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oobanzhu

《道教經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5-2-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右玉皇誥命,以錫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黑帝五炁天君,令統御北方諸天諸地、日月星宿、名山靈洞、水府泉宮上聖高尊、真仙聖眾、一切威靈,符命所臨,如誥奉行。

  道言:是大神呪者,元始之妙言,玉皇之真誥,上清自然之靈書,九天始生之玄札,空洞之靈章,上聖之祕語,玉晨之尊典,成天立地,開張萬真,安神鎮靈,成生兆民,匡御運度,保天長存。上制天機,中檢五靈,下策地祇,嘯命河源,運役陰陽,召神使仙。此至真之妙文,神應自然,致天高澄,令地固安,保鎮五嶽育,萬品存焉。玉帝昔授五老上帝,是時五老跪捧其章,祕題靈都之館,天真皇人昔書其文,掌之於上清真境太玄玉都寒靈丹殿紫微上宮,累經劫運,而其文保固天根,無有毀淪,與運推遷。是大神呪混之不濁,穢之愈清,毀之不滅,滅之極明。大有之文,天真所尊,自光真名,帝圖刻簡,昭示來生。斯文隱祕,不得窺聞,有得之子,保萬炁長存,勤行修奉,克致神仙。

[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5-2-2009 10:2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中 洞玄靈寶玉皇功德品第三】

 

  爾時玉虛上帝白天尊言:唯願慈悲,願為四眾、帝釋等及四梵天王、一切諸天、一切諸仙及未來一切眾生持是經人說利益事。

  爾時天尊告玉虛上帝言:快哉斯問,不亦善乎。汝以慈悲,愍念眾生,故請問於我。天尊言曰:若有三界十方無量國土、及國王大臣,或兵戈並起,疫氣大行,水早蟲蝗,凶災饑饉,是其國君、后妃、太子、宰輔、大臣,當發慈悲,為其黎庶徧敕國內州縣鎮宰,令諸道流清淨嚴潔,于其觀內設大齋醮,六時行道,為轉此經。當得國土清平,五穀豐熟,黎庶安泰。

臣謹言曰:世有言曰,干羽不足以釋圍,鄉飲不足以息戰。此事理之當然者也。夫剽悍禍賊,始從事於干戈,寇賊姦宄,始容心於兵革,非智術有以過之,勇力有以勝之,决未可以挫其威虐也。乃今《玉帝經》中謂,干戈並起之難,當敕國內臣庶,命道流誦真經以息之,何其迂誕也哉。吁,是大不然也。夫天變上臨,則地禍下作,干戈兵革,莫非自夫陰陽拂逆,纏度汨亂,乃始流災而起亂。今觀往昔之圖識,則可驗也。是以經中之訓,俾國家值亂,則以斯而禳援,蓋所以請命上天,消天變而息地禍,非謂以斯經而止亂也。若夫厲兵秣馬,高城深池,寧可一日廢哉?昔有庸君,識見窒昧,乃直謂釋老經呪可以禦敵,旋罹禍難,至貽哂誚,迄今為羞,良可嘆也。今世昧夫,凡暏是經,率執此為謗毀之自,敢因校經而辯之。臣良謹言。

  若復有人,入諸山林,遇毒惡獸,但能存想,一念真經,山神衛護,猛獸自退,終不害己。若入江入海,採寶求珍,值遇惡風,如法持念是此真經,風浪頓止,安穩達岸。若在軍陣,戈戟既接,兩刃相交,存心默念是此真經,是諸惡賊,悉自退散。若在牢獄,枷鎖之中,淨心定慮,存念真經,冤枉自伸,即得解脫。若為邪精鬼賊眾苦所加,如法持念是此真經,眾邪遠避,自然除愈。若人為求嗣息,如法尊重,持念此經,帝敕天曹明檢丹籍,九品之內,四果仙人,運應數合,降謫下生,為其作子,才辯明慧,人中尊貴。若婦人臨難之月,如法持念是此真經,即得母子平安,生福德男女,人所愛敬。若為求官進職,爵錄亨達,貴遇人君,如法持念是此真經,即得職務遷轉,子孫榮遇,世世不絕。若人欲求資財殷富,如法奉持是此真經,即得財寶充溢,衣食自然,慶流子孫,傳之萬世。若人被諸惡星之所照臨,困苦肺枕,如法持念是此真經,是諸惡星,返降吉祥。若人命過,應入地獄,注名惡籍,父母師長、夫妻男女,當為亡人持念真經,或安置道場,旛花供養,即得亡者鬼籍盡除,神生淨土;同苦罪眾,咸蒙護度,承斯勝利,皆生天上。又此經所在之處,常有十天至真大聖無極飛天神王侍衛供養,持是經人,當得自稱為正一真人。是人在處,自得十方至真至聖金剛力士濳護其人,如護己身,若出若入,遊行之處,百邪避路,魔鬼殄除,精靈伏藏,一切災殃,不能侵近。是持經人命欲終時,更不見諸地獄惡相,即見天宮一切玉女持幢下迎,而生天上;如天福盡,下降人間,即得千生萬生中常為帝王⑥ ,令國土清平,人民樂業,兼得為王,獲宿性通⑦ ,遵奉大道,展轉修持,至登道岸。是持經人獲福如是。又若有持是經人,若雨下時起大悲心,如法呂向空念此經三卷一徧,其雨所霑,面所向方一切眾生,五逆十惡、一切重罪,悉皆消滅,一切重病,便得痊愈。是諸眾生,命終之後,不墮地獄,神生淨土,蓮花化生,何況持是經者。又若有持是經人,若行於道路,值大風起吹,是持經之人觸身之塵,是塵所霑,一切眾生一切惡業,悉皆滅盡,更不墮三惡道,當生天上。故知持經功德,不可思議。是持經人若在江、在河、在海,沐浴其身,是水所霑,其中眾生、魚鱉黿鼉、一切水族,是諸眾罪,悉得除滅。盡此一報之身,命過之後,更不受胎卵濕化一切等身。是持經人,口出一切語言,或善或惡,一切天魔外道聞者,皆是清淨法音。是持經人,若遇諸神廟,能為其神誦詠是經,是諸鬼神得聞是經,即脫鬼趣,登真仙道,恭敬是人,如奉是帝。若人在世,不孝父母,不敬三寶,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作種種極重罪業,將命終時,若有道心正信眾生,于是亡者未氣斷時,起大悲心,于其頭邊念帝尊號,或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乃至百徧、千徧,是其亡者生前所造諸不善業,悉得消滅,更不墮諸惡趣,神昇九天,何況受持是此經者。又若復有人,自從往劫,乃至今身,輪轉人天,漂沈世域,積千愆萬過,在於己身,若遇是持經人影暫映其身,如為帝光之所攝受,或與同語,或聞其聲,如奉帝言道語慰諭,彼人罪障,永得除滅。又若持是經人,造作長旛,書帝名號于其旛上,懸諸長竿,或是觀宇,或在家庭,是旛被諸風吹,所指方面,一切眾生皆霑勝利,一切惡業悉得除滅。又若有持是經人書帝名號在一切有聲物上,或鐘或磬,鈴鐸鐃鈸,一切道具,法事之屬,或以道場,或以戲擊,或被風觸,是聲出時,或遠或近,一切眾生,聞是聲已,所有罪障,悉得清淨。又若有持是經人,了悟生死,深入山林,修真學道,或時登臨,上山顧望,目所及處,山林溪谷,含生品類,有形無形,胎卵濕化,動植飛濳,種種諸類,所有罪業,永得除滅,身心清淨,命終生天,何況受持是此經者。當知是人即是道藏功德身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09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臣謹言曰:天尊之語,實而不虛,真而不妄。其片辭隻字,曷嘗若發,凡世昧者識未通真,見不詣遠,或於諸經苟有少可議,則遂從而疑之,以為世無是理也。嗚呼,是人也,奚不詳觀熟究,耽研咀味,而曲求其旨哉?《功德品》中天尊說持經之人所得功德,如所謂死而生天,天福之盡,當得千生萬生中可為帝王,與夫持經之人誦經於雨下之時,涉途於風起之際,至於沐於水,觀於山,現於影,能畀一切眾生罪惡消除,獲大功德,以為無有是理。彼蓋謂帝王之福,高而無踰,非誦經之功可得而獲證也。況千生萬生常為帝王乎?彼又謂誦經之福及一身可也,眾生極重過惡、四生積愆受報,此天憲之確,纖毫不移,使經百劫而不亡,果報猶當自受,焉可以誦經之身,一歷其所而頓能解脫,且獲福德也哉?斯人之語,蓋知其一而未知其二也。且夫行堯之行,即堯之身,希顏之人,亦顏之徒。今有人焉於是經也,朝於斯,夕於斯,趨亦趨,步亦步,於《本行經》中誦其言,行其事,咀其華,含其英,倣十大妙行而服行之,敬斷障諸戒而離遠之,守之以堅,持之以誠,愈久而不渝,受撓而不變,日漸月漬,混然與玉帝之身如出於一,或陟或降,在帝左右,則彼身乃帝身也,帝身亦彼身也。身既混融,則功德之成,豈有異哉?玉帝放光,神化若是之廣且大,則今玆誦經之人,所歷所至,其福蔭眾生,亦猶帝恩、帝光之所暨及也。雖然,斯言也,天尊謂誦持斯經而純與帝合者矣,非謂入耳出口徒曰誦念者言也,然而自入耳出口,誦念不替,充而至於與帝之合,則正一真人之自稱,殆亦未可以表其德操也。學士宜思而行之。臣良謹言。

  爾時天尊謂玉虛上帝言:今我略說,未盡其妙,若廣說之,凡流邪見,疑惑不信。是經功德,窮劫難言。爾時玉虛上帝聞是說已,心生歡喜,不勝踊躍,瞻仰慈顏,稽首而作頌曰:

九天之上,謂之大羅。玉京金闕,雲層峨峨。中有天帝,仁慈惠和。至道無敵,降伏眾魔。天寶靈符,玉律金科。神仙億萬,幢旛眾多。聞者罪滅,永出愛河。是號玉皇,穹蒼真老,妙圓清淨,智慧辯才,至道至尊,三界師,混元祖,無能勝主,四生慈父,高天上聖,大慈仁者。十號圓滿,萬德周身,無量度人,拔生死苦。

  爾時玉虛上帝說是頌及十號已,是諸天眾異口同音,歎未曾有。

臣謹言曰:事悅於心,辭溢於外。故玉虛上帝之讚,推尊稱頌,極言苦談,求有以盡玉帝之德。吁,帝德之大,其可言盡哉。臣敢以不言為稱讚,庶與玉虛上帝相表裏云。臣良謹言。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卷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2009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二)】

張良校釋本

卷下 天真護持品第四



 

  爾時昊天上帝聞說經法,從座而起,長跪帝前,白言玉#1帝,願為大眾及諸人天持是經人說利益事。

  爾時玉皇尊帝興方便意,開利益門,宣玉匱科,傳靈寶法,告於昊天上帝言: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受持功德,扶危拔苦,利益存亡、神妙之事。眾真稽首,俱發聲言:弟子臣等,今日幸聞湛然常住之法,莫不上福三界諸天,下消三塗毒害。惟願慈悲,愍臣等故,演斯妙義。玉帝告曰:若有眾生,孝養父母,恭敬三寶,竭忠於君,不殺不盜,不淫不妬,不嗔不恨,不驕不詐,奉戒持齋,冥心大道,生尊重心,誦持是經,我即敕下周流沙界,徧傳十方無極世界。敕命東方東華帝君青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東南搏桑大帝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南方朱陵大帝赤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西南太華元老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西方皓靈黃老白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西北皇天上帝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北方紫微帝君黑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東北沖虛天君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中央天皇大帝崑崙蒼老黃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上方來和天君、名山大洞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下方一切金仙、四眾八部、及諸眷屬,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救命十方飛天神王、飛天大神、三官四聖、曜九星、北斗南斗、東斗西斗、中斗、二十八宿、周天眾星、金剛力士、神王等眾,各與部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敕命降魔力士、四天門王、五嶽四瀆、及餘諸山、四海九江、十二河源、山林川澤、一切主者,令與眷屬,覆護受持是此經者,諸險惡處令得安穩。敕命所在一切土地靈官、并溝渠等一切諸大力鬼王,皆令覆護受持是此經者,令眾魔外道,悉皆懾伏,濳形遁邊,高飛海外,遠避他方;如是山林社稷祠廟血食之賓、一切鬼神,當自消滅;五方行病瘟疫鬼帥、諸惡鬼神、并風王水怪、孽龍妖神、土精木魅,盡自消滅,五虛六耗,夢寐乖常,野道呪詛,蠱毒之類,皆自消滅;心欲願者,一切如意,皆得滿足。是持經人,或不依科教,未能修齋,未具淨戒,以能信受尊重,景慕是此經典,並同修齋、護淨戒者。是人功德,坦然無礙,自在逍遙,號人中聖,德慧長新,同諸真人。

臣謹言曰:誦經功德,天尊已嘗於前品言之矣,今昊天上帝猶以為未悉也。復於玆時,再用啟請於帝前,求有以周悉之。此蓋上聖慈心之切,必欲導斯人以持誦之事,而望上帝以優渥之恩也。玉帝悲願,廣大無際,故於玆時,宣示明敕,始終備至,了無纖末之遺。始於東方,而終於十方萬靈,罔不畢舉。是欲世之含生凡克於經效心,則在在靈衹莫不協祐也。然帝敕之重,雖皆周悉,而玉敕之宣,首以盡忠、盡孝等事為始,蓋叉能忠孝恭敬,不殺不盜,不淫不妬,不嗔不恨,不驕不詐,奉戒持齋,冥心大道,一一皆如帝言,則十方萬靈然後護持,如帝之敕。使其未然,則雖譊譊吻頰,予未保十方萬靈果悉加護也。雖然,淨戒之具謂前忠孝等事也。固玉帝責望之嚴。然三界有生,根品有間,苟不別智愚而一,以是責之,則淨戒之具,難乎其人也。帝德慈憫,仁愛洪大,故於宣敕之末,復出玉音,曰:或不依科教,未能修齋具戒,以能尊慕功德,德慧同諸真人。吁,此非玉帝之慈,不以絕法待天下,寧有此敕哉?鈍根下士,宜體帝敕,先降尊重景慕之心,增而上之,以冀十方萬靈之祐。然不可謂帝敕容以未能修齋具戒而安於怠慢焉。臣良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2009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爾時昊天上帝聞是說已,即於帝前,乃為歌曰:

大哉至道,無形無名。渺渺億劫,黃道開清。

神清朗耀,九魂吐精。玉虛澄輝,太霞高明。

玉皇開化,溥度天人。三元道養,二象攝生。

朽樹故根,已枯使榮。蠢動蜎息,長生化形。

懷胎含孕,俱得生成。亡者命過,魂歸三清。

魄受鍊度,南宮飛昇。今日大吉,皆得光明。

五帝鑒映,普告萬靈。天神地祇,及諸河源。

五嶽四瀆,及諸名山。洞玄洞虛,洞空洞仙。

無極大聖,至真尊神。無窮無極,溥監度生。

惡根斷絕,玄都記名。眾真班列,咸聽帝言。

經是帝敕,保誦持人。至度道岸,無使災侵。

我奉帝命,一切成聽。

  爾時昊天上帝說是歌已,告大眾言:此玉皇妙法語、諸聖祕密言,路絕道斷,微妙難思。巍巍大範,為神明之宗,保鎮國土,拔度生死。爾時昊天上帝說是語時,法筵清眾咸仰道言,溥得開悟。于是天尊而說偈曰:

玉帝功德大,玄理極幽深。生於浩劫前,運化於古今。

我今說妙經,愍念諸有情。此誠極妙法,功德中功德。

名號最上乘,無比為第一。大光明王尊,威德聖希有。

能破暴惡魔,皆令心降伏。能滅極重罪,皆令得清淨。

若人聞是經,或聞是帝名,稽首生恭敬,一切罪消滅。

十惡四重業,五逆害父母,信心一稱名,隨聲盡消滅。

保護人天眾,四相與五衰,三途極重苦,人間凡戹難。

凶年饑饉喪,毒藥及厭魅,刑獄與冤家,軍陣鬬戰苦。

山林惡道中,虎豹豺狼等,江海毒龍類,迅雷風雨雹。

水火及盜賊,蠱毒所中心,失志發狂亂,蛇竭毒惡蟲。

邪魔凶怪神,伺求人便者,由持是真經,普皆自散滅。

惡病久沈綿,夢寐亦不安,非理欲殘命,殄滅不為殃。

缘遇是經故,安穩得自在。所有希求願,財寶及富貴。

以此經功德,如意皆稱遂。神威自在仙,眾德十一曜。

三十二天主,二十八宿王,靈妃玉女等,天神及地祇。

三界虛空神,江海諸龍王,水火及風神,宮殿與宅舍。

山林樹木眾,溝渠井泉神,由持是經故,一切皆擁護。

衣食常自然,子孫居富貴。出言人希聞,所至皆恭敬。

若為求男女,誦持此真經,帝詔下天曹,落籍天仙人。

降謫生其家,為其作男女。顯貴人祟重,七祖盡昇仙。

光大慶其門,延及父母親。吉祥常熾盛,災障不能侵。

是故我今說,大眾宜諦聽。慈悲度一切,皆令達上清。

  于是天尊普告四眾:凡人持念此經,受誦帝名,皆道根深重,宿有善緣。此經尊妙,普度天人。但精心恭奉,家國安寧,保命度災,掃諸不祥。天子王侯得奉之者,致國太平,凶寇自夷,邊域不争,兆民歌唱,普天興隆。運推數周,正道當行。有得之者,天真妙重,祕之祕之。

臣謹言曰:玉帝之敕,其丁寧周悉,已極其至也,而昊天之讚、天尊之偈,猶至於委曲周詳如此。蓋上聖高真,愛人念切,以故發揚印證,不憚諄復,必欲俾眾生之信奉也。帝敕若是,而天尊天帝之言又若是,則持誦之效,當決如經之所載也。臣良再出斯言,奉勉眾生宜崇信之。臣良饉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2009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没有看到灵宝天尊的“灵宝观定经”。。。难道这么多同修不知道此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下 洞玄靈寶報應神驗品第五

洞玄靈寶
報應神驗品第五

  爾時,慈悲度戹真人、尋聲救苦真人、濟生度死真人、萬福護身真人,俱從座起,越班而出,俱白天尊言:若諸世末凡夫,雖宿有善緣,得遇是經,被諸邪障之污,本末疑惑,不信是經功德,如是之人,見在、過去於諸地獄得何罪報?惟願聖慈,說其報應惡趣之苦。

  是時天尊謂四真人云:若諸世間剛強暴惡不善眾生,終日竟夜,對諸道像,無恭敬心,出誹謗語,是罪當墮五無間獄。若得值遇是持經人,設諸方便,誘引勸諭,如是之人暫滅惡心,信向是經,彼人罪業淨盡無餘。又若有邪見愚執惡人,睹持是經,生諸惡逆,偏眼邪視,乃至起一惡心,發一惡言,謗黷如是持經之人,其罪過是,命終之後,墮大地獄,永無出期。何況世間眾生,得遇是經,不生敬仰,穢手污觸,葷口讀誦,牀榻不淨,便將安置,或讀是經,講習俗語,共同戲笑,以為常典。如是之人,命過之後,墮無間獄,永無出期,殃緣九祖,受考酆都,累及後世,害纏子孫。是人于地獄中,歷無量劫,受大苦惱,遇無邊聖,累承救拔,罪惡小减。又遇聖人救拔,得出生餓鬼中,歷千萬劫,不聞漿水之名。鬼報得出,生畜生中。畜生報出,若生人中,更生邊夷、外道,而復女身,貧寒困苦,癃殘百病,受無量苦,人所棄擲,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輕斯經故,獲罪如是。又若復有人,初雖信受,後復慢易,善惡童子上奏三官,黑簿添名、青編减筭,身歿之後,拘閉幽牢,往復三途,無由解脫;或於現世受種種病,疥癲廱疽#2,以為果報#3,憂悲苦惱,日夜相煎;而身或被橫惡所加,或牢獄繫鎖,非分自害,誤食毒藥,或被虎狼毒蛇之所食噉或為冤家之所讎對,或行山林,值遇惡人,被他屠割,推落崖岸,或被邪精魍魎之所殘害,或值水火之所焚漂,或被刀兵之所橫誅。輕斯經故,橫喪天年,獲如是果。可不悲歟,可不痛歟。故報汝等,依此奉行,勿生邪念。若諸念不生,萬緣頓息,塵沙惡業隨心消散,一切灾魔自然殄滅,此之功德,不可思議。是誠無比最上妙法,諸經之王,有大利益。非人勿示。人能不生邪念,頓息業緣,是謂大利益法門也。若諸天人,五衰四相,輪迴侵逼,能捨除妄想,受持是經,坐招自然,天福益固,身度三界,與道長存。是此經典,無與等,無能勝,是大威德,大神呪,能令一切枯槁便生枝葉,花果茂盛,能除眾生極重苦惱,能令短命眾生而得長壽。此經功德,不可思議,歎莫能盡。若不宿植道種#4,廣種福業,乃至名字亦不得聞,何況得見是經。依三洞真格,八萬劫一傳。此清都至真上聖所寶,祕於玉京金闕宸宮,甚為微妙,難可得遇此經#5宿有仙骨,當為九天真仙之人,得遇斯文,承斯缘故,後當齎金寶,從盟師受之#6,方當乘機應運,乃可付焉。不得輕泄,敬之慎之。

臣謹言曰:臣嘗聞之經書曰,諦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此語如宣說,以為破地獄偈。是知心生則地獄生,心滅則地獄滅也。心之生滅,地獄之有無,況心不止於生而又至於起惡哉。是以《尊經報應品》中謂凡夫造罪,無量無邊,苟能暫滅惡心,則一切罪業遂至於盡淨無餘,而起一惡心,則其罪其殃,有非言之可盡者。是知方寸之間,乃利害之機、升沈之本,豈容不謹之、畏之哉?品中下文又載一切天人,或有五衰四相之起,能捨除妄想,則天福益固。蓋想者,即心之所起也。人與天相去遼邈,然升沈利害,切由一心。吁,心果可縱哉?心果可晦哉?儻一切眾生,未能俾心之不生,則亦宜勿起惡心,捨除妄想,使諸念不生,萬緣頓息,庶幾塵沙惡業隨心消散,得以為善人。君子之歸則於斯經,乃為無愧。所謂灾魔之殄,萬靈之護,帝恩之及,當如影隨形也。又能廣而充之,俾心若太虛,內外貞白,無所不容,無所不納,直詣天尊真一不二法門,高證清淨解脫之道,則一十二真人之位、玉帝三身之果,有不難至也。眾生宜勉之。臣良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於是天尊重宣此義,為說偈曰:

設使江河水,波浪能生蓮,慈烏毛能白,如經故難遇。

設使龜生毛,堪採為衣服,夜月能消冰,如經故難遇。

設使蚊蠓足,堪構為舟橋,能載一切重,如經故難遇。

設使黃口雀,能銜諸大山,擲之他方界,如經故難遇。

設使一葉舟,力能載崑崙,浮渡於大海,如經故難遇。

若使諸水蛭,口能生巨齒,其大如象牙,如經故難遇。

設使蓬蒿葉,能覆無鞅界,蔭芘無鞅眾,如經故難遇。

設使烏梟類,同樹一巢棲,銜食共相食,如經故難遇。

設使兔生角,堪用為梯磴,上窮有頂天,如經故難遇。

設使鼷鼠等,緣於兔角梯,至天能食月,如經故難遇。

設使驢顏唇,色如蘋婆果,復能作歌舞,如經故難遇。

設使蠅蟲等,能飲鐘石酒,迷荒而沈醉,如經故難遇。

  爾時,天尊宣說偈已,溥告#7四眾:是故持是經人,名功德身,一切有情,被其蔭故。持是經人,名神通身,一切吉祥,咸臻集故。持是經人,名清淨身,是諸惡業,不能侵故。持是經人,名威德身,天魔異道,不能攝故。持是經人,名無等身,上帝遙唱,萬神敬故。持是經人,名堅固身,惡劫大難,不能損故。持是經人,名道藏身,口出語言,鬼神仰故。持是經人,名慈悲身,六道眾生,賴其善故。持是經人,名大道身,出入所在,無怖畏故。持是經人,名良醫身,善行妙法,安樂人故。持是經人,名光明身,常為帝光,所攝受故。持是經人,名自在身,天宮妙境,神能遊故。持是經人功德,說不可盡。

臣謹言曰:天書仙格,不可泛示下世,故經中動以勿示非人、妄傳輕泄為戒。然末世眾生,昏迷不悟,儻不示以徑級,則善念不萌,功德無積。所以天尊說經,雖以寶秘為戒,而玄蘊妙義,輒宣惕之不惜。此蓋上聖之慈憫也。臣奉旨校經,敢援是則,所以採摘妙義,列造經中。今經中修證果位雖未嘗準經文之示三,輒為傳之。《報應品》中載天尊言,持經之人所證諸身天府,今列此為真人之位,謂如名功德身,即功德真人之位是也。眾生有能勉奉是經,誦持不退,當直證此真人之位。今四天選舉司見有陞陟是位者。眾生宜堅確念慮,口誦心持,俾勿犯諸戒,俾依如玉音,求以上證此品,則九族蒙恩,七玄受鍊,非獨此身减灾得福也。敬信無怠,同會瑤華。卑言苦祝,望毋疑惑。臣良謹言。

  又若道士志人,能結壇誦經,著新淨衣,於半夜後,闐寂獨處清淨室中,叩齒九通,東向端坐,誦詠是經。於是時也,太真御几,玉妃拂筵,萬神班列,諸天臨壇,三界侍衛,五帝司迎,然後閉目靜思,存想是經,不覺身處五雲之內,俄見其身光明赫奕,上昇天宮,眾真下迎,心有所請,一切應奉,仙丹妙寶,隨意自取。故當依科閉心,奉行此經,乃至三世金仙、十方大聖,皆從此經,依按修奉,故頓得超證無上妙道。是此帝也,諸天之師,眾聖之王。是故凡夫值遇是經,致五帝輔翼,召使神仙,御役神官,運導陰陽,千靈敬仰,萬神懾伏,百邪避路,羣魔束形。命過之後,即得南宮受鍊,飛步上清,逍遙自在,與道長存。又設復世間眾生曾聞#8是經,心常渴仰,能於家中擇清淨處,畫帝形像,日夜虔虔,晨昏濟濟,香花燈果,尊重供養,稱名瞻禮,是人當得三十種上妙功德:

一者諸仙讚重,二者先亡生天,三者宿殃解脫,四者所往通達,

五者無盜賊事,六者所求遂心,七者除水火戹,八者橫事濳消,

九者夜夢吉祥,十者疾病不臨,十一者智慧聰明,十二者人見歡喜,

十三者衣食豐盛,十四者子孫榮貴,十五者六親見喜,十六者門族和睦,十七者除三惡報,十八者轉女成男,十九者形容端嚴,二十者為國大臣,二十一者生為帝王,二十二者鬼神欽仰,二十三者得宿命通,二十四者諸神護念,二十五者九族受蔭,二十六者處世長年,二十七者有情賴善,二十八者魔王保迎,二十九者决超三界,三十者白日上昇。

  爾時,天尊復告四眾:此經功德,能碎鐵圍諸山,竭苦海水,破大地獄,拔重罪苦,降暴惡魔,護諸國土,能滅一切惡鬼,能除一切重病,能解一切惡毒,能離#9 一切惡人,能伏一切毒獸,能摧一切邪道,一切諸天,皆令降伏。其餘功德,說不可盡。爾時,道場大眾、金仙菩薩、真聖眷屬聞是說已,歡喜踊躍,稽首敬禮,而作頌曰:

大哉至道,無宗上真。上度諸天,下濟幽魂。

上無師祖,惟道為身。丹臺紫府,金闕玉京,

祕此妙法,溥福含靈。滅我萬罪,增我遐齡。

萬神朝禮,魔王保迎。功德昌盛,黃籙書名。

渺渺億劫,使我長存。

於是眾等說是頌畢,稽首歸依#10,奉辭而退。

臣謹言曰:尊莫尊於諸天也,而大彌羅天乃天中之天;貴莫貴於諸帝也,而玉皇上帝乃帝中之帝。故天尊言曰:是此帝也,諸天之師,眾聖之王。惟是帝處至尊至貴之位,無與等,無能勝,是以眾生能萌尊重之心,則功德無有與之並者。或起輕慢之心,罪報亦無有與之並者。所謂三十種上妙功德,特天尊舉其要略,而品中具載罪報,亦天尊姑言其梗羮也。眾生苟有慶幸,得觀是經,宜三復玩味。即良此言,始終反復,觀之於是經也。留神儲思,勉勉誦持,積至三年,功德無量。臣既奉校經之旨,謹專具奏,仰乞帝旨,專署一司,校籙誦持《玉皇本行經》之人所積功績,以示神報。帝德慈憫,必俞所請也。經末示此,眾生宜知之。臣良謹言。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卷下竟




#1 白文本無『洞玄靈寶』四字。
#2 『疽』 原作『症』,誤。玆據白文本改。
#3 『果報』,原作-莊嚴,誤。玆據白文本改。
#4 『道種』,白文本作『道本』,是。
#5白文本無『此經』二字。
#6 『從盟師受之』,白文本作『從師告盟受之』是。
#7 『溥』,白文本作『普』。
#8 『會聞』,白文本作『曾聞』,是。
#9 『離』,原作『滅』。玆據白文本改。
#10 『歸』,白文本作『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二)

張良校釋本

奏陳表文

 

  臣昨奉詔,校正《本行集經》,恭準宸翰,令臣俟畢奏陣者。臣聞:垂世立教,捨上智以奚堪;刪詩定書,必聖人而後可。蓋典誥示斯民之繩準,而詁訓為格言之荃蹄。儻一字之弗諄,實萬世之取誤。故述而不作者,先哲所重;而辭弗能措者,大儒莫膺。信系屬之非輕,致倚任之不易。恭惟《玉皇本行集經》祕傳金口,妙蘊瓊宮,下仙難可獲聞,濁世罕能忽見。玄義邃滄溟之遠,真機崇崑嶽之高。言言彰解脫之門,語語鼓清淨之吹。嘆之莫盡,即以奚窮。偶歷時之過多,忽傳本之致誤。點霧固何傷於日月,小疵庸曷損於瓊瑤。豈期聖慮之過慈,猶欲寶文之全善。誕頒溫詔,寵命愚臣,俾櫖狂斐之才,直膺提證之職。綸音震響,耳然惷聽之琳琅;宸翰揮揚,豁爾塵襟之開廓。臣遜辭惟切,委畀寖隆。顧猥賤之非材,第忪慄而抱愧。重付眷懷之難咈,用驅駑質而敬承。喜懼交馳,謙伏靡暇。敬竭爝火之見,仰助陽暉之明。於卷首則摘品而分章,至次編則總意而明義。證貟謬者三十有八,更乖誤者四十有三。雖始終品秩,猶未殫參校之全;而前後句音,尚不罄搜抉之備。第為人世流傳之久,恐重民間疑惑之多。姑令大體之弗疏,故即小節而致簡。至如指摘委貟舛,不敢如布縷之詳;抉剔幽玄,未獲若開條之悉。蓋慮多多為語,乙乙必書,繁則取厭於翫閱之勞,演則賈疑於參味之審。其他更革,悉未周完。謹繕錄以進呈,乞矜容而閱視。儻有纖毫之裨補,願干明韶之頒行。或乞申命有司,再詳要義,庶免《三傳》散《春秋》之誚,及無九師微《易》道之譏。臣良刳抉肺肝,玷塵聰眷,併丐哀原冒昧之責,俾得服勤職守之卑,誓竭金石之誠,上荷海嶽之惠。臣良下情無任,瞻天望聖,悚慄戰懼,俯伏待罪之至。謹具表奏聞,伏候敕旨。

年 月 日 臣 良 表。

恭準批答云

  詳奏及閱所上校正經文訖。卿仁念粹和,文華煥燦,精效參詳之思,審加訂證之勤。豈徒謬語之復真,抑且妙義之抉奧。矧襟懷之溫厚,故文字之清醇。灼識情誠,重勞精思,宜下玉宸內殿收貯,及頒韶諸天,從此誦持;並可命南洲及諸洲演化眾真照此傳行,毋得褻慢。外賜爾九光寶節、八景珍輿,以旌勞績,切宜祇受,副此眷懷。故玆批答,想宜知悉。

月 日 下

林少華受,
蒼汝嘉付。

誦經感應

經中感驗,自上古隋唐以來古今事實,舊嘗備載藏本。續略摘數事,附于卷後,以證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陳王暴

  隋時會稽人。擢第入金門集,釋褐任長城尉。自少誦此經,每至戹難,多獲助。至開元中,自會稽江行之東陽,大雨。與二十餘船同發,乘風掛帆,須臾,天色昏黑,風勢益壯。至界石竇上水擁波擊前,二十餘船皆壞。曝急念此經,流中忽有一物,狀如赤龍,橫出扶舟,因得達岸。俱得活誦經之力。

銀山老人

  饒州人。所居採銀戶逾萬,俱是草屋。延和中,天火發,屋皆燼,此居火不及。時州牧問老人:有何術法?答云:奉道年深,日誦此經不闕。

慕容文遠

  隋人。病亡七日,欲殮,忽縮一足,遂蘇。云被一人追入一城,見王者問:卿在生有何功德?文遠答:貧家無力可修功德,惟一心念《玉皇經》。王稱善曰:此經欲得聞乎?遂延文遠上殿,設一金牀,令誦經。忽有玉女,頭翠鳳冠,服紫霞衣,手指文遠陽問所誦經本,跪言其前,令分明讀誦,畢,忽不見。出門唯有追吏隨行,登一高山,見城郭極高峻,煙火接天,黑氣縊地,哀叫之聲不忍聞。叩頭求去,使者乃引回家,見形卧牀,鬼吏自後推之,冥然復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竇德玄

  麟德中為奉使,過揚州,渡淮船,見一人形慘悴,引一小童坐地上。德玄曰:天晚,別無船來,何不同行?遂至中流,見本人有飢色,與食,濟之達岸。德玄上馬,同行十里間,問:君欲何往?答曰:我非人,乃東嶽鬼使,往揚州追大使竇德玄。德玄驚怖,下馬拜曰:我即是。德玄涕泗請計,鬼甚愧云:公容載設食濟急,柰何?汝急誦《玉皇經》一百部,當來相報。德玄曰:世無本。鬼使曰:鉢洲靈仙觀道士尹嗣玄有正本,可急索誦。言訖不見。德玄遂回,令人求經本,晝夜不斷續,誦經一百部。因晝卧,夢見前鬼使來喚,至一城殿門外,使曰:且立此,當白王。使既入,德玄於外遙聞王怒云:爾何故漏泄吾事,為他作計?令左右驅决其使,使出,袒以示曰:此乃為公致此。引入見,王問曰:公有大功德,筭未盡,人間秩滿,當生天界。召使送回。德玄問使者云:我將來官爵如何?答:汝從此可改殿中監,六十四至左相。言訖辭去,覺後果如所言。

司馬喬卿

  唐時河內人。永徽間為揚州戶曹,丁母憂,結廬寫經。廬側生芝草,绿莖朱蓋,日滴汁一升,食之味甘。經畢,母於座中語云:得汝追悼之力,今可生天。

李脩

  唐顯慶中,丁父憂,發心寫此經三部答劬勞。纔一部了,筆間有五色圓光之炁。經畢,筆無所損。每聞異香座前,時有花墜。後失筆頭。經半載,夜因見地上有金色光彩,示之,乃向所失筆頭,自然光彩不壞。經之功德,孝誠所感,父得超升。

呂文展

  唐開元三年任閬州。信道,誦此經萬卷。年衰牙落,向經懇請,牙復生如舊。時亢旱,刺史令祈雨。誦經一徧,隨獲霈然。又苦霖潦,別駕復令祈晴,立霽。又一夜誦此經,見屋內光明若晝,有王者數人,與諸仙眾長跪合掌,禮拜稱善。文展大驚,下座回禮云:文展無道法,得聖賢如此恭敬,罪當萬死。王者云:我等皆天人魔王,適向諸天,見此人間有光照燭,故尋光化身下降,云珍重而去。

出《金匱靈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非常肥龙 于 16-2-2009 08:08 PM 发表
可怜。。。。没有看到灵宝天尊的“灵宝观定经”。。。难道这么多同修不知道此经吗?


有什么可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七星神呪經】

 黃老元帝於上清玉洞紫宸金闕臺,問天老曰:下界人民灾禍之由,起乎何也?

  天老曰:昔混沌未分,元化體一,天地設位,乃見五行巡歷天下,察無道之國,觀不祥之人,凡處虛域之內,蠢動含生,命係於天,星辰凌犯,彗孛衝破,遂生兵灾,水旱流移,知而逃形,可全自己,逆之遇害,凶釁迭生,黎民死亡,淪沈苦海。

  元帝曰:民之所苦,吾豈忍之,何以救拔,免遭起戹難?

  天老帝君令念七星神呪,禹步微古。。每日面東七徧,可以上消天灾,下散地禍,妖邪蠱魅、魍魎毒精,自消攝伏,遠行避路,不敢損害。道人能除錯謬之氣,續罄竭之年,凡百灾殃,隨呪即滅。汝須秘藏金櫃,慎勿流傳,授非其人,天降刑書。即說呪曰:

日出東方,赫赫大光。靈神衛我,慶門立章。禄存拱惠,不雲炳剛。把持既濟,標攝大匡。未越絕命,故水鬼鄉。三元滿體,八神作疆。逆吾者死,敢有衝當。黃老律令,急離遠方。北神統録,永斷不祥。急急如律令。



太上七星神呪經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9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老君說救生真經】

 

  爾時,太上老君與八千徒眾,在紫微宮中瑠璃七寶殿上,廣說妙法讚歎世間中國男子女人,光如日月持齋存念真經,所有非灾橫禍,盡乞消除,廣布受生,延年益筭,千冤和釋,萬惡濳藏,灾害不生,禍亂不作,罪障消沉,福祥臻集。

  爾時,太上老君敕令六甲六丁守護受經之人,常使永無殃咎,疾病不侵,四時平善,八節康寧,盜賊濳藏,妖怪伏匿,念誦此經一七徧至二七徧乃至三七徧,功德無量,慕道皆成,常令耳目聰明,身強體輕。

  爾時,太上老君說此真經,救生保命,永無灾障,生生遇道,世世逢真,若能抄寫此經,受持供養,永保平安,壽筭延長,咸仰皈依,信受奉行。

太上老君說救生真經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3-2009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高上玉皇胎息經】

 

  玉皇天尊日: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故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09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

 

開經無上妙品靈章

稽首太上尊,歸命禮北辰。仰啟二尊帝,朝現七元君。經始蜀都出,道為天人根。消灾解危厄,保命守玄真。南陵三千使,北斗七千神。俱來衛法座,同入清净門。臣今至心誦,道炁自然存。

太上老君在永壽元年正月七日下降蜀都,授與天師張道陵《北斗延生妙經》,未悉其章,復授長生妙訣。

太上曰:天一生水,生自北方,故紫微之垣,高崇北辰,北辰之宿,列為七元,首引貪辰,尾明破曜,中立文曲,以為天地之樞軸,是以北斗司生司殺、養物濟人之都會也。凡諸有情之人,既稟天地之氣,陰陽之令,為男為女,可壽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今見眾生無門進修真之路,無誠向禮斗之科,我故哀憫,大闡玄靈,汝當諦聽,廣布流行,使人人皆躋仙阼,不蹈輪迴。天師再拜,喜躍無任。

太上曰:

北斗之尊,眾宿停輪。運天轉地,去穢除氛。春秋冬夏,生物生人。東南西北,立紀立閽。號曰九皇,北極真君。三台華蓋,司人精魂。七元政令,結人元神。故名本命,始出玄文。眾生釋難,道合乾坤。時時朝禮,身命常存。

太上說是玉音,十方諸天心如冰渙,一時歡喜,今日欣遇無上法橋。天師膝行近玉座,而說偈曰:

天地生元氣,靈光聚北辰。紫微開帝座,玄闕列真君。消釋諸凶厄,生成萬類人。大哉文曲宿,斡運道如春。

天師說偈都竟,仙班回部,聖駕復天,稽首玄穹,眾生受度也。

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09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勸人燒還地獄受生錢。一卷。

【靈寶天尊說祿庫受生經】

  爾時,靈寶天尊在浮羅世界净明國土,善積山中七寶樹下,與無量飛天神王,及諸仙聖眾演說妙法。乃放九色彩光,徧照十方一切眾生善惡果報,或貴或賤,或富或貧。大眾懷疑此等眾生,有如上果,未敢議問。時有光妙音真人,從座而起,嚴整衣冠,叩頭長跪,上白天尊曰:適見威光,照耀十方。或男或女,富貴貧賤,苦樂不同。此等眾生,有何異因。伏願聖慈憫,以所請賜以訣言。

  天尊曰:善哉善哉。汝當復坐,靜默安神,一心諦聽。

  天尊言:十方一切眾生,命屬天曹,身擊地府,當得人身之日,曾於地府所屬冥司,借貸祿庫受生錢財。方以祿簿注財,為人富貴。其有貧賤者,為從劫至劫,負欠冥司奪祿,在世窮乏,皆冥官所尅,陽祿填於陰債。是使貴賤貧富,苦樂不同,汝當省知。

  天尊言:吾昔賜寶樹一株,付與酆都北帝,植於冥京,明察眾生善惡果報。以聖箭三隻,神弓三張,給與得生人身男女。將此弓箭望寶樹而射,射得東枝,得官爵長命身。射得南枝,得延年康健身。射得西枝,得富貴榮華身。射得北枝,得貧窮困苦身。如上之寶樹者,乃是業鏡果報之緣。若在生欽敬三寶,方便布施,設齋誦經,行種種善緣,及依吾教誦念此經,燒還祿庫受生錢者,得三生為男子身。若復死亡,不經地獄,再復人身。酆都若以弓箭施為寶樹,我以神力扶持,無使中於北枝,再得榮貴之身。若復有人在世慳貪愚癡,不信經法,負債不還,更相嫉妬,不念善因,惟惡是修,致使罪簿注名,天曹减筭,及負欠冥司受生錢財,在世不還,更相誑妄,死入地獄,萬劫方生畜獸身,輪轉果報。若復得為人身,再以神弓聖箭,於寶樹自然果報。射中北枝,既得為人,貧窮下賤,及不信善緣之報。

  真人又白天尊言:未審人之生身,從何所屬冥曹庫借過受生錢,在世貢還何庫分。雖蒙開悟,未測此因,幸望慈尊,為眾分別。

  天尊曰:人之生身,便有十二年直宮分,各有曹典,主掌祿庫。我今為汝顯說十二官曹姓屬。子生人,欠錢一萬三千貫,屬第一庫,曹官姓李。丑生人,欠錢二十八萬貫,屬第二庫,曹官姓田。寅生人,欠錢八萬貫,屬第三庫,曹官姓雷。卯生人,欠錢八萬貫,屬第四庫,曹官姓柳。辰生人,欠錢五萬貫,屬第五庫,曹官姓袁。巳生人,欠錢七萬貫,屬第六庫,曹官姓紀。午生人,欠錢二十六萬貫,屬第七庫,曹官姓許。未生人,欠錢十萬貫,屬第八庫,曹官姓朱。申生人,欠錢四萬貫,屬第九庫,曹官姓車。酉生人,欠錢五萬貫,屬第十庫,曹官姓鄭。戌生人,欠錢二萬五千貫、屬第十一庫,曹官姓成。亥生人,欠錢九千貫,屬第十二庫,曹官姓亢。

  天尊又言:前十二宮庫官,各主局生人欠受生錢博,及得為人身,曾許所屬元辰錢財,乞註受生祿庫之簿,合同冥司之籍。

  真人曰:此之元辰,亦未審於名位錢數,更望慈憫,盡其所說。

  天尊含笑而言曰:善哉。汝當盡力,為於眾生。吾當再為汝開演十二所屬元辰姓名錢數。子生人,本命元辰劉文真,當得人身,許錢七千貫。丑生人,本命元辰孟候,當得人身,許錢九千貫。寅生人,本命元辰鍾元,當得人身,許錢六千貫。卯生人,本命元辰郝元,當得人身,許錢一萬貫。辰生人,本命元辰李文亮,當得人身,許錢五千四佰貫。巳生人,本命元辰曹交,當得人身,許錢一千貫。午生人,本命元辰張巳,當得人身,許錢九千貫。未生人,本命元辰孫恭,當得人身,許錢四千貫。申生人,本命元辰杜準,當得人身,許錢八千貫。酉生人,本命元辰田交佑,當得人身,許錢五千貫。戌生人,本命元辰崔漸進,當得人身,許錢五千貫。亥生人,本命元辰王爽,當得人身,許錢六千貫。

  爾時,天尊告諸四眾,若有善信男女,意樂經法,布施貨財,依此經典,建立道場,嚴備香花,燈燭莊嚴,供養三寶大道、諸仙大聖,六時行道,十徧轉經,修齋設醮,准備所欠受生錢數,及許元辰之財,一一明具,合伺疏牒,燒還本屬庫分者,即得見世獲福,榮貴果報,來生永無苦難。若有眾生不信前緣,返生惡業者,一墮九泉,若不具陳,故有生死苦樂之報。汝等大眾,各自省知。

  是時,光妙音真人,及諸仙眾,酆都北帝、閻羅冥官、祿庫曹典、本屬元辰、在會大眾,一切稽首,瞻仰尊顏,頂禮而退。於是光妙音真人傳教世間,濟度存亡,讚歡敷揚,信受奉行。


靈寶天專說祿庫受生經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3-2009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09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bu 于 31-3-2009 01:55 PM 发表
是真的假的?


假如你覺得是假,就是假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9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sibu 于 31-3-2009 09: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09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bu 于 31-3-2009 04:28 PM 发表
[quote]原帖由 boobanzhu 于 31-3-2009 02:58 PM 发表


假如你覺得是假,就是假囉。 [
/quote]八成又是洪百坚 那里得来的


什麼八成就是那裏得來的?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7-2025 05:45 AM , Processed in 0.11649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