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素还真

素还真的大乘佛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5-2010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连思辨能力都没有。
素还真 发表于 20-5-2010 10:23 PM

释迦摩尼以前割肉喂鹰,何极端之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5-2010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摩尼以前割肉喂鹰,何极端之有?
chewboss 发表于 20-5-2010 10:25 PM


还是奇怪的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5-2010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奇怪的逻辑~
素还真 发表于 20-5-2010 10:31 PM

既然各执己说,多谈无益,时候不早,我先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0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5-2010 12:18 AM 编辑

别人成佛的lvl太低,所以满天满地都是佛。而不是唯一。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唯一的佛陀,就是释迦牟尼佛。他是我们的老师,他值得我们去follow。

天台大师有说,权宜大乘的教法是,只给信徒一个遥远的不能达到的目标。

但又未曾给信徒一个具体的实例有一个完成了路线到达了目标。



讲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是指此刻显现的生命境涯


一旦佛菩萨的身份曝光,他们会马上离开人间。

请引用实际的经文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0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我说,去看【楞严经】就行了。佛陀以手摩阿难尊者的头。还有问题快点问。

《楞严经》,与《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属于晚期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合流的作品. 不是佛陀所说.
同意 的佛教学者如印顺法师著

印度唯识学说创建人之一世亲 (300 - 400ce )
楞严经的别名是《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那烂陀寺是建于公元5世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0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是根本没看到我说的话。根本没有所谓的"极端"这回事。极端是人类以自己的标准发明出来的东西,是拿来 ...
chewboss 发表于 20-5-2010 06:29 PM


我看到這段真的要暈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5-2010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台大师有说,权宜大乘的教法是,只给信徒一个遥远的不能达到的目标。
但又未曾给信徒一个具体的实例有 ...
清池 发表于 21-5-2010 12:06 AM


从网络上的佛教文章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0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即身成佛是指此刻显现的生命境涯
清池 发表于 21-5-2010 12:06 AM

请问此刻显现的生命境涯及现在眼前的生命境涯有何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5-2010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5-2010 09:17 PM 编辑

山野草夫: 从网络上的佛教文章看来的

不, 天台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教导,日莲上人在御书里也有提到天台大师的这个教导。

peggy_str:请问此刻显现的生命境涯及现在眼前的生命境涯有何分别?

这指修证不二的法理。这里是指在修行当中,个人的生命境涯被提升到佛界的境涯,能证到 智慧,洞察力,福运,生命力 的涌现。

下件事是如何维持续这个高境涯,当我们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连续地实践。
我们的内部十个生命境涯状态(十界)是动态的,片刻片刻的在改变中,

因此我们必须经常要问自己,我们的基本生命境涯倾向在生活中是什么界? 佛道修行就是要提升我们自己内部的生命境涯
如果我们自己的基本生命境涯没有提升,那所有修行是浪费的。



十界(或十界为果,十法界 )分别是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897.htm
:

佛界:
日莲上人在御书里〈观心本尊抄〉有:「佛界难以显现」。如果要勉强讲出佛界境涯的话,那就是清楚知道自己生命的智慧,称得上是菩萨实践最终极的无限慈悲,不为任何东西所沾污的,充满清净的生命。
正如御书所说:「相信《法华经》是因为在人界里具足著佛界的缘故」一样,坚强确信显现佛生命的御本尊的一念就是佛界。将别人的痛苦视作为自己的痛苦来接受,这样的慈悲行动,就是以佛界的巨大生命力为基础而表现出来的。

菩萨界:
为了寻求佛的领悟而勤励於佛道修行(求道),更为了别人的利益而作出贡献(利他),它是一种祈求幸福的生命状态。
日莲上人就有关菩萨界曾这样说过:「於六道凡夫之中,有轻自身重他人,以恶向己,以善与他人为念的人。」(〈十法界明因果抄〉)
「於六道凡夫之中」即是说在现实世间之中,与人们一起共尝痛苦和悲伤,与恶的根源斗争,对人们实践拔苦与乐的菩萨实践。祈愿自他也幸福的,就是菩萨心肠。
到二乘为止,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相反,菩萨界是「为了他人」、「为了法」而奉献自己的境涯。由於满心关怀别人和慈悲的心,故此,日莲上人在〈观心本尊抄〉有:「不顾他人死活的恶人尚且慈爱妻子,这就是菩萨界的一部分了。」


缘觉界:
随著接触到自然界的现象和周围的缘,直接地学习改变自己的原理的生命状态。
以上两者称做二乘,故此,在〈观心本尊抄〉有:「世间的无常在眼前出现,人界之中又怎会没有二乘界呢!」
这是指出二乘领悟到六道生命受到外界的缘影响而变动,於是主动地去追求永恒不变的法,这就是声闻、缘觉的特质。然而,由於二乘过份热衷於自己的成就,欠缺了对他人的关怀和慈爱,就会容易陷於增上慢和利己主义。

声闻界:
本来是指听到佛的声音而追求领悟的意思。释迦的出家弟子被叫做声闻。一般来说,是指那些学习过去贤人、哲人的教导,进行改变自己的生命的境涯。

天界:
「喜悦就是天界」。从痛苦中解放出来,欲望获得满足时那种满足感和喜悦的生命状态。然而,天界的喜悦并非永远持续的,它只不过是容易崩溃的暂时性的感受。 还有,当欲望满足至顶点时,第六天魔王便会发挥出破坏自身生命的作用。
此外,天界的境涯,并未根本的解决生老病死这人间的苦恼。就算是喜悦,却因没有生命之法的智慧,所以不能达至根本的解决。
人界和天界加上四恶趣称为六道。一般人的境涯大致上是在这六道内往返(六道轮回)。至於经过努力意图改变自己的意识,从而获得的境涯,叫做声闻、缘觉、菩萨、佛,合称四圣。六道会受到外界的缘所左右,而四圣是有意识地去进行改革自我的境涯。

人界:
「平静就是人界」。它是指一般世间的人性。由於能理性地控制欲望和冲动,跟周围的人和社会保持调和,表现出平稳的生命状态。
这个人界的特质是有从三恶道、四恶趣来判断事物善恶的力量。日莲上人说:「贤明的名为人。愚蠢的称为畜。」(〈崇峻天皇御书〉,) 没有向著人的境涯来努力,便没有持续的决心。人界是十界的中间,因为具有容易往上或向下变化的一面,所以人界很难持续。 实际上,因为世间充满著恶缘,所以很难「活得像人」。因此,要不停地鞭策、自我努力,可以说,人界是「战胜自己」的境涯的第一步。

修罗界:
「谄曲就是修罗」。自我意识强盛,以自己为中心,故此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甚至损害他人的尊严的生命状态。有时候更戴著「仁、义、礼、智、信」的假面具,一派假仁假义,这不外是要表现自己比他人优胜的利己心作祟。
上面所说的地狱、饿鬼及畜生称为三恶道,加上修罗便称为四恶趣了。这些都是痛苦的境涯、不幸的生命状态。修罗与三恶道的分别,在於修罗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表现出理性的一面,这是较为特别的。

饿鬼界:
「贪婪就是饿鬼」。处於极度饥饿的状态,被利己的欲望所支配,对於财富、名声、快乐都贪得无厌,毫不满足的生命状态。
当然,欲望这东西亦有善恶两方面。就如食欲。实际上,如果人没有了欲望,便不可以生存。另一方面,欲望也是令人进步、向上的原动力。 但是,身处饿鬼界时,欲望却不能朝著创造的方向,令人成为了欲望的奴隶。

畜生界:
「愚痴就是畜生」。畜生本来是指人以外的动物,它的特徵是随著一己的欲望和本能来行动,失去了规控自己的智慧的生命状态。而且,对於弱者就显得尊大,面对强者就会逃避或显得卑躬屈膝。
日莲上人说:「畜生的心是欺弱畏强的。」(〈佐渡御书〉)忘记了身为人的良心,以弱肉强食这「实力理论」来行动,就是畜生界。就如在战争中杀虐的行为,便是「实力理论」的极限。从这个意义来看,也可以说人心是住著「最危险的野兽」。
此外,没有反省愚昧自己的力量,没有报恩的心意,忘恩负义的心,也是畜生界。

地狱界:
「瞋怒就是地狱」。地狱的「地」是最低的意思,而「狱」是被束缚、不自由的意思。被破坏性的冲动所支配,不单使自己,甚至连其他人和事物也陷於破灭的生命状态,连续不断地处於毫无喜悦、欢乐和希望,逃也逃不掉的悲惨苦恼之中,而且还处於无奈的绝望渊底的境涯。 被病痛、贫穷、家庭不和,以至被公害、战争等笔墨难以形容等苦恼所困扰的情况,可以说是地狱的真实写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0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卢胜彦等辈还没有资格叫天魔,误会以为彼为密教而迷惑或者因彼而批判密教密法者,不能算是对密法密教有认识。。。密教中真正的天魔不能说没有,有,而且已经在扩张,若非对佛法,密法,密教有甚深认识者,恐难辨雌雄。。。我臆测不出5-10年,老卢等辈所创立的密法密教已经不能满足信徒的需求,因为汉传佛教信徒对于密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大概已经觉得不屑了;而真正成为中的天魔,必然是从密教中而出,此派远非阿卢之辈所能比,多年前我初次接触此派,已经觉得怪怪的,后来有机缘接触密教,更确定自己当初的直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0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w-buddha.com/forum2/index.php?showtopic=6973&st=0

『密教』絕非佛教

密教只是看似補藥的毒藥

佛法絕對無『密』可言
任何法門若以『密』冠之,皆是邪法

『邪法』為掩飾其邪,通常以『密』冠之
因為『邪法』都與『佛法』『真理』相違

魔王因為無法自圓其說,是故以『密』冠之
只要講不出道理的就都冠為『密法』

而無智之人聽信其言,從此就不敢再追究其與真理之相違處
只被一個簡單的『密』字就騙到地獄去了!!!

--
千萬不要只以『雙修與否』,為論斷密教正邪之唯一根據

『雙修』只是密教裡比較『顯著的邪法』,只要稍具佛學常識者即能分辨其邪
而密教之『四皈依』其實比雙修法更邪惡

密教把『上師』置於三寶之上,奉為無上,製造『威權』
令其信徒不敢對其教義質疑。

而所謂『上師』之『證量』如何?『見道』與否?是否『以盲引盲』?


~~~ 試問誰能把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0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讀回《楞嚴經》這段:

第二卷至第九卷为正宗分。主要阐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所以产生了生死輪迴的现象,修行人應避開行婬、貪求、我慢、瞋恚、奸偽、欺誑、怨恨、惡見、誣謗、覆藏,以免感召惡報,修习禪定前应当先斷淫殺盜妄語,以免落入魔道,略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等由低至高的种种修行阶次,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並禪那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魔境界,與後末世出現於人間的惡魔,詳細描述其各種特徵與型態。

佛告知阿難。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尤為心驚膽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5-2010 12:33 PM 编辑

佛法出于人间,魔王们千方百计想破坏,试图曲解佛法。比如【大智度论】有写道,佛陀教四圣谛,阿修罗王就说五圣谛。佛陀说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就说三十八道品。后期的佛教何不是如此? 往往吹嘘自己宗派成佛最快,不用放弃荣华富贵就可成佛,违背了古印度人修行的根本原则。
前几天在网上找些佛教咒语,手印的文章看。原来大乘佛教的咒语,手印还有远古的源头,不像后期出现的什么胎藏界,金刚界教派包罗万象的咒语修行等那么复杂。咒语之说真假难辨。退一步就说哲理好了,密续的【时轮经】大谈时间之道可是【楞迦经】却把时间说法列为外道哲学。密教的佛法如何包罗万象对学习物理学之人不算什么。

再来密教的菩萨很感性。比如菩萨见世人度不尽就生起悔心,身体四分五裂。这种情况不可能在大乘佛教的菩萨道发生的。因为这个菩萨已经有度人之心,故会计较度人的人数度尽还是度不尽,违背了【金刚经】的灭度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不能符合【金刚经】的无为住心,计较度人不尽的密教传说菩萨实在不能称之菩萨。

另外密教的菩萨违法誓愿后果严重,什么金刚地狱等。可是大乘佛教的菩萨立愿成佛,就算半路退转也没有什么,还是可以以独觉,声闻涅盘。

写到这里,那些辨不过的人也许不是视上述说法不见,就是把什么菩萨度人后悔四分五裂说成比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5-2010 01:15 PM 编辑

菩萨在人间绝对不能公开自己身份,一旦公开马上放弃生命。这个说法出自【楞严经】。
我们回顾中国历史疑似菩萨的人都没有违背上述的说法,比如布袋和尚,寒山,舍得,丰干,宝香等人,一旦身份公开就舍弃生命了。还有一为来自新罗国的王子疑似地藏菩萨的化身,一生艰苦修行不搞事业,这些都是大乘菩萨留给后人的榜样。

看看后期的法王菩萨,当众公开身份,说自己是某某菩萨化身,将来成就某某佛,完全违背了【楞严经】的说法。

另外说到即身成佛,很多人以为自己在悟一下,心念转一转就可以即身成佛。理由出自密教说法与曲解禅门公案。这其实都违背了大乘菩萨道。

成佛没有这么容易,除了成就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远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断灭所知障,烦恼障,具备十力四无畏,三十二相等,在某世界成佛还有世界名,劫名,如来称号,佛法传世若干年,度多少人等等预言。而且佛陀还有一双优秀的大弟子,圣弟子等等。佛陀显现在人家出家,苦行,降魔,成道等等。综合来看这个世界这千后几千年唯有释迦牟尼佛符合大小乘佛教的成佛定义。

另外何以禅宗说明心见性?人人皆有佛性?这又是如何成佛?稍后分析。不过这里这么多禅宗得道人,他们来解说下也可以。不过他们的说法最后还是倾向密教框框。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假得道。其实细心研究经典,没有得道也可以理出大乘佛教修行之路,本来大乘佛法也不是密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0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5-2010 04:15 PM 编辑

密教是别教,它为是特别人开的一个特别道路, 仅适用于山林隐士和皇庭中人的修行,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和民众反常的.
密教不是圆教, 因为它不适用于大量民众共同的修行。大量普通民众修行一定乱国土的。

圆教必须是显教,根据清晰的条理,论证和经藏,因此是 法华正法为主, 为大乘正宗。
副教可以用适当的权教, 如 别教,通教, 藏教 等/ 如密,华严,小乘,禅 ,外教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5-2010 05:32 PM 编辑

说密教是别教,又说圆教以法华为主,又说副教华严,禅宗等适当权教全是清池自己定义。又说密教不是圆教, 因为它不适用于大量民众共同的修行。大量普通民众修行一定乱国土的。可是密教菩萨化身这么多,密教教典却又是对大众广传,有违大众共同修行。可见以上说法都是颠三倒四的。

附佛外道对于佛法没有一定的理解,才会强加曲解以求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10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5-2010 06:06 PM 编辑

古印度最知名的那烂陀寺/佛教大学(公元5-11世纪),有许多僧人在修学和研究密教,这是不容置疑的,是大乘佛教的不是可能分界的部分。
但是,说密教是别教,是因为它的法门不是每个人准许入的,不是一切人可以成佛,

而於二乘、惡人、女人有所嫌棄,不能成佛的,因此是权教

而且别教的特征是分离佛的三身,权宜的说成三种不同的佛,密教法门也找到这特征权宜的说法。


但法华经是实教,全不同等。其故,佛出世四十余年间,虽说多法,而于二乘、恶人、女人有所嫌弃,曾未有一言许其成佛。及至此经,甚至败种之二乘、三逆之调达、五障之女人,均说可得成佛,其旨明见于经文。 因此是实教, 是圆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密教是别教,又说圆教以法会为主,又说副教适当权教全是自己定义。又说密教不是圆教, 因为它不适用于大量民众共同的修行。大量普通民众修行一定乱国土的。可是密教菩萨化身这么多,密教教典又到处传。以上说法都是颠三倒四的。
清池 发表于 21-5-2010 08:09 PM


说得这么复杂,倒不如我简单的说:


创价的思想是把言行所缘境界分成十界,此十界即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一念菩萨即菩萨界。一念憎恨即修罗界等。如此时常守护自己念念佛界,如此即得佛智慧而成就。


千言万语的解说经典,就是为了合理化上述的想法。这样的说法离开佛教远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0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5-2010 05:58 PM 编辑
古印度最知名的那烂陀寺/佛教大学(公元5-11世纪),有许多僧人在修学和研究密教,这是不容置疑的,是大乘佛 ...
清池 发表于 22-5-2010 05:46 PM


大乘之密不是密教上师之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0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之密不是密教上师之密。

当然,这是我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0-2025 12:31 AM , Processed in 1.63518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