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卖华$发達 于 7-9-2011 07:01 PM 编辑
回复 105# lipern那天有谈到小新的网费,今天就有专家证实,小新的,兑换后还要便宜马国一大截,速度更是不在话下~
大馬WIFI那些事兒 2011-09-07 12:34
相信在新聞線上衝鋒陷陣的朋友,或者出門到外旅遊急於與家人、朋友聯繫的旅客,一定期待與非常羨慕能夠接到這樣的禮物:大城市地區寬頻上網,一律免費! 早前從《亞洲週刊》網里網外得知,台灣為慶祝雙十國慶100年,將於今年10月10日起,在全台所有公共區域,包括郵局、車站、熱門景點等。免費提供無線上網(WIFI)服務,並宣佈WIFI正式成為“民生必需品”。 台灣民眾只要帶手機或電腦,就可“走到哪、上到哪”;台行政院希望8月底就完成政府機構與學校等單位的裝置,其交通部則表示屬下2千多個單位將有WIFI服務,郵政局則有1千300個據點讓民眾上網。屆時台民眾只需以手機號碼進行註冊,取得認證號碼,便可享用服務。 一般大馬民眾一定對此欽羡不已,尤其是在採訪線、行銷線上的朋友。更加欽羡的是,那些獲分配手提電腦,卻未獲分配WIFI的少部份媒體朋友;這不啻是“有了鎗、沒子彈”之憾。 如果說,WIFI是台灣民眾的必需品,那麼,它更是大馬媒體的“優先必需品”。因為在大馬,不說在布城的行政重地難於上網,即使在多媒體超級走廊,並非所有地區可免費上網;多媒體走廊個別地區的網速與穩定性,也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在這當兒,吉隆坡市政廳已自2008年起努力推廣無線上網之便利,其Wireless@K可在1千500個點獲512kbps免費上網達2年,至今年6月已有38萬7千餘人註冊。 隆市長積極拉進“數碼差距” 吉隆坡市長丹斯里阿末弗亞說,為進一步推廣WIFI與使吉隆坡更具競爭力,今後任何的商業、屋業新發展計劃,必須提供WIFI設施,因為這類設施不僅促進經濟發展,也拉近“數碼差距”。 吉隆坡市長或其他地區市長有這樣的熱誠非常好,不過他必須瞭解到的一個現實是,以512kbps的網速和38萬戶頭的使用率,所謂的寬頻無線上網,猶如“在狹窄的巷弄中寸步難行”。 在大馬,不僅WIFI不夠普及,網速太慢、價格過高,往往是外資投資大馬前的重要考量。出席過多次的外資對話會,那些已投資大馬的外資,不止一次不滿大馬WIFI速度太慢;至於那些放眼投資大馬,但是否在已身在大馬的外資勸告下,影響其投資決定,則不知而知。 世界華文媒體集團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爵士,最近出席中國貴州‧國際合作與西部發展論壇說得好,韓國以一個只有4千多萬人口的國家,由於政府全力投入互聯網的基礎建設,開發全球最快的網絡系統,勝過了鄰國的日本,也遙遙領先美國,因而在網絡遊戲和軟件發展上,執世界之牛耳。 他說,很多創意人才都很重視網絡的速度,也當然重視網絡的“無障礙空間”。 但在大馬的一個現實是,不僅WIFI還不夠普及,網絡費過於昂貴,更是難以縮短‘網絡差距”的一大敗筆。 電訊業壟斷民眾受惠 大馬網絡費昂貴,關鍵問題在於電訊業為競爭法以外的壟斷事業;網絡的基本設施受馬電訊壟斷,其設施費過高,其他電訊公司若欲提供更具競爭網絡費,也受高基建費所左右。 這裡舉出一些數據,新加坡SINGNET15Mbps約110令吉、台灣HiNet100Mbps約149令吉,大馬Unifi5Mbps149令吉。以網速來說,新加坡3倍快過大馬的網速,價格還廉宜約40令吉;以149令吉的相同價位,在台可享20倍快過大馬的網速! 大馬距2010年先進國還有9年時間,大馬不僅需在發展快馬加鞭,在WIFI普及與網速加快絕不能落後他國。謹此希望政府與國民利益為考量,透過WIFI的更普及化,達致價位更合理化,進而縮短與其他先進國的數碼差距,開發更大的效益與創新空間。(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張啟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