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 夜宴(2006)(The Banquet)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0-10-2006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6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可以告诉我为什么章子怡最后会死吗?
莫名其妙...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6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6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此仁依剑 于 10-10-2006 07:10 PM 发表
如果要以一个字来形容,我会选择“慢”,还是极刻意,极牵强的“慢”。
完了,中国三大名导都成了为老外搞小丑戏的庸人,成什么样子?
慢,并不是如此用的。节奏慢的情节是最佳用以为观众的心目中酝酿角色, ...
对呀,你的意见每次都和我很相似的.....
上次superman returns的时候也一样...
觉得中国大导演太注重布景和服装了,太注重了,他们应该明白,布景和场面,只要有钱,每个导演都做的到。
但是,最重要的剧本和剧情,却被忽略!!!
好的电影,不是每个剧组都做的到的,不是有钱就做的到的。
华人电影近年来的古装大制作,都是受了<<卧虎藏龙>>的影响而拍的。
这些搭此热潮的大导,却过于注重布景和唯美画面,以顶级演员撑场面博关注
但是,很可惜,感觉像拍模特儿和风景多过拍电影。
虽然说是拍给老外看。
老外看一次这样的电影可能会新鲜,看多两三次,恐怕就会呕血了。
中国大导这样无异于是对华人电影业在世界舞台的慢性自杀。
[ 本帖最后由 wyet 于 12-10-2006 01:32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6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很差,比很多古装片好,但不算最好,最可惜就是华而不实。和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形成强烈对比,疯狂的石头是实而不华。以收益资本比,显然疯狂的石头略胜一筹。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6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宴
夜宴,听了好多好评后才去看的。
虽然很血腥,但是他们都为了“情”字。无情的世界里的一个情。的的确确反映了现实现象,不是吗?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6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夜宴》
看了《夜宴》后,老实说,有点失望。
剧情围绕于宫廷斗争,人物不多,但暴力镜头倒是不少。血流成河的一幕企图被拍得很艺术,当血一滴一滴的流下时,我都快晕了~~
唯一喜欢的剧情,就是当周迅为纪念吴彦祖而在皇上面前跳舞,殊不知吴彦祖就在身后。喝下毒酒后,周迅倒下,吴彦祖脱下面具抱着周迅,周迅微微一笑,说唱第一句时就感觉到了。然后问吴彦祖还寂不寂寞,吴彦祖说:“有你在我不寂寞。”真的很动人,我的心也揪了一下。为青女鼓掌!!!!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6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夜宴》是一曲关于爱与寂寞的悲歌。
剧中几个主要人物各有各的痛苦,太子无鸾的孤独、寂寞与痛苦更远甚于其他人。无鸾的痛苦正源于本性的纯真善良与周围黑暗环境格格不入,高洁的心胸情怀无人能懂。
和青女一样,婉儿同样是一个太过痴心的人,她与无鸾相爱却不能相知,总渴望太子能够拯救她和他们的爱情,待希望破灭后,又幻想无鸾能接受她来安排,安排他们美好的未来,却不知道早在她下嫁他父亲的那一天起,她只能空怀伤心寂寞直至死去,从此,他与她的爱只有追忆,没有未来。婉儿不是武则天,她只是渴望爱情的小女人,她不甘心命运的捉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让她不能与深爱的人相守,她决心自己抗争,却在抗争的过程中与深爱的人渐行渐远,到死她都没有真正理解她深爱着并深爱她的那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太子并不软弱,只是迷茫,他太清醒也太看得透,所以他痛苦,始终如一地追求内心的宁静、自由、善良、美好,却时时需要面对人性的贪婪、宫庭的黑暗、争夺权位的残酷,无鸾的生命体验是浩如大海的悲凉和寂寞,环境、内心、责任、命运的矛盾冲突使他不知何去何从,唯一能坚持的就是拒绝,拒绝阴谋、拒绝丑恶、拒绝黑暗,能把婉儿刻在心底,能爱她至死不渝,却永远拒绝任何可能的未来。所以他的目光永远清冷,眼神永远忧郁,生命这一遭,他走得太凄凉、太寂寞,渴望有人能懂得,又不相信有人能懂他。
三个人中,最幸福的反而是青女,没有家国情仇,没有一个又一个的令人困惑、复杂难解的生命难题,生命如此简单——爱一个人,就为付出全部。此生此世能遇到一个令自己刻骨铭心的爱人,全心全意地爱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哪怕得不到任何爱的呼应与回报。
曾经无鸾漠视她的存在,即便知道有一天那个女孩将会成为自己的妻子,心里铺天盖地的仍只有已成为母后的婉儿,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在他眼中,她不过是一个在父兄万般呵护下宛若孩童般单纯的女孩,或许他知道她爱他,但那爱不过每个女孩年少时都有的心事,如一缕轻烟般的飘渺,风吹来就散了,不着一点痕迹。
直到有一天,在无鸾最伤怀最忧郁最孤寂并把全部情绪发泄于青女,在她受到了巨大的委屈和伤害却不以自己为意的时候,他才读懂那个单薄柔弱的女孩对他的爱其实是那样深遂和博大,他从她的眼看到的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悲悯、怜惜、包容、体贴甚至慈爱。那一刻不再是“心悦君兮君不知”,他其实已经爱上了青女。
只是两个女孩,无鸾都欲爱不能,婉儿是母后,对青女的爱随时可能给她带来更大的不幸,两份爱都只能深埋心底。再回皇宫,无鸾名为复仇,实为求死。
一曲《越人曲》,青女死在无鸾怀中,世上唯一可能懂得自己心声的人去了,刚开始就结束,刚得到又迅速的失去,这爱真短暂得让人心痛。
“婉儿,今生今世,我们不能再在一起,可能为你而死,真好。青女,你的痴情今生我无以为报,能陪你一起死去,共度来生,真好。”一曲爱的悲歌就这样结束,只留下心如死灰的婉儿去收拾残局,仍逃不脱死亡的阴影。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6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比较喜欢那首歌的歌词,有意思。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6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6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然就好 于 14-10-2006 08:18 PM 发表
《夜宴》是一曲关于爱与寂寞的悲歌。
剧中几个主要人物各有各的痛苦,太子无鸾的孤独、寂寞与痛苦更远甚于其他人。无鸾的痛苦正源于本性的纯真善良与周围黑暗环境格格不入,高洁的心胸情怀无人能懂。
和青女 ...
这篇评论有水准,赞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6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然就好 于 30-9-2006 05:15 PM 发表
还有无鸾(吴彦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人若是了解另一个人,就不寂寞了。”
然后,夜宴上无鸾对临死前的青女(周迅)说的话也很经典。
青女:“还寂寞吗?”
无鸾:“有你,我不寂寞。”
对,我也觉得这句很经典。。。无鸾一直以为青女不了解,从来都没有给青女机会去证明。。。最后,他终于知道了,青女了解。。。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6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这片只有一个字----美!
其他的,还真抱歉...
完全抹杀中华文化,不伦不类的,历史背景与对白,场景不符合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6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想
我剛剛在其它論壇和別人討論﹐這是我們對這部影評的感想。
紅色 =別人﹐ 藍色= 我
没错,周迅的演技真的是到骨子里去了。
如果你记得《如果爱》里面那个自私自利的老孙,那么,再看单纯的青衣时,你会发现章子怡那么多的戏份都只是噱头罢了(你看最后一幕,越女剑刺穿她的腹部,她咿咿呀呀做那么多表情,笑都笑死了)。还有一幕婉后探访被鞭笞30后的青衣,那长长的指甲轻轻地在青衣背后抚动,呜~那个时候整个人都很紧,我真怕婉后突然就在刮出一条新的血痕。
我也很喜欢黄晓明演的殷隼,出了电影院我和姐都在猜殷隼对青衣是不是超出了兄妹之情,那一句‘哥哥心里有你,谁也不能伤害你’说得真动人。
哀丫丫﹐你說的那些都是我心裡的感受。古代哥哥都這樣愛妹妹﹖多‘微妙’和誇張的愛啊﹐可是我和你一樣很感動。
我對太子的出現感到無聊和沒意思﹐我喜歡的是 ‘叔叔’ 溫柔恐怖的表情﹐他做壞時一點凶的樣子也沒有﹐也沒聽過他大聲過﹐可是我還是怕他。
這是一個溫柔血腥片﹐告訴我們穿肚流的血含量有多少﹐真是血淋淋﹐太誇張了﹐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這樣做﹐其實如果是要做震撼的效果這樣是不對的。
除此之外我更喜歡的是周迅含淚的歌聲﹐因為我聽到哽咽的歌聲所以認定是含淚的了。
在青衣杯後刮過的指甲﹐我倒不怕她掛出新的血痕﹐我只怕她在舊傷口做孽。那時想到這裡﹐我也是整個人做緊了﹗
考完統考當天晚上就去看了﹐真是很好的報答。
最後在魚池上播的 [我用所有報答愛]﹐好宏亮好好聽﹗是這部戲的華麗曲。
( 附著﹕ 我不覺得老孫在[如果愛] 是自私的﹐我覺得是奮不顧身。)

《夜宴》--1
好吧,其实我也看了夜宴,偕同姐,克里斯脱毛男和小弟一起去看的。有很多幕他们满脸疑窦地看着我,而我也实在没有办法现场给他们说白话,《夜》拍得实在是太含蓄了,有很多幕让我看得很吃力。比如说一张布画盖到了无鸾的脸上,那画是在说什么,得一直演到无鸾去找江湖术士我才能肯定。说老实话,我觉得《夜》对我这个凡夫俗子来说,不是看一次能懂的。
我也一樣﹐可是我還是很說不上的有好感。
[
婉后和叔叔到底有没有一腿?
门关上前,厉帝向婉后伸出了一只手给她‘请安’,婉后回礼并强调‘应该叫皇后’,这一幕到底是在说什么呢?实在有太多可能了,毕竟上一秒的严词‘你撑不起它’到下一秒的两手紧扣矛盾太大,要说婉后企图暗示叔叔登了帝位后记得要让她继续当皇后吗?这女人未免也情绪化得过头了吧。
婉后到底中意谁呢?我想,是无鸾(然而太子的懦弱让她进而爱上权势),那么,在厉帝为她饮毒酒而丧命的那一幕,婉后有时为了什么紧紧拥着这个让她经历命运极端的男人呢?
婉后的感情表演得太复杂。不知道是章子怡为企图证明她会演戏而拼命地加入过多的表演,还是女人就是这么难懂(这样的话,青衣与她还真是强烈的对比呀)?
為甚麼你會有這樣的疑問﹖﹗我覺得喜歡想象的你應該懂啊﹐真是不應該。
我說說我的愚見。
婉後開始是氣憤﹐她認為叔叔不應該登基﹐她不想﹐而且他也知道皇帝是被暗殺的﹐怎麼能裝做若無其事﹖
然而當她知道大勢已定﹐就如她說的 [請不要對一個無助的女子說這種話]﹐她是沒有辦法的﹐幸虧叔叔還是給了她機會﹐她知道叔叔在給她這個機會﹐她沒有理由不應和﹐這豈不自尋死路﹐理智的婉兒是不會意氣用事的。
而女人都會撒嬌﹐所以突然嬌柔說 [應該叫皇后] 不奇怪﹐應該叫皇后就等於願意接受叔叔做皇帝了﹐否則下場就和死掉的忠誠將軍一樣﹐大膽叫她 [皇太後] ﹗
那死法真悲﹗
[叔叔该不该死?
我想,我是在该看看《天下无贼》这部戏是怎么个好笑法。葛优在戏里面给我的感觉是脚板发痒——抓了止不到痒反而更痒。他的台词,据说成了笑场的主因,然而我觉得还蛮不错的,虽然太超脱了古装戏应有的文绉绉。比如说。“叔叔可否放过太子,嫂嫂可否把手松开”,嘿,听起来很真痒的。葛优演个不像帝王的帝王,他念了那堆文绉绉的台词后选择自杀而亡让我很莫名其妙。他有权势,然而他喝退了羽林卫,说了想是对哥哥表示愧疚的话,然后放弃王位。如果放弃和自杀就这么简单,他何必辛苦篡位?如果他篡位,最主要是得到婉后,那么,婉后向他提议归隐山林,他又为何犹豫?为何百般置无鸾于死地,最后心灰意冷?
哦,婉后这团火他吞到胃里,不但没暖胃,还反噬了。
對丫﹐後面離譜點了。這麼容易認輸﹖這麼認定天意﹖才做了100天的皇帝﹖
抑或他根本沒有死﹗最後殺婉後的是她。
不過有人告訴我不是﹐他說應該是太監。想想﹐也覺得合情合理。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06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0-2006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覺得很好看....結局雖然抽象但是引人深思 ....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06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10-2006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片后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低回婉转的凄美声乐和歌舞式的刀光剑影. 这出戏给人真的很"戏",没有真实感. |
|
|
|
|
|
|
|
发表于 9-11-2006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啦A梦的铜锣烧 于 18-9-2006 01:04 AM 发表
章子怡是被冯小刚杀的。。。
说的太好了!!! 哈哈哈。。。 。。。 不过, 到底是谁杀的呢??? |
|
|
|
|
|
|
|
发表于 9-11-2006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婉儿(章子怡)是被她自己的宫女杀的。。。
其实还有很长的。。。 不过因为太长了,冯小岗决定把所有有关宫女的部分都剪掉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