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感悟:生命密碼(更多新文章发表!感恩你的支持!)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6-10-2014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0-2014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0-2014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2014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抱怨就是在吸引不幸
我 們知道,漢語裡面有個成語叫“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個成語的原意是說,一個千里之長的堅固大堤,如果最初任憑小小的螞蟻在大堤裡面做窩,大堤內所圍擋 的堤水就會不斷地侵蝕進去,螞蟻窩就會漸漸擴大,最後甚至會衝垮整個大堤。這個成語的引申意思是在告誡人們,對那些會導致大災難的小事,最初就要小心翼 翼,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否則,如果因為是不起眼的小事,最初就不加控制,等到慢慢發展到一定規模,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災難的降臨。
抱怨就是在吸引不幸
1、“怨”得其反
抱 怨給人們製造災難的原理與上面所說的“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原理基本相同。大多數人的抱怨,最初可能只是起源於心裡對某件事情的擔心。由於這些人心裡潛 藏著一個非常愚蠢的觀點——“自己抱怨一下,向對方發出警告,就可以讓自己所擔心的事情不發生”,正是基於潛伏在自己內心的這個可笑的潛臺詞,他們就開始 “抱怨”了。
實 際上,“抱怨”一旦發端於心、出言于口、付諸於行動,不但不會像這些人心裡所期望的那樣——消除所擔心之事,反而會使得本來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變得可能 了,本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變得更加可能了;如果不停地抱怨,所擔心之事發生的可能性就變得越來越大,最後真的就成了現實。
為 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抱怨者的抱怨最初源於擔心與恐懼,一旦將抱怨的行為付諸實施,內心的危機感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加劇。這就是智者常說的:“如果你大聲 真心地喊‘痛’,內心就真的會受傷;如果你不以為然,不把外境的傷害當回事,傷痛就不會真的進到你的心裡來!”同樣,抱怨就等於在大聲真誠地喊“我內心有 危機感、有擔心”,於是危機感、擔心等負面情緒就真的會浸染自心。由於抱怨者心中所知道的消除危機感的方法就是抱怨,於是為了降低心中加劇的危機感,抱怨 者就自然會加劇抱怨。所以,最初內心的危機感,或者說擔心與恐懼,或者說不滿與挑剔,就是大堤內小小的“蟻穴”,而後來的抱怨就是不斷侵蝕“蟻穴”並且使 得小小“蟻穴”成為大洞的“堤水”。只要“堤水”鍥而不捨地衝擊“蟻穴”,“蟻穴”就會變得越來越大;同樣,只要持續不斷地抱怨,內心最初小小的危機感就 會越來越大,最終發展到無以容忍的地步。
此 外,被抱怨的人最初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去做那件你所擔心的事情。但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抱怨,使得這個人不得不本能地自衛。為了自衛,此人別無選擇,就本 能地、下意識地選擇“讓那件你所擔心的事情發生”來回應你喋喋不休的抱怨。人心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來回應他人的抱怨呢?心理學家會告訴你說:“人心有一個 神奇的功能:在一個人際關係密切的環境中,會按照周圍人對他的品質定位來選擇自己的行為。你對某人喋喋不休的抱怨,就是對此人的品質定位——你就是那樣的 人,你就會做那樣的事。”所以,我們的抱怨,在很多情況下,不但不能阻止他人做我們所擔心的事情,反而會使得他人“不得不做”我們所擔心的事情。
所以,抱怨吸引不幸之事降臨在我們身上的基本方法就是——一方面加劇自己內心的危機感,使我們仿佛覺得,所抱怨的事情真的就是那麼可怕,也真的會發生;另一方面,抱怨還是對他人品質的一種定位,這種定位真的就會迫使他人做出我們所擔心的事情出來。
2、“怨”潰蟻穴
例 如,在本博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拿破崙三世和尤琴之間的美滿婚姻就是這樣被尤琴的擔心與喋喋不休的抱怨所摧毀的。拿破崙三世娶尤琴為妻時是法國的皇帝,尤琴 也是伯爵的女兒,擁有美貌與名聲,而且拿破崙三世當時是真心地愛著尤琴,甚至不顧周圍顧問大臣的反對。人們可以想像,當時他們有多相愛,他們的婚姻有多美 好!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他們的天作之合,為何最終走向了破滅呢?
我 們可以想像,當時尤琴的心裡很有可能是這樣想的:“真是太好了!萬人景仰的法國皇帝,居然成了我的丈夫,而且對我是如此的鍾愛與癡迷,我也是如此深愛著 他。我是多麼地幸福啊!我多麼希望永遠和他在一起啊!怎麼樣才能永遠和他在一起呢?最大的威脅就是其他女人向他獻媚、博取他的歡心了,萬一有其他女人想不 懷好意地靠近他怎麼辦呢?我可不能讓這些女人有機可乘,我得步步緊跟著他、監視他、並且警告他,他如果不聽我的話,我就指責他、批評他。”尤琴心裡的想法 大抵是這樣的。所以,尤琴實際上是因愛而生擔心,因擔心而有危機感。為了消除內心的危機感,她錯誤地採用了抱怨的方法,而且這種抱怨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持 之以恒。所以,她內心的危機感,在自己的抱怨聲中變得越來越沉重,而抱怨的程度也隨著危機感的沉重就越來越升級了。
而 貴為一國之君的拿破崙三世,當然也感覺到很委屈。他心裡很有可能是這樣想的:“我是如此地深愛著你,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娶了你,而你卻無端地抱怨我、指責 我,在我的大臣面前讓我難堪。”滿懷委屈的拿破崙三世最後對尤琴的抱怨再也忍無可忍了,他心裡很有可能是這樣想的:“好吧!既然你如此懷疑我,對我不放 心,害怕我離開你,那我就真的離開你。”於是,拿破崙三世就真的做出了背叛尤琴的事情。
就這樣,本來一件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由於尤琴的內心有了擔心、害怕的“蟻穴”,並且又不停地用抱怨的“堤水”去衝擊這個“蟻穴”,於是擔心害怕的“蟻穴”就越來越大了,最終拿破崙三世與尤琴婚姻的“大堤”就這樣被擔心害怕的“蟻穴”以及抱怨的“堤水”給毀掉了。
3、“怨”由心生
心 的力量就是這麼神奇!《秘密》這本劃時代的巨著中告訴人們說:“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它們是被你心中所保持的‘心像’吸引而來的,它們 就是你所想的。不論你心中想什麼,你都會把它們吸引過來。”又說:“思想是有磁性的,有著某種‘頻率’。當你思考時,那些思想就會發送到宇宙中,它們會像 磁鐵般,吸引所有相同頻率的同類事物。所有發出的思想,都會回到源頭——那個源頭,就是你自己。”
我 們知道,一個人抱怨的前提就是心中要想著“所抱怨的事情”,此時,“所抱怨的事情”就成了抱怨者的“心像”。這個“心像”是有磁性的,會吸引與之相類似的 事情在我們周圍發生。抱怨的時間越持久,這個“心像”在心中所保持的時間就越持久;一個“心像”在心中保持的時間越持久,就越能成為現實。這其實就是佛陀 所要告訴人們的存在於心靈之上的大秘密——也即無欺的因果法則:心中長久地持有何種心像,就會吸引何種外境發生。所以,以後每當我們心中開始擔心的時候, 立即就要警覺起來,並告訴自己:“擔心就是蟻穴,抱怨就是用堤水衝擊與放大蟻穴”;或者這樣對自己說:“擔心與抱怨就是一塊磁鐵,它會吸引不幸之事的降 臨”。
我 們要用什麼辦法來對抗內心的擔憂與害怕呢?要學會感恩與熱愛!對現前的美好,如果你不想失去,並想使之變得更好,首要條件就是感恩與熱愛現前的一切,感恩 與熱愛是維繫美好現狀的最佳選擇。當初,如果尤琴懂得了“抱怨吸引不幸,感恩維繫美好”的深奧道理,那麼她與拿破崙三世的美滿婚姻肯定能維繫到老。
願每一個讀到這篇文章的有緣人,都學會用感恩代替抱怨!(文:演諧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1-2014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得來速就業站
別讓衝動的情緒 釀成無法挽回的錯
有個小女孩,她的父親有一台大卡車,父親非常喜歡那卡車,總是為那台車做全套的保養,以保持卡車的美觀。 一天,小女孩拿著硬物在卡車鈑金上劃下了無數的刮痕。
父親衝動之下,用鐵絲把小女孩的手綁起來,然後吊著小女孩的手,讓她在車庫罰站。當父親想起小女兒仍在車庫罰站時,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 趕到時,小女孩的手已經被綁的血液不通,經醫生判斷必須將女孩的手掌截肢,才不會危及生命..所以小女孩就這樣失去了一雙手掌。
但是她不懂.....不懂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雖然她的父親感到萬分的愧疚。不久父親的卡車重新烤漆,又像全新的一樣。當父親把卡車開回家,小女孩看著重新烤漆過的卡車,對著父親說:「爸爸,你的卡車好漂亮唷!看起來就像是新的。那....你什麼時候....要把我的手還給我?」
anger ( 發怒 ) 與 danger ( 危險) 只差一個字。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甚至人際關係。
「禍從口出…」面對外人時,可以表現得雍容大肚、心平氣和,面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朋友時,往往一點小事就足以皺起眉頭,出言相傷。」
~衝動的情緒,總讓我們釀成無法挽回的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2014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知足常乐
盡管這幾年經濟已經相當發達,可人們心裏的痛苦並沒有減少,相反,壓力的來源主要是“工作”、“個人經濟狀況”、“來自老板的壓力”。我也知道,一個人在這樣的壓力下生存,沒有些心力和智慧,是挺艱難的。
然而,我們為什麽會有那麽大壓力呢?
一方面是被逼迫的,不得不面對;但另一方面,我個人認為,也是我們要得太多,要的多了,就有壓力。
古人不一樣。古人生活簡單,欲望也不大,有簡單的衣食住行就滿足了,就算過上好生活了。可是現在不行。現在隨著科技發展,各國間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大,人們的生活標準一提再提,目標也越來越高。但問題是,你把目標定得太高,一直達不到的時候,就只有自己痛苦了。
而人們又不肯降低標準。單從衣著來看,過去的人寒冷時有棉衣裹體,出門或見人時服飾得體,就可謂標準了。而現在不但要好看,還要講究品牌、價格、品味、層次,樣式也是東方的、西方的……復雜得很。耗去多少心思?
所以,和外界的壓力相比,我認為,內心的欲望——或說怎麽樣都不滿足的心理狀態,才是真正的壓力來源。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14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生, 再也不爱你. 这篇文, 让我哭惨了! 感谢版主的分享, 我没有看完全部, 只看了第一篇文.
我对第一篇文感到迷思. 把一切变得理所当然就不会感觉快乐, 而是成为负担. 我常常感受自己, 反思自己. 就是依然矛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2-2014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2-2014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72161026248001&set=a.120766598054115.21080.100003623263829&type=1&theater
人生聚散總是緣
因緣實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間萬事,成也因緣,壞也因緣,就例如人生的聚散,聚散總是緣!
朋友相識、夫妻結合,一定有因有緣,才能相聚在一起;離散,也是有因緣才會離散。父母兒女,今生有緣成為一家人,一旦因緣離散,也會人各一方,甚至天人永隔。
豈止是人生聚散總是緣,大至世界,“成”也是緣、“住”也是緣、“壞”也是緣、“空”也是緣;“成住壞空”總是緣。人生,“生”也是緣、“老”也是緣、“病”也是緣、“死”也是緣;“生老病死”總是緣。
國家的從成到敗,也都是有因緣主宰;一個家庭的興旺衰微,也都離開不了因緣。一件物品,一樁事業,所謂“一事一物”,一旦離開了因緣的關系,也就不復存在了。
“緣”之一字,說來簡單,釋迦牟尼佛多年的修行,最後覺悟的,只是“緣”之一字。從知識上看,緣是很好懂的一個道理;從人間成敗的上面,大至宇宙,小至微塵,都在一個“緣”字之中,那就不是一般人容易明白的道理了。
一朵花,就算有了種子,有了泥土、陽光、空氣、水份,假使沒有“緣”的結合,它也不會開花結果;一棟房子,就算磚瓦、木料、器材都具備了,甚至圖樣、人工、執照都齊全了,如果這當中沒有“緣”的聚集,也不能成為房子。
人都希望成就事業,但要知道先決的條件“緣”在那裏呢?二個人一旦感情不睦,分手的時候,傷感、怨恨,彼此計較,但是你有了解“緣”的聚散分合嗎?
緣是相互的,緣是彼此的,緣是合成的,既然聚散總是緣,緣在那裏呢?在我們的手中,在我們的口裏,在我們的心意之內。天地日月,山河大地,男女老少,風霜雨雪,好好壞壞,那一樣不是我們的緣份呢?
很多的好事,因為一句話破壞了因緣;很多看似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因為有人從中給予一點助緣,反而使其成功了。父母師長給我們一些緣份,讓我們成就人間多少的事業;一些不當的人士,他也會破壞人間許多的好事。所以,成也是緣,敗也是緣,“緣”之一字,對我們是多麽的重要。因此,我們要註意多給別人一些好因好緣,可能別人也會給我們一些善美的因緣喔!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15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原本一切都很简单
我们本来一无所有
当然现在也是
感恩生命中
每一个人的出现
感恩生命中任何点滴
不知道感恩
是否觉得
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不是的
每一口空气
每一口水
每一句温暖的话
每一个微笑
都是一种给予
每时每刻
我们都在得到
当你懂得这些的时候
就会忍耐
就会感恩
就会慈悲
本来一无所有
还要回归到
一无所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2015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爱生活 爱自己 爱家人 爱地球 爱未来
素食 让残酷远离你 
素食,让爱放光
——Miyoko
轻轻地,如春风拂过婴儿的脸
大地唱响喜悦的音符
绿茵如烟
繁花似锦
一抹明媚之光照射到您的餐台上
红绿有间
清致淡雅
植物的芬芳,绿色的清香
心喜悦着被绿色滋养
心舒畅着被清香浸泡
心欢快着被正能萦绕
心惬意着被植物怀抱 拒绝血肉的腥躁
拒绝动物的哀嚎
拒绝生命的死亡
拒绝尸体的哀伤
拒绝绝望的眼神
拒绝盈泪的目眶
拒绝灵性的损落
拒绝人性的无道
拒绝血腥的杀戮
拒绝慈心的泯灭
拒绝爱心的缺失
让慈填满您的心
让爱住进您的房
让植物替代您的食谱
让蔬果装饰您的餐桌
让绿色保护您的健康
让正能修复您的气场
让五音乐章唱响您生命的正能量
敞开胸怀迎接绿色饮食,绿色健康,绿色地球,绿色新装,
一场绿色革命由此拉开帷幕,正式上场
慈悲与爱
呵护与善良
温暖与阳光
平等与尊重
生命与和谐
平衡与顺道
素食与健康
素食养生,素食文明,素食时尚
唱响幸福新生活进行曲:素食,让爱放光!
2015,1,7 12:42
(个人感悟,仅供参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2015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裹屍布上沒有口袋】
他已76歲,和妻子居住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套一居室的出租屋裡。
他從來沒有穿過名牌衣服,眼鏡破舊不堪,佩戴的手錶是地攤上的塑料手錶。
他不愛美食,最喜歡的是價格低廉的烤奶酪西紅柿三明治。...
他沒有自己的小汽車,外出通常都是乘坐公交車,他曾經的公文包是個布袋。
另外,如果你和他一起到小酒館喝上一杯啤酒,他一定會仔細核對賬單;如果你住在他家裡,睡覺前他一定會提醒你把燈關了。
一個貧窮而吝嗇的美國老頭有什麼好說的?那麼讓我們看看他76歲以前都做了哪些事。
他曾為康奈爾大學捐獻了5.88億美元,為加州大學捐獻了1.25億美元,為斯坦福大學捐獻了6000萬美元。
他曾投入10億美元,改造和新建了愛爾蘭的7所大學和北愛爾蘭的兩所大學。
他曾建立慈善基金為發展中國家的腭裂兒童做手術提供免費的醫療費用……迄今為止,他已經捐出40億美元,還有40億美元等待捐獻。
他就是全球免稅集團DFS的創始人——對己吝嗇、待人大方、喜歡掙錢卻不喜歡擁有錢的查克•費尼。目前,查克•費尼還有三個願望:一是在2016前捐光剩下的40億美元,否則死不瞑目。
現在,這筆錢正以每年超過4億美元的速度流向世界各地需要的地方。
另一個是為富豪們樹立一個榜樣一一“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做出饋贈”。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深受他的影響並已付諸行動。
查克·費尼的善舉被披露出來後,大量記者湧向他的居住地,當時,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疑問:查克·費尼在億萬資產面前是如何做到如此淡然的?
面對大家的疑惑,查克·費尼微笑著給大家講了個故事,他說:“一隻狐狸看到葡萄園裡結滿了果實,想到園中美餐一頓,可是它太胖了,鑽不進柵欄。
於是它三天三夜不飲不食,使身體瘦下去,終於鑽進去了!飽餐一頓,心滿意足,可是,當它要離開的時候,又鑽不出來了。
無奈,它只好故伎重演,三天三夜不飲不食。結果,它出來的時候,肚子還是跟進去時一樣。”
講完這個故事,查克· 費尼說:“上帝那裡沒有銀行,每個人都是赤裸裸地誕生,最後又孑然而去,沒有人能帶走自己一生苦苦經營的財富與盛名!”
媒體追問查克· 費尼,為何非要捐得一乾二淨?
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裹屍布上沒有口袋】。
【過度的吃喝玩樂消費,都是提前透支您未來的福報】
http://goo.gl/DBSKq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2015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透過生死,才會明白健康的重要; 透過成敗,才會明白通達的重要; 透過得失,才會明白淡泊的重要。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 莫過於苦苦追求那些原本可以放棄的, 卻忽略了生命中那些最最寶貴的。 人生難免會有迷茫, 關鍵在於明白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多點淡然,少點虛榮, 活得真實才能活得自在。
當我們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來戰勝而是用來相處的時,
我們就會明白,有些東西並不合理,
但必須相信;有些東西並不牢固,但必須依靠。
學會駕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難重重,也要滿懷信心的向前。
不自憐、不自卑、不哀怨,
一日一日過,一步一步走,
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
在於我們自己的修持。
控制好自己的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
心情,雖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心情好,一切都好;
心情差,一切都亂套。
有的人輸了,常常不是輸給了他人,
而是輸給了自己的心情。
壞心情,貶低了自己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能力,攪亂了自己的思維,影響了自己的信心,
從而輸給了自己。

人的更大痛苦,不是清楚不了,而是糊塗不了。想清楚有聰明就夠了,
想糊塗卻需要智慧。活人生,最後就是活智慧。
清醒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清楚的人是什麼都想要。
人可以不清楚,但不可以不清醒。
要讓一顆心,慢慢地欣賞在路上,
而不是憔悴掙扎在路上。
人與人交往,更多的不是改變對方,而是接受對方,
如果光想著改變對方,那不是生活,那是戰爭。
命運不是一個機遇問題,而是一個選擇問題,它不是我們要等待的東西,而是我們要實現的東西。
把彎路走直的人是聰明的,因為找到了捷徑;
把直路走彎的人是豁達的,因為可多看幾道風景。
路不在腳下,路在心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2-2015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2015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77/renshengzp/xcyj141.htm
? ? 真身与自性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 「述论」
? 人类的生活基本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肉体上的,一种是心灵上的。
如果认为肉体所追求的是真,人们便会贪婪外物而被其所奴役;如果觉得心灵所求
索的是真理,那么就不会为外在的事物所分心,至少会感觉到心灵的自主与完善。
心灵完善了,就不会有失落感、异化感、奴隶感、缺憾感、痛苦感,那么幸福的感
觉就会达到最大的程度。
心性原本是自由而不受拘束的,但却因为我们的贪婪背负上了沉重的肉身,时
时要做种种的营生来养活它,反而成了它的奴隶。倘若我们自己再对肉体生起了怜
惜和执着的念头,更要为它披红带绿,供给它山珍海味,终其生命都是如此,这肉
体形骸岂不就是心灵的桎梏?
佛家认为人的色身是幻,那些一切有生死的东西都如梦、幻、泡、影、露、电
一般,不可执着,难以永恒。所以,当我们看到那山头的云影烟雾,来去自如,变
幻多般,便能够悟到自己的肉身也如同那云烟一般变化无常,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
不在于对肉身的执着,而应该像行云流水那样潇洒不羁,自由自在。一旦不执着于
肉体的物欲,才能够体会到生命的真意。正是杜甫诗中说的: “水流心不竞,云在
意俱迟。”
? 自然界中的山禽水鸟还没有发展出来人类的意识系统,所以它们所发出的一切
声音都本源于自然,具有无限的生机。我们人类却因为种种情感和识见的浸染,对
于天地万物不停地进行选择和取舍,欣爱那美好的,厌憎那丑恶的,以至于所见到
的天地万物都被人类的感情和见识打上了深厚的烙印。比如说梅花耐寒、松柏后凋、
牡丹国色、芍药妖娆,香草美人,以比君子;恶蒿薰莸,以比小人,都被赋予了文
化的含义。其实,鲜花与毒草都是自然的本性,没有任何分别与偏执。但因为人类
的自我中心意识,硬是要寓情于景,心性也日趋狭窄闭塞,最终所见所闻也都失去
了天真的本色。
若是我们能够本于心灵之真空无妄,率性而动,便能与自然中的禽鸟相共鸣,
去吟唱出自然生命的本色歌曲来。花香鸟语,天机盎然;青竹翠叶,真如法身。在
鸟鸣声中识得自性本真,机心顿失,仿佛醍醐灌顶,当下开悟。啊!原来那些残酷
的争夺厮杀、戈矛相见以及人间的痛苦烦恼、忧愁悲伤,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妄想
情识所造成的啊!
?
分享自<菜根谭> 思想文学其中一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3-2015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http://www.olightlove.com/2015/03/%E5%85%B6%E5%AE%9E%EF%BC%8C%E4%BA%BA%E7%94%9F%E6%9C%AC%E6%9D%A5%E6%B2%A1%E9%82%A3%E4%B9%88%E8%BE%9B%E8%8B%A6%EF%BC%81/
其实,人生本来没那么辛苦!
每个生活在大都市的外来户,生活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象花匠老王这样的情况……
又到春暖花开时,老王又忙起来了。
这一天,老王接到了家政公司提供的一个订单,他一看地址是一个偏远郊区的农家小院,他就不大想去。不过家政公司的人跟他说这家主人如何如何好,并且出的价钱也好,请他尽量安排时间接下这个订单。
老王一方面有点好奇这家主人到底怎么个好法,另一方面他最近一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也想轻松一下,正好到郊外换个环境可以散散心,最后就同意了。
老王从住的地方转了两次公交才坐上到郊区的长途车,到终点下车后边走边问,又花了很长时间,七拐八拐地才找到这家农家小院。
干练的女主人客气地把老王请到家里,向他简要地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和他要做的工作。
让老王意料的是他发现男主人腿脚不方便,只能靠着坐轮椅活动,他顿时心生怜悯。
老王工作之余通过跟男主人聊天,大致地了解到了这家主人的情况:
原来这对夫妻之前也是住在城里,都在大企业做高管,有房有车,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生活很美满,但是十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男主人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治病让他们花去了家里大部分的积蓄,男主人不能工作又让他们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为减轻经济压力,夫妻两个商量后把城里的房子、车子卖掉,搬到了这个便宜的农家小院。
太太为了方便照顾他康复,辞去了城里高薪的工作,在附近的一所小学里教书,有空就回来陪伴他,十几年下来,生活虽然比原来艰苦了很多,但是先生也从最初的痛苦、颓废中走出来。
老王听罢,心里百感交集,但也有些疑惑,他问先生:“那,你们如果觉得生活压力大,为啥还要花钱来打理院子里的这些花花草草呢?这些也不是生活必需的呀!”
先生笑着说:“呵呵,生活的变化常常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刚才说的那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他 接着跟老王说:“人生有时候就像一个剧本,上天给我们准备的剧本并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但是有一点:演戏的终究是我们自己,痛苦还是快乐地演自己在角色都 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没出事以前,我们夫妻虽然表面风光,但是每天上班、加班连轴转,压力山大,两点一线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在一起真正“生 活”的时间算起来少的可怜;因为这场变故,现在我们可以更多地在一起,这里虽然没有城里方便,但也没有城里的喧嚣和污染,吃的喝的都更放心,山清水秀,花 香蝉鸣,只有身临其境才会真正明白——让自己舒服的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我们真的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
老王点头称是,但他还是不太理解他对生活的态度。
先 生看出他的疑惑,接着说:“其实老天爷是很公平的,他为我们关上一扇门,一定也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小时候我就非常喜欢文学,可是爸爸妈妈一定要我学理 工,说是以后容易找工作。没想到阴差阳错,一场意外成就了我小时候的梦想:每天面对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心情愉快,自然就有了写点东西的想法,于是就开始尝 试着写点短文,后来就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共鸣,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最近几年陆续出了几本文集,竟然出乎意料地成为畅销书,家里的经 济情况比以前也有很大的好转——我们认真面对生活,生活也会认真回报我们。”
老王听罢对男主人很钦佩,频频点头:“是啊,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能让大家喜欢、让大家受益,这才是最幸福的事。您真的太棒了!”
两个越聊越有共鸣,先生接着感慨说:“人生本来就是一次从生到死的单程旅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各自在路上遇到的如何不同,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所以一定不要只顾了赶路,忘记了欣赏路上的风景。”
老王细细品味着男主人的话,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两天后老王的工作完成了,这两天他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结账时太太发现他给出的价格比家政公司的报价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她问老王:“怎么少算这么多呢?”
老王回答说:“这几天,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聊天,我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折扣的那部分,就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谢意,因为他让我明白:其实人生本来没那么辛苦!”
老王的一番话让太太也很感动,因为——这位慷慨的花匠,自己也只有一只手!
文章来源于:网络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3-2015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素食与新文明 • 觉知
素食是新社会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素食包含了慈悲,自然,平等,和平,觉知。
素食意味着爱护环境,节省自然资源,不伤害其它有情生命,关爱地球。
食素意味着觉知自己的身体,健康,意味着自己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自己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去觉知它,而身体又是自己健康的最好老师。
现代人大部分的病都是由饮食引起的。另外一个原因,我想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压力引起的。
死人的身体,看见的人没有一个想碰。可是动物的肉,人人却往嘴里塞。为什么呢?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的只是动物的尸体被分解,人只是看到了一部分。尸体放在冰箱里,存在家里,什么感觉?会平安吗?
要觉知,意味着要静下来,要慢下来。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个通病就是求快。快得让人没有觉知的时间。什么都是粗糙的。物质的东西太多。心都被占满了。快,让人变成了机器。让人们把身体交给了工作,商家,大夫,而自己素手无策,不知所措。快,意味着生活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我能看到新文明社会里觉知的力量。觉知是心的力量的复苏。
觉知,觉知身体,心灵,家人,社会。
觉知意味着克制欲望,观,品,细,慢,禅。

Nancy 03/02/2015 8:57pm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15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分享:
讓心如蓮般柔軟清凈
偶爾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從街道延伸出去,在極遠極遠的地方,一輪夕陽正掛在街的盡頭。這時我會想,如此美麗的夕陽實在是預示了一天即將落幕。
偶爾在某一條路上,見到木棉花葉落盡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獨地站邊,有一種簫索的姿勢。這時我會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麗木棉花的開放能有幾回呢?
偶爾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綠燈亮起,一位衣著素樸的老婦,牽著衣飾絢如春花的小孫女,匆匆地橫過馬路。這時我會想,那年老的老婦曾經也是花一般美麗的少女,而那少女則有一天會成為牽著孫女的老婦。 偶爾在路上的行人陸橋站住,俯視著在陸橋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串的車流,卻感覺到那樣的奔馳仿佛是一個靜止的畫面。這時我會想, 到底哪裏是起點?而何處是終站呢? 偶爾回到家裏,打開水龍頭要洗手,看到噴湧而出的清水,急促的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裏,有了深深的顫動。這時我想著:水龍頭流出來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時間、心情,或者是一種思緒。 偶爾在鄉間小道上,發現了一株被人遺忘的蝴蝶花,形狀像極了鳳凰花,卻比鳳凰花更典雅,我傾身聞著花香的時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飄落下來,讓我大吃一驚。這時我會想,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偶爾在靜寂的夜裏,聽到鄰人飼養的貓在屋頂上為情欲追逐,互相慘烈地嘶叫,讓人的汗毛都為之豎立。這時我會想,動物的情欲是如此的粗糙,但如果我們站在比較細膩的高點來回觀人類,人不也是那樣粗糙的動物嗎? 偶爾在山中的小池塘裏,見到一朵紅色的睡蓮,從泥沼的淺地中昂然抽出,開出了一句美麗的音符,仿佛無視於外圍的汙濁。這時我會想,呀!呀!究竟要怎麽樣的歷練,我們才能像這一朵清凈之蓮呢?
分享: 怒上心頭想一想,話到嘴邊留三分;
直言不諱分場合,毫無顧忌看情況。
人與人之間,有距離才會產生美;有尺度才會不傷人。
不是所有的話,都能說,即便是無意而為;
不是所有的人都很寬容,直言或許會落人口實。
有時候,多事會害人,多話會害己。
對於不懂的事,不要瞎說,更不要瞎猜,眼見非實,耳聽也虛,
聽聽自己的內心,才會捋得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3-2015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命運·思想
--lina
命運就像壹首歌,時而昂揚,時而低婉。
命運如同人生之海,時而高潮澎湃,時而平波無瀾。
命運猶似壹棵樹,有的會結出碩果,有的永遠只會開花,有的隨時都有可能枯萎,有的卻壹直長青不敗......
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主宰自己命運的是自己平時的壹思壹想,壹言壹行。人的行為,受思維所支配。思維壹方來自大腦,壹方來自內心。思維是人類特有的壹種精神活動,而思想就是這種精神活動產生的結果。思想決定行為,行為致使後果,思想就是自己命運的關鍵。
擁有好思想,才能擁有壹個美好的人生。
擁有好思想,才能改造命運創新命運。
壹個人的思想有來自己的,也有來自他人的,只要那種思想與他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那就意味著他生活的壹切行為都會受其所影響。思想作用著人的命運,有思想,就是用生命在思考,用自己生命去感受世界,去體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造就出每壹個人不同的命運色彩。
真正有思想的人,也是內心強大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於寵辱而不驚,處之淡然,這樣的人,即使身處逆境,他的內心也是平和的、自信的、沈著的。因為,他相信,人生中任何痛苦與快樂的過程,都將成為他人生成長中的獨特體驗。而這些過程也是他智慧思想的來源,亦將成就他更為強大的精神世界。他相信,人的肉體是脆弱的,而壹個人的精神卻可以堅不可摧,永垂不朽。他還相信,在這個世界,每壹個的生命都是獨壹無二的,無可替代的。命由己造,運則由心,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精彩,這使他充滿了自信與力量,這種生命的覺醒,也令他認識到壹個人精神的張力!
生命短暫,由不得他蹉跎歲月,因此他會珍惜生命的每寸時光,掌握自己的命運,不以世俗的毀譽而判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裏。而是用心經營自己的命運,在自己的人生中運籌帷幄,排憂解難,走出壹條光明大道。
真正有思想的人,也是有覺悟的人。
有覺悟的人經得起風雨,在人生的高山低谷中坦然穿梭。遭遇挫折不會自暴自棄,面臨困境不會手足無措,更不至於因為壹點委屈而耿耿於懷,再大的風浪也能承受而不去怨天怨地。因為有思想的人懂得大難必有大運,大喜必有大悲,大起必有大落,大善必有大福,大惡必有大災。人生百味,萬千思維,萬般命運。
看得開闊,走得從容,不會在得失中糾結,也不會壹味順從世俗的價值。因為他對這個世界,對社會,對人生,對宇宙,已經具備了壹定高度的理解和相對深刻的領悟。思想與覺悟都是壹個人內心活動的表現,有道是,心轉境轉,境轉運則轉。
真正有思想的人,也是命運不平凡的人。
古來聖人高人,無不是思想超凡,行為超然的人,他們的命運也閃爍著非常的力量。這些聖人高人,思想卓越,猶如壹股強大的精神動力推動著他們走向人生的顛峰,他們也因此影響了無數人,也被無數人所禮敬。孔子的“仁”、“禮”開創了中國的儒家思想;老子的“無為之道”傳遞出道學的玄妙;孟子的“仁政”體現了對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愛心;佛陀的“覺人救世”向眾生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正有思想的人,藏不住智慧銳光,卓爾不群,行為因思想而變得有感染力,不僅感染了周圍的人也在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世界。他們的命運,因其出類拔萃的思想而化為天地神奇!
思想決定了壹個人的命運,有什麽樣的思想就會擁有什麽樣的命運人生。
壹個思想樂觀的人,就不會活在陰郁裏;壹個思想正面的人,就不會去鉆負面的牛角尖;壹個思想光明的人,就不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黑暗;壹個思想單純的人,就不會活得身心雜亂勞累;壹個思想傑出的人,就不會默默無聞,定會名揚千裏......
抱怨命運不好的人,先檢查檢查自己的思想,哪裏出問題了?要想改運改命,先改變自己的思想,讓自己變得更陽光、更和善、更加積極向上,如此定會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
掌握自己的命運,充實自己的思想,淡然於得失,做個內心強大的人。
掌握自己的命運,調整自己的思想,覺悟人生,活出生命的沈穩壯闊。
掌握自己的命運,升華自己的思想,有益於蒼生,讓生命璀璨綻光。
命運之神垂愛於有德之人,道德品行反映了壹個人的思想,關註自己的思想,修好德,感恩於天地,遵循自然規律,尊重宇宙萬物,命運有如神助!
(2015、2、9 15:45)
http://olina999.blogspot.com/2015/03/blog-post_15.html

Olina blog: 命運·思想
olina999.blogspot.com|来自 love olina
|
|
|
|
|
|
|
|
发表于 18-3-2015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