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年6月12日] The Happening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4-6-2008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1# bigbabe 的帖子
一开始的..建筑工地的那边..觉得很有张力..但觉得太少了..而且还是U的电影.可能不敢放太多.逃亡的气氛不大好.很多灾难片弄到很好..但这部就比较逊了一点..
讲不对不要鸟我哦 |
|
|
|
|
|
|
|
发表于 14-6-2008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2# sky0813 的帖子
我应该是miss掉了
我进场的时候已经接近老师叫学生回家哪里了
 |
|
|
|
|
|
|
|
发表于 14-6-2008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回来,比预期中有点失望,可能是受导演的盛名所累吧,但还是可以一看的。该怎么归类这套戏呢?看了预告和海报,还以为会是另一处的cloverfield或是the mist 般的戏,刚开始的确蛮惊悚,看着每个身边的人一一的离奇死去,而谜团都一直围绕着那阵奇怪的风,但看下去,又觉得蛮像是一出爱情电影,连Mark佬也收起平时在动作戏里的身手,在电影里谈起恋爱来了。
另外,从预告里看到的自杀,还真的蛮有吓人效果的,但不禁会问,人类中毒而会身不由己的自杀,是可以理解,但为何偏偏会选择那么恐怖(或说是有创意)的死法呢,(若有看到那个躺在地上的,真的会拍案叫绝),难道说是变聪明了吗?还是脑细胞突然之间充满了无限的创意点子呢?
而在结局,虽然也是谜,但还是觉得导演这次并没有故弄虚幻,而是自圆其说的让一个科学家上电视做交待(不懂是高招还是低B),导演这次不玩神秘,而是玩爱情,玩吓人,当然还有一点点地提倡环保。。。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若要比较的话,故事性是比cloverfiled好,起码有一定的交代(若你满意那些所谓的交代),但论创意和惊吓和话题性可能就有所不足,比the mist差,甚至I am legend 也比他好吧。。。
[ 本帖最后由 dikku0079 于 14-6-2008 06:5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4-6-2008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再补充以下,虽然故事最后是以男女主角的爱情作为结束,但我总觉得没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反而是主角的朋友(那位数学天才教授,忘了什么名),对妻子的爱反而让我动容,他才是肯为爱而牺牲的人。但有一点不是很清楚,他和男女主角的关系有点模糊,女主角好像对他充满恶意的,然后他又说什么看到女主角在结婚时哭了什么的,有谁知道他们的关系吗?
还有一样是这出戏也蛮多笑料的,M导还蛮有拍喜剧的天份的 |
|
|
|
|
|
|
|
发表于 14-6-2008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剛看完回來
很平淡, 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感覺
呵呵 |
|
|
|
|
|
|
|
发表于 14-6-2008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导演最失望的电影就是 the village 还有另一部忘记名字了。
这两部看到我要睡觉的电影 |
|
|
|
|
|
|
|
发表于 14-6-2008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主角很可爱下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看戏很有天分,所以我的意见对你是很重要的。
这部戏印度导演眼高手低。
Signs 和 The Village 属于赏心悦目的佳作。
The Happening 戏名不对,叫 Happening 才对。不是取得不好,是不对。
拍摄气氛营造不错,情节有意思,但如果你可以用任何方式来包容这部戏;那你不是没有看戏天分,大概就是瞎了 。
这部戏不必看,因为这部戏不好。我没说戏不好看,我也没说戏拍得不好。我说的是整部戏不好。
你不必去看这部戏,因为我说不必去看。十分我会给两分,所以你不必去看。
[ 本帖最后由 justleisure 于 15-6-2008 12:58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還蠻不錯的 ......
有討論性的電影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3: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8# justleisure 的帖子
酱大口气
单看你的文就仿如置身于某直销讲座会的感觉...看了你的评语后,应该迟点会去看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4: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潜水员队长 于 15-6-2008 01:02 AM 发表 
一进场以为进错戏院是看kungfu panda or watever小孩子喜欢看的电影
眼前一黑 再看到了the happening的字体介绍幕后人员之际
撇开带点少许宗教元素如世界末日或预言的题材不谈
那些父母不应该带小孩子来看带点视觉 ...
很认同你的说法,看这部戏的人要用脑,看惯成龙的没闹戏的人是看不懂的
很多人质疑他的结局,其实大自然本来就是存在很多我们未知的
人类不停地去认识大自然,我们始终还有很多部分还了解大自然。。
自然定律是人类不停探索出来的数据,原子,分子。。它本来就在那里。。是人类去认识它。。
谁是造物者?怎么知道忽然之间这些东西会不会消失?
人类本来就是无知的生物。。
像是新闻报道的那样,明明就happening了,播报员还是质疑专家所说的。。植物开始反击了。。
就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还一厢情愿的口硬说温室效应是假象。
造物者有一天真的会收回所有给人类的一切。。
原理不再原理,数据不再数据。。火不热,水不凉。。四季颠倒。。人类是无法解释的
就如结局一样。。
[ 本帖最后由 Baby是我 于 15-6-2008 04:33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数学教师,是男主角的哥哥,因为有一幕男主角叫他bro。
其实电影没有我想象中的好看,就如前面有人讲得,最好看的都在trailer里了!呵呵!可是故事还算有交代,最后的结尾也有一点意思,说明这事情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会再发生,防不胜防。
所以,不要去多人的公园。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jeses 于 15-6-2008 10:07 AM 发表 
那个数学教师,是男主角的哥哥,因为有一幕男主角叫他bro。
其实电影没有我想象中的好看,就如前面有人讲得,最好看的都在trailer里了!呵呵!可是故事还算有交代,最后的结尾也有一点意思,说明这事情在任何时候 ...
叫bro不一定是哥哥咯...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给你1块钱,第二天给你双倍,第三天是第二天的双倍,
30天后,有了多少钱?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好看。。没有高潮迭起。。其实不太适合给小孩子看。。带出来的信息是好的,但整体真的蛮闷的。。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Happening”-你準備被導演玩弄了嗎?
“The Happening”-你準備被導演玩弄了嗎?
(內文有地雷)
mksow 在天空部落發表於17:34:42 | 未分類
假如Keanu Reeves的"Constantine"是超大型反煙廣告,那麼,這部"The Happening"就是2008年的超大型環保廣告片。
人類毫無忌憚破壞地球的下場是什麼?請去看"The Happening"。人類不環保的下場會是什麼?請去看"The Happening"。
M.Night Shyamalan成功的以這部影片,挑戰了人類的本位主義。你以為你們是地球的主宰者嗎?對不起,你搞錯了,地球不是只屬於你們人類的,不只我們植物比你們早已在這裡生存,連你們看不上眼的一大堆昆蟲,也比你們更早在地球上出現。請注意,所有的動植物,每一物種,都共同擁有這一個地球。
然而,擁有高智慧的人類,在工業革命之後,卻破壞了這個我們所居住的星球。礦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所引起的溫室效應嚴重的影響氣候,繼而破壞了我們的生活環境。結果會是什麼?在生死存亡之際,植物界開始對破壞地球的生物敗類展開反擊。於是,"THE HAPPENING”的故事開始了。
當然,諸如"地球其他物種對人類大反擊"的這樣一個故事,並不是什麼首創。2004年德國小說家Frank Schtzing寫下的"The Swarm",就已經描述地球的其餘住客,對人類的妄意破壞忍無可忍下採取反擊行動,分別只在於,小說是海洋界的代表,電影卻是植物界的代表。
"The Happening"的一開場,就是trailler最吸引人的那一部份,中央公園,建築場地,費城大塞車和Elliot/Elma兩邊的交叉發展。。。ok,night的這個開場毫無疑問,處理的非常好,懸疑味搭得很足。這裡可以注意 Elma的表演,我個人覺得很好。
來到火車站那段,night開始把故事重點緊縮在elliot和elma的身上,"植物大反擊行動"開始成為副線,那些期待"Mark大戰X星人"戲碼的觀眾,失望值逐漸累積中。這一段有一個小破綻,火車在一個中途小鎮停駛時,站員告訴elliot"everyone”就明顯是一個失誤,因為事故只局限在東北部,怎麼可能"everyone”?
餐館眾人各分東西,展現人性之後,night讓小孩跟隨elliot/elma,並碰上環保兩夫婦,注意後兩人的人格設定,night在這裡玩了一些有趣的反諷。這裡的另一條線是去找老婆的數學老師/女孩的父親,這一段有令一些人很期待的"吊死林",一閃而過,期待在這部電影飽受驚嚇又看過"鬼域"的觀眾,失望值肯定大增。這段的重點是劃破了的車頂帆布,night設下的一個先入為主的詭計,到底人是因什麼而受影響?風嗎?
好了,回到elliot那一邊。碰上了軍人和一大群人之後,故事的主軸已經是"被動式的逃離求生",這時,一些期待人類大反擊的觀眾,失望值已經大幅度上揚。好了,這一段有第一個大爭議,為什麼elliot和elma等走在前面的五人沒事?他們也有給風吹到啊,為什麼沒事?我不奇怪會有很多人質疑elliot的解釋-假如elliot的解釋是通的,為什麼同樣是很少人,數學老師坐的吉普車-我沒算,應該也是5個人吧,最終還是受了感染?
答案是-elliot的解釋,根本就是錯的。Night讓elliot在電影解釋了,可是,他沒說這是對的,是吧?所以,電影的不合理,並不是night的不合理,而是night讓我們觀眾自以為不合理。這是本部電影的一個"隱藏的twist"!
我個人的解釋是-
1) 風是由於冷熱氣團循環而自然吹拂的,植物並不能控制風向。也就是說,風是主動的,植物毒素是被動的。風吹到那裡,植物毒素就搭順車,被吹到那裡。
2) 由於風是主動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風都俱有植物毒素。
3) 植物毒素很明顯是"點狀向外輻射型",它並不是所有植物同步發難的"統一放送型"。這解釋了電視上的受感染圖為何是點狀而不是全盤覆蓋狀。
4) 注意night每次在感染場面出現時,都會拍樹林晃動的畫面。植物毒素被強烈的暗示,是樹木幹的好事。
綜合以上四點,我們就可以得到解釋,為什麼elliot等五人會沒事。我們或許會更驚訝,night原來老早留下許多伏筆-我就不說啦,大家慢慢享受"他媽的,原來是這樣。。"的快感。
接下來的故事發展,有兩人亳無意外的出局-這是安排好的。終於來到了偏僻小屋,老女人出場。這一號人物的出場,當然不是要玩什麼詭異氛圍。老女人的作用,只在於戳破elliot的牛皮,讓elliot之前在草地上的解釋破功,以讓觀眾恍然大悟-如果你夠小心和專注的話。
以後的愛情小說情節,我就不費筆墨了。注意那個博士的電視談話,然後再加上一些環保的"共生"觀念,或許就能解釋第二個大爭議,為什麼只是二十個小時?為什麼不把全人類都幹掉?
別傻了,別以人類的觀點來看問題,除了人類會滅絕其他物種,沒有一個非人類物種會讓幹這種事。
評語:四星級電影,有些小缺失,不過還是保持導演以往的水準。
p/s:這次你能找到night 在那裡嗎?我承認我找不到。我是到了imdb才知道,原是他是他啊!shit!
blog.yam.com/mksow
[ 本帖最后由 mksow 于 15-6-2008 05:5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8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懂在做什么?????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