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太和

道家金丹修炼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1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志于修道者,修心为要,要坚诚恒耐,然修心要先以守戒,守之久了,如学驾车,久了自知其规则性能安全,把它输入了无意识状态,久了守似无守,其戒自成。
其一曰去矜(骄)戒
其 二曰去燥戒
其三曰去偏戒
其四曰去急戒

八德曰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然修其至道者,在八德之上还要冠上一个“至”字,“至”释为刚刚好,过便不是,不及也不是。在我们的价值观上,又被释为至高无上,排第一谓之也。举一列以明之:孝 父母育儿,几经辛苦劳累,付出关爱之心于教育学习礼仪交际,嘘寒问暖于生病时,温馨体谅等等。它流露于岁月梦味之中,父母爱之深长无法尽诉是无私的。然我们应以同样之心回报他们,世有几人能有此心,多被世间的金钱,时间,情绪等给牵绊着,真心给父母的金钱能赚回来的,尽孝的时间不能等,情绪能培养,父母需要的是一份孝“心”,我们要把孝心放在价值观的第一位, “一份关怀,无限温馨”时时把一份关怀给予父母,也要做到刚刚好,不要做到过份,让他们感到勉强,或不及,让他们感到孤独,要顺心让他们感到无限温馨,直到永远。这才称之为“至孝”余德皆如此观。当我们人道尽了,无愧于天地,天道自契,大道自然成。

至于修道有很多人言,不修则己,一修就有很多障碍挫拆。为何如此?概它在净化身心时所触到命运中的因果,需要沉着去应对“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破”十之八九的人卡在此处,修到一半,挫拆太多,呼天不应,叫地不闻,怨声四起而放弃了。此是因人的业力命运显现,我们自做的因果需要我们去承当,不是上天故意刁难。修道者需以“山穷水尽疑无路”还要坚诚恒耐去面对,这才是关键处,则“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是另一番境界了。勉之!勉之!慎之!慎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5-2011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文vs彬


    己回复道兄了,不过不知是天意还是人的善意之为没有显现,在想回来确实有令人误会的地方。在此先说声抱歉。我所说的只是一般还没任何基础的修法,并不是说您。您的帖我有看过,觉得非泛泛之辈,所以我说不知道道兄己修到那儿了,确认了后在从适合处接下去。{:2_7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1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我是Max


    Max弟,就把那听说的道来吧,洗耳恭听。{:2_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1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0# 唔留手


    谢了!是一篇甚妙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11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说一说,诚的重要性。诚一字,可说是诚心,诚实。以拆字来看,修到深处,一言即成也。至心不二曰诚心,不欺心曰诚实。欺骗人先从欺心开始,故修道人修心炼性,很注重诚一字。古有云:志坚心诚,无福不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11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和 于 14-5-2011 04:53 PM 编辑

关于盘腿和业的关系(转贴)

1.打坐原理
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打坐行为,其中却包含着非常深的道理。
双盘时,因为两只脚的脚背分别叠压在两腿的膝关节上,把下肢的重量,全部压在那里,就是将全身的血液和气脉基本闭锁上了。。人周身的血脉和气脉是始终在不停地运转着,当血脉和气脉经过基本闭锁上的膝关节的时候,由于两脚背的叠压,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血液和气脉的通过就变得很艰难。就自然减缓了运转的速度。几乎是处于一种挤压的方式在运转。
最初这样炼功是非常痛的,可能只能坚持几分钟,就痛得受不了,就会放下压在膝关节上的脚。但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在这种炼功状态中,这个人的血液流动减缓了,气脉运行也减缓了,那么,身体在微观下的粒子其实是处于一种高压强的状态下。
这种高压强的状态在微观上改变着粒子的纯净程度,也把微观粒子上所有后天附着的不纯净物质,也就是我们要讲的不好的物质----“业力”逐渐清洗掉。
当这种炼功状态达到一定的层次的时候,这个人身体上的微观粒子中所带有的能量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到最后,微观粒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会有强大的能量存在。而这个时候人的意
念在驱使这些能量时,就会在微观下形成能量强大的能量流,就可以在微观状态上,改变其它物质微观上的结构和状态。就表现出功能的状态。
那么,当这种炼功的状态达到一种更高层次和境界的时候,微观粒子的能量强大到那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它是可以脱离人这个本体的。觉者的法身其实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的微观粒子。
由于这些微观粒子是人整体的一部分,带有这个生命的全部信息,这些微观粒子又是受人的本体意识的控制,所以它可以独立去按本体意识的要求去做事。这就是觉者法身能在觉者的一念之下,去做觉者要做的事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6-5-2011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无所有才至真,寻得一止即为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5-2011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盘腿和业的关系(转贴)。。接

2.双盘中的能量交集状态
双盘这种坐姿,通过两条腿的互相叠压,其实是将两腿的多处脉络给闭锁住了。那么在炼功过程中,由气脉带来的能量在通过闭锁的位置时,受到强烈的挤压,通过的过程就很艰难。
同时,这种双盘的坐姿也将两腿的脉络联接起来了,体内的能量运行到这里的时候,也会形成那样一种交集状态。不过,同我们前文所说的单盘那种交集状态已经不同了。
开始的时候,交集在这里的能量的运行是无序的,随着炼功的持续,能量会随着这个生命自身的空间场的规敛,渐渐变得有序,形成一种循环的状态
这种循环状态与单盘的循环状态相比,能量的强度加剧,散失得更少,对这个生命自身来说,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随着炼功的不断持续,所形成的能量循环状态会越来越强,越来越稳定,最终会打通人体内的任督二脉,在体内形成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小周天循环。
炼功过程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脉络联接,以保证体内能量运行的不散失。比如,炼功过程中两手结印的动作,就是将两手臂气脉运行带来的能量,在这里做了交集,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比如在整个炼功过程中,口中的动作是,嘴唇闭上,牙齿微微离缝,舌尖轻轻抵住上颚,也是将体内气脉带来的能量,在运行到这里的时候,联接起来,形成一个局部的循环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5-2011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炁解

炁解何解?炁乃无形之先天气也,解乃解释也。概万物之生,仰赖于炁气相交而物始生,炁气者,炁乃先天气,气乃后天气,两者皆无形之气蕴孕而成,曰太极,物物皆有一太极谓之也。万物之众多且无止息地愆生下去,故需炁六气六,以应五运六气之行。

国有国运,社稷有社稷运,家有家运,各人有各人运,万物皆有万物运,此乃炁气运行之所势。月有阴晴圆缺,物有旦夕祸福,显之于象,感之于数,应之于物。古言帝旁有观天象,知数术之奇人异士,皆言此也。明君圣贤皆以先扰天下之扰而扰,后乐天下之乐而乐,此其厚德也,天必助之以利其行。

万物皆有主,主乃主导,国有国领导层,社稷有社稷领导团,家有父母,人有其灵,万物皆随其主,自然运行,井然有序也。举一列社稷以明之,观其历史文化传程,历代的领导必有兴旺衰亡,争权夺位,排除异已者,此之怨恨爆戾之气必绕结不散,以待下一届之领导团上位,时机成熟,再爆发一次,以观其应变,若圆融以待,其兴必然。若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道德尽失,其兴必败,此责之于领导也。余皆以此理视之则无不明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5-2011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盘腿和业的关系(转贴)。。接

炼功状态中是怎样消除业力的
在一个生命的空间场中,有两种不同的物质存在,一种是好的物质,我们称为“德”,这是一种高能量、高质量的物质,是一个生命吃了苦,承受了之后得来的。也是这个生命在这个宇宙空间中,长久以来积存下来的。不是一生一世得来的。
另一种是不好的物质,是一个人做了坏事所得来的。我们叫它为“业”,也叫“业力”。这种物质是低质量物质,它在一个生命的空间场里,是以一种附着的形式,聚集和沉积在一些地方的。它也是一个生命在久远的生命历程中,一路带过来的。
业力因为它的质量低劣,沉滞,是以一种附着的状态,沉积在这个生命的空间场内的。
炼功的过程中,由于体内气脉和血脉在运行中,整体受到到强大的、持续不断的压力,这种压力使这个生命空间场里的所有粒子也都同时在承受着。
因为压力的关系,这个生命体内的能量循环的状态,就会逐渐将附着在这个生命空间场里各个部位粒子上的业力,从粒子上挤压和剥离下来。
而这些被挤压和剥离下来的业力----这种粗糙的粒子,就会随着身体里的能量流的运行,在通过双盘所闭锁的部位时,在那里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它在不断地通过这里的时候,由于业力的质量低劣,它就会因为承受不住这样持续不断地反复的挤压,逐渐解体和被销毁。
那么随着炼功的持续,随着这个生命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更微观的粒子不断分裂、复制、放大,反映到一定的状态下的时候,在那一层微观粒子上的业力也被返上来,翻出来,又开始了被逐渐销毁的过程。
这种消除业力的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各个不同层次微观下的粒子上所附着的业力统统被销毁了为止。
而我们知道,一个生命的整体空间场是不会空的,当这个空间场里有物质出去的时候,必然要有物质进入这个空间场里来,填补出去物质所留下的空间。
那么,是什么物质进入到这个生命的空间场里来了呢,那就是“德”。
那么这个德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进入到这个生命的空间场来的呢。
我们不是讲过“德”这种物质是人吃了苦,承受了所得来的吗。那么在那个业力销毁的过程中,业力也是物质存在的,它被销毁后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是低质量的状态全部解体了,被销毁了。但我们知道物质是不灭的,它在销毁的过程中,在解体的过程中,已经转化成更微观上的一种物质状态了,那种解体后所转化的物质,就已经是高质量的物质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
那么,业力的转化过程,其实就是将体内不好的物质转化为好的物质----“德”的那么一个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5-2011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要在太乙金华宗旨上做一些注解。因是经过注释的所以不是绝对的,此举目的只是要把吕祖的太乙金华宗旨发扬,希望一些另外有见解的高人隐士多多指正为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11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吕祖百字碑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5-2011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2# 我是Max


    Max兄愈来愈有禅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5-2011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和 于 19-5-2011 01:23 PM 编辑

转贴

炼己和筑基口诀

炼己和筑基口诀炼己口诀

               盘坐宁心,松静自然.唇齿轻合,呼吸缓绵.
               手须握固,眼须平视.收聚神光,达于天心.
               进入泥丸,降至气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丹田气暖,肾如汤煎.气行带脉,炼己功全.
炼己之法:当调身,调心达到要求后,接着慢慢将两眼神光从远处收至天心(两眉之中间),同时轻合上双眼.光聚天心又称回光,把神光回收至天心.然后引神光入脑中泥丸宫,在慢慢降光从中脉下至气穴(此处气穴位于两肾之间,脐后七分,命门前三分).行腹式停闭顺呼吸法:吸气时气入鼻孔缓慢吸入,沉至气穴,同时整个小腹部及两肾向外稍扩张.气吸七分满时,闭气,意守气穴.闭气时间总以不勉强力度.呼气时,气从鼻慢慢呼出.放松腹,两肾火热如汤煎,此为肾中精气发动,将要外出精气若有自行走动之兆,此乃关键之时,立即引此精气行走带脉.带脉打通且顺畅之后,丹田气足已.行功至此,炼己以成.在按照筑基修炼. (验证点:两肾火热如汤煎,精气发动, 引此精气行走带脉,带脉打通且顺畅之后,丹田气足已。)



筑基口诀

               丹田气足,督任并行.防危虑险,依脉运行.
               周天循环,畅通身融.气归丹田,功成法明.
筑基之法:当丹田之气充足之时,意运此气过督脉三关(尾间,夹脊,玉枕)入泥丸,顺任脉降中丹田,在降至下丹田.如此周天循环,脉络畅通.此时,全身精力充沛,目光炯炯,面色红润,气足神清,至此筑基完成.  验证点:当丹田之气充足之时,意运此气过督脉三关(尾间,夹脊,玉枕)入泥丸,顺任脉降中丹田,在降至下丹田.如此周天循环,脉络畅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1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极品第一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1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5# sangleeren


    清静经? 还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5-2011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11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1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視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11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sangleere

谢了! 丰富了这篇赋的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025 03:57 PM , Processed in 0.10664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