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夢碎,荷蘭不悲情
在最好的年紀,遇上過最好的隊友,可對於羅本、範佩西、庫伊特、史內德、亨特拉爾,他們的時代應該就要落幕了。對任意一名世界級球員來說,這種遺憾會伴隨終生;但對於這支更新換代中的荷蘭隊而言,出局並不悲情,因為他們依靠著範加爾極致的戰術、“老男孩”們的積澱與荷甲新星的拼搏,才勉為其難地衝到了4強,這樣的成績已算成功。
從1974年的克魯伊夫,到2014年的羅本,整整40年過去了!一代代“飛翔的荷蘭人”,踢出過引領時代的足球,卻又常常被命運捉弄,在距離金杯近在咫尺的時刻,轟然倒地。那時,我們稱之為悲情的“無冕之王”。 但在巴西,荷蘭隊一多半球員沒有世界杯經驗,實力並未達到4強水準,他們在踢出了“毀滅西班牙”的驚世之作後,便再難上演炫目的攻勢足球,一路走得跌跌撞撞,無緣決賽也在情理之中。
這一次,主帥範加爾一下帶來10名24歲以下的荷甲新人,完成了“橙衣軍團”的新老過渡。而且,他果斷重建了一條後防線,解決了球隊防守的頑疾,這樣的改造魄力在世界杯32強中,絕對首屈一指。試想一下,即便是德國、阿根廷,如果他們的首發中有一半是新人,特別是後防線上,他們還能走到最後嗎?答案不言自明。 客觀來看,荷蘭人雖一手終結了“西班牙時代”,但整體實力在德國、阿根廷之下,甚至也不如沒進4強、但攻守平衡的法國,中後場的硬度也不及巴西。他們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奇蹟,甚至可以說是幸運的。 比起4年前,除了羅本身體、心理和技藝達到另一個高度外,告別5大聯賽的史內德狀態在下滑,範佩西也沒有踢出在曼聯的最高水準,這都導致荷蘭在進攻中只有“羅本通道”,極為單調,遠不如在南非時更為默契的整體足球。 但是,憑藉範加爾的臨場指揮,荷蘭隊罕見地以3中衛與兩個全能邊衛的新陣型,在攻守平衡上取得進步,並依靠羅本的多次單騎救主,以及“神奇克魯爾”的表演,“絕殺”墨西哥,“點殺”哥斯達黎加,超出了賽前大多數人對他們的預期。 因此,對荷蘭本國球迷來說,他們可能會比中國的“荷粉”更能坦然面對失利,因為足球帶給他們的幸福和快樂,時時處處都在。
忘記世界杯吧!
回家後,他們可以騎車到就近的社區俱樂部踢球,可以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一片片綠茵場上踢著足球長大,可以看著一個個鄰家大男孩不日便成為英超、德甲、西甲的球星,還可以看著他們馬上卸任的主教練在英國人心中的“夢劇場”指點江山。 對荷蘭足球來說,下一次的驚喜,真的不會太遠。
这篇写的是还蛮激励的, 荷兰随时会再起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