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ndlessrain

【太极拳※※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5-2009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沾黏连随 好像少了两个字, 不好意识我忘了
懂得不一定用得上, 明白不一定学得到
我是不会推手的,也没学过。。。。
不知道我理解的这4个字对吗
沾 - 沾和黏来说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沾是不用力的,用力就变黏了
黏 - 上面就说了
连 - 连贯,连随,连化,连攻,对手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我们就要随着对方的反应沾黏下去
随 - 哈哈,上面有好像说了 ,随呀!意视随者进攻

以上是个人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09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1-5-2009 09:02 PM 发表
我说话确实比较不客气一点,不过外间所见你也不是不清楚马来西亚的太极拳跟人家中国的水准到底差了多远。

我确实是还没遇到会那四种阴劲的马来西亚人,实话实说吧了,我自己也还没练到那个境界。

要交流可以, ...

我当年只使跟邵老师学过竞赛套路...邵老师是我很尊敬地老师......你出言无礼,我就对你有意见.
我现在在中国,月底就回来,我会在KL小住几天...有意思和我单挑吗?一对一...太极散打...

不是大马人不懂四正四隅道理...也不是他们不清楚阴阳道理...只是中文表达能力不是很好...
还有一点...你没见过高手...

你是否又知道杨式拳的'暗手'?....估计中国人知道的人也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9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uuga11 于 22-5-2009 07:47 PM 发表

我当年只使跟邵老师学过竞赛套路...邵老师是我很尊敬地老师......你出言无礼,我就对你有意见.
我现在在中国,月底就回来,我会在KL小住几天...有意思和我单挑吗?一对一...太极散打...

不是大马人不懂四正四隅道理 ...


我想我还不至于狂妄的看不起或不尊敬尚云祥,傅仲文的著名徒弟邵善康,况且早前我还想过去跟他学,吸烟喝酒等只是个比喻,比喻人的生活饮食习惯还重要过太极拳。

饶了我巴,教我散打可以,跟你打的话,乱打我就会,我倒真的很想学学太极拳的散打,以前在槟城学拳时就想跟你学学,只是没机会,虽然我还没到那阶段,学学下也不错。

嗯,怎么说呢,马来西亚人所了解的四正四隅是有区别的,我以前也跟过不少人学过,如你所说,确实还没遇过内家高手,外家就未必,以前直到现在就遇过不少外家高手,我槟城精武的师傅就是其中之一。

“暗手”倒真没听过。

我所说的四正四隅的区别,拿“朋”来说,马来西亚很多人以为是一种手法,对我来说,却是身体所产生的一种“松朋”劲,跟动物身体的弹性是类似的。

[ 本帖最后由 laoliulu 于 23-5-2009 11: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09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的四正四隅的区别,拿“朋”来说,马来西亚很多人以为是一种手法,对我来说,却是身体所产生的一种“松朋”劲,跟动物身体的弹性是类似的。

上下相随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9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3-5-2009 11:39 PM 发表


我想我还不至于狂妄的看不起或不尊敬尚云祥,傅仲文的著名徒弟邵善康,况且早前我还想过去跟他学,吸烟喝酒等只是个比喻,比喻人的生活饮食习惯还重要过太极拳。

饶了我巴,教我散打可以,跟你打的话,乱打我 ...

邵善康老师主要是形意拳和醉拳高手。。。如果你看过他表演的形意拳,你就明白什么是‘劲’了。。。

太极拳的暗手主要在技击上都配上八法运用。。。如单鞭,你认为是打人体那个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6# kuuga11 的帖子

单鞭的运用因人而异,我早前看过个单鞭开会,有者用掌,有者用掌缘,击打的部分都不相同,我们的应该是击人面门,胸部或者也能转换成喉咙

[ 本帖最后由 laoliulu 于 25-5-2009 09: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5-2009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5-5-2009 08:34 PM 发表
单鞭的运用因人而异,我早前看过个单鞭开会,有者用掌,有者用掌缘,击打的部分都不相同,我们的应该是击人面门,胸部或者也能转换成喉咙

有机会我示范给您看。。。您就知道打那里。。。
太极拳即是名拳,当然有其独特的一面,
当年满请皇室人想学好太极拳,我们的老前辈不能说不教,所以只教一部分‘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09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8# kuuga11 的帖子

我们这派老六路所教的“暗”的一面是特别强调“内功”的修练,而且都是甚少人懂得的方法。

怎么说呢,简单一说就是把13种劲法练上身,最主要就是把“朋”劲练上身,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朋”劲在里面,然后能变化出其他劲法,这些都必须从“腰”里下手,没有表面的将简单。

再来就是对于“松”的诠释,无论走路,坐着,躺着等都能进行“松”的训练,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加快“朋”劲的出来,反观内听。

也因为其内容得丰富以及独特,你会发觉近年来老六路发展得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5-2009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8# kuuga11 的帖子

我们这派老六路所教的“暗”的一面是特别强调“内功”的修练,而且都是甚少人懂得的方法。

怎么说呢,简单一说就是把13种劲法练上身,最主要就是把“朋”劲练上身,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朋”劲在里面,然后能变化出其他劲法,这些都必须从“腰”里下手,没有表面的将简单。

再来就是对于“松”的诠释,无论走路,坐着,躺着等都能进行“松”的训练,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加快“朋”劲的出来,反观内听。

也因为其内容得丰富以及独特,你会发觉近年来老六路发展得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09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8# kuuga11 的帖子

我们这派老六路所教的“暗”的一面是特别强调“内功”的修练,而且都是甚少人懂得的方法。

怎么说呢,简单一说就是把13种劲法练上身,最主要就是把“朋”劲练上身,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朋”劲在里面,然后能变化出其他劲法,这些都必须从“腰”里下手,没有表面的将简单。

再来就是对于“松”的诠释,无论走路,坐着,躺着等都能进行“松”的训练,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加快“朋”劲的出来,反观内听。

也因为其内容得丰富以及独特,你会发觉近年来老六路发展得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09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8# kuuga11 的帖子

我们这派老六路所教的“暗”的一面是特别强调“内功”的修练,而且都是甚少人懂得的方法。

怎么说呢,简单一说就是把13种劲法练上身,最主要就是把“朋”劲练上身,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朋”劲在里面,然后能变化出其他劲法,这些都必须从“腰”里下手,没有表面的将简单。

再来就是对于“松”的诠释,无论走路,坐着,躺着等都能进行“松”的训练,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加快“朋”劲的出来,反观内听。

也因为其内容得丰富以及独特,你会发觉近年来老六路发展得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9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3-5-2009 12:33 AM 发表
既然很多人连沾黏连随四种阴劲都不知道,我就借用杨式太极拳老拳谱大概给人了解下什么回事。

沾者,提上拔高之謂也 , 黏者,留戀繾綣之謂也 , 連者,舍己無離之謂也 ,隨者,此動彼應(彼動此應)之謂也 ,學者 ...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5-5-2009 09:02 PM 发表


我开此楼本也没想过要人认同我,只想解答些不了解的人的疑惑,只是想不到的是我从头到尾都在此楼谈科学,讲求实事求是,你竟然会认为我偏向相信凌空劲的东西

算弟子的话,我老师是杨建候所传得第八代 ...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4-5-2009 03:42 PM 发表


我也不想跟你争论太多,不过你自己也知道而且道出了唐豪的问题所在,他不是武术家,就如你不能分辨王宗岳太极拳拳论以及陈王廷的拳经总歌的分别所在,只会被表面证据所蒙蔽,别人说什么你就相信,唐豪就是如此而 ...






原帖由 laoliulu 于 30-12-2008 06:04 PM 发表
骗吃骗吃吧了,顺便帮老师宣传,当然我是说我骗吃,老师不是

你这么快知道我是谁?,还是我太好认了?  

很久没来这里了,忘了你是哪一个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5-5-2009 08:19 PM 发表
崇文跟循人我都有去,我的老师是来自中国辽宁老六路第八代传人,名叫钱丰。

算了,我就知道你绝对不认同我的说法,继续说下去也没用。

至于被发的经历,都是我亲身经历,况且我们这里都有过百个学员,来自各门 ...






嗯,你在自编自导,也积极配合。

那么神奇,当然要见识,哪一个是你?

已经超越前人,是你的进化论。










这么厉害的嘴皮工夫,真的钦敬,阴劲。。。 。。。   
不知道你花多少时间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9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3-5-2009 12:33 AM 发表
既然很多人连沾黏连随四种阴劲都不知道,我就借用杨式太极拳老拳谱大概给人了解下什么回事。

沾者,提上拔高之謂也 , 黏者,留戀繾綣之謂也 , 連者,舍己無離之謂也 ,隨者,此動彼應(彼動此應)之謂也 ,學者 ...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5-5-2009 09:02 PM 发表


我开此楼本也没想过要人认同我,只想解答些不了解的人的疑惑,只是想不到的是我从头到尾都在此楼谈科学,讲求实事求是,你竟然会认为我偏向相信凌空劲的东西

算弟子的话,我老师是杨建候所传得第八代 ...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4-5-2009 03:42 PM 发表


我也不想跟你争论太多,不过你自己也知道而且道出了唐豪的问题所在,他不是武术家,就如你不能分辨王宗岳太极拳拳论以及陈王廷的拳经总歌的分别所在,只会被表面证据所蒙蔽,别人说什么你就相信,唐豪就是如此而 ...






原帖由 laoliulu 于 30-12-2008 06:04 PM 发表
骗吃骗吃吧了,顺便帮老师宣传,当然我是说我骗吃,老师不是

你这么快知道我是谁?,还是我太好认了?  

很久没来这里了,忘了你是哪一个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5-5-2009 08:19 PM 发表
崇文跟循人我都有去,我的老师是来自中国辽宁老六路第八代传人,名叫钱丰。

算了,我就知道你绝对不认同我的说法,继续说下去也没用。

至于被发的经历,都是我亲身经历,况且我们这里都有过百个学员,来自各门 ...






嗯,你在自编自导,也积极配合。

那么神奇,当然要见识,哪一个是你?

已经超越前人,是你的进化论。










这么厉害的嘴皮工夫,真的钦敬,阴劲。。。 。。。
不知道你花多少时间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9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9# 大枪刘 的帖子

呵呵,老是缠着我,又死不认输的家伙,真怀疑你就是那八极家伙,换个网名又跑来缠我

懒得跟你在其他贴回复,同样的一句话,要讨论拳术,这里是太极拳交流区,我会非常乐意跟你探讨,其他的,你自己请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09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KL哪里有得学推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2009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etapak 那一带有吗??
一个月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6-2009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oliulu, 星期天有练习吗?我想回去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9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72# Joatham 的帖子, 回复 1271# kiwi1026 的帖子

serdang 就没有了不过我这里有几个从serdang过来学的.

这里也有脚传统太极拳的推手。

杨式中架内功老六路太极拳

地点:中国国民型小学,jalan loke yew kuala lumpur
时间:星期二,五,晚上八点-十点,礼拜天下午两点-四点
师傅:中国杨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来自辽宁

另有一新班
地点:旧巴生路崇文小学,post office,pasar隔壁
时间:星期三,晚上八点-十点,星期六下午四点半-六点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9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73# see199 的帖子

哦,你终于舍得回来啦

星期天我应该是有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09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6-5-2009 10:53 PM 发表
我们这派老六路所教的“暗”的一面是特别强调“内功”的修练,而且都是甚少人懂得的方法。

怎么说呢,简单一说就是把13种劲法练上身,最主要就是把“朋”劲练上身,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朋”劲在里面,然后能变化出 ...

这不是老六路专有的。。。您应该不了解杨家拳。。。
您应该多多出外面看。。。外面世界很精彩。。。
看来您对朋劲只懂说,不懂用。。。
但毕竟您刚学不久。。。所以对拳理只是初步认识而不懂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5-2025 07:08 AM , Processed in 0.1215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