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5-2005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iongbaobao 于 26-5-2005 08:08 PM 说 :
哦... 我这好象没有青运口琴队... 在这很会吹口琴的都很少...
几乎没有... 我来自沙巴洲保佛...
我有上网找资料, 我觉得自修比较难, 还是需要别人当时/及时教导才会事半功倍, 也节省时间...我的理解能力也不太好 ...
那多多加油了,知道有口琴队的话就去参加。口琴书方面书局都有,要自己去找咯。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5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那样了... 那请问你们都常吹什么歌曲呢? 我觉得吹老歌比较有感觉...现代的流行歌曲几乎都rap... 你们大约会吹多少首歌呢?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5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iongbaobao 于 27-5-2005 02:01 PM 说 :
唯有那样了... 那请问你们都常吹什么歌曲呢? 我觉得吹老歌比较有感觉...现代的流行歌曲几乎都rap... 你们大约会吹多少首歌呢?
多少歌啊? 我自己都不知道...嘻嘻...因為平時學會吹一首歌都沒記錄下...而且通常都是想到就吹的...本人覺得口琴吹老歌流行歌都好聽...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5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outh 于 27-5-2005 17:32 说 :
多少歌啊? 我自己都不知道...嘻嘻...因為平時學會吹一首歌都沒記錄下...而且通常都是想到就吹的...本人覺得口琴吹老歌流行歌都好聽...
嗯... 那你一定很厉害吧... 我觉得吹口琴比其他的乐器简单... 因为当你吹一首歌的时候, 你可以隐约知道下一个要吹还是吸... 大家认同吗? |
|
|
|
|
|
|
|
发表于 28-5-2005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复音口琴本身比较适合吹奏东方歌曲,发明者在口琴上格和下格做了不谐音的处理,所以听起来很特别。
口琴是易学,但是要精通就很少人能做到。平时可以买一些CD或VCD观看大师级的演奏来学习。口琴书也不能缺少。
吹口琴,并不是只吹主音就算了,还要会各种奏法,使乐曲多变、好听。平时还要时常增进口琴的知识,多留意本地的口琴活动。 |
|
|
|
|
|
|
|
发表于 29-5-2005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iongbaobao 于 27-5-2005 07:55 PM 说 :
嗯... 那你一定很厉害吧... 我觉得吹口琴比其他的乐器简单... 因为当你吹一首歌的时候, 你可以隐约知道下一个要吹还是吸... 大家认同吗?
我? 还不是很会吹啦...
吹慣了自然容易上手咯...比起其他樂器,我也覺得口琴較易學習...
[ Last edited by Youth on 29-5-2005 at 10:14 PM ]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5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的话大家应该组织口琴队,或是找一些朋友来组个二、三、四重奏等等。这样就可以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使自己的琴艺进步,从中培养默契。
可以从简单的二重奏开始,乐曲形式比较简单,但负责演奏第二声部的可能需要多加油,毕竟不是主音,需要多加练习,而且乐理常识要有一定的水准。形式通常是两只复音、两只半音阶或两只单音口琴。
三重奏涉及的经费可能比较高,对收入稳定的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形式为一只半音阶(三重奏较常演奏古典歌曲,所以#较多),一只贝司(吹这个的气要够,呼吸是采用鼻子和嘴巴一起吸气的方法,不然吹到会“断气”),一只和弦(和弦会比较难吹,节奏感要好,乐理常识要够)。购买贝司和和弦的价格会较高。
[ Last edited by menglee on 30-5-2005 at 09:55 AM ]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5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重奏通常只是比三重奏多了一只半音阶,使乐曲更加多元。还有时常会见到的是多了一只筒角口琴。
五重奏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配搭,小弟建议各位买些口琴VCD及书籍来参考参考。同时也应该参考一些在台上的“排阵”等各环。
要使自己琴艺进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充实自己。平时多买一些口琴的书籍、VCD等等的材料。最好是参加口琴队因为我也是从中获得不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努力。
P/S:有什么问题可以跟着贴上来,小弟很愿意为各位回答。如果小弟有任何错误请各位前辈更正,小弟非常希望能与各位交流心得。
[ Last edited by menglee on 30-5-2005 at 10:06 AM ] |
|
|
|
|
|
|
|
发表于 1-6-2005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2005 09: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载自马来西亚口琴世界有限公司网站)
http://www.myharmonicaworld.com/
半音阶口琴简介
- - 张雅诰(马来西亚口琴家)
很多刚刚接触口琴的人,以为复音口琴之所以能够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色来,完全是口琴右端突出的一根小滑尺在作怪。其实,他们把复音口琴和半音阶口琴搞乱了。那支有滑尺的口琴,叫半音阶口琴,而滑尺则称为按键。
半音阶口琴在一九一八年才面世,比复音口琴迟了六十年。可是,它的成就却远超在复音口琴之上。
初时,人们对半音阶口琴有偏见,说它音量小,用气难,价格昂贵和不实际。但是,经过制琴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改良,作曲家不断为半音阶口琴作曲和名家的半音阶口琴示范演奏,不只打破了人们对这种乐器的旧观念,还为口琴界在音乐界占据一席重要地位。
今天,半音阶口琴不但能吹奏许多世界名曲,还独当一面地在世界高贵的演奏厅,在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演奏大型的曲子。
也许是价格和用气的问题,只有西方人较多采用半音阶口琴,是故,人们把半音阶口琴称为“西方口琴”,而称复音口琴为“东方口琴”。
半音阶口琴的接键,其重要性并不下于被称为“口琴的灵魂”的簧片。它主要的作用是升降高低半音。当按键一按时,口琴的音阶全变成了半音,也即等于钢琴上的黑键。可是,半音阶口琴的按键还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好像吹奏完善的颤音、滑音、跳音、和弦音和调节呼吸等。
半音阶口琴的其他部份,大体上和复音口琴相似,由于半音阶口琴是单簧发音的,所以一支和廿四孔复音口琴般长的十六孔半音阶口琴比前者要多出一个均(即多出最低音部七个音)。如果连半音也算进去,一个半音阶口琴的音孔便有四个音(请参阅下图)。
半音阶口琴本身又分为几类,如C调十孔、十二孔、十四孔或bB调十孔、十二孔半音阶口琴。但是最标准又适合演奏的,要算是C调十二孔半音阶口琴了。
德国和莱口琴制造厂顾问黄青白先生设计了一种能转换大小调的半音阶口琴。这样“袖珍钢琴”这个美誉,更加实用于半音阶口琴了。现将半音阶口琴的基本握琴图列出供各位参考。
 |
|
|
|
|
|
|
|
发表于 1-6-2005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给于那么多的资料...
那你打算成立一个口琴队? 我想参加... 但是不可能的...
虽然说口琴不会太贵, 但品质好的可是很贵的...
至少百多 - 千多...
和弦口琴会更贵了... |
|
|
|
|
|
|
|
发表于 1-6-2005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学校有组口琴队。
其实,很多人不会买贵的口琴。但是一分钱一分货,好的口琴品质好,而且易吹、不费气。 |
|
|
|
|
|
|
|
发表于 2-6-2005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载自马来西亚口琴世界有限公司网站)
音乐史上的口琴里程碑(一)
--拉里.艾德拉的口琴魅力
(摘自《和谐之声》特辑三,12/1997)
- - 作者:何家义(中国)
1995年我在日本横滨参加世界口琴节时,在众多口琴家的演奏会中,一位80多岁老人的演奏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当年曾同美国作曲乔治 . 格什温(Geroge Gershwin)一起演奏、同英国电影喜剧大师查利 . 卓别林(Charlie Chaplin)一起打网球,在音乐界享有盛名的口琴演奏大师拉里 . 艾德拉(Larry Adler)。一般来说,如此高龄的人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而艾德拉不仅能够演奏,而且演奏的乐曲还具有相当的难度!这确实需要有足够的体力。他如此健康长寿,应该说这与长期吹口琴有关,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这是我第四次亲取听艾德拉的现场演奏,他演奏口琴的声音之悦耳,水平之高超,真令人赞不已。
《沉思》
细心描给口琴的清纯音色
我第一次听艾德拉的演奏是1987年10月,在英国泽西岛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口琴节。以前我只是听说过艾德拉,脑子里对他没有什么印象,直到艾德拉上场时才真正领受到他演奏的神奇威力。
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首《沉思》(Meditation),此曲又名《冥想曲》,这是法国作曲家马斯奈(Jules Massenet)的代表作,常作为小提琴独奏单独演出。这首幕间曲主要表现剧中主人公寻求安宁的愿望。乐曲虽然不很难,但是艾德拉发挥了口琴那独特音色,手震音和气颤音兼用,演奏得清澈透明,运气恰到好处,使人感受到了十分宁静的气氛,好象山峰之间轻轻飘过的缕缕白云。最后口琴在悠长的高音中轻轻地结束,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可能是本人酷爱口琴的缘故,我觉得艾德拉口琴的表现力已经超过了小提琴带给人们的那种美妙的感受。
《双小提琴协奏曲》
风趣表现口琴的艺术情趣
另一首乐曲则是同著名口琴大师黄青白合作的口琴二重奏,两人演奏的是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双小提琴协奏曲》(Double Violin Concerto)。当时我还不会演奏这首乐曲,但是给我的印象极深。在美国杰出女钢琴家安吉拉. 曼索 (Angela Manso) 钢琴激情而流畅的伴奏下,两位大师的演奏格外默契和精彩,两支口琴轮流奏出主题并 不断地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互相追逐,进行变奏和对位,时而还有十几度的大跳,既发挥了口琴的特点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巴赫的音乐风格。
说到这首乐曲,还有一些小故事:在50年代初期,艾德拉和黄青白除了互相邀请对方参加自己的音乐会以外,平时见面不多。两人站在舞台上时常开玩笑。有一次,纽约室内乐团为他们伴奏,在演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之前,艾德拉问黄青白:“谁来演奏第一小提琴声部?”黄青白答道:“当然是您呀!不过我特别愿意演奏第二小提琴声部,因为我先开始,您得跟随着我走。”乐队的演奏员在舞台上都笑了起来。
在另外的一次演出前,艾德拉开始演讲:“这首协奏曲最闻名的是由雅莎 . 海菲茨(Jascha Heifets) 和耶胡迪 . 梅纽因(Yehudi Menuhin)来演奏的。今晚我将代替海菲茨,青白将接任梅纽因,不同的是,我们的演奏比他们强得多!”台下的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还有一次演出时,艾德拉在台上问黄青白:“你的演奏和我有什么不同之处?”黄青白望着艾德拉的眼神,想起此时正站在艾德拉的右侧,便风趣地说:“我的演奏就在于 - - Right!”(“Right”一词在此为“右侧”和 “正确”的双关语),此话一出,引起了观众们长时间的笑声,两位大师就是这样经常在舞台上开玩笑。
《玛拉甘娜》
老少同心表现口琴的生动活力
我第二次听艾德拉的演奏是1989年10月,在德国特罗辛根举 行的第二届世界口琴节。当时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艾德拉除了独奏外,还和当时16岁的西班牙演奏家安东尼奥 . 塞兰诺(Antonio Serrano)演奏二重奏,塞兰诺是艾德拉的较为罕见的学生,这年龄相 差59岁的一老一少在台上实在引人注目。他们合奏的是无伴奏的西班牙乐曲《玛拉甘娜》(Malaguena)。这是一首典型的无伴奏口琴曲,艾德拉曾独奏过此曲,这次用二重奏演奏可说是一种创新,两人配合得相当成功。生长在西班牙的塞兰诺演奏这首家乡乐曲时也甚感得心应手,他们的演奏获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艾德拉第一次见到塞兰诺时是在1989年英国的世界口琴节,当时塞兰诺的父亲与三个孩子一起参赛,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才14岁的塞兰诺在比赛中演奏了《查尔达什舞曲》(Csardas),获得了半音阶口琴独奏的第五名。
《霍拉舞曲》
巧妙发挥口琴的灵活再现力
艾德拉在这次演奏会上还演奏了《霍拉舞曲》(Hora Staccato),这是一首颇有难度的口琴曲,也可以说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跳音练习曲,它也是很多口琴家经常演奏的曲目。有人问艾德拉为什么爱吹这首小提琴独曲,他说:“海菲茨与其他小提琴家相比,确实是一颗特殊的星,他对我一生有着强烈的影响。海菲茨曾对我说,有的曲子用口琴演奏比小提琴效果好,当时海菲茨告诉我,他刚刚在一部影片中演奏了《霍拉舞曲》,他觉得我应该录制这首乐曲。我得到了这份谱,接受了海菲茨的意见,以后就经常演奏《霍拉舞曲》。”
艾德拉一直使用的是自己很满意的12孔纯银口琴,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他演奏《霍拉舞曲》时,由于12孔口琴的最低音是“中央C”,没有位于“小字组”的降B音,他就临时把这一个音突然跳高八度,然后又跳回到低音部接着演奏,这在口琴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创举。每当艾德拉遇到低于中央C的音符,他就跳上去一个八度,海菲茨也鼓励他说:“拉里,按你的感觉去演奏,不要管它们是否在一个八度里,你只要喜欢,它就是对的。”
艾德拉根据口琴的特点进行了多处改编,使它更适合口琴,海菲茨听了以后大为赞叹。
[ Last edited by menglee on 2-6-2005 at 09:28 AM ] |
|
|
|
|
|
|
|
发表于 2-6-2005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载自马来西亚口琴世界有限公司网站)
音乐史上的口琴里程碑(二)
--拉里.艾德拉的口琴魅力
(摘自《和谐之声》特辑三,12/1997)
- - 作者:何家义(中国)
《蓝色狂想曲》
充分丰富口琴的风格与技巧
我第三次听艾德拉的演奏是1993年9月,在德国特罗辛根的世界口琴节。当时艾德拉在演奏中多次利用假的遥控器来模拟摈制钢琴的自动演奏,而实际上是使用伴奏,他那诙谐幽默的表演让观众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艾德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口琴家,还是一位极具幽默感的人,他曾经出版过关于怎样讲笑话的书籍。
艾德拉在音乐上演奏的是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Rhapsody Blue)。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由爵士音乐题材创作的美国作品,1984年在美国洛杉基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64位钢琴家与交响乐队合奏的就是这首乐曲。当时曾令几十亿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蓝色狂想曲》是1924年在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生日那天首演时,当时26岁的作曲家格什温亲自担任钢琴独奏。1934年艾德拉曾经在纽约和格什温一起演奏二重奏,当他们演完《蓝色狂想曲》后,格什温感到很满意,他对艾德拉说:“这首曲子好像是特为你写的。”以后每当艾德拉演奏这首乐曲时,他总觉得好像格什温还坐在那里弹琴,同他一起演奏《蓝色狂想曲》。艾德拉在演奏这首乐曲时几乎运用了口琴上所有可以使有的技巧,他还对乐曲进行了音乐的再创作,把某些乐段的音符甚至作了改动,使我们听起来还是那么自然流畅,这使格什温的音乐风格在口琴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这次音乐会上,艾德拉共演奏了大约40分钟的曲目。
《格什温的荣耀》
悉心留存口琴的艺术价值
艾德拉非常喜爱格什温的曲子,曾演奏过他的许多作品,在艾德拉80大寿生日之际,同时也是为了庆祝格什温诞辰100周年,他准备录制一张全部都是格什温作品的专集,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艾德拉与很多著名的歌唱家一起合作,录制了多为《格什温的荣耀》的CD ( The Glory of Gershwin)。这张CD 共有16首乐曲,前14首歌曲分别由14位歌唱家演唱,第15首乐曲是《夏日时光》,这是用“萨克斯”( Saxophone)演奏的乐曲。艾德拉在前15首曲子当中的前奏、间奏以及尾声处,用各种方式尽情地发挥,使口琴融化在整个音乐当中,烘托和提升了歌曲效果。第16首是艾德拉个人的独奏,他在交响乐队的协奏下演奏了《蓝色狂想曲》,口琴奏出了时而欢快又时而压抑的曲调,完整表达了格什温的意图,从艾德拉嘴边流淌出来的那令人难忘的音乐,也正是他饱经风霜的半个多世纪的口琴生涯的真实写照。这张CD 不仅满足了口琴爱好者的需要,还受到了普通音乐爱好者的热烈观迎。此CD自问世以来,销售量已超过了二百万张,这不仅证明了艾德拉的成功,也使口琴这种乐器得到了再度辉煌。
不拘一格 性格独特
我第四次听艾德拉的演奏是1995年10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世界口琴节。我当时的感受是艾德拉的演奏:炉火纯青、宝刀不老。艾德拉缓慢地走到钢琴前坐下,开始演奏他保留曲目- - 格什温的《夏日时光》(Summertime),他在乐曲中运用了大量的滑音来表现内在的情感,与众不同的是他用右手持口琴演奏,而自己左手弹钢琴的伴奏部分,这实在是很新颖的。艾德拉的钢琴和口琴完全靠自学,以前他对识谱从来不重视,直到作曲家达瑞斯 . 米尔哈德 (Darius Milhaud)为他写了一首三乐章的组曲,这时艾德拉才告诉他自己不会识谱,米尔哈德告诫他一定要学会看谱,从此,他才认识到识谱的重要性,并开始学习乐谱。
年逾80的艾德拉不顾年龄已高,仍然频繁地活跃在世界的口琴乐坛,前两年他同伯明翰交响乐团演奏协奏曲,一位女士太欣赏这首协奏曲了,她特意到后台来找艾德拉,请他在节目单上签名,然后对艾德拉说:“您这么大岁数了,还演奏这么难的曲子,真是不要命了!”
艾德拉是一位很有性格特点的口琴大师,他有很多独特的见解。艾德拉一直使用C调口琴而从来不用其他调的口琴。艾德拉认为16孔的低音区灵敏度不好,因而他宁肯使用12孔口琴,他觉得12孔口琴可以表达得更好。他不喜欢无伴奏的口琴独奏,也不喜欢口琴合奏,他认为最佳的方式是用交响乐队来为口琴伴奏。他的口琴调音也与众不同,他通常调整为A=443,比标准的A=440高出3个音分。他很少教学生,他强调的是自学,靠个人的领悟,因为过去他也找不到别人教他。他从不把口琴叫做“Harmonia”,而是说“Mouth Organ”,他认为莫扎特(Mozart)曾写过“Class Harmonica”乐器的作品,但那不是口琴,因此容易混淆。口琴也可以说是一种用嘴演奏的风琴,这也许是德国人把口琴称为“Mundharmonika”,把手风琴称为“Handharmonika”的缘故吧。
传奇式的一生
为口琴音乐史树立丰碑
艾德拉于1914年2月10日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Baltimore)市,十岁时到皮博迪(Peabody)音乐学校学钢琴,当时艾德拉的琴弹得不好,还很调皮。有一次校长让他弹格里格(Grieg)的一首圆舞曲,他不好好弹,因此被学校开除了。艾德拉回忆说:“这是一个不好的声誉,这所学校在整个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4岁时,他遇到了一个叫佛瑞德(Fred)的德国人,艾德拉很喜欢佛瑞德组织的那个口琴队,他就买了一个口琴,参加了这个口琴队。不久佛瑞德组织了一次比赛,当时艾德拉参赛的曲目是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Menuett in G),艾德拉觉得主要原因是他比较喜欢古典音乐,另外这首曲子也比较简单。那时的评委是组建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的指挥古斯塔(Gustav),古斯塔仔细听完了艾德拉的演奏,耸耸肩说:“我们只给劳仁斯. 塞西尔. 艾德拉(艾德拉的别名)打99点999999999分,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是艾德拉觉得自己得这个第一名是不太公平的,因为当时还有两个男孩比他吹得好。
1929年,当时14岁的艾德拉没有告诉父母就悄悄地来到了纽约,他遇到了巴尔的摩的一个音乐家,结果这个音乐家把此事通知了艾德拉的家长,艾德拉坚决地说:“你们如果把我带回去,我就再跑!”家长认为他是一个神经质的孩子,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任他留在纽约了,不出一星期艾德拉就签定了一个在美国旅行演奏的合同。
1939年艾德拉开始进行世界性的旅行演奏,所到之处无不掌声雷动,他在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和大型交响乐队的伴奏下演奏了巴赫(Bach)、维瓦尔第(Vivaldi)和勃拉姆斯(Brahms)的小提琴协奏曲。艾德拉的神奇表演使许多作曲家大开眼界,他不约而同地都为艾德拉写口琴协奏曲等作品。英国著名作曲家西里尔 . 斯科特(Cyril Scott)不但为他作曲,还亲自担任他在伦敦演奏会的钢琴伴奏。这一切不仅使艾德拉闻名于世,也把口琴这种乐器提高到了与其他管弦乐器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著名作曲家威廉 . 沃尔顿(William Walton)曾感慨地说:“世界上只有两位年轻的音乐天才,那就是小提琴家梅纽因和口琴家艾德拉。”
1949年,正当35岁的艾德拉在口琴演奏上大显身手时,不料却遭到了一个麦卡锡(McCarthy)主义者的陷害,他被列入了美国当时反共右翼分子的黑名单,虽然情况并不属实,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艾德拉被迫离开美国而移居到英国。1996年,当他47年后再次回到美国纽约举行格什温作品演奏会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大家把他称为“回到家里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的口琴完全靠自学,事实上也没有哪个人能够教他,对他有影响的是海菲茨、拉赫玛尼诺夫(Rakhmaninov)等音乐家,几十年来,他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创造性地把口琴带入了音乐的圣殿,他那出神入化的表演,至今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模仿他,他在音乐史上为口琴树立了一个里程碑,让我们祝愿他健康长寿,期待着能更多更久地听到他的演奏。(写于1997年12月)

拉里 . 艾德拉 Larry Adler
(编注:拉里 . 艾德拉先生已于2001年8月6日去世,享年87岁。
特以此文表达口琴爱好者对他的深切怀念) |
|
|
|
|
|
|
|
发表于 3-6-2005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载自马来西亚口琴世界有限公司网站)
口琴“疯猫”--Peter Madcat Ruth (一)
(摘自《和谐之声》特辑五,06/1998)
- - 作者:何家义(中国)

猫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家畜,在许多音乐作品中都有猫的踪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口琴界开始用上了猫的名字,例如:Jerry Murad口琴三猫重奏队、口琴猫、猫俱乐部......等等,为什么人们喜欢用猫来命名?可能是美国演奏布鲁斯和爵士音乐的黑人爱称自己是“爵士猫”而开始的。
一位杰出的美国十孔布鲁斯口琴(Blues Harp)演奏家,名字叫做Peter Madcat Ruth,其实他的原名叫Peter Ruth,由于他太喜欢布鲁斯音乐了,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布鲁斯的绰号“疯猫”(Madcat),把它放在姓和名的中间就成了Peter Madcat Ruth,这个名字他已经用了30多年。他的演奏技巧娴熟,风格独特,热情奔放,能够在布鲁斯口琴上任意自由驰骋,他的演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疯猫”能够在极快速的速度中自如地运用压音(Bending)技术,这是很多演奏家根本无法达到的。
我第一次听他的演奏是在1987年英国泽西岛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口琴锦标赛的明星演奏会上,以后又在德国和美国看过他的精彩表演,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平时在国内极少有机会听到十孔布鲁斯口琴的演奏,特别是他那惊人的口琴演技,加上他有时还自己演唱,受到了口琴爱好者和普通听众的热爱欢迎。他风趣幽默,在演奏口琴的过程中不时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些小型打击乐器,甚至掏出能发出声音的儿童玩具,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翻。
独特之处
“疯猫”是一位很有特色的口琴家,从以下几点就能看出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1983年他出版了自己个人的第一张专辑《“疯猫”单人乐队独奏》(Madcat Gone Solo),其中口琴、吉他和演唱都是由他一个人录制完成的;
二、他有一首名为《咖啡因》(Caffeine)的乐曲,其中用单簧口琴(Jaw Harp)演奏节奏,效果非常动听,Jaw Harp是一种U型的比较简单的金属弹拨乐器,它的中部连接一根拨杆(音簧),演奏时把U型的琴体用牙齿咬住,用手拨动中间的音簧,这样就可以利用口腔的供鸣而发出声音。吹口琴的人看到这种简单乐器,很难理解把它也叫做“口琴”,也许是因为它是含在“口”内的“琴”吧;
三、 “疯猫”在口琴的调音上也别具匠心,他的口琴1、2、5和6这四个音按A=422调音,3和7按A=440调音,而4按A=443调音,这种调音方法既不是十二平均率也不是纯率,而是Madcat自己独特的音阶排列,这也是为什么Madcat有的乐曲演奏得特别甜美的原因之一。
四、他还善于运用电声乐器的效果器,他曾用与其他电声乐器演奏家合作录过一个电声的布鲁斯专辑《“疯猫”高压锅》(Madcat's Pressure Cookeer),他的智琴甚至吹出了电吉他的音色,真正的口琴爱好者有时也不一定能够听得出哪些旋律是用口琴演奏的;
五、 “疯猫”与美国著名的Shaker麦克风(Microphone)制作人Joe Harless在经过两年的合作之后,试制成功一种新型“Shaker-Madcat”麦克风,这是一种很轻巧的固定在左手上的设备,它也可以在手指之间滑动,虽然体积很小但声音清晰,麦克风上还装有音量控制,它的特点是在演奏时不受手震音和两手开合的限制。“疯猫”在1997年底的演奏会上首次使用后感觉很好,他自己十分满意。
口琴巧缘
1949年4月2日“疯猫”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其实他从小并没有打算学口琴,在小学上音乐课时,老师问他喜欢学什么乐器,“疯猫”说要吹短笛,老师说:那是女孩子的乐器。“疯猫”又说要吹长笛,老师说:这同样也是女孩子的乐器,为什么你不学大号或其他什么乐器。但是“疯猫”真正想要学习的是短笛或长笛,老师说:不行,再重选。结果他什么也不想学了。
“疯猫”第一次对音乐感兴趣是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他从收音机中听到了一个三重奏团演奏的音乐后深受感动,他在夏威夷四弦琴上模仿出了这些音调,从此开始研究其它乡村音乐。1963年,他上中学时曾到芝加哥的一所乡村音乐学校里学习吉他,此时他十分喜爱音乐,经常是听着广播里的音乐进入梦乡。
1964 年的一天,他听到一首叫做《特别的午夜》的乡村音乐,其中的口琴是Sonny Terry和Brownie McGhee吹的,他觉得这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最好的乡村音乐。因此他对Sonny Ter 和 Brownie McGhee的口琴专辑极感兴趣,特别是Sonny Terry的口琴演感染了他。当时他对口琴美妙的声音简直是着了迷,就抄起他父亲的口琴试着吹了起来。特别凑巧的是当时他父亲的口琴是降B调,而 Sonny Terry演奏的乐曲用的也是降B调口琴,“疯猫”就反复跟着录音练习。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父亲的口琴如果是C调或其它的调子可能就糟糕了,也许这辈子他就不吹口琴了。
特别恩师
1966 年“疯猫”遇到了一位传奇式的芝加哥布鲁斯口琴演奏家Big Walter Horton,随后的几年中“疯猫”一直跟随他定期学习口琴。当时20美元一次课的学费对“疯猫”来说也许是太贵了点,但是他坚持学下去。每当他交学费时,Walter Horton都用这钱去买上一瓶威士忌酒,回到家里后,一边喝着酒一边教“疯猫”吹奏口琴。上Walter Horton的课也很特别,他什么也不讲,只是吹了以后让你跟着学。上他的一次课,又要练习半年。“疯猫”认为Walter Horton教学的方式不怎么样,但是这位老师却很有灵感,是口琴界的天才。
|
|
|
|
|
|
|
|
发表于 3-6-2005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口琴“疯猫”--Peter Madcat Ruth (二)
(摘自《和谐之声》特辑五,06/1998)
- - 作者:何家义(中国)
演出频繁
在中学时期“疯猫”用口琴同几个演奏“乡村音乐”的乐队合作过,随后又同几个“布鲁斯乐队”一起演奏,这对他来说是锻炼的好机会。1969年他应邀参加了密执安州的Chris Brubeck先生组建的“新蓝天”摇滚乐队(New Heavenly Blue).Chris Brubeck善于演奏长号、倍斯、钢琴和吉他等多种乐器,这对“疯猫”影响很大,他们这个乐队演奏了很多不寻常的5/4拍和9/4拍的音乐,这些都使 “疯猫”扩大了视野,增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当时他在乐队中用口琴演奏的全部都是萨克斯(Saxophone)演奏的声部,这个声部经常有许多升降半音,可是布鲁斯口琴是全音阶的,大多数乐曲都不能在一支口琴上演奏出来,他就想尽一切办法,用几支口琴拼凑起来吹,例如有的乐曲需要用降B调、D调和C调,他就像我们东方国家的口琴爱好者演奏复音口琴一样叠在一起吹。开始他只知道找音符,弄明白哪些音符要在哪支口琴上吹,然后一点一点地练习。后来又发现可以在这支口琴上用第三把位(Third position),在那支口琴上用第四把位,在另一支口琴上用第二把位......,他把这一切记在纸上,用箭头、图表和音孔的号码来表示,直到运用纯熟为止。
“新蓝天”摇滚乐队因故解散后,“疯猫”又加入了由单簧管、长号、萨克斯等乐器组成的Darius Brubeck重奏团。在这几年中他几乎花费了所有的时间与乐队的其他成员在马路边演奏爵士音乐和摇滚音乐。后来“疯猫”与这个乐队在全美国巡回演出,并到墨西哥、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举行演奏会。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疯猫”一直参加别人的乐队演出,直到1977年,他认识到必须回到自己的音乐当中来,那时与他同龄的年轻人都喜欢摇滚乐或摇摆乐,但是他一直钻研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还不断研究其它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疯猫”能够在口琴上演奏出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他始终认为自己演奏的音乐很像他自己。有一段时间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大学和咖啡厅独奏,并且用各种不同风格的乐队伴奏,他也用口琴为许多音乐家伴奏。“疯猫”在美和区洲的音乐学校、布鲁斯协会和口琴节上已经举 办了几十个讲座。
“疯猫”曾与一个卓越的打击乐演奏家Ruben Alvarez先生合作,举行了一系列的二重奏音乐会,演奏的全是世界各地的名曲,他演奏吉他、口琴、吹硬币和Kalimba等,Ruben Alvarez则用特有的打击乐器演奏了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民族音乐,他们在各地巡回演出,受到极为热烈的欢迎。

在一次的演奏中,“疯猫”还邀请了一位女布鲁斯吉他手Shari Kane。Shari Kane从5岁开始学习吉他,70年代成为布鲁斯迷,16岁那年就开始教吉他,近年来她又从芝加哥的老一代布鲁斯大师那里学习电吉他,她已经在众多的吉他演奏家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最好的布鲁斯女吉他手。当时“疯猫”问她是否愿意多合作一些乐曲,Shari Kane一拍即合,立即爽快地答应了。由于他们两人都热衷于演奏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因此他们合作起来非常默契。1990年他们组成了二重奏以后,开始了长期的合作演出,他们这种独特的演出使观众们耳目一新,反应相当热烈。此后他们在美国各地巡回演出,也出访了加拿大、西班牙、巴西和波兰等国家。 1992年他们在美国长海滩布鲁斯人才研究竞赛中与其他五人同获大奖。他们录制的《高速公路小调》(Key to the Highway) 获得了1993年华盛顿WDCU-FM电台和巴尔的摩市布鲁斯协会主办的“十张最佳布鲁斯音乐CD”奖,现在已经第三次再版并继续在全美国播放。1994 年和1995年他们的节目在美国国家电台的《布鲁斯舞台》节目中通过200个地方电台进行联播。
“疯猫”极为精彩的演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他拥有很多的口琴祟拜者。他对自己的口琴迷十分热爱,他在出版的口琴专辑里回答了很多口琴爱好者关心的问题,他在每首乐曲中都把自己口琴用的是什么调子,用的是第几把位等等,一一用电脑打印出来,有的还直接送给口琴爱好者。
特制口琴
“疯猫”使用的口琴也与众不同,他在录音和演出中首选的是黄牌超级银音口琴(Huang Silvertone Deluxe),多年前他和黄青白先生就是好朋友,当黄青白的公司开业时,他是第一批顾客。他从1964年学口琴开始一直用Hohner Marine Band口琴,当他第一次听到黄牌超级银音口琴时并没有觉得多好听,但是听了一会儿以后,他就喜欢上它了,特别是当他试吹了以后更是爱不释手,他觉得好像这种口琴是专为他而设计的,当即表示从此用Silvertone Deluxe作为他的演奏琴。他还使用另一种“疯猫”口琴(Madcat Harps),这是Joe Filisko先生用铜制的琴格、盖板加上黄牌银音口琴的座板专为他定做的。
“疯猫”也吹过半音阶口琴,但他并不真正喜爱它,他最喜爱的是在布鲁斯口琴上演奏压音技术(Bend)。他有一支半音阶口琴,平时极少在公众前演奏,仅用过两三次。他有时也用半音阶口琴来录音,比如,他曾在录制《La Cucaracha》这首乐曲时用过16孔半音阶口琴来担任低音旋律。
痴爱致极
“疯猫”是口琴不离身,口琴不离口,真是口琴吹疯了!他在学生时代开始学口琴的时候就整天带着口琴。当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当他骑车的时候都要把口琴拿出来吹,甚至当他排队买东西时也掏出口琴,旁若无人地吹起来。有一段时间如果人们听不到他的口琴声就都会感到奇怪。直到现在Madcat的口琴也到处都是,他的桌子上有,他的口袋里有,在他的汽车里还有更完整的一套12支装的口琴。
名誉地位倍受肯定
他的确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具有非凡才能的音乐家,难怪1987年、1989年和1991年连续三届世界口琴大赛都邀请他出席演奏会和担任比赛评委,美国的电台电视台经常播放他的节目,世界各地都能听到他那美妙的琴声,“疯猫”已经成为口琴界独树一帜的重要人物。橡树出版社的口琴作家里查德.享特先生 (Richard Hunter)在听了“疯猫”的音乐之后,评价说:“从任何角度看来,Madcat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口琴家之一,他在十孔布鲁斯口琴上的造诣简直不可思议。”
1997年8月23日,这是“疯猫”难忘的日子,鉴于他在美国音乐界的影响以及为世界口琴界所作出的贡献,美国口琴促进会(SPAH)把每年一度的奖项隆重地授予他--1997年卓越的口琴演奏家。

(1987年何家义在英国的泽西岛与Peter Madcat Ruth合影) |
|
|
|
|
|
|
|
发表于 4-6-2005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6-2005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6-2005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upper 的线for what.........???????????? |
|
|
|
|
|
|
|
发表于 11-6-2005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double底线的音符????????????????????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