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3-2011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 谷成
看了你那么多帖。
可以让我表达一下我对你的疑问吗?
依我所看,你所发的帖子里面所说的,我都看过。
这样一来,博学的句子会没看过?
既然他看过了,而他却走与你所说的;不同的道路。
那么...你只是重复让他看多一次而已,你觉得会有所作用吗?
既然没有作用,为何你还发呢?
依照你的[观照法],那个发帖的,说着重复的话的...
是你,你的头脑;还是观照着的那个?
#希望你别认为我有恶意,我想找个进修[观照法]的人问法很久了;佛教论坛那边很保密的,不肯随意让外人知道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边提到的【空性】
但结论却非常不一样
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12:21 PM
最好避免对“空性”下达任何结论,无论是空性或是道体,本来是同一东西,一旦落入结论就断裂成几个不同的截面了,随后大家围着同样东西,产生的不同注解而争论,只要落入争论,结果都错失了。
无论是“空性”或是“道体”,都不是能用智性或言语加以理解的东西,只有亲自体验了,自然就知道是什么一回事。
因此只存在达到体验的途径,却没有足以解释它的方法,任何诠译或注解都会是偏差的,而且多余。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1-3-2011 12:47 PM 编辑
你还是将“善胜”,硬是要曲解为想胜、要胜、好胜。
这样来曲读道德经,不如换上句子的作者名号, ...
谷成 发表于 1-3-2011 12:10 PM
是你自己说不要急于责骂别人,
也别要责斥自己,无论是非对错,只是相对的错觉而已,更重要的是保持聚注的内观。
怎么现在言行不一,自打嘴巴了?
要胜不要争的人我没看过,举一人上来吧!
谷成 发表于 1-3-2011 12:12 PM
如下,慢慢观照吧。
1、胤桢,在政治风波中,不与其他皇子相争,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对皇上和黎民负责就足够了。最后胜了皇太子和八阿哥,被康熙皇帝定为未来的国君。
2、古罗马人,罗马城建立之时,南部和北部有许多意大利部落,特别是附近的伊特鲁里亚人,更是所向无敌,所以志存高远的罗马人向他们低下头颅,甚至当伊特鲁里亚人派贵族来当罗马人的王时,罗马人也忍气吞声。罗马人在积蓄力量,所以他们为外来者大开城门,罗马人不但接受了外来者带来的技术和知识,甚至把希腊人的神也请了来,只是把他们改了名字罢了。但是一直不争的罗马人最终成为亚平宁半岛的主人,这是一种“不争而善胜”。
3、丰田公司,60年代中期,美国汽车制造商以生产大型豪华轿车为主流,日本丰田公司不和他争,设计制造了大量小巧灵活,性能高,油耗低,价格廉的小型轿车,一举打入美国市场,同时开展销后服务,展开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从而击败了美国对手,摘取了美国小型汽车市场销售的桂冠。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3# 谷成
这样吧,我想你误会了我的意思。
我说结论《可能我表达能力不好。
这样吧。
我看到一个理论体系。(出处不明,只懂出于中亚一带)
它也是做者《观察者《观察(这类的结构)
但是出来的理论和应用却和佛家不同。
我没说这个理论好不好,坏不坏的;我只想懂,你是否知道除了你学的那套理论外,世界上还有其它同出于一个模型的理论。
如果你不知道,没听过,那没什么。
不过,我需要你肯定的说出来。
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短消息我可以吗?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谷成
看了你那么多帖。
依我所看,你所发的帖子里面所说的,我都看过。
这样一来,博学的句子会没看过?
既然他看过了,而他却走与你所说的;不同的道路。
那么...你只是重复让他看多一次而已,你觉得会有所作用吗?
既然没有作用,为何你还发呢?
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12:29 PM
只要对他不存着期望,自然就不对结果有所期望。所以你说的矛盾,并不存在。
你可以说我说了太多,但我什么也没说过,而且能说的都成效非常有限,但是以成效来看事情,就是现代人的烦恼根源之一。
再说分享较象是一个播种行为,可能种子马上发芽了,也可能会死掉。
甭管他怎样,只要继续播种,该发芽的还是会发芽的,不争秒分年月。
回复 谷成
依照你的[观照法],那个发帖的,说着重复的话的...
是你,你的头脑;还是观照着的那个?
#希望你别认为我有恶意,我想找个进修[观照法]的人问法很久了;佛教论坛那边很保密的,不肯随意让外人知道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12:29 PM
说话的是我的头脑(仍然是自我),可是回帖的当儿,观照仍然是运作的,但它不对任何事情妄加干涉。
观照只是将你的每一念头、言行,如如实实地(没经过筛选器)反馈到你的思维镜面上,让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当下是什么面目。
观照是不会干扰你的日常一言一行的,不必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才叫观照。
真正学佛修道的人是不藏私的。
会保密的,或许学习尚未到位(所以故弄玄虚),不然就是听者尚未准备,怎么说也会被你曲解。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谷成
我看到一个理论体系。(出处不明,只懂出于中亚一带)
它也是做者《观察者《观察(这类的结构)
但是出来的理论和应用却和佛家不同。
我没说这个理论好不好,坏不坏的;我只想懂,你是否知道除了你学的那套理论外,世界上还有其它同出于一个模型的理论。
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12:46 PM
如果你说的是“静心”,那是和佛说的佛心是相同的东西,只是面目不同,名堂不一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句子Sentence
依你的解释
巧《这个字的概念是什么?
你没解释,不然前面两个的解释还算行得通。
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12:14 PM
巧者,巧妙也。巧者能有效率做事。
重巧者,不断追求自我技能的进步。
人人重巧,再艰苦,事情也会越做越好。
研发科技浪费钱财时间,却能使人越来越巧。
若人人重利,那么会越来越人去做盗贼,毕竟那是无本买卖,利润最大。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所以老子鼓励人们重巧,而不鼓励人们重利。利润足够永续经营便足,不必追求暴利。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7# 谷成
关于这点,我相信我说的不是“静心”,理论体系不一样。
这样说来,我见识了四,五种体系了。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8# 句子Sentence
如果是这样,我明白了。
庄子感觉也常常提倡巧的奥妙《寓言里一堆巧手妙将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为何不想想那些难听的话之中,究竟有几分真实呢?
学佛的方便法门很多,不是每个人都要天天 ...
谷成 发表于 1-3-2011 01:27 PM
我也是学佛,但学佛人用难听的话,还真是少之又少,
学佛人骂别人用屁股读书,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哈哈
他们不争的时候,胜;
但他们因为强大了而想去争,便是没落的开始。
归根究底,保持不争而胜的心态是好的。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谷成
关于这点,我相信我说的不是“静心”,理论体系不一样。
这样说来,我见识了四,五种体系了。 ...
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01:28 PM
有很多种体系,我要见到才知道你说的是那一种。
其中很多是相通的,只不过是方法和途径和水平境界不一而已,但各种方法都是顺应不同环境、不同慧根的对象才产生的。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句子Sentence
如果是这样,我明白了。
庄子感觉也常常提倡巧的奥妙《寓言里一堆巧手妙将
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01:31 PM
孺子可教,呵呵。
市面上流行的注释,充满矛盾而误人。
我可以断言注视者根本是照本翻译,
没从各方面比对,或者深入理解先贤的思想。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谷成
关于这点,我相信我说的不是“静心”,理论体系不一样。
这样说来,我见识了四,五种体系了。 ...
自闭乐 发表于 1-3-2011 01:28 PM
我很有兴趣知道,不如你去开一贴分享你所知道的各体系空性,方便大家学习和讨论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啦,我就不骂你了。
如果扮演一个坏角色,能促你去思考一些本来忽略的事情,我不会介意。
希 ...
谷成 发表于 1-3-2011 01:38 PM
如果今天换作是其他普通人,
早就与你对着干叫骂起来,互相用难听的话攻击彼此。
恶言难种出善果,所以佛祖乃至历代高僧在点化人时也从不曾用恶言恶语。
你若领悟了,便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我会回头想想,也希望你能回头想想。 |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2011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 谷成
再说分享较象是一个播种行为,可能种子马上发芽了,也可能会死掉。
甭管他怎样,只要继续播种,该发芽的还是会发芽的,不争秒分年月。
关于这类的播种行为。
我希望我的看法不会冒犯到你。
你是怎样得出播种是件好事的想法呢?(尤其是象这样的播种)
当你看到人家的杯子满了,你还倒水进去,我觉得你在浪费水;尤其是人家还特地盖上了盖子的时候。
如果他没盖上盖子,你倒进去的,还可能替换出他本来的,换进你那些好的。(虽然效率差很多)
所以现在你的情况形象化来说,就是这样。
你看到句子那杯子盖上了盖,还倒水进去。
结果浪费了水(?)不止,句子认为你不尊重他,他都盖掉杯子了(或本来杯子本就没开过);你还倒水过来。《俗话说,不识相
你又反过来认为,看到你过来倒水了,主人还不拿开盖子,给你倒水。(也是不识相)
做么要这样呢?
你看到愚蠢在哪里吗?
是谁在愚蠢?
#另外说下我对类似的播种行为看法。
播种,还要考虑很多事情的。
如果我拿黄豆,跑进去人家培育胡姬花的院子里播种。《你不觉得,会被人家轰出去么?
既然播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为什么要播得那么没效率不止,还惹起不必要的人怨呢?
另外。
你觉得观照与智慧有关吗?
如果观照只是让你【让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当下是什么面目。】
但还继续做着。。。蠢事。
这样的观照算是观照吗?
没有智慧可言。。。不是说要表现得多么有智慧;但是有没有智慧,还是应该看得出的不是?
观照的其中一个本意,不是观照出自己的无明;进而精进么?(可能我理解错误?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