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7-8-2009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7-8-2009 01:04 AM 发表 
大乘佛教不谈断灭的.
----------
它只讲究转识成智,识就是智.
那些"断开"无明, 就是转识成智?
那转识成智后还有行, 名色和生老病死吗?
有什么可"断开"的? 成佛作祖的人少根神经?
转识成智的人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该死的时候一样会死.。 |
|
|
|
|
|
|
|
发表于 7-8-2009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0# 蓝袍术士 的帖子
我读过蕅益大師对唯识的一些见解,的確有他独到之处. |
|
|
|
|
|
|
|
发表于 7-8-2009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1# 尋夢人 的帖子
有什么可"断开"的? 成佛作祖的人少根神经?
---
你是说无明是脑神经?
转识成智的人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该死的时候一样会死.。
-----
我是问"转识成智的人还会生轮回吗?" |
|
|
|
|
|
|
|
发表于 7-8-2009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2# 尋夢人 的帖子
那个时代的大师们也说得很明,由于缺少了前代的注疏,所以他们只能自己来研究。他们不是为了研究唯识而研究唯识,是为了指导修证而研究唯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8-2009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4# 蓝袍术士 的帖子
赞叹师兄的见解,基本上我这个帖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从修证立场来看唯识学...不过唯识学涉及的不如中观来得单纯,他确实想解决当时的 各种佛教思想界的难题 |
|
|
|
|
|
|
|
发表于 8-8-2009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 upatissa 的帖子
这些都是圣严法师说的,我只不过转述他说的话,不过我很认同他的看法。
南怀瑾老师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
那师兄能不能介绍一下唯识学在指导修证上能发挥什么作用?
[ 本帖最后由 蓝袍术士 于 8-8-2009 08:25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09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6# 蓝袍术士 的帖子
唯识学从部派佛教而起,吸收般若理论,所以有很好的修行层次。。。所以他们也叫愈加禅师。识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修证,而不是解释宇宙万象。。。很多人无法消化/甚至错解般若/龙树的一切法空。。。然后唯识愈加禅师,就把般若/龙树的一切法,细分为境界和识来处理,不但可以避免恶取空,而且从修行上来讲,对于一般人来讲,也比较善巧。。。个人的看法,要避免唯识学走向哲学而不是修行,关键点就在于避免把识从存有论来解释宇宙的起源,识应从认识论角度去看,就会看到唯识学的修证一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09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唯识学一开始是重于认识论,认识生命的虚幻错误情执以及转化这种错误情执的生命观。
只是越到后期,从探索生命的虚妄转到探索生命的存有。
本来是以识来纠正我们对于宇宙万物的错误认知,
演变成以识来解释(从存有角度)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起,
加上印度后期唯心思想,这才和唯识演变成唯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09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8-2009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7-8-2009 12:51 PM 发表 
有什么可"断开"的? 成佛作祖的人少根神经?
---
你是说无明是脑神经?
转识成智的人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该死的时候一样会死.。
-----
我是问"转识成智的人还会生轮回吗?"
诸法因缘生.因缘俱足自然会生起,有生就有死.
只有生死,没有轮回. |
|
|
|
|
|
|
|
发表于 9-8-2009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7-8-2009 05:44 PM 发表 
那个时代的大师们也说得很明,由于缺少了前代的注疏,所以他们只能自己来研究。他们不是为了研究唯识而研究唯识,是为了指导修证而研究唯识。
由修证来印证唯识,这样得来的理论是有它独到之处.
如蕅益大师在破除一般人修行上的错误,
许多人在修唯识时直观事物的圆成实性,
认为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殊不知这种修行次第会落入恶取空.
蕅益大师对这些人当头棒喝,他在观心法要有提到;
"问曰。若必证见真如。方了依他起性。则初心修观。即应便观真如。
何故大乘止观。乃令先观遍计。次观依他。后观圆成实耶。
答曰。真如不在依他性外。初心若观真如。必将妄计一个无名无相。
旷若虚空者以为真如。便成遍计所执。此情最不可救。以不达诸法当体无性。
堕恶取空。不知所观空理。正是第六识之相分。...所以一切大乘法门。
皆令众生。即于现前诸法。强观无实。既知无实。便解如幻。
既解如幻。便悟实性。既悟实性。方能从体起用。夫强观无实者。
观遍计也。解如幻者。观依他也。悟实性者。根本智也。从体起用者。后得智也。"
[ 本帖最后由 尋夢人 于 10-8-2009 12:22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9-8-2009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业力观-从阿含经到大乘佛教的演变
在阿含经或部派佛教,生病或遭遇不幸不一定是由业报所造成的.
有八种原因可造成生病或遭遇不幸,业报只是其中一种原因.
八种原因为胆汁、粘液、风,以上三种之聚和,
季节变化、逆运、痉挛、业报成熟.
如某人被高处掉下来的石头打到,是由于逆运而不是果报成熟.
石头是无情物,不会因为我们作了善业成不善业而有所变化.
石头会掉下来是因为自然的规律在运作,而不是我们业报的关系.
这种业报观很明显是受到"我空法有"的影响. |
|
|
|
|
|
|
|
发表于 9-8-2009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我空法有"的业报观并不完善,它不能解释许多经典的记载.
如;
-这世间会因众生的贪嗔痴愈来愈重而变得多灾多难,
大地会变得高地不平,美味食物也会消失等等.
-坏劫时,人心的贪嗔痴会造成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坏三禅天.
把整个器世间都毁坏了.
-人类看到是清澈的河水,锇鬼却见到是腥臭无比得浓血.
-佛陀三月食马粮,众弟子吃得是难食的马麦,
但马麦入佛口成甘甜美味无比.
部派佛教的业力观不能解释这些情况.
这些记载都显示人的思想业力和内在及外在世界息息相关,
这些记载推动万法唯识论的成立. |
|
|
|
|
|
|
|
发表于 10-8-2009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1# 尋夢人 的帖子
师兄似乎对藕益大师有下过功夫。
可否介绍一些藕益大师写的“好料”? |
|
|
|
|
|
|
|
发表于 10-8-2009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10-8-2009 12:04 AM 发表 
师兄似乎对藕益大师有下过功夫。
可否介绍一些藕益大师写的“好料”?
我只读藕益大师对唯识的见解.他的其他著作我并没有读过.
好料来了...
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index2.htm |
|
|
|
|
|
|
|
发表于 10-8-2009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8-2009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5# 尋夢人 的帖子
感谢师兄的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9-2009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佛教的初学者,这里有一则关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故事,希望大家分享:
话说一个和尚夜归时在一破庙里宿了一夜.
夜半口渴,见地上有水而饮之.
隔天早起时发觉水源是从身旁一口棺木流出之尸水.
顿时感到恶心作呕.突然鸡啼声响,这和尚顿悟而说:
水是水;恐惧乃由心生.
所以就不在介怀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9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09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jahn Cha_meditation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