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itkatlow

谈电影 -- 中文电影流水制作之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0-2009 03: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10-10-2009 02:08 AM 发表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非诚勿扰,寻枪,火凤凰,三峡好人(这个你帮我查一下票房),大碗,鬼子来了


给你逮到了·。宁浩,这个年轻导演。没错,他的两部《疯狂》电影,的确够疯狂。我也承认,是好电影。

但《非诚勿扰》不算是低成本电影。(电影好不好,见仁见智啦。)

原本你只给三部电影名称,有两部例子不错(虽然同一个导演),但随后给的其他例子,破功了。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10-10-2009 02:08 AM 发表
三峡好人(这个你帮我查一下票房)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10-10-2009 02:08 AM 发表

你看低成本的中国国产片有几个(还有他们的累积票房):


并非不能帮你查,可你要支持论点,必须自己找出例子啊。不能只意图从“高票房”里尽量抽出一些低成本的电影来当例子。(无可否认,这样做是有点小聪明)。

你这么做,等于间接反驳自己的论点。其实,很多电影并非小资本。若是小资本的,未必是好电影。

我看到一大堆电影名称。
-  非尽是低成本电影
-  不完全算是好电影(这个的确有点主观,我们拿整体意见好了)

原帖由 Junghwantey 于 10-10-2009 02:08 AM 发表

《气喘吁吁》 3970万  上映17天

《非常完美》9260万 上映32天

《斗牛》530万 上映3天

《爱有来生》390万 上映10天


请问以上哪一部戏你和KITKATLOW有听过的?



我的确是孤陋寡闻一族。《气喘吁吁》曾在网络听过,却没看过。《非常完美》看过。《非常完美》不久前在本地上映。凡本地上映的片子,我很少会错过的。至于其他片子,尚未听过。

但,这几部片子有多少部是小资本呢?有多少部属于好电影?有多少部可以回本?

我记得《非常完美》里有相当多大牌,根本是明星效应(我不觉得是好电影),制作费不可能不超过数千万。(麻烦你查证一下,应该不是属于小资本的电影了)

帮你 google 一下《爱有来生》,未经证实资料,制作费 4千万。屈指算,大概要有近亿票房才算回本。

我们换个角度去看这个小资本电影。可能是这样子的,凡事什么东西,都是从低做起。
中国境内的导演,不是个个能像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那样出名。当然必须先在自己的国家建立名气,才有机会往海外冲。

别说中国的13亿人口。就算要香港拍出一部只迎合港人7百万人口味却不亏钱的片子也没问题。你就给他几百万的,用个不错的导演,要他启用新演员,然后题材大胆些,只照顾香港市场。不亏钱,并非不可能。

问题是,这种片子没有多少投资家要做。就算不亏,也赚不多。浪费多少时间。除了玩 cult 的那些,多少商业投资家有兴趣呢?

或许,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未必是大陆的导演不想冲出海外,只靠 13亿人口的支持,过过活就行了。

有可能是这样:局限于这样的资金,这样的班底,大陆导演唯只能做出迎合中国大陆的电影,期望票房不亏钱。


就拿个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很好的驻唱歌手。你可以靠一副好嗓子,在 KL 某个 pub,掺杂三语, rojak式地专唱一些只迎合 KL 三百万人的口味,就行了。

能够挣钱,嗓子又好,pub 也能够继续经营业务。

其实,你条件很好,其实有机会往外发展。成为红透半边天的国际歌手。

但,却有人这样对你说:
其实你在 KL 这样子一路唱,对准 3百万人口的市场,唱 rojak 歌,只要把歌唱好,定有捧场观众。反正有钱赚,够吃就 ok 了。

没错,这样子说是“行”,却不太“通”。

赞成吗?

(无论如何,要赞你一下。懂得利用《疯狂的石头》来当例子。这个真真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0-2009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1981 于 9-10-2009 07:25 PM 发表


问题是如果导演选演员不看演技,看知名度,谁要去练习演技,不如去多一点通告,上娱乐节目。现在哪里有什么Interview遴选主要演员的。一开始就选好主角才来拍。有几个导演能像王家卫,在开拍前,让梁朝伟去学半年 ...

俗话说“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这班可造之材都不花心思苦练演技,一天到晚只懂得“泡妞和泡吧”的淫乱生活,其实也不能怪导演们只选名气。
演技不能靠演过多少戏剧的经验来衡量你得演技是否已经“开窍”。
就像刘德华他演过上百部电影,但是他的演技还未真正称上像梁朝伟这样同等级的影帝。
王力宏在《色戒》是有“惊喜”的演技,但是这都不是代表王力宏会演戏,而是他遇上一位“很有耐心”的好导演李安。
你知道吗!当年章子仪拍《卧虎藏龙》导演李安给她一场戏或是一个镜头40take
。而王力宏哥哥听说破了章子仪记录也有40-50Take ,那你说王力宏在《色戒》里头的表现能不好吗?


[ 本帖最后由 空军一级上将 于 11-10-2009 04: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09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军一级上将 于 11-10-2009 04:53 PM 发表

俗话说“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这班可造之材都不花心思苦练演技,一天到晚只懂得“泡妞和泡吧”的淫乱生活,其实也不能怪导演们只选名气。
演技不能靠演过多少戏剧的经验来衡量你得演技是否已经“开窍”。
...


认同。说出王力宏只是给个比喻。我也知道他不是演技很好的。毕竟不是他的老本行

导演必需去带领大家入戏,但是入戏几深,就要看演员的功力了。吃NG是好事来的,当年梁朝伟也是吃了王导一天的NG(这个够狠)。只是章子怡吃NG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她的演技根本不值得一看。

演戏要有如鬼上身(请不要演到像张国荣和那个Dark Knight 一样出不来),连演员自己都以为他就那个角色时,就算开窍了吧?但是要鬼上身,就必须要对角色要有研究,体会角色的身理和心理,揣摩戏中环境背景等等,这些都是现今演员最缺少的一样(那些某某“大牌”导演也不在乎这些)。

刘德华只能说-他很勤劳去“找钱”。他是一个很专业的艺人,但不是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09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德华 九十年代学人搞电影公司,
拍了好几套,代表作是 91 神雕侠侣。
结果大家赞不绝口,但票房一团糟。
据说几年里让刘德华欠债几千万。。。
结果只要拼命找钱还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09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了一下,是
天幕电影公司

lz果然是很有“经历”的前辈,许多陈年旧事都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
不妨与几位老哥开个帖:就叫“四张饭局”
谈一下陈年电影的逸事野史,旧戏院,喂食街等
一定很有趣~

pop corn沙发stand b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09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3# mic81 的帖子

你可要知道不是全部的导演都是李安和王家卫,那么有“耐心”和会“磨练”演员。
所以演员有时候因该私地下“勤奋”磨练演技,不要凡是有戏剧要开拍才“临时抱佛脚”。
刘德华是一位非常“勤奋”的明星,作为一个演员他非常“敬业”,只是演技还未能“开窍”而已。
说真的我被《我的父亲和母亲》“纯朴气质”的章子仪所吸引,在《卧虎藏龙》我以为她“开窍”。
后来从郑佩佩口中知道,李安导演给她一场戏或是一个镜头40个take的事情。
顿时发现还是导演比较“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11-2009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再顶上来,看到这里介绍的hangover ,笑到我,很久没看到这么爽的戏。
而且我认为是原创,没有抄袭的,除非还有更高境界的电影达人 可以找到类似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9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两个...
是懂这些来爽的,还是懂来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2009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piders 于 14-12-2009 09:42 PM 编辑
电视剧:
电视制作的摄影器材不同,一般是用 4:3 来拍摄。随便摆三部用了十年的老机器,在片场用同样的 ...
过路客 发表于 9-10-2009 02:48 AM


潜水太久,发现这里人谈的水平都很高了。

花了很长时间,将前面都看完。

因为时间关系,暂时补充jazkchai的疑问。

如过路客所说,电视剧拍摄机器较低廉,所用的摄录带可以重复使用,拍错了,可以倒带回去(当然很少这么做)。
其他道具技术等,过路客说了,就不说了。

至于,电影,你知道一部电影需要多长的底片吗?抱歉,我是忘了要多长。
但是,你可以算出来。知道拍电影用什么底片吗?不知道没关系,我们以以前拍照片用的底片来说。
以前,一卷彩色相机底片36格,要价RM10(假设)
拍电影,每一秒钟,就需要30-36格的底片。
一部标准90分钟电影,总共有5400秒,就需要5400个36格底片这么长。
再说,还要准备NG的镜头还有试拍再拍,取不同角度,拍到满意镜头等等等,预计是原本90分钟长度的5--10倍。
这样算来,要多少钱了?
再来有,后期剪接制作就不说了。
洗底片,上万元该要吧!
好啦,等后期制作都好了,准备上电影院了,那么拷贝好了吗?
一份拷贝算便宜的,在泰国弄弄。一份大概也要RM5000-10000,也可能更高,或许也降低了。自己评估下。
再说,也不是拷贝一份就够。假设,我国200多个屏幕,电影院有60间左右,不算屏幕,算电影院,也不多,就算只在一半影院上映,就30个拷贝。

单这样,不算所有幕前幕后工作人员的酬劳,不算前期拍摄期后期的开销费用。
不算工具费场地费饮食住宿等等费用
就底片到拷贝的费用,你需要花多少钱??

拍电影,能不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09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要知道不是全部的导演都是李安和王家卫,那么有“耐心”和会“磨练”演员。
所以演员有时候因该私地下 ...
空军一级上将 发表于 12-10-2009 11:21 PM



老实说,这就是我国的电影无法入目的原因之一。
人家可以一镜40T,我们却只要入了镜讲完话演完该演的要求,就OK了。
人家拍戏,预算1场戏1天时间,1部电影拍摄期2-3个月,我们却希望在1个月里面拍完。人家前期花时3个月以上,我们有钱就可以定下开拍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09 03: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这就是我国的电影无法入目的原因之一。
人家可以一镜40T,我们却只要入了镜讲完话演完该演的 ...
spiders 发表于 14-12-2009 09:54 PM



    我国的电影没有专业水准的制作组人员,却只有爱赚钱的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09 04: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电影没有专业水准的制作组人员,却只有爱赚钱的商人。
空军一级上将 发表于 15-12-2009 03:52 AM


缺乏专业水准的制作组人员吗?我不觉得.
我国是有足够的人才(在电影制作这行),但在近几年刚起步,还没有一个基础.
如果现在可以多向年轻一代灌输电影制作的思想,未来的机会是有的.
至于片商嘛,不愿置评,毕竟商人还是离不了本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09 03: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专业水准的制作组人员吗?我不觉得.
我国是有足够的人才(在电影制作这行),但在近几年刚起步,还没有 ...
Moonsault 发表于 15-12-2009 04:05 AM



    是吗?那你认为电影专业水准的制作组人员已经到达那个国家等级的专业水准?美国?西欧?香港?中国?日本?南韩?台湾?还是泰国或新加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09 08: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那你认为电影专业水准的制作组人员已经到达那个国家等级的专业水准?美国?西欧?香港?中国?日本?南韩?台湾?还是泰国或新加坡呢?
空军一级上将 发表于 17-12-2009 03:38 AM


我不会拿外国和本地市场比较,毕竟大家的环境,背景不一样,
像欧美等地发展得早,自然不能和他们相比.
专业人员当然有,不然近年来我国的电影也不会在外国影展屡报佳绩.
之前在韩国釜山影展,外国媒体把我国的影片称为Malaysian New Wave(原名始自French New Wave),当中不乏中文电影.

本地的观众接触外国的媒介比较多,自然会崇尚于外国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够鼓励年轻一代往这方面发展,我国的电影制作水准才有望提高.
毕竟和其他国家比起来,我们仍需要大量的新血涌进,才会有更好的进步.

那么对于你来说,你是怎么看待我国电影制作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09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导的电影,吓到笑,竟然有整四百多万票房。。。厉害一下。

有没有人直到“sell out" 的票房是多少?

“近打”应该不用怎样比较吧。

接下来应该要看阿牛的“初恋红豆冰”咯。看了其预告片,除了很多大牌外,故事上好像没有什么惊喜。

马来西亚中文电影。。。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呢?

leeccg 发表于 10-10-2009 01:28 AM


Sell out算是一部Experimental Film吧.
里面集合了一些新元素,至少这是本地电影没有出现过的类型.
它的票房我不清楚,但是观众的反应很不错,而且它为我国的电影开拓了新的道路.

有时侯一部戏票房高,不代表它是部好作品.
现在的社会,很多人的拍拖,休闲活动,总缺不了看电影.
他们买了票,付了钱,要的就是娱乐.
有些戏故事不怎么样不重要,只要它能娱乐观众已经足够.
梁导那套戏,我不清楚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2_82:}
但就电影制作,拍摄等方面去研究,它是一部不及格的作品.
虽然票房重要,但它并不代表一切,要不然朱导的戏不会到现在仍被许多人批评.


以上纯属个人短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2009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一些老外导演持着很多资金,拍了一些高CGI的戏但是剧情普通甚至不看入眼的~~

有些人认为CGI很好就可以代替了剧情差~~
那时CGI组好呢还是导演带领有方??

试问假如那些老外导演是马来西亚任何一位导演,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主题和内容有限制下,不知道他会拍出怎样子的片~~

要有一个如 空军一级上将 所说的 电影专业水准的制作组,
马来西亚不是没有,
很多都时常出外国technical support 的都有~~
有资金什么都可以有专业。。。

不过可以肯定的事,
本地制作在资金不足下,表现算是超专业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2-2009 03: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拿外国和本地市场比较,毕竟大家的环境,背景不一样,
像欧美等地发展得早,自然不能和他们相比.
专 ...
Moonsault 发表于 17-12-2009 08:25 AM



    我国本土电影已有40-50年历史,但是本土电影的发展还是停留在不堪的状态?虽然今年釜山电影节15MALAYSIA的短片得到很多外国业界人士赞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本土电影的发展已经更上一层。
    我国中文电影不能只为得奖而拍,偶尔也要拍拍一两部来赚大钱。因为电影本来就是大众消遣的娱乐之一和商人的赚钱工具,不能只有一味追求文艺和想得奖。假如要培养本土年轻人对电影的热诚,尊重和修养,就要先打响本地中文电影的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2009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本土电影已有40-50年历史,但是本土电影的发展还是停留在不堪的状态?虽然今年釜山电影节15MA ...
空军一级上将 发表于 18-12-2009 03:32 AM


40-50年历史也不怎么样,比起外国的电影业,早期我们缺乏设施,资金,人材,
人家的公司随便就一亿美金的大制作..没办法,我们不是经济强国,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本地电影最近才冒起来的原因.
为什么会倾向于拍艺术成分浓厚的片子?一来要拿奖,得到资金或其他的利益.
另一方面也因为开销会比较低,不需要动用庞大的经费.
如你所说,本地市场的确需要商业片,当然这得过了财主那关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2009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上 空军一级上将 所说的那些国家的电影如 美国、西欧、香港、中国、日本、南韩、台湾、泰国和新加坡。。。 有些的政府有资助他们电影费。。。有些的国家有雄厚的资助他们、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是很爱自己国家的电影,非常的支持~~

15Malaysia不是一个象征我们升高一层,而是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要拍一个商业的,题材牵涉种族的,政治的通常都是会被Ban... 空军一级上将假如把本地电影说的那么容易,我们本地的电影早就发展到很好的局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2009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导演,彭浩翔,只要看过他编、导的电影,对他定留下深刻印象。

不知道是否题材类似。

对女人 ...
过路客 发表于 29-9-2009 10:10 PM


其实香港,还有一个蛮不错的新晋导演。。他叫黄精甫。。。
最近都没有他的作品。。。
但最近我在一部香港电影,看到他的名字的出现。。。应该是《同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6-2024 09:08 PM , Processed in 0.05766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