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貓貓貓

關於【睡眠】的健康資訊 - 克服失眠、減肥、美容、排毒、增進免疫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睡眠 睡飽又要睡得好

睡眠佔了生命的三分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現,有睡眠問題的人高達27%,四個人當中就至少會有一個人睡不好,或是睡得少。為了呼籲人們關心睡眠時數和品質的重要性,因此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 (World Sleep Day) 。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這一天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春分。「春分」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在赤道,所以南、北半球受到日照的時間都一樣長,在這天之後,白天就會越來越長。因此從春分日,因應季節周期性的變化,來調節睡眠,日常生活中養成晝夜交替規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秘書長林家謨,在「世界睡眠日」提倡健康的睡眠,強調睡得飽就精神愉快,睡得好就身體健康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台灣民眾約有三成缺乏健康睡眠,容易出現失眠、或嗜睡等睡眠問題。

而研究也發現,台灣女性比男性高出三倍更容易失眠,因為又要兼顧工作和家庭,容易因精神緊張而失眠,而且有超過三成女性都有睡眠不足的問題。

長庚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指出,有認床,換床就會睡不好的人,或是生理時鐘容易紊亂,想睡卻總是睡不著的人,可以進行「睡前儀式化」的習慣動作,讓自己安心就寢一夜好眠

睡著了不代表睡眠品質好,要能睡得好,有健康睡眠,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秘書長林家謨,響應「新美眠主張」,就是養成適度規律的運動習慣幫助身心放鬆,透過芳香嗅覺和按摩紓緩肌肉緊張,還可以聆聽音樂,調整入睡的柔和光線和就寢環境,就能夠享受夜夜好眠。

【中廣新聞 2011/0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差 膽、心氣虛 需補氣加安神

地震造成的創傷後症候群未獲改善,一名婦人約10年來都睡不好、心悸,身體孱弱不堪,甚至懼怕出門,尋求中醫治療後1周,睡眠獲改善,健康也逐漸恢復。精神科醫師則表示,必要時須給予安眠鎮靜及抗憂鬱藥物。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陳重嘉昨(17)日表示,年約60歲的患者因1999年921大地震而誘發精神相關問題,但去年初才來到中醫門診,透露其地震後一直難入睡,懼怕出門、恍神、心悸,換言之問題困擾她至少約10年。

陳重嘉說,婦人表示當時所住樓層較高,地震時感受搖晃特別劇烈,夜半從睡夢中驚醒,當時先生又不在家,因而特別害怕。

醫師進一步表示,婦人在921地震中並無親人傷亡,仍因地震誘發精神問題,造成睡眠障礙,同時長時間未獲改善,導致虛弱;醫師解釋,久病必虛,精神、睡眠問題拖太久,身體孱弱,可以想見,中醫認為此屬膽氣虛、心氣虛。

陳重嘉說明,氣虛型的精神問題,需要補氣加上鎮靜安神,效果較能顯現,經處方人參養榮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方加減1周,並持續鼓勵患者轉移注意力後,患者睡眠已明顯改善,待睡眠改善後持續治療1至2個月,身體機能也慢慢正常化。

對於創傷後症候群主要症狀,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表示,患者對於創傷事件的影像、思考和感受常屢屢重複於腦海和惡夢中。其次,患者持續、刻意避免接觸與創傷有關的事物,且無法回憶創傷事件重要片段。再者會有「過度警覺反應」,出現自律神經功能失衡,以致無法入眠,注意力不集中和易怒,持續導致個人社交、家庭和職業功能受影響。必要時精神科醫師會給予藥物治療改善。

陳重嘉強調,除治療外,患者如能透過從事自己喜好的活動,進而轉移注意力,好轉機會較大,治療之餘醫師必須不斷鼓勵患者,有些患者可透過宗教寄託慢慢走出創傷。

郭千哲則表示,921大地震已屆12年,國內曾訪查120位罹難者家屬,發現精神疾病盛行率依序為創傷症候群(逾3成5)、重度憂鬱症、適應性疾患、酒精使用疾患等,女性明顯高於男性。相關結果亦曾發表於2003年的國際精神醫學期刊“Psychiatric Services”。

郭千哲說,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生多起災難,包括印尼大海嘯、海地大地震、四川大地震、紐西蘭淺層地震,頻率相當高。這些災難影響層面相當廣,包括受災者身體及財產損傷,且在心理層面亦造成衝擊。

郭千哲強調,日本是各方面皆相當進步的國家,但此次受災仍甚為嚴重,仔細思考,或許人定勝天的哲學觀不如順天、敬天的思想。

【台灣新生報 2011/0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午睡好習慣 提升效率

根據一項針對大學生、研究生所做的午睡與自主神經研究發現,原有午睡習慣者,短暫午睡30分鐘,醒來1、2小時內,精神狀況好,醫師表示,尤其晚間睡眠不足者,午睡有助提升效率。

國立陽明大學睡眠中心及腦科研究所團隊進行「午睡在自主神經扮演的角色」研究,研究生徐雅娟今天下午在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學術研究發表記者會表示,這項研究是針對22名大學生、研究生所做研究。

研究分為有午睡習慣者 (10名)、無午睡習慣者(12名),進行約1個月研究,受試者要填寫自我感覺評估表,並使用微型多功能生理分析紀錄儀記錄腦波、心電圖24小時生理訊號。

徐雅娟說,有午睡習慣者,在短暫午睡30分鐘,之後的1、2小時內,較清醒,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但原本沒有午睡習慣者,短暫午睡後,清醒狀況較沒有明顯差別。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一般民眾平均晚上睡眠時間大約只有6小時,若晚上沒有充足睡眠,白天又要工作,體力負荷不了,因此,尤其是晚上睡眠較少者,建議可以適度午睡,在還沒有進入深層睡眠時醒來,對於下午工作、上課效率的提升,較有幫助。

【中央社 2011/03/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1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午睡30分鐘 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有午睡片刻的習慣嗎?國內一項研究發現,午睡30分鐘,可使自主神經充分休息,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這份名為「午睡在自主神經扮演的角色」的研究,由國立陽明大學睡眠中心及腦科學研究生徐雅娟所發表。人類的交感活性強時,會處於警覺及清醒狀態;副交感活性強會使人處於放鬆、想睡狀態。

徐雅娟也進一步表示,根據研究發現30分鐘的午睡能讓交感下降、副交感上升,讓自主神經充分休息,回歸到早晨最好的狀態。而且有午睡習慣者,午睡可影響睡後一段時間,有助較高警覺及較低的嗜睡,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研究將有午睡習慣者(一週至少午睡四次以上)和沒有午睡習慣者(一個月少於一到兩次者)的兩組受試者隨機給予有、無午睡情境,在情境前後都會要求受試者填自我評估表,並以微型多功能生理分析儀紀錄腦波、心電圖等24小時生理訊號。

徐雅娟表示,與以往午睡研究多以自我評估問卷的方式不同,本次研究旨在呈現午睡的客觀生理作用,未來希望能發表於國際期刊。

該研究將發表於本週末豋場的國際睡眠外科醫學會,該會議是首度移師亞洲舉辦,會中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將發表針對失眠、睡眠困擾、睡眠中止的研究進展。

【台灣醒報 2011/03/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1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熬夜傷肝膽 常為陰虛火旺證困擾

睡眠差常見身體出現陰虛火旺證。中醫師王玟玲表示,門診常見患者工作壓力大,凌晨一點後才入睡,出現眼睛酸澀昏花、口乾舌燥、頭暈、頭痛、口瘡等症狀,往往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身體有發炎的現象。

王玟玲表示,最理想的入睡時間為晚上11點~凌晨1點,為陰陽交替、臟腑自行調整的最佳時機,故當進入熟睡階段,並要睡足6~8小時,才有益健康。

整體而言,熬夜最先傷害的臟腑是肝膽,因子時是膽經循行的時間,而凌晨1點~3點則是肝經循行的時間,然而,五臟六腑之間也會互相受到影響,如果不睡覺,也會導致心臟功能及血壓不穩定。

王醫師表示,門診中常見患者工作壓力大,加上凌晨一點後才入睡,出現眼睛酸澀昏花、口乾舌燥、頭暈、頭痛、痘瘡、腰痠、煩躁、皮膚乾燥、口瘡等陰虛火旺證的症狀,往往是自律神經失調及身體發炎的現象。此外,患者也常發生疲倦無法恢復,免疫能力下降,常感冒,鼻過敏頻率增加,鬱悶、肥胖等現象。因此,若長期熬夜會造成肝功能受損及其他疾病生成。

醫師提醒,許多人認為熬夜後只要之後睡足8小時或白天補眠就能補回來,這是相當錯誤的觀念,因為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已經造成;睡對時間很重要,至少要在12點前入睡,才能達到基本的保肝、護心,穩定免疫系統,避免過勞的功效。

【台灣新生報 2011/0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5-2011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熬夜、睡眠不足 易發胖

美國和瑞典兩項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你要想保持苗條身材,最好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新華社發自美國及瑞典綜合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經常熬夜容易發胖,主因包括:晚上很難找到健康食品;「夜貓子」更傾向於選擇高熱量食品;晚上活動少,攝取的熱量無法消耗;當飲食和睡眠時間與生理時鐘不相符時,人們的胃口和代謝機制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體重增加。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實驗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人們如徹夜未眠,其體內的能耗會降低,以及體內的饑餓激素GHRELIN會增多,進而導致肥胖。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九日在「肥胖症」雜誌的網路版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追蹤研究了五十一名平均年齡卅歲的人,其中廿三人是「夜貓子」,他(她)們通常在淩晨三時四十五分左右就寢,早上十時四十五分起床;其他人作息時間正常,半夜零時卅分上床,早上八時起床。

研究發現,「夜貓子」平均攝取的熱量要比正常休息的人多兩百四十八卡路里,這些額外的熱量往往是從晚餐和夜宵中攝取的。

參與這項研究的健康心理學專家格萊澤說,如果每天多進食兩百四十八卡路里熱量而活動量又不夠的話,體重會很容易增加,其增長幅度會達到每個月兩磅(約合○‧九公斤)。

研究人員指出,除了容易長胖外,在不正確的時間進食不健康的食品還會提高罹患中風、心臟病和腸胃失調的風險。這也表明,飲食習慣和睡眠方式相互影響,何時進食和進食什麼同樣重要。

【台灣新生報 2011/0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5-2011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11時睡覺養肝膽隔天早起 熬夜不養生沒效率

五月之後天氣漸熱,各項考試也跟著來臨,考生在炎熱天氣作最後衝刺,不免心浮氣躁,昏昏欲睡。秀傳紀念醫院中醫師郭奕甫昨(十)日表示,傳統中醫理論注重養生及順應自然,老祖宗的智慧可以幫助考生度過「烤」季。

秀傳醫院指出,夏日的中醫養生之道,就是晚睡早起,晚上十一點到隔日三點,氣血注於膽經和肝經,是身體修復和肝臟排毒的睡眠黃金時間,書讀到十一點左右就去睡覺,寧可隔天早一點起床念書,也不要熬夜,否則不養生也沒效率。

秀傳中醫部表示,中醫理論有所謂的「久視傷血」和「久坐傷肉,其中「血」和心肝脾有關,而「肉」則和脾胃有關,所以考生長時間坐著閱讀,耗損氣血,容易對心肝脾胃造成傷害,而情緒壓力方面,太過生氣會傷肝,思慮過度會傷脾,悲哀的心情會傷肺,驚恐過度會傷腎。由此可知,考生的身心壓力會對臟腑氣血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郭奕甫表示,考生容易心神不安、煩躁、失眠,一般治療原則是補血滋陰,寧心安神,可以選用以紅棗、炙甘草、浮小麥為主方,再針對患者的體質和症狀隨證加味;暑熱耗傷元氣,人容易倦怠,可加強心復脈補氣的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等。

許多家長希望子女增加記憶力,處方中可加開腦竅藥材如遠志、石菖蒲;胃口不好的,可加健脾消食的藥,如山藥、薏仁、神麴;睡不著覺的,可加重寧心安神的藥,如酸棗仁、柏子仁、茯神;眼睛疲勞痠澀的,可加清肝明目的枸杞、菊花、決明子等。

另建議考生飲食盡量清淡,多吃天然食物,不要增加脾胃的負擔;保持心情愉快使肝氣疏暢;適度運動可減少壓力、增強體力以應付考試。如果考生有喝咖啡或喝茶的習慣,建議盡量在中午前喝,過了下午,就不要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以免晚上精神太亢奮,反而睡不著。考場若開放冷氣,應考時帶件薄外套,平時也要學著適應冷氣房與室外的溫差。

【台灣新生報 2011/0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5-2011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不飽 代謝慢耗能少容易胖

歐美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使代謝變慢,造成身體消耗能量變少導致易發胖,女性若睡眠過少,腹部和腰部可是容易變的肥嘟嘟。

新加坡媒體今天轉載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充足的睡眠可以防止體重增加」;研究指出,徹夜未睡者會讓人新陳代謝變慢,且使得血液中的飢餓激素增加,進而導致肥胖。這所大學去年另一項研究顯示,缺乏深度睡眠的女性較易發福,腹部和腰部可能會變的肥嘟嘟。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也顯示,經常熬夜易胖的原因除了晚上很難找到健康食品及活動量少無法消耗熱量外,特別是當飲食和睡眠時間與生理時鐘不相符時,人們的胃口和代謝機制會產生變化,導致體重增加。

【台灣新生報 2011/0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5-2011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過勞失眠 可按摩神門穴

文/張恆偉(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醫師)

最近又發生了幾例令人遺憾的疑似過勞死事件,這提醒每位勞心勞力的工作者,要好好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態,不可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過勞死的定義是,「因工作過度勞累而致死」,源自於日文karoshi。日本是在1969年報導了第一個過勞死案例。

根據這些年來的統計,過勞死的病因多為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如果平日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心律不整等問題,又有超時工作、壓力過大、長期失眠等問題,就屬此類疾病的高危險群,所以,不超時工作、適當紓解壓力、擁有良好睡眠品質,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關鍵。

無奈的是,許多人知道自己需要休息,明明很累卻睡不著。中醫認為,思慮勞倦過度會傷及心脾,心脾受損會導致失眠。另外,勞心勞力者往往飲食不正常,故常伴隨消化不良的症狀,把脈往往發現左寸脈及右關脈比較弱,這種患者可用「歸脾湯」調理心脾,改善失眠;若有其他體質的偏差,也可選用天王補心丹、溫膽湯、酸棗仁湯等來治療。

另外,也可按摩「神門穴」來改善失眠現象,「神門穴」是中醫經絡「心經」的穴道,有寧心安神的效果,國人發表在國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的研究顯示,按壓神門穴可改善失眠現象。

「神門穴」在哪裡?首先,目光朝向手掌掌紋,此時會看到手腕有一條橫向的紋路,沿紋路往小指側移動,紋路盡頭前,會發現有一條筋跟橫紋垂直相交,此處就是神門穴,睡不著時可用拇指輕輕按揉,或是按住穴道,然後轉動穴道所在的手腕,不要過度刺激,有輕度痠麻感即可。

按的時候在心中默數10秒,然後休息5秒,這樣算一個週期,一次可按壓12至20週期,大約3至5分鐘,兩手各有一個神門穴,可交替按摩。

最後再次提醒勞心勞力的民眾們,工作勿過勞,睡眠需充足,若有心血管疾病或是長期失眠無法改善,一定要定期尋求醫師幫忙,依照體質情況採取適合的治療,並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同時擁有工作成就與健康人生。

【自由時報 2011/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11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時數正常 有助預防糖尿病

睡眠時數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

桃園敏盛醫院家醫科醫師趙啟淵研究調查睡眠與糖尿病的關連,從統計數字發現,兩者之間的確有關連,進而推測維持一定的睡眠時數有助於預防或控制糖尿病。

這項研究報告將刊登於2011年6月美國《臨床與實驗新陳代謝醫學期刊》(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趙啟淵收集2006至2007年成大健檢中心1萬多名健檢民眾,排除已知的糖尿病患、使用安眠藥、阻塞式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患者後,篩選出3470名成年人做為研究對象。

睡太多或太少 可能導致血糖升高

研究以問卷方式掌握研究對象的睡眠時數、抽血了解血糖值高低以及有無罹患糖尿病,再分析睡眠與血糖、糖尿病之間的關連。研究對象依夜間睡眠時數分為3組,睡眠時數小於6小時、正常的6至8.49小時以及偏多的8.5小時以上。

統計與分析結果發現,血糖正常者的睡眠平均為6.5小時加減1.5小時(5到8小時),血糖偏高、未達糖尿病標準者,平均睡眠時數為6.4加減1.2小時(5.2至7.6小時),糖尿病者平均睡眠時數6.3小時加減1.2小時(5.1至7.5小時)。趙啟淵表示,有達到統計學上的意義。

另外,睡眠少組與正常睡眠組相較,睡眠時數少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55倍,睡眠過多者的風險更高達2.8倍。

趙啟淵表示,睡眠時數不足時,無形中,精神處於緊張狀態,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導致血糖上升,血糖長時間都是上升情形,久而久之,胰島素作用變差,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維持血糖正常。

至於睡眠時數過長造成糖尿病的機轉為何?趙啟淵推測,睡眠過多者相對運動量少,不利健康。

長期睡眠時數過長者可能是過累,導致發炎細胞激素慢性破壞胰臟功能,睡眠過多者也可能是因為睡眠品質差造成多睡。

對於這份研究結果,台南奇美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田凱仁表示,正常的睡眠對糖尿病患很重要,睡眠時數不正常,不利荷爾蒙分泌,可能導致血糖升高。規律是控制糖尿病的重點之一,睡眠不正常者通常生活不太規律,自然不利糖尿病,不論血糖值正常與否,都需要好好的睡眠。

【自由時報 2011/0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5-2011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熬夜1個月長 1公斤肥肉

熬夜對健康不利,同時也讓你的體重節節高升!國外一項研究指出,習慣熬夜者吃得多也吃得糟,平均每個月「增長」一公斤肥肉。醫師提醒,熬夜百害無一利,除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風險,猝死危機也不容小覷,要讓身體健康、身材不變形,還是應該少熬夜。

吃得晚 也較不營養

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觀察52位成人的睡眠及飲食模式,其中29位是睡眠時間中點在凌晨5點半前的正常睡眠者,23位為睡眠中點在5點半之後的習慣熬夜者,研究記錄受試者7天的生活作息及飲食。

結果發現,晚睡的人早餐通常吃得少,但到了下午、傍晚卡路里的攝取量將急速上升,通常在晚上8點過後才會吃晚餐,而晚睡者傾向會吃較多的速食、喝較多可樂、汽水等熱量較高的飲料。

此外,相對於作息正常者,晚睡者的蔬果攝取量也較不足。研究團隊分析,熬夜者多選擇不健康食物,可能與進食時間太晚,能選擇的食物少有關。

內分泌影響 新陳代謝差

研究還發現,整體而言,習慣熬夜的人每天比作息正常者,平均多攝取248大卡,換算下來,等於一個月就有近一公斤的肥肉找上身,顯示熬夜者吃得多,也吃得較不營養。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網路期刊《肥胖》(Obesity)。

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表示,過往國內外研究即發現,作息不正常者的飲食型態也較不健康,尤其上小夜班、大夜班者常會陷入不斷覓食、一直想吃東西,吃得卻多是高熱量食物。主因是睡眠不足的人,身體瘦體素分泌不夠,無法傳達給大腦「我飽了,不用再吃」的訊息,才會吃個不停。

他提醒,熬夜會影響人體血糖代謝、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影響內分泌,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就找上門,熬夜既然壞處多,民眾還是應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肥胖,也增進身體免疫力。

【中國時報 2011/0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11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過多或太少 恐致大腦退化

美國學術期刊「睡眠」雜誌刊登最新研究報告稱,中年人最理想的睡眠時間是每晚7小時,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都可能導致大腦退化,引發認知能力下降。

新華社報導,根據報告的定義,睡眠不足是指每天睡眠不到6小時;睡眠過多是指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倫敦大學研究人員完成,研究涉及5431名35至55歲之間的中年男女。

研究步驟是,1997年至1999年間,研究人員向被調查對象詢問他們在一週內每晚平均睡眠時間;在2003年至2004年間,研究人員詢問同樣的問題,並對比被調查對象在這兩個時間段出現的睡眠時間變化;接著研究人員對被調查對象進行6項認知能力測試。

結果發現,每晚睡眠7小時的中年男女在所有認知能力測試中得分最高,其次是每晚睡眠6小時的中年男女。一旦被調查對象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或超過8小時,認知測試成績就比較差。

研究指出,睡眠過少或過多所引起的認知能力退化,相當於比實際年齡老了4至7歲。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論不受其他與認知能力有關的因素影響,如健康狀況、家族病史和教育程度等。

研究人員解釋說,人體各項生物功能需透過睡眠調整,充足的睡眠可以養精蓄銳;相反的,睡眠不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誘發多種疾病,並加速大腦老化。至於睡眠超過8小時為何認知能力下降,目前原因還不清楚。

【中央社 2011/05/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11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多或少 大腦老得快

中年人睡太少,或睡太多,小心大腦快速老化。英國最新研究指出,中年人如果晚上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或超過八小時以上,大腦很容易老化、認知能力下降,大腦會比一般人老四到七歲。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學系資深研究員珍‧斐莉(JaneFerrie)表示,現代人常苦苦追求工作、生活平衡,這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生活作息大亂可能會損害大腦認知功能。

女性若每晚睡覺時間可以達到七小時,認知測驗分數最高,而睡眠時間只有六小時者,認知功能則大大下降。

而男性無論睡眠時間是六小時、七小時,還是八小時,認知功能差異不大,不過當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或超過八小時,認知測驗分數就會變得很差。

斐莉解釋,睡眠充足,身體才會恢復精力,身體修復需要依靠充足睡眠,一個人睡眠時間最好控制在七小時左右,最為理想,規律的睡眠時間可讓大腦發揮完美功能。

研究人員警告,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分泌荷爾蒙能力,增加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肥胖風險。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

【台灣新生報 2011/05/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11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醫師:半夜12點前上床睡覺 才能避免疲勞

勞工反過勞走上街頭,過勞話題再度成為關注焦點,在中醫師眼中,每天在晚上12點前就要上床睡覺,因為人的身體從12點到凌晨2點這段時間是退黑激素分泌最多,用來幫助身體細胞修護,若是錯過這段時間,會導致疲勞無法恢復。

過勞話題成為關注的焦點,為了避免過勞影響到身體健康,署立桃園醫院中醫科楊正田中醫師建議,每天在晚上十二點就要睡覺,因為從十二點到凌晨二點這段時間是退黑激素分泌最多,用來幫助身體細胞修護,若是錯過這段時間,會導致疲勞無法恢復。

有人長時間從事大夜班,這非常傷身體,楊正田中醫師認為人要配合自然作息,如果長時間無法正常休息,導致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身體會無法承受,而讓健康亮起紅燈,違反規律,就會被淘汰。

透過中醫的治療,雖然可以調理身體,但是為了自己健康,醫師還是建議不宜長期上大夜班。

【中廣新聞 2011/05/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足 意外少

現代人壓力大,睡個好覺,成為奢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睡眠與工作安全特展。現場設有一部疲勞模擬駕駛機,民眾可坐上去體驗睡眠不足開車的危險。策展人楊中信表示,十七個小時沒睡覺開車,反應遲鈍,等於血液中酒精濃度零點零五,相當於違規酒駕。提醒民眾夜夜好眠,才能享受樂活人生。

人的一生大約三分之一時間,用在睡眠。根據科學研究,睡眠會幫助身體組織修復,及大腦學習記憶,睡眠品質好壞,不但關乎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甚至影響工作表現和工作安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合作,推出睡眠與工作安全特展。

展示組楊中信表示,最近日本福島核廠爆炸,輻射外洩,喚起民眾對蘇聯車諾比意外的記憶,但很少人知道,除了反應器原有的設計缺失,清晨輪班人員過度疲勞,產生連串操作疏失,導致蒸汽爆炸,摧毀反應爐頂蓋,是事故發生主因之一。這項特展將帶領民眾瞭解睡眠的相關知識,以及睡眠與工作安全之間的關係。展場中設有一部疲勞模擬駕駛機,讓民眾身歷其境,體驗睡眠不足駕駛的危險性。

楊中信說,十七個小時沒睡覺開車,反應力變差,相當於血液中酒精濃度達零點零五,如同違規酒駕。民眾透過互動體驗,就會知道為什麼睡不好,精神差,會撞車的不由自主。

科博館展示組楊中信主任表示,會場還有睡眠之床,介紹睡眠期間,大腦在做什麼。以及解夢電腦,用全世界十二種跨文化經常解析的夢境,告訴民眾作夢的訊息。同時有中醫角度,談睡眠障礙和西方做對比。

楊中信指出,疲勞工作危險多,車諾比核安事件就在清晨發生,因為人們反應力最差時刻,是凌晨三四點,疲勞狀態工作,沒事都變有事。如何享有好睡眠,提醒民眾,睡前不要想太多,選擇合適的睡眠環境,燈光別太亮,床別太軟,睡眠之前,不要過激烈的運動,不要喝刺激性東西。

【中廣新聞 2011/04/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不足易引起工安意外

人類有三分之一時間用在睡眠,但台灣人卻往往睡眠不足,在睡眠不足下工作,會造成嚴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說,一九八六年蘇聯車諾比核災,清晨輪班工作人員過度勞累造成操作失誤是核災的原因之一。

國立自然科博館與勞委會勞工衛生研究所即日起至十月二十六日在科博館立體劇場前展區展出「睡眠與工作安全特展」,不僅詳細說明睡眠對人體的重要性,也在現場設了一台疲勞模擬駕駛機,讓參觀的人坐在駕駛坐上,體會當駕駛在疲勞時開車發生車禍的危險衝擊力。

科博館副館長滕清生表示,一個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睡眠,睡眠不足的問題不能等閒視之,因為很多工安意外都在於睡眠不足,像車諾比核災,除了反應器原有的設計疏失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晨輪班人員太疲勞產生一連串的操作失誤所造成。

科博館展示組主任楊中信表示,凌晨三點到四點是人體體溫最低的時候,會發生判斷的錯誤,許多嚴重的意外和交通事故都會發生在此時。除了車諾比外,一九七九年的美國三哩島核電廠輻射外洩,就是在凌晨四點,輪班人員精神不濟,輕忽相關儀器的警示訊號所造成。

精神科醫師游文治指出,民眾長期睡眠不足除造成精神不濟、反應變慢、忘東忘西外,也容易出意外,但更重要的是,長期在精神不濟的狀態下,犯錯比例增加,也容易讓人產生消極悲觀的心情,也會間接造成憂鬱傾向。

此外,游文治說,長期睡眠不足也會造成睡眠障礙,睡眠不足惡化成睡不好,不少人就開始仰賴安眠藥或酒精,也形成新的醫療及心理問題。

【自由時報 2011/05/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不足 當心肥胖找上門

1項歐洲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讓1天顯得漫長,且似乎會讓新陳代謝變慢,導致身體消耗較少能量。

這項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結果,為睡眠不足會造成體重增加提供證據,缺乏睡眠不僅會增加飢餓感,還會減緩卡路里燃燒率。

率領此研究的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University)貝尼狄克特(Christian Benedict)表示,這項研究顯示,睡眠充足可能防止體重增加。

他寫道:「我們的研究發現顯示,對健康情況良好的男性而言,1個晚上的睡眠不足大幅減少能量消耗,顯示睡眠有助於人類日間能量消耗的敏銳調節。」

先前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和體重增加有關連,並顯示中斷的睡眠也打亂清醒期間,與壓力和飢餓相關激素的濃度。

為幫助確認缺乏睡眠可能產生這些影響的確切機制,貝尼狄克特和他的同事讓14位男大學生經歷數天一連串,包含縮短睡眠、無睡眠和一般睡眠等睡眠「狀況」,並評估他們的食量、血糖、激素濃度和代謝率指標。

他們發現,即使是1個晚上的睡眠不足都會減緩次日早上的新陳代謝,相較睡眠良好的早晨,減少5%至20%像是呼吸和消化的能量消耗。

睡眠中斷後,年輕男性早晨的血糖、如飢餓激素(ghrelin)之類的食慾調節激素和如皮質醇(cortisol)之類的壓力激素濃度也較高。

此外,睡眠不足並不會增加男性日間消耗的食物量。

一些研究觀察到睡5小時或5小時以下的人,更容易發胖和罹患體重相關的疾病,如第2型糖尿病。但那些研究並未證明睡眠不足導致發胖。

【路透社 2011/0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睡不飽易發胖

歐美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使代謝變慢,造成身體消耗能量變少,導致易發胖,而女性若睡眠過少,腹部和腰部可是容易變的肥嘟嘟。

新加坡媒體今天轉載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充足的睡眠可以防止體重增加」。

大學研究指出,徹夜未睡者會讓人新陳代謝變慢,且使得血液中的飢餓激素增加,進而導致肥胖。

這所大學去年另一項研究顯示,缺乏深度睡眠的女性較易發福,腹部和腰部可能會變的肥嘟嘟。

此外,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也顯示,經常熬夜易胖的原因除了晚上很難找到健康食品及活動量少無法消耗熱量外,特別是當飲食和睡眠時間與生理時鐘不相符時,人們的胃口和代謝機制會產生變化,導致體重增加。

西北大學追蹤研究51名平均年齡30歲者,其中23人是夜貓子,結果發現這些夜貓子平均攝取的熱量要比生活規律者多出248卡路里,而額外的熱量通常是從宵夜中攝取。

【中央社 2011/0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常睡不好 嘴巴老破皮

文/劉建良(作者為桃園德馨中醫診所院長)

有一位年輕女子經常嘴破,塗抹藥物後,雖暫時改善,但仍反覆發作,經診斷後,發現她的生活作息不正常,長期晚睡,且睡眠品質差,不易入眠,早晨起床後,總覺口乾舌燥、眼睛酸澀、大便難解,脈象弦細,脈象辨證為肝腎陰虛,於是針對睡眠先行治療,結果不但睡眠改善,長期嘴破的問題也解決。

臨床上,可以見到口腔黏膜發生一到數個的小潰瘍,局部會有燒灼疼痛的感覺,通常在7到10天後即可痊癒。

導致口腔潰瘍的原因很多,以中醫來分有可能是實火,也有可能是虛火,過於辛辣燥熱食物或慢性疾病、高燒,都會導致嘴破的發生,長期晚睡熬夜失眠,也會導致中醫所謂的陰虛證,以致黏膜的自我修護功能下降,引起潰瘍的發生。

反覆性的潰瘍大多不單是局部病灶的問題,往往伴隨其他潛在性的病因,故仍需請醫師診斷,對症下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自由時報 2011/05/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忘莫自責 可能僅是缺乏睡眠

如果你曾因錯置鑰匙或眼鏡,而怪自己神經大條或健忘的話,那麼你可能錯怪自己了,罪魁禍首也許僅僅是缺乏睡眠。

一項老鼠研究顯示,在大腦處在相當疲憊的狀態下,部分大腦可能在瞬間睡著,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是清醒的。

研究作者指出,這項研究結果意義深遠,尤其是對缺乏睡眠會造成工作危險的民眾而言。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Wisconsin at Madison)心理學教授西洛里(ChiaraCirelli)表示:「甚至在你感到疲勞以前,大腦就有徵兆顯示你應該停止特定需要警覺性高的活動。」

「因為特定神經元族群可能已經睡著,對外在表現會產生負面影響。」

傳統上向來認為睡眠剝奪會對整個腦部造成影響,這項研究即挑戰這個看法,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自然」(Nature)期刊。

【法新社 2011/0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9-2025 08:53 PM , Processed in 0.85492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