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企開放日” 論壇‧人才機構CEO:探討在國外貢獻國家‧找人才不一定招回國 (吉隆坡26日訊)大馬人才機構首席執行員佐漢說,政府成立該機構的目的是尋找經濟轉型計劃所需的人才,因此,政府的焦點不局限於吸引人才回流,同時也探討身在國外的大馬專才可以如何貢獻國家,因為政府不可能招攬到所有專才回國。 他今日在配合“政府相關公司開放日”舉辦的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政府不能只專注鼓勵大馬專才回流,同時也需關注本地的外國專才及提昇本地專才的能力;該機構於今年1月成立,迄今已推出一些計劃,例如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之前宣佈改善人才回流的獎掖,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專才諮詢,並表示有意回國效力。 
“政府也善用本地的外國專才,例如延長他們的工作準證,這是保留頂尖人才的策略之一,並獲得不俗反應;我們也在探討能為大馬專才做些甚麼,我們正與主要的經濟領域緊密合作,探討縮小技術差距的方法及促進公共及私人領域的合作。” 大馬教育沒鼓勵唸理科
哈麗瑪頓:與政府目標距離尚遠 哈麗瑪頓說,大馬對科學家有需求,但大馬的教育制度及基本建設並不鼓勵學生投身科學領域。目前國內中學有20%學生選修理科,80%選修文科,而政府設定的目標是60%理科對40%文科。 “工業業者說他們需要科學家,但同樣沒鼓勵員工進修科學,我知道許多學生有興趣當科學家,但他們在詢問一名科學家能賺多少錢後就打退堂鼓。” 她指出,目前理科和文科生的比例已乖離政府的目標,並響起了警鍾;大馬的教育制度並不注重科學實驗,因此無法灌輸創新及創意概念,她已要求教育部檢討現有的教學政策。 “政府要培育企業家,不過,若沒有科學家研發產品,企業家賣甚麼?我們享受著科技的便利,但卻沒創造科技。” 她表示,選讀科學系沒有明確出路,學生擔心畢業後只能當講師或學者,也是大馬缺乏科學家的因素之一;在國外,一些工業業者資助科學院校,例如撥款興建實驗室,並且吸納科學系畢業生,讓學生有清晰的前景。 馬需核心科學家提昇價值鏈 佐漢說,目前大馬家長的心態是修讀科學系,只能當講師或學者,其實修讀科學系擁有各種各樣的機會,例如電子及電器業需要懂得研發工作的專才,該機構將提昇這方面的醒覺。 “大馬須有一群核心科學家,提昇大馬的價值鏈及帶來革新,目前最關鍵的不是吸引所有專才回流,而是身在國外的大馬專才,也能在他們的所在地為大馬貢獻。” 詢及該機構目前已吸引多少名大馬專才回流時,他說,他將在較後公佈詳情及數據。 針對最近有電郵流傳,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大馬人才機構會議,主講人的態度傲慢,並無法清楚回答出席者的提問一事,佐漢說,該機構是真心誠意到國外嘗試與大馬人聯繫,講解大馬的機會及設備,但不幸地有人感到被冒犯,該機構會持續改進。 年輕人頻密轉工或非壞事 另外,他認為,Y世代年輕人頻密轉工不一定是件壞事,他們必須清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若轉換公司是為了累積經驗及為將來鋪路,這是無可厚非的,不過,若是為了數百令吉加薪而跳槽,長期來說並無意義。 論壇的主題是“大馬的職場:機會與心態”,其他主講人包括馬航董事經理東姑阿茲米查魯汀、UEM集團董事經理兼首席執行員拿督依沙丁依德利斯、科藝部全國納米技術組主任哈麗瑪頓、馬化學(CCM)執行董事阿米魯。 要留人未必是給高薪
“珍惜人才更重要” 東姑阿茲米查魯汀指出,一家公司要挽留人才未必是使用銀彈策略,成功的公司並不以高薪挽留人才,而是賞識及珍惜人才,讓僱員喜歡他們的工作,並樂於為公司服務。 他舉例說,約5年前,馬航許多飛機師及技術人員跳槽到中東的航空公司賺取美元,但現在很多有意回流,因為在外國工作數年後,他們發現外國的生活成本及素質並不如想象中美好。 “他們或會發現大馬其實是個不錯的國家,即使現在中東的航空公司仍繼續挖角,但離開馬航的員工已越來越少。” 針對Y世代年輕人頻密跳槽的現象,他說,生長在網絡時代的Y世代更復雜,他們的思想不同,企業必須作出調整以適應Y世代,例如馬航已改變培訓方式,以多媒體教學,他們才能吸收。 獲高薪職須掌握英語 另一方面,他說,在馬航,即使求職者的成績再好,若英文欠佳也不會受聘,因為馬航是國際公司,不能僱用不懂英語的空服員或職員。 “曾經有一批18名求職者,其中16人因為英語水平達不到標準而被拒絕。” 佐漢也說,掌握英語是獲取高薪厚職的先決條件。 阿米魯:勿把工作當提款機 阿米魯指出,當一名員工把工作當作提款機,並從其他領域獲得滿足感時,證明對方已選錯職業。 “這些員工應該自我省思,為何他們會選擇這份工作,是為了金錢或成長?員工應該往更長遠的未來看。” 他說,僱主也應該瞭解新世代的僱員,不只關注員工在職場上的表現,而是更廣闊地將員工的工作與社會及家庭掛鉤。 依沙丁:學士文憑非工作保證 依沙丁說,學士文憑並不保證能換來工作,它只是讓畢業生獲得面試機會,受僱或否取決於他們的表現。 他提醒畢業生,他們剛加入公司時,對公司來說是一項負資產,只有在經過數年的培訓後,才屬於公司的資產。 (星洲日報) 東姑阿茲米查魯汀(左2起)、依沙丁、哈麗瑪頓、阿米魯及佐漢在論壇上,分享大馬職場的機會及心態,左1為論壇主持人丹斯里拉菲雅。(圖:星洲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