑的触觉,就不喜欢张爱玲,因此李安的片子拍得太过冒险,投资如此之大,至少在北美要有五六千万美金的票房。
  
但美国人天性粗糙,电影里有许多隐藏的典故,叫做「张典」,要张迷才看得出来。

譬如开头有一场,女主角坐在汽车里,经过一条马路,老百姓排队走过警岗,沦陷区的一个兵正在搜查一个人,用鎗托子打他,迫他跪下。镜头回转过来,观众看见车里的女主角怒视着打人的士兵,眼中迸爆着忿恨。这短短的一场,就是一个「张典」。

张爱玲在《流言》里这样写:「在外滩看见一个警察打人,没有缘故,只是一时兴起,挨打的是个十五六岁的穿得相当干净的孩子,棉袄棉袴,腰间系带。」女作家记述了目击这一幕的心情:「我向来很少有正义感,然而这一回,我忍不住屡屡回过头去望,打一下,就觉得我的心收缩一下。打完之后,警察朝这边踱了过来,我恶狠狠钉住他看,恨不得眼睛里飞出小刀子。」

外国观众不会明白这样的感受,尤其美国人。
  
这场戏,一般中国观众也没有什么会心,只当是时代背景的一个过场。

但作者当时想的是什么?「这时候我并不想起阶级革命,一气之下,只想去做官,或是做主席夫人,可以走上前给那警察两个耳刮子。」主角王佳芝不论是不是张爱玲,编导都把张小姐的性格嵌进情节里面,这段戏,就非常的张爱玲。

也有「不太张爱玲」(Un-Eileen Chang)的地方:在日本餐厅,女主角给易先生唱《天涯歌女》;面对特工上司,王佳芝诉说爱上易先生的感受。「他钻进我里面,一直钻进心里」之类,露骨了一些,张爱玲大概不会这样子讲。

如此考究下去,片子就变成小众作品,不如站在门外,看热闹好了。即使如此,美国观众也会觉得闷的,梁朝伟翘屁股露蛋蛋,发生得太迟了,他们看惯《魔盗王》的成人动作卡通,要一来就开门见山。国际歌里有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人同此心,伟仔的屁股蛋蛋,成了中西观众的一首国际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女人
  
看《色,戒》,许多人会觉得有点怪怪的,因为还没有学会欣赏一个大时代里,一些小人物的阴暗面,尤其是这个小人物,当了男女主角。

八年战争,中国的文艺只有一条「黄河大合唱」的路线叫做「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如此场面,当然很感人,但人毕竟是人,母亲送儿打东洋,有没有不舍得的?像叫儿子:「如果炮火太猛烈,能躺下装死,就装死好了,妈想你活着回来。」
  
也有没有在最后一刻,意志动摇的?像妻子送上前线的那个郎,没走多远,又折回来了,与妻子抱头痛哭,一起回家,不打仗了,改为庆祝结婚一周年?

这些情节,也不算阴暗面,只是人性之常情,张爱玲属于这一类,她记述在香港大学读书时沦陷的日子:「在香港,我们初得到开战的消息的时候,宿舍里的一个女同学发起急来,道:『怎么办呢?没有适当的衣服穿!』

打仗了,这位女同学没有想到同胞苦难、国家兴亡,第一件事,先想到「没有适当的衣服穿」,这是女孩子之常情。对于乱世中的这等小趣味,张爱玲表示附和:「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我们对于战争所抱的态度,可以打个譬喻,是像一个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盹,虽然不舒服,而且没结没完地抱怨着,到底是睡着了。」
  
然而,「八年抗战」过去六十年了,中国文学又产生了几部荡气回肠的旷世作品呢?有哪一部记述爱国战争的小说,比贪生怕死的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更为流传?是《星星、月亮、太阳》,还是《风萧萧》?后人只记得一部《倾城之恋》,却是一对小资产阶级情人逃难生情的故事,半壁江山的沦亡,繁华都市的烟消,只成为点缀的背景。
  
创作没有「主旋律」这回事,张爱玲是「主旋律」之外的人物,被骂为「汉奸」,偏偏是这位「女汉奸」最有才华。

一张张硬扭曲着叫口号的脸孔,在时间的流水中冲洗得不留痕迹,只剩一个不懂家仇国恨、只知风韵风情的小女人,她在深闺里留下的墨迹和泪痕。什么巴金鲁迅、茅盾朱自清,通通是过客,只有她把情感流传下来,抚之如炙,读之犹热,她是一个如此教人合卷而长怀念的小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7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国青年

《色,戒》的王力宏,饰演一个叫邝裕民的爱国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奇怪的角色。

因为在戏里,金童玉女,明明该他是主角,梁朝伟的易先生才是配角,但因为他错过了一段因缘,王佳芝当初爱的是他,他却在这个关头投入了爱国剧社运动,两人擦肩而过,女主角明珠暗投,这才走上了所谓的邪路,爱上了汪政府的特务头子。两人在香港大学演完了戏,在电车的上层,这位爱国青年已经对她表示了好感。
  
爱情萌了芽,却没有浇水。

三年之后,女主角已经失身给「汉奸」了,两人在茶馆相见,部署任务,情况危急,这个姓邝的才亲吻了王佳芝一下。但一切已经太迟了

:「三年前的那一个为什么不是你?」女主角悲愤地问,头也不回地走下了楼梯,这是很悲情的一幕。因为她不知道,任何「爱国青年」都不解风情。他们错误地相信了老人家流传下来的一句话:「山河不复,何以家为?」所谓爱国青年,都读过《林觉民与妻诀别书》,他们只自私地一心为了「国家」,从来没想到过身边的女人。
  
不错,林觉民「不负少年头」了,但烈士的一门孤寡,余生的痛苦和孤独呢?

所有的爱国青年都是像王力宏这样硬绷绷的,就像《齐瓦哥医生》里女主角娜拉的那位旧情人:戴着眼镜,在街头派传单,最后成为布尔什维克的一个干部,审讯嫌疑「反革命」齐瓦哥医生的时候,一张脸很冷漠,虽然放了这位情敌,但最后惨死在战场。

爱国青年都很偏激,不适宜做情人。他们误以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是卖国贼,却从来没有想过,在国家民族和情人之间,怎样可以既拥有江山,也搂抱着美人。

不错,达致这样的结局很难,但爱国青年们从来没有动过脑筋,至少想一想怎样可以双赢,他们很懒惰只要理想,不要浪漫,演一台话剧,撒两回传单,赢得一点掌声,就舍弃了爱情,他们不明白,对于女人,爱情永远比国家民族的政治更纯洁而珍贵。都说王力宏在《色,戒》中的演技太生硬,但这种情爱不沾锅的爱国青年,本来就是生硬而肤浅的人物,由王力宏来演,刚刚好。
  
女孩子找男朋友,有很多渠道,可以从教会中找,也可以从黑社会里找,就是不可以从大学的国是学会里找。在一个「认中关社」的火红年代,大学里有太多的邝裕民,他们都不会是有情趣的男人,况且,哪里会长得有王力宏这等外表,今天都当了CEO,没有一个像邝裕民一样死得轰烈,不该死的角色,偏偏死了,三年前的那个人为什么不是他?人生有太多的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7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唯让一个嫖过妓的大学男同学「开苞」一场,我心里真的很沉重下因为导演似乎一直强调他们是大学生所以一直让他们穿着岭南大学那件校t-shirt。

同样地,汉奸钱嘉乐在大宅里为爱国学生手刃刺杀那幕,那几个大学生几乎每个也还是穿着校t-shirt,这“岭南大学”四个大字一直一直重复地让那几个演员穿上似乎告诉我们,当时的他们也不过是个大学生啊,什么为了爱国而刺杀汉奸,这一切的密谋竟然是由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进行。。。实为讽刺。

另外,且注意王佳芝后来答应再次进入易家做spy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其妆容也较浓似乎就是特定为勾引易先生而装束。

还有,电影一开始就是只“狗”的画面,我在猜,是寓意走狗的意思吗?

总之,这电影始终有很多让人倍觉其心细的地方、其用心的地方,李安,你这次真的赢了不少。

ps:我除了在香港看这出戏外,回来马来西亚再看一次,倍觉伤心。。。唉。。。真的是剪到心疼不已,所幸我那些第一次在马来西亚去看这出戏的朋友还是对这出戏赞赏不已,只想说的是,剪掉的那些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内心演绎过程,啊~~~悲哀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7 03: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7 03: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ictcw 于 2-10-2007 10:49 AM 发表
戏里的钱嘉乐的华语和王力宏讲的广东话半斤八两。超级烂!

电影里的钱嘉乐是道地的香港人,他讲的就是“香港华文”

而王力宏他是饰演在香港留学的学生

所以这个是特地安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7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是帅哥,金城武和王力宏一比。。。。。

人比人会气死人,我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10-2025 01:11 PM , Processed in 0.15877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