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os

西方的哲学家和宗教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8-9-2011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信仰的哲学家,不是一个合格的哲学家,因为那会使他的思维失去客观性。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8-9-2011 05:49 PM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就不成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能而已。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根本没有道德底线,全乱套了,也无法控制住邪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9-2011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就不成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能而 ...
shos 发表于 8-9-2011 06:26 PM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古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教育中就提过,敬鬼神而远之。因为他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老师,有信仰就会限制了自己学习的管道。

没有信仰,我们还有礼仪、还有思想。
最标准客观的道德底线不是 某某书本 所说,
而是自己思考得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此理。

有信仰的教育,只是培育出盲目的信徒。
而有思想的教育,才能培育出理智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11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古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教育中就提过,敬鬼神而远之。因为他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人 ...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8-9-2011 06:34 PM



   原来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古中国哲学家,孔子也怕鬼神..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先进》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可见,孔子一方面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11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古中国哲学家,孔子也怕鬼神..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 ...
shos 发表于 8-9-2011 06:44 PM


”敬鬼神“都能被你说成是”怕鬼神“,你歪曲词句还挺厉害,呵呵。
孔子的教育是有谈鬼神,但多在礼记一书,平时他甚少谈是因为他不鼓励学生有信仰或信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11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敬鬼神“都能被你说成是”怕鬼神“,你歪曲词句还挺厉害,呵呵。
孔子的教育是有谈鬼神,但多在礼记 ...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8-9-2011 07:21 PM



    对不起我怕鬼神我也会敬鬼神而远之,我也怕警察也敬警察而远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11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8-9-2011 07:36 PM 编辑
对不起我怕鬼神我也会敬鬼神而远之,我也怕警察也敬警察而远之。。
shos 发表于 8-9-2011 07:27 PM



没做亏心事,何畏鬼神?没干犯法事,何畏警察?
人们往往因为害怕而信仰,
但是却不知其实我们可以不需害怕,所以也不需信仰。
害怕末日审判而进教,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愚昧例子。

我不怕警察,但我也会敬重警察,
因为他们身负维持社会秩序的责任。而我远离他,是因为被他找上就是自己犯法的时候。
所以我会不犯法以远离他们,所以我根本不害怕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9-2011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来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古中国哲学家,孔子也怕鬼神..)Quote

以上就是跟小雞溝通的Sample和下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11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ming1991 于 8-9-2011 09:55 PM 编辑

我只想說:“每一樣事不是全然壞和全然好的”。
有好也有壞。沒壞哪來好,沒好哪來壞,好壞也只在一線之間。
我相信自己是笨蛋小雞,但是只有打破思想的束縛和框框,人的視野會更廣。
我以為人懂的越多,視野和心胸接納的會更多。
喜好是很個人的。或許世上的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是獨一無二的,想法不同、思想不同、心態不同、心境不同。
適用你的,不一定適用我。你喜愛的,不一定是我喜愛的。每個人都在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活著。
總之,所有宗教的神明,我都會尊敬,因為神明是會保佑人們。
怪不得,孔子說:“因材施教”,因為每個材料都可以做“佛菩薩”。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看有沒有“伯樂”栽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9-2011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 tanliming1991


請問 , 要如何證明 ,

神明是會保佑人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11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9-9-2011 12:14 AM 编辑

周伯通用双手打架仅为乐趣,好胜者以双手互残以为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1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记·祭义》有孔子和弟子宰我的一段问答,讨论鬼神的问题:

礼记·祭义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
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


把它和《周易》中的“精气为物”、《管子·内业》中的“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相比照,在思想上是相通的。基本意思都是,鬼神就是一种精气。人死以后,骨肉朽坏,成为泥土;然而他的精气却要“发扬于上”,成为鬼。其他物的精气,发扬出来(“煮蒿”),就是神。圣人明确把它们称为鬼神,并且以此来教化民众,民众于是畏惧和服从。

人和动物的精气跟其它物体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生物电、生物磁,作用到空间中会对空间的信息量有所影响。信息,一般以能量为载体。
我们不能把无形的信息当鬼神,否则收音机和手机接收的电磁波就是鬼神的一种。无形的电磁波无疑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在大多数人就是因为不了解这种信息,对它的实质不明白,所以对它有恐惧感。就像人类以前还不明白自然界的种种自然现象(如闪电、地震)一样,才认为有能主宰有意志的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1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话又说回来,我们对先哲的思想别过于执着。他们的思想当然很有意义,我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是这些思想有些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现在的社会架构和道德水平。我们的思想要有一个好的过滤器,根据目前这个时代的需要把好的东西留下,发展它;不适合的思想就应该先放一边。

简单的说,如果道理不能指导实践,就没用处了。
我们知道古人也讲万事万物在不停变化,这无疑讲对了。但是它们是怎么变得呢?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变。因此,我们现代肯定要比以前的人更有条件认识到事物的实质。不过这句话不是对单个人来说的,如果我们不去学更多知识充实自己的精神领域,就可能还跟几百年前的人那种见识没太大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1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 谷成


我知道你不妥我的"自爽"方式很久了.

不如就由你來回答我"神明如何保佑人們"的問題.

大前提 ,

你必須先捉一隻鬼神出來給我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1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3# guilimen


    所以,你还是没看懂谷城在说什么。 哈~自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1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9-9-2011 01:31 PM 编辑

人与人很难沟通,说穿了就是因为各自喜欢自己的心眼来猜度他人之意。所谓“不可共量性”(incomensurability)其实不断地发生在我们的周遭。无法沟通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假设与对方并不一致,不然就是自己无法理解对方的假设。往往左手和右手打架,但没觉悟彼此其实共用一个身体,共穿一件衣服,使用的袖口不同而已,所以方向不一,结果是手足相残,还以为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1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Andersony


謝謝你多嘴.

天下事豈能逃過我的法眼 .(論壇的內部苦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9-2011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7# guilimen


    面皮厚到已瑧入化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Andersony

非常欣賞你的讚美 ,有如天上的音樂 ,沐浴我的賤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0-9-2011 09:04 PM 编辑

在2010年,大馬宗教局調查信仰人數。

回教徒佔于人數擁有61.3%===
佛教徒佔于人數擁有19.8%===
基督徒佔于人數擁有9.2%====
印度信仰佔于人數擁有6.3%  ====(句子認為這些都是盲目)
道教與其他信仰佔于1.7%  =====
沒有固定信仰,佔1.0%  =====
沒有信仰,0.7%                      =(句子認為不是盲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1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0# boobanzhu


有点火药味的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04:08 AM , Processed in 0.10094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